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前教育史 中国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_第1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 中国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_第2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 中国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_第3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 中国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_第4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 中国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中国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目录CONTENT010203学前教育的稳步发展学前教育的曲折发展学前教育的改革发展04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学前教育了解新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概况熟悉新中国学前教育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方针、教育管理体制、师资培养以及学前教育机构发展的基本情况掌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方针政策知识目标

认真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前教育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并思考我国当前及未来的学前教育如何少走弯路,获得又快又好的发展技能目标01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稳步发展一、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1949年l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的性质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确立了面向工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的方针;明确了向全体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逐步建设和发展相当数量的各种类型、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不仅培养了一支德才兼备的学前教育工作者队伍,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办好社会主义学前教育事业的经验。1956年,内务部、教育部、卫生部下发了《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至此,我国的学前教育便形成了全国统一的领导管理体系,保证了幼托事业的健康发展。摄图网二、学前教育重要地位的确立

1949年底,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开始了学前教育的改造和建设工作,幼儿园的大门从此向劳动人民敞开。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学制。它标志这学前教育被列入我国学制体系之中,成为小学教育的基础。至此,“幼稚园”改为“幼儿园”。摄图网三、学前教育方针的制定1952年,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暂行规程》(以下简称《暂行规程》)和了《幼儿园暂行教学纲领》(以下简称《暂行纲领》)。

它们的制定和试行,明确了幼儿园的双重任务和教养并重的方针,强调了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以及各科教学的思想性和系统性,为全面改革旧教育,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学前教育新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摄图网四、学前教育整顿改造与借鉴学习

1950年12月和1951年1月,政务院相继颁布了《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机关及宗教团体登记条例》和《接受外国津贴及外资经营之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登记条例》。至此,新中国收回了儿童教育、儿童福利事业的主权,全面结束了一百余年来帝国主义对中国学前教育主权的掠夺。

建国初期,由于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经验,中央提出全面向苏联学习,包括教育改革。1950年9月,苏联学前教育专家戈林娜被聘请为教育部的幼儿教育顾问,1954年由马努依连科接任。苏联学前教育理论在我国得到系统而广泛的传播。摄图网五、学前教育稳步发展的成果

(一)幼儿园的蓬勃发展

幼儿园数量逐年递增,出现了稳步的发展态势:入园幼儿逐年递增。办园形式也灵活多样,有整日制、寄宿制、半日制、季节制和临时性托管等。幼儿园的发展对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妇女解放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学前教育师资培养

1952年7月颁发的《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规定:培养幼儿园师资的学校称为幼儿师范学校,承担培养幼儿园新教师和在职保教人员的双重任务。

除通过正规幼儿师范学校培养新师资外,还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培训在职教师。01第二节学前教育的曲折发展一、学前教育的急速发展1956年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学前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进下,学前教育开始急速发展,严重脱离实际需要。在当时强调数量发展的形势下,短时期内,各地幼儿园不顾条件,一哄而起,有的地方不顾中央指示中“要办好托儿所和幼儿园”的之质量要求,提出了“三天托儿化”“一夜托儿化”“实行寄宿制,消灭三大差别”等口号和行动,1957年,全国幼教机构1.64万所,至1958年,猛增至69.53万所。当时,教育部对有的地方根据当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幼教特点理性办学颇为重视,并将有关文件原文转发至全国各地,力图对发展失控地区产生积极影响,1958年7月22日,教育部《转发江苏等省关于办农村幼儿园的四个文件的通知》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文件,但是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幼教机构发展失控的状况。二、学前教育的调整巩固教育部提出:幼儿园的发展,宁可慢些、少些,但要好些。城市中的幼儿园要以提高质量为主,条件不成熟的民办园要调整、收缩。调整后,幼儿园重新开始了逐年稳步回升的发展。1962年1月,《教育部党组关于全国师范教育会议的报告》明确指出要重视幼儿园师资培养,3年制的幼儿师范,主要是培养大中城市重点幼儿园的教养员,目前不能多办。应该多办初级幼儿师范,招收相当于高小毕业程度的青年,培养成为城镇和农村幼儿教养员,学习时间的长短,可以因地制宜。经过调整和整顿,幼儿师资培养走上了有序发展的轨道。三、学前教育遭受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我国的幼教事业发展停滞。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也发生了改变,原来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被批判。于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也突出了“政治”和“阶级斗争”。1966年5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于是,从1966年下半年开始,各地高师院校停止招生长达5年之久。当时,全国的幼儿师范学校只剩了浙江幼儿师范学校一所。在这十多年间,幼儿园几乎中断了师资来源,各级幼教行政单位被撤销,一些幼儿园被解散,一些幼儿园的房屋、场地被挤占。1979年《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纪要》总结道:“文化大革命中,17年托幼工作的成绩被否定,大量园所被解散、房屋被挤占,设备被破坏,保教人员的培训机构全部被砍掉,托幼事业遭到严重摧残。01第三节学前教育的改革发展一、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与法规的恢复和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改革开放给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带了百花齐放的春天。学前教育事业肩负起“使幼儿获得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使每个儿童都有更好未来“的历史使命。1978年,教育部恢复了幼儿教育处,各省(市)、自治区的教育厅(局)也陆续恢复或新建学前教育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逐步形成了由上而下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领导体制。1979年,国务院设立“托幼工作小组”及其办事机构,负责研究和实施有关托幼工作的规定。1987年10月,国家教委召开了全国幼儿教育工作会议,讨论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针、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及加强领导和管理等问题,明确提出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同时又是一项社会福利事业,各级政府都应重视,必须由政府、单位、个人、社会共同投资,协力办好。这次会议是教育部门召开的第一次有关幼儿教育改革的专门会议,对于理顺关系、明确分工、加强领导、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与法规的恢复和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先后颁布多种学前教育法规和政策,促使学前教育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1979年11月,教育部颁发《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1980年,卫生部、教育部联合颁发了《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试行草案)》1981年10月,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1983年9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1989年6月,国家教委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1989年9月,国家教委发布了《幼儿园管理条例》二、学前教育教材和教师培训教材的编写《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颁布以后,为配合贯彻实施,教育部组织全国幼儿园优秀教师和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编写幼儿教师用书一套,共七种,由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游戏组成。上海教育出版社为《纲要》配印了全套教学挂图,人民教育出版社也编写了有关读物。这样重视和有计划地出版幼儿园教材以及有关教学用书,在新中国成立后还是首次。针对农村幼儿教师多数未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的实际,1984年,教育部组织有关力量编写了一套12种13册的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教材,涉及幼儿教育学、幼儿教育心理、幼儿卫生、语言教学法、常识教学法、计算教学法、体育教学法、音乐教学法、美术教学法、幼儿园玩具教具制作、音乐基础知识、幼儿园舞蹈和歌曲等课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87年陆续出版。三、学前师资队伍建设的加强1978年10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指出:“原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院校应积极办好这个专业,扩大招生名额,为各地培养幼师师资。”据1987年统计,共有22所师范院校设置了学前教育专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一些院校开设硕士点,培养高校教师及科学研究人员。改革招生制度,除招普通高中生以外,还招收5年工龄以上的有实践经验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改革课程设置,增加了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以及操作技术方面的课程,并注意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增强了实践环节,包括结合教学的调查、观察、实践等以及集中进行社会调查、教育实习等。加强了教材建设,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教育部组织力量编写高师学前教育的各科教学用书,并分别纳入国家的“六五”和“七五”规划,这在中国学前教育史上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三、学前师资队伍建设的加强幼儿师范学校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主要阵地。1978—1979年,幼儿师范学校从1所恢复到22所,以后逐年递增。1978年10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要求积极办好幼儿师范学校,为幼儿教育培养骨干师资。到1989年,独立的幼儿师范学校达到63所,在校生35498人,分别是1965年的2.3倍和5.7倍。各幼儿师范学校在承担培养幼儿园新师资的同时,还肩负起在职幼儿教师培训和学前教育教研的任务。由于幼儿园发展迅速,新师资的培养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学前教育师资和干部队伍急需增补与提高。1986年年底,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开始对幼儿园教师进行考核,不具备国家合格学历的幼儿教师应参加教材教法合格证书和专业合格证书的考试,极大地调动了在职幼儿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四、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活跃,成果显著1978年10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建,设置了幼儿教育研究室,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学前教育研究机构。1979年11月初,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在南京成立。1992年,该研究会成为国家教育委员会下属的国家一级学会——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经过不断努力,在20世纪70-80年代,大量学前教育研究成果开始涌现。一是关于学前教育历史经验的研究。二是关于农村学前教育的研究。三是对幼儿素质教育的研究。四是对幼儿园课程结构的实验研究。五、学前教育机构蓬勃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地有计划、有步骤,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多种规格地稳步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各类幼儿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88年,我国城乡幼儿园17.18万所,比1965年增长近9倍,3-5岁儿童入园率为28.2%,入学前一年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达61%。以上数字的增长部分大多在农村。农村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还很不平衡,但是总的趋势已经凸显。01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学前教育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社会进入一个稳定快速发展的阶段。学前教育事业也在依法治教的轨道上取得稳定发展。学前教育机构迅速扩大,不仅在城市而且在乡村也普及开来。一批政策性文件相继出台,许多著名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得以整理弘扬,教育实验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一、制定新时期的学前教育发展政策1990年,我国签署《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1991年,我国政府参加签署联合国制定的《儿童权利公约》;1991年,国务院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2年,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编制的《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公布;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发。这些国家法律和纲领性文件将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与人类未来之间的关系提到“人口素质基础”和“未来发展的先决条件“的高度。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试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这是为进一步推进幼儿园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而颁发的全国性幼儿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教育部于2012年10月9日正式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同时,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建议。二、开展科学研究,促进学前教育改革二十多年来,在世界全民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科研行为更加自主和自觉。研究领域从学前教育机构扩展至家庭,从城市扩展至农村,从幼儿发展扩展至幼儿教师水平提高;研究内容从单一走向综合;研究方法从侧重调查研究到以实验研究为主;研究结论的获取从重视定量发展到定量与定性分析兼顾;研究主持者从专职研究人员发展到各层面学前教育工作者,从以中、老年为主扩展为中、青年占多数。各地根据地区特点确立研究项目通过群众学术团体推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三、幼教师资培养被提到新的高度1995年1月27日,国家教委发布《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提出了幼儿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与规格。2012年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2015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这一标准为建立幼儿园园长培养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幼儿园园长队伍建设与管理机制,促进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四、当前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新举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为未来十年中国学前教育确定了明确目标: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应分别达到95%、80%和70%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各地加大学前教育发展力度,纷纷出台落实政策。2010年11月,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着力解决“入园难”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而制定的。《意见》颁布以来,各地积极制定本地学前教育三年发展规划并予以落实。“入园难”问题得到初步缓解。真题详解真题详解1、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幼儿园教育承担的任务是

和_______答案:1、担抚育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便利妇女参加社会建设解析:1952年,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以下简称《暂行规程》)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以下简称《暂行纲要》),并于1952年3月颁发全国试行。这是新中国发展幼儿教育的具体纲领,规定如下。幼儿园的任务:《暂行规程》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根据新民主主义的方针教养幼儿,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同时减轻母亲对幼儿的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生活、生产劳动、文化教育活动等。”据此,新中国幼儿园承担起抚育儿童身心发展和便利妇女参加社会建设的双重任务。2、1.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学制产生,规定实施学前教育的组织称为()A.幼儿园 B.蒙养园

C.幼稚园

D.蒙养院答案:A解析: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学制。该学制规定了当时我国的教育体系与教育结构,在学前教育方面包括:实施学前教育的组织为幼儿园,收3〜7岁的幼儿,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小学之前获得健全的发育。它标志着学前教育被列入我国学制体系之中,成为小学教育的基础。至此,自1922年壬戌学制定名的、沿用了30年的“幼稚园”从此改称为“幼儿园”。真题详解3.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是()A.《幼儿园工作规程》 B.《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C.《幼儿园管理条例》 D.《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答案:C解析:1989年9月,国家教委发布了《幼儿园管理条例》。该条例于1990年2月1日起施行,共6章32条,包括总则、举办幼儿园的基本条件和审批程序,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幼儿园的行政事务、奖励与处罚及附则。此条例是在以往有关法规基础上形成的,是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真题详解模拟练习模拟练习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学前教育如何沿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答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先后颁布多种学前教育法规和政策,促使学前教育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1979年11月,教育部颁发《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1980年,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