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纲要_第1页
近现代史纲要_第2页
近现代史纲要_第3页
近现代史纲要_第4页
近现代史纲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现代史纲要第一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第一节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开始一、 新民主主义制度建立和巩固(一)开国之初的历史任务和党的策略方针任务:1、完成民主革命;2、巩固新生政权;3、恢复国民经济。策略:不要四面出击。方针:以恢复经济为中心。第二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恢复国民经济的主要举措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2、稳定市场,平抑物价。3、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4、争取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第三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三)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的过渡性质

随着开国之初历史任务的完成,新民主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并巩固下来。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一个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两种因素不断碰撞、冲突和较量,发展的总趋势是,社会主义因素日益发展壮大,资本主义因素被削弱和限制。第四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一)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二)把民族资本主义初步纳入到了国家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的轨道(三)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五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二节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一、工业化的任务与发展道路任务: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指导方针(1)优先发展重工业。(2)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第六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与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1953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正式提出。第七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八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条件。)首先,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顺利完成和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政治运动的重大胜利的取得,新生的人民政权日益巩固和强大起来。人民民主专政的上层建筑,以其巨大的能动作用,影响了社会生产关系的改变,并为这一改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第九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其次,作为恢复经济的最重要的物质前提——对官僚资本的全面没收,使新生的人民政权顺利而迅速地建立起了强有力的国营经济的基础,一开始便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力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具有了最现实的可能性。第三,在经济恢复工作中,中央人民政府实现了全国财政经济的空前统一,使整个国民经济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轨道,这一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成为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因素。第十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四,在恢复经济的过程中,国家通过对民族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帮助民族资本主义私营企业摆脱了停工歇业的困境,但同时也把它们初步纳入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计划经济轨道中,这实际上已经拉开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序幕。第五,也正是在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一些资本家唯利是图、危害国家的各种非法行为暴露出来。使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尖锐对立,由此引发了“五反”运动。反对资产阶级的任务,被提上日程。第十一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六,作为经济恢复的一个主要条件——土地改革的完成,一方面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但另一方面,个体经济的不稳定性,造成了新的两极分化的产生。为了抗御天灾人祸和采用农业机械发展生产,农民确有互助合作的要求。由此,中国共产党便顺理成章地引导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第十二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第七、除了上述生成于中国国内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条件之外,从当时的国际环境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兴起,持别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及其对中国建设的支援,成为影响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的外部因素。第十三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正是由于以上这些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历史性转变,改变了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在中国革命胜利之际所设想的保持新民主主义制度几十年不变的社会发展道路。但这个改变是历史的选择,并非毛泽东个人对新民主主义道路的放弃。

第十四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节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1953—1957)第十五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三大改造及其成功经验(一)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步骤: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2、经验:①坚持党的领导,充分调动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②把社会主义改造和发展生产结合起来,互相促进。③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的由低级向高级逐步过渡形式。(二)手工业的合作化(略)第十六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步骤:①加工定货、统购统销、经销代销(初级国家资本主义)②个别行业公私合营(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③全行业公私合营(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2、经验:①严格区分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界限,对民族资本利用、限制、改造。创造性地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②在改造过程中,实现了从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逐步过渡。③把企业的改造和人的改造结合起来,使资本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第十七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一)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三)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三、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第十八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1、到1956年底,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即告确立。

2、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也已完成(1954年9月,一届人大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规定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一五”计划(1953—1957)提前并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

4、1957年,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十九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本章思考题: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2.如何理解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3、我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是怎样实现的?有哪些成功经验?4、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何在?第二十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一节良好的开局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提出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论十大关系》-------以苏为鉴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的主要成果三、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二节严重的曲折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文化大革命”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节探索的成果,建设的成就一、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基本建立

二、经济、科教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