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火灸疗法_第1页
藏医火灸疗法_第2页
藏医火灸疗法_第3页
藏医火灸疗法_第4页
藏医火灸疗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藏医火灸疗法第一页,共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藏医火灸疗法火灸的概念火灸历史渊源火灸的种类适应症禁忌症术后注意事项功效火灸的穴位第二页,共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火灸的概念火灸是五种藏医传统外治法之一。所谓外治法,是以体外察诊,明体内病因,息病痛之法。火灸是在既定穴位或痛点用艾炷烧熨,利用(火之热力及)药物作用将隆病和寒性疾病平息于发病部位,达到根除寒症和部分热症的治疗方法。第三页,共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火灸的历史渊源原始时期火灸疗法的雏形天竺医学的火灸疗法传入西藏敦煌医学残卷中对火灸的记载以《月王药疹》为代表的早期医书记载《四部医典》对藏医火灸疗法的基础奠定第四页,共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火灸的种类一、艾灸二、烙疗三、霍尔火灸四、天竺火灸五、神变火灸六、神奇火灸七、缘份空行母火灸八、汉地火灸第五页,共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适应症凡是食欲不振、胃火衰弱、浮肿、寒性水肿、寒性痞瘤、寒性赤巴病、头部及四肢黄水充斥、热痈和骨痈、炭疽、虚热、癫狂、痫症、昏仆不省人事、一切白脉病以及热病断后均可用火灸治疗。总之,对隆、培根所致的一切寒性疾病,特别是白脉和黑脉病、黄水病、直候病、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疗效显著。第六页,共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禁忌症在病症上,对赤巴热病、一切血液病等任何瘟热引起的疾病禁止施灸。在部位上,眼睛等五官及男女在脉即男性会阴的左侧脉、女性会阴右侧脉和耻骨阴毛中间的动脉等处禁灸。在时间上,饱食后,胃肠等六腑部位也应禁止施灸,下雪风寒天气不宜施灸。另外,还要避开八卦九宫忌日和体内神魂巡行的部位施灸。第七页,共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术后注意事项灸后禁止立即饮水,七日之内禁食腐坏或酸性食物。禁忌风寒、剧烈运动、发汗和白昼睡觉等。灸后不宜饱食,嗅闻皮毛等的焦味和秽气。第八页,共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火灸的功效火灸具有阻断疾病随脉管散扩、迅速止痛、抑压隆病窜行漫延、开胃消食、破痞瘤等症瘕、愈痈疥陈疮、抑肿胀、干黄水、燥湿、清除水液渗漏、扶助胃火、提升体温、醒神醒脑等许多功效。第九页,共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火灸的穴位头部穴位(正面背面侧面)前身穴位背部穴位上肢穴位下肢穴位第十页,共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白会此穴因是肌肉、骨、脑三者之脉络所在处,灸治隆引起的头昏、昏厥倒仆、神志不清、健忘等。后卤灸治瘟热引起的中风、健忘、头晕、全身麻木、目黄、哈欠频繁等症。枕骨上穴灸治鼻塞,视力模糊等症。风府灸治隆病所致的癫狂、昏厥、头晕、全身麻木等风池灸治癫狂、多语、昏厥、中风、眼翳等症。第十一页,共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百会卤门前额发际穴印堂沙眼穴印堂上穴地仓人中颌缝穴承浆第十二页,共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风池穴喉纹穴耳前动脉穴太阳穴耳孔前穴耳尖后穴耳前颌骨穴齿脉穴耳后脉穴耳后凹陷穴第十三页,共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隆穴赤巴穴培根穴母肺穴子肺穴命脉穴心穴膈穴肝穴胆穴脾穴胃穴三木塞穴肾穴脏腑总穴下泄隆穴大肠穴小肠穴膀胱穴固精穴白脉穴黑脉穴肩纹穴羊尾穴肘鸡突穴腕尺骨端穴腕侧脉穴脓穴肺岗穴肝脾穴色那穴肾带脉穴胛中穴臀大肌凹陷穴腘下穴足胫腱间穴足跟赤白际穴第十四页,共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膻中胸骨上缘穴天突剑突尖穴剑突穴痞瘤穴火衰穴神阙小肠上穴小肠下穴膀胱穴阴毛上际穴颈穴塔光穴渡鸦眼穴心肺合穴肺中穴心大穴长肋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