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比较阅读67篇(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_第1页
《岳阳楼记》比较阅读67篇(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_第2页
《岳阳楼记》比较阅读67篇(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_第3页
《岳阳楼记》比较阅读67篇(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_第4页
《岳阳楼记》比较阅读67篇(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岳阳楼记》比较阅读(截至2020年)【甲】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乙】光绪己卯,楼基坼①裂,及大有倾塌之势,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②以考绩③北上。既而回岳,德化李公来湘中,命以茶厘④为修楼之资,其不敷者,劝四邑(巴陵、平江、临湘、华容)绅富足之。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左仙梅亭,右则三醉楼,皆视旧制有加。前临洞庭,为之驳岸⑤以御水,楼之左右各增施二楹,为登楼者憩息之所。其楼前雉堞⑥亦加坚筑,以固吾圉⑦焉!(节选自【清】张德容《重修岳阳楼记》)【注】①坼(chè):分裂,裂开。②容:即张德容(1820-1888)。同治十年(1871)、光绪五年(1879)两度出任岳州知府,政声显著,曾对岳阳楼进行整体修葺。③考绩: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成绩。④茶厘:对茶叶经销所征的一种附加税。⑤驳岸:保护岸或堤坝不坍塌的建筑物,多用石块砌成。⑥雉堞(zhìdié):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⑦圉(yú):边境,边疆。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去国怀乡(2)微斯人,吾谁与归(3)加筑六丈有奇(4)皆视旧制有加1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乃重修岳阳楼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械花源记》)B.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尝射于家圃(《卖油翁》)C.及大有倾塌之势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D.为之驳岸以御水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19.用“/”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标示2处)(2分)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以考绩北上。20.回答问题。(6分)(1)从【乙】段句话可以看出,清朝重修后的岳阳楼不在原址上?(用原文回答)(2分)(2)【甲】【乙】均写到了重修岳阳楼一事,但两文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16.(4分)(1)离开。(2)如果没有。(3)零数,余数。(4)规模。17.(3分)B18.(2分)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19.(2分)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以考绩北上。20.(6分)(1)(2分)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2)(4分)【甲】文借重修岳阳楼一事,着重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乙】文侧重写重修岳阳楼的原因、过程及结果。【参考译文】【乙】光绪己卯年,岳阳楼的地基裂开,大有倒塌的态势,中丞邵公命令修葺它,修建的经费没有募集好,张德荣因为考绩北上了。不久回到岳阳,德化李公来到湘中,命令把茶厘作为修葺岳阳楼的资金,其中还不够,就劝说四邑的乡绅富豪补足。于是在原来地基的后面,增加修建六丈多,在上面建造正楼,左边是仙梅亭,右边则是三醉楼,都是借鉴原来的规模有所增加。前面对着洞庭湖,为它建造驳岸来抵御水,楼的左右两边各增加了两个房间,作为登楼的人休息的地方,楼前面雉堞也增加坚固的建筑,来巩固我的边疆!

(2020甘肃武威)【甲】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婢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飞辞不受,玠益敬之。少嗜酒,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欲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节选自《宋史·岳飞传》,有改动)【注释】①吴玠:人名,岳飞的朋友。②名姝:有名气的美女。③宵旰:即宵衣旰食,天不亮起床,天黑才吃饭,形容终日操劳。④营第:建造宅子。9.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至若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B.而或长烟一空上下一白C.吴玠素服飞吴广素爱人D.饰名姝遗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10.下列对【甲】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停顿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11.下列对【甲】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译文:我曾经探求过古人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不凭借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文:处在僻远的江湖就为他们的国君忧虑。D.然则何时而乐耶?译文: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12.下列对【甲】【乙】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甲】文①段以“至若”领起,语言骈散结合,格调高亢,节奏明快有力,B.【乙】文表现了岳飞是一个孝顺、自律、善用人才、以天下为己任的人。C.【甲】文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乙】文通过记录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形象。D.【甲】【乙】两文体裁各异,但都表现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13.把【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飞辞不受,玠益敬之。【参考答案】9.答案:A(A日光、风景,景色;B.全,都;C.一向;D.赠送,给予)10.答案:A11.答案:B(“凭借”错误,“以”是译为因为)12.答案:B(没有表现岳飞“善用人才”)13.答案:岳飞推辞(1分)不接受,吴玠更加(1分)敬仰(敬重,尊重)(1分)他了。【参考译文】岳飞特别孝顺,他的母亲留在黄河以北,他就派人去看望母亲,并把母亲接了回来。母亲患病,很久没好,岳飞必定会亲自给母亲喂药母亲去世后,岳飞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家中没有婢女服侍。吴玠一向佩服岳飞,愿意与他结为好友,打扮了美女送给他。岳飞说:“主上终日为国事操劳,怎是臣子贪图享乐的时候呢?”岳飞推辞不接受,吴玠更加敬仰他了。岳飞少年时特别喜欢喝酒,皇帝告诫他说:“等你何时到了黄河以北,才可以这样饮酒。于是他从此不再喝酒。皇帝曾经想要给岳飞建造一个住宅,岳飞推辞道:“敌人尚未被消灭,怎能谈论家事?…有人问:“天下何时才会太平?”岳飞说:“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2020广西柳州)【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范宣①年八岁,后园挑②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耶?”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减之又减,遂至一匹,既终不受。翌日,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始妇无裈③也?”范笑而受之。【注释】①范宣:字宣子,家境贫寒,崇尚儒家经典。②挑:挖。③裈(kūn):裤子13.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2分)A.于尝求古仁人之心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B.微斯人,吾谁与归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C.或问日:“痛邪?”或王命急宣(《三峡》)D.如是减半如是再啮,石又再转(《河中石兽》)14.请将选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优其君。(2)韩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15.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2分)A.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蹄耳B.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C.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D.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16.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4分)(1)甲文中能含蓄地表达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2)乙文中可以看出范宣是一个怎样的人?(答出两点即可)(2分)【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A.求:探寻/求:请求;B.归:一道/归:回来;C.或:有人/或:有时;D.是:这样/是:这样/。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点词:庙堂:指朝廷。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句意:处在高高的朝堂上(在朝),就为平民百姓忧虑。②重点词:同载,同坐一辆车。与,给。句意:韩豫章和范宣同坐一辆车,在车上撕了两丈绢送给范宣。(3)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不是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因此才哭呢。故断为: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故选:C。(4)①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文章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②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语句进行概括。结合内容,从“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中可知,他非常孝顺。从“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中可知,他品行高洁,廉洁俭省。答案:(1)D(2)①处在高高的朝堂上(在朝),就为平民百姓忧虑。②韩豫章和范宣同坐一辆车,在车上撕了两丈绢送给范宣。(3)C(4)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②孝顺(孝敬父母),品行高洁(或清廉)【参考译文】【甲】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乙】范宣八岁那年,有一次在后园挖菜,无意中伤了手指,就大哭起来。别人问道:“很痛吗?”他回答说:“不是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因此才哭呢。”范宣品行高洁,为人清廉俭省,有一次,豫章太守韩康伯送给他一百匹绢,他不肯收下;减到五十匹,还是不接受;这样一路减半,终于减至一匹,他到底还是不肯接受。后来韩康伯邀范宣一起坐车,在车上撕了两丈绢给范宣,说:“一个人难道可以让老婆没有裤子穿吗?”范宣才笑着把绢收下了。(2020辽宁丹东)【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过广陵,入洞庭,浩浩荡荡,四无涯涘。晚见红日落于水内,次早见炬火然灼水面,渐望渐高,乃明星也。吾游行天下,山吾皆以为卑,水吾皆以为狭,非果卑果狭也目能穷其所至则小之矣。物何大何小,因其所大而大之,则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莫不小。苏子瞻曰:“覆杯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其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①之间,有方轨②八达之路乎?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犹杯水也;舟犹芥也,人犹蚁也,吾乌③知蚁之附芥,不以为是乘桴④浮海耶?其水涸而去,不以为是海变桑田耶?四海虽广,应亦有涯,目力不至,则望洋而叹。因所大而大之耳。”今在洞庭,吾目力穷焉,即以为洞庭为吾之海可也。(选自《虞初新志》)【注】①俯仰:表示时间短暂。②方轨:两车并行。③乌:怎么。④桴:小竹筏。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南极潇湘 极:到达 B.薄暮冥冥 薄:迫近C.春和景明 景:景色 D.沙鸥翔集 集:停息7.下列句子中,加点“乃”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渐望渐高,乃明星也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乃悟前狼假寐C.乃不知有汉 D.蒙乃始就学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选自《岳阳楼记》,其作者是范仲淹,范仲淹字希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B.两文都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富有音乐美。C.乙文引用苏轼讲的故事,意在表明虽然洞庭浩瀚,但不能因为认识有限而感叹自身渺小。D.两文在写法上都是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甲文重在劝勉言志,乙文重在阐发哲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览物之情,得无异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非果卑果狭也目能穷其所至则小之矣。【参考答案】6.【答案】C【解析】景,日光。7.【答案】C【解析】例句中“乃”之意为“是”。而备选答案中,A中“乃”:是;B中“乃”:才;C中“乃”:竟;D中“乃”:才。故选C.8.【答案】C【解析】A范仲淹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B原文中没有“排比”;C不是感叹自身的渺小,对世界的感知,是由认识的宽度和广度所决定的。9.【答案】(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解析】注意补出省略的内容和语气。10.【答案】非果卑果狭也/目能穷其所至/则小之矣。【解析】根据语句内容,即可断句。【参考译文】【乙】过了广陵,进入洞庭湖,广阔的湖面一望无边。傍晚,一轮红日落到湖水里;早晨,一轮朝阳像火炬一般炙烤着湖面,冉冉升起,是明亮的星星。我游览天下,那些山我觉得有些矮小,那些河我觉得有些狭窄。并不是这些山真的矮小,也不是这些河真的狭窄,是因为它们一眼就能看到尽头,所以才觉得小罢了。事物如何区别大与小?苏子瞻说:“把一杯水倒在地上,一颗芥子浮在水面上,一只蚂蚁浮在芥子上,蚂蚁四顾茫然,不知要到何处去。一会儿,水干了,蚂蚁径直爬走了,遇见其他蚂蚁,大哭说:‘我差一点看不到你了!’哪里知道片刻之间,蚂蚁所到的地方有并行两辆马车、四通八达的路吗?”揣摩一下,四海之内都在天地之间,就和那杯水一样。船就像那颗芥子,人就是那个蚂蚁。我们只知道蚂蚁依附芥子可笑,不知道自己乘着船儿出海也和蚂蚁一样吗?水干而去,不就觉得这是沧海变桑田吗?天地虽然广阔,也有边际。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就会看着这样广阔的景象而慨叹,因为看不到边际就觉得很大,现在,我在洞庭湖,极目四望,不见边际,我觉得洞庭湖就是我的海呀!(2020山东济宁)【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乙】孟子谓宋句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③;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④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注释:①宋句践:古人名。②游:指游说。③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④得己:自得。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⑴薄暮冥冥⑵去国怀乡⑶吾语子游⑷人知之,亦嚣嚣10.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穷则独善其身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人知之,亦嚣嚣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达则兼善天下D.其喜洋洋者矣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11.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⑵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1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选文《岳阳楼记》中,第一段通过描绘“”,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二段则通过描绘“洞庭春晴图”,表现出之情。(2分)13.“天下观”是古圣贤之道。《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结合两篇选文,谈谈范仲淹和孟子的“天下观”分别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①句意为: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②句意为: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国:国都。③句意为:我告诉你怎样游说。语:告诉。④句意为: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知:理解。(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A.前句句意: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其:代词。后句句意:穷困就独善其身;其:代词。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B.前句句意: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之:的。后句句意: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之:代词。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C.前句句意: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则:就。后句句意:显达就兼善天下;则:就。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D.前句句意: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矣:表示感叹。后句句意: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矣:表示感叹。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故选:B。(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①句中重点词:则,就。偕,一同。句意为: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②句中重点词:故,所以。失,丧失。离,背弃。句意为:所以士人穷困的时候不丧失(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背弃)道。(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分析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来分析。结合第一段内容,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中可知,描绘了洞庭风雨图;结合第二段内容,从“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中可知,表现了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之情。(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能力。结合甲文内容,从“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中可知,范仲淹的天下观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结合乙文内容,从“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中可知,孟子的天下观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答案:(1)①迫近;②国都;③告诉;④理解。(2)B(3)①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②所以士人穷困的时候不丧失(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背弃)道。(4)洞庭风雨图;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或“喜悦”)。(5)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参考译文】【甲】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乙】孟子对宋国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君主吗?我告诉你怎样游说: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详自得。”问:“怎样才能安详自得呢?”孟子答道:“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困穷失意时不离开仁宅义路,显达得意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仁义,士人就能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王道,民众就不会失其所望。古代的士人,得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就独善其身,显达就兼善天下。”(2020山东枣庄)【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岳阳楼记》范仲淹)【乙】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①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②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③令询之,乃寓居士人④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⑤敛棺椁⑥皆所未具。公怃⑦然,即彻⑧宴席,厚赒⑨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范仲淹罢宴》)【注释】①僚属:部属。②缞绖:cuīdié,丧服。③亟:jī,急迫地。④寓居士人:寄居在外地的读书人。⑤赗:fèng,送给丧者助葬的车马、束帛等物。⑥棺椁(guǒ):下葬的物品。⑦怃:wǔ,失意。⑧彻:通“撤”。⑨赒:zhōu,救济。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有去国怀乡国:国家B.或异二者之为或:也许C.未举觞觞:酒杯D.卒于邠卒:死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属予作文以记之厚赒给之B.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使毕其事C.乃重修岳阳楼乃寓居士人卒于邠D.满目萧然公怃然10.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记”是一种文体,属于散文的范畴.甲文是一篇融叙事、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体的优美散文.B.甲文将”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览物之情进行对比,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的不屑.C.乙文“公亟令询之”中,一个“亟”字表现了范仲淹体恤百姓、关爱百姓的急切心情。D.乙文最后坐客感叹泣下,既是被范仲淹的行为感动,又是对客死者的同情。11.将第Ⅰ卷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6分)(1)微斯人,吾谁与归?(2)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12.从乙文中摘录出最能提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句子。说说还有谁具有这样的思想并简述其典型事迹。(4分)【参考答案】8.A【解析】国:国都。9.D【解析】A,代词,这件事/代词,他。B,副词,表示推测,大概/代词,这。C,连词,表示顺接,于是/副词,表示肯定,原来是。D,用于形容词、副词后,表示状态,都是“……样子”。10.B【解析】甲文主要表达的是作者对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的赞赏和珍惜。11.(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如果没有;斯,这种。“微”“斯”各占1分,句子大意1分).(2)空闲/闲暇的时候,(范仲淹/他)率领部属登临楼阁,摆设酒宴。(“暇日”、“置”各1分,句子大意1分)12.①“公怃⑦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2分)②列举人物并简述事迹。(2分)。示例:杜甫:杜甫的茅屋被秋风吹破,然后又遭连夜雨,但他心中想的是天下寒士,愿为天下寒士的安乐牺牲自我。(只列举人物不简述事迹,或简述事迹与文中思想不符,则不给分)【参考译文】【乙】范仲淹镇守邠州的时候,一天空闲时率领下属登上楼阁,置办酒席,还没有举起酒杯,看见几个穿着孝服的人正在筹办装殓之物。他马上派人去询问,原来是客居在外的读书人死在了邠州,将要去城郊埋葬,而死者的棺材寿服等下葬的东西都没有置备好。范仲淹听后很忧伤,立即撤掉了酒席,给他丰厚的救济金,让他完成丧葬之事。在座的人都感叹不已,有的人甚至流下眼泪。(2020四川广元)【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①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②无所不快;而况乎灌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③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节选)注释:①会计:是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②蓬户瓮牖:蓬户,用蓬草编门;瓮牖,用破瓮做窗。③乌:哪里。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B.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如果没有C.穷耳目之胜以自适适:到、往D.窃会计之余功窃:偷得,这里指“利用”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重修岳阳楼乃不知有汉B.览物之情无丝竹之乱耳C.不以谪为患弗敢专也,必以分人D.而况乎灌长江之清流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10.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作者开篇即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肯定了好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期间的政绩。B.乙文以“江”字先行,运用铺陈的手法,描绘出一个阔大雄伟的背景,使得小巧玲珑的亭台与之形成鲜明的对照。C.甲乙两文都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都体现出了旷达的人生态度。D.乙文把张梦得与骚人思士面对同样景色的态度作了对比,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快乐与甲文中的“乐”内涵是一致的。11.翻译下列句子。(6分)(1)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2)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ABD.正确;C.有误,句意: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适:使……安闲(闲适)。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A.乃:于是/乃:竟然;B.之:的/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C.以:把/以:把;D.而:表递进关系/而:表转折关系。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ABC.正确。D.有误,“两文中快乐的内涵是一致的”表述错误。【甲】文作者是因“天下之乐而乐”,【乙】文中的张梦得是因为欣赏长江的美景而快乐。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点词:进,朝廷做官。亦,也。退,不在朝廷做官。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何时,什么时候。句意:这样(他们)在朝廷做官也忧虑,不在朝廷做官也忧虑,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②重点词:即,就着,依着。以,用来。胜,胜景,美景。句意:在他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美景。答案:(1)C(2)C(3)D(4)①这样(他们)在朝廷做官也忧虑,不在朝廷做官也忧虑,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②在他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美景。【点评】“之”的用法: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⑥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参考译文】【甲】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乙】长江出了西陵峡,才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如同大海一样。清河张梦得,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于是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张梦得不把被贬官而作为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罐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如果不是这样,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是伤感失意的文人士大夫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元丰六年十一月初一,赵郡苏辙记。(2020四川南充)【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嘻!微斯人,吾谁与归?【乙】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注释】①殍殣(piáojǐn):饿死的人。②募民存饷:指招募灾民服役,使服役者有饭吃。③敖仓:粮仓。④晏然:安宁的样子。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是时范文正领浙西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B.为术甚备世人甚爱牡丹(《爱莲说》)C.及公私兴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D.发司农之粟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1)又新作敖仓吏舍,日役千夫。(2)两浙惟杭州晏然,民不流徒,皆公之惠也。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10.依据选文,回答问题。(4分)古代仁人志士,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未尝废替。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既体现在“A”的抱负中,也体现在为政一方的实际行动里,【乙】文中范仲淹在浙西救灾时采取了“B_”和“C”两项措施,后来这两项措施被著录于令典。(A处请用【甲】文语句回答,B、C两处请用【乙】文语句回答。)【参考答案】【答案7.B【解析】7.此題考查一词多义。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代词,这/判断动词,是;C.暗地,私自/形容词作动词,偏爱;D.发放/指被任用;B.都是“很,非常‘十分”的意思。所以答案选B。【答案8.(1)(他)又重新建选粮仓和官舍,每天役使上千人。(2)两浙地区只有杭州秩序安宁,民众没有流亡迁移的,(这)都是范公(救灾)的恩惠。【解析】8.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汪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作”,新建;“日”,每天:“惟”,只;“晏然”,安宁;“徒”,迁移;“惠”,恩惠。点晴: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握,再适当拓展。【答案9.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解析】9.此题考查文言断句(即加标点)的能力,理解句子意思即翻译是前提,一些技巧是辅助。本题画波浪线的句子“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翻译为:既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民间兴利,这是先王的功绩。意思有三层:救灾、利民、先王功绩,标志性的词语有“因”“此”,在这两个词语前面画“/”即可。【答案10.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发司农之菜;C:募民兴利【解析】10.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A考查的是岳阳楼记的主旨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C考查的是乙文原句。较为简单。附【《范仲淹救灾》译文】皇佑二年,吴中发生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遍布于道路。这时范仲淹主管浙西,调发国家仓库粮食,募集民间所存的钱物来赈济灾民,救荒之术很是完备。吴中百姓喜欢比赛舟船,爱作佛事,范仲淹就鼓励民间多举办赛事,太守每日出游宴饮于西湖上。自春天到夏天,城中居民大规模出游,尽情玩赏。又召集各寺院住持僧人,告谕他们说:“灾荒年间民工工价最低廉,可以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于是各个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兴盛。官府也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监察机关弹劾杭州长官不体恤荒政,嬉戏游乐而无节制,以及官府、私家兴建房舍,伤耗民间财力。范仲淹于是自己草拟奏章,申述所以饮宴和兴造房舍的缘由,是要调发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民。那些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养活的,每天大概可达几万人。救济灾荒的措施,没有比这一做法更好的了。这一年两浙路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饥荒年份打开司农寺粮仓的粮食赈济灾民,募集民间财力为地方兴利,近年来已定为法令。这种措施,既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民间兴利,这是先王的功绩。(2019辽宁沈阳)【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威后)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选自《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8.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每小题1分,共4分)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②微斯人()③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④有粮者亦食()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每小题2分,共4分)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10.[甲]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3分)11.[乙]文中赵威后认为怎样才能使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甲]文中的哪句话与赵威后的这种思想相照应?请写下来。(3分)【参考答案】8.(4分)①探求②如果没有③派,让④吃,给……吃9.(4分)①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2分)②这个人是帮助君主抚养人民的人,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成就功业呢?(2分)10.(3分)议论,(1分)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2分)11.(3分)要以民为本,(1分)重用贤士,(1分)才能使国家发展壮大。[甲]文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与之照应。(1分)【参考译文】【乙】齐王派使者来问候赵威后,……威后于是进一步又问齐国的使者说:“齐国有一个处士叫钟离子,他还好吧?(我听说)这个人的为人,有粮食的人有饭吃,没粮食的人,他也给他们饭吃;有衣服的人有衣服穿,没衣服的人他给他们衣服穿。这是在帮助齐王抚养他的百姓,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叶(音shè)阳子还好吧?这个人他的为人,怜悯、抚恤鳏夫、寡妇、孤儿和没有子女的老人,救济生活穷困、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齐王使百姓安宁,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2019内蒙古通辽)【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登南昌滕王阁,赣大水西来注北,阁与水称,杰然大观。然不若武昌黄鹤楼。虽水与滕王来去不殊,而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临水,又西对晴川楼、汉阳城为佳。总之有不如岳州岳阳楼。君山一发,洞庭万顷,水天一色,杳无际涯,非若滕王、黄鹤眼界可指,故其胜为最,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节选自王士性《广游志》)注:杰:高大。殊:差别。眼界:视力所能看到的范围。1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大观:雄伟景象。B.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排空:一扫而空。C.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薄暮:傍晚时分。D.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锦鳞:美丽的鱼。15.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16.语段【甲】迁客骚人的“悲”从何而来?请简要分析。(2分)17.语段【乙】是怎样写岳阳楼的?它写岳阳楼的目的与语段【甲】有什么不同?(4分)【参考答案】14.B解析:B选项中的“浊浪排空"中的“排空”是冲向天空。15.我看那巴陵的没好情状,全在洞庭湖上。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文句子的翻译。16迁客骚人的“心”是从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通过文中的“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登斯楼也,则有忧谗畏讥……”他们能把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即“以物喜,以己悲。与下文中的“古仁人之心”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17.语段【乙】中运用对比手法,通过膝王阁,武昌黄鹤楼与岳阳楼对比,突出强调了岳阳楼“洞庭万顷水天一色、香无际涯”“岳阳更雄”的特点、语段(一)通过描绘,表达作者对岳阳楼的赞美之情。语段(二)通过迁客骚人的悲喜观与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行对比,突出下文“古仁人”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凸现了文章的主旨。【参考译文】【乙】登上南昌的滕王阁,赣江大水从西面而来流向北方,滕王阁与水相对,非常高大,雄伟壮观。然而却比不上武昌的黄鹤楼。虽然江水的走向与滕王阁没有差别,但是黄鹤楼楼体的建造工巧奇丽,立在黄鹄矶上,并且三面临水,又以对着晴川楼、汉阳城的西面那一面为最佳。总之黄鹤楼和滕王阁又都比不上岳州的岳阳楼。君山一点青,洞庭湖碧波万顷,水天一色,远远看上去无边无际,不像滕王阁和黄鹤楼,视力所能看到的范围就能看完,所以岳阳楼的风景最好,三座楼都面向西,岳阳楼更加雄伟。(2018河南)【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节选自《岳阳楼记》)【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①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②,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瘗鹤铭》③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④,实无不幸也。(选自《渔洋山人文略》)【注】①米家父子:米芾父子。②杪(miǎo):树梢。③《瘗(yì)鹤铭》:六朝摩崖石刻。④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的地阅览、观赏。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①春和景明______②心旷神怡______③悉成明霞______④得踏危石______10下列句子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______A.于潮汐汩没之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B.而或长烟一空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C.不以物喜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D.悠然有遗世之想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②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12填空和解答。①根据乙文内容填空。游焦山四件快事:______--晚望月孝然祠外--______--晓起观海门日出②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述。答案:【参考答案】(1)①日光②愉快③全,都④能够(2)C(3)①水面上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就像一块沉在水中的玉璧。②开始从远处的林子里稍微露出红色的光芒,忽然间腾跃而起几千丈高。(4)①观返照吸江亭

听晚梵声出松杪②甲文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乙文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参考译文】来焦山游览有四件感到畅快的事:在吸江亭看返照,青山落日,映照在烟水苍茫之中,居然像米家父子画的笔意;晚上在孝然祠外望月,天空一碧,长江万里,再也没有微云点缀;听寺院的晚钟声从松梢传出,悠悠然产生超然世外的想法;清晨起床看海门日出,开始从远处的林子里稍微露出红色的光芒,忽然间腾跃而起几千丈高,照射着江水,江水都成一片明亮的红霞,荡漾不定。《瘗鹤铭》在雷轰石下,那儿惊涛骇浪,朝夕喷涌激荡。我在冬月来游览,那时江水刚落,才能够在潮汐起落之中踏上高高的崖石,仔细而详尽地阅览,实在是很幸运啊。(2018江苏盐城)【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搂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丙】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5.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而或长烟一空空:空中B.野芳发而幽香发:开放C.而乐亦无穷也穷:穷尽D.于时冰皮始解解:融化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喜洋洋者矣其真无马耶B.朝而往面山而居C.若脱笼之鹄何陋之有D.山峦为晴雪所洗不足为外人道也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A.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归来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由昏暗变得明亮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B.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花朵开放了,烟云聚拢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由昏暗变得明亮的景象,就是山间的甲晨和晚上。C.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问的花朵开放了,烟云归来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D.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缘,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三段短文都围绕春天而写。甲文描绘生机盎然的湖上春色,乙文描绘山水相映的山间春景,丙文描绘万物复苏的田野春光。B.三段短文都通过人的活动表现景色之美。甲文的渔歌互答,乙文的朝往暮归,丙文的如鹄出笼,都侧面写出景色的美好。C.三段短文都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愉悦。甲文抒发心旷神怡的喜悦,乙文表现乐意无穷的欢愉,丙文则有自由舒畅的兴奋。D.三段短文都用词精妙。甲文用“浮”“跃”,写出月下湖面的动态;乙文用“开”“暝”,写出早晚景象的变化;丙文用“微”“始”等,写出大地初醒的状态。【答案】5.A6.B7.D8.A【解析】甲: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年代:北宋乙: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年代:北宋丙:选自《袁中郎集笺校》作者:袁宏道年代:明丙: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空旷开阔,(觉得自己)好像是逃脱笼子的天鹅。这时河的冰面刚刚融化,波光才刚刚开始明亮,像鱼鳞似的浪纹一层一层,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光亮的样子,好像明镜新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美好的样子,好像刚擦过一样;娇艳光亮,(又)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的髻寰一样。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散开,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才一寸左右。【参考译文】【丙】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空旷开阔,(觉得自己)好像是逃脱笼子的天鹅。这时河的冰面刚刚融化,水波开始发出亮光,像鱼鳞似的浪纹一层一层,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明镜刚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纯净美好的样子好像刚擦过一样;娇艳明媚,(又)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的发髻一样。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飘荡,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才一寸左右。(2018四川成都)【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自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范仲淹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仲淹,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选自《过庭录》)2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4分)(1)先天下之忧而忧▲(2)微斯人,吾谁与归?▲(3)正患无隙以规之▲(4)恐后贻祸▲22.用“/”给乙文中划线语句断句。(2分)范仲淹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已悲。▲(2)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24.请联系甲乙两文分析概括范仲淹撰写《岳阳楼记》的目的。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怎样的思想境界?(4分)▲【参考答案】21.(4分,每小题各1分)(1)先,在……之前。(2)微,没有。(3)规,规劝,劝谏。(4)贻,遗留,留下。22.(2分)范仲淹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每标对1处0.5分,标对3处2分)23.(4分)(1)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译出“以”0.5分,理解到互文的手法,语意正确、语句通畅1.5分。)(2)滕子京享有非凡的才华,遭受到许多人的嫉妒。(或“滕子京享有非凡的才华,被许多多人嫉妒。”)(译出“负”和“为……所”各0.5分。语意正确、语句通畅1分。)24.(4分)目的:①受好友委托为岳阳楼作记。②“劝谏滕子京”或“谏故人”。③表明自己的心志(答对1点即得1分,共2分)思想境界: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答对1点即得1分,共2分)【参考译文】【乙】滕子京很有才华,遭到许多人的嫉妒,从开始的庆阳帅被贬到巴陵郡,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上。范仲淹和他同龄,两人关系很好,也很爱惜他的才华,害怕以后他遭到迫害。但是滕子京很骄傲自负,很少听人劝。正在担心没有机会规劝他的时候,滕子京忽然写信给范仲淹,请他写一篇《岳阳楼记》。所以文中写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的意思大概就在规劝好友了。(2018四川遂宁)【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范文正公①,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成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②常稔之田③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初公之未显贵也,尝有志于是④矣,而力未逮⑤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⑥,后世子孙修其业⑦,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⑧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⑨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节选自《古文观止》之《义田记》,作者钱公辅)【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伸淹,卒谥文正。②负郭:靠近城郭。③常稔(rěn)之田:常熟之田、良田。④是:指“养济群族之人”。⑤逮:及。⑥殁(mò):死。⑦修其业:指主持义田之事。修,遵循。⑧充:本意是实,满,充足。这里引申为“高”的意思。⑨敛:为死者易衣为小敛,死者入棺为大敛。敛,与“殓”同。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因为)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请求)C.咸施之(全,都)D.而终其志(心愿、志向)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微斯人,吾谁与归?(2分)(2)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2分)9.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10.甲、乙两文了范仲淹远大的政治抱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甲文语句回答)。乙文作者高度赞扬范仲淹并表明本文写作缘由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参考答案】7.B【解析】B求:探求。8.(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范文正公虽然身居高位、俸禄丰厚,却一生过着贫穷的生活。【解析】(1)注意“微”的意思是“没有”,“吾谁与归”是介宾倒装,正确语序应是“吾与谁归”。(2)注意“充”“厚”要翻译准确,“贫终其身”是宾语前置。9.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解析】“殁之日”为状语,后应断开;“身无以为敛”和“子无以为丧”结构相同,中间应断开。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独高其义(或答“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亦可)【解析】第一空抓住题干提示信息“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用甲文语句回答”,容易确定答案。第二空抓住题干提示信息“高度赞扬…‘写作缘由”及乙文中提示信息“因以遗其世云”,可确定答案。【参考译文】【乙】范文正公是苏州人。生平喜欢用财物助人,选择关系亲近却很贫苦、关系疏远却很贤能的人,都接济他们。当他富贵显达时,购置了千亩田地,叫做义田,用来供养救助全族的人。(使他们)每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嫁娶丧葬时,都有供养。选择族中年长又贤能的人管理账册,再按时共同掌管收支。每天吃饭,每人一升米;每年制衣,每人一匹绢。嫁女的给钱五万,再嫁的给钱三万;娶妻的给钱三万,再娶的给钱一万五;丧葬的和再嫁的数目相同,葬小孩的给钱一万。先前,范文正公尚未富贵显达时,曾立志设置义田,但他力量不能达到,搁延了二十年。不久他当了西路边帅,接着参与朝廷政事,至此才有俸禄赏赐的收入,来达成他的愿望。文正公去世后,后代子孙治理他义田的事业,继承他好施的遗志,和他在世时一样。他虽然位高禄多,却清贫一生。去世时,自身没有用来入殓的东西,子孙没有用来办丧的东西。只是把布施贫民和养活族人的义行,留传给他的子孙罢了。(2017辽宁阜新)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泥古者愚(节选)纪昀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①,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②干③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注释:①角:较量。②列说:游说。③干:求见。④洫(xù):田间水道。(选自《阅微草堂笔记》)6.(2分)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A.沙鸥翔集

集:集中,集合B.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