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著作读书笔记3000字篇一:读后感(3000字)
?文化的价值?读书笔记
经管051陈婷
一、写作动力及作者背景介绍
20世纪已经成为过去。在这个世纪中诞生了一些非常伟大的哲学家。假设我们列举一下这样的哲学家的名字,那么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无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位。如鹰鹫般棕色而瘦削的面孔,目光深沉有神,举止灵敏有力,特立独行,天马行空,没有恋爱,没有婚姻,没有朋友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年4月26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有钱人家庭。他的父亲是当地做钢铁生意的大商人,母亲是很有艺术素养、很有艺术造诣的家庭妇女。维特根斯坦兄弟姊妹有8个,他排行老小。维特根斯坦生活在一个精神与物质都富有的家庭。他的母亲经常在家中开音乐晚会,出席这种家庭音乐晚会的都是些名人,例如勃拉姆斯。维特根斯坦从小也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维特根斯坦承受教育的经历也很普通。他先是在家中承受启蒙教育。他在14岁时才开始到异国他乡求学。先后在奥地利林兹、德国柏林、英国曼彻斯特上大学,学的是机械工程,空气动力学〔毕业设计:飞机发动机螺旋浆〕等专业。在学习期间对数学的逻辑根底问题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先后读过〔英〕罗素与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德〕弗雷格的?算术的根底?,并前往德国耶拿拜访数学大师弗雷格。结果弗雷格在见到维特根斯坦后,认为英国人罗素更适宜答复维特根斯坦的疑问。罗素对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天赋表示肯定,同意指导维特根斯坦从事数理逻辑的研究。
不久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维特根斯坦当时刚好回到维也纳,就作为奥匈帝国的自愿兵〔炮兵〕与俄国人打了几年的仗,后来转向意大利作战。1918年11月成为意大利人的战俘。第二年8月维特根斯坦被释放。从1911年维特根斯坦对数学问题感兴趣算起,直到1918年他的早期哲学代表作?逻辑哲学论?的定稿,维特根斯坦这七八年始终对数学的哲学根底、逻辑根底有着极大的兴趣,并保持始终如一的考虑。?逻辑哲学论?于1921年在德国的?自然哲学年鉴?第14期上发表,此后维特根斯坦认为自己已经完成哲学考虑,带着这种想法他到了奥地利的山区小学去教书。他教小学的时间有七年。完毕小学教学生涯
后他回到城市生活,并于1929年重返英国剑桥大学,这时维特根斯坦已经因为他自己的早期哲学代表作而成为名人,几个月后,他直接以?逻辑哲学论?这本书申请并获得博士学位,然后就留在剑桥大学教书。从1926年起直到1936年,他与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石里克、卡尔纳普等人来往较亲密。维也纳学派自认为读懂?逻辑哲学论?的思想,并从中引申出本学派的主要哲学观点。维特根斯坦于1929年重返剑桥大学,又开始从事哲学研究,于1951年病逝。他前期的代表作是?逻辑哲学论?〔1921〕。他后期的主要著作为?哲学研究?〔1953〕,他在写作、考虑过程中写了大量的笔记,被辑录在?哲学评论?。?哲学语法?、?蓝皮书和褐皮书?、?关于数学根底的议论?。?关于心理哲学的议论?、?片断?等书中,临死前写了?论确定性?。
正是因为维特根斯坦具的良好的家庭背景以及非同一般的生活经历使其有极为深沉的文化素养,对人类生存本质有着深化的感知。早年维特根斯坦家族有着浓重的艺术文化气氛,父亲卡尔奧地利文藝評論家卡爾·克勞斯(karlkraus)的著作。然而“不幸〞却很早就与这位哲学家如影随形,孤独和抑郁充满了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据其传记作者威廉·巴特利(williamwarrenbartley)考证,维特根斯坦家族的兄弟五人里,包括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本人共有三名是同性恋者,这其中的两个兄长汉斯和鲁道夫早年分别自杀,此后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虽然放缓了对子女们的严厉,青年路德维希却仍然常常有令罗素担忧的自杀倾向,据称其本人参加一战就是为了“体面地自杀〞。他的另一个兄长库特·维特根斯坦在战场上被俘前自杀,在战争里幸存但致残的最后一位兄长,保罗·维特根斯坦,是著名的单臂鋼琴家。维特根斯坦是语言学派(大约相当于分析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思想的最初源泉主要来自弗雷格的现代逻辑学成果、罗素与怀特海写的?数学原理?和g.e.摩尔的?伦理学原理?。他的哲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他想提醒当人们交流时,表达自己的时候到发生了什么。他主张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整个文明的根底,哲学的本质只能在语言中寻找。他消解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唯一本质,为哲学找到了新的开展方向。他的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分别代表了横贯其一生的哲学道路的两个互为比照的阶段。前者主要是解构,让哲学成为语言学问题,哲学必须直面语言,“但凡可以说的事情,都可以说清楚,而但凡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4】,哲学无非是把问题讲清楚。后
者又把哲学回归哲学,在解构之后是建构,创造一套严格的可以表述哲学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因为日常生活的语言是生生不息的,这是哲学的根底和源泉,所以哲学的本质应该在日常生活解决,在“游戏〞中理解游戏。
维特根斯坦他的前后期思想转变很大,他在?哲学研究?序言中说明前期著作犯了严重的错误,当然,他也说过要把前后期著作比照,以前期著作作为背景来理解后期哲学。维特根斯坦思想转变来源于他自己的长期的独立考虑以及他的老师或朋友的帮助。他的独立考虑焦点在于如何成为一个“形而上学的自我〞,一个可与世界进展不断信息交流的自我。他的老师或朋友,如經濟學家皮耶羅·斯拉法【5】那么使他接触到語言社會性的一面,他们的观点对于纯粹安静的逻辑世界是一种冲击,因此也有助于维特根斯坦走出纯洁的逻辑世界,面向喧闹的日常语言交流世界。
二、主要观点
从?文化的价值?这本是中我们可以明晰地看到维特根斯坦是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说他是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首先是由于他具备了理想主义者的公认条件:有着不同凡俗的却难以实现的远大理想;有着为理想献身的热情和理论;有着与现实社会抗争的勇气和智慧;以及有着实现理想的详细方法和这些方法对后人的启示等。
毫不夸张地说,维特根斯坦的一生就是为他的理想不懈努力奋斗的一生。当然,他的理想并不是要建造某种远离尘世的理论大厦,也不是要哗众取宠地树立自己的个人形象。相反,他的理想只是要“让一切保持原样〞:让思想和生活都远离哲学家们的打搅而恢复它们的本来相貌;让哲学家对自己的工作有“自知之明〞;让每个人都能做到老实、仁慈,不违犯自己的意志行事。这些看起来并不深奥复杂,也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但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它们却是我们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特别是哲学家〕都需要认真对待的,因为现代社会已经使人们变得愈加虚伪做作,使哲学家们“戴上了假面具〞。所以,我们需要清楚地、“毫无掩饰地〞认识自己,需要“把哲学家的语言放回到日常生活中去〞。从文化的价值这本书里,我们就可以看到维特根斯坦一生为到达这个理想而不懈努力的形象。
说他是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还由于他那桀骜不逊的性格和认真严谨的人生态度。传说维特根斯坦不太爱笑,没有那种让人松弛的幽默,但他的智慧却是通过他的考虑和解决详细问题的才能表现出来的;据说维特根斯坦接人待物都过于认真,甚至有些钻牛角尖,令他周围的人感到为难不安,但他的严谨作风却是他追求生活本真状态的表达;还有人说维特根斯坦不擅长交友,无论有过多么亲密关系的朋友或学生最终大多都离他而去,
但这恰好是他不
愿放弃自我去随和别人的证明,虽然这种做法并不一定值得称道。总之,缠绕在维特根斯坦身上的所有不解、责备甚至是诋毁,都是由于他本人对自己所认定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的坚持,都是他的倔强个性使然。从巴特利的生动描绘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维特根斯坦放弃自己遗产时的坚毅面孔,看到他与天真淳朴的小学学生交谈时的亲和眼神;似乎可以听到他与朋友们聊天时不多的话语,听到他与罗素、波普等人争论时的剧烈言辞。
在我看来,维特根斯坦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完美,并没有因为他的同性恋倾向和有些乖僻的行为而受到影响。相反,他的这种倾向和行为的出现,正是由于他固执于自己的某种要求。按照巴特利的以及其他一些人〔包括麦奎尼斯等人〕的解释,维特根斯坦的同性恋倾向是他对自己童年曾做过的某件坏事的心理扭曲的结果。当然,这里并没有为维特根斯坦的这种倾向和行为做辩白的意图,因为这些显然不过是他个人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不过,由此我们却可以推断,维特根斯坦常说自己的言行不为他周围的人所理解,并说自己“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大体应当包括他的这些倾向和行为。由此也可以看出,维特根斯坦对自己的行为是有清楚的认识的。
倘假设一个人明明知道自己的言行无法为周围的社会所承受但却仍然我行我素,那么,这个人要么是一个疯子,要么是一个天才。西方哲学史上不乏这样的天才,虽然他们在世时常常被看作是疯子。维特根斯坦就是这样的一个天才。在他辞世50年后的今天,我们才算真正看到维特根斯坦的精神世界,才真切地感受到他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完美形象。这恐怕还要感谢这部?文化的价值?。
生命。伦理。价值。情感。宗教。激情。想象。直觉。形而上的本体凡不可说的,只能显示。维特根斯坦如是说。
在20世纪的哲学家中,维特根斯坦是吸引我兴趣最为长久而又最令我困惑不解的人物。维特根斯坦像一个宏大的磁场或者漩涡,我刚刚一接触便被一股强大的吸力身不由己的卷入进去,无力自拔。记得?论语?中孔子的弟子颜回对孔圣人的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西方圣哲维特根斯坦所给我的就是这种奇异的感觉。
三、框架分析
?文化的价值?这部书,是作者根据维特根斯坦的遗留的手稿所写成的,有不少笔记与他的哲学著作没有直接的联络,尽管它们分布在他的哲学阐述之中。笔记中有的是自传,有的评论哲学活动的本质,有的涉及一般意义的论题,譬如关于艺术和宗教的问题。通常没有必要把它们与哲学阐述分开.不过,维特根斯坦本人在许多地方用括号或其他方式有意将两者分开。
有些笔记简短,有些却很长。大多数具有宏大魅力。它们语言优美,寓意深化,对于文科学者来说,显然有必要出版他的一局部笔记。作者从集子中抽掉纯属“私人〞性质的笔记,维特根斯坦的这些笔记议论他生活的外界环境,他的心理状态以及他与其别人——其中有些人仍在世——的关系。
本书搜集了维特根斯坦1914年至1951年所作的有关笔记。这些笔记是由维特根斯坦的学生冯·赖特从维特根斯坦的遗稿中搜集,挑选出来的.这些笔记涉及到哲学,宗教、历史、科学、教育、心理学、逻辑学、语言学、美学,艺术、音乐、道德等方面的问题。它们不仅对于研究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历史背景和开展状况是非常珍贵的,而且对于讨论维特根斯坦本人的社会历史思想、文艺评论思想,道德伦理思想(在维特根斯坦主要著作中,对这些方面的阐述相对来说很少)也是不可多得的。从这些笔记中还可以大致看到一位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的精神相貌、生活阅历、个人性格,文化修养,治学风格、兴趣爱好的特征。
篇二:国富论读书笔记3000字(共7篇)
篇一:?国富论?读书笔记
?国富论?读书笔记
?国富论?全名?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由亚当·斯密于1767年开始著作,历时6年,终于完成?国富论?第一稿。之后3年,又进展重新修订,于1776年正式出版该著作。十年磨一剑,?国富论?在经济思想史上构建了第一个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关系的经济学体系,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在经济危机涉及全球的当下,反思经济危机爆发的来龙去脉,很多人开始从传统经济学著作中找寻蛛丝马迹。
在“第一章:论劳动分工及分配〞中,亚当·斯密从劳动消费力不断进步着手,经过深化研究后他认为劳动分工能使消费力得以成倍进步,而且首次提出了“劳动分工〞这一重要概念。同时,劳动分工也促使劳动消费专业化,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被打破,劳动产品的交换迫在眉睫,而交换所需的媒介——货币也是呼之欲出。
本〔机器和设备〕和流动资本〔食料、材料、成品和货币〕,这样深化透彻的见解史无前例。在“第三章:论各国财富增长方式〞中,亚当·斯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给欧洲各国带来的社会构造上的宏大变革出发,研究其财富增长方式的变化。主要有以下三个观点:第一,生活的根本需要刺激农业的产生和开展,农村的兴起推动城市的进步,最终加速国家财富的增长;第二,地主兼并农民的土地,致使大片土地不利于改良,更不利于消费方式的改革,阻碍了社会的开展〔地主不愿意改革,以致失去自己的权利、地位和财富〕;第三,都工商业的增加与富裕,对农村的改良与开展有三大奉献——首先,为农村的土地消费物提供一个宏大而便利的市场,从而鼓励了农村土地的开发与进一步改良。其次,城市资本转入农村,为土地的改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最后,还有一点往往不为世人所注意,却是最重要的:农村居民一向与邻人争斗,对雇主依附。
进口额——所获得的财富,相应的重商主义政策下两大主富国裕民的途径就是限制进口〔关税壁垒〕和鼓励出口〔出口退税〕。而亚当·斯密却在本书中鞭挞了重商主义,他更提倡自由贸易和开通的经济政策。其二,为重农主义,重农主义由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重农主义学派〕提出。重农主义者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根底,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财政问题可谓是国之重中之重,也是一个很繁琐的难题。为此,亚当·斯密在“第五章:论国家的财政〞中对于财政难题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篇二:国富论读书笔记(1)
读?国富论?分工理论之浅见
一.亚当·斯密简介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英国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是其经典著作。
亚当·斯密的思想集百家之所长。他的继承者中不乏像托马斯·马尔萨斯和大卫·李嘉图这样著名的经济学家。现代经济学中一些新的概念和方法也是基于斯密的经典经济学之上的,甚至可以说连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也受到了斯密的影响。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的福利经济学也受益于斯密的理论。森曾不止一次地提到斯密的奉献。
二.?国富论?内容概论
?国富论?研究的对象是经济世界,认为经济的出发点是利己心。
1.“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亚当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推动力。
2.分工是进步消费率的关键。亚当3.劳动价值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述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时,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一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能在多大程度上负担得起和享受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以及种种娱乐消费品。但是,自分工完全确立以来,个人所需要的物品,仅有极少局部依靠自己的劳动,而大局部却需依靠别人的劳动。所以,他是贫是富,要看他能支配多少劳动。换言之,要看他可以购置多少劳动。一个人占有其物品,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意以它来交换他物,对他来说,这物品的价值等于他能购置或能支配的劳动量。
4.反对殖民地政策。
5.主张“自由放任〞。?国富论?最重要的局部是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其中讨论两种制度:一种是商业制度;另一种是农业制度。亚当·斯密主张“自由放任〞,他强调,只有对外对内的商业不受任何限制,才能使一个国家得到充分的开展与繁荣;同时他也反对各种公司的垄断。
6.政府的主要职责。亚当·斯密对于政府的职责规定得相当详细。他认为,政府的主要的任务在于对外抵御敌国,对内执行司法;政府的另外一个重要职责是“创立并经营某些公共工程〞。
7.教育的重要。亚当·斯密认为教育社会底层民众,国家虽得不到什么直接的好处,但总比让民众无知识,不受教育好得多。他指出,在自由国家,政府安定主要依靠有力的言论,因此,公众教育程度越高,受教育者越多,越有公正判断的才能。从这个角度讲。
三.?国富论?分工理论的理解
?国富论?第一篇主要阐述了消费力进步的原因,斯密在第一章专讲分工,开篇就提出:劳动消费力的全面进步,以及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技能性、纯熟性和判断力的逐步完善,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第一,劳动者纯熟程度的增进,势必增加他所能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常要损失一些时间,因节省这种时间而得到的利益,比平时看到时所想象的大得多。人不可能很快地从一种工作转到使用完全不一样工具而且在不同地方进展的另一种工作。但即使如此,损失还是很大。人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时,通常要闲逛一会儿。在开始新工作之初,势难立即精神贯注地积极工作,总不免心不在焉。而且在相当时间内,与其说是在工作,倒不如说是在开玩笑。闲荡、偷懒、随意这种种习惯,使工人常流于缓慢懒惰,即在非常吃紧的时候,也不会精神勃勃地干。
第三,利用适当的机械能在什么程度上简化劳动和节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广州客运资格证考试多少道题及答案
- 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考核任务一-国开(ZJ)-参考资料
- 输气工试题3.判断题
- 汽车设计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 租房合同范本15篇
- 济宁供热安全生产管理
- 物料使用标准化流程:确保安全
- 全球贸易法律环境分析
- 佳木斯市界江船员培训规范
- 保险理赔诉讼指南
- 水电费结算证明
- 2023年6月英语四级真题(第一套)
- 医院教学课件:宫颈癌三级预防
- 金手指外观检验重点标准
- 电机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
- 国家开放大学《实用心理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撤回支付令异议申请书
- 公元纪年法-完整版PPT
-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五单元-群文阅读《说明方法的妙用》教学设计
- 高中英语外研版高中选修7Scopeandsequence-英语长难句教学反思
- 内部控制案例第06章案例18 乐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