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_第1页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_第2页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_第3页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_第4页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其他三个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下文是整理收集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供大家参考。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篇1

古时候,有一个姑娘叫祝英台,她生得聪慧又漂亮,不但会绣花剪凤,还喜爱写字读书。她长到十五六岁了,就一心想到外地的学馆里去读书。

可是,那时候是不让女孩子外出读书的,怎么办呢?英台和丫环商议 出一个好办法:假扮成男孩子的模样去求学。于是祝英台装扮成一个公子模样,丫环装扮成书童,俩人相互看了看,还挺像的,不禁兴奋地笑起来。

祝英台的父亲正在厅堂里喝茶,突然观察一个书童领着一位公子进来向他行礼,他慌张起身答礼让坐,还请问公子尊姓大名。祝英台一看连父亲也瞒过了,别提多兴奋了。她于是卸装露出真相,使父亲大为惊异,嗔怪女儿淘气没有法规。祝英台趁机向父亲说了要外出求学的想法。父亲说:"自古以来哪有女子外出求学的?即使是假扮成男的,在外生活也有很多不便利。'可是祝英台坚决要去,父亲拗不过她,只好同意了。

祝英台假扮成男子,样子非常英俊潇洒,丫环扮作书童挑着书箱,离开家求学去了。她们走了一程,觉着热了,就来到路旁小亭子里休息。这时,路上走来一个书生和一个书童,也到亭子来歇脚。他们相互问候,祝英台才知道这位书生叫梁山伯,也是到学馆求学的。祝英台和梁山伯谈得非常投机,两人在亭子里就结拜成兄弟,梁山伯比祝英台大两岁,于是祝英台称梁山伯为兄,梁山伯称祝英台为弟,随后高兴奋兴一同上路了。

祝英台和梁山伯来到学馆,拜见了老师。老师见到这两位聪慧英俊的少年来求学,很是兴奋。

老师把他俩支配在同一张课桌上学习。梁山伯对祝英台像对自己的亲弟弟一样,非常关怀爱惜。两个人从早到晚在一起,成了最要好的伴侣。

祝英台和梁山伯同住一个房间,祝英台为了不让梁山伯发觉她是女的,就把两个书箱隔在俩人的床位中间,书箱上还放上满满一盆水,她告知梁山伯睡觉时要狡猾,要是乱滚乱动,把盆里的水弄洒了,她可要告知老师重重地罚他。所以梁山伯总是规法规矩,从不乱动,始终没有发觉祝英台是个女孩子。

可是祝英台女扮男装的事,早被细心的师娘看出来了。师娘把祝英台叫到跟前,说破了真相,祝英台要求师娘保守隐秘,师娘答应了,并对这个聪慧的女孩子更加细心关照了。祝英台有什么难处和心事,也都来对师娘讲。

时间一晃三年。一天,祝英台接到家信,说她的父亲病了,要她抓紧回去。祝英台向老师请了假,又来找师娘。说她和梁山伯同学三年,梁山伯为人恳切热忱,学习勤奋,她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他。她把一个玉扇坠儿交给师娘,托师娘做媒,等她走后,为她向梁山伯提亲。

祝英台将启程回家的时候,梁山伯肯定要亲自送她。他二人一路上相依相随,总是不情愿分手。祝英台要向梁山伯表露自己的爱情,又不便直说,只好打着很多比方来启发梁山伯。

他们看到河里有一对鹅,祝英台就唱道:

"前面来到一条河,

河里游着一对鹅,

公鹅就在前面游,

母鹅后面叫哥哥。'

狡猾厚道的梁山伯没有听懂她的意思,连续往前走。祝英台又唱了好几首比方男女爱情的歌,梁山伯还是没有明白。祝英台开玩笑说:"你真是一只呆头鹅!'

祝英台又指着池塘里的一对鸳鸯唱道:

"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英台若是红妆女,梁兄啊,你愿不情愿配鸳鸯?'

梁山伯叹了一口气说:"惋惜你不是女红妆啊!'

祝英台见梁山伯还是不明白,便说:"我家有个九妹,我和她是双胞胎,长得和我一模一样,我愿做媒,让九妹和你结为夫妻,你情愿吗?'梁山伯原来很爱祝英台的才貌,一听说九妹和她生得一模一样,就兴奋地答应了。

他们相送了十八里,来到江边,才恋恋不舍地分手了。临别的时候,祝英台和梁山伯商定在七月七日到祝家相亲。梁山伯远远望着江对岸祝英台的身影越来越远,慢慢地看不见了。

祝英台回到家里,父亲的病早就好了,他让祝英台换成女孩子的装束,不让她再外出读书了。这时恰巧有一家姓马的大财主来求亲,父亲就把祝英台许配给马家的儿子。祝英台坚决不答应这门亲事,她对父亲说她已爱上了梁山伯,并且托了师娘做媒。可是父亲反对说:"从来儿女的婚姻都是由父母做主的,女孩子自己在外面找男人,像什么话?'硬要祝英台嫁给马家。

自从那天梁山伯送别祝英台后,回到学馆,他连续专心读书,竟把七月七日去祝家提亲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直到师娘拿着玉扇坠儿来,说明祝英台托她提亲的事,梁山伯才恍然大悟,知道了祝英台原来是个女的,她说的九妹就是祝英台自己啊!梁山伯立即向老师请了假,赶到祝家去和祝英台会面。

梁山伯来到英台家里,观察祝英台完全恢复了女子装扮,显得更加漂亮可爱。他说出师娘为他们提亲的事,哪知祝英台一听这话就大哭起来,她说:"梁兄啊,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呀?我父亲已经硬逼把我许配给马家了!'梁山伯一听,又是惊讶,又是难受,心都碎了。俩人就抱头痛哭起来,他们相互宣誓,无论谁也不能破坏他们之间深厚的爱情,两个人要永久在一起。他们的哭声被祝英台的父亲听见了,祝员外怒气冲冲地跑上楼来,把梁山伯赶出家门,将祝英台严加看管起来。

梁山伯回到家里,难过极了,他惦念祝英台,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就病倒了,病情越来越重,不久就死了。临死之前,他告知家里的人,他死后要把他埋在从祝家通往马家去的路边。

马家迎亲的日子到了,花轿抬到祝家门口,吹吹打打好不喧闹。可是祝英台却哭哭啼啼,怎么也不情愿上轿。在她父亲的命令之下,很多人推推拉拉,硬把祝英台推动轿子抬走了。

花轿抬到半路上,突然来了一阵大风,吹得抬轿人走不动了。这时丫环告知祝英台,前面就是梁山伯的坟墓。祝英台不顾别人的阻拦,走出轿来,肯定要到梁山伯的墓前去祭悼。

祝英台来到梁山伯的墓前,放声大哭,痛不欲生,全身扑到坟上。霎时间,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坟墓突然裂开一条大缝,祝英台喊着梁山伯的名字,一下子就跳进坟里去了。

一会儿,雨停了,云开了,天空消失了一道彩虹。只见一对漂亮的蝴蝶从坟头上飞起来,围着坟头翩翩起舞。人们都说,这对蝴蝶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变的。至今人们还把这种黑花纹、翠绿斑点、尾翼上有两根长长飘带的大蛱蝶,叫做梁山伯祝英台呢。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祝家庄,祝家庄有个祝员外,祝员外有个小女儿,名叫祝英台。

祝英台从小在家识字读书,年复一年,长到了十六岁。

见到同龄的男子纷纷带着书僮,出门到杭州城的书院读书,祝英台心里很艳羡,于是她去央求祝员外:"爹爹,我也想去杭州城求学。'

祝员外一听这话,非常生气:"人家男子读书求功名,你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你好好听着:你在家里做针线,学习三从四德的道理出门读书这件事,以后提也不要提!'

爹爹的话不能违背,祝英台只好走上阁楼,站在窗前观望,花园里花红柳绿,一对蝴蝶在花丛中翩跹飘舞,飞着飞着,飞到围墙外面去了。

"唉,要是像蝴蝶一样,有一双翅膀就好了。'

当天夜晚,祝英台给父亲留下一封信,穿上男装,把自己扮成书生模样,把丫环银心扮作书僮。趁花匠睡熟,祝英台打开后花园的小门,带着银心,偷偷出了祝家庄,走上大路,朝杭州城走去。

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离开家出远门,祝英台心情愉快,她看花花好,看鸟鸟好,看人人好。

走啊走,走到草桥亭,天下起大雨,祝英台招呼银心说:"咱俩到这草桥亭歇一会儿,等雨停了再赶路。'

亭子里有位书生,他端坐在石凳子上,正在看雨景。书生身旁有个书僮,他见到银心,热忱地上前拉她的手:"这位小哥,我挑担子,你也挑担子,一路辛苦了,过来我身边坐!'

银心见生疏男子拉自己,赶忙后退,转头唤祝英台:"小姐'

眼见就要露馅,祝英台急中生智:"小姐好端端在家里,你唤她做什么?'

没等银心回答,祝英台转过头对那位书生说:"这位兄台见笑了,我家中有个九妹,见我出门读书,也要到杭州城求学,无耐爹爹顽固,死活不让她出来,九妹只好留在家中。'

书生说:"世间不许女子读书,这实在不公正。其实男子女子都是父母生养,让女儿读书明理,也是天经地义。'

祝英台听了这话,心想,我本以为天下男子一个样,难得他为女子抱不平,他真是我的知己。她朝书生深深作了一揖:"贤兄的见解正与我相同。我叫祝英台,要去杭州城万松书院读书,不知贤兄尊姓大名,要去哪里?'

"在下梁山伯,正好也要去万松书院。'

祝英台拍手笑起来:"哈哈,梁公子,我俩走在同一条路上,遇上同一场雨,来到这同一个草桥亭,又要去同一座万松书院求学,这不正是有缘千里来相见么?'

"正是,正是!我母亲常说,有缘修得同船渡,我梁山伯无兄无弟,无姐无妹,今日与祝公子有缘,不如插柳为香,结拜为兄弟。'

两个人折下亭边的柳枝,插在地上当作香烛。梁山伯十七岁,祝英台叫他"梁兄',祝英台十六岁,梁山伯唤他"祝弟'。两人相对拜了八拜,又一起拜了天,拜了地,商定从今同生同死,要像亲兄弟一样互助互爱。

雨停了,主仆四人结伴同行,有说有笑,又在路上走了几天,来到万松书院。

万松书院建在山脚下,山上有万棵松树,山下有十里荷花。梁山伯和祝英台同窗共读,万松书院夏日荷花飘香,冬天松树常青,两人在一起读书写字,谈诗论文,感情慢慢深厚。祝英台伤寒感冒,梁山伯端茶送水,亲自煲药,照看她直到她完全康复。梁山伯衣裳破了,祝英台一针一线为他缝补。

不知不觉,过去了三年光阴。

有一日,祝英台收到一封家书,信中说:"英台,你离家求学已有三年,父母在家日日思念,鸟语花香也不高兴。如今父母亲忧思成疾,病倒在床,希望英台速归,回家来劝慰父母心怀。'

祝英台离家三年,也很惦念家中父母,但她舍不得离开梁山伯。她找到师母,告知师母说:"师母,我要告知你一个隐秘,我其实不是男子,而是扮作男子的女儿身。'

没想到,师母笑起来:"这个,我早就看出来了。'

"我爹爹写信催我归去,我不能再留在这里了。这三年来,我与梁山伯同窗共读,感情深厚,盼望师母成全,为我们做媒。'

说完,她解下身上的玉佩作为信物,拜托师母转交给梁山伯。

祝英台整理好行李,梁山伯送她出门,两人依依难舍,走呀走,走过一座山又一座山,前面有座凤凰山,祝英台说:"凤凰山上凤求凰,梁兄你是凤来我的凰。'

"贤弟,夫妻才能配凤凰,我们俩是好兄弟,你这个比方不恰当。'

走呀走,走过一片垂杨柳,前面有个清水塘,祝英台说:"水里鸳鸯成双对,梁兄你是鸳来我是鸯。'

"贤弟,夫妻才能配鸳鸯,我们俩是好兄弟,贤弟你的比方不恰当。'

走呀走,走过一座独木桥,祝英台说:"我俩走到木桥上,好比牛郎织女渡鹊桥。'

"贤弟,牛郎织女是夫妻,我是兄来你是弟,贤弟你的比方不恰当。'

"唉,梁兄啊,你真是一只呆头鹅!'走到分别的长亭,祝英台停下脚步,叹息说,"不知梁兄可曾婚配,有没有钟情的女子?'

"由于家境贫寒,山伯至今不曾求得好配偶。'梁山伯低头说道,"我母亲始终为这件事操劳。'

"这样正好。梁兄,我来给你作个媒,我要把我家九妹许配给你。九妹是英台的同胞妹妹,人品相貌都和我一模一样,不知梁兄意下如何?'

梁山伯一听很兴奋:"假如人品相貌与贤弟一样,九妹定然是聪慧秀美的女子,梁山伯求之不得只是,梁家穷,祝家富,我怕贫富悬殊,难成婚配。'

"梁兄不要担忧,我家九妹不是嫌贫爱富的人。'

梁山伯跟祝英台约好,七夕到祝家庄求亲。约了相见的日期,两个人依依惜别,祝英台回家去,梁山伯回到万松书院。

一回到书院,师母就把他叫了去,把玉佩交给他:"祝英台临走前把这块玉佩交给我,央求我为你们俩做媒。'

梁山伯满心高兴:"多谢师母,刚才与英台贤弟离别前,他把祝家九妹许配于我,让我七夕节到祝家庄求亲。'

师母笑了:"山伯,你真是个书呆子,莫非你没有看出来,英台是扮成男妆的女子呀!'

梁山伯想起刚才在长亭送别,祝英台又说凤凰,又说鸳鸯,又说牛郎织女,恍然大悟:"哦,来如此!原来如此,原来祝英台就是祝九妹,祝九妹就是祝英台!'

师母说:"既然你俩人订了婚姻,就应当尽早去求亲。山伯,你下山寻英台去吧!'

梁山伯谢过师母,告别师友,回到家中,禀明母亲,便去祝家庄求亲。

再说祝英台,她回到家中,父亲从病榻坐起身:"英台,父亲催你回家,一来由于你爹娘身体有病;二来你已到了出嫁的年纪我为你订了一门好亲事,只等你回来就成亲。这三年,你读书明理,出嫁后再不得任性胡为。'

听了这话,祝英台立刻感觉晴天霹雳:"爹爹,你,你把女儿许配何人?'

"我为你选择的好夫君,是马太守的好儿郎马文才。'

"爹爹,你把这门亲事退了吧!'

"什么?马太守家有钱有势,莫非还配不上你?'

"爹爹,这三年来,英台与同窗梁山伯情深似海,已经请师母做媒,定了终身。我不能再与别的男子结为夫妇。'

祝员外一听,"啪'一声拍烂了书桌:"我容你出外读书,你竟与外头男子私定终身,你与马家的婚事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绝不能退婚。从今日起,你乖乖在闺中待嫁,再不得出门半步。'

祝员外非常生气,他把祝英台关在家里,让人日夜看管,再不许她出门了。

到了七夕节,梁山伯来到祝家庄,可是祝员外对他说:"英台其实是我家女儿,不是男子。男女授授不亲,你们两人不便相见!'

梁山伯急了:"我与英台同窗共读,三年来亲如兄弟,分别后我才得知英台是女儿身,师母为我俩做媒,叮嘱我早日来祝家庄,向祝伯父提亲。'

祝员外告知他:"我已将女儿许配马家了,英台立刻就要出嫁。你回家去,另寻佳偶吧!'

梁山伯走到祝家门外,又抬头去看祝家的楼台,却观察英台身穿女子的衣裙,正站在阁楼上,流着泪望着他。

两个人一个在阁楼上,一个在墙跟下,只是相对望着流眼泪,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梁山伯回到客栈,辗转反侧睡不着觉,他的心碎了,当晚感染了风寒,没过几天,病死了。

那店家可怜他,把他埋在路边的荒郊,为他造了一座土坟。

祝英台出嫁那天,她穿上红嫁衣,装扮得很美丽,她坐在花轿上,心里想:"假如像蝴蝶一样,有一双翅膀就好了。假如能跟梁山伯一起,变成两只蝴蝶就好了。'

当花轿行到梁山伯的墓前,英台推开轿门,跳出轿子,她甩掉绣花鞋,赤脚朝墓前奔去。一时间,四下里风起云涌,大雨刷啦啦落下。等到祝英台跑到坟墓前,只听见"轰隆'一声巨响,坟墓裂开一道缝,祝英台从裂缝跳入墓中,坟墓立刻合拢了。

过了一会儿,雨过天青,天上消失一道彩虹,坟墓里飞出来一对蝴蝶。

两只蝴蝶自由地飞,愉快地飞,它们一会儿飞到花间,一会儿飞到湖上,无论飞到哪里,它们总是在一起,形影不离。

这两只蝴蝶,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篇2

《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这四个故事家喻户晓、脍炙人口,被称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假如说,梁祝婚姻被残酷葬送具有剧烈的悲剧意义,那么它的"化蝶'结尾便富有乐观意义。活着追求不到的东西,在死后连续"追求',最终得到。"化蝶'的结局,正是日益厚积的冲击封建礼教的剧烈社会心理的生动反映。梁祝故事的"化蝶'结局并不是首创的,也不是间或为之。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不难发觉,传统的悲剧多以大团聚结局。例如长篇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反映的是一个封建家庭造成的悲剧。仆人公刘兰芝、焦仲卿,忠于爱情,忠于誓约,最终以死抗争。诗的结尾是这样:"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掩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这里鸳鸯似为两人精魂所化,象征两人的爱情永久不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