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教师节变成“批判节”_第1页
别把教师节变成“批判节”_第2页
别把教师节变成“批判节”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别把教师节变成“批判节”每到节假日,围绕教师收礼总会引起热烈的讨论。今年的教师节,除了学生的祝福让人欢欣,更多的教师得承受极大的压力,因为教师节成了“黑教师节”(微博语)。

媒体是否哗众取宠我不得而知,明眼人自有判断。有一个从教三十余年的老教师在微博上为此写道:“教书几十年了,过了18个教师节,都是工作上课加开会,学生会祝福,会送张贺卡,送盆小花,送个小杯子,从没见过红包。这是从哪儿采的样?向谁调查的?不要蛊惑人心!无良媒体!”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送礼”成了教师节前后媒体关注的一个焦点,又是问卷调查又是深入采访又是分析评论,给教师送礼的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年复一年,岁岁相似。今年8月,就有媒体公布调查结果,称“61.7%的人支持出台规定禁止教师接受学生或家长的礼物”。一家很有影响力的晚报,近日又用两个整版对教师节送礼进行详尽报道,100%的教师收过礼、六成家长给老师送过礼、送礼首选购物卡、有钱的家长送汽车等“看点”再次掀起舆论热潮。

教师节仿佛变成了“送礼节”,进而变成对教师的“批判节”,而且是年复一年地集体声讨。我有点儿看不过去了,准确地说是有点儿于心不忍。

教师中自然有收礼的,正如各行各业都难免有收礼的,但我很怀疑“100%的教师都收礼”,至少我从小学到大学从没给老师送过礼。我熟悉的一些中小学教师,平时勤勤恳恳,却很少收礼,反倒是他们经常要向别人送礼。教师收礼真“成风”了吗?教育行业的送礼与收礼真的比其他行业更严重吗?

在我们这个礼仪之邦,其实有太多送礼与收礼属于正常的礼尚往来。比如,教师节学生给老师送张贺卡算不算送礼?送束鲜花呢?春节,学生去老师家拜年带点儿礼物,是不是正常的礼节?再比如,学生家长参加教师婚礼时要送礼,而当学生家里有什么喜事时,老师也会来还礼,这算不算不正之风?家长给老师送礼,有些是功利性的,甚至有变相索礼、被迫送礼的,但也有很多是正常的人情交往,不宜一概而论,更不应夸大其词、以偏赅全。像“有钱的家长送汽车”这类无名无姓的报道,以及“有些”“很多”之类的模糊用语,不仅有失严谨,而且客观上让整个教师群体背负嫌疑。

教师节的意义在于“尊师重教”,教师节来临之际,除了向教师表达敬意外,应该更多地探讨教育问题,如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教育收费、教师负担和待遇……而不能因为有些教师收礼,就对整个教师群体进行“污名化”报道和评论;不能因为城里一些教师收礼,就忽略了农村教师的安贫乐道。想想那些在贫困地区坚守的教师们,想想城里那些同样在为房子、孩子奔波并背负着巨大升学压力的教师们,难道不应该借教师节向他们表达敬意吗?

当老师们好不容易迎来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时,我们应首先向他们表示祝贺、表达谢意,这与逢年过节时不说不吉利的话、人们过生日时不提不高兴的事是同样道理。我们每一个以文字为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