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初中语文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学校_八_年级__语文_科课时备课卡(Ⅰ)第_________周授课日期装订线课题驿路梨花课型新教案序号1第_____章(课)第__15__课时备课时间2017.4备课教师教学目标1.五件事。理清思路,了解记叙的顺序。2.四处写景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3.三次悬念体会文章巧妙的构思。4.两次误会体会文章巧妙的构思。5.一种精神雷锋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核心知识点重点目标1、3、4难点目标2、5教学准备(教具、器材)课本、ppt教学设计教学主线读书-------感悟各环节具体设计(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进行调整)【导入---学习活动(或问题)---学生的难点或困惑点分析---教师针对重点或困惑点的引导方法—反馈习题设计】导入新课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宋代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shè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整体感知自学指导一快速略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略读方法:做到“两动”,“四不”。“两动”是动眼,动脑;“四不”是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视。方法指导: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围绕小屋做了什么好事第1页实验学校课时备课卡(Ⅱ)装订线各环节的具体实施过程序号人物时间事件12345学生小组讨论解决学生讲述本文的记叙顺序,分析插叙的作用分析做好事的根源是雷锋精神自学指导二细读课文:本文作者设置了哪些悬念?造成了哪些误会?第一个悬念?引出了第一个误会,第一个误会的解决后又引出了第二个悬念,第二个悬念?引出了第二个误会,第二个误会的解决后又引出了第三个悬念,最后通过侧面描写得出答案好处:三个悬念,两次误会,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吸引阅读兴趣。自学指导三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各有什么作用PPT出示以前学过的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心情4.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5.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6.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7.深化作品主题实验学校课时备课卡(Ⅲ)装订线文章的标题是“驿路梨花”,字面的意义是指驿路上的梨花,实际上是一语双关,它还指什么?用“驿路梨花”作标题并在文章结尾引用诗句有什么含义?梨花”还指梨花其人、梨花精神即雷锋精神。从本文中学到什么写作技巧1、题好一半文2、设置悬念让故事情节曲折跌宕3、顺序中使用插叙让故事情节更完整4、环境描写穿插文中,实虚结合。5、6、当堂达标设计见ppt分层作业A整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B完成练习册教学反思精彩之处改进之处学科带头人(签字)教导处检查反馈第页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对记叙文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对学习记叙文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我强调课前预习,课上以学生阅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适当地引导、点拨,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效果分析对主题探讨的环节和环境描写的作用这两个环节处理的不够细致,时间紧迫,学生活动不够充分,进行的仓促,仅仅是走完了环节,但效果不是很理想。整节课,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比较高,在节奏上出现了前松后紧的局面,这是我课堂的一大弊端,下一步要努力改正。教材分析《驿路梨花》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文章通过记叙发生在哀牢山路边一所小茅屋的故事,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生动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扬的动人情景,歌颂了各族人民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新课标》指出:指导学生通过语文基本实践逐渐加深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是贯穿于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主线。进一步提高记叙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本课则是学习记叙文的写作顺序及作者的巧妙构思的重要课文。同时也是教学略读和精读的一篇重要课文。

初一的学生对记叙文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对学习记叙文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我强调课前预习,课上以学生阅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适当地引导、点拨,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测评练习1、给下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驿枢寨A、yìqūzàiB、zhéqūzhàiC、zhéshūzàiD、yìshūzhài2、“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色群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此处环境的描写有何作用:A、写景抒情B、渲染气氛C、写景喻人D、帮助发展情节3、“驿路梨花处处开”中的“梨花”一词的含义是:A、梨树上的花B、哈尼族小姑娘C、双关,既指梨树上的花,又指梨花姑娘身上所体现的雷锋精神。D、姑娘身上体现的雷锋精神4、对本文写作目的分析得正确的是:A、赞梨花,因为标题叫“驿路梨花”,又多次写梨花。B、赞文中写到的所有的人,他们都做了好事。C、赞解放军,因为他们学雷锋修了小茅屋D、赞梨花妹妹,因为她至今还时常来照料小茅屋。5、用“驿路梨花处处开”结束全文,用意是:A、驿路上到处都有像梨花姑娘一样美丽的姑娘B、哈尼族小姑娘们心灵象驿路上四处开放的梨花C、边疆的山区,梨花盛开,到处是生机勃勃新象。D、人人学雷锋见行动,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如梨花遍地开放。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师只注重了备教材,忽视了备学生,更忽视了教材与学生的衔接。自学指导一,设计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概况能力,教师的要求和指导也没有问题,但接下来对记叙顺序的讲解啰嗦了,不如改成让学生说根据时间的顺序发生了那些事?用正面与侧面描写引出分析继续的顺序就好了。自学指导二设计较为巧妙,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明显。自学指导三,教师的指导思想是好的,但因为时间较为仓促,处理的效果不理想,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大胆的说,同时引导学生把我段落分析环境描写。最后的小结设计不错,引导学生及时的总结课文的学习经验,对学生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此外作为语文老师把大赦天下的赦shè,读成敕勒歌的敕chì这是不应该的,虽然课前也查了字典,但还是出了错误,这很不应该,下一步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备课。课标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总目标”中提出“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阶段目标”中要求:(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3)在阅读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