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汇编15篇)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
1.教材说明
教材将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支配在一起进行教学。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把两个数“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并会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同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应用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学问来计算,比较简便。
教材分为四个板块:第一块为加法的初步认识,主题图是一个改变过程,让学生在此改变中理解加法的含义,就是表示“合起来〞,在教材中的主题图里渗透了三个具体问题的含义,都可以用1+2=3这个算式来表示,渗透了不同的含义的事情可用一个抽象的算式来表达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抽象的作用及数学的简洁美。接着,教材支配了一个改变的情境图,小丑合气球,来进一步直观形象地表达、说明加法的含义,让学生通过看图、理解图意,明确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说出加法算式,从而来帮助学生对加法的含义有更深一层的理解;第二块“做一做〞是一个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学具的活动,如摆一个圆片,再摆一个,一共是几个?摆两个圆片,再摆两个,一共是几个?让学生在操作中稳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并能说出加法算式;第三块为1—5的加法,在学生把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各数的组成,并初步知道加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块依据儿童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初步表达算法多样化的思想。通过三个小朋友计算4+1=?的思索过程,鼓舞学生说出自己计算的过程,敬重学生的想法,同时,引导学生使其初步认识到应用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学问来计算比较简便;第四块教材支配了“做一做〞练习。通过学生自己看图计算3+2=5和2+3=5,3+1=4和1+3=4两组算式,来进一步稳固算理和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道理。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加法含义已经有了肯定的感性认识,由于在进行加法教学前,学生已把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能够自觉的运用加法进行计算,但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加法进行计算以及我们是如何用加法进行计算的。因此,再进行加法的教学时,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鼓舞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计算的同时感知用数的组成计算的简便。将他们对加法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其次,学生已具备肯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也着重培育学生进展其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初步的数学沟通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与同伴沟通的乐趣,也培育学生主动思索、仔细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
3.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经受与同伴沟通5以内加法的算法过程,会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很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育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育学生初步的数学沟通意识,并感受与同伴沟通的乐趣。
〔3〕培育学生主动思索、仔细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
〔4〕使学生主动主动地参加数学活动,获得胜利的体验,增添自信念。
4.教学重点
〔1〕知道加法的含义
〔2〕激励学生说出自己计算4+1=5的过程
5.教学难点
〔1〕知道加法的含义
〔2〕使学生会用数的组成学问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2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实践活动——“数学乐园〞是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一种数学实践活动情境,其内容都是一些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材料和“起立游戏〞、“送信游戏〞等。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进一步经受数学学问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学问,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学生分析
学生认识了0~10并把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后,已具备了解决一些简洁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日常教学中,班上的人数较多,活动空间有限,组织起来也较困难。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便全班同学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主动、有序、开心地参加到各个活动中来,是本节课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设计理念
将来的社会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学问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学问的能力,而学问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学问。为此,我在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依据班上的实际状况,设计了几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把握1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及计算,区分它们的基数、序数含义。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培育有条理地进行思索的能力。
3.经受数学学问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学问,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实践活动课。
1.课件展示——“数学乐园〞全景图。
师:同学们,你们喜爱做游戏吗?今日老师想和你们一块儿去“数学乐园〞做游戏,你们想不想参与?
2.师板书课题:数学乐园
3.用奖“数字之星〞的方法激励学生多发言、多动脑。
二、活动(一):走迷宫游戏。
1.复习对0~10各数的认识。
(1)说数字:学生说出通过这段时间学习认识的数字0~10,教师贴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娃娃头。
(2)用数字:引导学生用黑板上的一个或几个“数字娃娃〞说一句话。
(3)找数字:启发学生找找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字娃娃〞,体会数字的重要性,并邀请“数字娃娃〞一块儿做游戏。
(4)排数字:启发学生按肯定的顺序给“数字娃娃〞排队,点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排,其他学生分别在自己桌面上排数字卡片。教师留意引导学生思索不同的摆法。
2.故事引入“走迷宫〞活动。
(出示小黑板)教师以一个《小白兔迷路》的故事导入:
一天,小白兔出去玩,走着走着,突然迷路了,这怎么办呀?它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我迷路了,怎么办才好呀?〞妈妈听了点了点头说:“孩子,你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应当自己去做,只要你按1、2、3、4……的顺序走到9就肯定能回家的。〞于是聪慧的小白兔按**的话去做,最终回家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白兔可能是怎样走的吗?
3.学生独立走迷宫——帮助小白兔找家。
让四个学生分别在四块小黑板上用不同色的粉笔画不同路线,其他学生在课本上画出小白兔回家的路线。
4.比比谁想得多,进行评价嘉奖。
5.找规律:教师引导学生找其中的规律,如,“从1走到2有几种方法?〞“从左边的2走到3有几种走法?〞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索,并作为课后的作业,鼓舞学生合作完成。
三、活动(二):对口令游戏。
1.(放快节奏鼓点音乐)师生对口令,如师说“我出3〞,生答“我出5〞,复习数的组成。
2.同桌互对口令,复习数的组成。
四、活动(三):送信游戏。
学生按四人小组的位置坐好,每人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反面写有一个数字的信封,然后请学生把桌面上的得数与信封上数字相同的算术卡片放进信封。
请其中一组学生上台演示完成,之后评价,找对的学生表扬自己。
五、活动(四):起立游戏。
1.报数:请两竖行学生从前往后,从后往前报数。
2.数数排第几:让每位同学通过数数和思索,对自己在班上的位置都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3.起立拍手游戏:教师点到从前(后)数第几位学生,该竖行该生就起立拍一下手,之后让学生练习从左数、从右数,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前后左右等空间的方向,并留意让学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这两个易混的概念。
六、活动(五):投掷游戏。
布置好游戏场地,教师点几位学生按规则向篓里投球,共10个球,看能投进几个。同时请一位学生当评判员,用圆片贴在黑板上表示投进球的数量,之后请其他学生当“小记者〞,报道几位学生的投球成果并进行比较。其间还让学生说说有几个球没投进,并说出自己的算法。
七、课堂小结。
师:今日,我们一块儿到“数学乐园〞去逛了逛,你们开不快乐?其实只要你们留心就会发觉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学问,你们想不想学习更多的数学本事呢?老师信任,只要你们努力,就肯定会成为生活中的“小小数学家〞。
课后总结
新课程,新教材,构建的是一个开放、充满生机的课堂体系,对此,在执教本课后,我有更深的体会。
一、寓教于乐,玩中学,学中乐。
“一、二、三……〞教室里传来异口同声的数数声。只见一位学生站在讲台前正朝着离他有一段距离的小筐里投球,讲台下面几十双眼睛都齐刷刷地望着他,眼神里透着几许着急、几许惊喜,大家都随着投球学生的表现或喜或忧,有的恨不得亲自上台去一试身手。乍看去还真想不到这是数学课堂里的一幕情景呢!
游戏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他们主动主动地投入到游戏当中,通过数一数投进了几个球,比一比谁投进的球多、谁投进的球少,两人相差多少,算算没投进球的个数等环节,在彼此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沟通中,很自然地复习稳固了前面所学的学问。就这样,学生在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汲取了数学养分,亲身经受了运用数学学问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过程,再一次真实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二、小组合作学习,便于人人参加。
在稳固10以内加减法这一环节中,我依据班级的实际状况,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了一个“送信〞游戏。那么多封“信〞,要找到得数与自己信封上数字相同的“信〞放进信封,就必需快速地算出每封“信〞的得数,好玩的
形式把学生们都吸引了过来,学生们比平常计算枯燥单调的口算题时的热情高涨得多,尤其是几个学生为了同一封“信〞发生争吵时,个个都像“小老师〞一样运用所学的学问劝说对方,整个课堂立刻“热〞了起来,真正到达了人人参加,个个乐于参加的目的。
谁说数学课堂就该是“一人讲全班听〞的严厉 场景?如若将理性的数学学问融入到学生们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又何愁学生不爱学、不动脑筋呢?让我们“蹲〞下来,寓教于乐,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为他们创设出种种轻松、欢乐的学习情境,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3
说教材:
此教学内容节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找规律〞是新教材“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有关探究规律的内容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改变。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88——89页,例1~例4,有一个基本的循环组,以它为基础,重复出现。例1~例3,循环组中每种图形只有一个,例4,循环组中有的图形不止一个,为从数量角度查找规律做了铺垫。
说教法:
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于是在设计时我充分的敬重教材的编写意图,重视实现显性学问与技能目标,经受探究找规律的过程,同时挖掘隐性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实现三位一体的有效课堂教学。
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于是我实行了“大班教学小班化〞的教学形式,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组长负责,分工合作,沟通展示。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认识规律,培育学生观看、猜想、推理的能力。
说学法:依据教学内容的特别性,我实行了独立观看和小组合作沟通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通过猜一猜、找一找、涂一涂、摆一摆、演一演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究事物的规律,初步培育学生用数学的目光观看世界,从数学的角度思索问题的能力,提高发觉和观赏数学美的意识。
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根据新的教学理念,把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查找规律作为这节课的主旋律,真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胜利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为了使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我实施了六步走教学法,
一、观看发觉,引出规律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个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上课开时,我为数学课堂蒙上一层神秘色彩,老师请来了极为神秘嘉宾和我们共同学习,你想认识他吗?通过让学生观看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排列发觉规律,接着老师表扬〔XX你真棒XX你真棒〕自然而然引出课题——找规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学问性。
二、创设情境、探究规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阅历出发,重视学生的阅历和体验。在这一环节,我出示欢度“六一〞的主题图让学生探究规律。让学生独立观看这些彩旗、彩花、灯笼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然后在小组内沟通,最终选择代表全班沟通,教师课件演示。最终小结他们都是一组一组的重复出现的,为学生揭示了找规律的方法,也为后继学习打下基础。
三、动手操作,体验规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看、猜想、验证、推理与沟通等数学活动。
第一步:涂一涂。涂联欢会入场券。这种学习将枯燥的简洁机械的练习变得趣味化,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参加热情,让他们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当中。
第二步:做一做。
第二步:摆一摆。
小学生的有意留意时间较短,不适合长时间不间断的进行数学学习,于是我设计了请你跟我做一做的环节,旨在通过接动作,摆学具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规律,在轻松好玩的活动中自己建构学问体系。
四、小组合作,创造规律
学生依据已有学问起点,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用自己喜爱的图形创造规律,表达了“大班教学小班化〞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沟通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规律的认识,感悟到规律是可以创造出来的,让学生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
五、转换形式,表演规律
依据规律演一演〔用声音或动作〕。从学生的作品中选择规律让学生用声音或动作演一演,并准时组织学生互相观赏,评价。对学生的成果做出充分的确定,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六、深入生活,查找规律
让学生观赏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体验到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规律美,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藏在身边的规律,将学问从课堂延长到课外,实现了数学学问和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
亮点:
1、表达数学—生活—数学的大课程观。
2、“做中学〞自主建构学问体系。
3、“大班教学小班化〞教学模式。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表达《标准》的新理念,以“大班教学小班化〞模式逐步展开、层层深入,让学生经受学问的建构过程,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敬重学生独特化思维,实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进展。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4
一、说教材
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兔请客》,《小兔请客》选自北师大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的第一个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和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支配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一节课,本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小兔请客这一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学习把握计算的方法理解算理。这节课为学生继续学习加减法计算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受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究并把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3、认识加减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探究并把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则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在实际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三维目标?新课标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靠记忆和仿照,而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才是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节课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我运用多媒体,采纳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直接感受的基础上,体会算理,把握多样的计算方法,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具体设计了以下环节:
温故、知新、稳固、拓展,表达了我校“一二三四〞教学模式中的四个步骤,从复习到作业的布置展示了课前、课中、课后的三个环节。
五、说教学程序
引入情境、认真观看、查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列式解答、进行小结这样一个流程完成知新这个环节。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我设计了“想一想〞、“数一数〞、“拨一拨〞三项活动,让学生主动动手、动脑。采纳探究、沟通的形式把握新知,突破重点难点。接着设计了闯关活动进行稳固练习,最终一关进行了拓展让学生用学到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进行了总结,并且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六、说反思
时间支配上不够合理,拖了几分钟;总结计算方法时语言不够精准,忘了布置作业。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5
教学教材:
《16、17、18减几》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0内的退位减法95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把握了1115减几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将已经把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16、17、18减几中来,强化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也为今后继续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16、17、18减几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独立思索的基础上加深沟通,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欢乐,培育合作学习的意识。
初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从中,让学生把握算法,能正确计算是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
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采纳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沟通合作中完成教学,并力求表达以下几点:
1、激起学生回忆,通过迁移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计算方法的思维过程。
一开课,多媒体呈现口算题,说说是怎样算的。然后直奔主题: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16、17、18减几。通过口算唤起了学生回忆,这样会让学生将前面所学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本节课中,会让他们感觉到轻松,让课堂轻松愉悦。
2、创设了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深厚兴趣与动机。
新课开始,我谈话进入,多媒体一步步呈现例1,然后让学生观看,找出数学信息,提出简洁的数学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同时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留意力不集中,学习简单疲惫,所以我在课堂活动中设计找朋友的活动,一个孩子举起算式卡片大声问:我的朋友在哪里?另一个孩子举起结果大声回答:你的朋友在这里。这样又会激起孩子们学习的热情。
3、计算教学表达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纳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中,我不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或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学生用哪种方法简便,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最喜爱的方法。
4、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上,采纳了同桌学习方式,小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索的基础上加深沟通,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欢乐,培育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口算,唤起回忆。
在新课之前,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必要的口算训练,是提高孩子口算水平和学习数学的基础。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育学生的观看力、思维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同时通过口算和说算理,唤起了孩子们对前面所学学问的回忆,为本节课的学习作出了预备。
二、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谈话进入,孩子们,在我们的校内内有很多花和树,它们美化了校内、净化了空气。为了让这些花和树健康地成长,每天老师都让两位小朋友给树浇水。我们一起去看看今日轮到哪两个小朋友了〔ppt出示〕。你们看,原来今日给小树浇水的是小华和小红,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提出简洁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
设计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从熟识的校内环境进入新课,一方面可以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另一方面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只要留意观看、思索,在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同时培育学生的观看能力。另外,让学生从所提供的情境中自己去获取信息,发觉并提出数学问题,初步培育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不只是写在纸上的算式,而是蕴藏在生活中的一个个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感受到计算与生活联系亲密。
三、独立思索,沟通算法。
因为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把握了1115减几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我试着放手让学生独立思索学习,然后同桌沟通自己的算法。设计此环节是为了节省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方法的普遍适用性,强化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培育学生主动获取学问的能力。
四、独立思索,沟通算法。
17、18对于17、18减几,学生有了16减几计算方法的迁移,我大胆的放手让学生独立思索完成,然后在四人小组里沟通自己的算法。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沟通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都有机会体验胜利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提高他们合作沟通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念,又可以激发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课堂活动,稳固新知。
这一环节是稳固本节课所学学问,我支配了两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同桌进行:一人出16、17、18减几的算式,一人口算。
第二个活动:一个孩子举起算式卡片大声问:我的朋友在哪里?另一个孩子举起结果大声回答:你的朋友在这此环节的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添学生的自信念,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胜利的体验,真正表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六、课堂练习,效果检测。
完成练习二十1、2。
七、总结评价。
让学生说说这节课里有什么收获?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的这种方式的提问,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感悟、自我评价和独特进展。
八、板书设计
板书上呈现课题16、17、18列出的算式:16-9=7,还有例2的两个算式:17-8=9和18-9=9。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6
一、说教材
《分与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练习8-10各数的分与合的过程。第2题用“猜〞的形式稳固对10的分与合的理解;第3题综合了8-10各数分与合的内容,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熟识8-10各数的分与合。第4题让学生应用对8-10各数分与合的理解填空;第5题通过富有情趣的练习形式,启发学生敏捷应用数的分与合的学问合理作出选择。第6题是通过填一填,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有条理思索的重要性。第7题是写数练习。这一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途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好玩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开心的活动中稳固运用学过的学问。
2、培育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沟通意识。
3、进展学生的有序思索和分析、推理等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在把握10以内数的组成过程中,形成“分〞与“合〞的思想
本节课的难点:形成“分〞与“合〞的思想,为以后的加与减的学习打基础。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练习课是很枯燥的课型,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学问阅历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学问背景,本课我设计了一个蚂蚁旅行的故事贯穿整个练习,让每一个练习都联系起来,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会让学生感觉枯燥,培育了学生的观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发觉法:在分一分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发觉出有次序有条理的分法,自己发觉出分与合的联系。从而把握一些自己整理学问的方法。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仿照与记忆,动手实践、观看比较以及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观看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习练习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观看法:在出现实物或是画面时让学生用完好的语方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观看目确实,比方怎么样才能又快又好的将各种可能的分法全部分到?先要观看再思索,不仅给学生独立思索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看的思维方法。
2、实践操作法:儿童思维的进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种活动来学习学问,进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练习的时候,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找一找,亲身感知,稳固数的分与合,从而小结出数组成的规律与方法。培育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学问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引入:
因为学生对分与合的学问已经接触许多,所以先设计每个学生完成一个分与合的练习。这样有竞赛的状况下,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主动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将分与合的题贴到黑板上,学生就利用这些教具进行有序的分解。再小组利用学具进行活动,完成课本第一题,组织沟通,要求学生有条理地进行表达,并提示学生从分与合这两个角度分别说一说。
〔三〕玩猜一猜的游戏:师先示范,在纸上写上10的分解,让学生来猜;然后小组进行活动。先由一人在纸上写好一种分法,再让其他同学猜。这样既可稳固有关数的分与合学问,又可以增添学生的练习兴趣。
〔四〕第三题,我将它改成放风筝的游戏。说说8-10各数的分与合。在教师示范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出题。
〔五〕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个号码,第五题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去找朋友。练习时,可以一座房,一座房地考虑。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让学生有兴趣去参加教师所设计的活动。
〔六〕因为事先正好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所以第6题让每个组的学生都来种一棵小树。提示学生有次序地填写。从下往上,左边的数由大到小,右边的数由小到大。再让学生按顺序说说各数的不同分法,帮助学生娴熟把握。
〔七〕写字练习穿插在课堂中,让学生在动中能静一静。
〔八〕小结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7
一、教材分析
《跳绳》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的一节新授课,本课是在7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8的加减法教学的。学生基本把握了简洁的说和算。
二、学生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0-10并把握了7以内的加减法,已具备了解决一些简洁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这个班的学生大部分上过学前班,数的组成也基本上知道;大部分的学生会看图说算式。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是培育学生提出相关的加减法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沟通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三、说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并把握“8〞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能依据实际情境列出算式,并能说出算式的含义,培育学生的数感。
3、指导学生有条理地思索和语言表达能力。
4.初步养成认真观看、主动思索、仔细倾听、大胆沟通的良好学习习惯。
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8〞的加减法,把握计算方法。
难点:能用“8〞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四、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实行情景演示法,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结合情景图,鼓舞学生认真观看、主动思索,然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说出算法,把握8
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二〕创设情景引入。
〔三〕学习新知。
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主题图
1、认真观看图,从图中你发觉了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并解决
〔1〕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你能列算式解决吗?
〔2〕你能说一说算式中各数字的含义吗?
〔3〕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能给大家讲讲吗?
〔4〕依据刚刚找到的数学信息,你还能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吗?你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吗?
〔5〕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吗?
3、师写算式学生猜算式表示的意义。
4、“8〞的组成。
学生动手操作将8个桃子分给两只猴子。
5、说一说。
引导学生观看情境图,结合给出的算式3+5=□进行沟通。
练习
1、课本练一练1、2题。
2、手指游戏:同桌两人进行,要求两人的手指合起来是8个。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的表现怎么样?
〔五〕作业布置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8
【说课稿】
在解构——建构过程中认识百数表
《百数表》这个教学内容支配在一年级学生刚刚认识百以内数的组成,会读、会写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这是教材中第一次把100以内的数全部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刚刚认识数时所认识的数是“独立的〞,而对数之间关联的意识直接影响到孩子们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需要教师适时的帮助学生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百数表正是这样的好材料,因此想充分挖掘百数表中的规律,引导孩子感受数之间的关系。
由于数较多,《百数表》里面呈现的许多规律不利于学生发觉,因此在认识百数表时必需经受一个给百数表解构的过程。同时,100个数有规律的排列在一起,已经成为数的系统,初步显现了十进位值制数系统的一些特性,因此又需要我们对其中的数朋友进行归纳、整理,构建数之间的关系,以使学生对百以内的数有整体的认识,这就要引领学生经受建构的过程。也正是在不断地解构与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对数的认识才能得以深化。
一、在解构的过程中,培育学生数感
〔一〕解构百数表,发觉数的排列规律
由于百数表有顺序的把数展示出来,数在排列的过程中就呈现出许多的规律,而这些规律的呈现又是许多规律交叉进行,不利于学生观看与发觉,因此在教学中以按顺序出现数队伍的方式解构百数表:横行、竖行、斜行,引导孩子们通过比较每一队中的数朋友,发觉数的十位与个位上的改变是与数所在的位置有关系,位置排列的有规律,数的排列也有规律。通过探寻为什么从而深化学生对数位、计数单位的认识,感受数的奇妙。
〔二〕解构百数表,深入认识数
没有点的深入就没有面的提高,没有对百以内个别数的深入认识就没有对百以内数的整体认识的提高。通过对个别数的深入讨论,把握相同的质,帮助学生对百以内的数有新的认识。由于不同的数在表中都有各自的位置,因此从位置入手来讨论数,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认识,本节课中给“35〞找家时,提供了百数表中的第一行和第一列,事实上就为学生提供了坐标轴,让学生依据数的意义去找位置,渗透了坐标的思想,深化了对数的认识。
〔三〕解构百数表,深度把握概念
100个数聚集在一起,有许多数具有相同的特性,出现了相应的数学概念:单数、双数、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在教学中孩子们对数位、位数等概念特别易混,对单数和双数只是一种浅显的认识,还没有把握其根本的特点,因此本节课中利用给数照相的环节,通过分类的方式解构百数表,“分类活动的一个重要作用,既是为相应的数学抽象提供必要的基础。〞因此学生概括得很简洁:个位上是1、3、5、7、9的数是单数……他们把握了这些概念的特征。
解构有分析的意思,解构百数表,目的在于排除干扰,深入对个体的把握,从而深度认识百以内的数。
二、在建构的过程中,培育学生数感
百以内的数是数系统中的一部分,是一个小的系统,因此只解构是不够的,还要带着学生不断地去建构,帮助学生对这个小系统乃至大的数系统有整体的把握。
〔一〕在找位置的过程中,建构数之间的关系
每一个数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时也是数系统当中的一员,它们之间有着特别广泛的联系,而儿童“所知道的的数是孤立的,就像在学会说流利的句子之前所学的生词一样。〞这也正是孩子们数感弱的缘由。百数表“不仅呈现个别数,而且为说明数在规律结构中的联系方式提供了丰富的图形。〞2因此本节课通过为数找家的环节,引导学生通过为数找位置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感受关系的多样,从而培育学生“数之间有关联的意识〞,2进而培育学生的数感。
〔二〕在指挥数站队的过程中,感受数的无限
在学生已经构建了数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应当引导学生感受十进位值制数系统的一些特性,进一步加强整体感知,因此在课的最终,通过指挥数排队把百数表变形为数轴,在数轴上进一步感受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感受两数相差得越多,离得越远,相差越少,离得越近,从而形象化的感知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同时通过数站队永久站不完来形象的感受数的无限。
这样对百数表不断地进行解构使得学生所获得的学问是深入的、不是肤浅的;帮助学生不断地建构,使得他们所认识的百以内的数是结构化的、整合的,不是零碎的、只言片语的。通过解构,深化认识,通过建构,整体把握。
这节课始终在和数做游戏,课中给予数人的特性,淘气、可爱、有灵性,同时又需要帮助,以激发学生对数的情感,使学生感受数的可爱、感受百数表的奇妙,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上数学课就成了享受。
【教学设计】
一、引入
师:百数表中来了几队数朋友,你知道每一队缺了哪些数?说说为什么?
师:假如老师请你在百数表里找十位是8的数,你到哪儿去找?
师:假如老师请你找个位是8的,你到哪儿找?
师:这些数里都有8,8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师:表示的意思不一样,它们的位置也不一样。
二、讨论与商量
〔一〕引导学生在给数找家的过程中感受数之间是有关系的
1.依据提供的一行一列为数找家,渗透坐标思想。
2.区分不同数位的意义。
师:你看它们都想住在这个格子里,你觉得谁应当住?〔学生商量〕
3.依据百数表中无序排列的数,为数朋友找家,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师:原来的这些数朋友说我们也要出去玩了,这次你还能帮它们找家吗?
〔二〕依据数所在的位置猜数
1.依据位置来猜数,培育学生敏捷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这些数朋友们也出去玩了,你还能为数朋友找家吗?
这个时候有一个数悄悄地来了。
师:它找到自己的家了,你知道这个数是多少吗?怎么想的?
2.为照片上的数找家,教给学生方法。
师:这个时候又回来了一位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生:想。
师:这次请一位奇妙的摄影师来告知你们,他正在给百数表照相,正好照到了这个数,它是谁?
师:这张照片上还有哪些数朋友藏起来了?
师:为了嘉奖大家,摄影师说了,我们再照两张,想看看照片吗?
生:想。
师:这个照片可别出心裁,缺不缺数朋友?快来把这些数朋友找出来。
〔三〕通过分类活动,对百以内的学问点进行整理,升华学生的已有认知
1.按单双数分类,深化学生对单双数的认识。
师:这些数朋友说摄像师要给我们照相,我们都回来了。
出示百数表:
师:这个时候摄影师说,太多了,你们得变个队形我才能给你们照,你们能帮它们变队形吗?你们只要喊一二变,他们马上就变,预备好了吗?
生:一二变。
动画
师:站成了两队,它们站得有道理吗?什么样的数是单数呢?
2.按位数分类,明确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的概念。
师:这时候摄影师说了,1~9出列,100出列,我要分别给你们照一张。
师:你们明白摄影师的心思吗?摄影师是怎么想的?
3.从百数表改变成数轴,引导学生感受数的无限。
〔1〕通过整十数变队形,感受数的无限性以及等距性。
师:如今有一列数朋友说它们要单独照一张,是谁呢?
师:因为这条线没完没了,怎么办?用箭头表示:始终排下去吧。
师:如今我们为这些数都找到家了。你们看,从10到20,从20到30,从30到40,它们之间的距离怎么样?
生:都一样。
师:为什么它们之间距离就一样长?
生:因为他们的十位是1、2、3、4、5、6、7、8的,一个比一个多10。
师:都多10,所以它们距离就是一样的。那假如是这样的话,请问10前面的这个家是谁的?
生:0。〔课件补充0〕
〔2〕通过给数找家的游戏,进一步渗透两数的大小以及相对位置之间的关系。
师:这个时候又跑来了一行数朋友,咱们读读。
师:你们说它们的家在哪儿?
师:小于60的数朋友住在哪儿?
师:这些数朋友的家离60的家一样近吗?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9
一、说教材这节课的教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40页的内容。《比多少》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进行教学的,这节课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的比较打下基础。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及生活中的广泛用铺路。
二、教法学法数学应当是学生生活中不行缺少的部分。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本课设计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生活的数学,从操作中发觉,从发觉中体验,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进展的原动力,表达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教学理念。基于以上的学问,并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进一步感知100以内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
一些,多得多,少的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能力目标:培育学生的观看力,概括力。
3.德育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4.情感目标:激活学生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
多〞的主观需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在活动中体验胜利,培育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以上目标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形成德育、智育、学问与能力的结合,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它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教学过程分四层次:导入、新课、练习、总结.
1.导入部分:
猜班级人数:“我班级的人数比40多、比45少〞,谁能猜一猜
我班有多少人?通过猜数,集中学生留意力,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新课部分
如今科学认为“学问并不能简洁地由教师或其他人的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学问和阅历主动地加以建构〞针对这样的认识以及本课的学问特点,本环节我通过学生观看、比较、商量、实践等方法探究新知,具体设计如下:
课件出示鱼缸图〔花金鱼15条、黑金鱼10条〕让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学问阅历,利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之中的一个词来描述二者之间的数量的多少关系。
再出示“红金鱼48条〞的鱼缸图,学生再次按照前面的方法尝试着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三者间数量的多少关系,在描述的过程中,培育了学生的观看力和概括力。
3.练习部分
基于一年级学生课上集中留意力的时间短,易疲惫的特点,我特将此环节设计为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开心的气氛中稳固新知,同时也使学生能力主动参加,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4.总结部分
总结课上所学内容,并将课上所学学问用于生活,也要在生活查找数学学问,增添了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留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参加意识,引导学生参加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主动探究求知的过程中,获得学问,培育创新意思,锻炼动手操作,应用学问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材数学〔北京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教科书第75—76页的内容。
2、教材简析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学问打下基础。教材表达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二、说目标
学问目标:通过学生观看、操作,经受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初步认识并分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学问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经受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初步认识并分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四、说预备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说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图形,你还认识么?看课件说名字。
再看桌面的立体图形,说给大家听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立体图形?
规范语言:我手里拿的立体图形是长方体。
刚刚大家认得都很清晰,记忆力真不错!
它们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大家庭里,除了立体图形,还有另一个浩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平面图形〕
揭示课题:今日,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结合学生已有的学问背景,再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立体图形,丰富学生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还可以营造轻松开心的课堂气氛,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体会图形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操作沟通,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看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就藏在你的立体图形上,它的某一个面就是平面图形,请你找一找、摸一摸,赶快行动吧!
〔2〕汇报沟通
追问:你的手掌上是什么感觉。〔滑滑的,平平的。〕摸:平。对了这就是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这是在学生已有生活阅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是学习人民币计算的基础。
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留意结合学生生活阅历,主题图提供了三种生活场景,揭示了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例1展示了全套人民币,使学生对我国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例2通过换钱活动梳理元与角,角与角之间的换算关系,归纳出主辅币之间的进率,为后面学习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a.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方法和较丰富的使用阅历,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楚、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了解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但没有上升到学问重点的高度。有购置阅历,但在支付方式和购置方案上欠敏捷。
b.有初步的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经受,但指向、方法不明确。
c.有较强的观看兴趣,但是观看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学生进展水平差距较大。
d.有较强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在沟通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是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三、设计理念
a.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数学学问中要加强社会内容,加强社会联系,培育学生的数学兴趣,使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节课在课堂上表达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b.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
c.“大班教学小班化〞自主进展行动讨论理念。
四、说教法:
1.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感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a.课一开始我就通过主题图让学生回忆自己的购物经受,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购物阅历,将数学融入现实生活当中,使学生感到数学是亲切的,是现实的,是触手可及的,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b.在理解元、角、分关系的过程中,我创设了购物情境,让学生帮我取出1元钱,通过沟通各种不同的取法,使学生明白1元=10角。
c.换钱游戏:通过师生互换,生生互换,使学生基本把握元和角之间简洁的换算。
d.实践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于是我设计了“小小超市〞购物活动:通过模拟购置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物品,使学生在简洁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使学生体会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人人参加,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a.在认识人民币这一部分中,人人参加认知,让学生感受这部分学问的重要性。
b.在换钱游戏和实践活动中,发挥了小组合作的形式,此时学生的课堂小主人地位得到张扬,而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合、指导者。
3.在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a.在导入部分中,“存零花钱〞这一环节渗透了让学生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存零花钱可以用来买需要的物品,可以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献爱心等。
b.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引出“国徽〞,国徽是国家的标志,教育学生要爱惜它,不要损坏它。
c.在模拟超市过程中,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洁净手,并养成勤俭节省的好习惯。
五、说教学流程
依据新课标理念和“大班教学小班化〞自主进展行动讨论理念,我设计了由浅入深的分层教学法,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层:认一认,感知人民币的种类繁多
第二层:分一分,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第三层:拿一拿,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第四层:换一换,体验人民币之家按的内在联系
第五层:买一卖,感受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第六层:说一说,提高认识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2
今日我讲的课题是《小猫吃鱼》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8---29页“小猫吃鱼〞。
教材分析:
材料中支配的“小猫吃鱼〞是一组动态的连续故事情景,通过这一故事情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同时也通过一组动态情景,逐步引出得数是零的减法算式。由于减法的意义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如何把这个抽象的概念变为学生能够体会的食物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结合本班的实际状况敏捷把握。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生活阅历也较丰富,对“小猫吃鱼〞.“小鸡吃食〞.“吹泡泡〞等有自身的阅历。利用这些具体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稳固对减法的认识。
2.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3.初步体验加减法呼你关系的思想。
4.通过合作沟通,获得胜利的体验;培育学生仔细观看.主动思索.勇于探究的精神。
重点难点:
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说教法与学法:
1.依据本节课的意图主题图特点,我采纳了以下教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课堂游戏.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主探究,是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学会学问。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是学生把握一些基本的学法
让学生学会自主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说教学过程:
让学生亲生经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参加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主动主动的参加.解决数学问题。所以本课在教学思路上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从而充分表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学问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由于学生熟识和喜爱的“过生日〞的场面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原课题“小猫吃鱼〞改为“小猫过生日〞,表达了以活动为主线进行教学。
〔二〕细看画面,展开想象
告知学生今日是小猫的生日,猫妈妈特意为它预备了最爱吃的小鱼。然后提问:1.数一数,盘子里有几条鱼?
2.看着小鱼,小猫心里会怎么想呢?3.猜一猜,小猫会吃掉几条小鱼?
设计意图:一数一猜一想,注重培育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表达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套圈游戏
教师引导为了给小猫生日助兴,小方已经迫不及待的表演套圈了,仔细看图,你能依据图和所给的加法算式,列一道减法算式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赏表演中学习,即可是学生放松身心,又可获得学问。
〔四〕吹泡泡游戏
引导:小朋友,你们玩过“吹泡泡〞的游戏吗?下面小明要给小猫表演吹泡泡了,仔细观看图画,思索,相互沟通。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己亲身经受过的游戏中学习,培育学生仔细观看和主动思索的精神,初步理解“0〞在减法中的意义,从而是学生知道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五〕摆学具游戏
同学们,你们看小方和小明都给小猫表演了自己细心预备的节目,我们是不是也应当表示表示呀?听老师的口令……..
设计意图:结合学习内容,设计学生喜爱的摆小棒实践活动,既可以是学生放松身心,又可以获得学问,进一步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六〕分蛋糕,学会合作
小猫要请大家吃蛋糕了,小朋友们高兴吗?
请出5个小朋友,其中一个演小猫,请大家吃蛋糕。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设计吃蛋糕这一环节,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通过小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合作与沟通的机会。
〔七〕总结
回想这节课,我们都玩了哪些游戏,通过这些游戏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收获。
〔八〕联系国庆,体验欢乐
明天就是10月1日了你知道10月1日是谁的生日吗?
设计意图:由小猫的生日自然过渡到为祖国妈妈庆贺生日,培育学生喜爱祖国的情感。
〔九〕布置作业
课本第29页第一题和第二题
以上,是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叫什么〞和“怎么教〞,说明了“为什么这样教〞。并期望各位老师对本堂说课提出珍贵意见。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3
教学目标:
1、在对实际情境的观看中,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确定物体的前后位置与顺序,能正确推断并用完好地语言表达出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谁的前面有哪些,谁的后面有哪些。
教学难点:
体会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新课标指出,学生对有用的数学学问更加感兴趣,同时在课堂上应多表达学生的主体性,老师退到讲台后面去,将讲台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做课堂的主人,老师只起主导作用,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依据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对教材的解读,我将这节课的教学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引入课题。为了充分表达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更好得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更好地生活,我让学生从每天排队的生活阅历中去体会前后的作用以及学习前后的重要性,从而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
第二个环节是新课学习。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我创设了很多生动好玩的生活情境。首先出现的是孩子们在动物园门口排队的情境,学生很自然得就融入到情境当中。我让他们说一说在排队时需要留意些什么,目的是在课堂上对他们进行一下思想教育,成为更讲文明的学生。随后通过回答出淘气和笑笑的问题,让学生简洁地认识了前后的位置关系,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二个情境是森林运动会跑步竞赛的情境。这里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我将这部分的教学分成了两步。首先是两只动物的前后位置关系。通过观看,说一说两只小动物相比,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我鼓舞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当然学生可能出现表达不完好的状况,这时我充分地信任学生,耐烦地做一些引导,之后学生就能很好地表达了。接下来是多只小动物间的前后位置关系,让孩子通过观看后说出谁的前面有哪些小动物和谁的后面有哪些小动物。有了前一个问题的铺垫,在表达能力得到训练的基础上,学生很快就能说出问题的答案。之后是本节课的难点,解决前后位置的相对性。有了前面两个学问点的学习基础,为了更好地突破难点,我让学生先自己在小组内沟通,同桌之间说一说,之后再引导学生发觉前后两次与小白兔比较的对象是不同的,所以位置关系是会发生改变的。但之后我并没有让孩子来复述这一学问点,因为虽然是教学难点,但是只需要学生去体会和感受相对位置的相对性就可以了,并不要求他们能够完好地表达。紧接着就是一个练习,卡丁车竞赛。这里我遵守了教材的设计,直接完成书上的联系,但选择的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也就是先独立思索,完成之后再全班订正、汇报、沟通。完成了书上的练习之后,也是为了表达前后和我们是生活十分贴切,我让学生去看一看,说一说自己在教室里座位的前后位置关系。这里,我也是让学生先小组沟通,在通过充分地沟通后用完好的语言来表达。为了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学问基础不同,我将这个题目分成了两部分,并且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道题目来回答,让学生先树立对学习的信念,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让我比较欣喜的是班上有一个学生竟然选择了两道题进行解答,并且表达地既正确,又完好,令其他学生都佩服不已。
考虑到低段学生的留意力在一节课当中只有十多二十分钟,所以在本节课的结尾我设计了“帮数字排队〞和“帮动物排队〞这两个好玩的题目,使全班学生都主动地参加进来,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通过动眼、动脑、动手来稳固今日所学的学问。本节课是以一则十分好玩的数学故事——龟兔赛跑作为结束的,是为了让学生将自己宠爱的故事与数学紧密地联系起来,给学生在课后继续思索的空间,从而更加地宠爱数学。
我认为这节课做得比较好的是我充分考虑到了低段学生的认知结构,所以创设了生动好玩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堂课的学习活动是充满童趣和情趣的,学生在趣中误、乐中学,充共享受着学习数学的欢乐,从而使这节课回味无穷,使学生对课堂多了些留念。我也着力培育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自主学习和生生之间互相合作、沟通的能力,同时也培育学生仔细倾听的好习惯。再次回顾这节课,我也有很多做得缺乏的地方,比方虽然给了学生思索和沟通的时间,但是给的时间较短,不能让全部层次的学生都主动思索,从而成为了课堂上的听众。另外,在教学两只动物的前后位置关系时,我只出示了相邻的两只动物让学生说一说,其实可以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主动学习,自己选择任意的两只小动物来说一说它们的前后位置关系等等。最终,本节课还缺少了一些动手的活动,比方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学问摆一摆桌上的学具,进而稳固所学学问。除此之外,本节课还有很多的缺乏和需要改善的地方,期望老师们能给我提出来共同探讨,让我更快地进步。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2—33页上,主要内容有“猜数游戏〞;“想一想〞、“练一练〞;6和7的加减法。
本课时教材我通过设计一个“猜数游戏〞和“摆数活动〞,使学生学会六、七的加减法。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培育合作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积累阅历,进展数感,培育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在生动活泼的情境和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
2、通过观看和操作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正确娴熟地把握六、七的加减法计算。
3、培育观看、语言表达、动手和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6和7的加减法,突破方法是引导学生在游戏中,通过合作与沟通使学生把握全部的算式。
教学难点是:提高学生计算的娴熟程度,突破方法是组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娴熟把握6和7的计算。
二、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的阅历和活动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我依据数学学习的基本理念,细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充分利用了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加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学问,表达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整节课以游戏、活动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楚好玩地串了起来,设计了新颖的情景教学,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教学过程紧扣教材,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再能依据学生的实际适时的引导,使整节课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本课教学中,我留意实践操作与游戏活动有机地结合,让学生在玩、操作、沟通中思索,在思索中探究,获取新知。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设计了五个环节:复习导入、猜数游戏、摆数活动、回顾总结、课堂作业。
〔一〕首先是复习导入
在上新课前我用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儿歌《数鸭子》,让学生边听边唱,在情境中复习稳固之前学过的10以内的数字及大小的排列,然后以开火车游戏复习了有关5的加减法算式,为学习6、7的加减法做好了铺垫。接着以猜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融资中介服务合同范本
- 龙门吊设备租赁期间质保服务合同
- 2024办公文档范本售货合同
- 家具搬运服务委托合同书
- 2024版设备租赁合同:机械设备租赁的条款及条件3篇
- 二零二四年度代理合同及代理费用支付借条
- 2024年度中介服务下的二手房销售合同2篇
- 租房合同下载可打印
- 2024年度服装批发与动产质押合同3篇
- 2024年度影视制作合同:某影视公司与编剧关于影视作品制作的协议3篇
- 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Module2 Unit5 My friends(说课稿)-2024-2025学年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四年级上册
- 4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说课稿)-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素养提升说课稿(统编版)
- 13 寒号鸟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5年新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语言 课件
- 汽车租赁公司车辆养护制度
- 松材线虫病防治施工合同
- 融媒体综艺节目制作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河道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