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第1页
2020-2021学年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第2页
2020-2021学年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第3页
2020-2021学年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第4页
2020-2021学年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N021学年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八年级(上)期中物

理试卷

1.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2.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9.6nm=9,6x103fimB.9.6cm=9.6cmx10mm=96mm

C.9.6cm=9.6cmx10=96mmD.9.6cm=9.6+100dm=0.096m

3.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B.错误应该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误差跟错误一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C.只要测量时态度认真仔细,工具精密,就不会有误差

D.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

4.如图所示是几种长度的测量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第1页,共23页

c.测量小木块的长度

D.测量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时,先测出书页总厚度

5.下列描述的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蜗牛极慢地爬行B.霓虹灯闪烁

C.流星划过夜空D.狮子追赶羚羊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

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乘船的人是静

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彩云B.两岸C.轻舟D.高山

7.世界著名短跑运动员刘易斯在5s内跑了50m的路程,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m/s,

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i,三者的速度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羚羊、汽车、运动员B.运动员、汽车、羚羊

C.运动员、羚羊、汽车D.汽车、羚羊、运动员

8.图中表示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9.对于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跟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B.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跟所用的时间成反比

C.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跟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第2页,共23页

10.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所用时间之比为2:1;他们通过的路之比

是4;1,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A.2:1B.1:2C.8:1D.1:8

11.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为20m/s,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30m/s,那么该物

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10m/sB.24m/sC.25m/sD.50m/s

12.能够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生活现象是()

A.岸上的人能听到河水流动的哗哗声音

B.海边的人能听到波浪拍打礁石的声音

水中的潜水员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

D.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能听到马蹄声

13.如图所示,在学校组织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中,

张晓明同学进行

了击鼓表演。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

()

A.速度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14.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标志,

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1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

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1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第3页,共23页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

C.未见其人,先闻其声D.井底之蛙,所见甚少

17.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8.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

C.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19.下列图象中,表示发生光反射时,反射角和入射角关系的是()

20.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

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船B.iliC.山上的树木D.岸边的房屋

21.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7;某人的中指长约0.75。

22.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是____cm,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取______的方法。

23.起重机将一箱货物在5s内匀速提升了方机,货物的速度大小为____m/s,合

______km/h。

24.小刚以lm/s的速度爬上一小山坡用时200s,在山顶休息100s后沿原路返回,又用

时100s.问小刚下山的平均速度是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2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是___的;以树木

为参照物,青山是______的。(以上两空均填“运动”或“静止”)我们平常所说的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而言的。

第4页,共23页

26.“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

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断声音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27.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m/s,月球上“死寂无声”是因为______。

28.男女生合唱时,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则____的响度大,

的音调局。

29.“三月三”是广西壮乡青年男女对山歌的盛会,歌声是通过传到听众耳朵的:

人们能分辨出自己村子歌手的歌声,因为每个歌手声音的_____不同。

3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从物理角度来看,

月亮(选填“是”或“不是”)光源,他在地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形成

的。

3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某人站在竖立的穿衣镜正前方6%处,当人以

lm/s的速度靠近镜面移动3s后,此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32.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白色硬纸板和激光器进行了如图

所示的实验:

(1)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粗糙,目的是使纸板表面发生______(选填“镜面反

射”或“漫反射”),各个角度的同学都能看清光的传播径迹。

(2)实验开始时,先让激光笔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此时测得入射角为______,反

射角为。

(3)为寻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当纸板上显示出光路时,该同

学将纸板B面绕轴ON向后折,在纸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个现象说明了

33.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尺子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

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该同学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

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第5页,共23页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由此可得出结

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有关;

(2)又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

时注意钢尺振动幅度;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快慢大

致相同.实验发现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______越大,发出声音的_______越

大;

(3)在实验中会发现: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

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34.室内一盏电灯通过木板隔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出两条细小光束(如图所示)。请根据

这两条光束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35.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如图所示,4次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

*

A

第6页,共23页

3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太阳的一生

天文学家认为星际介质在某些条件下会形成恒星,然后进入称为主序星的稳定期。

太阳

目前正处于主序星演化阶段,它主要由正、负电子和质子、氨的原子核组成。维持

太阳辐

射的是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其反应是四个质子聚变为一个氮原子核和两个正电子

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些释放出的核能最后转化为辐射能,并同时以每秒向外抛

出大量物质。在演化末期,太阳将离开主序星阶段膨胀而转化为红巨星的演化阶段,

最终塌陷为密度很大的白矮星。

(1)地球只接收了太阳辐射能的二十二亿分之一,就使地面温暖、万物生长。地球

接收的辐射能来自太阳中的反应。

(2)太阳内部进行的核反应是______,并释放出能量。

(3)请将太阳演化过程中经历的几个阶段补充完整。主序星_____________,

(4)太阳从现在演化到最终,其密度将会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37.如图所示,是根据小雨驾驶汽车在某段平直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记录的数据,描绘出

的s—t图象。请你根据图象,求:

(l)Omin〜20min时间段内汽车的速度;(2)0〜50min时间段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第7页,共23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卷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游标卡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螺旋测微器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挂钟是测量时间的仪器,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o

对每个选项分别分析,明确每种测量工具的用途,就能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本题考查了初中物理的常用测量工具-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挂钟,使用前要

先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注意各种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才能去使用各

种仪器。

2.t答案】A

[解析]解:A、因为1=103,所以9.6=9.6x103.故A正确;

B、“9.6X10”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故B错误;

C、“9.6x10”得到的单位不是.故C错误;

D、“9.6:100”得到的单位不是.故D错误。

故选:Ao

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10=100=1000=106=109;根据

各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换算过程中单位要统一。

进行单位间的换算时,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即可;同时对某

些物理量的单位的由来也要有明确的认识,可借助于物理公式去理解。

3.【答案】D

【解析】解:(D读数时估读数字只有1位即可,而且多估读几位数字无意义,也不可

以减小误差,故A错误;

(2)误差是受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实验方法、实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错误是未遵

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0o

第8页,共23页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产生原因是:①测量工具不精密;②测量方法不

科学;③估读。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

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误差的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误差与错误的区别等知识点的理解与

掌握。

4.【答案】C

【解析】解:

A,因为是圆形的硬币,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硬币夹在中间,放到刻度尺上测出它

的直径,故A正确;

B、已知铜线圈的宽度和匝数,测量出n圈细铜丝总宽度,除以圈数得到细铜丝的直径,

故B正确;

C、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得与被测物体平行,故C错误;

I)、使用刻度尺测出课本内纸张的厚度h,数出纸张数n,计算出每张纸的厚度=

故D正确。

故选:Co

(1)由于硬币的直径不便于直接测量,可借助于直尺和三角板进行转化,这种方法称为

“辅助工具法”,用于测量哪些难于贴近的长度;

(2)已知铜线圈的宽度和匝数,可以得到铜丝的直径d,这种方法叫累积法;

(3)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得与被测物体平行;

(4)刻度尺无法测量较小物体的,先测出多个,然后除以所测的个数就会求出每个的厚

度。

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以及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难度不大。

5.【答案】B

【解析】解:

A.蜗牛在缓慢的爬行,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霓虹灯闪烁,不属于机械运动。故B符合题意;

C.流星划过夜空,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狮子追赶羚羊,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第9页,共23页

故选:Bo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指宏观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

它不同于物体内部分子和原子的运动、电磁运动、生物体的生命运动、社会运动、思想

运动。

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时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再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有

位置的变化,如果有,则是机械运动,如果没有,则不是机械运动;另外微观世界的分

子、电子的运动不是机械运动,植物的生长变大也不是机械运动。

6.【答案】C

【解析】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乘船的人是静止的,即人相对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

没有改变,故是选择船(轻舟)为参照物的,故AB。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

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

破此题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

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7.【答案】A

【解析】解:短跑运动员刘易斯的速度:v=s=ito=10m/s;

t5s

羚羊的速度是:20m/s;

汽车的速度:54km/h=15m/s;

速度从小到大排列为:羚羊、汽车、运动员。

故选:A。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lm/s=3.6km/ho

(3)根据。=£进行计算。

t

本题考查了速度大小的比较,求出物体的速度,统一各速度单位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第10页,共23页

8.【答案】B

【解析】解:

A、由图象可知,在3s时和6s时物体的速度突然增大,所以物体不是一直做匀速直线

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8、此图象表示时间改变时但速度不变,所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

C、此图象表示时间改变时但路程不变,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象可知,在3s〜6s时物体的速度为0(该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0),所以物体不是

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首先要明确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图象特点进行判断,匀速直线运动是物体

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对于图象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物理含义,然后根据图象确定物体

的运动状态。

9.【答案】C

【解析】解:因为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不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其速

度大小与运动时间和路程的大小无关,故错误,C正确。

故选:C。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即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不变。

深入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沿着直线快慢不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答案】A

【解析】解:甲、乙的速度之比:

v.v=辿d=4xl=2.।

甲•乙t,tst12•°

甲乙乙甲

故选:4。

已知路程关系与时间的关系,应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两物体的速度之比。

本题已知路程和时间之比,求速度之比,与计算速度一样,都是根据速度公式来求解。

第11页,共23页

11.【答案】B

【解析】解:设总路程为s,则前、后一半路程均为与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上,

21。2,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

2

V2V2

物体全程时间t=+t2,

仝程平的独府u=£==—=-s—=弭%=2.皿必融g=24m/s

至不王十叼逐及c+++++20m/s+30m/s'

142Vl2V214

故选&

设总路程为S,算出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i后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2,则总时间为t=。+

t2,用公式P=:计算出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是指一段时间内的路程和这段时间的比值,用公式及=法计算,不能用》=

t

计算.

2

12.【答案】C

【解析】解:A、河水流动发声,通过空气传播,说明气体可以传声。故A不符合题意。

8、波浪拍击礁石声,通过空气传到人们耳朵,说明气体可以传声,故B不符合题意;

C、岸上人的说话声,通过空气、水传到潜水员耳朵,说明液体可以传声,故C符合题

忌;

。、马蹄声,通过大地传到人耳朵,说明固体能传声,且传声效果好,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液体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注意液体发声和液体传声并不是一件

事。

首先判断传声的介质是什么,再判断介质的状态。不要混淆液体发声和液体传声。

13.【答案】B

【解析】解: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面会因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鼓面振动

的幅度不同,所以声音的响度也会不同。

故选:B。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

第12页,共23页

小。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特征中的响度定义去分析解答。

14.【答案】D

【解析】解:图示含义为禁止鸣笛,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4、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不合题意。

8、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

。、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解

答。

15.【答案】C

【解析】解: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A错误;

8、“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C正确;

。、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错误。

故选:Co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

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2)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响度是声音的大小,

音色是声音的品质和特色;

(3)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6.【答案】C

第13页,共23页

【解析】解:A、一叶障目,指的是一个树叶遮住了人的眼睛,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知

识,不符合题意;

8、如影随形,形影相伴,指的是影子和人不分离,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不符合

题意。

C、“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说即使没有看到他,只听他的声音也可以辨别出来,依据

就是不同的人音色不同,与光现象无关,符合题意;

。、井底之蛙、所见甚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不

符合题意;

故选:Co

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

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

本题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要求判断哪个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形成的,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

17.【答案】B

【解析】解: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则入射角为90。-20。=70。,所以

反射角也为70。,所以A说法错误。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减小,所以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线靠近法线,所用说

法正确。

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角也增大5。,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10。.所以C

说法错误。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条光线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说法错误。

故选:B。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

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同时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

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第14页,共23页

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发射,特别是发生漫反射时,虽然反射光线不平行,但仍要遵循光的

反射定律。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首先要搞清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同时考查了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反射的光线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8.【答案】A

【解析】解:

A、光屏能承接实像,虚像不能承接在光屏上,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

实,故A正确;

8、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会靠近玻璃板,故8错

误;

C、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故C错误;

3、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错误。

故选:A。

(1)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2)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多次测量,能得到普遍的规律;

(4)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像的大小只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

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

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既是平时经常强调的地

方,又是中考中经常涉及到的地方,要求深入理解,熟练掌握。

19.【答案】A

【解析】解:图象的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反射角和入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

角始终等于入射角,反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图中

符合这一要求的只有A。

故选: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然后分析各个选项,选出符合要求的图

象。

第15页,共23页

此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重点考查学生分析图象的能力,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目。

20.【答案】A

【解析】解: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

照物,山在“后退”。

故选:Ao

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

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

则物体是静止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

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21.【答案】mmdm

【解析】解:一张纸的厚度约70〃?n=70x103mm=0.07mm;

人的中指长约7.5cm=0.75dm。

故答案为:"i""dm。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

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

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2.【答案】5.90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解析】解:①由图知:刻度尺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如铅笔左侧与5.00由对齐,右侧与10.90cm

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10.90cm5.00cm=5.90cm。

②为减小测量的误差,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故答案为:5.90;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①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

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

第16页,共23页

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②在测量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在物理实验中,对于测量性的实验,为减小误差,一般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23.【答案】310.8

【解析】解:根据题意和速度公式可得:"=£=3=3M/S;

t5s

3m/s=3x3.6km/h=10.8km/h

故答案为3,10.8。

已知货物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直接利用速度的计算公式"=£即可求出;

t

lm/s=3.6km",因此根据m/s与km/九间的进率直接进行换算。

熟练应用速度的计算公式,牢记速度m/s和km/九的进率,不仅可以提高单位换算的准

确率,还可以节省作题时间。

24.【答案】2;1

【解析】解:由v=:得,小刚上山的路程$上==Wsx200s=200m,

下山的路程s下=s=200m,小刚下山的速度:°下=子=鬻=2m/s;

小刚全程通过的总路程s=S।+$下=200m+200m=400m,所用时间t=200s+

100s+100s=400s,

全程速度"=£=蛔=Im/s.

t400s

故答案为:2;1.

⑴先利用小刚上山的速度和时间求出路程,结合下山时间,利用"=£求下山时速度;

t

(2)全程的平均速度用总路程和总时间计算.

本题考查的是对速度公式的应用,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平均速度时,应利用总路程和总时

间.

25.【答案】运动静止地面

第17页,共23页

【解析】解: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是运动的;以树木为参照

物,青山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

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地面而言的。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地面。

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就看被选作标准的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了,

则物体是运动的,否则物体就是静止的。

此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择与运动静止的相对性,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26.【答案】传播

【解析】解:铃声是由于铃的振动产生,“掩耳盗铃”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既没有阻止

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断声音的传播,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故答案为:传播.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

质;真空不能传声.

运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知识可做出解答,还要注意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27.【答案】340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解:(1)当空气温度是15。(:时,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状态,声音不能传播,所以会“死寂无声”。

故答案为:340;真空不能传声。

(1)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声音传播需要靠介质,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能传播,但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此题重要考查声速和声音传播的条件,属于基础知识,必须掌握。

28.【答案】男中音女高音

【解析】解:男女生合唱时,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则男中音的响度大,

女高音的音调高;

故答案为:男中音,女高音。

男生的声带振动幅度较大,所以响度大,女生的声带振动频率快,所以音调较高。

第18页,共23页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响度和音调定义进行分析解答。

29.【答案】空气音色

【解析】解:(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耳朵里的;

(2)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分辨不同歌手

的声音的。

故答案为:空气;音色。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

(2)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声音的高低;响度-声音的大小;音色-发声体所特有的声

音品质与特色。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的辨析,难度不大。

30.【答案】不是直线传播

【解析】解: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本身不能发光,是靠反射太阳光,故月亮

本身光源;

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

不到的地方形成影

故答案为:不是;直线传播。

“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一人是本人,其中另外两人是本人的影子,根据影的形

成原因分析解答本题。

注意光的直线传播可形成影,光的反射和折射可形成像。

31.【答案】反射不变

【解析】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体大小相同,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当

人以1771/S的速度靠近镜面移动3s后,此时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反射;不变。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像和物体大小相同的特点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和特点。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实际光

第19页,共23页

线形成,是人的主观感觉形成,镜面后方是没有实际光线的,成的是虚像。

32.【答案】漫反射0°0°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解析】解:(1)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粗糙,让光线发生漫反射,从不同的角度的

同学都能看清光的传播径迹;

(2)因为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和法线重合,所以入射角等于0。,而反

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角为0°。

(3)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将纸板B面绕轴ON

向后折,在纸板B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由此说明了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

平面内,

故答案为:(1)漫反射;(2)0。;0。;(3)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1)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而进入我们的

眼里;

(2)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和法线重合,所以入射角等于0。;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

居在法线的两侧。

本题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的实验,要理解和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特别要注意采取的实验

步骤,这是我们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3.【答案】低;频率;振动的幅度;响度;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频率越

低,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低于204z,

属于次声波,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解析】解:(1)尺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

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

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

的振动频率有关.

(2)尺子发出声音的响度与尺子振动幅度有关:

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小尺

子振动幅度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小;由此可得出结论:响度的大小与发声物体的振

动幅度有关.

第20页,共23页

(3)因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频率越低,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所以当尺

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但发出声音的频率低于20法,

属于次声波,音调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使人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