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溪边景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音乐-《溪边景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音乐-《溪边景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音乐-《溪边景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音乐-《溪边景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第四课《你好!大自然》之《溪边景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溪边景色》的欣赏,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的、是神圣的,自然界中有太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去追求。通过对作曲家交响作品的感知,了解作曲家创作风格的多样性,以及作曲家情感的丰富性,从而建立起对身边美好事物温柔以待的生活态度。2.过程与方法通过完整而充分的聆听作品,主动感知、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情特征与精神内涵。在律动与合作中模拟田园中三种典型的声音形象。通过探究式学习方式,感悟作曲家写作方法与手段。通过作品赏析,感知“情感体验多于音乐的描绘”这句话的深刻含义。3.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力度、速度、音色等)。能够感知部分乐器音色特点,了解弦乐组与木管乐器组在塑造田园景观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作曲家贝多芬创作风格特点以及《田园》创作背景。【教学重难点】感知与表现三种音乐形象,体会作曲家“情感体验多与音乐描绘”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导入】1.欣赏名画师:大家看这幅名画,弹琴的是李斯特,被音乐深深感染的是西方19世纪最伟大的诗人、小说家。从他们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不仅在听音乐,更是在听坐落在钢琴上的这位19世纪最伟大的德国作曲家。他是谁呢?2.出示贝多芬画像师:贝多芬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多半是眉头紧锁的、头发蓬乱的、愤怒的、甚至是蔑视一切的。那为什么一提到西方音乐大师,我们往往首先就会想到他呢?3.播放视频(贝多芬介绍)师:为什么说他是最具悲剧色彩的灵魂呢?师:对于作曲家来说,再也没有比失去听力更悲惨的事情了。他的九部交响曲都是在逐渐耳聋的折磨下,依靠顽强的精神和强大的内心听觉创作而成的。刚才听到的背景音乐,是哪部交响曲?生:《命运》师:第五交响曲,我们再来听一听4.播放视频师:再来欣赏两部交响曲片段(第三《英雄》片段、第九《合唱》片段)师:如果让你用一些词语来表达一下你听贝多芬交响乐的感受,你会选择哪些?生:宏伟的震撼的崇高的充满力量的师:总体来说,会有一种充满力量的感觉在里面。他的音乐都给人以充满抗争的力量吗?再来听听这段音乐,又带给了你什么不同的感受?【欣赏】1.播放主题片段生:非常柔和,温柔。师:你会选择哪个场景?生:溪边景色师:这段音乐被贝多芬命名为“溪边景色”,选自第六交响曲“田园”。贝多芬出现耳聋以后,很难和人们进行交流,于是他特别喜欢在田园中散步,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音乐漫步溪边。2.完整欣赏师:在这美丽的小溪边,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生:流水的声音,鸟叫,树叶摇曳师:我们一起来感受这潺潺的流水【主题】1.感知溪流师:这种溪流的感觉是用哪个乐器组模拟的?生:弦乐组师:弦乐在中低音区奏出的绵延起伏的三连音动机,好像是溪流起伏的波纹。师清唱两句师:你有没有发现波纹的形状有所不同?他又想表现什么呢?生:水流越来越快,水流变得急了。师:你听(钢琴示范)2.感知树叶摇曳师:在连绵不断的溪流上方,还有一条断断续续的主题旋律。我们来听一听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师生随音乐画旋律线)师:什么乐器演奏的?生:小提琴师拿树叶边哼唱主题边舞动。师:你仿佛联想到了什么?生:树叶随风舞动师:贝多芬曾说:我多么喜欢在田园中永远生存下去,在那里,我会发现每一棵树,都站着一个天使,每一棵树都召唤着,发出呼呼的声音,向我说话。师: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棵大树,拿出你的树叶,我们随风舞动。3.感知鸟鸣师:听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小提琴把主题旋律交给了那个乐器组?小提琴又去干什么了?生:多了一些颤音。师:什么乐器演奏的?生:小提琴师:你感觉它像是在模仿什么声音?生:鸟叫师:贝多芬曾说:树上的鸟儿是和我一块儿作曲的。师:像不像鸟鸣的声音?师带领学生随音乐用串铃模仿鸟叫的声音。师:你有没有听到小提琴把主题交给了哪个组?生:木管组师:弦乐和木管在此形成了一组对话。4.完整表现主题师:现在我们也来分组感受一下贝多芬用音乐营造出来的小溪在地面流淌,小鸟鸣叫着在树林间穿梭飞翔,树叶随断断续续地主题旋律轻轻摇曳的这样一副空间感极强的美好画面。分组:1组——溪流组(弦乐中低音区)【师唱旋律带生做动作】2组——树叶组(主题)发树叶纸片【师唱旋律带生随着做动作】3组——小鸟组(小提琴颤音)【三角铁或串铃】师:大自然的声音如此美妙,让我们继续倾听【插部】随音乐朗诵师:伴随着浓浓的诗意,音乐也进入了高潮部分。【副部】师:我们听接下来的音乐,贝多芬为了营造两次小小的高潮,在音乐要素以及乐器使用方面都做了哪些文章?小组合作交流生:力度师:这样的力度变化使你联想到了什么?生:溪流越来越急师:在乐器使用方面呢?或者说演奏形式生:乐器逐渐增多师:两次高潮刚开始的主奏乐器一样吗?师:第一次使用的是大管还是长笛?播放音乐片段第二次呢?师:大管和长笛带领乐队进入高潮,他们都属于哪个乐器组?生:木管。师:可见木管乐器组在乐队中也担任了很重要的角色,它们时隐时现,在塑造田园景观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结束部,木管乐器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无限遐想的空间。【结束部】师:随着音区的升高,你联想到了什么?(闭眼倾听再来一遍)生:鸟儿飞向远方,溪流流向远方师:我们的思绪也随着音乐飘向了远方。师:贝多芬为什么要创作田园交响曲?仅仅是为了让我们感知到他在用音符描绘大自然吗?生:师:田园在他心目中不只是一个现实的自然界,更是充满了无限向往的未来。就像总谱的扉页上写下的:情感体验多于音乐的描绘。他想通过田园告诉人们大自然是神圣的,自然界有太多的美好值得我们去追求。让我们再次漫步田园。【欣赏完整版视频】总结:通过《溪边景色》的欣赏,贝多芬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生:师:紧锁眉头的贝多芬笔下不仅仅有充满抗争的力量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还有温柔的一面。最后希望同学们也能够对身边美好的事物温柔以待,像贝多芬一样,爱一棵树胜过一个人!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于交响乐的知识还不够系统,但是对于管弦乐队的了解是有一定基础的,四年级曾经接触过《彼得与狼》交响童话,这部作品为学生认识交响乐队乐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交响乐队中的乐器形状、音色、演奏姿势有了大概的了解与听辨。在此基础上学习交响乐作品,相对来说容易一些。五年级学生基本能够准确说出交响乐队的四个乐器组,以及其中的部分乐器,并能正确听辨部分乐器音色,这为《溪边景色》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层面的支持。对于作曲家贝多芬而言,因为其名气与影响力,学生可以说没有不知道贝多芬这个名字的,甚至会有一部分同学对贝多芬的生平以及部分作品相当熟悉,但是绝大部分同学还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因此,对于作曲家的一些介绍还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对其经典交响乐作品的介绍与感知。课堂时间毕竟有限,但是课下时间是无限的,对于已经有着一定自学能力的五年级学生来讲,这将有助于学生课下进一步对贝多芬进行了解,使其真正喜欢并主动去接触贝多芬的作品,通过搜集和学习进一步加深对贝多芬的了解,甚至是深深喜欢上贝多芬。如果能够产生这样的影响,音乐课的课程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四课《你好!大自然》,作为小学阶段以赞美大自然为主题的最后一课,所选作品包括歌曲与乐曲相对来说都要大型一些。欣赏曲目《溪边景色》选自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时长4分21秒。小学阶段所安排的器乐曲题材的作品非常多,但多半是在人文主题背景下,为了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某种乐器的音色与特点而设计。交响乐体裁的作品第一次出现在课本当中,对于学生来讲,真正在课堂上熟悉交响乐这种体裁以及作曲家贝多芬也是从这个作品开始。因此,作品在教材中所占的地位还是相对较高的。《田园》交响曲共分为五个乐章。不但全曲有田园的标题,五个乐章也分别有着自己的标题,第一乐章《初到田园时的愉快心情》,第二乐章《溪边景色》,第三乐章《农民的舞蹈》,第四乐章《暴风雨》,第五乐章《牧羊人的歌唱》。其中《溪边景色》是典型的奏鸣曲式,本课所节选的是奏鸣曲式中的呈示部,呈示部又包括:主题、插部、副部、结束部。贝多芬并不是仅仅想要告诉人们他是在用音符描绘大自然,而是想要通过田园告诉人们他是在写情,书写人在大自然中的真切感受和愉悦的心情。因此教学目标设计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三种形象的感知与表现,应该适时恰当的融入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恰当引导学生体会田园所蕴含的情感。这是我们在教学中不容忽视的点。课后反思《溪边景色》从选题到上完课,一直沉浸在作品当中,被贝多芬《田园》深深打动。人们提到贝多芬的交响乐,多半会想到他的《命运》、《英雄》、《合唱》等具有力量感的篇章,对其《田园》交响曲,可能不会给予过多的关注,但是这并能抹杀这部作品的伟大性。当我们站在贝多芬角度去审视和欣赏时,我们会进入到一种神圣的境界,这种境界只有深入到作品中才能够体会到,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一种精神世界的享受。希望所有的人都去听《田园》是我在备课过程中一直挥之不去的念头。在反反复复聆听作品的同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把这样伟大而优秀的作品介绍给学生们。这种强烈的感受以及贝多芬创作田园的初衷怎样才能让涉世不深的孩子体会和感知到?我不停地思考着。终于在反反复复试课过程中,寻找到了灵感。在上完课的那一刻,我明白了:只要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努力,其效果也会朝着这样的方向去显现。教参中对于课的教学目标要求是:能够感受乐曲《溪边景色》所表现的自然景色,能听辨出表现潺潺的流水声的弦乐器音色。由此,可以看出作品的结构虽然比较大型,但是对于学生的要求相对来说也降低了,但是作为单一的欣赏课型来讲,努力挖掘作品内涵是必须要做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我所设计的教学目标要高于教参要求,比如三种音乐形象的感知与表现,并非止于听辨与表现潺潺的流水声。再有能够感受贝多芬“情感体验多于音乐描绘”的深刻含义,并非止于感受乐曲表现的自然景色。因此,相对来讲,教学目标要求的提高,处理作品的难度也会增加,但是如何将复杂的作品简单地呈献给学生,也是我在备课时重点思考的问题。课的整体设计思路遵循了以情感体验为主的原则,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以此为基础展开,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好地理解贝多芬在总谱的扉页上写下的“情感体验多于音乐的描绘”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的。贝多芬一再强调虽然这是标题音乐,但是他更多的是想要写情,不是写景。教学过程从导入开始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情感的路线。导入的设计,遵循了从作曲家形象到创作风格特点的归纳这样一条思路,利用名画、肖像、作曲家介绍、交响乐片段欣赏等环节,带领学生一步步走进贝多芬,走进交响乐。作曲家形象与作品整体感知形成一种鲜明的对应,在此基础上,设计问题:“贝多芬的交响乐都是这样的风格特征吗?”在充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之后进入新作品的赏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这一系列的设计,均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贝多芬,了解他的性格,了解他的作品风格以及创作背景,这将为学生更好地理解《田园》,理解《溪边景色》做准备和铺垫。 教学过程中,完整聆听感知三种音乐形象,是所有班级都能够准确感知的,这充分说明作曲家作曲技法的运用恰如其分,只有对大自然充满了感情,才能够将捕捉到的形象,利用恰当的音乐要素表达出来。在分析与表现潺潺地流水,断断续续地鸟鸣以及树叶随风摇曳这种空间感极强的美好画面时,也充分结合了贝多芬创作时的点滴感受,利用作曲家亲口说的话作为佐证,具有极强的说服性,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作品主动感知的积极性。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对于把主题音乐想象成树叶随风摇曳的形象,并没有像其他两种音乐形象一样明显,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答案或者感受,在此为了课能够顺利进行,将其固定了这样一种形象,也未尝不可。但是这必须要建立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之上,有学生想象成鸟儿歌唱,思绪断断续续都可以,教师不应该将其否定。要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引领。主题旋律在重复一遍之后进入了插部,插部采取配乐诗朗诵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感知音乐的美好。插部的学习则运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自主探究两次高潮的作曲技法,从音乐要素与乐器使用角度展开,并以此为基础,以木管乐器组在塑造田园景观时发挥重要作用为点,引入结束部的学习。而结束部要求学生感知到音区的升高所想要表达的意境,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对溪边景色的无限遐想。进而进入“情感体验多于音乐描绘”的含义探讨。最后以总结贝多芬创作风格与特点为点,对学生提出温柔以待身边美好事物的期盼。以审美为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在引领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同时显现出来。课中没有过多的设计乐曲结构的认知,其原因是学生对于交响乐这种大型的体裁形式,没有完整的认知,倘若将其庞大而复杂的结构进行介绍,学生只会产生畏惧心理。因此,整个教学过程在走情感路线的基础上,渗透知识技能的感知与培养,既符合了人文主题为主的要求,又注重了作品本体的感知,使得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如果这堂课给学生埋下喜欢贝多芬、喜欢交响乐的种子,那将是最大的成功。当然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为了课堂内容的顺利完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领域的学习不够,更多的时候是教师将作品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运用了最容易让学生感知到的方法和手段,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教学任务,比如在为了引导学生更容易感受到乐曲所描绘的场景时,运用了选择的方式,固定了音乐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而没有大胆将标题抛开,把问题设计成开放式的,让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空间的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设计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并不一定是唯一的方案,设计课的初衷其实也是想要以这样一个作品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