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课堂教案高三历史课堂教案七篇
高三历史课堂教案都有哪些?从一开头,历史学者们还使用了纪念碑、铭文和图片等资源。一般来说,历史学问来源可分为三类:书面内容、口述内容和实物保存内容,历史学者们常常参考这三个方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高三历史课堂教案七篇,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高三历史课堂教案篇1
采纳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根据学案,由同学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方案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规律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学问结构,使把握的学问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其次环节——讲(析):在熟知基础学问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巩固学问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力量)。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学问扩展,老师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习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准时进行测试、反馈,可实行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准时巩固落实,练习后,必需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育同学的基本技能,如理解力量、猎取信息的力量、表述力量、分析力量、创新力量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老师的讲评与同学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老师要重点讲评,老师在讲评练习和试卷过程中,要特殊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削减解题错误,提高应试力量。
一轮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把握基础学问。
基础学问既包括详细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熟悉,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学问的把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学问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学问的识记、理解、阐释要精确 ;“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熟悉要深刻;“新”即对历史学问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熟悉和巩固;“细”即注意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需抓好细节,许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微小处方显精神,细节打算成败。
详细要求
(一)瞄准高考,落实课程新理念,转变课堂模式。
1、改一讲究竟,不训练同学力量。
调动同学参加,加强对同学的思维训,老师重在关心同学整理思维层次和指导思维方法;边讲边练,这样才能做到训练准时、训练充分
2、改只有学问教学,没有材料教学。
高考无题不材料,假如课堂不进行材料教学,同学就不能形成材料处理力量。
3、改只有纯学问的梳理、分析,没有解读高考考点及其要求。
每堂课都应有高考的考点解读、考题回顾、考情猜测和模拟训练。以高考的感觉和要求去指导教与学。否则这是严峻的教学不到位,也不能充分调动同学的爱好,激活同学的思维
(高考考的很多是老师讲不到的,需要同学具有独立的思维力量,独立思维力量单凭老师讲授是培育不出来的,需要在训练中参加和培育)
(二)落实常规
1、仔细备课。
仔细编写教学案,优化整合,既有专详,又有高考链接、材料教学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2、分层教学。
学问的深浅是有层次的,思维的进展是按层递进的,同学的素养也是有层次差异的,因此实行分层教学,梯度推动,中下等生能接受,上等生能进展,全体同学皆都能得到提高。
3、作业检查。每天应布置肯定量的作业,并进行批改或检查,关键在于督促同学在课后练,巩固和深化学问,这是落实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
4、周考月考。学问巩固和思维深化,除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外,还须通过周考、月考去强化。周考、月考也是我们教学时段要检查的内容。要强调的是,周考有的改为周练,练不如考,考对同学的压力感、速度训练和答题规范养成远远超过练。其次,不管练习、周考、月考,有练有考就必需讲评。只有讲评,同学才能明确自己的错误,思路才能得到升华。
5、自习辅导。晚自习读历史是历史学习巩固一个重要的时间保证,但要同学读历史,就必需历史老师能下班辅导。历史老师晚自习下班辅导,有利于同学释疑解难和提高学习历史的爱好,还会对同学学习历史产生感情压力和督促作用,这自然有利于历史学问的巩固。
高三历史课堂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设计
本案例出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Ⅲ),本课的内容标准及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内容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熟悉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2教学目标
(1)学问与力量
识记:老子、孔子的重要思想主见;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见;董仲舒对儒学改造的主要表现。
理解:“道”和“仁”的含义;“天人感应”;董仲舒新儒学。
分析:百家争鸣局面消失的缘由和意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归纳: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的演化。
(2)过程与方法
依据教科书与老师供应的材料以及自己的学习所得,了解各学派思想主见,并分析比较它们的差异;通过儒学地位的变化,分析政治思想与社会进展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而富强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同学对中国文化这一光辉时段有更深化的熟悉,从而更加喜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形成尊崇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以及儒学在汉代的进展。中国思想的源头起自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战国之时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特别大的影响,后世的各种思想潮流大都能从诸子百家那里找到最初的萌芽。当时的“百家争鸣”也对思想的创新与活跃起到了特别大的作用,正是这种局面导致了中国思想史黄金时代的形成。所以,对诸子百家的思想,特殊是儒、道、法、墨等主要几派的思想以及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等思想家要有了解,对于西汉以后儒学的进展要有所知晓。
本课的难点是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和新儒学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最活跃、最辉煌的时期之一。百家争鸣对中国思想文化、民族性格的影响巨大而深远,老师要引导同学赐予分析和熟悉。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局面到汉代已不复存在,儒家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渐渐成为主导思想,特殊是汉武帝时,由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朝廷接受,此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高三历史课堂教案篇3
教学目标
学问与目标:
1、识记:其次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标志;德军的西线攻势、敦刻尔克大撤退及法国败亡;不列颠之战的时间、过程;北非战场的激战。
2、理解:通过对波兰、法国速亡和英国胜利粉碎德国侵略方案等史实的学习,深刻熟悉到影响战斗胜败的一系列因素,如态度、战略战术方针、军事装备等。
3、运用:分析英国对德国法西斯态度、政策的变化,培育用联系和冲突变化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归纳:同学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归纳二战全面爆发的概况,并总结这一阶段二战在战局、战术方面的特点。
2、问题探究:通过阅读教材和课外材料,探究波兰、法国快速灭亡的缘由和英国胜利粉碎德国侵略方案的缘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波兰、法国快速灭亡的史实的学习,深刻熟悉到绥靖政策的危害性树立乐观态度的必要性。
2、英国人民在丘吉尔领导下,勇敢不屈,单独抗击法西斯,使____的侵略方案首次受挫。
3、始终不失时机地对同学进行品质、价值观方面的培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德国入侵波兰;不列颠之战。
难点:“闪电战”;法国败亡的缘由。
教学方法与手段
1、同学自主学习,归纳概括有关史实;老师创设情境,引导同学分析争论。
2、分析处,冷静推理,启发同学思维;讲解时,慷慨激扬,调动同学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这节课先请大家看两句名言:“有较大意志力和智力的人常常能够获胜。”“成功在于意志”。说这话的人确定是一个意志特殊顽强的人,他是谁呢?(展现图片)福煦——世界战斗独一无二的三国元帅。正是他,靠着顽强的意志,非凡的才智,指挥协约国军队取得了一战的成功。其实,他还有一句名言广为人知,“此非和平,乃二十年休战也”。不过,这句话说得太不吉利,一语成谶,1939年——恰好时隔一战20年,又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今日这节课,我们学习其次次世界大战的第一阶段——全面爆发。
讲授新课
请同学快速扫瞄教材,归纳二战在全面爆发阶段的也许进程。
结合形势图,同学作出回答。
一、德国入侵波兰(东线)
1、经过:
(1)1939年9月1日,德军攻击波兰;
(2)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3)9月底,华沙沦陷。
2、波兰快速沦陷的缘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9年的军事问题可以综合为为两句话。在东面一支毫无盼望的陆军被一支小型坦克部队所快速的打垮了,这支坦克部队又和一支优秀空军合作,并且把一种新颖的技术付诸实践。同时,西面,一支行动缓慢的陆军始终未能发挥任何有效的压力,直至实践已经太迟为止。
材料二____对他的将领们说:“我在慕尼黑会议上领教过英法的头面人物,他们根本不是能打世界战斗的人,再说,英法凭什么同我们打仗?他们根本不愿为一个小小的波兰找死!”
结合教材内容(包括“历史纵横”),分析波兰快速沦陷的缘由。
同学争论回答。
波兰:部署不当;装备和战术思想落后。
德国:预备充分,军事力气强大,战术先进——采纳闪电战。
链接:何谓“闪电战”?
概念:
集中大量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发动闪电般的突然攻击的一种战斗样式。目的在于一举摧垮敌方的反抗力量在短期内赢得战斗的成功。法西斯德国在其次次世界大战中首先使用。
特点:奇袭性、攻击性、速决性。
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致使波兰孤立无援。
二、法国的沦陷(西线)
1、经过:
(1)1940年4月,德军攻占丹麦、挪威;
(2)1940年5月,德军攻占荷兰、比利时;
敦刻尔克大撤退:在德军地空火力猛烈轰击下,英法联军仍撤出了33.8万余人,被誉为“敦刻尔克奇迹”!英国的军事历史学家亨利•莫尔指出,欧洲的光复和德国的失败就是从敦刻尔克开头的!
(3)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
2、法国快速沦陷的缘由:
阅读教材P62“学习延长”,分析法国速亡的缘由。
解题关键:从材料中全面提取信息,概括的观点。
思路引领:结合观点,参照本课内容,说明个人看法。
答案提示:观点:苏德条约使德国单线作战;德国在装备和战术上的先进性;法国不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
个人观点:本题属开放型设问,答案没有惟一性,同学可依据自己的理解推断,言之有据即可。
三、不列颠之战(西线)
(播放视频“不列颠之战”)
材料:对于这场人类战斗最惊心动魄的大空战,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0年9月20日的演讲中以这样的名句来赞誉:“在人类战斗历,从来没有这么多人从这么少的人那里得到这么多!”
请问:这句话应当怎样理解?
毫无疑问,这么少的人当然是指英国空军的飞行员、地勤和指挥通信人员,当时英国空军的全部作战人员,从飞行员、地勤到指挥通信,仅区区3000人!这么多的人不但是英国人民,而且还包括全部不愿忍受纳粹暴政的人民。英国空军挽救了英国!
阅读教材【资料回放】,结合以下材料(展现图片),分析英国成功粉碎德国侵略方案的缘由。
同学争论回答,各抒己见。
抗战的决心!必胜的信念!奉献精神!
设问:英国不是实行绥靖政策的吗?这个时候抗战的态度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坚决了?
引导同学用联系和冲突变化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
四、北非战场的激战
阅读教材,了解北非战场的激战状况。
高三历史课堂教案篇4
【课标要求】
以欧洲联盟、__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熟悉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进展趋势。
【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理解欧盟形成的缘由、过程及其意义,分析__自由贸易区与欧盟的异同;概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的过程,探讨亚太国家加强合作的途径与方式;探究在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下,各国应如何面对历史与现实消退隔阂、加强合作;各国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过程与方法:通过争论西欧经济在二战后进入“黄金时代”的共同缘由,进一步思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如何借鉴其合理的方法与正确的阅历,学习用联系的方法看问题,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力量,通过分组学习,梳理欧盟、__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相关资料,熟悉当今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欧盟、__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学习和了解,体会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当今国家间加强合作、竞争与进展的重要性,树立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欧洲联盟、__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熟悉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进展趋势。
难点:如何熟悉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进展趋势。
【课时支配】
1课时
【教学设备】
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方法】
以“自主感悟、互动创新”教学模式为主,辅以其它教学方法。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围绕战后世界经济中消失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重点介绍了对世界经济影响的三大区域集团:欧洲联盟、__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消失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主要是由于: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快速上升;各国之间围绕综合国力的较量日趋激烈;国际经贸领域的竞争加剧;贸易爱护主义抬头。于是,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了走经济区域化的道路。这说明,在共同的机遇和利益的驱动下,地理位置相近、政治意愿趋同,但进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组成区域性经济集团不仅有可能,而且还有肯定的内在动力。
由于这课内容与现实联系特别亲密,在教学时应适当补充一些图片文字与影视资料,增加同学对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感性熟悉,加深了解当今世界的经济进展趋势和特点。本课涉及一些重要的概念如经济区域集团、欧盟、__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甚至包括教材没有涉及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区域经济集团,需要利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向同学讲明这些组织的性质、特点及其在当今世界经济进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三历史课堂教案篇5
教学建议
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熟悉
1.武帝的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儒学独尊后,其他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而且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汲取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肯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胜利。
2.尊儒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的制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学问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同时,转变了汉初“非功侯不得封相”的惯例,使大批读书人通过读书而进入仕途。
3.封建政治与儒学亲密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
4.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__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进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究精神,违悖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对汉武帝的评价问题
汉武帝是中国历的帝王,在其统治时期,通过文治武功,使西汉统治过火鼎盛时期,其他一直被称为“英主”,其一生,既立有丰功伟绩,也有重大失误。他与秦始皇相比,即“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又“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司马迁之语)史学界对其晚年的政策调整关注较大。他为调整统治政策,在有关西北屯兵的争辩中,借机颁布了轮台“哀痛之诏”,公开向天下承认了自己的失误,公开否定自己,坚决地调整统治政策,从而有效地缓和了社会冲突,挽救了统治危机,带来了后来的“昭宣中兴”。他这一行举,可以说是古代帝王罪已以收民心的一次显胜利的尝试,他比秦皇始、唐太宗高超的多。但也有人对他这一行举持否定态度,认为在统治危机和内外消失困局状况下,是悲观消沉心情的反映。
秦汉的统治思想问题
任何统治阶级为维持统治,都会依据政治、经济的形势和政治需要,确立自己的统治思想。作为封建大一统开头形成时的秦汉统治者,在确立统治思想方面进行了种.种探究。战国时期的泰国,有实行法治的传统,商鞅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秦国的丞相李斯与韩非是同学。战国时的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更是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嬴政在看到韩非的书后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后韩非在秦国因被李斯嫉妒而侵害,但他的思想被嬴政接受,法家思想成为秦的统治思想。秦始皇以吏为师、崇尚法治,实行严刑峻法,将法家思想定为一尊地位。法家思想适应了__中央集权统治建立的需要。
西汉王朝是在农夫大起义摧毁了暴秦统治基础上建立的,汉高祖及臣下,多数是秦末大起义中消失的下层人物,他们能比较认翰的思索秦亡的教训。汉初统治者面临经济凋敝的局势,为缓和阶级冲突,稳定统治秩序,确立了以道家“无为”思想为特征的黄老政治为统治思想。刘邦实行的恢复经济、轻徭薄赋、约法省禁就是黄老政治的详细体现。在刘邦、孝惠、高后、文、景统治的五六十年间,始终实行黄老政治。黄老政治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稳定了统治。
到汉武帝时这种状况有了变化。黄老政治的实行,诸子百家学说的流行,不适应思想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进而在太学和地方学校中,讲授儒家经典,通过考试合格者可入仕。从今,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的统治思想。但是,董仲舒兼采百家之长,融儒法为一家。汉武帝虽尊崇儒术,但实际上是“霸王道来之”,儒法并用,是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
关于王莽改制的评价问题
在20世纪20年月前,对王莽改制是全都否定的。此后,有了三种观点。第一,基本确定说。认为王莽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和抱负主义者,他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从历史进展的角度,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其次,基本否定说。郭沫若认为:王莽实行的一系列倒行逆施的政策和措施,不但未使动荡不定的封建统治秩序稳定下来,相反给人民增加了更多新的灾难,阶级冲突更加尖锐了。第三,主观与客观说。作为改革家的王莽,糊涂地看到了西汉后前危机的深刻根源,首先是土地兼并和奴婢数量的膨胀,其次是豪民富商的高利贷掠夺和财货垄断。他的改革是针对大地主阶层的,本意是想干一番事业的,但结果竟变成了一场对人民的浩劫,这是他根本没有料到的,他成了西汉腐朽统治的替罪羊。
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化
(1)刘邦对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既有继承,又有改造,除连续采纳郡县制外,也实行分封诸侯王制度,即郡国并行制。
(2)由于诸侯王势力的膨胀威逼了皇权,景帝实行削藩政策,还用武力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武帝进一步削在王侯权势,通过实行“推恩令”等措施,基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汉武帝以后直到东汉,虽始终保留封国,但国象对王国权势限制很严,王国封地也越来越小,势力越来越小,诸侯王实际成了只有爵位而无实权的封建贵族。
(3)汉武帝时为监察地方,全国分13州,设置刺史。后来,刺史权渐重,积久成制,成为行政长官。西汉末到东汉,刺史改称州牧,级别提高,成为地方行政长官。州也成了地方行政区划了。
高三历史课堂教案篇6
重点:维也纳会议、1848年欧洲革命
难点:同学自我阅读及分析问题、评价历史大事的力量培育以及理清各种冲突、把握好主要冲突与次要冲突的关系。
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同学回忆:工业革命的影响;19世纪前期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
一、维也纳体系
同学阅读教材第71—72页,并回答下列问题:维也纳会议召开的时间、参与国家、目的、主要内容、结果和影响。什么叫维也纳体系?欧洲各国用什么来维护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体系为什么被称为历史的反动?
出示历史图片《维也纳会议》,强调此次会议是由俄、英、普、奥四国掌握的。由同学归纳会议的主要内容后,老师利用课件展现出来,以便于同学分析维也纳会议的反动性。在同学分析维也纳体系反动本质前,老师应指出评价历史进步和反动的标准是:第一,是否推动生产力的进展;其次,是否推动人类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进步;第三,评价历史大事要置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背景中。引导同学依据此标准分组争论得出结论。
强调维也纳会议对近代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后,各国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家间的纠纷。
二、19世纪二、三十年月革命和改革
同学阅读“维也纳体系下的冲突冲突”一目,利用课件关心同学分析:为什么会爆发19世纪二、三十年月的革命和改革?维也纳体系下存在冲突冲突有哪些,哪个是主要冲突?并概括19世纪二、三十年月革命类型。
三、1848年革命
同学阅读“1848年欧洲革命”一目,分析革命的缘由。讲解革命过程时,利用动画讲解,给同学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讲完后,老师强调以下几点:揭开1848年欧洲革命序幕的是意大利;法国的二月革命-腐朽的七月王朝,把1848年革命推向__;匈牙利起义是1848年欧洲革命中影响的民族解放运动。
引导同学思索争论:1848年革命的__为什么是二月革命而不是六月起义?失败的缘由是什么?
组织同学分组争论1848年革命的影响,为什么1848年革命失败了,但却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这种说法是否冲突?
小结
利用下面图示对19世纪上半期的欧洲形势进行小结。
教学设计思想:
指导同学阅读,培育同学提取信息的力量,让同学通过自我探究得出结论。了解维也纳体系确立、受到冲击、瓦解的过程,并深刻熟悉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打算性作用。
高三历史课堂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力量
了解新航路开拓的缘由、过程(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的地理大发觉)和影响(包括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对美洲和欧洲思想文化的影响等)。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世界地图,了解古代文明区域的分布以及新航路开拓的路线并绘制出各航海家的航线和所到达的地区。
2.采纳历史、地理和政治相结合的手段来全方位的把握世界文明由独立、分散走向联结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组织形式的形成以及商业革命、价格革命的原理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熟悉到开拓文明交往航线的看似偶然实则必定,不仅要熟悉开拓文明交往航线之前世界的状态,了解开拓的缘由和过程,也要熟悉开拓后世界的格局和变化,养成联系地看待历史进展的力量,树立面对世界的眼光。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新航路的开拓及其影响。
难点:地理大发觉使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
三、教学方法
(一)老师通过提问、举例、图片和实物的展现、纪录片或书籍的介绍等方式来多角度进行学问讲授。
(二)同学参加问题的回答,材料的阅读,课堂趣味测试、小组争论等多方式的对学问进行学习和把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为纪念新航路的开拓,人们在葡萄牙里斯本塔古斯河口耸立了一个纪念碑。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都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最终开拓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方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觉”。地理大发觉转变了世界各大陆和各大洋的分割孤立状态,加强了世界范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开头形成预备了条件。新航路的开拓也是布满血腥大事的近代殖民地掠夺和殖民地瓜分的开头。那么,新航路的开拓详细是怎样的.一个背景和过程,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进入今日的新课。
(二)新课讲授
1.新航路开拓的缘由
(1)根本缘由(经济缘由):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进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消失。
(2)社会缘由:欧洲人狂热的追求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特殊是《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诱使人们到东方“寻金”。
(3)直接缘由(商业危机):引起商业危机的主要缘由有二:一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商人居间垄断贸易,使欧洲获利甚少;二是15世纪中叶以后,奥斯曼土耳其掌握传统商路,导致商路不通,引发商业危机。
(4)宗教缘由:教会鼓舞人们到东方传播天主教。
2.新航路开拓的条件
(1)主观条件:
①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确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舞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制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宝并实现个人价值;
②西班牙、葡萄牙统治者的支持。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君主盼望通过海外探险获得财宝,以巩固并加强自己的统治。
(2)客观条件:
①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进展,为远航制造了必要的条件;
②物质条件:包括海船、物资和资金;
③地理学问:当时,欧洲已经开头流行地圆学说,绘制地图的技术也已很先进。
3.新航路开拓的过程
(1)向东航行
①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抵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②149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拓的航路,最终到达了印度。
(2)向西航行
①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开拓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②1519~152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绕过了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
4.新航路开拓的影响
(1)消极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气动焊枪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文化艺术品拍卖委托合同
- 04年车位租赁合同简单范本
- 2024年度互联网信息服务合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为用户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合同
- 2024年度医疗设备供应与安装合同
- 胶合板压合机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安保服务承包合同
- 测微规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足球棋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2024年度污水处理设施变形缝安装合同
- 钢筋砼路面硬化施工方案
- (完整word版)吊点计算
- 文件雅思考试准考证
- 《触电急救》-课件
- 病例报告表格模板CRF
- 《极致挑逗:双人共抚全图解120招》读书笔记模板
-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全国行政区划代码
- 班主任带班育人方略ppt
- Unit 3 Its a pineapple Lesson 13 (说课稿)-2022-2023学年英语四年级上册
- 广电和通信设备调试工(高级)理论考试备考题库(重点5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