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 七下历史复习_第1页
七年级历史 七下历史复习_第2页
七年级历史 七下历史复习_第3页
七年级历史 七下历史复习_第4页
七年级历史 七下历史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学目标知识点:

1.隋唐政权的建立、发展;2.分析大运河开通的意义以及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正确评价唐太宗;3.科举制的创立及其完善,初步分析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1.隋唐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2.科举制的创立发展;教学难点:

1.对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历史人物的全面评价;2.对开通大运河、科举制等事件历史作用的评价;3.懂得隋唐的统一与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隋唐的繁荣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课别知识要素测试水平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评价第1课隋的统一√隋朝大运河√√√√√第2课贞观之治√√√第3课贞观遗风、开元盛世√√√第4课科举制√√√√√知识概览学前检测1.

年,北周外戚

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____帝。2.

年,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3.隋朝大运河(1)目的:

(2)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抵

,南至

,自北向南分为

、邗沟和

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3)作用: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勾通南北交通,促进了沿岸地区经济发展。4.618年,

建立唐朝,定都长安。626年,

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贞观”,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5.唐太宗时期,

敢于直言,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6.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中,

省替皇帝起草政令,

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

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7.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8.贞观之治(1)原因:政治上①虚心纳谏,选贤用能,完善制度;经济上②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法律上③修订法律,宽省刑罚(2)表现: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认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9.武则天的统治(1)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措施:①重用酷吏,打破大族控制政局的局面;②改《贞观氏族志》为《》③大力发展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④减轻农民负担.(3)表现:武则天统治时期,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4)影响: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10.开元盛世(1)措施: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2)表现: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

”。11.在农业生产方面,

灌溉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了劳动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12.科举制度(1)含义:通过

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

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2)创立:隋朝(隋炀帝)。(3)完善:唐朝(唐太宗、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唐玄宗改考诗赋)。(4)主要科目: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

。(5)作用:①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②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③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④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2.饮茶习俗在

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唐代,

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3.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1)原因:国运鼎盛,政局安定,科举选官等一系列制度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活力。(2)特点:胡汉交融、中西贯通,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建立:统一:589灭陈,继秦汉后再次统一隋炀帝目的: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交流1.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2.长2000多千米3.三个重要地点:北起涿郡,南至余杭,中心是洛阳隋大运河4.四段(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考点)5.五大水系:三河:黄河、海河、淮河;两江:长江、钱塘江6.六年建成影响: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成为沟通海陆“丝绸之路”的枢纽;促进了沿岸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科举制:隋炀帝创立补充:开凿原因:1.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2.为了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目的)

开凿条件:1.隋朝的统一和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已有的天然水道和人工运河为基础。知识点梳理581杨坚“开皇”隋文帝皇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工刑兵礼户建立:618年李渊(唐高祖)都长安

626年即位号“贞观”

勇纳谏(魏征)选贤能,推新政,减赋役,订律法《唐律疏议》,

(李世民)宽民族;完善“三省六部”制

唐太宗“贞观之治”:政治清明,经济恢复发展,

国力增强。

号“周”,唯一女皇唐前期:重用酷吏,打击武则天大族势力;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改革科举:殿试;“贞观遗风”:为唐全盛到来奠定基础

措施:重贤能,整吏治,改革军事、财政、漕运制度唐玄宗前期:“开元盛世”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梳理蒙古高原安东安西农业:曲辕犁、筒车灌溉技术纺织业发展迅速手工业:制瓷业:邢窑、越窑盛唐疆域:唐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唐武则天设殿试科举制创立:隋炀帝进士科考试科目:明经和进士科(策问)科举制: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以才选官)意义:扩大统治基础;增强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开创崭新的局面;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例题精选: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不包括A、巩固对全国的统治B、加强对江南的统治C、加强南北交通D、消灭陈朝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攻打陈朝B.巩固隋朝的统治C.巡游享乐D.攻打高丽2、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A.巩固隋朝的统治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

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

隋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很多,如统一南北,创立科举制等,但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因而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右图中隋朝大运河流经的A、B、C、D段分别是材料一: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马端临《文献通考》材料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重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河》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1)公元617年,经水路从余杭到洛阳,依次通过的几段人工河应该是?(2)结合材料一,说说当时能够修建大运河的条件是什么?(3)简要说明胡曾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胡曾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他对此持否定态度。

江南河、邗沟、通济渠隋朝的富庶、国家的统一。说一说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皮日休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利大于弊,以至数百年后南北往来仍然依赖它。他对此基本持肯定态度。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为什么?

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也有利于国家统一。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大运河的作用是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1.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忘的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C.减少农民服劳役的天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D.对少数民族采取强硬的政策,如派兵消灭了东突厥2.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农民战争迫使唐初统治者吸取教训B.唐的统一为安定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C.唐太宗的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创造繁荣的基础3.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分封制4.“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证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的形成得益于谁的领导

A.隋文帝B.唐太宗C.唐高祖D.唐玄宗5.“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中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的是谁A.魏征B.房玄龄C.杜如晦D.姚崇

6.科举制度创立和废除分别是在哪个朝代A.隋朝、明朝B.隋朝、清朝C.唐朝、明朝D.唐朝、清朝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摘自《贞观政要》①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

有关系。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②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③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

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意在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唐朝科举制的历史作用(影响)(P21页)①实行科举制,便于在社会……。②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

。③科举制为士子创造相对平等的……

。④他们中间的佼佼者……和创造精神。科举制对唐朝教育事业的影响(补):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3、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主要表现在A、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B、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C、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可以凭才学参政D、考试科目增多,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重要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材料二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请回答:(1)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4分)(2)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是指什么?(2分)它对唐代的教育事业产生的什么影响?(2分)答:(1)①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②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2007年扬州历史中考第28题(2)①“长策”指科举制度。②影响:a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b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1、隋朝开通大运河,其主要作用是()A.巩固隋朝政权B.方便隋炀帝南巡C.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D.加强北部边防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政绩相似处有()①重用人才②完善科举制度③虚怀纳谏④发展生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后人基本上对武则天的统治给予肯定,主要是因为()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她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C.她善于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当堂检测6、中国封建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在()A.隋文帝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前期7、隋唐时期文化得以繁荣,主观因素包括()A.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B.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C.国内各族交往密切D.对历代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第5课“和同为一家”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1)松赞干布向唐朝求婚的原因:仰慕中原文化(2)和亲的重大意义: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右图的两位历史人物体现了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间的友好关系A.吐蕃 B.回纥C.南诏 D.突厥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第6课开放与交流对外友好往来的条件:(补)

①政治: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统治者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②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国力强盛;

③文化:科技文化领先于世界;

④其他:交通发达,长安、扬州等城市,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事件身份目的地途中遭遇是否回国影响鉴真东渡(玄宗)僧人日本六次航行,五次失败,历尽磨难否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P33)玄奘西游(太宗)僧人天竺用17年时间,历尽千难万险,九死一生。回国第一个系统的把天竺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P35)唐初发明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是在印章和拓印刻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一、雕版印刷唐朝(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二、火药

唐代“药王”孙思邈(miǎo)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纪录下来。第8课璀璨的文学艺术(一般了解)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主要以佛教故事为主,同时也反映许多现实生活的场景。尤其是飞天图案,被唐人称赞“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课别知识要素测试水平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评价第11课岳飞抗金√√√√第12课经济重心南移√√交子√第14课元的统一√√第15课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第16课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郾城大捷:1140年,岳飞带领宋军大败金朝骑兵主力。岳飞抗金岳家军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a.岳飞抗金是正义的,是符合人民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根本原因)b.岳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比较强。c.其他抗金将领对金的斗争,支援和配合了岳飞的抗金斗争。影响:

有效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字金牌,飞愤惋泣下,东向拜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宋史》卷365请回答:(1)秦桧“乞令班师”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向金求和,维护宋高宗的统治。

(2)文中“十年之功”是指什么?经过十年抗金斗争,南宋收复了许多失地,抗金斗争顺利发展(3)岳飞班师回朝后结果怎样?

被宋高宗解除了兵权,之后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4)假如你是岳飞你会班师回朝吗?为什么?答案之一:不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为了国家、黎民百姓不能班师,要坚持到底。答案之二,会的,封建社会,忠君思想突出,作为地主阶级的一员,皇帝命令高于一切。三、宋金南北对峙:标志:1141年,宋金和议: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转移

秦汉时期:经济重心在北方魏晋南北朝:经济重心开始(南方与北方经济发展逐渐趋于平衡)南宋时期: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1、原因:_____战乱,经济遭破坏_____相对稳定2、基础:_______________以来经济重心已有_______趋势3、含义:全国经济重心由_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_4、影响:促进了_____的发展,___________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苏湖熟,天下足”)北方南方魏晋南北朝南移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南方太湖流域五代开始南方的农业生产超过了北方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人口南迁经济萧条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纸币的出现南宋纸币金朝纸币北宋交子元帝国的巩固政治经济意义行省制度重农政策融合、巩固、发展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一代天骄”的崛起成吉思汗铁木真组织了一支强大军队,经过多年战争,打败各部落统一蒙古。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蒙古政权实行军政合一的国家体制,定都和林.成吉思汗时,创制了蒙古通行的文字.元朝行省制度中央: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行中书省目的: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管辖内容(巩固统一措施)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明清及后来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保留至今。作用:宣政院:管理西藏;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北宋毕昇第15课推进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一、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指南针战国时期发明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传播: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我国在唐代就已经发明了火药,宋代加以改进,制成了大量的火药和火器,广泛的应用于军事战争。三、火药项目名称发明发展外传对欧洲重大意义(影响)造纸术7上P87西汉前期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7上P877上P87印刷术唐朝初年(雕版印刷)毕昇——活字印刷术(北宋)7下P81雕版印刷7下P41活字印刷7下P82对西欧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和世界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欧洲文艺复兴发生提供了条件。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罗盘针(指南针)—7下P827下P82经阿拉伯传到欧洲,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保障。火药唐朝初年开始运用于军事(唐末)7下P41改进广泛运用于军事(宋元时期)7下P827下P83火药和火器传到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一定的作用;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的是A.火药B.造纸术C.印刷术D.指南针(09恩施州)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有利于人类文化快速、广泛传播和交流的是①火药②指南针③印刷术④造纸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09耒阳市)下列关于四大发明的叙述错误的是A.纸被耒阳人蔡伦发明于东汉年间B.司南发明于战国时期,是指南针的雏形C.雕版印刷术成形于活字印刷术之后D.火药运用于军事,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起了重要作用材料一: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用天然石制成了一种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期,人们又发明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材料二: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为人们提供了便宜、轻便的书写材料。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亚洲东部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后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5—17世纪,造纸术又横渡大西洋,传入美洲。材料三: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毕升发明了陶活字印刷术。15世纪中叶,德意志人谷腾堡等人受到活字印刷术的启发,造出了合金活字印刷机。印刷机的出现,使书籍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材料四:火药是我国炼丹家发明的。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蒙古军队在大举征战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分,允许引用或摘录原句)(1)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的是哪一项发明?(指南针)(2)写出造纸术在各大州的传播顺序。(3)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的活字印刷机大约早几个世纪?(四个世纪)(4)我国的火药和火器是通过什么方式传到欧洲的?(战争)(5)从材料中摘录一句话,证明阿拉伯人是东西文明交流的使者。(6)哪些发明便利了人类文化的继承、积累和传播?(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实战演练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交子

B、圆形方孔钱

C、蚁鼻钱

D、刀形币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长期生活在蒙古高原上,是哪一个人物统一了蒙古各部落?A、阿保机

B、阿骨打

C、忽必烈

D、铁木真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是在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下列成就发明于北宋时期的是()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雕版印刷术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的是()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关于《资治通鉴》,不正确是A.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B.是一部编年体通史C.叙述原始社会到五代的历史。D.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1、概况:_____史学家________编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2、宗旨:“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为统治者提供_____经验。3、内容:

4、意义:一、《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编年体通史治国1)按________顺序记述了__________到__________共1362年的历史。2)记述与历代______________相关的_____、_____、________。年月日战国时期五代末年朝政兴衰得失政治军事民族关系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异同作品名称作者编撰体例记载的内容史记司马迁西汉纪传体通史(人物)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编年体通史(年月日)战国到五代末第三单元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课别知识要素测试水平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评价第18课八股取士√√√军机处√√第19课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尼布楚条约》√√第20课达赖、班禅册封制度√驻藏大臣√第23课郑和下西洋√√√√√闭关政策√√√√√明清时期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时期,清朝是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时期;

明清时期我们统一的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但这一时期我国的封建社会正走向没落,社会出现危机。命题范围: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答题形式:“八股文”

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八股取士——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影响: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目的:加强君主专制皇帝:雍正作用:军机大臣参与内政外交、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代皇帝拟写谕旨,发布政令。军机处是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使君主旨意畅通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反映了君主专制已发展到了顶峰。雍正军机处的设置(09揭阳市)清专制统治力量加强的重要表现是A.废除丞相制度B.设立东厂C.增设军机处D.设立锦衣卫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1561年,戚继光在台州九战九捷,迅速扫平浙江境内的倭寇.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民族英雄郑成功能够收复台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收复国土是正义的事业,得到了士兵和台湾人民的广泛支持,军队有战斗力,有战胜敌人的决心。意义: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保护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台湾是中国的土地,大军前来只是收回自己的产业,你们理应立即离开,把它归还原主”请回答:(1)此话出自何人之口?

(2)此人在历史上最大贡献是什么?如何评价他?

(3)材料中“你们”指谁?什么时候占领台湾的?对台湾的殖民统治长达多少年?(4)清军何时进驻台湾?设置了什么机构?有何意义?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荷兰军队,1624年;38年之久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设置台湾府。其意义为: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郑成功在台湾实行开放政策,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促进台湾经济繁荣,对台湾的开发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郑成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中俄《尼布楚条约》(俄文)《尼布楚条约》回顾唐朝和元朝时,西藏地区同中央的关系

唐朝时,西藏地区称吐蕃,吐蕃与唐朝保持着长期联姻、经济文化交流,“和同为一家”。

元朝时,中央设置宣政院负责西藏地区事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顺治帝赐与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与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雍正帝派驻藏大臣1、确立册封制度2、设置驻藏大臣意义:稳定西藏政局,密切西藏同内地的联系,有利于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第20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作用: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清朝驻藏大臣的令牌一、明朝开放外交——郑和下西洋1.西洋的概念明代把文莱以西,包括印度洋沿岸一带称为“西洋”。2.为什么要下西洋?(目的)为了加强对外友好往来,宣扬国威。下西洋的条件经济条件:明朝初期国力强盛客观原因主观原因郑和具备相当的政治、军事、航海、外交方面的才能郑和具有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技术条件:造船技术——宝船

航海技术——罗盘和航海图政治条件:政局稳定,政府支持天方木骨都束慢八撒刘家港刘家港红海红海木骨都束慢八撒占城

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7次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展示的学习主题是A.弘扬佛法B.民族融合C.中外交往D.开发南洋材料一: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120吨100吨50吨长24.5米宽6米大号宝船长151.8米宽6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