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梁潇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随机事件的概率”是人教A版《数学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其中的第一课时.课程标准要求:“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并指出:“概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要求“教师应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鼓励学生动手试验,正确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及其频率的稳定性,并尝试澄清日常生活遇到的一些错误认识.”本节课“随机事件的概率”主要研究事件的分类,概率的意义,概率的定义及统计算法。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不确定事件,而概率正是研究不确定事件的一门学科。作为“概率统计”这个学习领域中的第一节课它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以初中概率学为基础,又为选修2-3重新进行了知识建构,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二、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理解频率和概率的含义和两者的区别和联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德育目标:结合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又存在着统计规律性,了解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4)情感目标:通过师生、生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概率的定义与性质是学生学习概率的基石,其中也蕴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因此,我确定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如下:2、教学重点:①事件的分类;②概率的统计定义;③概率的性质.3、教学难点:随机事件的发生所呈现的规律性.4、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课件为教学辅助.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概率初步,对频率与概率的关联有一定的认识,有阅读、观察的基础,具备一定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能力。但学生的表达能力、归纳能力相对较弱,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发掘本节课的重点。四、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它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我依据课程标准确定以下重难点。重点:事件的分类;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概率的稳定性;正确理解概率的定义。难点:随机事件的概率的统计定义。由于概念比较抽象,突破难点的重要途径是注重它们的实际意义,通过实例、实验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五、学法与教学用具: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件加以注意、分析,结果可定性地分为三类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指导学生做简单易行的实验,让学生自主发发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及确定其大小的方法;2、教学用具:硬币,幻灯片,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与评述3、讨论探究,应用实例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与评述应用实例例一、判断正误。抛掷一枚硬币,有可能出现正面,也有可能出现反面。抛掷一枚硬币的概率是0.5,所以抛掷两次硬币肯定有一次出现正面。抛掷一枚硬币的概率是0.5,所以抛掷30000次硬币,出现正面的次数很有可能是15000次。例二、我们从小就知道使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来决定胜负,为什么采用此方法?用概率的语言描述。事件“用石头剪刀布来分胜负,甲获胜”属于哪一类事件?例三、(1)举出一个概率很小的随机事件的例子。(2)举出一个概率很大的随机事件的例子。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通过对实例的归纳和辨析对新问题的特性形成陈述性的理解,继而与原有的知识结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体会随机事件的随机性和规律性是不矛盾的,是辨证统一的,即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体现出随机性,在大量重复试验中体现出规律性.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与评述课堂小结:(1)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2)概率的定义及其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体会随机事件的随机性与规律性。(3)求概率的方法。(利用频率(统计规律)估计概率).课后作业:P113练习1,2你有何收获,学生谈所学的知识,方法,思想,体会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分享自己的一些体会(鼓励同学们自由发言)作业是本节课讨论内容的自然延伸,通过动手设计实验,做实验,进一步感受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具体做法.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首先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引入,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体会学习随机事件及概率的原因和必要性.抓住生活实例中包含数学思维的部分进行提问,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对生活中的现象和感性认识进行理性思考.由于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接触过一点概率的内容,对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定义,比照随机事件自己总结,事实证明,在课堂上,任务都交给学生处理,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效果很好。
第一段教学首先表现了随机事件带给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传递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态度.其次,这段教学既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也引出了下面研究思考的方向,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就揭示了人们认识随机事件的过程,以及随机事件随机性和规律性之间的联系.第三,通过反问,使学生意识到,生活的不断体验已经使我们积累了一些对随机事件规律性的感性认识,那么接下来就是要挖掘出这些感性认识下面的理性依据,以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反思和探究,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抛掷硬币的实验,获得正面向上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认识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规律的数学模型,发展随机观念。具体的方法应用图表以及多媒体等工具,逐步认识到随机事件的规律性;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并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交流中获益。
概率研究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这里既有随机性,更有规律性,这是学生理解的重点与难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节课就从学生熟悉的抛掷硬币试验入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对随机事件的随机性以及随机性中表现出的规律性的直接感知,从而形成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在课堂上学生们做实验十分积极,基本上完成了我的预先设想。比如在事件的分析中,因为比较简单,学生易于接受,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在做实验中,有做的,有记录的,分工合作,有条不紊,热闹而不混乱,回答实验结果时,大胆仔细,数据到位,在总结规律时,也能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说明学生真的在认真思考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拿一个例子贯穿始终,借助前面的事例可以减少课堂的阅读量和重复思维量,由此提高了课堂效率。总之,这个课我认为还是完整的,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是在具体的问题上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学生们做的实验结果并没有在1/2左右徘徊,有的组差距还比较大;因为时间问题,实验做的并不很仔细,对实验的分析没有想设计中那么完美等等.
教完之后,很多想法。我想下次如果再上这节课时,将给学生更多时间,让学生们更充分的融会到自由学习,自主思考,交流合作中提炼结果的学习氛围中。
在课堂上也有不如意的地方。教学大量使用多媒体,教师很少板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