广东省茂名市澳南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茂名市澳南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茂名市澳南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茂名市澳南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茂名市澳南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茂名市澳南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拉玛克里斯南、美国科学家斯泰茨、以色列科学家约纳什因,以表彰他们在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中的贡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都含有核糖体

B.核糖体不含膜结构,因此不含有磷元素

C.核糖体是细胞内水和ATP形成的重要场所之一

D.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参考答案:2.某雌雄同株植物的籽粒形状饱满对皱缩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花色,基因型为BB、Bb和bb的植株,花色分别为红色、粉色和白色,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科研人员对这两个性状进行遗传学研究,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计算B基因的频率时,对粉花植株数量的统计错误,不影响计算结果B.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理论上子代植株的性状分离比为6:3:3:2:1:1C.某植株测交后代出现籽粒饱满、粉色花,则可判断该植株为籽粒饱满、红色花D.对基因型AaBb植株的花粉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1/4参考答案:B【分析】理清“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围绕题意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粉花的基因型为Bb,产生的配子为B和b,若对其植株数量统计错误,会影响B和b的比例,A错误;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后代共有9种基因型,理论上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圆粒粉红花:圆粒红花:圆粒白花:皱粒粉红花:皱粒红花:皱粒白花=6:3:3:2:1:1,B正确;某植株测交后代出现籽粒饱满、粉红花,则该植株可能为籽粒饱满、红色花,也可能为籽粒饱满、粉红花,C错误;基因型AaBb植株的花粉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B:Ab:aB:ab=1:1:1:1,只有经过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后才会出现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D错误。【点睛】本题的难点是单倍体育种包括两个过程: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学生做题时往往忽略第二个过程。3.科技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提高经济效率。如图为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培育转基因牛的过程中,①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和载体B.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抗体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排出体外C.在抗虫棉培育过程中,④过程中的受体细胞若采用愈伤组织细胞,与采用叶肉细胞相比,优点是细胞全能性高D.在受体细胞中能检测出目的基因是因为目的基因中有标记基因参考答案:C4.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设水稻和番茄幼苗吸收量相等)。图2表示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A.由图2可知,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由图1可知,水稻对SiO需求量最大,番茄对SiO需求量最小C.图1水稻培养液里的Mg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Mg2+D.图2中A点,离子吸收速率很低主要是受能量供应的限制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1、据图分析,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度比吸收Ca2+、Mg2+多,造成培养液中Ca2+、Mg2+浓度上升;番茄吸收水的相对速度比吸收SiO32﹣多,造成培养液中SiO32﹣浓度上升.两种植物吸收离子不同,水稻对SiO32﹣吸收较多,而番茄对Ca2+、Mg2+吸收较多.2、图2表示主动运输,分析曲线图:氧气浓度为0,无氧呼吸产生少量的能量,则离子的运输速率较慢;随着氧气浓度增加,离子的运输速率加快;而b点以后,由于载体的数量是有限的,物质运输速率不变.解:A、由图2可知,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有关,即需要消耗能量,表示主动运输,A正确;B、由图1可知,水稻对SiO32﹣需求量最大,番茄对SiO32﹣需求量最小,原因是它们各自细胞膜上具有不同的载体,B正确;C、图1中水稻培养液的Mg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吸水的速率大于吸收离子的速率,C错误;D、a点氧气浓度为零,细胞靠无氧呼吸提供的能量少,吸收速率低,D正确.故选:C.考点: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5.下列描述中,属于改变物种遗传性状的最根本的途径是()A.胚胎移植

B.基因导入

C.克隆

D.组织培养参考答案:B6.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叶绿素B.能发生碱基配对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C.吞噬细胞与肌肉细胞相比,溶酶体的含量较多D.植物根尖细胞能产生能量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参考答案:C7.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参考答案:B8.已知胰脏腺泡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能够准确、无误地被运输到细胞外,对于这一过程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是该蛋白能被运输到细胞外的前提

B.内质网通过“出芽”的形式形成的含分泌蛋白的小泡,会移动到高尔基体

C.有些腺泡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可被用于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中

D.腺泡细胞分泌蛋白的过程既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又需要消耗ATP参考答案:D9.蓝藻、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结构是A.细胞壁和内质网

B.细胞膜和核糖体C.线粒体和中心体

D.细胞核和线粒体参考答案:B10.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物质进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b物质进人细胞的方式与葡萄糖进人红细胞的方式相同

C.同一物种的细胞中①、②和③的种类均相同

D.细胞间的识别和细胞的癌变与③有密切的关系参考答案:A11.下列生物技术与相应的实验目的,配对不正确的是

A.胚胎分割移植——获得遗传特性相同的后代B.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克隆植物C.培养根尖分生组织——获得带病毒的植物苗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浸泡插条基部——提高扦插枝条的成活率参考答案:C12.下表是某同学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代表试管,①~⑦代表实验步骤。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

abcd①淀粉溶液2ml蔗糖溶液2ml唾液淀粉酶溶液2ml唾液淀粉酶溶液2ml②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③将c倒入a,将d倒入b④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⑤加入现配的斐林试剂溶液2ml⑥37℃恒温水浴⑦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A.淀粉酶的用量属于自变量

B.②和④会影响酶的活性C.②﹑④和⑥的温度设置错误

D.④和⑤的顺序有误参考答案:A13.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A.沙尘暴频发

B.火山爆发

C.温室效应加剧

D.湿地内物种减少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是信息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牧童经济”模式是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是人为的行为对生态的破坏。所以答案中温室效应加剧是“牧童经济”模式的结果。14.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合成过程,回答有关问题。(1)图示甲、乙、丙过程分别表示__________、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其中甲、乙过程可以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以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中。(2)生物学中,经常使用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研究甲过程的物质合成情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转录时,与DNA中起点结合的酶是____________。一个细胞周期中,乙过程在每个起点可起始多次,甲过程在每个起点一般起始________次。(4)丙(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中进行,通过__________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碱基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某种分泌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新生肽链经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加工修饰的结果。参考答案:(9分)(1)DNA复制线粒体叶绿体(2)3H-TdR是DNA合成的原料之一,可根据放射性强度变化来判断DNA合成情况(3)RNA聚合酶1(4)tRNA内质网高尔基体(1)图甲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即DNA复制;DNA存在于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所以,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可发生DNA复制和转录。(2)3H—TdR是DNA合成的原料之一,所以可根据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来判断DNA的合成情况。(3)转录的产物是RNA,与DNA的起点结合的酶是RNA聚合酶;一个细胞周期中,核DNA只复制一次,而基因可进行多次表达。(4)反密码子存在于tRNA上,AUG是起始密码子,新合成的多肽链首端应是甲硫氨酸,但某种分泌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说明新生肽链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后,甲硫氨酸被切除。15.下列关于育种以及相关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可遗传变异

B.在育种过程中进行了人工选择C.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D.利用生长素得到无子番茄的过程中没发生变异参考答案:D16.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可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B.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可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C.T细胞可以产生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和分化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参考答案:答案:B17.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B.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C.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参考答案:C18.2003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基因工程迅速研制出“非典”诊断盒。其作用及机理是(

)A.治疗“非典”,利用的是抗原抗体反应B.诊断“非典”,利用的是DNA分子杂交原理C.诊断“非典”,利用的是抗原抗体反应D.治疗“非典”,利用的是DNA分子杂交原理参考答案:B19.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关键是A.优先选择农作物以提高经济效益B.选择合适的养殖动物以增加物种多样性C.植被恢复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D.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参考答案:C20.某河流因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蓝藻大量繁殖、水华频发,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治理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杀藻剂处理会导致蓝藻细胞发生定向变异B.此系统中全部的动物和植物构成生物群落C.系统中动植物之间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D.大型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资源能减轻水华发生参考答案:D蓝藻细胞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杀藻剂处理会导致蓝藻细胞发生的变异进行定向选择,A错误;此系统中全部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生物群落,B错误;物质循环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发生的,而不是在生物群落内部,生物群落内部只能物质的流动,C错误;大型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资源,蓝藻的生存机会减少,能减轻水华的发生,D正确。21.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通过体液定向传送到靶细胞并对靶细胞发挥作用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很低,但具有高效的催化作用C.激素只能在体内作用D.激素不能被细胞重复利用参考答案:D【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1)微量高效如: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14×10﹣5mg/mL,而1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解答】解:A、激素会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A错误;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很低,但具有高效的调节作用,不具有催化作用,B错误;C、只要有适宜的条件,激素也能在体外作用,C错误;D、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激素不能被细胞重复利用,D正确.故选:D. 22.科学的研究和实验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科学研究和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是纸层析法B.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运用的方法是类比推理法C.“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模型方法,模型活动本身就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之后,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D.土壤小动物如蚯蚓的种群密度不能用样方法调查,只能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调查参考答案:C23.美、英研究人员相继宣布,“去除排斥基因”的猪已经降生。人们可以利用这种猪大量“生产”适用于移植手术的器官。在此之前如果把猪器官移植给人体,人体的免疫系统能识别猪细胞上的X物质,从而发生强烈的排异反应,X物质所处的位置和化学成分分别是(

)

A.细胞膜

类脂

B.细胞膜

糖与蛋白质的复合物

C.细胞核

脱氧核糖核酸

D.细胞质

蛋白质

参考答案:B24.研究表明某些肿瘤细胞中MDR基因高度表达后,会使这些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抗性增强。MDR(多耐药基因1)的表达产物是P-糖蛋白(P-gp),该蛋白有ATP依赖性跨膜转运活性,可将药物转运至细胞外,使细胞获得耐药性。而P-gp转运蛋白低水平表达的癌细胞内,某些化疗药物的浓度明显升高。结合上述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gp转运蛋白转运物质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B.P-gp转运蛋白可将各种化疗药物转运出癌细胞C.化疗药物可提高P-gp转运蛋白基因高度表达的癌细胞比例D.提高癌细胞P-gp转运蛋白的活性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参考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该蛋白的转运依赖于ATP,说明需要消耗能量。【详解】由题意可知,P-gp转运蛋白转运化疗药药物要消耗能量,不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P-gp转运蛋白主要影响某些化疗药物的浓度,B错误;化疗药物会对癌细胞起到选择作用,P-gp转运蛋白基因高度表达的癌细胞的抗药性强,生存下来的比例高,C正确;提高癌细胞P-gp转运蛋白的活性即提高了癌细胞的抗药性,不利于癌症的治疗,D错误【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分析出P-gp转运蛋白于癌细胞之间的关系。25.酶A、B、C是大肠杆菌的三种酶,每种酶只能催化下列反应链中的一个步骤,其中任意一种酶的缺失均能导致该菌因缺少化合物丁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化合物甲化合物乙化合物丙化合物丁现有三种营养缺陷型突变体,在添加不同化合物的基本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如下表:

突变体添加物突变体a(酶A缺陷)突变体b(酶B缺陷)突变体c(酶C缺陷)化合物乙不生长不生长生长化合物丙不生长生长生长由上可知:酶A、B、C在该反应链中的作用顺序依次是()A.酶A、酶B、酶C

B.酶A、酶C、酶BC.酶B、酶C、酶A

D.酶C、酶B、酶A参考答案:D根据题意,突变体c在含有化合物乙的培养基上能生长,说明化合物乙能转变成化合物丁,突变体c中催化该反应链中的后面两个酶正常,只能是第一个酶缺陷,那么酶C就是第一个酶,按此方法,可以推出第二个酶为酶B,第三个酶为酶A。26.在一群连续分裂的细胞培养液中,抽样检测细胞,分别测到细胞中的DNA含量,得到细胞数目分布如下图所示。已知该细胞周期为20小时,间期分G1(复制前期)、S(复制期)、G2(复制后期),且S期是8小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期的细胞数目是8000个

B.S期的细胞数目是18000个C.G1期和G2期的细胞数目是19000个

D.分裂期的时间是12小时参考答案:B【分析】从图中细胞的DNA相对含量判断,DNA含量为2c的细胞应该属于G1期细胞;DNA含量为2c-4c的细胞是S期细胞;DNA含量为4c的细胞为G2和M期细胞。对于连续增殖的细胞来说,若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意味着DNA含量为4c的细胞得不到补充而逐渐减少,而DNA含量为2c细胞会因为不能继续分裂而增加。【详解】由于S期DNA分子的复制,导致细胞中DNA含量由2c变为4c,故G2和M期细胞DNA含量均为4c,由图示可知DNA含量为4c的细胞数为8000,所以处于分裂期(M)的细胞数应小于8000,A错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在S期,故DNA含量由2c变为4c的细胞均是S期细胞,即DNA含量介于2c-4c之间的细胞,由于S期的时长为8小时,细胞周期时长为20小时,说明G1+G2+M时期共占12小时,而G1+G2+M时期的细胞总数为19000+8000=27000,所以S期细胞数为27000÷12×8=18000个,B正确;由图可知,处于G2和M期细胞数共8000,但不知道具体哪个时期为多少,所以无法计算G1+G2细胞数量之和,C错误;由于S期的时长为8小时,细胞周期时长为20小时,说明G1+G2+M时期共占12小时,故分裂期时长小于12小时,D错误。故选B。【点睛】要求考生能明确细胞周期的几个时段以及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明确DNA含量加倍的原因和时期是解题关键。27.(07广东卷)格里菲思(F.Griffith)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

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参考答案:答案:D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能理解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过程之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有关知识并能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表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在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而且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所以格里菲思推论,在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格里菲思并没有具体证明“转化因子”是何物质,而“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的结论是1944年艾弗里提出的,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不可辩驳地令人们确信——DNA是遗传物质(见必修2—P43~46)。28.(05北京卷)运动员在长跑比赛中,会出现呼吸极度困难、腿酸痛,甚至有不想再跑的念头,但是当听到震耳的“加油”声后,却能加速冲刺,其主要调节过程是A、声音→神经系统→心血管活动增强→促进有氧呼吸B、声音→神经系统→甲状腺素增高→促进无氧呼吸C、声音→神经系统→甲状腺素增高→促进有氧呼吸D、声音→神经系统→肾上腺素增高→促进无氧呼吸参考答案:答案:A29.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是生产者,丁是分解者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C.①②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D.无机环境中的CO2都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参考答案:D题图中甲是生产者,乙是初级消费者,丙是次级消费者,丁是分解者,A正确;该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故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B正确;图中①②捕食关系,③过程是丙的遗体、遗物被分解者分解,都伴随着能量传递,C正确;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④是分解者的呼吸作用,D错误。【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名师点睛】碳循环过程(1)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2)C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30.叶绿体与线粒体是植物细胞内两个重要的细胞器,在光照条件下,它们各自产生的部分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下面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

①叶绿体产生的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

②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

③叶绿体产生的氧气可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

④线粒体产生的水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

⑤线粒体产生的ATP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参考答案:B31.反应式丙酮酸+NADH+H+→乳酸+NAD+,其中还原剂是

A.丙酮酸

B.NADH

C.H+

D.NAD+参考答案:B32.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体,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小麦,应选用下列哪项为最简便易行A.甲×乙

B.甲×乙得F1再自交C.甲、乙分别和隐性类型测交

D.甲×甲、乙×乙参考答案:D33.“黄金搭档”含多种维生素及钙、铁、锌、硒等矿物质,因具有改善人体代谢和免疫功能、保障儿童青少年体格和智力正常发育等保健功能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下面能正确体现其保健作用的叙述的是(

)

A.人体对钙、铁、锌、硒等无机盐的吸收与水关系不大B.补铁将有助于对缺铁性贫血及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治疗C.维生素不是能源物质,但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起调节作用D.血钙过高会出现肌肉抽搐等症状参考答案:C34.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L和400mmol∕L的M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mmol∕min,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不变.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细胞吸收M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D.所需能量供应不足参考答案:C【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分析】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2,甘油.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解答】解:A、自由扩散的动力是浓度差,与外界溶液成正比,与题意中“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L和400mmol∕L的M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mmol∕min”不符合;故A错误.B、主动运输需要能量,而题干中“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不变”,说明与能量无关;故B错误.C、“200mmol∕L和400mmol∕L的M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mmol∕min”,说明物质M运输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而与能量无关,则M运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故C正确.D、通入空气,有氧呼吸速率加快,能量供应增加;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35.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B.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利用DNA酶、蛋白质酶等处理S型肺炎双球菌的提取物,以确定转化因子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参考答案:C.........【点睛】本题考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酶的特性等试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学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取材是否合适、实验选用的鉴定试剂是否合理、实验条件控制是否得当及实验设计是否合理等,这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36.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C.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像,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D.若利用小麦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缩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参考答案:D37.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快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C.当胰岛素浓度为40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参考答案:B根据曲线,a代表血糖的补充速率,b代表血糖的消耗速率。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它一方面能促进血糖进入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并在这些细胞中合成糖元、氧化分解或转化为脂肪;另一方面能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总的结果是既增加了血糖的去路,又减少了血糖的来源,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曲线a下降,表明随着血浆胰岛素含量的增加,血糖补充速率逐渐减慢,非糖物质向葡萄糖的转化速率逐渐减慢,故A错。曲线b上升,表明随着血浆胰岛素含量的增加血糖消耗速率逐渐增大,是胰岛素促进血糖进入肝脏、肌肉等细胞利用的结果,故B正确。当胰岛素浓度为40üU/mL时,血糖补充速率(约0.8mg/kg.min)小于消耗速率(约3.5mg/kg.min),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逐渐降低,故C错。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血糖浓度低于了正常值,此时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应处于兴奋状态,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值,故D错。38.骨肉瘤是最常见的恶性成骨性肿瘤之一.科研人员研究曲古抑菌A(TSA)对人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寻找新方向.实验过程如下:步骤1:用含青霉素和链霉素的高糖培养基,在37℃、5%CO2培养箱中培养人骨肉瘤细胞一段时间.步骤2:取适宜浓度的处于生长旺盛期的人类骨肉瘤细胞,用加入不同浓度的TSA(0~200ng?mL﹣1)的培养基继续培养24h.步骤3:对各组细胞进行抽样检测,检测方法是先用台盼蓝试剂(一种细胞活性染料)染色再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统计细胞存活率(×100%),结果如图1.步骤4:分别提取TSA浓度为0ng?mL﹣1、25ng?mL﹣1、50ng?mL﹣1处理的3组细胞,测量细胞中与凋亡相关的基因(Bax、Bcl﹣2)和β﹣肌动蛋白基因(不同的组织细胞中表达相对恒定)表达的蛋白质量并计算比值,结果如图2.分析回答:(1)与正常成骨细胞相比,骨肉瘤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高糖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的目的是

,细胞培养箱中保持5%CO2的作用是

.(2)步骤2中,设置0ng?mL﹣1TSA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3)用台盼蓝试剂检测细胞活性的主要原理是

.(4)图1所示结果表明

.(5)根据图2判断,骨肉瘤细胞中

基因过度表达会加速细胞凋亡.参考答案:(1)骨肉瘤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防止杂菌污染

维持培养液pH(2)排除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台盼蓝不能进入活细胞内(死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台盼蓝能进入死细胞内)(4)TSA浓度越高对骨肉瘤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越强(5)Bax

【考点】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过程.【分析】分析图1可知,随着处理的TSA浓度增加骨肉瘤细胞的存活率下降,说明TSA浓度增加对骨肉瘤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增强.分析图2可知,随着处理的TSA浓度增加,Bcl﹣2蛋白/β﹣肌动蛋白的比值降低.分析图3可知,随着处理的TSA浓度增加,Bax蛋白/β﹣肌动蛋白的比值升高.【解答】解:(1)与正常成骨细胞相比,骨肉瘤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其主要原因是骨肉瘤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高糖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细胞培养箱中保持5%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pH.(2)生物学实验中通常要调置对照实验,其中空白对照实验的作用是排除非测量因素(实验自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根据细胞存活率=末染色细胞数/细胞总数,可以活细胞不能被染色,即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台盼蓝不能进入活细胞,因此,台盼蓝是一种活性染色剂.(4)根据图1显示实验结果是随着处理的TSA浓度增加骨肉瘤细胞的存活率下降,说明TSA浓度增加对骨肉瘤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增强,注意实验结果说明(结论)不等于实验结果.(5)图2实验结果显示,TSA浓度越高Bcl﹣2表达蛋白质越少,而Bax表达蛋白质越多,说明前者蛋白质是抑制细胞凋亡而后者旺盛表达促进细胞凋亡.【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癌变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结果分析能力.本题在评讲中还可以围绕动物细胞培养条件等进行拓展复习.39.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说法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C.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参考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多细胞生物才有多种组织,植物细胞没有系统层次,故A错;病毒虽无细胞结构,但必需在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故B错;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蛋白质和核酸是物质而非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故C对;生物体在结构上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故D错。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40.用18O标记的H2O浇灌植物,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植物体内及周围空气中存在18O同位素的物质及其相应生理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周围的氧气中——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B.植物体内的二氧化碳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C.植物周围的水蒸气中——植物的蒸腾作用

D.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直接利用外界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暗反应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9分)图1表示番茄叶肉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图2为大棚中番茄叶肉细胞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1甲过程中“Ⅰ”是,其在

(答具体结构)上产生;该物质用于乙过程的

阶段,该阶段所发生的场所是

(答具体结构)。(2)图2中细胞器a是

,物质④是

。光照充足条件下理论上可以完成的过程有

(用字母表示)。(3)以测定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51020253035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速率/(mg?h﹣1)11.83.23.73.53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mg?h﹣1)0.50.7512.333.5①温度在25~30℃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

(填“增加”或“减少”)。②假设细胞呼吸昼夜不变,植物在30℃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4h,则一昼夜净吸收CO2的量为

mg。参考答案:(1)O2(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第三线粒体内膜(2)液泡丙酮酸、([H])c、d、e、f、(b)(3)①增加②19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分析图1:图1表示番茄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其中甲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其中①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②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乙过程表示有氧呼吸,其中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分析图2:其中三种细胞器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和液泡,其中①是水,a是液泡,能为光合作用提供水;②是二氧化碳;③是氧气;④是丙酮酸和[H]。分析表格:表格中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表示呼吸速率,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并且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解答:解:(1)分析图解可知,图甲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在光反应阶段,水光解产生氧气和[H],因此图中I为氧气,并且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将应用于呼吸作用的第三阶段,即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