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数学游戏:建构隐性驱动的课外学习场域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1页
亲子数学游戏:建构隐性驱动的课外学习场域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2页
亲子数学游戏:建构隐性驱动的课外学习场域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3页
亲子数学游戏:建构隐性驱动的课外学习场域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亲子数学游戏:建构隐性驱动的课外学习场域优秀获奖科研论文游戏是儿童学习的重要途径,而数学本质上是数字、符号、图形、关系和逻辑规则下的思维游戏,因此,将数学课程与游戏相结合,可有效提升儿童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当下,亲子共读在促进亲子关系以及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已被更多家长和教育者所熟知。基于此,笔者探索并实践了亲子数学游戏活动,建构了隐性驱动的数学课外学习场域,以促进儿童数学能力健康发展。

一、亲子数学游戏的价值探寻

1.让儿童从“现身”到“具身”

目前,幼儿园阶段更重视课程游戏化,且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认同。但到了小学阶段,就发生了生硬的转变,很多家长开始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事实上,儿童认知世界的方式与成人存在很大差异,儿童的学习方式也与成人存在很大不同。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学习方式的骤然变化往往会引起儿童明显的不适应,许多儿童课上心不在焉,注意力分散,数学学习兴趣逐步减弱。然而在数学游戏场域中,儿童则能够实现从“现身”到“具身”的转变,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

2.让学习从“做题”到“做事”

现实中,家长往往更关注孩子短时期易于实现的学习目标,如对数学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以及考试成绩和应试能力等,这使儿童学习数学的方式常常局限于“做题”,从而造成對数学的抵触心理。作为一种隐性驱动的活动形式,“亲子数学游戏”具有数学学习“活动化”的显著特点。即:将单一的、重复的数学练习转变成生动的、具体的和儿童喜爱的游戏活动,使儿童的学习从“做题”转变为“做事”,让儿童在亲子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自然、顺畅地实现“数学生长”。

3.让家长从“陪伴”到“培育”

在全社会日益重视家庭教育的今天,“陪读”现象普遍存在,但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由此而产生的“假性陪伴”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家长未能与孩子产生积极有效的互动。“亲子数学游戏”活动能使家长真情投入,实现亲子间在活动行为上的共存与匹配,促进亲子双方在思想上、情感上和精神上的共同生长,从而使家庭教育实现从“陪伴”到“培育”的根本转变。

二、亲子数学游戏的实践案例

虽然儿童和家长是亲子数学游戏活动的两大主体,但在选择和实施游戏方面,很多家长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需要教师设计数学游戏并推介给家长进行组织实施。教师可以根据低、中、高三个年段儿童的心理特点、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发和设计直觉游戏、感觉游戏、知觉游戏等系列亲子数学游戏。

1.直觉游戏:在具象中强化新知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尚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教学可重点围绕小学低年级儿童经常接触的玩具、积木、数字卡片等具体物品,设计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直觉游戏”。例如,一年级儿童数学学习的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其中“退位减”更抽象,儿童不易掌握。对此,可以常见的扑克牌为道具,设计“我是口算王”亲子游戏。游戏开始,先在桌面上放一张10和一张9两张主牌,正面朝上。同时,额外从A-10各1张的十张牌中随机抽取一张,将其与桌面上的10加起来组成“十几”,再减去9,要求游戏者直接说出得数。在游戏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儿童观察扑克牌中图案的点数,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具体形象思维,形象生动地展示“破十法”,在激发儿童兴趣的同时,起到巩固新知的作用。

2.感觉游戏:在表象中内化旧知

小学中年级儿童的思维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对此可设计图形转换等具有表象思维性质的“感觉游戏”。例如,在儿童初步认识平面图形后,可设计“七巧板PK赛”亲子数学游戏,要求家庭成员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变成“七巧板”,并利用“七巧板”拼图讲述一个故事。这一游戏不仅可以从数学学习层面上帮助儿童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和基本平面图形,同时还能映射儿童在语文学科中学到的知识,以及综合考虑构图美观和色彩选择等美术学科素养。

3.知觉游戏:在抽象中深化认知

高质量的数学游戏不能仅满足“趣”的条件,还要善于融合具有挑战性的知识点,促进儿童对核心知识的理解,提升儿童数学思维水平。因此,在设计亲子数学游戏时,应始终把“思”作为游戏的灵魂,使游戏指向数学学习的核心和本质。例如,围绕“数与代数”专题,可设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等具有抽象思维特点的“知觉游戏”。以猜数游戏为例,儿童可先在心里想一个数字(保密),然后根据家长指令计算。即:用你想的数乘6;再加上12;用第2步得到的和除以4;再减去原来想的数的1.5倍。游戏的神奇之处在于,家长并不知道儿童心里想的是几,但能说出儿童最后的计算结果一定是“3”。感受神奇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儿童思考背后的数学规律,从而培养代数思想、逆向思维等。

三、亲子数学游戏的实施策略

1.游戏设计:植入“数学因子”

设计数学游戏一般可采取两种策略。一是依托教材,把数学知识和学习过程“游戏化”。通过游戏的视角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将枯燥、抽象、艰深难懂的数学知识与问题转化为生动、直观、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二是紧扣生活,将游戏内容“数学化”。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跳格子”“丢手绢”等传统游戏中植入“数学因子”,将其改编成数感游戏、找规律游戏等,让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轻松习得数学知识,感悟数学魅力,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2.游戏实施:发挥“同在作用”

在开展亲子数学游戏的过程中,家长首先应积极接受孩子的邀请,强化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应在游戏活动中走进孩子内心,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互换”等方式,吸引孩子沉浸在活动中,做到既“在场”,更要“相遇”,时刻与孩子“同在”。此外,家长在活动中不能居高临下地指手画脚,而是要做游戏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始终跟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

3.游戏评价:注重“儿童立场”

在对数学游戏活动进行评价时,首先要坚持“趣味性”原则。即游戏过程要让亲子双方都能享受乐趣,尤其要让儿童在游戏中体会到学习、探究和成功的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