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空气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空气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空气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空气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空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我们四周的空气单元设计教材内容概述: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只知其重积、有质量、形成大气压、空气流淌就形成风等,更重要的是由于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亲热,是人类不行缺少的自然物质;还由于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以比较顺当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究物质的奇特。本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制取的试验操作。2.生疏化合反响和分解反响以及氧化反响。学会对试验现象的观看与分析。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方法的微妙。空气课题分析本课题包含了三局部,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污染与保护)。本课题教学是很简洁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可以说不存在什么教学气”作为较系统地学习和争论化学的开头,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化学殿堂。课时安排:1整体设计三维目标1.学问与技能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初步生疏纯洁物,混合物的概念;(4)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科学试验的方法,进展观看、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试验现象;学习运用观看、试验、收集资料,从日常生活阅历进展总结等方法猎取信息;(3)运用分析、比照、归纳的方法对猎取的信息进展整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需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古怪心和求知欲,充分进展学习化学的兴趣;(3)逐步树立关注社会,宠爱自然并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远大志向。教学重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组成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教学难点培育学生对试验的观看力量和分析思维力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便能很快适应化学课的教学。教具预备教师用具:O2、N2、稀有气体的用途);集气瓶、燃烧匙、红磷、烧杯、塞子(带导管)、弹簧夹、火柴。2.学生用具:教学过程导入课导入一我们四周存在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物质即空气,它跟我们的生活最亲热,你堵住注射器〕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空气的学问。导入二随着工业的进展,大气污染越来越严峻,已经到了危及人们正常生活的地步。很多城市每天都要进展空气质量报告,以便准时掌握污染程度。作为祖国将来建设者的我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要从我们四周的空气来开头学习。推动课[过渡]17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争论,人们才开头生疏到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简单性。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分析]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都致力于这方面的争论。其中,最知名象,最终争论出了空气的成分。[图片展现]争论空气成分的装置[分析]拉瓦锡并不是最早争论空气成分的人,在他之前已有很多科学家着手争论空气。但拉瓦锡最早用试验得出了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1/5。[过渡]拉瓦锡的试验是在200磷做原料来测定一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试验]试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向集气瓶中预先参加少量水;③点燃红磷后要马上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水面尽管上升了,但上升不到1/5。结论: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争论]1/5,而在我们的试验1/5?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剩余的氧气?[结论]1/5的过程中,已经有少局部氧气被消耗掉。红磷熄灭后瓶内没有剩余的氧气,假设还有氧气,红磷还能连续燃烧。[分析]在红磷燃烧这个试验中,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响,生成了一种叫做五氧化二磷的白色固体,我们可以用文字的形式把这个反响表示出来:五氧化二磷[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展和试验仪器的不断周密化,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也被科学家通过试验一一觉察。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0.03%[过渡]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我们把它叫做混合物。而空气中的氮气或氧气都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我们把它们叫做纯洁物。二、纯洁物和混合物化二磷:P2O5。纯洁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用特地的化学符号表示)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特地的化学符号表示)[举例]纯洁物有固定的组成,如氧气、氮气。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组成混合物自保持了自己的性质。[分析]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石油加工、运输、电光源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三、空气是一种贵重的资源[分析]过去,人们曾把氧气叫做“养气1.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在装入零食的食品袋中充入氮气吗?[答复]甲:为了防止食品被挤碎或压碎。乙:为了掩盖袋里食品量比较少的真相。丙:为了防止食品变质。……[分析]氮气之所以能用于食品防腐,是由于氮气性质不活泼。灯泡中充氮以延长使用寿命,焊接金属用氮作保护气,都是利用了氮气不活泼这一性质。氮气还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保护气、供给低温环境。氮气的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2)保护气(3)供给低温环境[过渡]从氮气可作保护气这一事实知,物质的性质打算物质的用途。你能从下面的争论中获得氮气的性质吗?[争论](1)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肯定高度后,还连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性质,能不能在肯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结论](1)氮气不能支持燃烧。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肯定高度后,不能连续上升。该现象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不能在肯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如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但却不能在氮气中燃烧)。[提问]通过日常生活对空气的观看及上面的争论,并结合物理性质的概念,你能描述氮气的物理性质吗?[答复]标准状标准状是否易物质颜色状态气味况下的熔点沸点溶于水密度1.251不易溶氮气无色气体无味-209.9℃ -195.8℃g·L-1 于水[过渡]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一类很重要的气体就是稀有气体。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稀有气体的有关学问。稀有气体[分析]稀有气体曾叫做“惰性气体们的时候普遍认为这些气体不能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响。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人[思考]稀有气体的用途[通过阅读让学生总结稀有气体的用途。[答复]①可用作保护气;②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③可用于激光技术。[思考]除了课本上讲到的稀有气体的用途外,谁还知道稀有气体的其他用途呢?[答复]①广场、体育场、飞机场等场所所用的灯里充了氙气,通电时能发出比荧光灯强几万倍的强光,因此叫做“人造小太阳②航空、航海的指示灯里充入了氖气,通电时发出红光,这种光能穿透浓雾。[总结]通过大家刚刚的答复和争论,我们可以总结出稀有气体具有如下用途:(1)保护气(2)电光源(3)激光技术(4)冷却剂(5)麻醉剂[分析]干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格外重要的。一个成年人每天吸入的12m3—16m3。但是,随着工业的进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被污染的空气会严峻损害人体安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故保护我们的空气已成了全世界人民都关注的问题。四、保护空气[分析假设进入空气的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超出了大自然的自净力量,就会造成空气的污染。[图片展现]大气污染[争论]1.在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2.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3.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能做些什么?[结论]1.汽车尾气、工厂废气、沙尘暴、酸雨、使用含氟冰箱造成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等都属于大气污染。使人发生呼吸道疾病、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水中生物濒临死亡、温室效应使沿海城力等等。乐观植树、造林、种草、疼惜花木,向四周的人宣传保护空气的重要性及保护空气应实行的措施。[思考]假设你当了市长或省长,你会如何去改善当地的空气质量呢?[答复]1.大量植树造林。鼓舞市民种草养花。2.把工厂建在人口不太集中的地区。使用和开发化石燃料以外的清洁能源。汽车不再用汽油,而用车用乙醇汽油。加大检测汽车尾气的力度,制止没到达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课堂练习]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碳以下关于稀有气体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B.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响 D.稀有气体有广泛用途答案:1.B2.C]等概念。另外,还了解了干净的空气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空气的一些措施。板书设计其次单元我们四周的空气1空气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0.03%二、纯洁物和混合物三、空气是一种贵重的资源1.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2.氮气的用途(1)重要的化工原料(2)保护气(3)供给低温环境3.稀有气体(1)保护气(2)电光源(3)激光技术(4)冷却剂(5)麻醉剂四、保护空气布置作业生活中的以下物质,属于纯洁物的是〔 〕A.矿泉水 B.白酒 C.米醋 D.干冰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以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试验装置,试答复以下问题:这个试验除了可以得出 O2约占空气体积的 1/5的结论外,还可推出氮气 (填“难”或“易”)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此试验过程中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答案:2.D3.(1)让O2O2的体积更接近空气O2的实际体积(2)难不活泼(3)不能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试验为中心,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阅历和第气含有的多种物质,进而提出探究空气中多种成分〔主要是氧气〕含量的任务。这样就创设了一个生动而真实的问题情境。真正表达了引导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理念,这样效果会更好。备课资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中试验21,利用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里的氧气,形成肯定的体积差,使密封装置中的压强削减,引起烧杯中的水沿着导管上升进入集气瓶中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由于装置的气密性和温度差等问题使红磷燃烧停顿后需较长的时间冷却,或是冷却后,翻开弹造成试验现象不准确甚至试验失败。对此,有人对该试验进展了分析和探讨,改进了试验装置,形成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仪器改动:转变燃烧匙的外形,把直柄弯曲成“V”形。可用其他物品夹于橡皮筋上作为烧杯中水面的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