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精选10篇)_第1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精选10篇)_第2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精选10篇)_第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精选10篇)_第4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精选1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精选10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间观念。2、使学生能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投影出示〕提问:谁来说说量角的方法是哪几步?上面哪个角是90?哪个角小于90?哪个角大于90?2、引入新课。我们看到,角是有大有小的。那么,根据角的大小能不能把它们分成几类呢?可以不可以根据角的大小把它画出来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角的分类和画法。〔板书课题〕二、教学角的分类1、认识直角的度数。〔1〕提问:你还能说一说见过的哪些角是直角吗?〔板书:直角〕〔2〕请你指一指三角尺上的直角。直角是多少度呢?请大家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上的直角,然后告诉老师,你量出直角是多少度。直角是多少度?〔板书:直角是90〕提问:数学书封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课桌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黑板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为什么这些角都是90?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一个角都是多少度吗?为什么?〔3〕画出以下图形。提问:这个角多少度?为什么?你是怎样知道它是直角的?指出:我们已经学过,但凡标有这个符号“司”的角就是直角。2、认识平角。〔1〕再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的图形叫做角?请看老师来画一个角。先点一个点,再用直尺,从这点出发向相反的方向画两条射线。提问:这个图形是角吗?为什么?〔边提问边在上面表示出〕〔2〕谁来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两条边在哪里?这个角与以前看到过的角比拟,你能看出它的两条边有什么特点?如今请大家看一看,这个小木条组成的角,〔把两条小木条旋转成一个平角〕它的两条边也有什么特点?像这样,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的角,就叫做平角。〔板书:平角〕〔3〕一个子角是多少度可以怎样知道呢?请大家一起来量黑板上的平角,看看是多少度。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平角,再量一量自己画的平角是多少度。提问:你们量得平角的度数都是180吗?指出:平角是180。〔板书:平角是180〕〔4〕你能想出一个平角的度数等于几个直角的度数吗?请同学们每人拿出准备的一张纸,先对着折一下,再对着折一下,使刚刚折出的边重合。提问:如今折出的这个角是什么角?它是多少度?如今我们把第二次折的翻开,如今以折痕相交的点作为顶点,这是一个什么角?它由几个什么角组成?提问:1平角等于几个直角?〔板书:1平角=2直角〕请你们在课本第113页上“1平角=〔〕直角”的括号里填上数。3、认识锐角和钝角。〔1〕我们已经知道了直角和平角,还知道了直角是90,平角是180。请同学们仔细比拟下面角的大小,你能不能根据这些角的大小,把它们分成几类呢?小黑板出示图:提问:你把这里的角分成几类?你是怎样分的?〔2〕同学们分得很好。如今来看一下,∠1、∠5是什么角?∠2、∠6的大小有什么特点?∠3、∠4有什么特点?那么,像∠2、∠6这样小于90‘的角叫做什么角呢?像∠3、∠4这样的角,不光大于90,而且小于180,它们又叫做什么角呢?请同学们自己看课本第113页最后两节。先量一量这里每个角的度数,再看一看各叫什么角。〔3〕提问:谁来说一说,看书后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锐角钝角〕小黑板出示锐角、钝角的定义,让学生读一读。4、认识周角。〔1〕假如把这一条边继续按这样的方向旋转,这是不是一个角?这个角从哪条边到哪条边?把这一条边继续按这样的方向旋转,〔演示〕当两条边重合时,这还是一个角。〔用手势指示:o〕;提问:想一想,从刚刚开场到旋转成如今的角,这一边绕端点旋转了多少?指出:这一条边绕它的端点旋转了一周,所成的也是一个角。这样的角,我们把它叫做周角。〔2〕如今我们用这里的两根小木条的角来旋转,假如把每根小木条都看作一条射线,看看每次得到怎样的角。依次演示出直角、平角,分别让学生说一说各是什么角。假如把这条射线继续旋转,〔演示〕这是不是一个角?〔用手势指示:〕为什么?我们继续把这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演示〕当这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什么角?〔3〕根据刚刚用小木条角旋转成的周角,周角可以这样画出来。〔画图〕指着图说明:一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这个角,是周角。每个同学自己说一说,什么样的角叫做周角,再看一看书上怎样说的,然后告诉老师。出示周角定义。〔4〕说明:周角是360。〔板书:周角是360〕请大家把周角的度数与直角、平角的度数比一比,一个周角等于几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5〕用小木条组成的活动角演示,从锐角起,旋转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让学生说明每次是什么角,为什么。5、组织练习。〔1〕“做一做”第1题。请同学们说一说第1题里每个角各是什么角,为什么。三、教学角的画法1、自学画角的步骤。我们已经能根据角的度数判断它是什么角了。假如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请同学们看书第114页上的内容。看完后告诉老师,画角要分几步?哪几步?2、提问:画角要分几步?哪三步?根据学生答复。板书:〔1〕先画射线;〔2〕两个重合,对准点点;〔3〕再画射线。3、画角。提问:例4的要求是什么?画65的角要怎样画?〔学生答复,老师在黑板上按步骤画出65的角〕小结画指定度数角的步骤。4、组织练习。〔1〕“做一做”第2题。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画在练习本上。用量角器检查板演画出的角是否正确。四、课堂小结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2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提醒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才能。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具:图片和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2、数数: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拟大的数?4、出示图片:在日常生活和消费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请学生试着读一读。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亿级万级个级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万万万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13819000↑表示8个十万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三、稳固新知1、“做一做”的1题数数2、“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3教学目的:●学生对除数十位上的数较小,个位上的数又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学会灵敏运用试商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拟、灵敏运用知识的才能。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灵敏运用试商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沟通。1.让学生口算。145158164254245263156147156+15258-252.在下面的里填上<或>。2561601591203.笔算下面各题。33〕28038〕180独立试做,反思做法,到达灵敏运用让学生观察复习3得两道题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各有什么特点。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4。〔1〕出例如4: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2〕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14026=〔3〕让学生利用学过的试商方法进展试商。完成后说说有什么感觉?〔4〕小组讨论有没有别的试商方法。然后进展小组汇报交流。〔5〕老师把学生说的几种情况板书,让他们比拟那种方法简便一些,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敏运用,选择适宜你自己的试商方法。学生观察、比拟哪一种方法简便些?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例题和做一做的题目中除数有什么特点?这类题目用什么方法试商简便些?使学生认识到:遇到除数是14、15、16、24、25、26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可以利用口算直接想出商几,这样试商比拟简便。三、练习练习十五第512题第5题,全班共同练习,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第6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分析^p解决问题。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做完后,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讨论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络?第7~11题,实际应用的题目。学生通过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既稳固了计算的方法又体会了计算的意义和作用。第12题,是开放题。让学生自主选择条件,独立解答,再互相交流思路。四、总结。〔略〕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4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理解。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教学关键:可以自学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教具准备:算盘、计算器。教学过程:课前参与: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备一下,把你所认识的计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给大家。一、计算工具的历史(一)课前参与反应(学生介绍计算工具)前面我们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展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理解的计算工具?学生发言。(二)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开展历史计算工具的头可以上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创造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创造了更为方便的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许多人认为算盘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而珠算口诀那么是最早的体系化的算法。计算尺的出现,创始了模拟计算的先河。从冈特开场,人们创造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尺。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从17世纪到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出色的科学家相继进展了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巴贝奇。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表达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场接近现代计算机。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计算的时候摆成纵式和横式两种数字,按照纵横相间的原那么表示任何自然数,从而进展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它的代数计算。负数出现后,算筹分红黑两种,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这种运算工具和运算方法,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人创造算盘随着计算技术的开展,在求解一些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算筹显得越来越不方便了。于是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创造了算盘,它结合了十进制计数法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并一直沿用至今,被许多人看作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一般的算盘大都是木制的,算珠也是木制的。后来开展到用铜等金属制作算盘。高档的算盘用玉制作。算珠除了圆柱形的算珠,也有截面为菱形的算珠。的算盘有几米长,最小的只有几厘米。算盘可以进展加减乘除各种运算。时至今日,用算盘计算加减法的速度毫不逊色于计算器。算盘上粒粒算珠的上下左右挪动,可以使计算者直观的看到加减乘除的运算过程。算珠互相碰撞及算珠与横档的碰撞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形成一首美妙的“计算进展曲”。计算者从声音中体会到计算的愉快。这些愉快的感觉反映到俗语中,“三下五去二”、“管它三七二十一”,“劈里拍拉的算账”。利用算盘进展计算时,不仅要用手指不断的拨动算珠,还要用眼睛看数,同时要不停的动脑筋。这是非常典型的手脑并用,对进步智力,开发右脑是一种好方法。有学者指出,学珠算练手指是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由于用算盘计算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这个在中国已使用了二千多年的计算工具,如今在世界各地仍得到广泛应用。在受中国文化影响比拟深的____、韩国、东南亚,珠算技术的传授及普及教育一直受到重视。____的小学生把读书、写字、打算盘列为三大根本功,____的珠算教育在世界上处于地位。____全国的算盘学校高达35,000所。韩国的珠算教育近年来也获得了长足的开展。即使远在南美洲的巴西,也成立了珠算联盟,每年进展4次珠算考核和二次珠算大赛。北美洲的墨西哥有全国珠算支部,美国有珠算教育中心,有1,000多所学校承受珠算教育,算盘正成为美国的一种数学教学工具。计算机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目前,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十万亿次。计算机的大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大约有一间房间那么大,如今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还有掌上电脑。计算机开展史:■1946年发生了人类历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以使用电子管为特点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40年末和50年代初获得重大开展。■第二代电计算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间问世以晶体管代替电子管并增加浮点运算。■___年IBM360系统问世它成为使用集成电路的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代表。■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四代计算机。■第五代电子计算机被称为智能计算机。■模拟人类大脑功能的神经计算机已经开发成功它标志着电子计算机的开展进入第六代。二、算盘和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1.算盘。刚刚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具,其中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如今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你认识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理解?(1)算盘各局部名称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2)两种不同的算盘: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书23页图):观察有什么不同。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后来算盘开展到____,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____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3)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2.计算器。(1)计算器的使用非常的广泛,你认识计算器吗?出示一个计算器,你能说说每个键的功能吗?显示屏、时间键、日期键、去除键、开关及去除屏键、存储运算键、括号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等。(2)让学生看课本自学,边看自己的计算器边看书,然后小组交流。(3)计算器的使用与算盘相比有什么优势?(4)全班看计算器,师生对口令。三、总结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通过使用计算器,你觉得计算器假如具备哪些功能就更好了?不妨我们去找一找是否有具备这种功能的计算器,该如何使用,更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更好的计算工具。四、作业:1.继续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假如能根据计算工具的开展史将其罗列就更好了。)2.理解计算器的其他功能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5【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页例2,课堂活动以及练习十九第5~8题。【教学目的】1.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纯熟进展相关估算。2.在尝试练习中掌握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详细的数量关系。3.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用数学目光对待生活现象,并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步对数学的认识。【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片、视频展示台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回忆知识1.口算:80÷490÷30800÷20120÷4540÷903200÷802.2.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2____6721(省略千位、百位后面的尾数)3.估算:79÷459×42183÷6310×194.提问: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该怎样估算?老师:今天我们继续讨论估算除法。(板书:估算除法)[点评: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估算经历,做好知识的孕伏工作;同时为分散本节课的知识难点做好铺垫工作。]二、独立尝试、合作研究1.出例如2主题图:从重庆出发,普通客船每时行20km,大约()时可以行207km。口头列式并解答,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要点:将207km看作200km,200÷20=10(时)2.出例如2第一组信息。提出问题,连接的说一说条件和问题。从重庆到三峡大坝全长624km,假如乘坐普通客船每时行23km,去三峡大坝大约需要多少时?(1)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要点:624里有几个23就要行几时(为小结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作好铺垫)。(2)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要点:可以把624看成600,把23看成20,再口算。也可以把624看成620,把23看成20,再口算。根据学生的`答复进展梳理并板书。624÷23≈30(时)624÷23≈31(时)600÷20=30620÷20=313.独立尝试练习,例2第二组信息。从三峡大坝到重庆全长624km,假如乘坐高速快船每时行52km,回重庆大约需要多少时?(1)列式并估算。(2)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假设有不会的同学,可以请教同桌、同组同学或老师。(3)集体交流——分两个方面。第一,为什么用除法?(624里有几个52就要行几时)第二,你是怎样估算的?(把624看成600,把52看成50,再口算)624÷52≈12(时)600÷50=12[点评:让学生在猜想中学会迁移才能,并在与同学的交流中达成对猜想才能的认同感,在不断地观察和交流中,从详细逐步过渡到抽象。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逐步上升为估算知识的理性考虑。]三、小结提升、完成板书小结:(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样估算?被除数看作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除数看作整十数,再相除。(2)从解决上面的问题中你发现了怎样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四、练习稳固、纯熟估算1.第102页课堂活动。(1)180÷90=2(时)为什么这样列式?路程÷速度=时间。(2)581÷7=83(千米)又能发现怎样的数量关系?路程÷时间=速度。(3)762÷75≈10(时)怎样估算的?2.教科书第103页5~8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6教学内容课本第5—6页例4、例5,课本第6页“课堂活动”。教学目的1、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p详细的实际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3、进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p详细的实际问题。难点:进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出示以下习题:12÷4+25400-20×16213÷(102-99)(120-63)×45先指名学生口答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进展全班订正。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4。出例如4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1)、理解图示内容。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指名答复,引导学生找出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明确所提的问题: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2)自主探究老师提示学生试着用线段图来表示图中的数量关系分析^p和解决这个问题。(3)合作交流①指名板演,并说说自己的考虑过程。②老师引导分析^p,画图讲解,让学生明白题中的数量关系。③讨论:为何表示“45只”的那一段要用虚线表示?(4)即时练习。指导完成课本第5页“议一议”全班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表示“多45只”的那一段要用实线表示。2、教学例5出例如5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1)理解图示内容。问:从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自主探究,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3)合作交流。交流时重点让学生明白,要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必须先知道什么?三、稳固练习。引导完成第6页课堂活动中的习题。四、全课小结。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布置。练习一第8页第5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7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21122页,练习二十八第13题。二、教学目的: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能正确识别直线、线段和射线,掌握它们的联络和区别。2、认识角和角的符号,知道角的顶点、边和角的大小。3、学生可以用画图工具来角。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射线和角;知道角的顶点、边。难点:总结画角的方法;角的大小比拟方法。四、教学设计理念: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程的生成性,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根底上,师生共同生成新知识。五、教具和学具准备:教具:三角板一副、小黑板、投影片、活动角。学具:学生三角板一副、活动角。六、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师: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运用了线。例如:木工师傅、建筑工程师、缝纫工人、我们的课间游戏活动跳皮筋等。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已见到过线。如今就请孩子们在纸上画一条线〔板书:线〕生:操作。〔期望:学生可以画出:直线、曲线、线段〕〔补救方案一:假如学生都画出直线,老师出示曲线凸现直线的直〕师:你两〔生1画的是直线,生2画的是曲线〕画的线有什么区别吗?生:〔一直,一曲。〕〔板书:直〕师:我们把这种线叫做什么?〔直线〕师问生1:你画的这条直线还可以像这样一直画下去吗?〔可以〕师:那么,我们能量出直线的长度吗?〔不能〕为什么?〔没有尽头,无法量〕师: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直线有什么特点?〔无限长、没有端点。完成板书〕师讲述:我们在画直线时,只画出其中一局部就可以了。〔板画:)过渡: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我们很少用无限长的直线,只用其中的一段。展示生3所画的线段〔有明显的两个端点〕。〔补救方案二:假如没有学生画出线段,由老师画线段〕师:这条线与直线有什么一样点和不同点?〔都是直的、直线没有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线段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师讲述:实际上这种线是直线的一段,我们以前把它叫做什么?〔线段〕在数学中科学的说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板书: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二〕探究新知1、认识射线引言:刚刚我们进一步认识了直线和线段,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条线。假如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了一条新的线。〔老师版画:〕大家看,这条线有什么特点?〔直、有一个端点、无限长〕〔板书:一个端点、无限长〕〔假如学生不能说出无限长,引导学生可否把无端点的一边无限延长?〕师讲述:这种只有一个端点的线称为射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射线的例子,比方:手电筒发出的光、电灯射出来的光线、太阳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射线。师出示小黑板: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线段?哪些是线段?引导学生想象: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为学习角做铺垫。师:我们已经知道,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看,这里有一个点〔投影〕我从这个点引出了一条射线,从这一点能不能再引出一条射线?还可以吗?让学生想一想:从这一点可以引出多少条射线?〔无数条〕〔师演示后只留下两条射线。〕2、认识角师:孩子们,这个图形,我们以前好象见过,叫什么?〔角〕〔板书:角〕〔补救方案三:假如学生说不出来,出示三角板,让学生指一指三角板的三个角在哪儿,形状是什么样〕师:请孩子们试着画一个角。再画几个。在小组内交流你自己是怎样画的?学生操作后讨论。〔学生可能说:画两条线。进一步引导:是两条什么线?老师补充是共同用一个端点的两条射线〕那么我们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板书:一点两条射线〕。师生同时画一个角。师:根据你们画角的方法,试着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角?生在小组内交流,汇报。〔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完成板书〕师:根据你们总结的角的概念,以后我们要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该怎样判断?〔看它是不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在定义中的一点、引出两条射线下面加着重号〕师讲解:我们把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板书:顶点、边、边〕师出示小黑板: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并请学生上台来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过渡:在以后我们研究的图形中往往是很多个角,例如:以前学习的正方形、长方形就有四个角,那么我们怎样来区别它们呢?出示小黑板。师讲解: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板书〕读作角。〔生读〕角的符号和以前学过的小于符号<有一点像,但不完全一样,角的符号第____是平的,以后在书写时要注意。〔学生练习〕角多了,为了表达方便,我们可以给它编上号,在角的符号内写1、2、3、4,分别记作2343、角的大小比拟师:出示活动角我这里有两根硬纸条,如今并拢在一起,大家看,我把两根硬纸条怎样了?师把=根硬纸条叉开。〔生可能说分开、张开、叉开、撑开等〕师:看起来,同学们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我们就说成这两根硬纸条是叉开了。师讲述:如今把两根硬纸条看作是角的两条边,1两条边是这样叉开的,3两条边呢?〔叉开的比1大〕,2两条边呢?〔叉开的比3小〕老师利用活动角的投影片演示,使学生知道角的两条边叉开得大,角就大;叉开得小,角就小。出如今投影片上。师问:看起来,角的大小跟角的什么有关系?〔两条边叉开的程度〕师出示小黑板:下面的角谁比谁大?〔属于直观的判断〕在投影片上比拟,着重比拟的过程。〔三〕稳固扩展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随意的比拟角的大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比拟的是哪两个角?结果是怎样的?是怎样比拟的?生操作后回报。师引导:两重合一观察。〔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共同研讨了些什么问题呢?〔完成板书课题:直线射线线段和角〕你能用吗?试试看。〔五〕布置作业书上第126页练习二十八第1、2、3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8[教学目的]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计算。2、知道混合运算两步计算式题的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含有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及递等式书写格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文具用品吗?(出示教科书第30页主题图)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来逛逛文具店,店里的商品可真不少!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商店里有哪些商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师: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也一起到商店买学惯用品。他们要买什么呢?(出示问题)小军说:“我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设计意图:中年级的学生开场对“有用”的数学感兴趣。呈现学生熟悉的购置学惯用品的情境,能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是有意思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二、解决第一个问题1、师:大家愿意帮助吗?在练习本上列式算一算吧。(绝大局部学生会分步列式解答,也可能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解答的情况)2、学生板演5×3=15(元)15+20=35(元)师:大家看这位同学做的对吗?谁来说说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认识综合算式。师:观察上面的算式,在解决小军用去多少钱的问题时,用了几步计算?生:两步。师:也就是用了两个算式。师:像同学们这样,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分别列了两个算式,一步一步地去解答,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个算式叫“分步算式”。(板书:分步算式)师:同学们,你能把这两道分步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算式吗?在练习纸上试一试。师: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5×3+20或20+5×3(手指5×3+20)像这样的算式,它是由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成的一道算式,这种算式叫做综合算式。(板书:综合算式)【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分步解决问题,充分感受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把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这样分层推进,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综合算式与相应的分步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络,感受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考虑和探究。】4、教学综合算式的脱式过程。师:在这个综合算式里,5×3的积表示什么?20又表示什么?在计算时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明白: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第一步可以这样写:在第二行先写上等号(为便于第二行的算式与第一行的算式对齐,第二行的等号要写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写上第一步计算的得数,没有计算的局部要照抄下来。板书如下:5×3+20=15+20师:接下来算什么?得数是多少?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明白:第二步要再写等号,等号与上面的等号对齐,然后在等号后面写出得数。根据学生的答复,完成板书。5×3+20=15+20=35(元)5、认识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看看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交流,使学生明白:不管是分步算式,还是综合算式,要解决这个问题,都要先求出3本笔记本的钱数,再加上1个书包的钱数。不同的是分步算式列出了两个独立的一步算式,一个是乘法算式,一个是加法算式;综合算式是把这两个独立的算式综合成一个算式。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运算的算式,通常叫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研究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混合运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逐步把计算过程写下来,重视对混合运算书写格式进展指导,既便于学生看清楚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又能促进学生自觉按格式标准书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解决第2个问题1、师:小晴也想请你们帮个忙,愿意吗?(出示问题)小晴说:我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谁能帮我计算出“应找回多少元”?2、师:怎样求出“应找回多少元”?综合算式怎样列?(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尝试解答)为什么这样列式?根据学生答复板书:50-18×23、讨论综合算式的脱式过程。师:这道综合算式应先算哪一步?怎样把计算过程用递等式表示出来?引导交流,使学生明白:要先求出2盒水彩笔是多少元,再做减数。因此在计算时,算式前面的“50”要照抄下来,写在被减数的位置上,减号也要照抄下来,把18×2的得数“36”写在减数的位置上。接着再计算减法。边交流边板书如下:50-18×2=50-36=14(元)4、归纳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师:请同学们观察第(1)(2)两道综合算式,想一想,它们在计算顺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白:第一个综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加法,乘法在算式的前面;第二个综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减法,乘法在算式的后面。不管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当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加、减法时,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设计意图:由于解答这个问题的综合算式是乘法在后,但要先算乘法,与学生已掌握的从发往右运算的习惯不一样,所以教学的重放在结合题意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四、稳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在课本上写出计算的过程。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最后交流计算结果,并指名说说为什么这样算。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交流时,要说出各题错在哪里。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先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每一组算式有什么不同,应先算哪一步,然后独立计算。再次比拟:每组中两题有哪些一样?哪些不同?想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4、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5题。5、谈话:“算24点”游戏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创造的,它具有益智、怡情等功能,因此备受人们的喜欢。今天,我们用三张牌来玩“算24点;”的游戏怎样?第一次游戏:呈现三张扑克牌:2、4、10。待学生列出:2×10+4和4+2×10之后,老师追问:两道算式不同,都能算得24吗?为什么?小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第二次游戏:再呈现三张扑克牌:4、4、7。提问:这道题我们也可以列出两道算式吗?为什么?4×7-4的算式中,我们应该先算什么?6、拓展〔机动〕:80○8○4=〔1〕请在○里填入两种不同的运算符号,使它成为同一级运算。交流质疑:〔老师指着含有加减运算的两条算式〕这两题你能不计算就知道哪一题的结果最大吗?有什么奥秘跟大家分享一下呢!〔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2〕请在○里填入两种不同的运算符号,使它成为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关混合运算的顺序后,及时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稳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五、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在交流中总结、反思所学知识,对混合运算的价值再认识。】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9【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页~31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结合详细情境,探究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3、使学生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络,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究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国庆节公园、街道到处张灯结彩,彩旗招展。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出示教材例1场景图〕师:这是其中的一个美丽场景,我们一起看这一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灯、彩旗〕,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彩灯、彩旗、盆花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说一说排列的规律。师: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二、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过渡语:你们观察得特细致,说得很好,找到了他们排列的规律,也就找到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1、首先我们先看盆花〔____出示盆花小图〕初步提问: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几盆花?假如继续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红色〕2、深度提问: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等待2秒,出示要求〕[生先猜一猜]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想,猜想就一定正确吗?还得验证?还得有理由?能把你的解决过程画在或写在纸上吗?[出示要求。]①提供足够时空,先让学生独立考虑,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解决;②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老师注意每个小组交流情况,发现不同的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作适当调整。]3、全班交流。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学生站在位置上口头说,老师适时展示、写算式、追问][不打断]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随生适当板书:画图推想计算]〔1〕画图的策略:○●○●○●○●○●○●○●○〔○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老师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2〕列举的策略:左起,第1、3、5……盆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第15盆是蓝花。老师提问:其他同学明白这种想法的意思吗?〔引导说出位置是单数的都是蓝花,双数的都是红花〕〔3〕计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15÷2=7〔组〕……1〔盆〕,第15盆是蓝花。[学生说,师板书:15÷2=7〔组〕……1〔盆〕答:第15盆是蓝花。]针对算式,老师提问:能说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