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测量基础教学标准_第1页
技术测量基础教学标准_第2页
技术测量基础教学标准_第3页
技术测量基础教学标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测量基础教学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主要讲授圆柱结合的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螺纹及滚珠丝杠的公差、齿轮传动的公差、尺寸链和角度、圆锥、键、花键、螺纹及齿轮等几何量测量技术。要求学生掌握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了解有关极限与配合的国家标准,能正确地解释和标注图样上常见的公差,能用极限与配合原则,采用类比法正确选择合理的极限与配合,掌握一般零件的测量方法,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目标(1)建立互换性、标准化与计量的基本概念。(2)比较确切地理解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懂得其基本内容和特点,初步学会和掌握零件的精度设计内容和方法。(3)能够正确查阅公差表格,掌握各项公差的标注方法,正确理解机械图样上有关几何要素的技术要求。(4)一般了解几何参数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初步具备测量几何参数的基本技能。2.能力目标(1)具有识别机械图样上有关几何要素的技术要求的能力。(2)具有使用常用计量器具测量几何参数的基本技能。(3)具有零件的精度设计的初步能力。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三、参考学时72学时。四、课程学分4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学时1互换性1.知道互换性的概念及实现互换性生产条件及技术标准简介2.知道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要求1.让学生观察中等复杂程度的图纸,对互换性、几何误差、公差及测量间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2.联系实际,采用案例分析,强化学生对互换性的感性认识22极限与配合1.知道国家标准中有关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会极限与配合方面的基本计算方法及代号的标注与识读2.知道极限与配合的基本规定,会有关公差表格的使用方法3.知道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方法与原则,会对典型应用场合做出初步选择1.创设工作情景,选取生产图纸,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解决生产实际问题2.识读图样,熟练识读图样中的术语、代号3.根据生产要求通过查表、计算等方法进一步确定图样中有关术语的大小163测量基础1.知道有关测量的基本知识及测量误差的来源2.知道常用计量器具的读数原理3.会计量器具的使用1.采用理实一体化的形式,选取有代表意义的零件用游标卡尺、千分尺、万能角度尺、光滑极限量规、圆锥量规等量具进行测量实训2.展示常用计量器具,区分其类别及其基本计量参数184几何公差1.知道几何公差的基本内容2.知道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的关系3.知道几何公差代号的含义4.会标注和识读几何公差代号1.创设工作情景,选取生产图纸,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同时选取典型零件用百分表、千分表、表架、顶尖、百分表、平板、表架、偏摆仪、精密直角尺、塞尺等进行几何误差的测量实训2.识读图样,熟练识读图样中几何公差代号205表面结构要求1.知道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及基本检测方法;2.会表面结构代号的标注方法1.创设工作情景,选取生产图纸,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同时让学生用标准粗糙度样块检测零件的粗糙度数值,体验车间常用的粗糙度检测方法2.识读图样,熟练识读图样中表面结构代号3.用标准粗糙度样块检测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数值46螺纹的公差与检测1.知道螺纹的分类及应用2.知道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及其公差的特点3.知道螺纹标记的组成及含义4.会螺纹的检验方法1.创设工作情景,选取生产图纸,让学生用三针测量法、螺纹量规和螺纹千分尺测量螺纹几何参数2.识读图样中的螺纹代号,利用相关的公差表格确定螺纹各项几何参数的大小12六、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该课程的教学组织上本着“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精讲多练,培养能力”的原则,灵活采用讨论式、讲练结合式和项目教学等多种先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发现学习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做中学,做中教”,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2)要将实物引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将图纸、量具等实物引入课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拉近课堂教学与实践工作之间的距离,也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3)可按工作任务或项目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学项目要有实际意义,要按照学生日后在工作中会遇到的实际工作进行项目的设计。2.评价方法建立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建立分模块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每个课程模块既考核学生所学的知识,也考核学生掌握的技能及学习态度,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笔试、操作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模式。3.教学条件(1)建立测量实训室,按标准配备设备,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环境,以便教师尽可能多地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学习。(2)配备多媒体教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媒体技术,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4.教材选编(1)教材的内容要注意可行性和使用性,符合学生实际;注意体现技术的先进性,反映最新技术。可以通过增加选学内容,增强教材的灵活性。可以选择性的附一些相关知识链接、参考资料目录等。(2)教材的呈现方式应当突出中职学生的特点,要生动、活泼,富有启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