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家用安保系统Ver9设计论文(含中英文翻译资料)_第1页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安保系统Ver9设计论文(含中英文翻译资料)_第2页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安保系统Ver9设计论文(含中英文翻译资料)_第3页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安保系统Ver9设计论文(含中英文翻译资料)_第4页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安保系统Ver9设计论文(含中英文翻译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59页第一章绪论1.1课题来源及背景火灾和煤气泄漏是世界上发生频率较高的灾害,几乎每天都有火灾或煤气泄漏事件发生,一旦发生火灾和煤气泄露,将对人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于是人们开始寻求一种预先发现灾害的方法,以便控制和扑灭火灾,减少损失,保障生命安全。安保系统就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研制出来的,并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其自身技术水平也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在功能、结构、形式等方面不断地完善。1.2国内外安保系统的现状及发展情况1.2.1家用安保系统的发展历程家用安保系统,从发展过程来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多线型安保系统,每个探测电路除需提供两根电源线外,还需要提供一根报警信号线,探测电路电源由报警系统提供,探测电路的信号线均连接到报警显示盘上,报警时点亮相应的指示灯,如日本“日探”公司生产的CPF火灾报警系统。此类系统的功能一般以报警为主,辅以一些简单的联动功能(也为多线制),如驱动警铃等,其报警器队外围探测电路,无故障检测功能,只会对电源线的断线作出故障反应,安装此类系统比较繁锁,特别是校线工作量较大。第二阶段为总线型安保系统,已采用微处理器控制。其线制一般为四线制、三线制、二线制。探测电路和模块通过总线与控制器实现信号传送。其探测电路的输出形式为开关量,它的灵敏度在制造时,通过硬件决定,不可调整。此类系统可通过各种模块对各联动设备实行较复杂的控制。此类系统已具有系统自检以及对外围器件的故障检验等功能,但对故障类型不能区分。目前国内生产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大多数为此类产品。由于此类产品具有先进的报警和控制功能施工、安装较为方便,且价格较低,己被大量使用。第三阶段为智能型安保系统,由于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传感器输出信号的调理具有智能性,其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探测电路的输出形采用模拟量,并可通过软件对其灵敏度根据使用场合、时间进行设定和调整,可设定白天、夜间、休息日不同灵敏度。对探测电路的使用环境参数变化较大的所,灵敏度设定相对低一些,对环境较稳定或一些重要的场所,灵敏度设定相高一些,这一功能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减少误报。1.2.2家用安保系统在国外的发展情况国外一些较发达的国家,具有火灾及煤气泄漏预防、报警、扑救、善后处理等比较完善的消防体系。政府每年都要拨出大笔资金用于消防设备更新、人员培训以及消防设施维护。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就采用计算机与用户终端的传感器或者用户终端信号采集器相连,对火灾及煤气泄漏自动报警设备实时监控以及故障远程传输。例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在建设和应用城市火灾及煤气泄漏自动报警监控系统方面均有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他们将自动火灾及煤气泄漏报警作为公共报警手段接入监控系统,并有效运行多年,使消防指挥中心能够快速准确判断危害地点、类型,并调度消防部队迅速到达现场,自动报警监控系统在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外,这些国家在监控系统管理方面比较规范,专门成立一个监控服务机构,该机构的责任是保证火灾及煤气泄漏报警数据通信畅通,为用户服务,对用户负责,同时向消防部队传送可靠的报警信息,而消防部门的主要责任是对此类服务机构进行资质审查及监督管理。这种管理运作方式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2.3家用安保系统在国内的发展情况我国火灾及煤气泄漏报警系统起步较发达国家晚几十年,从上世纪70年代我国才开始研制生产火灾及煤气泄漏报警系统产品。进入80年代后,国内主要厂家也多是模仿国外产品,或是引进国外技术进行生产,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核心技术,并且市场也刚刚开始发育。火灾及煤气泄漏报警产品真正发展是在90年代以后,随着政府逐渐开放国门,国外企业开始大量进入中国消防市场,带来先进技术的同时也促进了市场的成熟。这时期,我国生产火灾及煤气泄漏报警产品的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部分企业进行了合资生产、技术合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也造就了现今市场上许多有实力的商家,部分技术已接近或赶上了国际水平。1.3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1.3.1课题研究内容本文设计的家用安保系统是以AT89C51单片机作为控制中心,接受、处理火灾和煤气泄露探测电路输出的报警信号并进行声音报警,同时执行相应的辅助控制等任务。本论文一共分为四部分介绍。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系统简介;第三部分是家用安保系统硬件设计,分别介绍传感器电路、A/D转换电路、单片机机控制电路、声音报警控制电路、排气控制电路,温度显示电路以及小区联动等;第四部分是家用安保系统软件设计,介绍各部分软件流程及整体软件设计;第五部分是结论与展望。1.3.2课题研究意义家用安保系统是将探测与报警并加以控制处理的系统。为了及时发现火灾及煤气泄漏隐患并报警,家庭住宅已采用家用安保报警系统。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住宅对火灾报警和煤气泄漏报警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用安保系统己成为家庭住宅中必不可少的保安装置。因此,设计简单实用的家用安保系统有着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系统方案论证本次设计的内容是基于单片机的家用安保系统,就是利用传感器对所需要的模拟信号(温度、气体信号)进行采集,并用A/D转换器将其转变成对应的数字信号,再由单片机对其进行处理,并向控制电路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显示与报警等),同时可用数字键盘设置温度报警和煤气泄露报警等级等。系统方案论证如下:2.1概述使用家用安保系统的目的就是及早报告火灾及煤气泄漏的发生,从而迅速有效的控制火灾及煤气泄漏,把损失降到最低。而通常设计的安保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安保系统的维护保养和持续性的技术支持是目前最严重的问题,比例分别为31%和27%。而造成上述问题的罪魁祸首就是由于缺乏规范、统一的通讯标准。2.安保系统误报、漏报现象也是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环境中各种因素,如:静电、灰尘颗粒、气流、杀虫剂、磁场、气温剧烈变化、水蒸气等都会与火灾及煤气泄漏发生时的状况接近,从而使安保设备发生误判而报警。针对以上这些问题,能够对灾情做出快速、精确探测和有效控制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本课题的目标是:设计一套简单实用、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高的家用安保系统。2.2系统方案分析根据设计要求,设计的家用安保系统包括探测电路、A/D转换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声音报警电路、键盘电路、排气电路等,下面将对各部分电路进行简单分析。一、探测电路探测电路用于对住宅空间内各区域的火灾信号及煤气泄漏信号进行探测,传感器就是能感知环境中此类信号参数的器件,也是构成探测电路的核心器件。探测火灾信号的传感器目前主要有气敏型、感温型、感烟型、感光型、感声型五大类。由于建筑结构和功能的多元化,为了准确、及时地探测火灾,并进行报警,对火灾探测元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择火灾探元件器时必须充分考虑火灾探测元件的性能、建筑空间形状、火灾特点和可能发生的危险。对于普通可燃烧物质的表现形式,首先是产生燃烧气体,然后是烟雾,在氧气供应充分的条件下,才能达到全部燃烧,产生火焰,并散发出大量的热,使环境温度升高(起火过程曲线如图2-1所示)。图2-1起火过程曲线如图2-1所示,起火过程中,总是前两个阶段所占有的时间比较长,这是燃烧的开始阶段。如果要把火灾损失控制在最小限度,保证人身不受伤亡,那么火灾的探测元件就应该从此阶段开始进行探测为宜。因此,结合设计的实际需要,选择感温传感器。本系统中,对各类感温传感器进行比较后,根据设计本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设计系统时选择了由NS公司生产的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LM35。目前,用于检测气体成分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检测气体的方法有电化法、光学法、电气法。气敏传感器主要是利用物理效应、化学反应等机理制作而成。主要分类有半导体式、固体电解质式、电化学式和接触燃烧式。半导体电阻式气敏传感器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气敏传感器之一。它是利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与气体接触时,材料的电导率发生变化的原理来制作的。固体电解质气敏传感器则是利用被测气体在敏感电极上发生化学反应,所生成的离子通过固体电解质传递到参比电极,使电极间产生的电位随气体分压而变化的原理来对气体进行检测的。电化学式气敏传感器是利用电极和电解质组成的电池中,气体与电极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使两极间输出的电流或电压随气体浓度而变化的原理制作的。燃烧式气敏传感器是基于强催化剂使气体在其表面燃烧时产生热量,而使贵金属电极电导随气体浓度发生变化来对气体进行检测的。比较上述四类气敏传感器,半导体传感器以其易于实现集成化、微型化灵敏度高等诸多优点,一直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重视和兴趣。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半导体传感器为代表的各种固态传感器相继问世。这类传感器主要是以半导体为敏感材料,在各种物理量的作用下引起半导体材料内载流子浓度或分布的变化,通过检测这些物理特性的变化,即可反应被测参数值。它与各种结构型传感器相比,具有如下特点:·由于传感器是基于物理变化的,因而没有相对运动部件,可以做到结构简单、微型化;·灵敏度高,动态性能好,输出为电量;·采用半导体为敏感材料易于实现传感器集成化、智能化;·功耗低,安全可靠。本系统结合实际应用需要选择国产的QM-N5型气敏传感器来探测气体的浓度。二、A/D转换电路采集的温度信号是模拟信号,需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输入单片机以识别。A/D转换器是通过一定的电路,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的装置,它是数据采集通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信号转换的一种主要方式。A/D转换器种类很多,目前应用广泛的主要有3种,逐次逼进式、双积分式和V/F变换式。其转换原理各不相同,本系统选择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其是使用最多的一种A/D转换方法。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主要包含D/A转换器、比较器、输出锁存器、移位寄存器和控制逻辑等部分。其主要原理是,将输入的待转换的模拟信号Uin与一个推测信号Ui相比较,根据推测信号大于还是小于输入信号来决定需要增大还是减小该推测信号,以便逐步向输入模拟信号逼近。推测信号由D/A转换器的输出获得,当推测信号与模拟信号相等时,向D/A转换器输入的数字量就是对应的模拟信号的数字量。目前,中外厂家已生产出位数(如8位、10位、12位、14位、16位,直到24位不同的各种型号的A/D转换器,本系统中选用了由美国模拟器件公司生产的低功耗8位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ADC0809作为模数转换器件。三、控制芯片的确定:在智能系统中,控制芯片起到核心的作用,它就像人的大脑一样,控制身体的各个器官的工作。在智能系统中,模数转换、数据显示、键盘设定和报警等都要受到它的控制,目前,市场上的单片机种类很多,有8位、16位、32位的;有PHILEPS公司生产的,有ATMEL公司生产的,也有INTEL公司生产的等等。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优缺点,从价格、性能、实际情况等诸多方面考虑,本次设计选择了由ATMEL公司生产的AT89C51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四、显示电路显示电路的功能是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以数据的形式直观低显示出来,同时在键盘设定状态下,显示当前设定的数值。本次设计采用8段LED显示器构成显示电路。五、键盘电路键盘是智能系统的输入设备,它是向人们提供通道来控制智能系统的工作。在本系统中用于设置温度上限报警和室内煤气浓度报警等级。实际应用中,有单按键组成的键盘和矩阵按键组成的键盘,它们各有优缺点,单按键电路简单,但不便于人们使用,而矩阵按键比较直观易懂,特别适合民用。因此,本系统设计的键盘采用3×4矩阵键盘。六、声音报警电路声音报警电路的功能是当室内发生灾情时,系统就会启动扬声器发出声音来提醒人们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灾情。七、排气电路拍气电路通过启动排气扇来排出当室内发生灾情时室内泄露的煤气,以及降低火灾释放出的温度和烟雾浓度。2.3系统方案确定单片机控制系统声音报警电路火灾探测电路煤气泄漏探测电路温度单片机控制系统声音报警电路火灾探测电路煤气泄漏探测电路温度气体浓度显示电路排气电路小区控制(上位机)A/D转换电路键盘电路图2-2系统硬件总体设计框图

第三章家用安保系统硬件设计家用安保系统的硬件由探测电路模块、A/D转换电路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和系统监视模块组成。探测模块用于对住宅空间内各区域的火灾信号及煤气泄漏信号进行探测,A/D转换电路模块将探测的电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数字信号输入单片机。单片机控制模块完成火灾及煤气泄漏信号查询、处理。监视模块完成对危险的报警、现场处理、通讯等功能。下面对这些电路的设计分别进行介绍。3.1探测电路模块设计在一个基本的报警系统中,作为探测报警信号的探测电路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性能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技术指标、可靠性及能否安全工作,对系统设计的成败起关键作用。因此,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稳定的探测电路是一项重要的设计工作。本系统的探测电路包括两部分,一是对火灾探测电路,这部分主要是通过探测温度信号来完成对火灾信号的探测;二是对煤气泄漏探侧电路,则是通过探测气体信号来实现其探测。3.1.1火灾探测电路设计系统采用的由NS公司生产的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LM35,它具有很高的工作精度和较宽的线性工作范围,该器件输出电压与摄氏温度线性成比例。因而,从使用角度来说,LM35与用开尔文标准的线性温度传感器相比更有优越之处,LM35无需外部校准或微调,可以提供±1/4°C的常用的室温精度。主要工作参数如下:·工作电压:直流4~30V;·工作电流:小于133µA;·输出电压:+6V~-1V;·输出阻抗:1mA负载时0.1Ω;·精度:0.5°C精度(在+25°C时);·漏泄电流:小于60µA;·比例因数:线性+10.0mV/°C;·非线性值:±1/4°C;·校准方式:直接用摄氏温度校准;·封装:密封TO-46晶体管封装或塑料TO-92晶体管封装;·使用温度范围:-55~+150°C额定范围。火灾探测电路采用核心部件是LM35AH,供电电压为直流15V时,工作电流为120mA,功耗极低,在全温度范围工作时,电流变化很小。LM35的输出电压与摄氏温度的线性关系可用公式(3-1)表示,0°C时输出为0V,每升高1°C,输出电压增加10mV。其电源供应模式有单电源与正负双电源两种,其接法如图3-1(a)与图3-1(b)所示。正负双电源的供电模式可提供负温度的测量,单电源模式在25°C下电流约为50mA,非常省电。本系统采用的是单电源模式,设计的火灾探测电路如图3-2所示。Vout(T)=10mV/°C×T°C(3-1)LM35LM35+Vs(4~20V)OUTPUT0mV+10mV/°CLM35+VsVout-VsRl图3-1(a)单电源模式图3-1(b)双电源模式图3-2火灾探测电路3.1.2煤气泄漏探测电路设计本系统结合实际应用需要选择的国产QM-N5型气敏传感器来探测气体的泄露,QM-N5型气敏传感器是以金属氧化物SnO2为主体材料的N型半导体气敏元件,当元件接触还原性气体时,其电导率随气体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升高。QM-N5型气敏元件适用于天然气、煤气、氢气、烷类气体、烯类气体、汽油、煤油、乙炔、氨气、烟雾等的检测,属于N型半导体元件。灵敏度较高,稳定性较好,响应和恢复时间短。其具有以下特点:·用于可燃性气体的检测(CH4、C4H10、CO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输出信号大;·寿命长,工作稳定可靠。QM-N5型气敏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如表3-1所示。表3-1QM-N5型气敏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加热电压(Vh)AC或DC5±0.2V响应时间(trec)≤10S回路电压(Vc)最大DC24V恢复时间(trec)≤30S负载电阻(Rl)2KΩ元件功耗≤0.7W清洁空气中电阻(Ra)≤2000KΩ检测范围50—10000ppm灵敏度(S=Ra/Rdg)≥4(在1000ppmC4H10中)使用寿命2年煤气泄漏探测电路采用QM-N5型气敏传感器来探测气体的泄露,电路如图3-3所示。探测电路中的气敏传感器以QM-N5的输出经A1电压跟随器加到差动放大器A2的同相输入端,A2输出是放大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的差动放大信号。A3位同相放大器,通过电阻R可调A3的增益,也就是调节A4~A8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控制其输出,进而与单片机的P1.0、P1.1、P1.2、P1.3口一同控制其报警等级,从而完成对煤气泄露的报警。图3-3煤气泄漏探测电路3.1.3信号放大电路由于温度传感器LM35和QM-N5型气敏传感器输出的电压范围均约为0~0.99V,虽然这些电压范围在A/D转换器的输入允许电压范围内,但该电压信号较弱,此时就需要通过运算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如果不进行放大直接进行A/D转换则会导致转换成的数字量太小、精度低。集成运算放大器是具有差分输入和直接耦合电路的高增益、宽频带的电压放大器。它的成本低,用途广泛。当集成运算放大器外接不同的反馈网络后,能实现多种电路功能:可作为放大器、模拟运算、有源滤波、振荡器、转换器(如:电流/压转换器、频率/电压转换器等)、可构成非线性电路(如:对数转换器、乘法器等)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类型很多,按特性分类有:通用型、高精度型、低功耗型、高速型、单电源型和低噪声型等。按构造分类有:双极型、结型场效应管输入型、MOS场效应管输入型和CMOS型等。系统中选用通用型放大器μA308对LM35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幅度放大,还可对其进行阻抗匹配、波形变换、噪声抑制等处理。其主要极限参数(最大额定值)如下:

·最大电源电压:±18V;·最大差分电压(同相端与反向端之间的输入电压):±30V;·最大输入电压:±15V;·允许工作温度:0°C~+70°C;·允许功耗:IIIW;·最大输出电压:比电源电压略低。系统采取同相输入,电压放大倍数为5倍,输入信号来自温度传感电路或煤气泄漏传感电路,经信号放大后输出到A/D转换电路,完成信号放大,电路图如图3-4所示。图3-4信号放大电路3.2A/D转换电路模块设计由第2章所述,采集的温度信号是模拟信号,需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输入单片机以识别。目前,中外厂家已生产出位数(如8位、10位、12位、14位、16位,直到24位)不同的各种型号的A/D转换器,本系统中选用8位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ADC0809,其引脚图如图3-5所示。它共有28个引脚,其中:D0~D7——输出数据线;IN0~IN7——8路模拟电压输入端;ADDA、ADDB、ADDC——路地址输入;START——启动信号输入端,下降沿有效;ALE——路地址锁存信号,用来锁存ADDA~ADDC的地址输入,上升沿有效;EOC——变换结束状态信息,高电平表示一次变换以结束;OE——读允许信号,高电平有效;CLK——时钟输入端;VREF(+)、VREF(-)——参考电压输入端。图3-5ADC0809引脚图ADC0809的工作时钟为10kHz~1.2MHz,一次变换时间为100μs。ADC0809工作时的定是关系如图3-6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在进行A/D变换时,路地址应先送到ADDA~ADDC输入端。然后在ALE输入端加一个正跳变脉冲,将路地址锁存到ADC0809内部的路地址寄存器中。这样,对应路的模拟电压输入就和内部变换电路接通。为了启动变换工作序列,必须在START端加一个负跳变信号。此后变换工作开始进行,标志ADC0809正在工作的状态信息是EOC由高电平(闲状态)变为低电平(工作状态)。一旦变换结束,EOC信号就又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此时只要在OE端加一个高电平,即可打开数据线的三态缓冲器从D0~D7数据线读得一次变换后的数据。ADDA~ADDCADDA~ADDCALE/STARTEOCOED0~D7地址锁存启动图3-6ADC0809定时关系经过ADC0809变换器转换后的数字量在输入到单片机时,要通过地址锁存器将ADC0809接到单片机扩展总线上。系统选择地址锁存器74LS373将ADC0809接到单片机扩展总线上。锁存器(3S,锁存允许输入有回环特性),常应用在地址锁存及输出口的扩展中。74LS373是低功耗肖特基TTL8D锁存器,内部有8个相同的D型(三态同相)锁存器,由两个控制端(11脚G或EN;1脚OUT、CONT、OE)控制。当OE接地时,若G为高电平,74LS373接收输出的地址信号;如果G为低电平,则将地址信号锁存。其工作原理是,74LS373的输出端Q0~Q7可直接与总线相连,当三态允许控制端OE为低电平时,Q0~Q7为正常逻辑状态,可用来驱动负载或总线。当OE为高电平时,Q0~Q7呈高阻态,即不驱动总线,也不为总线的负载,但锁存器内部的逻辑操作不受影响。当锁存允许端LE为高电平时,Q随数据D而变。当LE为低电平时,Q被锁存在已建立的数据电平。74LS373的引脚图如图3-7所示,真值表如表3-2所示。图3-774LS373引脚图表3-274LS373真值表74LS373引出端符号如下:·D0~D7——数据输入端

·OE——三态允许控制端(低电平有效)·LE——锁存允许端

·Q0-Q7——输出端74LS373主要工作参数如下:·电源电压:7V;·输入电压:7V;·输出高阻态时高电平电压:5.5V;·工作温度:0~70℃;·存储温度:-65~150℃。ADC0809需外接变换时钟和参考电压,在实际应用中变换时钟常将单片机的时钟经分频得到,而参考电压常用现成的由厂家提供的高精度电源集成块。时钟的变换电路由4013双D触发器构成,经4次分频后得到ADC0809的变换时钟500KHz。变换时钟电路的时钟输入由单片机的ALE口输出,其电路图如图3-8所示。图3-8变换时钟电路系统A/D转换电路由ADC0809转换器、74LS373地址锁存器和双D触发器4013构成,实现对采集的温度模拟信号的转换。因此,只要使用ADC0809转换器的输入通道IN-0即可。并用低3位数据线通过74LS373地址锁存器控制采集通道,同时使用AT89C51单片机的P2.7口控制ADC0809转换器的读写控制。设计中采用延时方式模数转换,单片机AT89C51控制ADC0809的开始转换、延时等待A/D转换结束以及读出转换好的8位数字量至单片机进行处理。其电路如图3-9所示。图3-9A/D转换电路3.3单片机控制模块设计在基于单片机开发的系统中,单片机的作为系统的核心是无可质疑的,他完成对系统控制,单片机控制模块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性能指标。因此,设计一个好的单片机控制系统,对整个安保系统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根据系统的具体要求,选择由Ateml公司生产的AT89C51单片机。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alshProgrammableandErasableReadOnly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AT89C51单片机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AT89C51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单片机,40个引脚,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端口,同时内含2个外中断口,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它可以按照常规方法编程,也可以在线编程(ISP),其将同用的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器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可反复擦写的Flash存储器可有效降低开发成本。AT89C51单片机的引脚图如图3-10所示。图3-10AT89C51引脚图引脚说明如下:VSS(20脚):接地。VCC(40脚):主电源+5V。XTAL1(19脚):接外部晶体的一端。在片内它是振荡电路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在采用外部时钟时,对于HMOS单片机,该端引脚必须接地;对于CHMOS单片机,此引脚作为驱动端。XTAL2(18脚):接外部晶体的另一端。在片内它是一个振荡电路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振荡电路的频率是晶体振荡频率。若需采用外部时钟电路,对于HMOS单片机,该引脚输入外部时钟脉冲;对于CHMOS单片机,此引脚应悬浮。RST(9脚):单片机刚接上电源时,其内部各寄存器处于随机状态,在该脚输入24个时钟周期宽度以上的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RESET)。PSEN(29脚):在访问片外程序存储器时,此端输出负脉冲作为存储器读选通信号。CPU在向片外存储器取指令期间,PSEN信号在12个时钟周期中两次生效。不过,在访问片外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PSEN信号不出现。PSEN端同样可驱动8个LSTTL负载。我们根据PSEN、ALE和XTAL2输出端是否有信号输出,可以判别80C51是否在工作。ALE/PROG(30脚):在访问片外程序存储器时,此端输出负脉冲作为存储器读选通信号。CPU在向片外存储器取指令期间,PSEN信号在12个时钟周期中两次生效。不过,在访问片外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PSEN信号不出现。PSEN端同样可驱动8个LSTTL负载。我们根据PSEN、ALE和XTAL2输出端是否有信号输出,可以判别80C51是否在工作。EA/VPP(31脚):当EA端输入高电平时,CPU从片内程序存储器地址0000H单元开始执行程序。当地址超出4KB时,将自动执行片外程序存储器的程序。当EA输入低电平时,CPU仅访问片外程序存储器。在对87C51EPROM编程时,此引脚用于施加编程电压VPP。P0口(39脚—32脚):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在FIASH编程时,P0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

P1口(1脚—8脚):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口(26脚—21脚):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P2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P3口(10脚—17脚):P3口管脚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口,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3口写入“1”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口将输出电流(ILL)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P3口也可作为AT89C51的一些特殊功能口,如表3-3所示:表3-3P3口特殊功能端口引脚备选功能P3.0RXD串行输入口P3.1TXD串行输出口P3.2/INT0外部中断0P3.3/INT1外部中断1P3.4T0记时器0外部输入P3.5T1记时器1外部输入P3.6/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P3.7/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主要特性:·与MCS-51兼容·4K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寿命:1000写/擦循环·数据保留时间:10年·全静态工作:0Hz-24Hz·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128*8位内部RAM·32可编程I/O线·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5个中断源·可编程串行通道·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3.3.1单片机时钟电路与复位电路时钟电路与复位电路不是单片机的内部电路,但它们却是单片机运行所必须的最基本的外加电路,虽然某些新型单片机已将复位电路集成在单片机内,但对本系统所选择设计单片机控制模块而言,时钟电路与复位电路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一、时钟电路COMS型AT89C51单片机内有一个构成时钟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引脚XTAL1和XTAL2分别是此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这个放大器与作为反馈元件的片外晶体或陶瓷谐振器一起构成一个自激振荡电路。外部谐振电路并行连接石英晶体或陶瓷谐振器和负载电容C1、C2。外接电容的大小影响振荡器频率的高低、振荡器的稳定性、起振的快速性。本电路设计选择外接晶体,晶体的频率为12MHz,C1、C2的值选择33pF。设计的电路如图3-11所示。C_X1C_X1C_X233P33PY12MXTAL1XTAL2图3-11时钟电路二、复位电路在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时,必须了解单片机的复位状态和复位电路的设计。因为单片机应用系统工作时,会经常要求进入复位工作状态,因而要求复位电路必须能准确、可靠地工作,单片机的复位状态与应用系统的复位状态也是密切相关的。单片机的复位状态本系统选择的单片机的复位是靠外部电路实现的,在时钟电路工作后,只要在单片机的RST引脚上出现24个振荡脉冲(2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单片机便实现初始化状态复位。为了保证系统可靠的复位,在设计复位电路时,通常使RST引脚保持10ms以上的高电平。只要RST保持高电平,则AT89C51单片机就循环复位;当RST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以后,单片机就从0000H地址开始执行程序。复位不影响单片机内部的RAM状态。但上电复位时,由于是重新供电,RAM在断电时的数据丢失。复位以后AT89C51单片机的初始复位状态如表3-4所示。

表3-4AT89C51单片机的复位状态专用寄存器复位状态专用寄存器复位状态PC0000HTMODOOHACCOOHTCONOOHBOOHTH0OOHPSWOOHTL0OOHSP07HTH1OOHDPTR0000HTL1OOHP0~P30FFHSCONOOHIPXXX00000BSBUFXXXXXXXBIE0XX00000BPCON0XXX0000B通常单片机的复位操作有上电复位、信号复位、运行监视复位。本系统结合实际需要采用上电复位,并且添加手动复位,设计出上电复位与开关复位组合电路。此电路既能实现单片机上电时的复位操作,保证单片机上电后立即进入规定的复位状态,又能实现在家用安保系统做出报警后,以手动复位使单片机重新进入复位状态。从而使得系统不至于在报警后不能回到初始状态,系统功能更加完善。在该组合电路中,干扰容易串入复位端,影响单片机的复位可靠性。为了保证复位电路可靠地工作,并考虑住宅电压波动大,将RC电路接施密特电路后再接入AT89C51单片机复位端,设计的抗干扰上电复位与开关复位电路如图3-12所示。图3-12抗干扰上电复位与开关复位电路3.4系统监视模块设计家用安保系统完成对火灾信号和煤气泄漏信号的探测、信号转换及控制系统处理后,需通过监视电路对报警信号做出声音报警、现场有毒气体和烟雾排放及与小区联动等,从而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系统监视模块包含8255A接口电路、声音报警电路、显示电路、排气电路及小区联动四部分。3.4.18255A接口电路在本系统中,和AT89C51单片机相连的引脚很多,但AT89C51单片机的接口引脚只有P0、P1、P2、P3四组,其中P3口的引脚又具有第二功能,不宜做数据输入输出口,剩下的只有P0、P1、P2口。但由ADC0809送来的八位数据占用8个端口,温度显示需要11个端口,矩阵键盘需要7个端口,加上其它输出控制信号占用的端口,超过P0、P1、P2口的24个端口。因此,AT89C51单片机的端口不够用,故在设计系统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须扩展单片机的接口。扩展单片机接口的方法很多,可用的芯片也不少,如8155、8253、8255A、8279等。本设计中选用8255A接口芯片。8255A是Intel公司生产的一种通用的可编程并行I/O接口芯片,又称“可编程外设接口芯片”(PPI,ProgrammablePeripheralInterface)。它采用NMOS工艺制造,单一+5V电源,40个引脚,双列直插式封装。它具有方式0、方式1、方式2三种工作方式,并且这三种工作方式可以通过软件编程来设定和改变。8255A与Intel系列微处理器完全兼容,直接的位清0/置1功能简化了控制应用接口。8255A是应用最广的并行I/O接口芯片。8255A的结构框图如图3-13所示,它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三个数据输入输出端口A、B、C,每个端口均为8位,可选择输入或输出操作。端口A:一个8位数据输出锁存/缓冲器和一个8位数据输入锁存器。端口B:一个8位数据输入/输出、锁存/缓冲器和一个8位数据输入缓冲器。端口C:一个8位数据输出锁存/缓冲器和一个8位数据输入锁存器(输入无锁存)。它可分为两个4位端口使用,或用作与A口和B口配合的控制或状态口,依工作方式而定。

图3-138255A内部结构框图(2)A组控制和B组控制这两组控制部件接受读/写控制逻辑来的命令,接收数据总线上的控制字,然后向相应的端口发出命令,以控制其动作。A组控制部件控制A口及C口高4位。B组控制部件控制B口及C口低4位。(3)数据总线缓冲器该缓冲器为双向三态的8位数据缓冲器,它是8255与CPU系统数据总线之间的接口,所有的输入、输出数据,以及CPU发出的控制字和从8255A读回的状态信息都通过它来传送。(4)读/写控制逻辑接收CPU发出的地址A1,A0及控制(RD、WR、ESET)和片选(CS)信号,产生给A组、B组的控制信号,以完成对数据、状态及控制信息的传送。8255A芯片的引脚如图3-14所示。图3-148255A的引脚图面向系统总线的信号线有:D0~D7:双向数据线。CPU通过它向8255A发送命令、数据;8255A通过它向CPU回送状态、数据。片选信号线:低电平有效,由系统地址总线经I/O地址译码器产生。CPU通过发高位端口地址信号使它变成低电平时,才能对8255A进行读写操作。读信号线:该信号低电平有效,CPU通过执行IN指令,发出信号将数据或状态信号从8255A读至CPU。写信号线:该信号低电平有效,CPU通过执行OUT指令,发写信号将命令代码或数据写入8255A。RESET:复位信号线,高电平有效,当RESET信号来到时,所有内部寄存器都被清除,同时3个数据端口被自动置为输入端口。A1,A0:芯片内部端口地址信号线,与系统地址总线低位相连。该信号用来寻址8255A内部寄存器。两位地址,可形成片内四个端口地址。面向I/O设备的信号线有:PA0~PA7:端口A的输入输出线;PB0~PB7:端口B的输入输出线;PC0~PC7:端口C的输入输出线;这24根信号线均可用来连接I/O设备,通过它们可以传送数字量信息或开关量信息。VCC:+5V电源。GND:地线。8255A有两个8位控制字:方式选择控制字和C口按位置位/复位控制字。这两个控制字共用一个端口地址,即控制字寄存器。为了区别这两个控制字,规定了D7位为特征位,当D7=1时,则是方式选择控制字;当D7=0时,则是C口按位置位/复位控制字。8255A的工作方式选择控制字是用来设定通道的工作方式及数据传送方向的,其格式如图3-15所示。从控制字格式可知:图3-158255A方式选择控制字本系统中使用AT89C51单片机的P0口作为8255A的8位数据输入口,单片机的P2.0、P2.1口作为8255A的输出选通控制,P2.2口作为8255A的复位控制口,并且使用P2.7作为8255A的选通控制口。在8255A的输出口中,共使用了19个口。其中PA口作为LED显示器的数据输出口;PB(0~3)四个口作为LED显示器的选通控制口;PC口7位数据口键盘值的输入口。3.4.2声音报警电路当系统判断有火灾或煤气泄漏后,单片机从P1.7引脚输出高电平信号,输入给报警电路,进而扬声器发出声音报警。本系统设计的报警电路采用单频音报警,实现单频音报警的接口电路比较简单,其发音元件采用压电蜂鸣器,当在蜂鸣器两引脚上加3~15V直流工作电压,就能产生3kHZ左右的蜂鸣振荡音响。压电式蜂鸣器结构简单、耗电少,更适于在单片机系统中应用。压电式蜂鸣器,约需10mA的驱动电流,可在P1.7端口接上一只三极管9013和电阻组成的驱动电路来驱动,设计的声音报警电路如图3-16所示。在图3-16中,P1.7接三极管基极输入端,当P1.7输出高电平“1”时,三极管导通,蜂鸣器的通电而发音,当P1.7输出低电平“0”时,三极管截止,蜂鸣器停止发音。图3-16声音报警电路3.4.3键盘电路一个系统中,键盘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系统的输入设备,是人机对话不可缺少的方式之一,用于设置系统的相关参数值。键盘是本系统的输入设备,用于设置温度上限报警和室内煤气浓度报警等级。实际应用中,有单按键组成的键盘和矩阵按键组成的键盘,它们各有优缺点,单按键电路简单,但不便于人们使用,而矩阵按键比较直观易懂,特别适合民用。因此,本系统设计的键盘采用3×4矩阵键盘,它有12个按键,分别是0、1、2、3、4、5、6、7、8、9、*、#。数字键用于设定温度上限报警值和煤气浓度报警等级,*和#键分别为温度和煤气浓度等级设定选择键,当按下*时,即可输入温度的上限报警值;当按下#时,即可设定煤气浓度的报警等级。求键值的方法采用逐行和逐列扫描的方法,设计的键盘电路如图3-17所示。图3-17键盘电路3.4.4显示电路显示电路,可以对系统所采集的温度进行显示,以便住宅内的人员可以查看发生火灾时的室内温度,而当键盘设定温度上限报警值或煤气泄露等级报警值时,数码管显示当前的设定值。另外,该温度显示电路也可做家用温度计使用,一举两得。显示电路作为单片机系统中最简单的输出设备,用以显示单片机系统的运行结果与运行状态等。常用的显示器主要有LED数码显示器、LCD液晶显示器和CRT显示器。在本系统中,选用LED数码显示器显示数字或符号。由于它具有显示清晰、亮度高、使用电压低、寿命长的特点,因此使用非常广泛。本显示电路较为简单,采用3位8段LED显示器,并与三个9012三极管连接来实现温度显示,第一位是十位、第二位是个位、第三位是十分位。8段LED显示器是由发光二极管显示字段的显示器件,也可称为数码管。单片机系统中通常使用8段LED数码显示器,其外形及引脚如图3-18所示,由图可见8段LED显示器由8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其中7个长条形的发光二极管排列成“日”字形,另一个圆点形的发光二极管在显示器的右下角作为显示小数点用,通过不同的组合可用来显示各种数字,包括A~F在内的部分英文字母和小数点“.”等字样。图3-188段LED数码显示器引脚图LED显示器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8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都连在一起的,称为共阳极LED显示器;另一种是8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都连在一起的,称为共阴极LED显示器。共阴和共阳结构的LED显示器各笔划段名和安排位置是相同的,当二极管导通时,相应的笔划段发亮,由发亮的笔划段组合从而显示各种字符。本显示电路采用动态共阳极连接方式显示,动态显示要求使用11个I/O口,8段LED显示器通过限流电阻与单片机连接,显示方法是当显示第一位时,先把3位LED显示器选通口截止,之后把要显示的8位数据送到LED显示器的公用数据口,再通过软件选通第一位LED显示器显示。其余LED显示器显示方法同上。其电路如图3-19所示。图3-19显示电路3.4.5排气电路排气电路的作用是当室内有煤气泄露时,启动排气扇排气,降低室内的气体浓度。设计排气电路时,由于排气扇的工作电压是220V,而系统的工作电压是5V,如果用系统直接控制排气扇工作不切实际。因此,必须设计转换电路来实现排气扇的工作。根据实际设计情况,系统使用继电器控制排气扇的开启和关闭,并用AT89C51的P1.6口通过光电耦合器来实现控制继电器何时工作,设计电路如图3-20所示。图3-20排气电路3.4.6小区联动在安保系统中,需要报警控制器与小区之间进行通信,从而将灾情信息告知小区终端。AT89C51单片机包含串行输入和输出口P3.0、P3.1,可以实现双机通信,如图3-21所示。TXDTXDAT89C51RXDRXD小区TXD图3-21双机通信以上是本系统中硬件模块的设计,具体设计电路

原理总图见附录A。

第四章家用安保系统软件设计对于一个完整的系统而言,不仅包括硬件电路,还包括相应的软件。仅有硬件电路系统是不可以可靠工作的,必须具有相应的软件支持。因此,软件设计的好坏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性能,下面将介绍各个子程序的设计。4.1系统主程序流程图设计主程序是系统软件的核心,整个软件的设计思路是,利用外部中断0来实现ADC0809的数据转换,单片机对转换的数据作相应处理,用键盘设定温度上限报警值和煤气浓度报警等级,在进行显示、报警。系统流程图设计如图4-1所示。开始开始系统初始化,开中断显示子程序A/D转换子程序数据处理子程序报警子程序按键子程序结束图4-1系统流程图4.2A/D转换子程序设计根据系统要求不同以及单片机的忙闲程度,通常可采用3种软件编程方式:程序查询方式,延时方式和中断方式。本系统采用延时方式。延时程序实际上是无条件传送I/O方式,当向A/D转换器发出启动命令后,即进行软件延时,延时时间稍大于进行一次A/D转换所需要的时间,之后打开A/D转换器的输出缓冲器读数即为转换好的数字量。A/D转换时间为64个时钟周期,因为系统中ADC0809的工作时钟为500kHz,故A/D转换时间为128μs,延时时间可大致选择160μs。ADC0809的通道选择A、B、C通过地址锁存器74LS373接AT89C51的低3位,因此,ADC0809的IN0模拟通道寄存器地址为7FF8H。基于上述转换思想,设计的A/D转换子程序流程图如图4-2所示,程序见附录D。开始开始设置转换通道地址启动A/D转换读数据、存数据返回图4-2A/D转换子程序流程图4.3数据处理子程序设计系统通过ADC0809转换的数字量是与实际温度成正比的数字量,但系统最后显示的是实际温度值,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再通过8255输出到LED显示。设所测温度值为T,A/D转换后的数字量为X,则有式(4-1):Vout(T)=10mV/°C×T°C(4-1)Vout为LM35的输出电压,即运放μA308的输入电压,μA308的输出电压用V1表示。因为μA308的放大倍数为5,则有式(4-2):V1=5×Vout=0.05×T(4-2)根据系统设置,温度传感器输出电压0~5V对应于转换后的数字量0~255,则有式(4-3):0.05T/5=X/255(4-3)可以近似写为式(4-4):0.05T/5=X/256(4-4)这样除以256可通过把被除数右移8位来实现,编程较简单。由此可以得出X和T的关系如式(4-5):T=100×X/256(4-5)基于上述计算处理思想,设计的数据处理子程序流程图如图4.3所示,程序见附录D。开始开始取温度数字量X温度值整数部分处理存温度值整数部分温度值小数部分处理存温度值小数部分返回图4-3数据处理子程序流程图4.4按键子程序设计为了保证正确检测哪个键按下,当按键按下后延时10ms再判断键号,就可以消除键盘机械抖动的影响。设计的3×4矩阵键盘,除了数字0,1,2,…9按键外,还有“*”和“#”功能键分别实现温度上限报警值和煤气浓度报警等级设定2种功能。在程序中先识别键码,然后根据键码值跳到相应的2个功能键子程序的入口执行。基于上述设计思想,设计的按键子程序流程图如图4-4所示,程序见附录D。开始开始按键功能初始化清除显示内容键按下消抖求键值温度设置状态?煤气设置状态?温度设定?置温度设置标志位置煤气设置标志位存温度键值存煤气浓度等级键值返回YYYNNNNY图4-4按键子程序流程图4.5显示子程序设计系统中,不仅要显示温度的采集值,还要在温度设定报警或煤气泄露设定报警时,显示其设定的值。因此,在显示子程序开始时加两个控制标志位用于是否显示温度设定值或煤气浓度等级设定值。基于上述设计思想,设计的显示子程序流程图如图4-5所示,具体程序见附录D。开始开始设置温度状态?赋温度设定显示值设置煤气浓度等级状?赋煤气浓度等级设定显示值显示初始化显示数值返回YNYN图4-5显示子程序流程图4.6报警子程序设计系统中报警包括温度报警和煤气泄漏报警,同时排气电路也会启动进行排气。为了判断某时是否在报警状态,必须采取比较措施确定,即比较此时的温度值或煤气浓度等级是否大于设定的参数。在设计中,采用逐位比较法来判断,符合报警要求,就产生报警。基于上述设计思想,设计的报警子程序流程图如图4-6所示,具体程序见附录D。开始开始取设定的煤气等级值是4级吗?4级报警是3级吗?是2级吗?3级报警2级报警1级报警取设定的温度值高于设定的温度值吗?YYYNNNN报警Y返回图4-6报警子程序流程图

结论与展望家用安保系统采用自动报警方式,与传统报警网络相比,提高了报警的可靠性,降低了费用,并能及时向户主报告灾情情况,便于针对性处理。采用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来扩展单片机的接口,解决单片机接口不够用的情况。系统硬件电路简单、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住宅和人群。在家用安保系统方面,前人也做了不少工作,设计的产品类型各不相同,但大多数都是建立在防盗方面,如用摄像头、红外线等判断是否有人进入舍内,进而控制报警装置。而我此次设计的家用安保系统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用来显示与控制室内温度以便判断屋内是否起火,同时检测煤气浓度情况判断是否有煤气泄露,当室内温度超过预先设定值或室内煤气浓度达到报警等级时产生声音报警,同时启动排气扇,降低屋内的温度或煤气量。它比具有防盗功能的安保系统的好处在于其刚刚起步,因此,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本设计己经完成了对住宅火情、煤气泄露进行自动监测并实现了自动报警功能,完全可以作为一套简易系统投入使用,但是随着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还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而需要监测的物理参数也会越来越多(例如室温的监测、室内空气的清洁度监测、湿度的监测、电磁波污染的监测等),在实际使用中,本系统可以增添更多的探测器/传感器,这样基本可以满足一般用户的需求。小区安防报警信息集中管理也将会是以后居民小区发展的趋势,小区值班室内主控计算机将对接收到的报警信息准确显示,如警情发生的住户名称、地址和所遭受的入侵方式等,提示保安人员迅速确认警情,及时赶赴现场,以确保住户人身和财产安全。本系统中主控单片机留有与上位机进行串行通讯线,以便在以后进行系统升级联网时完成将各类报警信息传送给中央报警主机,进行集中管理。

参考文献[1]王景景.基于LM35的温度测量系统[J].山东:现代电子技术,2007(5):157-159[2]刘文涛.单片机应用开发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刘宝成等.单片机多路报警器的设计[J].内蒙古: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朱长城等.家庭煤气泄露无人值守报警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湖南:工程科学(科学论坛),2007(2):21-22[5]张伟.家庭智能安防报警系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工学硕士论文,2006[6]李广弟.单片机基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7]李伯成.基于MCS-51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8]宋浩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吴英才等.住宅防盗防火多媒体集中监控系统的设计[J].上海: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4,26(2):176-179[10]陈颖.基于C8051F单片机的火灾智能报警控制系统的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1]欧阳文.ATMEL89系列单片机的原理与开发实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12]曹君.火灾报警系统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3]魏平俊等.一种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电路设计[J].河南:半导体技术,2006,31(8):625-628[14]/d.aspx?id=6503&p=lm35.pdf[15]/article/77/2008/200805052373.html[16]DevdasShetty,MechatronicsSystemDesign[M].BEIJING:ChinaMachine,2004[17]ZhaoY,LiaoYB,LaiSR.Simultaneousmeasurementofdown-holehighpressureandtemperaturewithabulkmodulusandFBGsensor[C].IEEE,PhotonicsTech.Lett,2002

致谢在论文即将完稿之际,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卫老师,从论文选题到完成,都离不开李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他的严谨治学、平易近人的作风,使我终身难忘。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作者:卢靖2010年6月6日

附录:英文技术资料及翻译1、英文技术资料原稿StudyonanIntelligentMonitoringApplicationSystemofConstructionMachineryQinghui,JianminAbstract:Inordertomonitorconstructionmachinery’sperformanceandquality,anintelligentmonitoringapplicationsystemispresentedinthepaper.Thesystemmakessitemonitoringcellinstalledoneveryconstructionmachineryasitsterminal,GPRS(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asitsnetworkcarriers,intelligentmonitoringcenterascontroller.ThesystemcansupervisetherunningstatusandalarmwhenitsworkstakeplaceabnormalityonlineonthebasisofGPRSnetwork,ARMembedded-systemanddata-basedesignbasedonLabWindows/CVI.Keywords:Intelligentmonitoring;GPRS;ARM;constructionmachinery;1.INTRODUCTIONTheperformanceandqualityoftheconstructionmachineryhasaveryimportantinfluenceontheconstructionschedule.Butconstructionmachineryhasahigherfailureratebecauseofitscomplexstructure,uncertainloadandpoorworkingenvironment[1].Therefore,thesupervisionoftheconstructionmachinery’sperformanceisastickingpointforthestabilization,safetyandreliabilityofconstructionwork.Withthesocialdevelopmentandtheadvancementoftechnology,peoplehavebecomeincreasinglydemandingontheperformancemonitoringandfaultdiagnosisofconstructionmachineryinordertogetahigherefficiencyandlowerconsumptionofconstructionproject.Thenew-generationconstructionmachinerynotonlyneedintegratingoperationandintelligentcontrol,butalsoneedcooperatingwiththewholeconstructionmachinerygroupwhosecontrolsystemisbasedonnetwork.Atpresent,thetraditionalconstructionmachinerywhichisonlydesignedbygeneralelectroniccontroltechniquesanditstraditionalregularmaintenancecannotmeettherequirements.Soanewconstructionmachinerymonitoringsystem,whichcanfinishthelocalcentralizedcontrol,supervisionandmaintenance,andcanalsocarryoutremote-distancemonitoranddiagnose,hasbecomeahotresearchproblem[2]-[5].Inordertosupervisetherunningperformanceoftheconstructionmachinery,thispaperproposesaconstructionmachineryonlinemonitoringsystemwhichisbasedon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GPRSnetwork.Thissystemcansupervisesomeparameterssuchasspeed,pressureandtemperatureoftheconstructionmachinerythroughthelong-distancesupervisedterminal.Iftheconstructionmachinery’smaintenancepersonwantstoknowtherunningstatusoftheconstructionmachinery,hecansentashortmessagetothesupervisioncellofthesystem,andthenthesystemsenttherunningparametertothemobiletelephoneofthemaintenancepersonorthemonitoringcenterbyGPRSmodulethroughthecommunicationnetworkandInternet,sotherealtimesupervisionoftheconstructionmachineryisrealized.Thissystemcanalsosetupthealarmboundaryofsomeimportantparametersoftheconstructionmachinery,iftheconstructionmachineryappearsabnormal,thesystemwouldsentthealarminformationtothemobiletelephoneofthemaintenancepersonorthemonitoringcenter,sothetroubleoftheconstructionmachinerycanbefixedupimmediately.Inpracticeitshowsthesuperiorityofthesystem.2.THESYSTEMSTRUCTURE2.1IntelligentmonitoringsystemstructureTheintelligentmonitoringsystemmainlyconsistsof3parts:sitemonitoringcell,GPRS,andintelligentmonitoringcenter,asShowninFigure1.Sitemonitoringcellissetupineachconstructionmachinery.AnditcommunicateswithintelligentmonitoringcenterthroughtheGPRSwirelessnetwork.Inaddition,thesystemstructureisathree-layermodel.Thesitemonitoringcellisthelowerlayer,focusingontheaccessofdevicestatusinformation.Intelligentmonitoringcenteristheuppersystem,focusingonprocessingofstatusandfaultinformation.Betweenthelowerandtheupperlayer,GPRSfinishestheircommunications.GPRSnetworkisacommunicationmediumofthewholesystem,throughwhichshortmessage,voice,andtowkindsofpacketdata(IPandX.25)canbereceivedandsent.Controlterminal(mobilephone)isaremotecontrollerandthedisplayinthesystem,whichisresponsibleforsendingavarietyofshortcommandmessage(suchasthecommandformonitoringtherealtimestatusofconstructionmachinery)andreceivetheshortreturnmessage(suchastheimplementationoftheshortcommandsmessage,andthealarminformationoffault).Intelligentmonitoringcenterisresponsibleforreceivingthedatafromsitemonitoringcellandmanagingavarietyofinformation.2.2SitemonitoringcellstructurebasedonARMembeddedsystemSitemonitoringcellisdesignedanddevelopedbytheARMMCUanditsauxiliaryequipments.TheARMarchitecturehasevolvedtoapointwhereitsupportsimplementationsacrossawidespectrumofperformancepoints.ThearchitecturalsimplicityofARMprocessorshastraditionallyledtoverysmallimplementations,andsmallimplementationsallowdeviceswithverylowpowerconsumption.Sitemonitoringcellcanbemainlydividedintofiveunitsinaccordancewiththeirfunctions:dataacquisitionunit,communicationunit,Single-chip(EasyARM615)unitLEDdisplayunit,andpowersupplyunitetc,asshowninfigure2Inthefigure,dataacquisitionunitismainlyresponsibleofcollectingsomeimportantsignalsofconstructionmachinery,suchaswatertemperature,workpressure,andspeedetc.CommunicationunitwithGPRSnetworkismainlyresponsibleforcommunicationsanddatatransmission.LEDdisplayunitisresponsibleforthecurrentstatusofconstructionmachinery.Single-ch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