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伤的急诊救治流程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马林瑞当前第1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2000年全球死于创伤的人数约500万,占全球死亡总数的9%。我国每年发生伤害2亿人次,死亡约70~75万人,占死亡总数9%。创伤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当前第2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当前第3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概念
创伤
广义:人体受到外界某些物理性(如机械力、高热、电击等)、化学性(如强酸、强碱及糜烂性毒剂等)或生物性(如虫、蛇、狂犬的咬蛰等)致伤因素后引起组织结构的破坏。狭义:机械性能量传给人体后造成的机体结构完整性破坏。
多数为多发伤或复合伤
交通、工程事故、火灾、建筑物倒塌或砸伤常有多发性骨折和内脏破裂常有窒息、挤压伤既要积极主动,争分夺秒,又要正确处理当前第4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多处伤:是指同一解剖部位或脏器,发生两处或以上的损伤。如,小肠多处破裂,肢体多处枪弹伤等,均为多处伤。复合伤: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伤害。如原子弹爆炸所致的伤害可有辐射,冲击波、热等多种因素致伤等。概念当前第5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单一机械致伤因子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其中一处损伤可危及生命或肢体
多发
伤概念国外学者依据ISS评分将多发伤分为:轻伤:ISS<16分重伤:ISS≥16分严重伤:ISS≥25分多发伤ISS评分至少在10分以上!刀刺伤交通伤坠落伤当前第6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创伤指南美国东部创伤外科学会(theEasternAssociationfortheSurgeryofTrauma,EAST)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创伤学分册)2007版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2013)
胸部创伤院前急救专家共识多发伤病历与诊断:专家共识意见(2013版)2016JDA创伤/烧伤指南:普通创伤2016欧洲严重创伤出血及凝血病管理指南2011南非创伤中心评估指南严重创伤出血处理的欧洲指南(2010版)澳大利亚成人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指南(2007版)加拿大2015孕妇创伤处理指南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创伤性颅脑损伤救治指南当前第7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2013版)“一个地区、两个链接、三个团队”“一个地区”:实施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应以区域为一个整体,建立区域性院前、院内救治流程,形成符合该区域特点的严重创伤救治体系。“两个链接”:在区域内建立院前与院内救治的信息链接、医院急诊与各专业之间的信息链接。“三个团队”:建立严重创伤的院前急救团队、医院急诊救治团队及院内创伤专科救治团队。当前第8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创伤院前急救“金原则”(PHTLS)确保急救人员和患者的安全;评估现场情况,以确定是否需要其他部门的协作;弄清损伤的力学机制;运用初步评估路径确定威胁生命的损伤;在维持颈椎制动的同时做好气道管理;通气支持、供氧维持SPO2≥95%;控制任何明显的外出血;当前第9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创伤院前急救“金原则”(PHTLS)基本抗休克治疗,恢复与维持体温、肌肉骨骼损伤的固定;失代偿性休克(SBP<90mmHg),考虑使用充气式抗休克裤;对于严重创伤的患者,应在到达现场后10min内开始运转,迅速将其转运致最近合适的医疗机构;人工维持患者脊柱制动直至将患者固定在长的脊柱板上;在转运至医院途中进行复温和静脉输液;在危及生命的损伤得到控制或排除后,询问患者病史、进行再次评估检查;首要的是不能造成进一步损伤。当前第10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创伤特点伤情重,范围广
伤因复杂
应激反应重
致残率、死亡率高
休克多,变化快难处理,易漏诊
特点感染率高
MODS发生率高当前第11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创伤急救原则时效性原则1整体性原则2损伤控制原则33创伤中心的建设与完善的创伤救援体系保障4当前第12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时效性原则“黄金1小时”:指积极、快速、有效地进行创伤复苏,最终目的是缩短损伤至手术时间,把创伤复苏移至手术室及最终到达ICU。新“黄金1小时”:指在手术室里的创伤患者出现生理极限,即低体温、酸中毒和凝血障碍三联症之前的一段时间。速度是创伤救治的灵魂当前第13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整体性原则优先抢救生命的原则防止漏诊和延迟诊断1.详细采集相关病史;2.系统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3.应充分认识动态观察病情变化的重要性;
4.辅助检查的再次评估;
5.严格遵守医疗常规和制度;
6.定期进行漏诊原因研讨;
7.培养专业化创伤医师不同系统和器官治疗措施的协调与综合权衡当前第14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损伤控制原则是指先控制危及生命的原发性损伤,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使患者安全度过创伤急性反应期,以后再行二次确定性手术治疗,可进一步提高危重创伤的抢救成功率。当前第15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创伤的救治及其程序院前平时多发伤常因交通事故或爆炸引起,伤员常成批出现。院前救治主要包括:现场评估(环境、患者人数、受伤机制、伤情、部位、是否需援助);患者的伤情评估;确定接收医院或创伤中心;患者转运与信息交换(按轻重缓急次序先后转运并提前告知接受医院);患者的交接
当前第16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早期诊断
1、迅速判断伤员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ABCDEF原则Airway:呼吸道情况,气道是否通畅Breath:呼吸情况,是否有通气不良、胸廓是否对称、呼吸音是否减弱,注意有无张力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及连枷胸。Circulation:循环情况,观察是否有休克Disabi1ity:神经系统情况Exposure:充分暴露Fracture:骨折情况当前第17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早期诊断2、迅速进行全面检查体格检查:对危重伤员早期检查的目的,主要是判明有无致命伤,特别是隐蔽的致命伤。为了防止漏诊,Freeland等建议急诊医师应牢记“CRASHPLAN”二字,以指导检查。其意义是:C=cardiac(心脏),R=respiration(呼吸),A=abdomen(腹部),S=spine(脊柱),H=head(头部),P=pelvis(骨盆),L=limb(四肢),A=arteries(动脉),N=nerves(神经)。
这样可以在数分钟内对各系统作一初步检查,按伤情轻重缓急安排抢救先后顺序。当前第18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现场捡伤分类决策程序危重伤重伤伤员分拣AB濒死伤D轻伤C
伤情并不立即危及生命,但又必须进行手术的伤员,可用黄色标记抢救费时而又困难,救治效果差,生存机会不大的危重伤员,用黑色标记适用于有生命危险需立即救治的伤员,用红色标记所有轻伤,用绿色标记当前第19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初步评估BECDA颈椎制动和气道开放检查呼吸和通气检查循环和控制出血暴露/环境控制检查神经系统状况—意识水平创伤严重度评估当前第20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早期诊断3、创伤伤情再审定。多发伤是一种变化多端的动态损伤,一些隐蔽损伤早期体征不明显。因此,初期检查的结论是不全面的,必须进行动态观察和再审定。重点应注意:①腹膜后脏器损伤;②隐性大出血;③继发颅、胸、腹内出血。当前第21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创伤院前伤情严重程度评估方法创伤指数(TraumaIndex,TI)创伤评分(TraumaScore,TS)改良创伤评分法(RevisedTraumaScore,RTS)院前分类指数(PrehospitalIndex,PHI)CRAMS记分法(Circulation,Respiration,Abdomen,MotorandSpeechScale,CRAMSScale)病伤严重度指数(IllnessInjurySeverityIndex,IISI)类选对照表(TriageCheckList,TC)类选指数(triageindex)类选记分法(TriageScore)现场类选标准(FieldTriageCriteria)急救员判定法(ParamedicJudgement,PJ)院前类选示意图(PrehospitalTriageDecisionScheme)脉搏、呼吸、运动反应(PRM)
呼吸、收缩压和运动反应(PSM)
院前评分当前第22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一)创伤指数(TI)
5~9分为轻伤;10~16分为中度伤;>17分为重伤。现场急救人员可将TI>10分的伤员送往创伤中心或大医院当前第23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PHI评分
0~3分为轻伤;4~20分为重伤;若有胸腹穿透性损伤则在总分内另加4分。当前第24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CRMAS评分法
总分9~10为轻伤,7~8为重伤,6分为极重度伤当前第25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创伤计分法当前第26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创伤评分1.昏迷评分
2.呼吸频率
3.呼吸困难
5.毛细血管充盈
4.收缩血压
上述5项相加为创伤评分,低于12分者生存率很低
GCS评分14~15为5分11~13为4分8~10为3分5~7为2分3~4为1分20~24为4分25~35为3分>35为2分<10为1分无为0分无为1分有为0分>90mmHg为4分70~89mmHg为3分50~69mmHg为2分0~49mmHg为1分无脉搏为0分正常为2分延迟2秒以上为1分无为0分当前第27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院前急救处理(1)治疗分类:①立即复苏的伤员:呼吸道阻塞,中、重度休克伤员应立即进行复苏(如大量失血、多处伤、复合伤、严重挤压伤)②立即手术的伤员:有窒息危险的颌面颈部伤,胸腔内脏伤(开放性气胸、大量血胸、心包积血、张力性气胸等征象的);严重的内出血(腹腔内出血、进行性颅内血肿等)需要在手术的同时进行复苏当前第28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院前急救处理(1)治疗分类:③第二批手术的伤员:包括内出血不多的腹腔脏器伤,如胃肠道伤,胆道系统伤,泌尿系统伤;没有窒息威胁的胸部伤,有进行性意识障碍的闭合性颅脑伤;四肢血管伤,上过止血带的肢体伤;需要清创的伤员。当前第29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院前急救处理(2)紧急救治措施:①呼吸困难的伤员,立即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和异物,气管内插管,或作气管切开术②未停止的活动性出血,根据情况采用填塞、钳夹或结扎止血③有进行性意识障碍的颅脑穿透伤,用咬骨钳扩大颅骨孔排血,记录伤员的意识、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等情况当前第30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院前急救处理(2)紧急救治措施:④开放性气胸伤员作密封包扎,张力性气胸伤员穿刺排气或闭式引流,大量血胸或心包积血的伤员穿刺排血或闭式引流,浮动胸壁的伤员包扎固定,严重纵隔气肿时作切开排气⑤高度膀胱胀满不能自行排尿的伤员,应导尿或作耻骨上膀胱穿刺排尿⑥给以适当的止痛剂当前第31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危重伤员的就地抢救问题
如现场在远郊或山区,就近医院条件不足,伤员的情况不允许长途转送,果断决定,及时邀请外援(包括颅脑外科、胸心外科、骨科、创伤科、麻醉手术)等有创伤急救经验医务人员的支援,对患者就地实施不同程度与规模的现场急救或紧急手术处理,然后转回高级创伤中心进一步救治。抢救1诊断2治疗3当前第32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特殊情况下的创伤现场救治
一、头部损伤1.病人平卧休息。2.迅速包扎伤口。3.解开领扣、裤带以利呼吸。4.昏迷伤员颈部后仰,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以防窒息。5.呼吸、心跳停止时行人工呼吸,进行紧急抢救。6.耳、鼻有溢液时不要现场堵塞,以防颅内感染。7.迅速转运。8.即使无昏迷也应禁饮食。当前第33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特殊情况下的创伤现场救治
一、胸部损伤1.胸部挫伤仅表现局部血肿、青紫、皮损,现场不需处理,但要注意是否存在肋骨骨折及脏器损伤。2.胸壁伤口要立即包扎,伤口如与胸腔相通,伤口有气泡或“吱吱”声,为开放气胸,最好用凡士林纱条堵塞伤口,如无凡士林纱条可用敷料封闭伤口,迅速送医院。3.胸壁反常呼吸应加压包扎,临时固定;对于张力性气胸,应穿刺减压。当前第34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特殊情况下的创伤现场救治
一、腹部损伤1.保持伤员安静、避免不必要搬动。2.禁食、禁水。3.伤员平卧位。4.无菌纱布或三角巾包扎伤口。5.有肠外露时用三角巾或纱布覆盖后加消毒换药碗扣在其上,然后包扎固定。6.迅速转送医院治疗。当前第35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移动监护手术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院前确定性手术的必要性创伤后三个死亡高峰:1伤后3~5m:
多由于严重脑、脑干、高位脊髓损伤,心脏、主动脉或其它大血管破裂所致,往往来不及救治3伤后数日或数周出现在伤后数天或数周,死亡原因为严重感染或器官功能衰竭。无论在院前或院内抢救多发伤病人时,都必须注意预防第三个死亡高峰。2
伤后6~8h:多由于脑、胸或腹内血管或实质性脏器破裂,严重多发伤,股骨或骨盆骨折等大量失血所致,这是抢救存活的关键时刻,称为“黄金时刻(goldhour)”当前第36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TheGoldenHour当前第37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
(1)一般现场急救要求在10分钟内完成,必须分秒必争。(2)在有大批量伤员的交通事故现场,按先重后轻的顺序统一指挥后送。(3)在后送途中,急救人员应向有关医院联系,报告伤情及伤员人数,诊断、伤情变化、现场处理情况等,尤其是紧急伤员的情况,以便做好充分抢救的准备。(4)伤员要转运到离事故现场最近而又有一定抢救条件的医院。迅速向有条件的医院转送每5分钟自问“为什么还在这里?”当前第38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急救条件的差异: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主要施行院内急救这些地区借鉴现代化的通讯设施、极方便的交通工具(救护车、直升飞机)、完善的医疗网点、短距离急救半径能迅速将创伤病人在短时间内送往医院而进行救治。然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相对较落后,院前急救半径大,难以在短时间内将病人送达医院获得确定性处理应加强(现场)院前急救措施当前第39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院内诊治1、多发伤的早期诊断初步观察生命体征,得出总体印象,提示有无危及生命的创伤
(神志、面色、呼吸、伤肢姿势、血压、脉搏、外出血、体位等)重点检查,判明有无致命伤,主要确定呼吸道是否通畅、出血、休克、气胸、脑疝等危急情况当前第40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AMPLE病史和CRASHPLAN体格检查过敏史(Allergies)、用药史(Medications)、既往史(Pastillnesses),最后一次进食情况(Lastmeal)受伤当时情况(Events):包括受伤时间、受伤机理、受伤部位、伤后急救及病情演变的了解,有助于全面诊治。按照CRASHPLAN顺序检查,几乎包含了全部各重要脏器的检查,可避免在初期诊治中的漏诊。
二次诊治当前第41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在此阶段可作一些基本的检查如X线、B超,尽量在抢救室床旁进行,有的医院急诊科已配置CT,在抢救室完成必需的影像学检查。在此阶段也可完成一些诊断性操作如腹腔穿刺(或灌洗),通过全面检查,使病人获得确定性治疗,待病情基本平稳后,再进行后期的评估,以进一步减少漏诊。
当前第42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创伤院内伤情严重程度评估方法简明损伤定级(AbbreviatedInjuryScale,AIS)
损伤伤严重度评分(InjurySeverityScore,ISS)新损伤严重度评分(NewInjurySeverityScore,NISS)解剖要点法(AnatomicProfile,AP)
最高AIS值评分(MaximalAIS,MaxAIS)基于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的损伤严重度评分(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foDiseaseBasedInjurySeverityScore,ICISS)创伤及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法(TraumaandInjurySeverityScore,TRISS)创伤严重特征评估法(ASeverityCharacterizationofTauma,ASCOT)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cutePhysiologyandChronicHealthEvaluation,APACHE)
院内评分当前第43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由于多发伤包含从多处轻微伤到严重的多器官、多系统创伤这一大的损伤范围,因此有必要将其程度量化,以区分多发伤病人的伤情严重程度,作为判断其预后和制定抢救方案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依据。目前较常用的评分方法是简明创伤分度法(AIS)和创伤严重度评分法(ISS),AIS-ISS自1974使用后,经多次修订更加完善,其最新版本为AIS-90版。
AIS将全身分为9个部位:头、面、颈、胸、腹、脊柱、上肢、下肢、体表。ISS将每一部位的伤情依严重度分为六级:轻度、中度、较重、严重、危重、最危重。AIS-ISS评分系统当前第44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一般来说,严重创伤病人在急诊室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疑有潜在性损伤伤员,不能立即确定损伤,生命体征平稳,可充分检查,严密观察,如迟发性肝破裂第二类生命体征尚平稳,但可能很快进入休克状态,应抓紧时间检查,并作好抗休克治疗和术前准备,收入病房或直接手术室第三类致命性创伤,大出血、窒息、气胸等。需立即手术,最紧急时可在急诊手术室进行。
当前第45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创伤的救治及其程序院内院内救治主要包括:提前了解患者情况;启动相应级别预警;患者交接;院内救治。
46当前第46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V(Ventilation):要求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充分通气供氧I(Infusion):指输液、输血扩充血容量及细胞外液
P(Pulsation):监测心脏泵功能
C(Controlbleeding):紧急控制明显或隐蔽性出血
严重创伤的治疗原则O(operation):紧急手术治疗
当前第47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严重创伤的治疗原则1、急救顺序-VIPCO:
①V(ventilation)——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呼吸道通畅在救治多发伤时占有最优先的地位,处理原则为:颅脑外伤昏迷,应清除口腔异物,置侧卧位,必要时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面、颈外伤,早期做气管切开术;胸部外伤致血气胸、张力性气胸,应做胸腔穿刺及闭式引流,必要时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②I(infusion)——输液、输血扩充血容量
多发伤休克主要由失血所致,有明显休克时,失血量一般在1000~2000ml以上。因此,恢复血容量的重要性仅次于纠正缺氧。
当前第48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严重创伤的治疗原则③P(pulsation)——心功能监测
伴有胸部外伤的多发伤,可因气胸、心肌挫伤、心包填塞、心肌梗塞致心衰。因此,在抢救中应监测心脏搏动和心电图变化,监测中心静脉压。针对病因做胸腔闭式引流、心包穿刺、控制输液量或采取心血管活性药。对于心肌挫伤可使用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④C(controlbleeding)——控制出血
出血可是明显的或隐蔽的。控制明显出血的最有效的急救方法是压迫出血点止血和抬高伤肢,或用敷料加压包扎。隐蔽性出血的诊断较难。因此,在大量快速输血、输液条件下,如出现不能解释的低血压,应高度警惕胸、腹、腹膜后有大出血的可能。简易有效的方法是做胸腔、腹腔穿刺或B型超声波检查。明确诊断后可采用紧急手术止血、血管栓塞疗法止血。当前第49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严重创伤的治疗原则⑤O(operation)在创伤急诊抢救中,一个重要的进展就是在伤后的黄金一小时对伤员实施救命手术,可显著提高伤员的生存率。第一类紧急手术:对直接危及生命的损伤,应紧急处理。1、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2、对四肢的出血可暂时上止血带(并及早行确定性手术)。对胸腹腔内的大出血,予开胸开腹探查止血。3、解除心包填塞。4、封闭开放性气胸和引流张力性气胸。5、解除过高的颅内压。当前第50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严重创伤的治疗原则⑤O(operation)在创伤急诊抢救中,一个重要的进展就是在伤后的黄金一小时对伤员实施救命手术,可显著提高伤员的生存率。第二类优先处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恶化的损伤,在伤员脱离直接的生命危险后应优先手术:①腹腔脏器伤②上有止血带的血管伤③严重挤压伤④开放性骨关节损伤以及严重的软组织伤当前第51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创伤的院内救治流程当前第52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创伤的院内救治流程当前第53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一级程序包括ABCDE(气道,呼吸道,循环、伤残、暴露)涵盖了VIPCO抢救程序二级程序包括病人的全身评估和实施恰当的治疗。主要是执行损伤控制(damagecontrol)三级程序包括住院后患者情况的再次系列评价,以及回顾特殊创伤病人的康复过程及诊断性用药和治疗。复查及安排择期手术
院内复苏当前第54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一级程序-休克早期液体复苏多发伤患者往往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对于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有关专家提出了新的争议。1.充分复苏or限制复苏?2.即刻复苏or延迟复苏?当前第55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一)液体复苏目标:CVP:6~12mmHgPCWP:8~12mmHgCI:>31min/m2血清乳酸:<4mmol/L剩余碱:-3~+3mmol/L当前第56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限制性液体复苏当前第57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延迟复苏传统观念认为,低血量容量性休克应立即进行液体复苏,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尽快提升血压。目前有学者主张延迟复苏。即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特别是有活动性出血的休克患者,不主张给予大量的液体进行即刻复苏,而主张在彻底止血前,仅予少量的平衡盐维持,在手术彻底处理后再进行大量的液体复苏。当前第58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一级程序的操作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周围静脉不可利用时)伤口止血、包扎,颈椎固定,骨折固定,胸带、骨盆带固定胸腔闭式引流(张力性气胸)降颅内压(脑疝)液体复苏抗休克执行口头医嘱,报告科室及院负责人,紧急召集相关科室参加抢救当前第59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二级程序一级救护程序完成后进行。包括:一次彻底的全身的评估,并与损伤的最终诊断和治疗相结合,如有适应证应进行进一步检查,如B超、腹腔灌洗、CT、血管造影、摄片、抽血化验、备皮备血、完成术前准备,初步和家属沟通等。ISS评分大部分在此期间完成。当前第60页\共有70页\编于星期六\1点二级程序-多发伤的损伤控制损伤控制(damagecontrol)一词最早源于美国海军,意思是指一艘船承受损害和维持完整性的能力。损伤控制外科(damagecontrolsurgery,DCS)这一概念是1983年首先由Stone等提出,是指先控制危及生命的原发性损伤,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使患者安全度过创伤急性反应期,以后再行二次确定性手术治疗,可进一步提高危重创伤的抢救成功率。1993年美国腹部外科医生Rotondo建立了DCS三阶段原则:初始简化手术、复苏和确定性手术。当前第61页\共有70页\编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传感器网络平台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软启动控制装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台式数控超声波清洗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镀锌中间体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钢铁除蜡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发光轮儿童滑板车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坚果油脂精炼设备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技术创新奖励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文化跨界合作拓展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发光旋转陀螺玩具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销售培训实例》课件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
- 【经典文献】《矛盾论》全文
- Vue3系统入门与项目实战
- 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安全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 房屋建筑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单元拓展-字族文》教学设计
- 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牙外伤的远期并发症监测
-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备考:议论文万能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