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堂教学实录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堂教学实录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堂教学实录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堂教学实录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堂教学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顾炎武》部编版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堂教学实录师:课前,我们先来玩一把对诗游戏(课件出示)(生答,师引导)P两个黄鹂鸣翠柳();黄四娘家花满蹊();好雨知时节()。);随风潜入夜(师:这些诗句都是出自谁之手?(杜甫)(课件出示)P杜甫画像师:关于杜甫,你们课前搜集到哪些资料?(生答,师随评)(P课件出示课题)(B板书课题)师:谁来读一读课题?(生读)为什么你要这么读?(生答,师指导朗读停顿)来,按照这样的停顿一起来读一读课题(齐读)师:这个题目又是什么意思呢?(生答,师随评,师引导:“河”在古代专指黄河,“河南、河北”指的是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地区)可见这是个好消息,所以,题目要读出什么感觉?(喜悦)再一起读一读这个诗题(生读,齐读,师引导:停顿,读出喜悦之情)师: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杜甫的另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像老师这样把课题读好。(课件出示课题)师:现在让我嫩先来读一读这首诗,看看能不能读好它。(课件出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P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师:自己先默读一遍,然后再读给同桌听听,互相纠正(生默读,同桌互读,师巡视)师:谁勇敢地站起来读给大家听?(生读)师:有一句话老师是这样读的(P课件标红: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cháng)听出来有什么不同?(老师读cháng))在这里就读cháng。古人上为衣,下为裳cháng,请同学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齐读)师:在这首诗里还有一个词与我们现在的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生沉默)听老师读(P课件标红:却看妻子z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却看妻子z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生:“子”现在第一声读古诗中读的是zǐ。师:现在生活中妻子指(老婆)古诗中的妻子你猜是什么意思?(老婆和孩子)你真聪明,请你把这句诗再读一遍。(生读,齐读)师:谁把这首诗完整的读一遍做到字正腔圆。(生读,齐读)师:诗歌朗读,不仅读要正确,还读要出节奏和韵律。如何读出节奏呢?(课件出示)P要点:七言律诗的诵读一般是四顿,读2221或2212,后面三个字常构成一个较大的歇,读出一顿一扬的节奏。师:同学们先自己试试(生默读)谁来试试?(生读,师指导,齐读)那如何读出韵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律呢?(课件出示)P要点:七言律诗押韵严格,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的最后一个字要同韵。押韵是为了声韵的和谐,朗读时对韵脚的适当处理可以自然而然地读出音乐美;除了节奏和韵脚,朗读古诗还要注意平仄高低(第一二声为平,第三四声为仄),读出音乐美平长仄短)。师:同学们先自己试试(生默读)谁来试试?(生读,师指导,齐读)师:显然,同学们刚才的朗读还不够味,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还不完全理解诗句意思。学习古诗,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还得理解诗句,这是重要的步骤。诗中有六个地名,找出来,说说他们所在的省份。(生答,师随评)(课件随机出示)P河南,河北,蓟北,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师:剑外是哪个省份的代称?(四川)我们试着借助地图来看看杜甫的返乡示意图(课件出示)P杜甫计划中的返乡示意图师:蓟北指河北省的北部,襄阳在河北,洛阳在河南,巫峡是长江三峡之一,在重庆市,巴峡是长江上的一段山峡,在四川省境内。师:这些地名有什么联系呢?杜甫将从哪里出,发经哪些地方,最终目的地在哪里?我们来看看诗中有没有答案?(杜甫当时正在梓州,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我估计他从这里出)发(课件出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P借助箭头符号演示杜甫返乡的路线图师:可能到重庆乘船,穿过巴峡和巫峡,到了襄阳后,北上回到洛阳,请大家看着大屏幕,一起背背诗的后两句(齐读)师:老请问“漫卷”是什么意思?(生沉默)想想看,诗人在卷什么?(卷诗书)师:唐代一般没有装订成册的书籍,文字大多写在纸卷上,所以收拾的时候要卷起。“漫卷”可能是怎样卷?(胡乱地收拾书)理由呢?(喜讯传来,诗人太高兴了,巴不得马上就出发,所以收拾书籍时一定顾不了那么多,很随便。)师:是呀!虽然他很爱惜书籍,但是从诗中可以看出,他已经到了“喜欲狂”的程度,所以才胡会乱地收拾书籍。师:这首诗中有很多古今词义不同的词比如“妻子、衣裳、青春、涕泪、白日”,请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以及书中的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生答,师随评,师引导:理解“青春、涕泪、白日”的不同意思)(课件出示)P朝廷的军队收复了黄河两岸的失地!当我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喜讯后,高兴得眼泪洒满了衣裳。再看看老伴和孩子们,他们也没有一丝忧伤,赶紧胡乱地卷起诗书,我高兴得简直快发狂了!在这晴朗的好天气里,放声歌唱,畅饮美酒,让美好的春光伴我回到故乡去。我乘上船儿,过巴峡,穿巫峡,襄阳一过,就一直奔向洛阳。师:看来,你们基本上理解了诗的意思。让我们再来读读全诗吧。再一次朗读古诗,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吧!(生读,齐读)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

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白居易》师:学习古诗,不仅要明白意思,还有读懂诗情。同学们全诗的诗眼是什么?(生答,师随评)其实,诗人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正是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之时(课件出示)(生默读)P安史之乱资料师: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当诗人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这一喜讯时的心情必然是——(欣喜若狂),(P课件标红:喜)“喜”字就是本诗的诗眼。师:(引读)想象下诗人听到延续七年的“安史之乱”得以彻底平复这一喜讯时,泪流满面的画面,感受到这是什么泪水?(开心的泪水)(课件出示)(齐读)P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师:(引读)诗人听到延续七年的“安史之乱”得以彻底平复这一喜讯时,泪流满面的画面,感受到这还是什么泪水?(激动的泪水)(齐读)师:(引读)诗人听到延续七年的“安史之乱”得以彻底平复这一喜讯时,泪流满面的画面,感受到这更是什么泪水?(惊喜的泪水)(齐读)师: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什么是喜欲狂(高兴到近发疯了)诗人因为什么喜欲狂呢(课件出示)(生答,师随评)P诗人因为()而喜欲狂。师:(引读)他为战争结束了,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而喜欲狂(课件出示)(齐读)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增广贤文》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P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师:(引读)他为老百姓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而喜欲狂(齐读)师:(引读)他为战乱平息,祖国重归统而喜欲狂(齐读)师:(引读)他为老百姓不再流离失所,终于可以安居乐业而喜欲狂(齐读)师:(P课件标红:漫卷诗书)想象诗人“漫卷诗书”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生答,师随评)谁来读一读这一句(生读,师范读,齐读)师: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想象下52岁的杜甫一边高声放歌一边纵情喝酒的画面(生答,师随评)谁来读一读这一句(生读,师范读,齐读)师: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课件出示)P地图师:同学们,从地图上看,我们考到了诗人回家行走的路线,从这路线,你发现了什么?(遥远)而且,你发现没(P课件标红:即、穿、便、下)再读读这几个字,你发现什么?(这几个词语在诗中都含有速度快的意思)师:路途虽远,形成却如此之快,从中体你会到什么?(可以看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是呀!行走路途之遥远,可这也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