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崇山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娄底市崇山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娄底市崇山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娄底市崇山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娄底市崇山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娄底市崇山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7.关于图a中河流对城市的作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提供水源

B.提供便利交通

C.军事防御

D.减轻热岛效应28.影响图中城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河流

B.交通

C.气候

D.地形参考答案:27.D

28.B28.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城区不断向东发展,主要是受交通线路的影响,交通便利,促使城市的发展,故答案选B项。2.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下列问题。9.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A.

B.

C.

D.

④10.倡导低碳生活,减少CO2排放可以使()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参考答案:9.B

10.C9.大气增温的主要直接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②,地面辐射,B对。图中箭头①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C、D错。10.结合上题,①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是地面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倡导低碳生活,减少CO2排放可以使③减弱,减轻大气温室效应,C对。①不变,A错。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很少,几乎是透明体,④不变,②也不变,B、D错。3.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读图,回答13~15题。13.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A.80mB.110mC.170mD.220m14.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A.道路①为直线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C.道路③最长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15.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A.道路③

B.道路①C.道路①和②

D.道路②和③参考答案:B

D

B4.图5是以极点C为中心的俯视图,AB是昏线,CD、CE是日期分界线。内圆表示极圈,则:

17、 此刻雅安(103°E,29°56′N)的地方时为(

)A.20时08分

B.4时52分

C.19时08分

D.3时52分18.此刻北京时间是(

)A.6月22日11时

B.12月22日11时C.6月22日5时

D.12月21日5时参考答案:D

C5.位于河流两岸的城市,其主要形状可能是()A.规则的圆形

B.规则的多边形C.组团状

D.马鞍状参考答案:C解析:河流地区的城市其形态主要以组团状和网状为主;平原地区的城市形态主要以规则的多边形为主;山谷地区的城市形态主要以长条状为主,如我国的兰州。6.济南市每年冬季的蔬菜市场上,一部分蔬菜是在本地温室里生产的,一部分是从南方调进的。据此回答25—29题:25.近年来,济南市城郊有许多农民在塑料大棚中种植蔬菜,该种农业属于A.自给农业

B.副业

C.密集农业

D.粗放农业26.温室大棚能反季节种植蔬菜,引起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A.水分

B.土壤

C.热量

D.光照27.济南市城郊冬季利用温室生产的西红柿品质明显不如南方,其原因是

A.土壤不够肥沃

B.光照条件不够

C.热量条件不够

D.气候比较干燥28.蔬菜的长途调运说明了A.南方地区种植技术的提高

B.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C.人们对不适应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改造的结果

D.密集农业在我国迅速发展29.我国下列各地的作物生产主要取决于灌溉条件的是

A.江南丘陵的茶树

B.雅鲁藏布江的青稞

C.三江平原的小麦

D.南疆的长绒棉.参考答案:C

C

B

B

D略7.2016年7月在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洼地建成了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大窝凼年在地区多岩溶漏斗、峰林、天坑及溶洞,图为大窝凼所在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水循环环节),完成下列各题。21.根据图文信息判断,形成大窝凼地貌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断层塌陷C.风力侵蚀

D.火山喷发22.该区域虽然降水丰富,但地表水缺乏。影响当地地表水缺乏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21.A

22.C21.据材料和图可知,大窝凼年在地区多岩溶漏斗、峰林、天坑及溶洞,说明为喀斯特地貌,属于流水溶蚀作用形成。故选A。22.据图中水循环箭头特点可知,甲为水汽输送,乙为降水,丙为地表径流,丁为地下径流。因此影响当地地表水缺乏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地表径流。故选C。8.下列国家中地跨欧亚两洲的是(

)A、①B、②C、③D、④参考答案:C9.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数量

B.城市的用地规模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D.特大城市数量参考答案:C10.下图为某大城市零售业区位决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N、O、P、Q

四处中,仅考虑利润和地租因素,零售业距离市中心的最远区位是A.N

B.O

C.P

D.Q

处13.O处地租较

N

处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O

处位于工业区

B.O

处人口密度大C.O

处交通通达度高

D.O

处距离市中心远参考答案:12.C

13.C12.利润=付租前利润-地租,从图中可看出,从M地到P地利润大于0,P地利润为0,P点到Q处利润为负值,因此零售业距离市中心最远区位是P处,C正确.13.影响地租的因素主要有距市中心距离和交通通达度,图中O处距市中心较N远,但地租较N高,原因最可能是交通通达度高,C正确。11.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缓解城市内涝,合理排放雨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新模式。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7.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A.蒸发量增加 B.地下水位上升C.地表径流量增加 D.降水量增加18.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的优点包括①缓解城市内涝

②补充地下水

③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④缩短径流集聚时间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参考答案:17.C

18.A17.据图可知,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道路逐渐硬化,使用不透水砖,导致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对蒸发量和降水量影响不大。故选C。18.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使用了渗水路面,下渗量增加,补充地下水资源,减少地表径流,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①②正确;增加了绿化带,可以延长径流汇聚的时间,④错误;图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解决城市缺水问题,③错误。故选A。12.如图所示,北方某村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场。读图回答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参考答案:B13.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城市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A.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B.各种活动重要性程度C.各种活动得到政府支持的程度D.各种活动参与者的社会地位参考答案:A14.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

)A.地方时相同

B.昼夜长短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气候类型相同参考答案:A15.广东肇庆七星岩由两列石灰岩山地组成,它们散落在一片湖光碧水中,宛如天上的北斗七星。如图为其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27.七星岩景区地质构造是()A.火山 B.向斜 C.背斜 D.断层28.七星岩的形成过程反映了()A.背斜遭受侵蚀后变成向斜 B.向斜接受堆积后变成背斜 C.背斜顶部因张裂破碎易遭受外力侵蚀 D.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参考答案:27.C

28.C27.【解答】解:七星岩景区是石灰岩,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是背斜,C对。火山活动形成的是岩浆岩,A错。向斜岩层向下凹,B错。断层构造岩层有明显错动,D错。故选:C。28.【解答】解:七星岩的形成过程反映了背斜顶部因张裂破碎易遭受外力侵蚀,C对。背斜遭受侵蚀后变成谷地,不会改变地质构造,A错。向斜接受堆积后会变成山地,故B错。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是内、外力共同作用,D错。故选:C。16.下列地形中,均出现于板块消亡边界的是A.海岭和海沟

B.洋脊和岛弧C.岛弧和海岸山脉

D.裂谷和海洋参考答案:C17.每年4-5月,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河流常常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即白天河流流量很大,夜晚则洪峰消退。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3.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主要是(

)A.大气降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湖泊水24.“一日一峰”反映了当地(

)A.冰雪融化快

B.昼夜温差大

C.降水变率大

D.自然灾害多参考答案:23.B

24.B

23.此类洪水的特征为“一日一汛”,即白天河流流量很大,夜晚则洪峰消退。每年4~5月,该地是春季,气温回升,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水,C对。新疆位于西北干旱区,大气降水少,A错。春季气温较低,高山冰川融水主要在夏季融化,B错。湖泊水补给稳定,水量变化小,D错。24.“一日一汛”反映了当地昼夜温差大的特点,白天气温高,积雪融化多,径流量大。夜晚气温低,积雪融化的少,径流量小,B对。冰雪融化主要在夏季,A错。西北干旱区,降水变化小,影响小,C错。自然灾害没有昼夜差异,D错。【点睛】“一日一汛”,即白天河流流量很大,夜晚则洪峰消退。每年4~5月,该地是春季,气温回升,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水。“一日一汛”反映了当地昼夜温差大的特点,白天气温高,积雪融化多,径流量大。夜晚气温低,积雪融化的少,径流量小。18.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6.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17.“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参考答案:16.C

17.A16.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是由于城乡收入差距导致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导致的,C对。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是由于城市的就业机会多,A错。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大于城市,B错。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错。17.“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说明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市,会导致农村人才流失,不利于农业发展水平提高,B错。会导致土地资源浪费,A对。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C错。会使得农村老龄化程度提高,D错。19.下图为2011年中国和美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5.下列有关两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人口迁移率峰值年龄比美国小与农村早婚有关B.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率较高主要因为和子女团聚C.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方向是自南部向东北部D.中国与美国10岁儿童的迁移量相当16.针对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迁出地今后应重点做好(

)A.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 B.加强留守孩子的教育C.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 D.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参考答案:15.A

16.B15.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美国的老年人口迁移主要是从东北地区迁往环境条件好的南部地区,BC错误;中国10岁的人口迁移率约为2.5%,美国为5%,而我国的人口总数是美国人口总数的4倍多,所以中国10岁儿童的迁移量比美国多,D错误;因中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从农村迁往城市,而农村早婚生育,农村人口数量多,所以中国人口迁移率峰值比美国早,故选A。16.在我国人口迁出区主要是乡村地区,这些地区经济比城市落后,医疗卫生条件、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在我国人口迁出地区主要是青状劳动力迁入城市,会使农村出现大量的留守儿童和老人等社会问题。但是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在我国人口迁出地区需要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的同时应该首先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的后顾之忧。故本题选B。20.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和气候

B.市场和饲料供应C.饮食习惯

D.政策与科技参考答案:B乳畜业的主要产品是乳、肉、蛋等。农产品易腐烂、变质,不易长距离运输,一般分布在距离城市(消费市场)近的郊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保鲜、冷藏技术的提高,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因此,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21.某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M地迁至N地,炼钢厂仍留在M地,如左图所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图中河流可通航。结合下表,回答9-10题。9.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有

①接近燃料地

②接近铁矿

③接近消费市场

④廉价劳动力充足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10.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A.燃料运输费用

B.铁矿石运输费用

C.产品运输费

D.废弃物的排放量参考答案:9、A

10、B本题考查钢铁工业的区位布局。第9题,从图来看,M附近有煤田,又靠近工业区,能源、市场条件优越。因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因此不是接近铁矿。第10题:图中河流可通航,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铁矿石运输费用。22.有关区域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差异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也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参考答案:D23.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白昼时间5小时30分9小时09分11小时25分13小时56分

13.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14.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球公转②地球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参考答案:13.B

14.D【分析】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1)与赤道相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极圈内除外)。据此结合表格排序即可。(2)白昼时间长短与当地所处季节、晨昏线与纬线切割关系有关。昼弧越长,白天时间越长。【13题详解】判断纬度高低的方法是不论从昼长还是从夜长看,越接近12小时,所在地点就越接近赤道,也就是纬度越低。依据此原则,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甲地,最低的是丙地。故选B。【14题详解】地球自转只是导致昼夜更替,与昼长变化无关;地方时差异与经度差异有关,与昼长无关,②、④错误。选D。【名师点睛】地球表面不同区域白昼长短与地球公转有关,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导致地球公转过程中晨昏线与地球各纬线切割关系不同的根本原因。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高低不同。当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最低时,晨昏线切割纬线所得昼弧、夜弧差别最大,地区间昼长差别最大;当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最高(极点)时,晨昏线切割纬线所得昼弧、夜弧差别最小(等长),地区间昼长差别最小(昼长均为12小时)。24.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回答3-4题3.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原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小C.海拔高,气候寒冷

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4.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A.藏南谷地的地热

B.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C.风能

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参考答案:3.C

4.A25.读“全球两大板块之间相对运动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9.图四个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处为板块张裂的地区

B.B处往往是海洋最深处C.C板块的密度较小

D.D为大洋板块的一部分10.运用此示意图可以解释下列哪个地形区的形成A.安第斯山脉等海岸山脉

B.日本群岛等东亚岛弧C.喜马拉雅山脉等年轻的高大山脉

D.东非大裂谷参考答案:9.B10.B

26.下图为“京津冀都市圈汽车整车企业空间布局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5.1996~2010年,京津冀都市圈汽车整车企业间布局变化特点是向该区域A.中小城市集中

B.港口城市集中

C.中心城市集中

D.边缘地区集中16.影响该空间布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生态环境

B.矿产资源

C.廉价劳动力

D.消费市场参考答案:15.C

16.D15.对比两图可以看出,到2010年时,图示区域的汽车整车企业出现了向北京、天津集中的趋势,说明了在此期间,其空间布局变化特点是向该区域的中心城市集中。故选C。16.汽车的主要消费市场在城市,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市场越广阔,因此影响该空间布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消费市场。故选D。二、判断题(共10分)27.(判断题)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形成的基础之一。_______参考答案:正确【详解】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之一,比如说,北京中心城区是故宫天安门的,这就是受历史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城市功能分区有所不同,注意进行分析。【点睛】城市的功能分区还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经济因素当中的辅助能力,以及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最重要。28.影响城市土地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通达度和各类活动的付租能力。参考答案:B29.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和下垫面因素。

(判断对错)参考答案:对地面辐射的强弱直接受地面温度的影响,由于太阳辐射是地面辐射的主要热源,故纬度不同影响正午太阳高度角和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径长短,进而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下垫面的热容量、反射率等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三、综合题(共38分)30.图Ⅰ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图Ⅱ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_______A.①——甲

B.④——乙

C.⑥——丁

D.⑦——丙(2)图Ⅰ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____季。(3)图Ⅰ中,气候类型④的成因是____________;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4)若图Ⅰ表示亚欧大陆,则⑧附近是著名的____________渔场,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C

(2)副热带高气压带

(3)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4)北海道

寒、暖流交汇(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分布及形成原因,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总体难度一般。(1)读图可知,图中①位于赤道附近,为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对应图甲。④位于北纬30°-40°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对应丙。⑥位于北纬35°-55°大陆东岸,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温带季风气候,对应丁。⑦位于北纬25°-35°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乙。(2)Ⅰ中A气压带位于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其位置偏北,为北半球夏季。(3)④位于北纬30°-40°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气候类型⑤为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4)若图Ⅰ表示亚欧大陆,则⑧附近是著名的北海道渔场,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A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