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文稿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_第1页
演示文稿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_第2页
演示文稿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_第3页
演示文稿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_第4页
演示文稿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示文稿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优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壹贰叁肆伍黄山概况遗产价值主要遗产资源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保护对策及建议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一:黄山概况

黄山于1990年12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第2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位于北纬30°0l'-31°18'和东经118°01'-118°17'之间,是中国最为知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黄山原名“黟山”,公元747年唐朝皇帝赐改名黄山。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而闻名。黄山的历史造就了黄山文化,一直被认为是集中国秀美风景之大成,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除了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黄山还具有很高的生物价值、科研价值。黄山以花岗岩峰林地貌为特征,拥有复杂的地质历史,集独特的自然美景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元素为一体,并为众多珍稀及濒临灭绝物种提供了理想栖息地,其“全球性价值”得到了世界的认可。黄山地理位置图黄山风貌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二:遗产价值

一)申报文件的内容

《世界遗产名录》申报应依据格式包括如下部分:遗产确认、遗产描述、申报理由、保护情况和影响因素、保护和管理、监控、记录、负责当局的联系信息以及缔约国代表签名。申报需要满足下列要求:a)遗产确认应清晰地定义申报遗产边界,清楚区分申报遗产和任何缓冲区(若存在)。地图应足够详细,能精确标出所申报的陆地或水域。若可能的话,应提供缔约国最新的官方地形图,并注解遗产边界。没有清晰的边界定义,申报被认为是“不完整的”;b)遗产描述遗产描述应包括遗产确认及其历史发展概述。应确认、描述所有的成图组成部分,如果是系列申报,应清晰描述每一组成部分。在遗产的历史和发展中应描述遗产是如何形成现在的状态以及所经历的重大变化。这些信息应包含所需的重要事实以证实遗产达到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标准,满足完整性或真实性条件;c)申报理由本部分应指出遗产申报依据的标准,且须明确说明依据此标准的原因。基于该标准,缔约国提交的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声明》应明确说明为什么该遗产值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应提供该遗产与类似遗产的对比分析。不论该类似遗产是否在《世界遗产名录》上,是国内还是国外遗产。对比分析应说明申报遗产在国内及国际上的重要性;d)遗产保护情况和影响因素本部分应包括目前遗产保护情况的准确信息(包括遗产的物理条件和现有的保护措施)。同时,也应包括影响遗产的因素描述(包括威胁)。本部分提供的基本信息将成为将来监控申报遗产保护情况需要参考的底线数据;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二:遗产价值

一)申报文件的内容

e)保护和管理保护:第五部分包括与遗产保护最相关的立法、规章、契约、规划、机制或传统各层面措施(应以英文或法文附上),提供保护措施实际操作方法的详尽分析。管理:适宜的管理方案或管理体制很必要,应包括在申报文件中,并期望确保该管理方案或管理体制的有效执行。管理方案或者管理体制文献的副本应附在申报文件后。如果管理方案为非英语或非法语,应附上英语或法语的条款详述。应提供管理方案或者管理体系的详尽分析或者说明;f)监测在申报材料中,缔约国应包括衡量、评估遗产保护情况的关键指标、影响遗产的因素、现有遗产保护措施、审查周期及负责当局的名称;g)其它信息申报文本应提供详细的文献记录。除上述文件外,还应包括照片、幻灯片、图像库及官方形式照片等,并以打印形式和电子文档提交(软盘或光盘)。此外,申报文件还应提供负责当局的详细联系信息,结尾处应有缔约国授权的官方代表签名。缔约国应提交英语或法语申报材料至“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世界遗产中心会保留和申报一起提交的所有相关资料(地图、规划、照片资料等)。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二:遗产价值

二)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评估标准

突出普遍价值的评估标准起初分为两组:文化遗产组(六条)和自然遗产组(四条)。世界遗产委员会第6届特别会议将这十个标准合为一体。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遗产,必须符合下列十条标准的一条或多条:(i)代表人类创造精神的杰作;(ii)体现了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重要的价值观交流,对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iii)能为现存的或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iv)是一种建筑、建筑群、技术整体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发展阶段;(v)是传统人类聚居、土地使用或海洋开发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或者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由于不可扭转的变化的影响而脆弱易损;(vi)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文化传统、观点、信仰、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委员会认为本标准最好与其他标准一起使用);(vii)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区;(viii)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记载和地貌演变中的地质发展过程或显著的地质或地貌特征;(ix)突出代表了陆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群落演变、发展的生态和生理过程;(x)是生物多样性原地保护的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或保护角度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二:遗产价值

三)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的第十七届会议,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同时,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对付的损害或破坏现象;考虑到任何文化或自然遗产的坏变或消失都构成使世界各国遗产枯竭的有害影响;考虑到国家一级保护这类遗产的工作往往不很完善,原因在于这项工作需要大量手段,以及应予保护的财产的所在国不具备充足的经济、科学和技术力量,回顾本组织《组织法》规定,本组织将通过确保世界遗产得到保存和保护以及建议有关国家订立必要的国际公约来维护、增进和传播知识;考虑到现有关于文化财产和自然财产的国际公约、建议和决议表明,保护不论属于哪国人民的这类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对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考虑到某些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而需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存;考虑到鉴于威胁这类遗产的新危险的规模和严重性,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这种援助尽管不能代替有关国家采取的行动,但将成为它的有效补充;考虑到为此有必要通过采用公约形式的新规定,以便为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建立一个依据现代科学方法组织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在大会第十六届会议上曾决定就此问题制订一项国际公约,于1972年11月16日通过本公约。本公约一共有三十八条。详情请见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网《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二:遗产价值

四)黄山遗产完整性保护

地质地貌保护根据不同地质地貌的资源特征和稀有性程度,按照“分级、分类、分区”保护的原则,将黄山地质地貌资源划分为“四级、六类、九区”来进行有效保护。景区内严禁破坏地貌环境的任何开发建设。在修建游步道、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时,都能进行统一规划,专家领衔,反复论证,精心设计,规范实施,做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相呼应。“藏而不露,忖景不败景”,确保山体与环境风貌的整体性和观赏性。森林植被保护严防森林火灾。黄山全天候、多角度、全覆盖地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组建了140多人的专业防火队伍,做到高山防火瞭望哨与游步道巡查相结合,防火平时与紧要期相结合,专业队员与群众联防相结合,景区与周边社区相结合,修筑防火通道与营造生物防火带相结合。同时在景区内全面实施定点吸烟、室外禁烟、温馨劝阻和用火审批制度。防堵松材线虫。黄山在景区外围建设了宽4KM、长100KM的无松林隔离带,组建了病虫害检查、监测网络,对进山竹木及其制品,实行严格的检疫检查制度,严禁一切松木及其制品进入景区。古树名木保护把136株古树名木尤其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54株古树名木,按照它们的立地生长条件,在国内知名专家的技术指导下,逐一建立档案,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实行特殊保护,形成了“一树一策”、“一树一册”。

生态环境保护制定了保护优先、预防为主、治理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为确保世界遗产的完整性,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要求,进行了景点封闭轮休的探索,并逐步规范,现已上升为安徽省景点封闭轮休省级地方标准;按照低碳环保、节约能源的要求,黄山推行了净菜净物上山、垃圾洗涤下山,山上做减法、山下做加法的措施;按照节能减排、减少污染的要求,黄山对整个遗产地的生活污水,采取点、片结合的方式,实行污水统一收集处理,达标排放。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二:遗产价值

五)遗产真实性保护世界遗产真实性是追寻和传承人类物质和精神家园的根基,真实性包括遗产的形式与设计、材料与实质、利用与作用、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黄山特别注重了就地保护、原样修复、吸收精华、创新发展。相继对黄山南大门、观瀑楼、松谷庵、慈光阁、钓桥庵、半山寺、汤岭关、红庙、芙蓉居等9处古建筑进行了修缮;对灵锡泉、普门和尚墓、千僧灶、温泉拱券等4处古遗址进行了复原;对摩崖石刻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价值进行考证和研究,不定期对摩崖石刻进行修复性保护;设立碑廊,建立数据库;“物我两忘,灵性悠远”。黄山是黄山画派的发祥地,艺术家创作的摇篮!为彰显黄山文化遗产的丰厚内涵,专门建设了黄山艺术馆,传承、展示黄山画派的精品,开展黄山画派艺术的深度研究;邀请顶尖艺术家到黄山进行创作,不断丰富黄山画派的艺术宝库;与中国美协合作,共同创建了艺术家黄山写生基地,定期组织书画大家和书画艺术院校学生到黄山创作,让他们在黄山找到艺术灵感。同时,还对黄山书画艺术和文学作品进行搜集整理,先后编辑出版了20余种文化类书籍。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一)自然遗产1.概况

黄山于1990年12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第2个双遗产。黄山自然遗产以符合世界遗产标准第7条和第10条被列入世界遗产。黄山以其壮丽的景色---生长在花岗岩石上的奇松和浮现在云海中的怪石而著称,展现了独特的自然美景和自然与文化元素的完美结合。黄山复杂的地质史塑造了其秀丽壮美的景观,包括无数峻峭的花岗岩山峰、众多的奇石、瀑布、湖泊和温泉等,其中有77座山峰海拔在1000米以上,以莲花峰最高,海拔1864.8米,蔚为壮观。黄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温湿气候区,具有很高的生物价值、科研价值,为众多珍稀及濒临灭绝物种提供了理想栖息地,是植物王国、动物乐园。黄山年平均湿度是70%,年降水量是2395毫米。常年有雾霭,年平均雾霭天有256天。月平均温度从1月份的零下3.1度到7月份的零上17.7度。黄山适宜的气候条件和独特的地形地貌,为多种珍稀濒危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黄山拥有丰富的植物,目前已查明的有1805种,在这里可以找到中国三分之一的苔藓类植物和二分之一的蕨类植物。黄山特有物种有蕨类植物13种和6种高级植物。黄山还拥有脊椎动物300多种,其中哺乳类动物48种,鸟类170种,爬行动物38种,两栖动物20种,鱼类24种。有13种动物属于国家保护动物,如:云豹和东方白鹳等。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一)自然遗产1.概况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一)自然遗产2.主要自然景观名峰

1)奇松:有特色的名松主要包括迎客松、探海松、蒲团松、黑虎松、卧龙松、双龙松、凤凰松、接引松、龙爪松、麒麟松、团结松、大王松、连理松、辕门松、孔雀松、棋枰松、陪客松、送客松、望客松、倒挂松、贴壁松、盼客松、望泉松、扇子松、盘羚松25种。

2)怪石:根据记录的形态各异的石头大概有55种,主要包括白像石、蒲团石、飞来石、龟蛇二石、龙头石、帽顶石、青狮石、手机石等等。

3)坞谷:主要包括散花坞、云谷、松谷、石笋矼、水帘洞、鳌鱼洞、神仙洞、翠微洞8种。

4)溪潭泉瀑:主要包括百丈瀑、法眼泉、九龙瀑、灵锡泉、人字瀑、三叠泉、松谷溪、锡泉、逍遥溪9种。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一)自然遗产2.主要自然景观—奇松大王松黑虎松孔雀松连理松迎客松盘羚松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一)自然遗产2.主要自然景观—奇松团结松陪客松孔雀松卧龙松送客松望客松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一)自然遗产2.主要自然景观—怪石飞来石蒲团石龟蛇二石白象石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一)自然遗产2.主要自然景观—怪石青狮石帽顶石手机石龙头石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一)自然遗产2.主要自然景观—坞谷松谷慈光阁U型谷清音谷鳌鱼洞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一)自然遗产2.主要自然景观—坞谷文殊洞石笋矼西海大峡谷散花坞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一)自然遗产2.主要自然景观—溪潭泉瀑百丈瀑九龙瀑松谷溪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一)自然遗产2.主要自然景观—溪潭泉瀑三叠泉锡泉逍遥溪法眼泉灵锡泉人字瀑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一)自然遗产2.主要自然景观—云海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一)自然遗产3.主要原生植物

资源概况:黄山的植物原始垂直分布的价值,早在本世纪初就引起国内外名家学者的关注。最早从事黄山植被研究的首推我国已故植物学家钟观兴先生,他在1918年-1927年间,几上黄山采集植物标本。1923年国际友人A·N·Steward等到过黄山作过短暂的植被考察和植物采集,与E·H·Wtls两人分别在1925年和1927年先后发表了黄山4个新种——Rhododemdronanhweiseswils.;QuercusStewardiiRehd.;Magmoliacylilindricawils.;TiliaobolongifoliaRehd.和一个新变种——RhammuswlilsonisohneidwarTilosaRehd.在这同时,我国植物界老前辈钱崇澍、秦仁昌、郑万钧、锺补求诸氏也为黄山的植物研究做了大量先驱工作,先后发表了55个变种,13个新种。随后国际上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前来黄山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发掘自然遗留的价值。黄山原生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自然分布的植物有1450种,其中苔藓植物60科240种,蕨类植物21科110种,祼子植物6科14种,被子植物130科约1300种。森林覆盖率达56%,地被覆盖率达82.6%。森林群落原始结构完整,生态系统基本稳定平衡。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一)自然遗产3.主要原生植物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一)自然遗产3.主要原生植物

黄山主要植物种质资源:有176种,分布的海拔高度为700m—1700m,其中乔木占39%,灌木占17%,藤本占5%,草本占36%,常绿树木占31%,落叶树木占69%。主要的种类有黄山毛灰藓、黄山菊、黄山卫矛、黄山紫荆、黄山梅、黄山蔷薇、黄山牛皮消、华东黄杉、金樱子、山槐、榛子、茶树、玉竹、萝藤、党参、胡颓子、阔叶箬竹、玄参等等。

黄山植物区系在世界地理中的成分:中国特有种中间,苔藓类有8种,种子植物有446种;黄山特有种,蕨类有13种,种子植物6种;世界种,苔藓类10种,蕨类1种,种子植物122种;与日本同分布种,苔藓类有91种,蕨类有75种,种子植物有264种;还有亚洲与美洲种、非洲热带种、澳洲种等等,这类大多为种子植物,分别占了一定比例。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一)自然遗产4.主要气象和土壤

黄山土壤概况:黄山土壤的垂直分布地带性明显,海拔900米以下为山地黄壤,母质为花岗岩,杂以千枚岩和石英沙岩,质地粗松,酸性反应;海拔900-1600米为山地黄棕壤,为花岗岩的风化物,含粗石英沙粒,酸性反应;缓坡或沟后中国天然林发育良好,土壤表层腐殖质积聚,有机质含量高达3%以上;在海拔1600-1840米的山顶平台地域有高山草甸土,呈块状分布,面积不大,呈酸性反应。

黄山四季划分: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一)自然遗产4.主要气象和土壤

黄山各月平均风速:

黄山各月雾凇雨凇:

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一)自然遗产4.主要气象和土壤

黄山各月降雪日数及初终期:

黄山各月霜日数、初终期及无霜期:

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一)自然遗产4.主要气象和土壤

黄山各月平均绝对温度:

各月平均日照时数(小时):

黄山各月平均气温及年较差:

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二)文化遗产1.概况黄山于1990年12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第2个双遗产。黄山文化遗产以符合世界遗产标准第2条被列入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标准ii:体现了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重要的价值观交流,对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黄山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自古以来就名扬四海、广为赞誉,人文积淀丰厚。她既是古老的徽州文化的重要过程和历史见证,又具有独有的风格与特点。自公元747年唐朝皇帝敕改名为黄山以来,黄山以其奇峰云海吸引无数的隐士、诗人和画家前来创作,留下了丰厚的文学艺术瑰宝,在中国的山水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二)文化遗产1.概况揽胜桥黄山南大门慈光阁黄山画(刘海粟作品)古蹬道摩崖石刻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二)文化遗产2.建筑遗产

黄山建筑遗存:“天下名山僧占多”,黄山也不例外。黄山文化史迹,始于道教,盛在佛教,宗教兴衰,影响极大。历经一千多年的开发建设,留下了类型丰富、数量众多的建筑遗存,为今天研究古代的建筑提供了活素材。

寺庙:早在南朝元嘉年间(公元424—453年),佛教传入黄山,历代修建寺庙近百座。寺庙中,祥符寺、慈光寺、翠微寺和掷钵禅院,号称黄山“四大丛林”。虽然这些寺庙大多已荒废,但从后来修复保存下来的一些建筑,不难看出建设者们在建筑形式和选址方面的独具匠心与慧眼。

险塞关隘:黄山在明清时设有乌泥关、汤岭关二座关隘。两关处于徽州府和宁国府的分界处,山阳属徽州府歙县,山阴属宁国府太平县。1958年,汤岭关按原貌修复,采用徽州民居风火墙形式,它不仅是一个绝妙的文化景点和观光去处,同时也为皖南清代文化和民俗提供了实物资料。乌泥关分为上关、下关,因修建公路而消失。黄山蹬道逐步形成了以北海为中心,分东、西、南、北四条主干线,贯通于各个景区景点,总长8万余米,石阶6万多级。黄山有许多自然或人工修筑的观景平台,皆位于景区绝佳处,蕴含着宗教传说和审美观的艺术,自然天成的如炼丹台、文殊台、望仙台等,人工修筑的有清凉台、散花坞观景台等。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二)文化遗产2.建筑遗产

亭阁:黄山历史上有古亭阁40余座,现大多已湮没。经过逐年整修和新建,现有亭阁30余座,较为著名的有观瀑楼、听涛居、排云亭、立马亭、海心亭、曝光亭、炼玉亭、观瀑亭、桃源亭、观鱼亭、翼然亭等。大多以黄山花岗石为材料,庄重古朴。

大门坊:黄山大门坊是黄山南入口的标志,建于1950年,坊高10米,宽12米。门匾上“黄山”二字是陈毅元帅1963年陪同36国驻华使节游黄山时亲笔所书。现已作为文物门坊加以保护。2006年,新建黄山北大门门坊,门坊上“黄山”二字为邓小平同志手书。

桥梁:黄山溪涧众多,沟谷纵横,桥梁甚多。有跨溪小桥、跨崖旱桥和跨峡天桥等多种形式。黄山桥梁多为明清年代所建筑,加上民国时期及现代所建,共有70多座,绝大多数为拱形花岗岩石桥,如白龙桥、揽胜桥、步仙桥等。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二)文化遗产2.建筑遗产黄山观瀑楼黄山排云亭黄山白龙桥黄山汤岭关黄山海心亭散花坞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二)文化遗产3.文化传承—概况

黄山是“世界文化遗产”,既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历代来黄山观光游览、写生创作的名人不可胜数,为中国文化艺术宝库留下了大量宝贵的作品,并传存于世。

神话传说:流传于黄山的神话、典故、轶闻、民间故事很多,它把黄山众多景观一一演化为有生命的形象。黄山古称黟山,因山体的花岗岩经物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后,表面呈青黑色,远眺苍黛而得名。相传轩辕黄帝在黄山炼丹而得道成仙,因唐玄宗李隆基信奉道教,特于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六月十七日敕改黟山为黄山,意为黄帝之山,从此黄山名声广为传播。黄山很多的景名,如轩辕峰、炼丹峰、仙人峰、黄帝源、洗药溪以及药臼、丹井等,都与此传说有关。

文学艺术:黄山的自然美景,吸引了历代的诗人墨客,志士名流,领略和歌咏雄伟、瑰丽的自然景色,产生了浩如烟海、灿若繁星的文学艺术作品。自盛唐至晚清,描绘黄山的散文有几百篇,诗词达两万余首。近30年来,游人迅猛增长,其中也有大量的诗词歌赋,但这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主要以影像作品为主。有的以外景地出现在国内外的电影电视中,有的则以黄山的人、事、物为主独立成片,如电视剧《黄山人》、《寻梦到黄山》、《黄山短尾猴》等。近年来的摄影出版物更是层出不穷,也有百种,如《黄山奇观》、《黄山天下奇》、《黄山百松图》、《黄山奇松》等。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二)文化遗产3.文化传承—黄山画派每当人们提起中国的山水画,就会自然想起黄山,称它是中国山水画的摇篮。黄山享有如此盛誉,其功在明末清初创建“黄山画派”的艺术大师们。这些不同籍贯的山水画家凝重简练的笔墨,明快秀丽的构图,清高悲壮的风格,深沉宏达的画意,在画坛独树一帜。黄山是黄山画派的发祥地。明末清初,石涛、渐江、梅清、查士标、雪庄等,创立了以黄山为主要表现程式的山水画派。现代名家黄宾虹、汪采白、张大千、傅抱石、刘海粟、李可染等,他们笔下的黄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中国画库留下了珍贵的遗产。黄山画派的大师们师法自然,不断地从黄山山水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艺术创作,他们以凝重简练的笔墨,明快秀丽的构图和清高悲壮的风格,在画坛独树一帜。黄山哺育了各个时代的许多艺术家,艺术家们又赋予黄山以艺术生命。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二)文化遗产3.文化传承—黄山画派代表作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二)文化遗产3.文化传承—黄山书画院1、简介:黄山书画院位于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安徽省黄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的温泉观瀑楼。右倚桃花峰,隔桃花溪与天都、朱砂、莲蕊、圣泉、钵盂诸峰遥望。改造后的黄山书画院(观瀑楼)一次可接待8-10人,有客房、办公接待室、会客厅、创作室、棋牌室和食堂餐厅。2、指导思想:立足高端,面向世界,放眼长远,收效未来主要是依托黄山美景观吸引游客,依托黄山书画院和黄山艺术馆这个平台联络著名书画家,依托黄山温泉这个特色留住收藏家,发挥优势全面打造黄山旅游文化的新理念、新视点、新品牌,为黄山文化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功能拓展:进一步成立黄山艺术基金会,全面拓展黄山书画院与艺术馆馆的收藏、展示、创作、交流、拍卖、研究、会议和高端接待功能。4、目标和措施:旅游业态中的新视点—旅游文化新视点,立足高端树品牌;书画艺术展示的殿堂—收藏布置和展示,接受捐赠与资助;黄山画派研究的基地—写生创作并科研,联合办学育新才;文化遗产交流的窗口—三进三联保品位,走出国门扩影响;文化产业运作的典范—拓展经营与拍卖,产业运作创财富。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二)文化遗产3.文化传承—黄山书画院画院(春)画院(夏)画院(秋)画院(冬)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二)文化遗产3.文化传承—黄山书画院黄山艺术馆全貌黄山艺术馆、创作接待馆俯视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题名黄山艺术馆之创作接待馆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40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二)文化遗产3.文化传承—名家作品黄海烟云东海秋光春漫黟山天都峰图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41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二)文化遗产4.摩崖石刻自唐至今,摩崖石刻约有200余处,其内容或咏赞风景,或寄情抒怀;或题名记游,或记载古迹;或引经据典,或传经颂道。篆、隶、真、草、楷等书体齐全,精湛、古朴、典雅。字径小者仅寸余,小巧玲珑;镌刻在海拔1589米的青峦峰峭壁上的“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每字直径6米,“平”字的一竖长9米,为世所罕见。“鸣弦泉”、“洗杯泉”,为唐代诗仙李白的手迹,弥足珍贵。“大块文章”、“大巧若拙”、“群峭摩天”、“殊胜妙绝”等石刻,寓意深刻,令人叫绝。黄山的部分摩崖石刻因年代久远及文革历史原因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为延续黄山文化的历史传承、丰富黄山文化遗产的内容,黄山对受损的摩崖石刻分期分批进行修复。2011年,黄山增补了3处受损的摩崖石刻,并为新建的3处避雨亭题写了楹联和亭名。三处摩崖石刻:摩崖石刻的内容均选材于历代名家歌咏黄山之作,有黄宾虹《黄山卧游》中的诗句、有赖少其《天都峰赋》,还请了当代著名书画家冯大中先生亲书元代鲍深诗句。三处避雨亭:三处避雨亭的楹联和亭名也都集中着黄山文化的精粹,如光明顶处避雨亭题刻刘海粟作品之“海到尽处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西海大峡谷二环岛处题刻郑板桥作品之“黄山云似海,天姥日为丸”等。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42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三:主要遗产资源

二)文化遗产4.摩崖石刻光明顶处避雨亭大块文章玉屏峰石刻清凉台石刻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43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四: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保护现状对于黄山风景区的保护,主要涉及其生态安全的保护,而生态安全的保护常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现状密切相关。黄山景区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温湿气候区,植被覆盖率为84%,又远离工业城市,原本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但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黄山生态环境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为干扰的威胁。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开发强度增加,旅游对环境的压力增大;二是环境质量现状有明显下降,尤其是水环境质量。游客容量与生态安全:黄山风景区客流数量目前呈波动增加的势头。一方面,大量游客的介入使得游客的旅游安全难以保证,游客自身也不能得到游览愉悦的目的,同时还会对黄山景区的生态系统造成较大的环境压力。因此,合适的游客容量确定对于维护黄山的生态安全性十分重要。通常,游客自身的心理容量要小于风景区的物理容量,当物理空间上还可增加游客时,游客的心理已难以承受。环境容量与生态安全:随着黄山开发和游人的增加,黄山景区环境质量也在变化。黄山的大气、土壤、声环境质量状况较好,在近二十几年内受影响和变差的可能性小。水环境和垃圾的处理是威胁黄山生态安全的重要环境因素,由于景观的自然组分中水的稳定性和抗干扰力差,目前,保护黄山风景区各类水质达到良性循环状态是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关键。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44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四: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保护现状

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45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四: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二)现存的具体问题1.森林植被破坏,动植物资源减少:森林植被是维持黄山风景区生态系统稳定的主体。自70年代以来,黄山的森林植被不断地被砍伐破坏,年均砍伐森林500m3。近10年内,由于游客大幅度上升,烧材量增加,每年砍伐林木3000m”,即基本建设用材1000m.,薪炭用材100om3,偷伐100om3。黄山每年烧柴多达200万kg,仅玉屏楼宾馆一年就烧掉木材30万kg。筑路建房,兴建索道和蓄水设施等工程建设也造成植被破坏。据不完全统计,森林植被破坏面积为20多万m2。再加之森林火灾和游客的践踏等人为的破坏,致使黄山的森林覆盖率由50年代的75%下降到目前的56%。动植物资源锐减。索道的建设,碎石翻滚,所到之处草丛树木被毁,森林植被遭到毁灭性地破坏。黄山西海水库库区分布有华东地区少见的高山植被类型,种类繁多,有多种珍稀植物,因建设水库砍伐破坏,破坏植被面积近2万m2。游客在树干上刻字、抚摸、攀枝、拍照,也使名松古树受损。由于违章修建玉屏楼茶水站,致使黄山迎客松158条树根被砍断,损伤严重。鳄鱼峰顶部的高山草甸,因游客的践踏,大部分枯萎,沙石裸露。森林植被的破坏,影响到动物的生存环境。过去常见的动物,如黄山短尾猴已很难见到。景区周围的山林常发生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现象,冬季经常有人进入景区偷猎或将动物赶出景区捕猎。由于洋湖林场开垦种茶,采伐林木破坏植被,医药部门设立洋湖药材收购站,对苏门羚、梅花鹿等珍稀动物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和影响。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46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四: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二)现存的具体问题2.自然景观的破坏:

由于开发建设,黄山不少的自然景观被破坏。如温泉景区,原来风景幽美秀丽,被称作桃源仙境的主要游览胜地,由于连片建设,桃花溪两岸高楼林立,建筑面积高达10万m么,占全山建筑面积的73.98%,使温泉景区城市化,建筑物遮挡了人字瀑,名泉被圈在院墙内。桃花溪上游河床漂砾取作建筑石料,既破坏了景观,又影响了河床构造。黄山每年有上万立方米的山体岩石被开采用于建筑石料,山体景观正受到严重破坏。近年来,北海、西海和云谷寺等景区,也因大规模的连片建设,变成热闹的小城镇,人满为患,拥挤不堪。北海万松林,已被砍伐破坏所剩无几。西海水库库区为杜鹃坞,登丹霞峰望杜鹃坞为黄山一景,水库的建设破坏了这一景观。松谷庵景区郁郁葱葱的老虎嘴,由于修筑二龙桥至芙蓉岭公路,被炸得面目全非。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47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四: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二)现存的具体问题3.水分平衡失调:

由于黄山森林植被的破坏,涵养水源的能力明显下降,水量减少。过去一降雨水,下部沟溪要在2小时后才能见到大小流。如今一降雨水,沟溪水流随即暴增,且水体混浊。随着游客的增加,供水紧张。山上的蓄水设施,使溪水截流,改变了原水系的分布,破坏了水分的平衡。如建设西海水库,形成了水的再分配过程。即将西海杜鹃坞沟谷中的水调到北海,作生活用水,其生活污水经狮子沟,在铁线潭上方与西海杜鹃坞沟谷中余下的一部分水流合流,注入铁线潭。如此造成杜鹃坞沟谷中水流减少,狮子沟水流增加,导致两个沟谷中植被的演变。过去,黄山温泉可自流上涌,游泳池半天即可灌满,现在需动力抽水,且水温降低。桃花溪汤口段建设黄山汽车站,河床堵塞1/3,严重影响溪流的畅通。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48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四: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二)现存的具体问题4.旅游业超负荷运转:

近年来,黄山的游客数量与日剧增。60年代,平均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1979年黄山正式对外开放,游客接待量为28.2方人次,至1990年增加到130万人次,为1979年的4倍多。11年间游客平均年递增率为14.9%。黄山旅游旺季,平均游人日流量1万人。客量的分布,山下3000人,山上3000人,途中3000人,以致玉屏楼至北海的游览道路上,形成一道人墙。且玉屏,北海景区接待床位只有1788张,大大超过了接待能力。玉屏、北海和西海等景区是黄山风景之精华,地貌特征多为陡峭山峰,容纳游人停步的地方有限,在食宿点不易再扩大规模的条件下乡环境客容量负荷过度。除已建成的云谷寺至白鹅岭索道,一旦再建松谷庵至丹霞峰,桃源亭至玉屏楼索道,四方游人齐头并进涌上北海和玉屏景区,将造成山人游人的严重超载。本文档共53页;当前第49页;编辑于星期三\10点54分四: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二)现存的具体问题5.环境严重污染:

黄山旅游旺季,每年至少有1万t的生活垃圾和3万t粪便积存在山上长期得不到处理。游览道路两侧和深谷洞穴以及食宿接待站,堆积着罐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