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型及答案(考点题)_第1页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型及答案(考点题)_第2页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型及答案(考点题)_第3页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型及答案(考点题)_第4页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型及答案(考点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型及答案(考点题)

单选题(共50题)1、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A.杨贤江B.徐特立C.蔡元培D.陶行知【答案】C2、学生集体的特征首先是要有()。A.集体舆论B.共同目标C.干部队伍D.活动【答案】B3、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居于第三层次的是()A.国家的教育目的B.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师的教学目标【答案】D4、听到隔壁班班主任高跟鞋的声音,以为是自己班的班主任回来了,全班同学顷刻间鸦雀无声。体现了刺激的()。A.泛化B.分化C.获得D.消退【答案】A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包括()。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③④⑤⑥【答案】A6、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A.自学法B.读书指导法C.练习法D.参观法【答案】B7、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皮亚杰【答案】C8、在注视飞速开过的火车之后,会觉得附近的树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是()A.诱导运动B.动景运动C.自主运动D.运动后效【答案】D9、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A.乌申斯基B.皮亚杰C.维果斯基D.鲁利亚【答案】C10、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A.赫尔巴特B.卢梭C.洛克D.杜威【答案】D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课堂总结要起到升华主题的功效B.课堂总结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反思C.课堂总结要详尽,便于学生理解D.课堂总结要有针对性【答案】C12、张老师用一套试卷对程度相当的两个平行班进行了测试,学生的成绩基本一致,这说明该试卷具有较好()。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A13、与课堂教学联系最紧密的课外活动是()。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体育活动D.社会活动【答案】B14、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是()A.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B.上海泸南三等学堂C.南洋公学外院D.俞复等设立的三等学堂【答案】C15、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A.中国B.日本C.新加坡D.德国【答案】D16、学生课文《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后,学生对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有深刻理解,这达成的教学目标属于()A.知识与技能B.思维与创新C.过程与方法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答案】D17、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下列属于内部的、不可控的、稳定的因素是()。A.努力B.能力C.任务难度D.运气【答案】B18、小学科学课上,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内部结构,获得有关植物的知识,这种方法属于()A.参观法B.实验法C.演示法D.实习法【答案】B19、下列没有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课程综合化的价值的是()。A.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地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与能力B.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地把握知识并进行迁移的能力C.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D.有助于减少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和互动【答案】D20、学校教育对个人发展的特殊功能体现在()。A.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B.具有即时价值,但不具有延时价值C.具有均衡发展个体的功能D.培养受教育者知识,利用和超越环境的意识和能力【答案】A21、格式塔学派代表人物苛勒曾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一系列研究,从而提出了完形一顿悟理论,和该理论相对立的理论是()。A.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B.认知—结构学习论C.试误说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答案】C2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重点是(??)A.道德知识的传授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C.道德信念的培育D.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答案】B23、在讲《大气压力》一课时,老师手拿烧瓶给学生看,并用“魔术棒”敲几下,里面是空的。然后拿出熟的鹌鹑蛋放在瓶口,当然按不下去,把蛋拿下;接着点燃蜡纸条放入瓶中,迅速将蛋放在瓶口.于是在大气压力作用下,鹌鹑蛋被烧瓶“吞”进肚里。此时,学生必定看得目瞪口呆。老师马上说:“蛋为什么会被烧瓶吞进肚里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秘密。”这种导人方法属于()。A.悬念导入B.直接导入C.故事导入D.复习导人【答案】A24、奥苏伯尔提出的三个主要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是()。A.结构性、可操作性和可辨别性B.稳定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C.可操作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D.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答案】D25、请问下列哪一项叙述跟“设计教学法”有关?()A.无须教师辅导B.不能获得系统化的知识C.能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习惯D.各学科均能适用【答案】B26、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目标,应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会、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这段话说明该课程具有()。A.生活性B.综合性C.开放性D.活动性【答案】C27、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进入小学阶段的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培养自主感,克服羞耻感B.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C.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D.培养自我同一性,克服角色混乱【答案】C28、在上体育课时脚不慎扭伤,下列做法最好的是()。A.马上用热水袋热敷B.马上揉搓患处C.马上用冷水浸泡D.什么也不做【答案】C29、预防龋齿的最佳办法是()A.少吃零食B.多喝水C.参加体育锻炼D.保持口腔卫生【答案】D30、关于新课改的几大“改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改变“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关联的知识B.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学会合作C.不同功能与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D.课程评价方面在改进教学、促进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甄别与选拔的功能【答案】D31、人的学习主要通过()A.视觉B.听觉C.嗅觉D.触觉【答案】A32、下列不属于操行评定的主要内容的是()。A.道德品行B.学习C.身心健康D.劳动【答案】D33、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课程可分为()A.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B.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C.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答案】B34、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问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道尔顿制B.导生制C.特朗普制D.导师制【答案】C35、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A.关键B.基础C.内容D.途径【答案】B36、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A.S—B量表B.斯坦福量表C.韦克斯勒量表D.比纳量表【答案】A37、在幼儿园时,小军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汽车送给妈妈作为生日礼物:三年级时,他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是妈妈喜欢的漂亮发夹,这一转变说明他的思维已进入()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38、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经验C.课程是活动D.课程是项目【答案】A39、我国地域辽阔、南北差异较大,为了使教学不脱离实际,必须补充必要的乡土材料,这体现了()A.启发性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B40、()是教师教学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作业的检查与批改【答案】A41、在比较讲授法和讨论法的教学效果时,教师分别选用两个班级,一个班采用讲授教学法,另一个班运用讨论法,两班学生在智力、学业基础等方面尽量保持均衡,期末时测量其成绩有显著差异。这种教学研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B.实验法C.个案研究法D.调查法【答案】B42、教《新型玻璃》时,为丰富小学生对玻璃的认识,张老师带领学生去玻璃厂参观玻璃的生产流程。这种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B.参观法C.演示法D.实习法【答案】B43、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是()。A.学科活动B.科技活动C.文体活动D.社会活动【答案】A44、《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布时间是()A.1986年B.1985年C.1987年D.1988年【答案】B45、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看,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A.符号记忆B.抽象记忆C.命题记忆D.形象记忆【答案】D46、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是()。A.学科活动B.科技活动C.文体活动D.社会活动【答案】A47、知识是主体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获得的()。A.前人经验B.感受与体验C.记忆的内容D.信息及其组织【答案】D48、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A.夸美纽斯B.亚里士多德C.赫尔巴特D.卢梭【答案】C49、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活动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这体现了班级活动的()功能。A.满足交往B.促进个性C.班集体建设D.学习发展【答案】C50、在幼儿园时,小军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汽车送给妈妈作为生日礼物:三年级时,他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是妈妈喜欢的漂亮发夹,这一转变说明他的思维已进入(??)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大题(共10题)一、记得在我上小学时,有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她有一个重要的教学秘诀——在结课时总能把较为复杂的英语语法概括成几句顺口溜。讲语法时先讲口诀,然后对应口诀讲例题,做练习时再要求我们用口诀加以印证。这样,一般学生颇为头疼的语法在我们学起来就容易得多了。在她的启发下,我也尝试使用“口诀记忆法”教学。不同的是,我让学生在学完某一部分知识后自己概括总结。例如,学完风景类文章,我引导学生总结出“景物描写口诀”,学完人物传记后我又引导学生总结“记人类文章的写作口诀”。实践证明,这种口诀记忆式小结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提高课堂的吸收率。问题:(1)评析材料中所运用的结课方式。(10分)(2)材料中的“我”所采用的结课方式又好在哪里(10分)【答案】(1)材料中教师把所学零散知识经过整理总结出的口诀,不仅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在阅读书目、接受知识时,往往不能注重课题对课内知识的统领作用,总是孤立地看待各个知识,不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知识记忆支离破碎。这时,就需要老师在结课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规律,使知识得到深化、升华。(2)材料中的“我”在高中英语老师的启发之下,对口诀结课法进一步改进,提出让学生自己归纳、梳理,充分尊重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结课时,一般采用教师概括式以及学生参与式两种。材料中的高中英语老师所采纳的是教师归纳式。教师归纳式是指教师能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教学内容,使得知识能够融会贯通。而材料中的“我”所采用的是学生参与式。学生参与式是指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总结方式。在教学进程中和教学的结束阶段,都要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总结,不仅仅能够训练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这对优化学生的思维是极为有利的。二、材料:以下是学校歌咏比赛后。一个年级组四个班级班主任老师的总结:一班(第二名):这次比赛,就是由于几个同学在平时排练时不认真,导致我们班没能拿到冠军!希望那几位同学深刻检讨自己!二班(冠军):同学们,本次歌咏比赛经过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获得全年组第一名。老师为你们高兴!三班(最后一名):同学们,这次比赛很多同学都已经尽力了,但可能有一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所以成绩不是很理想。可是,大家要记得,失败并不可怕,失败是成功之母,我相信,只要大家把这次比赛的经验教训铭记在心,并且在下次比赛中时刻注意这些经验教训,大家肯定会成功的!现在就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本次比赛你觉得成功的方面和失败的教训……四班(第三名):这次比赛同学们表现得不理想,我不想做任何评价了。问题:(1)组织竞赛型活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根据上述四位老师的话,请你从班级活动目的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答案】【知识点】班级活动(1)各种全校性的竞赛,除了能够发掘人才和活跃学校生活外,还能促进班集体的形成和班级之间的相互影响。组织竞赛型活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把取胜看作参赛的目的之一,但不是唯一目的;第二,使更多的人有参赛的机会:第三,结合参赛的准备和实践,提高参赛者的心理素质;第四,通过参赛带动班级的日常活动;第五,在增强班级的集体荣誉感时。还要注意处理好班与班之间。校与校之间的关系。(2)歌咏比赛作为竞赛活动,是班级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竞赛活动,必然有胜有负,但是,作为学校中的活动.这一结果并不重要,关键是教师能否将比赛和对学生的教育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学校中的班级活动关键要有教育意义。材料中三班班主任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该班班主任在充分肯定全班同学的努力之后,帮助同学们寻找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引导学生正确的归因.把比赛成功看作参赛目的之一而不是最终目的。充分发挥了班级活动的教育意义。材料中一班班主任只看重比赛结果。并没有帮助同学们对比赛中出现的不足和成功之处加以总结.没有体现班级活动的教育意义。二班班主任也只是对比赛结果做出了肯定,但对于其中的原因也并没有进一步分析与总结。缺乏教育意义。四班班主任不做任何评价。没有履行班主任的教育职责。是极为不妥的。综上所述,班级活动应该充分发挥其教育意义。班主任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职责。三、材料沈老师走进教室,发现黑板上有一副嘲弄他的漫画,同学们嬉笑不已,沈老师看后笑着说:“头像画的很逼真,这位画画的同学很有天赋,我为班上有这样的人而感到高兴,建议他多向美术老师请教,充分发挥特长,说不定将来会成为美术家呢。”沈老师停顿一下,接着说:“可是这节课不是美术课,而是作文讲评课,现在我把它擦掉好吗?”沈老师正要去擦,只见一位同学疾步走上讲台,向沈老师深深的鞠了一个躬,然后抢过黑板擦,擦掉了他的“得意之作”。多年以后,一副赞美老师,反映自己思想转变的美术作品《悟》被选为参加全国美术展的参展作品,作者就是当年在黑板上画漫画的学生。问题:(1)评析沈老师对“漫画事件”的处理。(10分)(2)谈谈教师在处理课堂上对突发事件的注意事项。(10分)【答案】(1)沈老师的处理方式很恰当。第一,沈老师做到了长善救失。虽然是学生的恶作剧,但是沈老师还是能看到学生的优点,并进行了赞扬,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第二,教师运用了期望效应。罗森塔尔的实验对教师的启发表明,教师如果对学生有期待,并能鼓励指导学生,学生就会取得很大的成就。第三,教师注重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在教学中能够从思想品德方面给与学生一定的启发,能够做到学生的自我感悟。(2)教师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具体策略,根据实践经验的总结,一般可概括为以下几种:1.忽略小而且转瞬即逝的问题行为。2.非言语警示或停顿。3.适时表扬正确行为。4.言语提醒、反复提醒。5.直接提问。6.执行结果,注意慎用批评与惩罚。四、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问题(一):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问题(二):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答案】【参考设计】问题(一):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②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③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形成合作意识,具备一定的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教学重点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会读写小数。问题(二):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1.教师出示PPT课件:小数的初步认识师:开学了,妈妈给小华买了一些文具,有书包、文具盒、铅笔、彩笔、橡皮擦和日记本等。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么分呢?学生小组交流,教师选代表说明自己的分法和理由。2.区别整数与小数五、材料:四年级二班的小磊上学经常迟到,每次当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时,迟到的小磊总是推门而入,他的迟到不仅影响了本班在全校日常行为规范评比中的分数,更影响了班级正常的教学秩序。为此,班主任李老师专门找小磊谈话。李老师了解到,原来是天气转凉后,小磊一直不肯起床。总是赖床。李老师没有直接批评小磊,而是告诉他要做个勤奋的孩子,别的同学能做到的自己也应该做到。小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下定决心不再迟到。果然接下来的两天小磊早早到达了学校。但是,到了第三天小磊又迟到了,而且晚到后不主动将作业交给各科课代表,作业中还出现了严重的少做、不做的现象。虽然他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总是改不了。一次,为了掩盖自己没有做作业的实情,就跟老师撒谎说把作业忘在家里了。老师对小磊的行为很是头痛。问题:(1)小磊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试结合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2)如果你是小磊的班主任,如何帮助他改正【答案】(1)材料中的小磊品德的知、情、意、行四个心理成分发展不统一,导致出现不良行为。第一,小学生的道德认识主要表现在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及道德信念的形成三个方面。材料中小磊虽然初步掌握了道德概念,有了一定的道德判断力,但是还没有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因此会出现明知故犯的现象。第二,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媒介,是促使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强大推动力,小学阶段是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材料中小磊没有强大的道德情感做支撑,因此改正错误的动力不足。第三,小学生的道德意志主要表现在坚持性和自制力方面。材料中小磊由于道德意志薄弱、坚持性差,因而常有“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现象。第四,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在道德发展上,认识与行为、言与行基本上是协调的。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出现了言行不一致的现象。材料中小磊对老师撒谎说把作业忘在家里了,正是这个特点的体现。(2)材料中小磊有时无法抵制诱惑、战胜不了困难,进而做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这是道德意志薄弱的体现。因此要培养小磊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小学生的道德意志主要表现在坚持性和自制力方面。首先,要有意识地培养其意志的坚持性。从坚持性的动力来源看,小学生完成任务主要依靠外部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可通过与各科老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开展积极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坚持性,帮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遇到困难时不断鼓励使其具有坚强的信心和决心。其次。要有意识地培养其意志力的自制力。小学生虽然具有初步的自制力,但水平较低。要把培养自制力与培养坚持性相结合。严格要求学生,发展其善于管理自己的冲动和任性的能力。再次,要帮助小磊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不仅要通过思想品德课及其他学科的教学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还要依托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来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习惯。最后,培养小磊言行一致的良好习惯。家长和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因此教师一方面要运用学生具有向师性、可塑性的特点做好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注重与家长联系,使对学生多方面的影响达到和谐统一。六、材料:王明在班级中成绩一般,是老师和同学经常忽视的对象。有一天上英语课,他在那里叠纸飞机,为了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他把飞机投向了空中。英语老师当场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了他。问题:(1)请分析王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2)请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分析这个英语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及其效果。(3)请你用其他的学习理论,提出更好的处理方法。【答案】(1)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归属与爱的需要,也称社交需要,是指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的需要。王明作为班集体的一员,希望被集体中的他人和整个班集体接纳、爱护、关注和鼓励。而作为一个成绩一般的学生,他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所以他采用上课叠纸飞机的方式来吸引大家的注意。(2)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英语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是惩罚的形式,这样做不仅不会改变王明的不良行为,反而迎合了他渴望被老师和同学注意的需要。在本材料中,英语老师可以采用消退的方法来消除王明的不良行为。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不去强化而去淡化,既可消除不正确行为,又不会带来诸如惩罚等导致的感情受挫的副作用。材料中王明在课堂上叠纸飞机并把飞机投向空中,是为了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强化),老师与同学可以不予理睬,不给予其希望得到的强化,那么此类行为就会逐渐减少。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3)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个体可以通过替代强化,即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也就是说,老师最好的方法是在班级中树立榜样,让同学们都学习榜样的积极行为,从而抑制个别消极行为的出现。七、某小学的学生中有三分之一是本市人,三分之二是外地人,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们的学习水平相差很大,某教师根据班上学生的情感水平、认知水平、学习基础、家庭状况等实施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问题(一):该教师贯彻了什么教学原则?该原则的含义是什么?(10分)问题(二):结合本实例,谈谈如何贯彻该原则。(10分)【答案】问题(一):该教师贯彻了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这条原则是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学生在知识水平、先前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个性倾向等方面彼此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会”,而学生的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学的效果。因而,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有成效。问题(二):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应该做到: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八、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什么是模型思想?指出本节课的模型并列举小学数学中的模型。(10分)(2)若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答案】(1)数学模型是用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特征、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数学结构。本节课的模型是“速度×时间=路程”。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模型有:“三角形面积=1/2低×高”“数量×单价=总价”“a+b=b+a”等。(2)①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竖式简便计算的写法,培养学生类比、分析和概括能力,发展应用能力。②通过学生的练习、讨论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③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3)【复习导入】师:今天先让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口算能力吧,请看大卡片出示的口算。(卡片顺序出示口算题、学生作答)12×3250×2715×4060×7035×25师:通过刚才的口算,我知道大家的口算掌握得都很好,那我们的笔算掌握得如何呢?下面来做一道题吧,请拿出练习本进行笔算。(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竖式45×12,并请学生上台计算)师:我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做完了,做完的同学请回忆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如何计算的?(学生回答)师:好,大家都做完了,我们一起来检查黑板上的这道题。哪位同学来评价一下?(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