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1.2.3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数学-1.2.3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数学-1.2.3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数学-1.2.3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数学-1.2.3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PAGE《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根据三角函数的几何、代数定义导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2)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两个基本关系式,并能够根据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这个角的其他三角函数值.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牢固掌握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并能灵活解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三角函数的思维能力;

(2)探究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时,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已知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这个角的其他三角函数值时,进一步树立分类思想;解题时,注重化归的思想,将新题目化归到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上;(3)通过对知识的探究,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通过学习中的交流,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习运用观察、类比、数形结合、联想、猜测、检验等合情推理方法,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必修4》第1.2.2节,课型为新授课,所用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课时安排为1课时,所用教具主要为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本节课是在完成了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符号表示及定义域、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等教学之后进行的.是对前面三角知识的延续,同时为后续进行三角函数相关内容打下重要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另外,本节内容是三角函数部分的重要内容,是三角计算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时间为高一下学期.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好,对学习有着较浓的学习兴趣.经过长时间的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训练,思维比较活跃,平时教学中勇于发表个人观点,课堂讨论气氛较好.

四、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公式和的推导及其应用教学难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的变式应用

五、教法特点及预期效果分析教学模式以启发、诱导发现教学为主.本节教学从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探究知识开始,到公式在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再到例题的多种不同解法,直至最后的小结归纳的过程,均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讨论共同完成,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把握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对学生探究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对学生不同的解法进行提炼,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脉络”.本节课要求学生多看、多体会、多讨论,学生是演员,是参与者,学生应该有一定兴趣.但另一方面,因为让学生说得较多,对口头表达能力有一定欠缺的同学可能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有可能形成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的情况。本节课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推进方式,且教学难度不大,对于绝大多数同学应该能较顺利地接受.

六、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1)本节课开头出现的引例是想让学生探究“两个公式”但由于学生思考问题角度的差异,学生可能用其他方法解题,绕过“探究”.(2)本节课练习和例题两个小题均可能出现“一题多解”,展示不同的解法,课堂教学时间可能不够,不展示又觉得失去对学生认可、让更多学生体会别人不同思路的机会很可惜.最终形成两难的二选一的境地.(3)“两个公式”探究后辅以及时练习,学生可以及时体会“同角”的重要,但其他应该注意的事项,学生独立分析时可能有不到位、不全面的情况.(4)教师要抓住学生的不同解法及时提炼出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教师反应要求较高.

七、教学流程(一)

提问引入1、

提出问题:已知,求、的值.2、

在解题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探索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

(二)探究新知1.

探究对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1)

根据学生探究出的结果,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注意“正弦的平方”的表示方法是“”,而不是:“”,进而得到符号表达式:;开方计算时,注意“分类”的思想在象限角正负号问题处理时的应用.(2)

探究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三者的关系:.以上的探究由学生自由完成,可以从图形角度,也可以从定义角度加以探究,让学生体会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之间的转换关系,体会两种语言的区别于联系.为了让学生及时熟悉公式,同时为后续学生归纳“同角”作铺垫,要求学生完成以下的课堂练习:(1)

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4)

.(3)

学生交流、讨论,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上述两个公式中应该注意的问题:①注意“同角”指相同的角,例如:、、;②注意这些关系式都是对于使它们有意义的角而言的,如中,且需有意义等.

(三)架构迁移(1)探究上述两个关系式的等价变形式教师点明:由等价变形式已知余弦值可以求正弦值;由等价变形式已知余弦值可以求正弦值,学生可能得到:的结论,此时,应该向学生说明:、的符号受所在象限的限制,不是无条件的,不同于“由可以推出”这种情形,此情况类似于“”而不是“”.等价变形式可以将分式可以化为整式

例1已知锐角满足,求(1);(2).让学生探究第一小题的解法,注意、、之间的关系的应用,学生的解题方法可能有很多种,注意每种解法后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第二小题.第二小题较第一小题难度有所增加,可以让学生采取合作学习的办法,分小组讨论,探究其解题方法.再与第一小题比较,寻找其可借鉴之处.体会类比、化归思想,化未知为已知.

例2化简.本例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否则放到下节课解决.若时间允许,则进行强化练习:

练习1:已知,且为第三象限角,求、的值.该题与引例配套.练习2:已知,求的值.该题与例2配套.

(四)反思升华:由学生自己反思:“本节课你有些什么收获?”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从知识层面和思想方法层面帮助学生整理本节课的小节。(五)布置作业:课本P21

A组第10、11、12题;B组第3题

七、板书设计例1:

例3:

例2: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班级是文科班,大多数学生基础薄弱,对“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应用意识和技能还不高。但是,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较高,比较喜欢数学,尤其是象本节课这样,内容比较基础,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相信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有比较不错的表现。在学法上,我强调学生主体意识,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让学生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索取知识;通过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来推导出新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效果分析本节课中我采用“猜想--探究讨论”教学法。“探究研讨”“探究教学法把教学过程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骤是“猜想”。我所设计的问题引入、概念形成及概念深化都是采用探究的方法,将有关材料有层次地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地支配它,进而探索,研究它。第二步骤是“探究、讨论”,即在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研讨自己在探究中的发现,通过互相交流、启发、补充、争论,使学生对向量加法的认识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获得一定水平层次的科学概念。这节课主要是教给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多训练,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这样做,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学生“学”有新“思”,“思”有所“得”,“练”有所“获”。学生才会逐步感到数学美,会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只有这样做,才能适应素质教育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整节课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教学过程有延续性,给人一种曲终而意未尽的享受,“言犹尽而意无穷”的回味,“探得风雅无穷意”的意味深长。使学生在课后之余进一步保持探究的兴趣,使认识不断升华。灵动的课堂教学,再加上教师独到睿智的点拨,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思维质量得以跃升,使课堂教学富有成效。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整个三角函数知识的基础,也是整个三角函数部分的引入阶段,与上一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关系非常密切,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体现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在整个中学数学学习中起重要作用。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变式及其推导方法及它们之间的联系(2)会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及变式进行求值过程与方法:牢固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两个关系式,并能灵活运用于解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三角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创新意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探索的乐趣,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在问题提出和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在体验数学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3.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推导及其应用(2)难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变式及灵活运用评测练习1.已知,,则A.B.C.D.2.已知,则的值是()A.B.3C.D.-33.下列各命题中,正确的是()A.存在角,使B.不存在角,使C.D.若,则是锐角。4.已知是的一个内角,且,求5.0<α<π,sinα+cosα=求:(1)sinα.cosα(2)sinα-cosα(3)tanα课后反思(1)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90%以上的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都有所增强。(2)学生容易推导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但对于运用初学时一部分学生感到困难,经多例题讲解、巩固练习、小组讨论后,难点基本得以突破。(3)在备课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以往总觉得只要抓住了重点和难点,尽量重视这几个方面就可以了,但是这样的教学可能只能称为是注入式。关键在于发散学生的思维,让每一位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思考问题的活动中来,而不是坐等老师的答案。而要处理这个问题,关键还在于问题的设计,题目层次的把握。这是笔者薄弱的地方,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课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变式及其推导方法及它们之间的联系(2)会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及变式进行求值(二)过程与方法:(1).采用观察、思考、类比、归纳、探究、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