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品德心理分析课件_第1页
第七章-品德心理分析课件_第2页
第七章-品德心理分析课件_第3页
第七章-品德心理分析课件_第4页
第七章-品德心理分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品德心理6/9/2023第一节

品德心理概述6/9/2023品德及其特点

1、品德的概念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在一定社会道德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支配、调节个体道德行为的个体意识,是在一定社会形态下,道德个性化的反映,具体指个体在一定社会生活中遵循一定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心理倾向。6/9/2023品德及其特点2、品德的特点品德所调节的是人的社会行为。品德是与一定的社会规范或道德准则相联系的。品德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人格(个性)品德发展构成了性格个性发展的重要部分,品德形成也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品德具有社会性、统一性、稳定倾向性、自觉性、区别性、调节性。品德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服从心理形成,发展的规律,不是社会现实的机械的模仿,而是一种能动的反映。6/9/2023道

德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指有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的信念系统所支持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们分辨是非善恶的尺度,进行道德判断的依据,调节道德行为的准则。1.道德反应人们的相互关系,主要是利益关系,而利益关系的核心是价值观。2.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化,与法律不同,规范是形式的东西。3.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是人们自觉地用来控制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4.道德既不同于习俗,又有别于法律,它是对人的思想行为进行评判的标准,它是靠教育,靠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的。6/9/2023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二者之间存在着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1.品德是人的道德的内化,是一定社会道德关系的体现。2.品德是道德动机与道德实践(行为);道德意识倾向性与道德心理特征;道德认识(知)、道德情感(情)、道德意志(意),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还是道德内容与道德形式的有机统一。3.品德是一种特殊的个性心理,它体现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具有稳定的个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总体这一根本属性,品德是个性中具有道德价值的核心部分。4.品德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在社会道德关系舆论的作用下,在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它是社会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6/9/2023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它主要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组成。6/9/2023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社会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和评价能力,它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道德情感是指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与规范去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同情、反感、眷恋、疏远、尊敬、轻视、感激、爱、憎、背信弃义等属于道德感;同志感、友谊感、爱国主义感、集体主义感,也属于道德感。)直觉的道德感:如,人常会由于莫名其妙的不安全感或突如其来的荣辱感迅速的制止不当的需求与行为。想象性的道德感:如,想起岳飞、文天祥、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多半会唤起钦慕之情。伦理性的道德感:把道德的感性经验与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对道德要求及其意义有较深刻认识的情感体验。6/9/2023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行为是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品德的外显成分,是实现道德动机、达到道德目的的手段。6/9/2023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道德情感又影响着道德认知的倾向和深度;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是道德意志中个体意识力量的来源,道德意志又影响着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形成的速度和水平;道德行为可以巩固发展道德认知,加深丰富道德情感,促进道德意志的锻炼。6/9/2023品德心理的发展理论规则告诉人们相互间应该怎样进行交流,怎样避免伤害别人以及生活中怎样才能融洽相处。6/9/2023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首先得到发展;之后认知能力决定着儿童对社会情景的推理能力。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道德发展也是按预定的阶段进行的,从一个非常自我中心的道德推理阶段发展到以合作和互利为基础的公平系统阶段。5岁以前儿童按照自己独特的规则来玩游戏,年龄很小的儿童不能以合作形式与他人相互作用,因此他们不能进行道德推理。5岁儿童能够意识到规则的存在,但尚不能一贯地遵守规则。不能理解规则的人为性,把规则看成是权威人士决定的,不能改变的。6/9/2023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他律道德阶段(5-8岁)自律道德阶段(9-11岁)基于强制的关系;例如儿童完全接受成人的指令。基于自主的个体间的平等合作与相互认同的关系,正如相互平等的个体之间的关系。反映于道德现实主义的态度中: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要求,来源于外部,具有权威性,不可协商;完全服从于成人或规则就是对的。反映于理性的道德态度中:把规则看成是彼此都认可的结果,是可以协商的,能被个体接受并得到普遍认同的才是合法的;与合作的要求以及相互尊重的原则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就是对的。根据行为的客观形式和结果来判断什么是不好的;成人所做出的决定就是公正的;武断的、严厉的惩罚被认为是公正的。根据行为者的意图来判断什么是不好的;平等的对待或者考虑到个体的需要才是公正的;根据对过错行为的惩罚的适当性来判断其公正性。过错必定要受到惩罚;公正被看作是必然的。惩罚受到人们的意图的影响。6/9/2023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考察儿童对一系列结构化的情景或道德两难问题的反应。在欧洲,一个女子由于得了一种罕见的癌症就快要死了,医生说只有一种药能就她,就是这个小镇一位药剂师刚刚发明的一种由镭制成的药。这种药非常贵,而且药剂师的标价是其真实价值的10倍还多,一粒就要4000美元。这个女人的丈夫海因茨到处去借钱,也只借到2000美元。他恳求药剂师能不能便宜点卖给他,或者不够的钱以后慢慢补上。但是药剂师怎么也不同意。所以在尝试了所有的合法手段之后,海因茨没有办法了,他决定夜闯药房为他的妻子偷药。你认为海因茨应该这么做吗?为什么?阶段一:海因茨不能去偷药,因为如果被人抓住的话会坐牢的。阶段二:海因茨应该去偷药,谁让那个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儿都不行。阶段三:海因茨应该去偷药,因为一个好丈夫应该照顾好自己的妻子,如果他不愿意冒着坐牢的危险来挽救妻子的生命,那么他太冷酷无情了。阶段四:海因茨不应该去偷药,因为如果人人都违法去偷东西的话,社会就会变得很混乱。阶段五:海因茨应该去偷药,因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远远大于药剂师个人对财产的拥有权。阶段六:海因茨应该去偷药,因为和种种可考虑的事情相比,没有什么比人类的生命更有价值。6/9/2023前习俗水平(7-10岁)习俗水平(10-16岁)后习俗水平(16岁之后)规则是别人制定的。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取向。行为的实际后果决定了行为的好坏。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任何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或偶尔满足他人的需要的行为就是对的。公正和互惠的成分有所体现,但是他们主要按照“你捧我,我就捧你”的方式来解释的。个体接受规则,有时使自己的需要服从于群体的需要。不管直接的、明显的结果是怎样的,家庭、群体或国家的期望都被看作是有价值的。第三阶段:“好男孩—好女孩”取向。良好的行为就是取悦于他人或有助于他人的行为,以及被别人认可的行为。通过表现“好”而赢得别人的赞赏。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尽义务、尊重权威以及维护既定的社会秩序等都被认为是对的。人们根据自己选定并遵循的伦理规则来界定自己的价值观。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好的行为往往是根据个体的一般权利和整个社会所认同的标准而界定的。与第四阶段不同,法律不再是“冻结的”——相反,为了社会的利益,它们是可以改变的。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好的行为是由自我选定的道德准则、个人的良心而决定的。这些准则是抽象的、伦理的(比如黄金法则),而不是具体的道德指令(如十戒)。道德发展的基本历程效果论——动机论客观责任——主观责任外部权威控制——内部道德支配他律——自律道德实在论——道德主观主义6/9/20236/9/2023精神分析学派的道德理论(产生过程)个性是一个整体,由彼此相关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本我——快乐原则,“力比多”支配自我——现实原则,满足本能,压抑冲动超我——至善原则/道德原则监督作用学生的道德发展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学生将父母的批评和社会的批评内化为超我/“良心”,代表了“内化了的父母。”道德的发展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不自觉到自觉,从生理上的自制到心理上的自制。6/9/2023Gilligan的理论女性有不同于男性的道德概念,男性更重视诸如公平和尊重他人这样的抽象、理智的原则,而女性在看待道德时,倾向于依据关心和同情,她们更关心广义的人类幸福和人际联系怎样有助于增进人类的幸福。男性更倾向于竞争取向,女性更倾向于合作取向。6/9/2023品德的内化过程社会规范的依从(盲目被动,迫于权威)社会规范的认同(认可仰慕,遵从模仿)社会规范的信奉(信念)6/9/2023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家庭因素社会环境班级体与同辈群体6/9/2023品德的培养提高道德认知水平的途径:(一)说服提供单面论据与双面论据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二)小组道德讨论道德两难故事6/9/2023道德情感的培养移情能力的培养羞愧感6/9/2023道德行为的培养观察学习(间接学习)奖励与惩罚1、奖励奖励要选择适当的道德行为

奖励要选择恰当的奖励物在教师期望的良好行为出现后,就要立即给予奖励引导学生更多地利用内部奖励6/9/2023二、品德的培养途径2、惩罚惩罚要迅速而短暂惩罚在不良行为出现后立即执行惩罚在强度上要有限制惩罚针对的是事件而不是个人惩罚应与学生的不良行为相对应惩罚不仅仅是给予皮肉之苦,取消某些积极强化物6/9/2023延迟满足(阿隆弗里德实验)6/9/2023综合性培养方法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要求,扮演某一类型的人。讨论:一群消防队员进入火场救火,评舍己救人标兵称号时,因为某人平时工作表现不好,有吃拿卡要行为而从名单移除,妥否?6/9/2023利用群体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