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践论及其当代启示第一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毛泽东的《实践论》《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部重要代表著作,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经验的哲学总结,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之一。第二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实践论》——《实践论》写于1937年7月,是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哲学时的一部分内容,建国后于1950年12月重新发表于《人民日报》。第三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实践论》的主要内容一、《实践论》的写作背景二、《实践论》的主要内容三、《实践论》的当代启示第四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一、《实践论》的写作背景《实践论》完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已经结束,抗日战争刚刚开始的中国。第五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一)《实践论》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总结中国革命具有自己的特点: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是农民。革命的实际: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相互勾结,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交织,革命的敌人日常强大和残暴。
第六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列宁——
“你们面临着全世界共产党人所没有遇到过的任务,就是你们必须以共产主义的一般理论和实践为依据,适应欧洲各国所没有的特殊条件。这是一个困难、特殊但又特别崇高的任务,这个任务的解决,无论在哪一部共产主义的书本里都找不到。”
第七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在革命斗争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渐对中国社会的性质、特点和规律有了全面正确的认识,写作《实践论》就是要从哲学上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指导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第八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实践论》是中国共产党反对党内教条主义的思想成果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归于失败。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内又相继发生了三次“左”倾错误,特别是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统治全党达四年之久,使整个中国革命几乎濒临危亡境地。第九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王明的教条主义“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山沟里出不了哲学家”“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第十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实践论》是中国共产党反对党内教条主义的思想成果1935年1月遵义会议,从组织路线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从政治路线上批判“左”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1936年12月红军大学演讲,从军事路线上集中批判“左”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问题意识第十一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中国共产党的“红埔”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陕北安定县瓦窑堡创立。林彪任校长,毛泽东兼任政治委员,罗瑞卿任教育长。1937年1月迁到延安,卢沟桥事变后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毛泽东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林彪任校长﹐罗瑞卿任副校长。即今天的中国国防大学。“将军科”
第十二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三)《实践论》是毛泽东进行哲学思考和哲学研究的伟大成果
抗日战争前后,大量的马列著作被介绍到中国,在延安能搜集到上世纪30年代出版的许多马列著作,毛泽东除了认真研读当时在延安能看到的马列哲学著作外,还仔细阅读了苏联和中国的哲学工作者写的有关书籍,为写作《实践论》作了理论准备。
第十三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对写作《实践论》有重大影响
的两本书:艾思奇:《大众哲学》(1936)李达:《社会学大纲》(1937)第十四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艾思奇:艾思奇(1910年-1966年)原名李生萱。云南腾冲人。1936年1月,结集出版了《大众哲学》一书,这本“把哲学还给民众”的通俗化哲学著作,不到五个月就连续出了四版,创下了连续出32版的奇迹。毛泽东:“老艾同志不是天下第一好人,也是第二好人。”第十五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李达:湖南人,1937年出版《社会学大纲》。解放后编写《〈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等。第十六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实践论》以实践为基础,以辩证法为核心,以中国革命斗争为内容,系统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论述了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第十七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一)实践的地位与作用(1—5)(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6—21)(三)认识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2—25)(四)总结(26)第十八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一)着重论述了实践的地位和作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着重强调、反复阐述了实践对认识的基础性作用,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第十九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1、完整地论述了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毛泽东首次把生产活动、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活动规定为人类社会实践的基本形式,这有助于人们掌握社会实践的基本内容,把实践观点与群众观点有机统一起来,同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划清界限。第二十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系统地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第二十一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毛泽东论述的重点:毛泽东在这里所批判的主要是革命队伍中的唯心主义、脱离中国革命实践的教条主义。因此他着重强调、反复阐述的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离不开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第二十二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毛泽东对真理标准的论述:针对党内教条主义者把“本本”或“教条”作为真理标准的错误思想,毛泽东反复强调:“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第二十三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1、深刻阐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2、指出了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和基础。3、强调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4、阐明了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第二十四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1、深刻阐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性质不同,但不是互相分离的,他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第二十五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指出了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和基础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条件:一是感觉材料要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二是要将所得的材料加以“思考”,即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改造。第二十六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毛泽东《实践论》
3、强调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第二十七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4、阐明了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人们对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如果实现了预期的目的,那么,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算是完成了。但是,一般说来,人们对事物具体过程的认识,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第二十八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三)阐明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
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毛泽东分析了中国革命队伍中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指出:“唯心论和机械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
“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或右的错误思想。”这一论述不仅深刻揭露了党内机会主义的思想根源,也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知行关系问题。第二十九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知和行的关系纵观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从孔夫子直到孙中山,知行关系问题的探讨始终是中国哲学认识论探讨的主题。几乎所有的中国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论说过知行关系的问题。第三十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中国传统知行观孔孟——程朱:知先行后,知行分离。荀子——王夫之:行先知后,知行分离。孙中山——从“知之匪艰,行之惟艰”到“行之匪艰,知之惟艰”。第三十一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冯友兰:《实践论)——马列主义的发展与中国传统哲学问题的解决》
文章回顾了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知行观,反复论证《实践论》“正是发扬了自古以来的、认识论上的、唯物论的传统,解决了中国哲学中的知行关系问题。”
第三十二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四)科学概括了认识发展
的根本规律
《实践论》紧紧抓住认识与实践这一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来阐述认识过程,从而揭示了人类认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根本规律。第三十三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三、《实践论》的当代启示时隔70多年后的今天,重读《实践论》依然能感受到它跨越时空的价值和力量。
第三十四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一)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实践观点“实践出真知”是贯穿《实践论》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一条主线。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王充《论衡》
第三十五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全面深化改革的依据——实践发展的需要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要促进社会公正?为什么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第三十六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
——习近平
“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第三十七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为什么要改革
人民群众期盼——“十个一点”工资涨一点,房价降一点,物价稳一点,反腐狠一点,压力小一点,烦恼少一点,交通顺一点,环境美一点,外交硬一点,心情好一点。
——2012年十八大前人民论坛的调查结果第三十八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39为什么要改革——
总书记回应“十个更好”
“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第三十九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全面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改革生产力水平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一个大台阶GDP世界第二30年改革习近平:“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李克强:“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第四十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改革的“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
——历史学家余英时
为什么要全面改革?第四十一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1、快速经济转型——“时空压缩”“中国用30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三百多年走过的路程,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似乎时间和空间都被压缩了。”
——世界银行经济报告第四十二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2、单峰突进的经济转型——“四非”转型中国的经济转型与政治、社会、文化转型呈现出非同步、非均衡、非配套性和非整体性的特点,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社会建设滞后、文化建设滞后,权力腐败、社会保障、民生问题、人权问题、价值观混乱等矛盾日趋凸显。
第四十三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四非”转型带来的结构风险
温饱问题解决后,老百姓的期望更高,诉求更加多样化;贫富分化和横向对比也进一步拔高了人们的生活期待。
经济改革带来的问题,“金钱”已解决不了;其他改革滞后造成的问题“金钱”更解决不了了,改革必须从结构上做出调整。“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的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习近平在G20领导人第八次峰会上发言第四十四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45
两种“风险”带来的挑战——“中等收入陷阱”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3000美元—10000美元的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机遇期,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敏感期。这一阶段,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发展容易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第四十五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经济新常态——社会新矛盾
速度新常态结构新常态
稳增长调结构速度——“时空压缩”中国用30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三百多年走过的路程,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似乎时间和空间都被压缩了。
结构——“四非”转型中国的社会转型呈现出非同步、非均衡、非配套性和非整体性的特点。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第四十六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47全面深化改革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第四十七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领导干部必须重视科学理论
的指导作用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强调:“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理论上的成熟,是一个革命政党成熟的标志,同时也是领导干部成熟的标志。第四十八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领导干部必须重视科学理论
的指导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面广,深层次矛盾多,系统性要求高,任务十分艰巨;离开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凭经验办事、拍脑袋决策,就会使实践陷于盲目,甚至付出沉痛的代价。
第四十九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哲学与中国社会的历史变革中国革命开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抗日战争的开始:“两论”、论持久战等;建设新中国:全党全民学哲学;改革开放破题:实践标准哲学大讨论;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政治局一年内两次集体学习哲学。第五十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毛泽东《论持久战》“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这是全部问题的出发点。由于敌强我弱,这就规定了日本能够在中国有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的横行,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由于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又规定了日本不能横行到底,必然遭到最后的失败。毛泽东从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出发,分析说明了持久战将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指出抗日战争总的趋向是: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结论是:战争是持久的,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第五十一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还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和军事的关系理论,提出了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的任务。在政治方面: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人民战争,实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在军事方面: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1)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的方针:(2)采取运动战和游击战的作战形式。第五十二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领导干部要爱读书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发表了讲话,要求领导干部爱读书、读好书和善读书。
2014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要求:领导干部“少一点应酬,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
第五十三页,共五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哲学中央政治局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
(2013年12月03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教育软件定制开发合同
- 粉店设备回收合同范例
- 二零二四年度技术成果转化合同服务内容
- 二零二四年物业服务合同标的及服务项目
- 2024版建筑工程吊车施工安全合同
- 家政套餐合同模板
- 消防检测服务合同范例
- 砌筑工程合同范例
- 申请贷款延期合同范例
- 瓷砖加工协议合同模板
-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课堂PPT)
- YT100使用手册-汇聚云
- 消防安全单位基本情况档案
- 露天矿山危险有害因素警示牌
- TEA1716中文版手册(个人翻译)
- 中医常见病辨病、辩证、治法与方剂
- 价值观评价及岗位绩效考核制度(参考)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7 全单元英文教案
- 灯光音响、舞台设备、扩声最新的行业标准、规范及修改说明
- a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01前舱布置篇
- 0-1整数规划的算法及其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