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经济林栽培_第1页
第八章经济林栽培_第2页
第八章经济林栽培_第3页
第八章经济林栽培_第4页
第八章经济林栽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经济林栽培一、目的、意义及与林木六大重点工程的关系二、中国传统林木技术的现代意义三、经济林营造布局四、中国经济林的林地种类五、宜林地选择六、林地整理七、栽培良种化八、栽培技术九、经济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十、现有低产林改造经济林栽培学​一、目的、意义及与林木六大重点工程的关系(一)目的和意义栽培经济林的目的,是为人民提供绿色优质干鲜果品、食用植物油料、香调料、中药材,保障人们食物安全和身体健康,以及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原料,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营造经济林的技术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服从“三生态”。经济林栽培学​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治理工程三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基地建设工程经济林栽培学(二)与林业六大重点工程的关系​二、中国传统林业技术的现代意义(一)传统林业技术1、传统林业技术的概念传统林业技术可以分为方法和手段2个方面。我国林业生产基本上仍然是人力耕作措施,而所用的技术手段简单地说是人力加锄头,表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林栽培学​(1)我国林业六大重点工程是现代林业,但仍然要依靠传统林业技术去完成,这就是传统林业技术的现代意义之一。(2)造林经营、经济林生态系统管理等系列生产过程。(3)林产品加工。(4)贮运营销。经济林栽培学2、传统林业技术的现代意义​二、中国传统林业技术的现代意义(二)传统林业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的结合林业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四段:种苗造林经营林产品加工贮运营销经济林栽培学​二、中国传统林业技术的现代意义(三)现代林业定义:现代林业是以满足人类对森林的生态需求为主,多效益利用的林业。现代林业三要素:现代林业的含义是目的,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现代林业技术是实现目的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现代林业管理包含经济、技术、人力的组织管理,是实现目的的组织保证。经济林栽培学​二、中国传统林业技术的现代意义(三)现代林业六大工程和五大转变共同组成了具中国特色现代林业的完整体系。经济林栽培学​经济林栽培学五大转变: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由以采伐天然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的转变;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转变;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转变。​三、经济林营造布局包含四方面的含义:一、因地制宜,根据地区自然环境及其环境质量,选择适宜经济林生产项目的种类;二、经济树种、品种、市场需求种类及数量;三、传统名优产品或新兴名优产品的批量生产及基地建设;四、产业化实施,可能组织形成的产业。经济林栽培学​三、经济林营造布局(一)规划布局的意义克服盲目性,明确经营目标。经济林栽培学​三、经济林营造布局(二)基地建设建立名特优经济林生产基地形成规模经营、批量生产组成产业化体系经济林栽培学​1、指导思想和原则(1)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以生态优先与“三生态”的要求作为指导思想。(2)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原则,不违天,不违地,不违人,不违时。(3)产品对应国内外市场,生产工艺和产品必须标准化。有标准,才会有质量,有质量,才会有市场。经济林栽培学(二)基地建设​2、要求和依据(1)环境质量:空气、灌溉水质、土壤肥力(2)地理位置:距离城市远近、交通条件(3)资源条件:有形资产、无形资产(4)社会条件:人的生活来源、富裕程度、资金、生产习惯、可提供的人力资源及其素质、技术条件等。经济林栽培学(二)基地建设​3、方法基地建设要按工程造林项目程序进行。所谓工程造林,是指有投资,有规划设计,有技术标准,有目标效益,有检查验收,有队伍组织实施。经济林栽培学(二)基地建设​四、中国经济林的林地种类平地:盆地:丘陵:高原:山地:景观地貌:荒漠地貌、岩溶地貌、紫色页岩地貌庭园经济林经济林栽培学​五、宜林地选择(一)意义经济林区划和基地规划设计仅是解决了宏观决策,确立了发展方向。但具体到某一地段、地块土壤、坡向、坡位以及坡度仍然存在着局部的差异,因而必须进行宜林地的选择。宜林地的迷择是从整体生境中,选择局部小牛境的差异。经济林栽培学​五、宜林地选择(二)方法1、生态环境选择宜林地生态环境的选择,可根据《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2—2001。经济林食品宜林地应选择,该地应是无污染或污染物含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经济林生产区域。经济林栽培学​五、宜林地选择(二)方法1、生态环境选择灌溉用水:空气质量:土壤:经济林栽培学​2、宜林地选择的理论依据(1)植物群落演替理论经济林栽培学​2、宜林地选择的理论依据(2)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地适树的意义:“地”: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树”:

一是在经济树种中不仅考虑种,更重要的还要考虑品种(类型)与地区自然条件和林地立地类型之间的关系,适宜生长。另一是生产目的。经济林栽培学​2、宜林地选择的理论依据(2)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地适树的标准:应该达到早实、丰产、优质、稳产的要求。有一个数量指标:一是某树种在各种立地条件下的生长状态;另一种是单产指标。经济林栽培学​2、宜林地选择的理论依据(2)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地适树的途径:选树适地和选地适树改树适地改地适树经济林栽培学​3、宜林地选择的方法(1)概述宜林地选择在营林技术上是采用立地类型划分的方法。立地条件是指某一具体林地影响该经济林分生产力的自然环境因子,如地貌、土壤、植被等环境因子。根据环境因子间的差异,将其分别进行组合,可以组合成各种不同的类型,称之为立地类型或称立地条件类型。经济林栽培学​3、宜林地选择的方法(2)立地类型划分的方法采用主导因素等级法。先选择出主导因素,主导因素中再分3级,从中相互组合。经济林栽培学​六、林地整理(一)整地的目的和任务整地包括林地的清理和土壤耕作。林地清理多采用火烧法。经济林栽培学​六、林地整理(二)整地方法全面整地局部整地:梯级、带状、块状经济林栽培学​经济林栽培学​经济林栽培学​经济林栽培学​经济林栽培学​六、林地整理(三)林地水土保持1、概述林地水土流失主要是指由于降水引起地表径流带走表层土壤,造成的表层土壤被剥蚀,形成片状或构状侵蚀。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和植被;人为因素——人类的生产活动,人为因素是其中最积极的因素,是起决定影响的因素。经济林栽培学​六、林地整理(三)林地水土保持2、林地水土保持措施总原则:可以通过控制地体因素,降低坡度,缩短坡长,增加覆盖,来减免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水土流失在技术上最好的措施是梯级整地。经济林栽培学​七、栽培良种化(一)概述①栽培中使用良种,应首选使用优良无性系②该良种是经生产实践证明适宜于该地的。种苗应由林业技术推广部门提供。③“化”是普遍地使用良种。④有该良种配套栽培技术。经济林栽培学​七、栽培良种化(二)良种化的意义保证丰产。经济林栽培学​(三)经济林木良种的概念和标准1、良种的概念良种品质要求:第一必须保证是洁净卫生绿色食品,未受污染,没有遗留残毒的果品。第二是营养品质,对人身要有营养功效,又有保健功能则更佳。第三是加工品质或食用品质,如果是直接食用要适口性好,味美.如果是加工则要加工性能好。第四是商业品质,外观好,如形态完整,大小适中一致,色泽美观,销售时外包装富丽,携带和食用方便。经济林栽培学​(三)经济林木良种的概念和标准1、良种的概念良种选用要求:当前最主要的是优质、高产、稳产;其次抗逆性以及其他的经济性状;经济林栽培学​(三)经济林木良种的概念和标准2、良种的标准优质丰产性抗逆性经济树种的经济性状好,耐贮藏等指标。经济林栽培学​3、良种选用的原则(1)首先在本地选择出来的,在本地适应性和适栽性都好的当家品种。(2)本地没有适当的品种或外地有更好的品种.要引种也尽可能就近选用,如果要引种外地或外国品种,要严格按照引种程序和要求进行。(3)根据群众的需要,良种应有早、中、迟熟的品种配合。(4)为了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和提早收获,在繁殖方法上要求采用无性繁殖,主要是嫁接繁殖。同时应建文采穗圃,扩大繁殖。经济林栽培学​3、良种化的策略经济林牛产实现良种化的策略包括:良种选育方针:立足本地资源,以选为主,选、引、育相结合。良种繁育途径:以采穗圃为主,采穗圃与种子园相结合。繁殖方法:以优良无性系为主,以无性繁殖为主,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相结合。基础材料:要做好现有众多种质基因资源的收集、保留,建立各种类型的基因库。经济林栽培学​八、栽培技术(一)栽培密度1、概述栽培密度即是单位面积上栽植苗木的株数。经济林栽培可以考虑适当密植。但要考虑一定的幅度。经济林栽培学​2、确定栽植密度的原则(1)根据树种、品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每一株林木应占土地的营养面积,不能小于它自身的树冠投影。(2)嫁接苗木使用本砧的一般树形会小些,栽植密度可以适当加大,如果是使用矮化砧,密度可以加大,如果是乔化砧则密度要减少。(3)立地条件类型的差异。(4)经营条件的不同。(5)气候条件的不同。

总的原则:要在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的前提下,保证林内透光通风良好。经济林栽培学​八、栽培技术(二)栽培季节早春是最好的栽植时期。在冬春干燥多风,雨雪甚少,而夏季雨量又比较集中的地区,可进行雨季造林。秋季长而温暖,冬季又不严寒而土壤湿润地区,可以秋季栽植。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地区,从秋末到早春的整个时期内都可以进行栽植。经济林栽培学​八、栽培技术(三)栽培方法栽培方法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植树、直播和分殖造林3种。经济林栽培学​1、植树植树是用苗木上山栽植,苗木包括有性繁殖的播种苗和无性繁殖的嫁接苗、扦插苗。所用苗木可分为裸根栽植和带土栽植两种。经济林栽培学​2、直播直播是将种子直接播种到林地上。在气候条件较好,土壤比较湿润疏松,杂草不过于繁茂,鸟兽危害不严重的情况下,直播造林比较容易获得成功。经济林栽培学​3、分殖分殖是利用无性繁殖方法进行栽培。壮苗是栽培的物质基础。在栽植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苗木不受损伤,特别是根系不能暴晒。经济林栽培学​八、栽培技术(四)创建立体复合栽培经营模式1、概述

经济林立体复合栽培经营是在同一土地上使用具有经济价值的乔木、灌木和草本作物共同组成多层次的复合人工林群落,达到合理地利用光能和地力.形成相对稳定的高产量、高效益的生态系统。在栽培经营模式上,分别组成混交、间作、混种3种主要形式。经济林栽培学​混交林。在同一块林地上栽培两种以上的树种。

间作。在人工林地短期或长期种农作物(粮食、经济作物、药材等),以林为主,以耕代抚。长短结合。混种:在较平缓坡的农耕地零星栽培经济林木,但不能过度遮荫农作物。经济林栽培学​

经济林立体经营模式的概念是:组成林分的树种、作物的种类搭配科学,表现出结构优化、规范,并有与其相适应的栽培管理、经营的配套技术,达到功能多样、效益高的目的,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具有普遍的推广应用价值。经济林栽培学​2、经营模式经济林栽培学​八、栽培技术(五)混交林1、混交树种的选择

混交林有长期混交和短期混交之区别。短期混交是指经过一定时期之后,去掉伴生树种,保留一个主要树种组成纯林。长期混交是林地自始至终保留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要树种。混交林能否营造成功,关键在于树种配合是否正确。经济林栽培学​2、混交方式株间和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不规则插花混交经济林栽培学​八、栽培技术(六)配置授粉树种经济林的栽植无论是自花不孕或自花可孕性树种或品种(类型),用其他品种的花粉进行异花授粉时,都能提高结实量和质量。

授粉品种的要求是:和主栽品种的授粉亲和力大,花期大致相同,花粉多而发芽能力强,以及撒粉时间长。经济林栽培学​九、经济林生态系统的管理(一)概述1、经济林是人工生态系统组成经济林人工系统的要素有3个:

一是人的实践活动,是主体要素;二是自然条件首先是土地,是客体要素;三是某个经济林树种作为中介。经济林栽培学​2、经济林人工生态系统的特点(1)组成系统种类单一,结构简单(2)经济林系统是一个物质生产系统经济林栽培学​3、经济林人工系统是耗散结构(1)经济林是个开放系统。(2)经济林系统是有序的,因而是远离平衡态的。(3)系统的演化发展中,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都存在着多个变量,并且伴随着许多随机现象的发生,是非线性关系。(4)涨落导致有序经济林栽培学​九、经济林生态系统的管理(二)生态系统管理的意义和要求1、意义5个是否4个层次经济林栽培学​2、要求经济林干鲜果生产可根据通用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GB/T18406—2001)标准。包括“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限量”和“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经济林栽培学​九、经济林生态系统的管理(三)生态系统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土壤管理水管理施肥管理林分管理树体管理病虫管理经济林栽培学​1、林地土壤管理(1)林地间种(2)林地耕作(3)土壤污染的检测经济林栽培学​(1)林地间种林地间种是在经济林地里利用其株行间的空隙地来间种收获期短的农作物、绿肥等。林地间种涉及到农作物的套作、间作、连作和轮作等多方面问题。经济林栽培学​(2)林地耕作夏铲:夏季铲山要浅锄(深度约10cm),及时消灭杂草,疏松土壤,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透气性和蓄水保肥能力。铲下的杂草堆放在树根周围,夏铲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冬挖(深垦):一般深度要求20—25cm。在土层深厚的缓坡或梯土,可以深至30cm。将土大块挖翻过来,让其冬季风化。冬挖一般3—4年进行一次。经济林栽培学​(3)土壤污染的检测土壤污染源主要有: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农药、除草剂和化肥污染经济林栽培学​2、水管理——灌溉(1)灌溉用水标准:清洁无毒,并符合同家《农田灌溉水质量标难》(GB5084—1992)的要求。(2)灌溉方法:在山区可用开沟引水灌溉;在丘陵区和城郊区可采用喷或滴灌;在干旱缺雨水地区,建天然雨水蓄水窖,投资少,效益高。经济林栽培学​3、养分管理——施肥(1)施肥的意义:提高经济林木的产量和质量。(2)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氮、磷、钾、钙、镁、其他微量元素。经济林栽培学​3、养分管理——施肥(3)营养元素生物循环:油桐林每年从土壤中吸取的养分,称之为吸收量;分配给根、干、枝中的养分每年都被保留下来,称为存留量;分配给叶和花中的养分每年都归还给林地,称之为归还量;分配给果实中的养分每年都随果实的采摘而被输出油桐林生态系统.称之为输出量。循环速率=(归还量+输出量)/吸收量,其中归还速率=归还量/吸收量,输出速率:输出量/吸收量。经济林栽培学​3、养分管理——施肥(4)肥料使用标准:经济林地施肥的原则是要将充足的有机物肥料和一定数量的化学肥料配合施入土壤、以保持和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及生物活性,同时要避免肥料小的有害物质进人土壤,从而达到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无公害生产绿色果品的施肥你准可根据林木的特点、肥料性质、并参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的《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因地制宜的使用。经济林栽培学​3、养分管理——施肥(5)施肥方法: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经济林栽培学​3、养分管理——施肥(6)生物固氮:土壤中某些真菌与某些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体,称为菌根。形成菌根的真菌称为根菌,具有菌根的植物称为菌根植物。植物供给根菌以碳水化合物,根菌帮助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不同的根菌所起作用也不同。要加强经济林地固氮能力。经济林栽培学​3、养分管理——施肥(7)二氧化碳气肥:目前只限于温室使用。经济林栽培学​4、林分管理(1)营养生长期的管理营养生长期处于幼林阶段,主要任务是进行营养生长形成树体,为开花结果做好形态上和内部物质上的准备。经济林栽植的成功与否,不仅决定于苗木质量,整地和栽植技术是否妥当,同时还取决于这一时期的抚育工作是否适时适量。营养生长期的抚育目的是:①消灭杂草和疏松土壤,为幼林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②培育良好的树形,优良树形是丰产树必备的条件;施肥灌溉保证幼林快速生长。经济林栽培学​4、林分管理(2)结果始期(始收期)管理这一时期开始进入生殖生长,树体还未全部构建成,因而仍有旺盛的营养生长。经济林进入这一树期的抚育管理任务是在保护树体健壮生长的基础上,实现早期丰产。要增加林地肥力。经济林栽培学​4、林分管理(3)结果盛期(盛收期)管理

经济林进入盛收期是栽培上最有经济价值的时期经济林栽培进入盛收期后的集约程度的提高是通过耕作制度表现出来的。提高质量、产量必须改善耕作制度,调整养分、水分的供给关系。在经济林栽培中,需要进行施肥的主要是在这个时期。施肥适时适量,配合适宜是优质高产的必备条件。经济林栽培学​4、林分管理(4)衰老更新期的管理

经济林木经过结果盛期之后,进入结果衰退期,这时收获开始下降,其管理主要考虑如何进行更新问题。更新的方法有主枝更新和主干更新。经济林栽培学​​5、树体管理树体结构是结果的基础,丰产树必然有一个良好的树形。树形与遗传有关,但主要是植株的环境和营养,整形修剪则是起决定作用的。经济林栽培学​6、病虫害管理经济林病虫防治策略是掌握规律,做好测报,适时防治。经济林病虫危害防治的方针:以防为主,以早防为主,以林业技术防治为主,以生物防治为主的“四为主”方针。原则上不使用农药,严禁使用有残毒的农药。经济林栽培学​7、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非营养性的微量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在植物体内的一定部位产生,并运输到其他部位,对植物器官的形成、生长和各种生理过程起着显著的调节控制作用。这些植物体内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称为植物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已发现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生长素类、赤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和脱落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