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2.1.2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数学-2.1.2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数学-2.1.2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数学-2.1.2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数学-2.1.2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一、教材分析:本书中的立体几何与平面解析几何是几何学的初步知识,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本章用坐标把点的位置数量化,进而把图形性质用数量关系表示出来即坐标法——为以后学习算法做好准备,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本章承接上章的内容,为以后学习椭圆获得宝贵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能力,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应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提高思维水平。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概念,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并会求两点间的距离;(2)、理解坐标法的意义,并会用坐标法研究问题;(3)、掌握中点公式并能灵活运用中点公式解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使静态的知识以鲜活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既帮助学生理解定义,又渗透了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培养转化思想,体会坐标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和威力,感受学习中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熟记并能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中点公式解简单的题目;难点:灵活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中点公式解几何综合题和对称问题。五、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先由学生观察、探索,再发现与交流.引导学生逐步提高,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深思与表达的能力,提高归纳猜想能力,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的发展。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几何画板、实物投影、幻灯片等)辅助教学。六、教学过程设计理念:1、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使静态的知识以鲜活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便于学生理解;2、在教学中,努力把表现的机会让给学生,以发挥他们的自主精神;3、尽量引导学生的创造意识,以使他们能在再创造的氛围中学习,老师起好引领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在教学设计上采用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一)情境引入:A引例:有三个镇分别位于A、B、C三点处,且AB=AC=13千米,BC=24千米,今计划合建一个中心医院,为同时方便三镇,准备建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的P点处,若希望点P到三镇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点P应位于何处?ACBPCBP设计意图:通过引例,引入本节课所学内容,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二)两点间的距离公式1、创设情景,直观感知问题1:在x轴上,已知点P1(x1,0)和P2(x2,0),那么点P1和P2的距离为多少?问题2:在y轴上,已知点P1(0,y1)和P2(0,y2),那么点P1和P2的距离为多少?问题3:已知x轴上一点P1(x,0)和y轴上一点P2(0,y),那么点P1和P2的距离为多少?问题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x,y),那原点O和点A的距离呢?问题5:一般地,已知平面上两点P1(x1,y1)和P2(x2,y2),﹙1﹚、P1P2在x轴上投影的长度怎样表示?﹙2﹚、P1P2在y轴上投影的长度怎样表示?﹙3﹚、如何求P1P2的距离呢?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动态演示,让知识更直观形象,易于理解,经过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出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在师生共同的活动与变换中,实施教学任务,展现自然流畅的教学过程。2、归纳探索,形成结论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已知平面上两点P1(x1,y1)和P2(x2,y2),则P1,P2的距离为:3、典例分析,知识应用例1、已知A(2,-4)、B(-2,3),求d(A,B)。变式训练:1、已知A(-1,3)、B(2,3),求d(A,B)。2、已知:点A(1,2),B(3,4),C(5,0),求证: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设计意图:通过训练,让学生对公式更熟悉。例2、证明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平方和等于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DC问题1、如何建立坐标系?DC问题2、顶点坐标怎么确定?BABA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指引,利于学生解决该问题;同时利用课件演示让过程更形象,便于学生理解。4、坐标法总结:用“坐标法”解决有关几何问题的基本步骤: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总结“坐标法”的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三)中点公式1、探索归纳,形成结论已知A(x1,y1),B(x2,y2),M(x,y)是线段AB的中点,点M坐标的计算公式为: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详细过程,加深学生对中点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此处课件演示将数学问题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让问题更形象。2、典例分析,知识应用例3、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3,0),B(2,-2),C(5,2).求顶点D的坐标。讨论:本题有哪些解题方法呢?(学生讨论)设计意图:学生展示自主探究的结论,让学感受到自主探究的成就,同时激发继续探究的热情。(四)、课堂小结:设计意图:概括本节知识,用课件展示小结内容,使学生印象更深。(五)、当堂检测1、如果一条线段的长是5个单位,它的一个端点是A(2,1),另一个端点B的横坐标是-1,则端点B的纵坐标是()A、-3B、5C、-3或5D、-1或32、若点P(x,y)到两点M(2,3)和N(4,5)的距离相等,则x+y的值等于。3、已知点A(x,5)关于点C(1,y)的对称点是B(-2,-3),则点P(x,y)到原点的距离是。设计意图:通过当堂检测,回顾本节所学内容,检测知识的掌握情况。(六)、作业布置:分层作业:必做题:课本第71页A组、B组;选做题:1、用坐标法求解引例;2、尝试一下例3的其它解题方法。设计意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分层作业,分必做题、选做题两部分,更有针对性。七、板书设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一、目标导引二、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情景展示归纳结论典例分析例1:例2、坐标法三、中点公式例3、四、课堂小结八、反思总结本节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本节内容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使静态的知识以鲜活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公式的出现自然而有趣,利于学生理解;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的错误或好的解题方法,通过多媒体现场展示,让其他学生警惕或得到启发,节省了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了公式的产生过程,明白了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设计,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指正!谢谢!学情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应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提高思维水平。效果分析:本节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本节内容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使静态的知识以鲜活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公式的出现自然而有趣,利于学生理解;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的错误或好的解题方法,通过多媒体现场展示,让其他学生警惕或得到启发,节省了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了公式的产生过程,明白了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通过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及应用,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本书中的立体几何与平面解析几何是几何学的初步知识,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本章用坐标把点的位置数量化,进而把图形性质用数量关系表示出来即坐标法——为以后学习算法做好准备,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本章承接上章的内容,为以后学习椭圆获得宝贵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能力,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测评练习:1、如果一条线段的长是5个单位,它的一个端点是A(2,1),另一个端点B的横坐标是-1,则端点B的纵坐标是()A、-3B、5C、-3或5D、-1或32、若点P(x,y)到两点M(2,3)和N(4,5)的距离相等,则x+y的值等于。3、已知点A(x,5)关于点C(1,y)的对称点是B(-2,-3),则点P(x,y)到原点的距离是。4、已知:点A(1,2),B(3,4),C(5,0),求证: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课后反思: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加大了学生的参与力度,并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挂钩。鉴于此,我采用了如下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所学知识通过引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生活中一些与距离有关的实例,寓知识于实际生活之中,使知识的出现自然而有趣。二、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思想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培养转化思想,体会坐标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和威力,感受学习中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三、坚持启发式教学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思考中不知不觉的掌握新知识,让新知识的植入显得更自然。通过教学,我深深的感触到,学生在实际背景和熟悉的知识环境下学习,既有兴趣,又容易理解。而且在此其间,学生还能感悟出数学问题来自于客观现实,学好数学有利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标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概念,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并会求两点间的距离;(2)、理解坐标法的意义,并会用坐标法研究问题;(3)、掌握中点公式并能灵活运用中点公式解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使静态的知识以鲜活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既帮助学生理解定义,又渗透了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由特殊到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