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1页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2页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3页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4页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文明发展史经济文明发展史思想文化发展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简介:中国历史分期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古代史包括了漫长的100多万年的原始社会,一千多年的奴隶社会,和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共110年中国现代史至今近70年一、中国古代史:约距今170万年前~1840年1、原始社会:约距今170万年前~前2070年

三皇: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石器时代2、奴隶社会:前2070~前476年夏朝:夏禹——夏桀(前2070~前1600年)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商汤——商纣(前1600~前1046年)殷(今河南安阳)西周:周武王——周幽王(前1046~前771年)镐(今陕西西安)

东周:周平王——洛邑(今河南洛阳)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青铜时代铁器时代3、封建社会:前475~1840年①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②秦汉时期:前221~公元220年(咸阳、长安、洛阳)③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④隋唐时期:581~907年(长安、洛阳)⑤五代十国和两宋时期:907~1279年(开封、杭州)⑥元明清时期:1271~1840年(1912年北京)(大分裂时期)(大统一时期)(第二次大分裂时期)(第二次大统一时期)(第三次大分裂时期)第三次大统一时期中国古代史(BC170万年——1840年)

第1单元中华文明的基础初步奠定——先秦(BC170万年——BC221年)第2单元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和大一统时期——秦汉(BC221年——公元220年)第3单元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第4单元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581年——907年)

第5单元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五代、辽、宋、夏、金、元(907年——1368年)第6单元封建社会由盛而衰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加强——明清(1368年——1840年)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1、近代前期:1840~1919年

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有:

①两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1856~1860年)②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③洋务运动(19C60’~90’)④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1883~1885年、1894~1895年)⑤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1898年、1898~1900年)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⑦辛亥革命(1911年)⑧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⑨五四运动(1919年)2、近代后期:1919~1949年

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的历史时期包括:

①中共诞生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21年、1924~1927年)

②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6年)

③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④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三、中国现代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即新中国的历史,主要的历史时期包括:

①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6年)

②十年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年)③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即改革开放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自远古有人类以来至公元1500年为世界古代史公元476年之前为古代,奴隶社会

公元476-1453年为中世纪,封建社会2、1500年的地理大发现至20世纪初整体世界的形成为世界近代史3、1900年至今为世界现代史一般而论,关于世界历史的分期,到现在史学界尚未有一致的意见。西方史学家基于欧洲历史,习惯上把世界历史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这几个阶段。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基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一般将之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几个阶段。关于世界历史的分期:基础知识的全面和整体把握上认真落实读、记、听、写、练五个环节

1读:要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阅读教材,不留死角。通过阅读,使全面、系统、准确、牢固地掌握历史基本理论。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导言:(2)课文大、小字,是教材的主体内容,其中大字是复习的重中之重。(3)地图、图片是复习的重要内容。

(4)文献资料。

(5)注释。(6)目录。2记:识记基础知识是历史基础知识落实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也是学生深感头痛的问题。学不好历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记不住。从记忆的角度来说,我们必须正视历史学科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是识记量最大的一个学科。因此复习中要指导、示范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如如类比记忆法、规律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理解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类比记忆法、数字记忆法、等等。3.听:有些同学认为,老师讲的教材上基本都有,听不听无所谓,这大大影响了学生复习课的有效性。学生在在听课中思想不能开小差,注意力集中、紧随老师的思路,并随时作好笔记。4.写——作好课堂笔记。5.练——合理训练。历史试题练习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帮助理解、掌握所学历史知识,提高历史学科能力的有效途径。现在高考复习效果最终由考试来检验,而应试能力必须通过训练来培养。

在平时的练习中,注重进行五个方面的训练:一是审题训练,要求认真审读材料及设问要求,特别要注意设问的规定性条件如时间、空间、中心问题等等。切忌粗心大意,造成不必要的失分。二是信息筛选的训练,找准关键词,它们是答题的依据和切入点。三是寻找试题与己有知识关联点的训练,这是作为解题的依托。四是答题速度的训练。在平时训练中规定训练时间,要求不仅要做到“会”,而且要注意“快”。五是组织答案的训练。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秦—1912年清帝退位)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皇帝制度地方管理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先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1课课标: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考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朝代时间建立者终结者夏BC2070—BC1600禹桀商BC1600—BC1046汤纣西周BC1046—BC771周武王周幽王东周BC770—BC221周平王材料:禹继位后,社会进一步发展,阶级已经形成,组成国家的各政治、军事要素已经具备,禹定国名为“夏”,禹就是“夏后氏”(夏朝)的第一位国王。……他的儿子启杀掉益而夺得王位。从此,“禅让时代”结束,“夏传子,家天下”的时代开始。──《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单项选择题:1、认为夏朝的建立是我国奴隶制国家出现的理由是()A.

国家机器的建立B.

财富分配不均C.

“天下为家”的局面出现D.

奴隶主剥削奴隶A禅让制

(民主推选首领制度)王位世袭制(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公天下”“家天下”

1.王位世袭制影响一.夏商的政治制度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参考答案:历史的进步。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发展和阶级对立的产物。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主要因素是()

A.家天下局面的出现

B.国家机器的完善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历史人物的决策2.“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文中的“大道”是指(

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公有制

④私有制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运用知识:“家天下”取代“公天下”CA3.商朝王位继承情况怎么样呢?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兄终弟及,比如盘庚和他的弟弟。其二是父死子继,比如纣王就继承了他父亲的王位。可以看出在商朝时,王位世袭还没有确定的规则。(这种情况在西周有了变化,西周时嫡长子继承制正式确立。)评价:①从禅让到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王位世袭制解决了最高统治者的继承问题,以王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使得“国”和“家”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在中国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⑴中央行政制度中央机构事务官(相尹卿士)史官(卜祝史)武官(师)掌管政务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掌握军队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内服:指由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大体位于以今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⑴中央行政制度⑵地方管理制度---内外服制外服:畿外之地,即方国,由方国首领侯、伯统治

方国首领迫于武力征服臣服于商王,对商王尽一定义务,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但由于各地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不密切,商王对方国的控制力有限,方国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所以商朝国家就是一种方国与方国间松散的联合体。

但由于方国多数就是原本的部落,本来就是存在的,因而并不是分封。及时反馈:中国古代,在中央设相的官职以参与国王决策的历史,至少应追溯到(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战国B体会“孤证不立”小结:商朝政治制度有两个特点:一是松散的方国联盟二是神权色彩浓厚

(商王通过占卜垄断神权来加强王权统治)内容:

王位世袭制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体制

影响:①王位世袭制度的确立为后世长期使用,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特点。②夏商建立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着直接影响。总结: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影响: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孔子这句话中的“礼”的主要含义是

A.礼仪

B.政权

C.风俗

D.政治制度D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目的:2.分封对象:3.应尽的义务:4.分封者的获得的好处(权利):㈠分封制加强统治,拱卫王室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服从命令,镇守疆土、贡献财物、朝觐述职、随从作战。

得到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可以设官、建立军队、征赋等;有再次分封的权利。看课本P5《西周分封示意图》回答:1.西周的都城在今天哪里?2.主要诸候国有哪些?3.同姓封国与异姓封国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反映了统治者什么目的?5.作用A.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B.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C.通过分封,边远地区得以开发,扩了统治区域。D.周天子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走向严密。6.局限性A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具有很大的独立性,易出现割据和分裂,从长远看不利于统治。

B没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7.破坏(西周后期,破坏;春秋时期,瓦解;战国时期--秦朝,废除。(被郡县制取代))表现:A楚王问鼎

(周郑交质?射王中肩?)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周王衰弱,诸候势力强大(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huì,足以为九鼎。”——《史记》B诸候争霸分封制与内外服制的比较同:都是地方管理制度都保留有氏族部落的特点异:产生方式:内外服:属国大多是迫于武力征服才臣服于商王分封制:周王自上而下分封诸侯国联系方面:内外服:商王与附属国首领未必有血缘关系分封制:西周的诸侯主要是同姓贵族控制方面:分封制下的诸侯国对天子的义务更加明确关系方面:分封制下贵族的等级观念比商代更严密,形成了“周王--诸候--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那柳宗元文章中封建论一篇中“封建”指A王位继承制度B分封制度C三公九卿制度D郡县制度B

分封制度在中国古代原叫做封建制度,但这个封建与我们用于社会发展史称“中世纪”为“封建”不是一个含义,而是“封诸侯,建藩卫”的简称(封邦建国)。为了将这两个“封建”相区别,今天史学界多称“封诸侯,建藩卫”为“分土封侯”制或分封制㈡宗法制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含义:2.目的:3.核心内容: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划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制度)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分析课本P6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示意图思考:1.大宗与小宗的关系?2.宗法制实行产生的作用?3.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4.评价宗法制度通过血缘关系,建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世卿世禄”)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家国一体)但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实力强大后就会破坏宗法制和分封制。5.宗法制对今天的中国社会有何影响?积极影响:有利于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和祖国的统一,如“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消极影响:容易形成地方分裂势力和宗派势力等,如“认人唯亲”“宗派主义”。拓展:春秋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瓦解分封制破坏的表现有贵族的衰落、姓氏从贵族独有到百姓所有,诸侯争霸、挑战天子的权威,而宗法制衰落的表现有大宗、小宗地位的变化,嫡长子继承制遭到破坏,世卿世禄制的破坏等。宗法制随着分封制的瓦解而瓦解,但宗法观念并没有迅速瓦解,一直延续至今。拓展:

中国古代的家国一体(1)中国古代政权,都是“家天下”皇位世袭制,即高度家庭化的政权。国君犹如家长,官吏犹如家仆,民众犹如家奴。历代政治家都信奉治国与治家的一体化并奉为法则。中国从夏商周三代,国家就是浓厚宗族产物,国君利用血缘关系来统治天下。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使血缘关系政治化,为高度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奠定了一定基础。(2)在中国,直到现在,“父母官”三个字,还是经常挂在人们嘴上,压在人们心头。在中文里,国与家一体化统称国家。家是国的缩影,国是家的放大。国家在中文里被组成一个专有名词,充分说明了两者的内在一体性。拓展:

礼乐制

西周礼乐制度:即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礼”:礼节,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乐”:音乐,是辅与“礼”的,以其艺术美,使得讲求等级规范、形式森严的“礼”具有征服人心的感染力。

目的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②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周王对诸侯国没有绝对的支配权)③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

总结: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①以宗族血缘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②形成了开创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特点③神化王权④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高考真题研练1、(2017·全国新课标卷1文综·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2017·海南单科·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

A、宗法制度的瓦解

B、分封制度的崩溃

C、等级制度的颠覆

D、礼乐制度的破坏

正确答案D

考查方向礼乐制度

解析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是强调的等级秩序在礼仪上的体现,材料中明确可以看出诸侯僭越用了天子的礼仪,说明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因此AB项错误。C项说法绝对化,材料只是冲击了天子的权威。1.下图反映的是周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

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C.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

D.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D

2.材料一:周天子常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材料二:对于异姓有功的贵族,则通过联姻,成为甥舅,分封为诸侯,纳入宗法体系。……“亲亲”、“尊尊”在这里获得完备的、严格的体现,成了宗法制的精神支柱,从而又是周礼的根本原则。请思考回答:

这种适用于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间的联姻关系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原因:(1)通过姻亲关系,加强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间联系,以巩固统治。(2)周代有“同姓不婚”的约束,深知“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即同姓近亲婚姻不利于后代的道理。因而姬姓贵族便与异姓贵族联姻。影响:联姻关系是对宗法关系的补充,也是宗法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请回答:1.什么是“太庙”(太庙又称为“宗庙”或“太室”,是古代帝王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2.太庙”的建筑外形有何特点?从中说明了什么?气势雄伟,结构对称,层次鲜明;说明了A.中国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B.对列祖列宗的膜拜,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重要内容。3.材料:太庙图4.在《红楼梦》第九十四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5.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CC常识类补充:“中国”名称的由来及演变:可追溯到商朝。由于商朝的国都位于它的东、南、西、北各方诸侯之中,所以人们称这块土地为“中国”,即居住于中间的王国。在古代,“中国”没有作为正式的国名出现,因为那时的王朝或政权,只有国号,而没有国名。在我国的文献中,“中国”一词有几种含义:

1、指皇帝所在的都城。2、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因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一般都处在各诸侯国的中间,所以叫“中国”。后又发展为凡是皇帝直接统治的地区都叫“中国”。3、指中原地区。4、指国内、内地。清朝就把内地叫“中国”。

真正以“中国”做为正式国名简称,是从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开始。“中国”才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正式名称。今天,“中国”已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组成的国家了,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五经》:儒家主要经典《五经》(《易》《书》《诗》《礼记》和《春秋》)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