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运粮河赵店至新庄段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_第1页
开封市运粮河赵店至新庄段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_第2页
开封市运粮河赵店至新庄段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_第3页
开封市运粮河赵店至新庄段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_第4页
开封市运粮河赵店至新庄段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封市运粮河赵店至新庄段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水保方案甲豫字第001号工程设计证书A241000001水保方案甲豫字第001号工程设计证书A241000001开封市运粮河赵店至新庄段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建设单位:开封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局编制单位:河南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土保持专业TOC\o"1-2"\h\z\u1 综合说明 1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2 项目前期进展情况 11.3方案编制要素 21.4项目概况 21.5项目区概况 31.6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31.7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和防治分区 41.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与防治措施布设 42 方案编制总则 52.1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52.2指导思想 62.3编制原则 62.4编制依据 82.5方案编制深度 112.6设计水平年 122.7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标准 123 项目概况 133.1项目名称及工程特性 133.2项目位置及交通条件 133.3项目规模与特性 133.4工程现状与存在问题 153.5项目组成与布置 173.6施工组织与设计 213.7工程征占地 273.8土石方平衡 283.9工程投资与施工进度安排 313.10拆迁与安置 324项目区概况 334.1自然环境 334.2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364.3项目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 374.4水土保持技术经验 404.5项目建设区与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关系 41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425.1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 425.2主体工程选线的分析评价 425.3主体工程推荐方案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435.4主体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工程分析与评价 455.5结论意见 47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486.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确定原则 486.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分区 497水土流失预测 507.1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507.2水土流失预测范围、时段与单元 507.3预测内容 517.4预测方法、参数选取 517.5预测结果 537.6预测结论及综合分析 568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措施设计 588.1防治目标 588.2防治措施体系布置 598.3分区防治措施及典型设计 608.4防治措施工程量及实施进度安排 63综合说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运粮河由于管理机构不健全,年久失修,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且河道上游段为沙土质河段,引黄退水等原因,造成河道淤积严重,每遇到较大降雨,河道排泄不畅,涝灾频繁。为了进一步完善运粮河的防洪、排洪、灌溉等水利设施系统,构建良好循环功能的水生态系统,提高开封市生态建设文明,开封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局决定重修运粮河。该项目的建设,符合水利部十二五规划:针对水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重点薄弱环节,紧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通过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资源管理,不断提升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开封市运粮河赵店至新庄段治理工程正是在这一方针指导下进行的,该项目的建设可以充分提高开封市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人们的生态保护、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整体进步奠定基础。为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运粮河赵店至新庄段河道的整治是非常必要的。项目前期进展情况2012年6月,受开封市水利局委托,开封市汴龙勘察设计中心编制完成《开封市运粮河赵店至新庄段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1年9月,受开封市水利局委托,河南省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土保持专业承担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工作,接受任务后,我专业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项目区及周边进行了实地勘察与测量,收集了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土地利用现状等,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本着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态度,编制完成了《开封市运粮河赵店至新庄段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目前该工程已通过开封市水利局批准建设。1.3方案编制要素(1)方案编制深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关于“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规定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等有关要求,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深度应与主体工程设计阶段相一致。本工程处于初步设计阶段,确定本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也为初步设计深度。(2)设计水平年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是指水土保持工程全面到位、初具规模并开始发挥作用的时间,其中建设类项目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当年或后一年。本工程计划于2014年年底开工建设,2015年中旬建成使用,因此确定本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水平年为2015年。1.4项目概况开封市运粮河赵店至新庄段治理工程,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地处豫东平原的西部,隶属开封市。境内地势平坦,地形特征为西北高、东南低,地面平均坡度在1/3500左右。工程包括河道堤防工程、建筑物工程、取土场、施工生产生活区和施工道路区等,占地类型有水域、河滩地、耕地、建筑用地。工程总占地70.74hm²。本项目属于改扩建工程,工程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除涝标准5年一遇;工程从2009年已治理段截止桩号(16+331)到桩号34+000止,主要工程任务为治理长度17.669km,全线清淤;规划各类建筑物工程37座,其中:重建排水涵洞16座,新建排水涵洞14座,重建桥梁7座;安排堤顶道路17.669km河道上主要建筑物按4级建筑物设计,次要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本工程概算总投资2565.804万元,其中土建投资2501.47万元。本工程计划于2014年年底开始施工准备、并开工建设,总工期7个月。1.5项目区概况项目区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地处豫东平原的西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14.52℃,年均无霜期为221天,年均降水量为627.5毫米,降水多集中在夏季7、8月份,年平均风速3.4m/s。土壤多为粘土、壤土和沙土;项目1.6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本次河道治理工程是在原有河道上进行治理,因此工程不存在选线比选制约性因素。该工程设计处于初步设计阶段,主体工程是疏浚河道,在原河道上对现有护岸进行维修加固设计,安排堤顶防汛道路17.669km,新建排水涵洞14座,重建排水涵洞16座,拆除重建桥梁7座,重建城区运粮河管理所1处。取土场设在桩号20+600-21+600段,不在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内。无坍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可能性,取土场选址符合水土保持限制性规定要求,选址是合理的。主体工程布局紧凑,节约用地,该工程不设取料场,开挖土石方直接做为回填用料,不存在取土(料)场以外的乱挖问题。工程施工布置力求紧凑、节约用地、统筹规划、合理布置施工设施和临时设计;土方开挖回填均控制在场内征地范围内,减轻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施工组织设计基本符合水土保持规定。1.7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和防治分区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本工程按分区原则分为河道堤防工程区、建筑物工程区、取土场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和施工道路区。1.8水土流失预测结果项目建设扰动、破坏原地貌面积70.74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40.24hm2,按占地类型,耕地15.5hm2,水域面积24.74hm2。造成土壤流失总量19700t,其中新增土壤流失量8000t。新增流失量中施工期11700t,自然恢复期8000t。水土流失重点防治时段为施工期,重点防治部位为河道治理工程区。方案编制总则2.1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2.1.1方案编制的目的在项目建设前期,根据该项目工程特性,区域水土流失特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及《河南省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的规定,编制切实可行的《开封市运粮河赵店至新庄段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具有积极的目的。(1)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相关法规,本着“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合理界定防治责任范围,落实防治义务,明确防治目标;(2)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实行工程、植物、临时防治措施相结合,布设科学、合理、综合的防治体系,为开发建设单位搞好水土保持提供技术支撑。(3)为后续设计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执法、竣工验收提供依据。(4)最终实现有效地防治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和生产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确保项目的安全运行,实现开发建设与生态建设双赢的目的。2.1.2编制的意义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防治项目建设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保证主体工程的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行,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进步。2.2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统筹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理念,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小康社会的要求,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出发点,正确处理好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以生态建设保护开发利用,以开发利用促生态建设。认真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总结类似工程防治经验,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做到防治责任范围界定合理,防治目标明确,防治分区科学,防治措施得当,防治体系优化,防治效果显著,实现环境可持续维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2.3编制原则2.3.1责任明确的原则按“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明确主体工程的防治主体、防治时间和空间范围。2.3.2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布设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行永久性措施和临时性措施相结合;做好土石方的合理调配和利用,减少运输环节,缩短临时堆放时间,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序,缩短地表裸露时间,超过一个生长季度的应采取临时种草防护;优化施工组织形式,规范施工行为;弃土弃渣应先拦后弃。2.3.3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结合当地同类型工程的水土保持经验,因地制宜地优化配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护措施,建立选型正确、结构合理、措施配套、功能齐全、成效显著的综合防护体系;植物措施在做到适地适树;效果在达到“标本兼治”。2.3.4全面治理、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河道治理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时空分布的不同,在全面防治的基础上,因地、因类,突出防治重点。2.3.5与主体工程相衔接的原则在对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综合防治突出效益的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不重不漏的原则,确定方案应补充的措施,主体已列和方案新增措施有机结合,形成综合防治体系。2.3.6“三同时”的原则水土保持法规中明确规定“生产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生产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应当验收水土保持设施;水土保持设施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生产建设项目不得投产使用”。根据这一规定,在方案编制中应合理安排水土保持设施的实施进度,在不影响主体建设进度的前提下,可适当超前布设水土保持设施,并在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下,从组织领导、资金落实与使用、内部监督控制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2.3.7与周围景观相协调,注重绿化美化的原则从“以人为本、统筹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出发,分析评价主体工程选址、弃渣场的布设是否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在防治措施配置上,不仅能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还应注重环境的绿化、美化。2.3.8经济合理的原则在确保水土保持功能发挥的前提下,防治措施体系配置不追求高、大、洋,应注重防治效果;工程措施应尽量做到就地取材;植物措施应从适应性、协调性、抗逆性和自我维持性等方面选择当地适生的树草品种,减少建设投入和运营期的管护工程量。2.4编制依据2.4.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年1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4年7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国务院令第120号)。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国务院令第253号)。9、《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修正)》(1997年2.4.2部门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1995年5月30日水利部令第5号公布,2005年7月8日水利部第24号令修改)。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2000年水利部令第12号)。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10月16日水利部令第16号,2005年7月8日水利部令第24号修订)。4、《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2005年7月8日水利部令第24号)。5、《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2004年9月15日,国家发改委令第19号)。6、《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2006年12月18日,水利部令第28号)。7、《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2004年12月1日,国土资源部第27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2号令,2008年)。2.4.3规范性文件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2000】38号)。2、《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务院【1998】36号)。3、《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4、《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务院【2004】20号)。5、《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保监【2001】15号)。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1994】513号)。7、《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89号)。8、《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水利部水保【2004】332号)。9、《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保监【2005】22号)。11、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670号)。12、《水利部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公告2006年第2号)。13、《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利部水保【2009】187号)。1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15、《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水保【2007】184号)。16、《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财综【2008】78号)。17、《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1999年7月1日)。18、《河南省水土保持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办法》(河南省财政厅、物价局、水利厅,豫财预外字【2000】33号)。19、《河南省水利厅关于加强水土保持补偿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使用工作的通知》(豫水保【2010】24号)。2.4.4技术规范与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4、《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GB/T18337.1—2001)。5、《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18337.2—2001)。6、《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7、《防洪标准》(GB/T50201-94)。8、《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9、《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10、《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1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SL387—2007)。12、《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13、《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2.4.5技术资料1、《开封市运粮河赵店至新庄段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开封市汴龙勘察设计中心,2012年6月。2、开封市水利局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3、《河南省水土保持规划》(河南省水利厅,1990年);4、《河南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通告图集》(河南省水利厅,2001年9月);5、《河南省统计年鉴》(2008年);6、《全国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图》(水利部,2006年);7、河南省开封市水利、农业、林业、土地、统计、物价、建工等资料成果、图件。2.5方案编制深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关于“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规定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等有关要求,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深度应与主体工程设计阶段相一致。本工程处于初步设计阶段,确定本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也为初步设计深度。2.6设计水平年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是指水土保持工程全面到位、初具规模并开始发挥作用的时间,其中建设类项目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当年或后一年。本工程计划于2014年年底开工建设,2015年中旬建成使用,因此确定本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水平年为2015年。2.7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按项目所处水土流失防治区和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功能重要性确定。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工程所在区域为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本项目属于北方土石山区的黄淮冲积平原区,项目区现状土壤侵蚀模数为200t/(km²·a)。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为二级标准。项目概况3.1项目名称及工程特性工程名称:开封市运粮河赵店至新庄段治理工程建设单位:开封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局建设地点:河南省开封市建设性质:改扩建工程工程等级与规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除涝标准5年一遇;河道上主要建筑物按4级建筑物设计,次要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工程总投资和土建投资:本工程概算总投资2565.804万元,其中土建投资2501.47万元。项目建设期:本工程计划于2014年年底开始施工准备、并开工建设,总工期7个月。3.2项目位置及交通条件工程区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地处豫东平原的西部,隶属开封市。境内地势平坦,地形特征为西北高、东南低,地面平均坡度在1/3500左右。项目区内铁路及公路都比较发达,目前治理区内各县均有沥青路或水泥骨干公路相连,乡镇基本上都通了柏油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交通便利,工程建设可方便的利用现有公路。项目区地理位置见附图一。3.3项目规模与特性本次运粮河赵店至新庄段治理工程从2009年已治理段截止桩号(16+331)到桩号34+000止,主要工程任务为治理长度17.669km,全线清淤;规划各类建筑物工程37座,其中:重建排水涵洞16座,新建排水涵洞14座,重建桥梁7座;安排堤顶道路17.669km。根据涡河流域防洪规划要求,运粮河治理标准按五年一遇防涝、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治理。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水利部SL-252-2000)第2.2.2条的划分规定,其工程等级为Ⅳ等,工程规模为小(1)型,河道上主要建筑物按4级建筑物设计,次要建筑物按5表3.2-1开封市运粮河赵店至新庄段治理工程特性表总体概况项目名称开封市运粮河赵店至新庄段治理工程工程等级工程等别为Ⅵ等,主要建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及临时工程为5级。工程性质建设类项目建设地点河南省开封市建设单位开封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局建设规模河道治理长度17.669km,全线清淤,规划各类建筑物工程37座,安排堤顶道路17.669km。工程投资总投资2565.80万元,其中土建部分投资2501.47万元工程建设期2012年年底开工建设,总工期7个月施工条件施工用水可抽取河道内的水;施工用电可就近接现有供电线路;需修建临时道路满足施工运输需要。拆迁安置本工程不涉及拆迁安置问题。项目组成与占地项目组成单位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占地类型河道堤防工程hm²51.24/水域及河滩地建筑物工程hm²1.41/建筑用地弃土场hm²1.71/河滩地取土场hm²/3.4耕地施工生产生活区hm²/1.73河滩地及耕地施工道路区hm²/11.25耕地合计hm²70.74/土石方量项目组成单位挖方填方借方利用方河道堤防工程万m³27.2739.2218.23建筑物工程万m³1.240.85/0.39取土场万m³////施工生产生活区万m³////施工道路区万m³////合计万m³28.5146.3518.230.393.4工程现状与存在问题3.4.1工程现状(1)河道现状:运粮河属于淮河流域涡河水系。发源于郑州市中牟县东彰乡,流经中牟县、开封市区,于开封县的大李庄南汇入涡河。河道全长53.30km,流域面积214km2。由于管理机构不健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年久失修,造成河道淤积,个别河段的河底已淤高1.5m左右,全河段呈宽浅状。现状河道宽度10~16m,河道转弯较多,河道比降1:4500,边坡系数1:2.2。原河道全段设堤防,堤距50~90m,目前为止大多堤防低矮、单薄,且残缺不全。运粮河曾于1972年按三年一遇除涝、十年一遇防洪标准整治,1993年又组织当地群众疏挖,河道现状排涝能力为28.62m3/s,达不到3年一遇流量(35.04m本次治理河段包括运粮河开封县段和城区段,运粮河按五年一遇除涝标准开挖河槽,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修筑堤防。河槽断面根据河床地质情况及支沟入口位置分段设计,由实测降雨资料对运粮河流域进行了水文分析和复核,经以上分析从安全考虑仍采用70年北京对口水文,参考开封地区水利局1981年9月编制的《开封地区东部河道基本情况》中复核后的设计成果。河底比降参照两岸地面比降及支沟汇入水位确定。从2009年已治理段截止桩号(16+331)到桩号34+000止,治理长度17.669km。河道断面采用复式(或单)断面,边坡1:2.5,主河槽糙率采用0.025,除涝水深2.8m,滩地糙率采用0.035,河底比降1/4000,河底宽13m~16m,堤中心距55m~80m,左岸堤顶宽4m,右岸堤顶宽3m。堤顶高程按防洪水位加0.9m安全超高设计,河道沿原河道走向不变。1)河线:河道经过三十多年的运行,已形成了天然老河,不需要裁弯取直,维持原河线不变,运粮河治理长度17.669km。2)流域面积:运粮河入涡河口处总控制流域面积214km2,本次治理段控制流域面积176.46km2。3)水位及比降:运粮河河底比降参照两岸地面比降及支沟汇入水位确定为1/4000,水位依据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1999年9月《河南省涡河流域防洪规划报告》成果,确定运粮河入涡河口处的基本设计参数,再向上游推求运粮河各个河段的设计水位。4)河道糙率采用:主河槽为0.025;滩地为0.035。5)边坡:运粮河1:2.5。6)堤防:运粮河治理河段堤中心距55m~80m,左岸堤顶宽4m,右岸堤顶宽3m。堤顶高程按防洪水位加0.9m安全超高设计,内外边坡均为1:2.5,河道沿原河道走向不变。7)由于运粮河两岸距公路较远,给汛期防汛带来不便,本次设计防汛道路17.669km。(2)建筑物现状运粮河沿河两岸排水涵洞均为六、七十年代兴建的,洞身为砖拱。上、下游翼墙为砖混结构,由于建设年代较长,建筑物损坏严重,表现为砖拱开裂、砖风化剥蚀严重,且有的启闭机,木闸门丢失,规划段现有16座排水涵洞损坏严重,需要重建,本次安排重建、新建涵闸31座。河道上桥梁砖混结构多,设计标准低,经过近四十年代的运行,主体结构风化锈蚀严重损毁,部分桥梁中部坍陷,极其危险,大部分已成危桥。本次治理段内现有桥梁工程13座,其中7座损坏严重,拆除重建,6座完好保留。3.4.2存在问题(1)运粮河河道断面呈宽浅式坡形槽,经过数十年的运行再加上引黄灌溉水退沙,造成河道淤积严重,淤积最深处达1.5m。已成为上下游泄流量不协调的沙质河道,加之河床不稳定因素,是目前淮河支流中较复杂的一条河流,也是一条具有洪涝碱沙渍等多种灾害并存的老灾区及水质污染的突发区河道,因此运粮河治理已迫在眉睫。(2)运粮河曾于1972年按3年一遇除涝、1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过整治,由于治理段为沙性土质河床,经过长期引黄退水,致使河道仍淤积严重,淤积最深处达1.5m。虽经1993年组织当地群众疏挖,现状河道排涝能力为28.62m3/s,不足3年一遇35.04m(3)原有的跨河桥梁大多是六、七十年代群众集资兴建的,标准低,桥头两端桥孔已经被垃圾和淤泥堵塞,影响过流能力。河道治理后主河槽断面扩大,原有的桥梁多为危桥,基本报废,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筑堤后,群众为排水可能将堤身扒开,洪水将沿堤身缺口漫溢,将使河道不能能更好地发挥防洪排涝功能功能。因此,对该河段进行治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3.5项目组成与布置开封市运粮河赵店至新庄段治理工程包括河道堤防工程、建筑物工程、取土场、施工生产生活区和施工道路区。占地类型有河滩地、林草地、耕地、建筑用地。工程总占地70.74hm²。总体布置详见附图五(平面布局图)。3.5.1河道堤防工程布置河道堤防工程包括河道疏浚、修筑堤防和修建堤顶防汛道路。3.5.1.1河道疏浚本次治理河段从2009年已治理段截止桩号(16+331)到桩号34+000止,治理长度17.669km,全线疏浚,河道经过三十多年的运行,已形成了天然老河,不需要裁弯取直,维持原河线不变。3.5.1.2修筑堤防运粮河按五年一遇除涝标准开挖河槽,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修筑堤防。治理河段堤中心距55m~80m,左岸堤顶宽4m,右岸堤顶宽3m。堤顶高程按防洪水位加0.9m安全超高设计,内外边坡均为1:2.5,河道沿原河道走向不变。3.5.1.3堤顶防汛道路由于运粮河两岸距公路较远,给汛期防汛带来不便,本次设计防汛道路17.669km。本次设计防汛道路为本次治理段桩号16+331~34+000左岸防汛道路,长17.669km。路面采用泥结碎石结构,厚25cm,宽度为3m。见表3.5-1。表3.5-1开封市运粮河治理工程防汛道路设计表河流名称道路名称建设性质起点终点长度(km)路面宽度(m)路面厚度(m)运粮河左岸堤顶道路新建16+33134+00017.66930.253.5.2建筑物工程本次设计的建筑物工程包括重建16座排水涵洞,新建14座排水涵洞,重建7座跨河桥梁,新建管理所一处。3.5.2.1排水涵洞工程排水涵洞(管)结构形式:排水涵洞洞身顶部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实心板,底部为现浇混凝土重力式墩墙及底板;闸室段为现浇混凝土挡土墙,并设有启闭设施;上、下游为现浇混凝土下插式挡土墙与护坡相结合的联结渐变段,并设有混凝土护砌防冲海漫。3.5.2.2桥梁工程运粮河本次治理段共安排重建桥梁7座。根据实地查勘桥梁均属于生产桥,设计荷载等级按公路-Ⅱ级(折减),桥面净宽为4.5m,跨度10m,孔数4孔。生产桥上部为预制钢筋混凝土实心平板,交通桥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下部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井柱排架。对拆除重建的桥梁,要计算拆除量,每座桥梁拆除建筑垃圾平均228.6m33.5.2.3运粮河管理所运粮河管理所于1965年成立,对运粮河开封市段内进行全线管理,配设管理人员20人,直属开封县水利局。本次设计维持原有的管理机构模式,重建城区运粮河管理房1处,占地面积0.04hm2。原有管理人员担负各区域内经常性的维修养护和护堤任务,以保护堤防及各类建筑物工程的完整性和正常运行,保障河道的防洪安全,充分发挥河道水资源的综合效益。3.5.3取土场本次治理工程筑堤需要借土共18.23万m3,此取土范围集中在桩号20+600-21+600段。此位置为东二干渠与运粮河间空地,需要临时占地亩,即为3.4hm2。3.5.4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场地布置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快速安全、经济可靠、易于管理的原则。本工程共设施4个施工生产生活区。①桩号16+331-17+700段内建筑物施工料场可布置在离建筑物较近的滩地内,临时占地0.2hm2;②桩号17+700-20+600段内因没有滩地,建筑物施工料场需要进行临时征地3.0亩,即0.2hm2;③桩号20+600-23+100段内建筑物施工料场可布置在离建筑物较近的滩地内,临时占地0.9hm2;④桩号23+100-29+150段内因没有滩地,建筑物施工料场需要进行临时征地6.5亩,即0.43hm2。施工生产生活区共临时占地1.73hm2。3.5.5施工道路区由于材料运输的需要,与临近道路连接处铺设临时道路。跨河桥梁工程全部为重建,交通较发达,不需要考虑施工临时道路;涵洞工程有8座在公路两侧,也不需要考虑临时道路,其它15座考虑平均按1.875km/座,15座涵洞共需临时道路28.125km。施工临时道路宽4m,长28.125km3.6施工组织与设计3.6.1施工场地布置及施工工艺河南省开封市运粮河赵店至新庄段治理工程包括河道堤防工程、建筑物工程、取土场、施工生产生活区和施工道路区五部分。该项目施工的主要特点是工程项目分散、战线长,同时受施工场地布置及进场交通因素制约,为减少各项工程之间的相互干扰及交通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施工规划的原则如下:a、各项工程均在7个月以内完成,工期较紧张,施工强度和机械化要求高,施工交通结合围堰合理布置。b、土方工程量大,需要优化施工方法和程序,并结合弃土造地规划,使土方调配与施工衔接相协调。c、为减少施工难度和布置上的矛盾,工程应采取分区、分段施工,并优化段内建筑物与河道开挖的施工安排,以利施工管理和进度控制。d、充分利用工程所在地的金融、邮电及商业等三产企业为工程施工服务,现场不再考虑设置相应的施工人员及各种服务设施。e、优化施工流程,合理调配土方,尽量减少土方的二次倒运,减少临时堆土区的占地。f、施工时根据施工段划分采取分段布置,各段场区内的布置独自成一体系,彼此间尽量不相互干扰。(1)施工导流运粮河施工期选在枯水期,施工期间河道内无水,无需导截流。(2)河道疏浚工程施工a、施工程序:河道疏浚应首先作好施工放样,待河道明水排放完成,地下水位降低后,即可组织施工机械进入施工场地,机械施工完毕后人工进行整修。b、施工程序与施工方法:河道疏挖施工程序: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开挖导流沟→主河槽疏挖→清除导流隔堤。疏浚主河槽采用斗容1m3(2)堤防填筑工程施工a、施工程序:堤防工程施工程序为:首先进行堤基清基,清基完毕应作好施工放样,标明堤顶设计高程,再进行堤防填筑,堤防填筑完毕再做堤防草皮护坡和堤顶路面整修。b、施工方法:堤身土方填筑土料要求宜选用亚粘土,粘粒含量易为15%~30%,不得含植物根茎、砖瓦、垃圾等杂物,压实度:2级堤防0.92,4级堤防0.90,根据设计,压实后干容重不小于15.0kN/m3。堤防工程施工,根据土料来源及分段,将每段堤防工程划分为若干小段进行施工安排,每段堤防填筑前用74kW推土机进行清基和取土区覆盖层清除。堤基表层的淤泥、腐殖土、泥炭土等不合格土和草皮、杂填土等杂物必须清除。清基深度为0.2m。堤基清基后用7t羊角碾配合74kW拖拉机平整压实,并将堤基范围内堤基开挖线以下的树根、垃圾、坑塘、房基、洞穴以及地勘遗留的坑、槽、孔、穴全部清除,并按施工图纸要求回填密实。回填中要做好排水工作,保持干场作业。填筑分层铺料,按以下要求进行:1)土料铺筑用后退法,其每层厚度为0.3~0.4m,碾压采用进退错距法,压实遍数6~2)堤身填筑铺填作业从最低处开始,按水平层次进行,不得顺坡铺填。74kW推土机摊铺,分段作业面最少长度:人工作业不应小于50m,机械作业不小于100m。3)铺土宽度应超出设计边线两侧一定余量:人工铺土宜为10cm,机械铺土宜为30cm。铺土厚度和土块直径限制尺寸应符合《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第6.1.2条规定。4)作业面分层统一铺盖,统一碾压,严禁出现界沟。分段作业面的最小长度:人工作业不小于50m,机械作业不小于100m。5)碾压机械采用7t羊角碾和74kW履带式拖拉机,其行走方向平行于堤轴线。相邻作业面碾迹搭接宽度:平行堤轴线方向不小于0.5m,垂直堤轴线方向不小于3m。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辅以蛙式打夯机夯实,采用连环套打法夯实,夯迹双向套压,夯迹搭压宽度不小于1/3夯径。6)相邻作业面宜均衡上升,以减少施工接缝。分段间有高差的连接或新老堤相接时,垂直堤轴线方向的接缝以斜面相接,坡度采用1:3~1:5,高差大时宜用缓坡,坡面开挖成0.5m×0.3m台阶,台阶宽0.5m。7)斜坡结合面上,随填筑面上升进行削坡直至合格层。坡面需经刨毛处理,并使含水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然后再铺填新土进行压实。压实时跨缝搭接碾压。(3)桥梁工程a、施工程序:修筑临时道路→施工导流→拆除老桥→桥梁下部结构施工→上部结构施工→拆除临时设施。b、施工方法:1)土方施工老桥拆除前,在旧桥上游或下游50m范围内选择适当位置,修筑一条临时便道,便道高2.0~3.0m,便道宽5.0m,边坡1:2,底部埋设φ1000混凝土涵管作为导流管。临时便道修筑采用1m3挖掘机挖土,74kW推土机配合74kW履带拖拉机压实,拆除时采用1m3挖掘机挖除。桥台基础开挖时采用1m3挖掘机挖土,并辅以人工整修,土方回填采用人工配合2.8kW蛙式打夯机夯2)钻孔灌注桩施工下部灌注桩施工选用反循环钻机SFZ-150泥浆固壁造孔,在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应作好泥浆护壁工作,孔口要采用钢护筒,避免出现塌孔现象。钢筋笼就近制作,采用25t汽车起重机吊装。钢筋笼下放完毕后,应立即安装导管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导管每次提升至少应保证导管埋深不小于1.5m,严禁将导管拔离混凝土表面出现断桩现象。3)混凝土工程施工施工前应作好混凝土配合比实验,作为现场浇筑混凝土的配料依据。混凝土施工采用0.4m3搅拌机集中拌和,机动翻斗车水平运输直接入仓浇筑,平均运距100m;混凝土浇筑时,采用1.1、1.5kW插入式振捣器或2.2kW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要求振捣均匀密实。混凝土拌合、运输、浇筑、振捣、养护、拆模等工艺流程,应严格按国家现行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严格按图纸作好混凝土构件的定点、定位工作,做到准确无误,以免造成上部结构安装困难。钢筋混凝土的钢筋,每批在使用前应作好指标检验、除锈取直,不合格产品禁止使用,按设计图纸要求加工成型,绑扎牢固。混凝土预埋件,在浇筑前必须检查其位置和尺寸,当确认和设计图纸尺寸无误后,方可浇筑。新老混凝土接缝时,要对老混凝土进行凿毛清洗后,先铺筑一层2~3cm厚的M10水泥沙4)浆砌石施工要严格掌握沙浆配合比。块石用机动翻斗车从堆料场运至现场,沙浆采用灰浆搅拌机拌制。砌筑采用坐浆法,砌筑前先把基面清除干净。砌筑中,同一层面应保持平衡升高,上下层或同一层前后砌筑的石块砌缝应错开,严禁通天缝、斜对缝出现。5)干砌石的接缝应相互交错,垫稳砌紧。(4)排水涵工程a、施工程序:上下游围堰填筑→开挖堤防→基础开挖→闸室段浇筑→洞身浇筑→上游挡土墙浇筑及下游挡土墙浇筑→上游护坡浇筑→下游海漫砌筑→下游护坡浇筑→下游抛石防冲槽→工作桥浇筑→闸门安装→启闭机安装及调试→回填堤防→上下游围堰拆除。本项目施工战线较长,施工场地分散,土建施工临时仓库、外购建筑材料堆放在施工生产生活区。该工程的施工工艺见表3.6-1表3.6-1工程施工工艺表序号项目工序及工艺1河道堤防工程区(1)场地清理:采用推土机或挖掘机清除治理段内的附着物;(2)(2)河道疏浚及护岸基础开挖:河道开挖采用1m³(3)堤顶加固:对新老堤防结合面进行清基,清基面修成缓坡或台阶状,铲除表面浮土、草皮、树根等一些杂物后,再填筑新土,并碾压夯实;(4)对堤顶防汛道路段进行堤顶路面硬化。2建筑物工程区(1)建筑物施工包括:土方开挖、回填、灌注桩成孔及砼浇注等工序(2)施工放样:利用原设计控制网点对桥梁的位置及桩基位置进行放样;(3)钻孔:首先对准孔位,开钻时应慢速钻进,待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在加速钻进;(4)清空:钻孔深度达到设计标高后,应对孔深、孔径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清空;(5)灌注水下砼:安装钢筋骨架后方可灌注水下砼;(6)预制空心板安装:预制空心板→安装空心板→铰缝封底缝,沙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50%后→浇筑铰缝→浇筑桥面现浇层→浇筑沥青混凝土铺装及安装附属设施→成桥。(7)桥梁工程按由下部井柱—盖梁—桥面板—桥面铺装—栏杆柱条等顺序进行;(8)涵闸工程按消力池—上下游连接段—洞身及闸室等顺序,由基建面最低底板—墩墙—盖板—启闭设施顺序进行;3取土场(1)表土清理:采用挖掘机清除取土场范围内的附着物;(2)对表土的堆放进行挡渣墙及防尘网覆盖;(3)回填表土并恢复植被。4施工生产生活区表土清理—表土临时堆放及防护—场地平整5施工道路区表土清理—推土机平场—压路机压实3.6.2建筑材料工程项目建设所需的土料可采用河道开挖料;沙、石、水泥、钢材、木材等建筑材料,均为外购材料,经村村通公路直接运入施工场地。外购的材料由供方负责。3.6.3施工水源施工用水可采用运粮河河水,生活用水可利用附近村庄内的机井水,用拉水车运至施工营地内。3.6.4施工用电工程沿线电网密布,供电条件较好,建筑物工程施工及生活用电,以电网供电为主,个别建筑物距电源较远,采用发电机自发供电。3.6.5通讯系统项目区位于开封县境内,距离县城及开封市区较近,项目区通讯十分便利。3.7工程征占地本工程总占地面积70.74hm2,其中永久占地面积54.36hm2,临时占地面积16.38hm2;按占地类型,河滩地28.24hm2,耕地15.5hm2,水域面积24.74hm2,建筑用地1.41hm2。(1)永久占地本次治理河道疏浚后占地范围不超过现状划边定界的范围,因此永久占地全部为现有占地,无新增占地。经计算,河道堤防工程总占地面积51.24hm2,本工程涵闸工程占地1.37hm2,运粮河管理房永久占地0.04hm2;弃土场占地1.71hm2;全部为现有永久占地。综上,本工程永久占地共计54.36hm2。(2)临时占地①建筑物工程区:桥梁涵闸拆除的建筑垃圾就近深埋于附近的河滩地内,无需临时占地。②取土场区:本项目设置一处取土场,总占地面积3.4hm2,全部为临时占地。③施工生产生活区需要临时占地1.73hm2。④施工道路区临时占地11.25hm2。综上,本工程临时占地共计16.38hm2。项目建设占地情况见表3.7-1。表3.7-1项目占地情况表项目组成单位面积占地类型占地性质河道堤防工程区全线清淤占地hm²24.74水域永久占地堤防占地hm²26.5河滩地永久占地小计51.24建筑物工程区涵闸、桥梁占地hm²1.37建筑用地永久占地管理所占地hm²0.04建筑用地永久占地建筑垃圾占地hm²0建筑用地永久占地小计1.41取土场hm²3.4耕地临时占地弃土场hm²1.71河滩地永久占地施工生产生活区hm²0.88河滩地临时占地hm²0.85耕地临时占地小计1.73施工道路区hm²11.25耕地临时占地合计hm²70.743.8土石方平衡取土场需要临时占地51亩,即为3.4hm2。目前有耕种,均匀取土后,还可继续耕种,取土前要对该段进行表土剥离,剥离量为10000m3施工生产生活区对临时占用耕地部分进行表土剥离,剥离量为1700m3施工道路区需要临时占用耕地11.25hm2。对该占地范围进行表土剥离,剥离量为22500m3表土临时堆放时需采用临时挡墙进行拦挡,挡墙需采用装土编织袋,按一定宽度和高度堆砌而成,力求稳定。堆土时,从挡墙处开始向后依次堆积,同时进行必要的压实处理。表土堆放结束后,土体表面采用防尘网临时覆盖。表3.8-1工程区表土剥离量与堆放位置工程区表土剥离量(m3)表土堆放位置(m3)表土去向取土场10000堆于取土场中段均匀取土后,覆土继续耕种施工生产生活区1700集中堆放于生产区一空地工程完工后,对占用耕地部分进行覆土复耕施工道路区22500沿施工道路两侧进行堆放工程完工后,对临时道路区进行覆土复耕项目工程共计土石方开挖量28.51万m3;回填量46.35万m3;借方18.23万m3,利用方0.39万m3。详见表3.8-2。本次工程河道治理开挖土方总量27.27万m3(不含清基土方),土方回填总量45.50万m3(自然方),需借方18.23万m3;建筑物工程施工与土方工程施工同时进行,经计算7座桥梁、30座涵洞共需开挖土方1.24万m3,回填土方0.85万m3,利用土方0.39万m3。借方位置见下表3.8-2。表3.8-2河道治理工程土方平衡表工程桩号间距(m)填方(m3)挖方(m3)借土(m3)借土位置平均运距(km)平均取土深(m)断面形式16+331-17+7701369444222576818654本段滩地0.5内复式17+770-20+5662866100608458115479720+600-21+600段内滩地22单式20+566-23+4002834775933876838824本段滩地0.5内单式23+400-31+616104002449601749806998021+600-23+100段内滩地8.02单式合计454983272685182255表3.8-3本工程土方平衡表工程区挖方(万m3)填方(万m3)借方(万m3)利用方(万m3)河道堤防工程区27.2745.5018.23建筑物工程区1.240.850.39取土场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道路区合计28.5146.3518.230.39图3.8-1土石方工程流向图建筑物工程(利用方)0.39利用方(万m3建筑物工程(利用方)0.39利用方(万m3)0.390.85总填方(万m3)46.35河道堤防工程(土方回填)45.5018.32总挖方(万m3)28.51建筑物工程(土方开挖)1.24河道堤防工程(河道开挖)27.270.39建筑物工程(土方回填)0.8527.27总借方(万m3)18.23河道堤防工程(堤防加固)18.23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颍河台陈段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PAGEPAGEPAGE673.9工程投资与施工进度安排3.9.1工程投资本次治理工程从2009年已治理段截止桩号(16+331)到桩号34+000止。治理长度17.669km;规划各类建筑物工程37座,其中:重建排水涵洞16座,新建排水涵洞14座;重建桥梁7座;重建城区运粮河管理房1处;安排堤顶道路17.669km。该工程总投资2565.80万元,其中土建部分投资2501.47万元。3.9.2施工进度安排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以工程尽早发挥功效为宗旨,综合考虑该工程规模、施工强度及施工条件,施工安排以强度均衡适中为原则,确定本工程总工期为7个月。2014年年底为开工前的施工准备期,从2015年初开始,河道土方工程、涵闸工程、桥梁工程共分三个组团同时开工,总工期7个月。施工进度详见表3.9-1表3.9-1开封市运粮河上游段治理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序号项目名称2014年2015年1施工准备2河道整治工程3涵闸工程4桥梁工程5现场清理竣工报验3.10拆迁与安置本河道治理工程在原河道基础上进行疏挖,经咨询主设单位和建设单位,本工程无需拆迁,本方案不涉及拆迁安置问题。开封市运粮河赵店至新庄段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4项目区概况4.1自然环境4.1.1地形地貌该工程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地面自西北向东南微倾斜,地面比较平坦。比降一般在1/3000~1/5000之间,部分地区形成岗洼相间,沙丘洼地并存、波状沙地、风吹沙移等地貌。流域内的土壤是风尘土,主要受黄河泛滥冲积泥沙运动的影响,风沙土是受黄河泛滥主流颗粒较粗的沉积物经风力多次搬迁而成的一个类型。4.1.2地质4.1.2.1运粮河地层岩性工作区勘探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地层岩性分布基本稳定。按成因类型、岩性、物理、力学性及工程地质特性的差异,把堤基分为5层。4.1.2.2地质构造开封市地处开封坳陷的中心部位,它南邻通尉隆起,东邻兰考断裂,北过焦商深大断裂带与东明坳陷相望,在开封北郊、南郊、西郊均有隐伏断裂通过,这些不同时期、不同构造体系的断裂控制着开封坳陷的基底构造格局,为新生界松散地层的沉积奠定了基础,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积纳了约300m左右的巨厚沉积物。根据开封市地震局提供的资料,对本工程有直接影响的断裂主要是开封断裂和黄河断裂。开封断裂(郑州-开封):西起郑州邙山向东延伸经中牟县北,过杏花营、开封县,与新商断裂相交,全长130km。该断裂由开封断裂和中牟断裂组成。中牟断裂位于开封断裂南,西起,白沙,向东延伸到开封县杜良,是开封断裂的同生配套断裂,以开封断裂为主,习惯上称开封断裂。开封断裂早期活动剧烈,晚第三纪以来活动减弱,近年来仍有活动,如1004年北宋京都、1986年中牟东漳、1987年杏花营、1995年中牟黄店和1997年中牟大孟地震等,虽然活动强度较小,但至今仍有活动。4.1.3气侯气象项目区域地处内陆,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气温适中。本区年平均气温14.24℃,月平均最高26.7℃(7月份),月平均最低温为-0.97℃(1月份),最高和最低气温为43℃和-16℃,降雪期和冰冻期为每年12月至翌年3月,最大冻土深度21cm,一般为10cm左右,年平均本区多年平均降雨量659mm,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的50%以上。10年一遇最大降雨量为150mm。全市以西北风向为主,年平均风速3.4m/s,四季平均风速以春季为最大达到3.8m/s,秋季最小仅为2.9m/s,大风天气多与强寒潮或冷空气影响同时出现。境内北风、东北风出现频率为8~11%。年大于5m/s大风天数75~85天,年大于17m/s大风天数17~23天。年平均日照数2267h以上,年日照率为51%,为河南省的高值区。日照时数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长,春秋季次之,冬季最短,一年中6月日照时数最多为230~255h,2月最少为140~160h。4.1.4水文流域属于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有较轻的风沙危害。斯基交替明显。冬寒晴燥,夏热多雨,降雨量特别集中。多年平均降水量659mm,汛期(6、7、8三个月)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61.2%,且常以几次大的降雨过程儿完成,因此极易发生洪涝灾害。运粮河上没有观测水文站,无实测流量资料。运粮河流域内只有朱仙镇一个雨量水文站,无法代表全流域的降雨状况,运粮河属涡河流域,因此选用开封市境内涡河流域的降雨实测资料进行1天、3天、7天暴雨分析,由1天、3天、7天不同频率的设计面雨量推求3年一遇、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防洪和排涝流量。4.1.5土壤项目建设区内的土壤是沙土和沙壤土,主要受黄河泛滥冲积泥沙运动的影响,沙壤土是受黄河泛滥主流颗粒较粗的沉积物经风力多次搬迁堆积而成的一个类型。4.1.6植被流域内植被类型主要有落叶阔叶林、树种资源丰富,乔木类型主要有:泡桐、杨、榆、刺槐;经济类有苹果、桃、李、石榴、枣等;灌木类主要有紫穗槐、白蜡条等。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等;草类植物有一年逢、狗尾巴、抓地秧、马食苋等。工程区林草植被覆盖率达18%左右,项目区内珍惜保护植物较少。4.1.7地震工程区位于开封坳陷的中心部位,地震活动强度小、频率低,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开封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4.2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4.2.1社会经济状况开封市运粮河赵店至新庄段治理工程范围内土地面积23.0km2,其中耕地面积2.67万亩,2008年总人口2.7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0.11万人,农村人口2.61万人。治理区内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合于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是河南省重要粮、棉、油生产基地,农作物以旱作物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薯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棉花、油料等,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项目区内2008年粮食总产量1.93万t,其中夏粮1.06万t,秋粮0.87万t,农业总产值2.9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50元。由于洪涝灾害频繁,农业产量不稳,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较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70%。项目区内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以近农的粮食加工业和小型制造业为主,大型企业不多。项目区内向外有骨干公路相连,向内有村村通道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交通便利。4.2.2土地利用现状根据2010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开封市土地面积626094.50公顷,其中,农用地498270.63公顷,占总面积的79.58%;建设用地92230.01公顷,占总面积14.73%;其他用地35593.88公顷农用地布局为从北向南,从西向东耕地所占比重逐渐增加。五县中,杞县、尉氏县耕地面积所占比重最大,通许县耕地面积比重最小;五区耕地所占比重最小,历史上黄河泛滥流经沿线,多为沙丘、沙地、古河道等,耕地质量较低,土地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以市、县、乡(镇)驻地为中心,耕地面积及所占比重,随向外分布逐渐增加。建设用地布局整体上为五个卫星城镇半围绕中心城市呈扇形面状分布:绝大多数居住与公共设施新建项目分布在老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其毗邻地区:产业聚集区分布着大量新增用地,主要为工业用地;建设用地扩展具有较强的中心邻近性;城市形态发生了异变;随着城市用地的扩展,原有的“一心两组团”城市空间形态发生了明显改变,相对独立的城市片区已经连为一体;工矿用地、水利、军事用地呈面状分布,交通用地为线状分布。其他用地中,滩涂面积13643.25公顷,沼泽面积67.02公顷,水域面积4518.19公顷,荒草地面积723.26公顷,盐碱地面积298.87公顷4.3项目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4.3.1水土流失现状根据《土壤侵蚀强度分类分级标准》(SL190-1996)和2000年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结合外业实地调查,本区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河道边坡,侵蚀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在粉沙段及堤防边坡等部位则为水力、重力复合侵蚀,水力侵蚀主要表现为面蚀、沟蚀。据调查资料,项目区无明显侵蚀,侵蚀强度为微度-轻度,容许土壤流失量为200t/(km²·a)。本工程项目区属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气候带、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资源丰富,树种种类繁多,林木植被主要为人工栽培的经济林、绿化树等,草类以自然生长的茅草为主,多生长在路旁、堤坡等地方。工程区垦殖系数高,农业植被占很大比例,项目区林草植被覆盖度约为14%。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豆、玉米等;经济作物有西瓜、油菜、花生、棉花等。4.3.2水土流失概况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工程所在区域为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本项目属于北方土石山区的黄淮冲积平原区,项目区现状土壤侵蚀模数为200t/(km²·a)。4.3.3水土流失成因项目区水土流失形成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汛期洪水较大,造成严重水土流失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人为活动频繁,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及城市建设、建厂、修路等破坏原有地表植被等造成新的人为水土流失;其次是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建筑垃圾等随意堆放河道,严重阻塞河道行洪,加剧了洪水对河道两岸冲刷。4.3.4水土流失危害水土流失危害在项目区主要表现为:(1)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土壤肥力下降。(2)导致原有地面破碎,使沟岸扩张。(3)植被遭破坏,土层易冲刷。(4)恶化周边生态环境,淤积下游河道,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4.3.5水土保持现状4.3.5.1河道运粮河是1972年按三年一遇除涝、十年一遇防洪标准整治地,通过三十多年的运行,由于管理机构不健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年久失修,造成河道淤积,个别河段的河堤已淤高1.5m左右,全河段呈宽浅状。原有堤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个别地段-岸堤防尚在,有些地段两岸堤防无踪影,现有河道断面防洪能力极小,更不能满足高标准的防洪要求,现有的河、建筑物标准大部分都不能满足当前的防洪和除涝要求。从2009年已治理段截止桩号(16+331)到34+000止,全线按五年一遇除涝、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治理,总长度17.669km。4.3.5.2洪涝灾情运粮河经过多年的运行,河底淤积,河道破烂不堪,排水不畅。河道所经区段多为沙土和沙壤土,河坡杂草丛生,排涝能力不足三年一遇标准的30%,遇到较大降雨,河道两岸水汪汪、白茫茫一片,涝水滞留于支沟及田间长达数日,造成部分农田绝收,致使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年平均涝灾损失350.50万元。工农业生产损失惨重。据统计2000年6~7月,运粮河流域发生大范围降水,运粮河水位超过20年一遇防洪水位,全区一片汪洋,田间积水0.5~1.0m,深者1.5m左右,成灾面积9.8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4亿元。4.3.5.3建筑物本次治理河段内现有桥梁工程13座,其中7座损毁严重,拆除重建,6座完好保留。运粮河沿河两岸排水涵洞由于年代较长,建筑物损坏严重,表现为砖拱开裂、砖风化剥蚀严重,且有的启闭机,木闸门丢失,规划段现有16座排水涵洞损坏严重。本次安排重建排水涵洞16座,新建排水涵洞14座。4.4水土保持技术经验4.4.1水土流失治理经验项目区是该地区重要粮、棉、油生产基地。区内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薯类等,耕地周边建有农田防护林,有效的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周边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为有效防治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应充分根据当地适生树种,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当地适生树草种类主要有:杨、泡桐、柳、桑、槐、榆等。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努力,区域内开发建设项目逐年增多。当地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治理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领导重视,从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到工程建设单位,各级领导都充分认识到水土流失对区域环境和项目正常运行的重要性,重视水土流失的治理;二是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各单项水土流失治理均服从于全市水土流失的总体规划;三是依法行政,加强水土保持执法力度,将水土保持相关法规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不适宜之处,及时纠正;四是工程措施有针对性,因害设防;五是依靠科技,推广和普及科技新成果采用经实践证明适宜本地区环境的科技新成果,大力推广综合治理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既可减少治理投入,又见效快、效益高。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群众的科技普及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4.5项目建设区与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关系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1999年),项目区位于河南省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主体工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项目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的关系,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1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运粮河治理工程位于开封市,治理范围从2009年已治理段截止桩号(16+331)到桩号34+000止,全长17.669km。本次河道治理工程是在原有河道上进行治理,因此工程不存在选线比选制约性因素。5.2主体工程选线的分析评价该工程设计处于初步设计阶段,主体工程是疏浚河道,在原河道上对现有护岸进行维修加固设计,安排堤顶防汛道路17.669km,新建排水涵洞14座,重建排水涵洞16座,拆除重建桥梁7座,重建城区运粮河管理所1处。因此,主体工程只有取土场的选址规定,取土场水土保持分析评价见表5.2-1。表5.2-1取土场选址的制约性因素分析表限制行为性质要求内容分析评价意见解决办法绝对限制与要求行为严禁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内设置取料场取土场设在桩号20+600-21+600段,不在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内。符合要求严格限制与要求行为(1)在山区、丘陵区设置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