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高新技术陶瓷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ad339415d7a3a967054ed1efb0698d/00ad339415d7a3a967054ed1efb0698d1.gif)
![醴陵市高新技术陶瓷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ad339415d7a3a967054ed1efb0698d/00ad339415d7a3a967054ed1efb0698d2.gif)
![醴陵市高新技术陶瓷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ad339415d7a3a967054ed1efb0698d/00ad339415d7a3a967054ed1efb0698d3.gif)
![醴陵市高新技术陶瓷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ad339415d7a3a967054ed1efb0698d/00ad339415d7a3a967054ed1efb0698d4.gif)
![醴陵市高新技术陶瓷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ad339415d7a3a967054ed1efb0698d/00ad339415d7a3a967054ed1efb0698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醴陵陶瓷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PAGEPAGE13湖南四达科技评估有限公司醴陵陶瓷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总论项目背景1.概述项目名称:湖南醴陵陶瓷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主办单位名称:湖南醴陵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名称:湖南醴陵市科技局湖南醴陵市陶瓷科技工业园管理委员会2.项目提出的背景(1)醴陵迈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要求醴陵市位于湖南东部,罗宵山脉北段西沿,湘江支流渌水流域,紧邻长沙、株洲、湘潭“金三角”经济区,现辖20个镇16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157.2平方公里,人口100.3万人。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3.17亿元,年均递增10.9%;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97年的29.4∶47.2∶23.4调整为18.3∶55.5∶26.2;完成财政总收入5.03亿元,年均递增10.7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94元,比1997年增加1465元,年均递增5.2%;完成外贸出口总额2.41亿元,出口创汇突破1亿美元。醴陵市近几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平均达10.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2%,是湖南省东部正在崛起的一颗翡翠的明珠。醴陵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奋战四年,跻身三强”,即力争在2008年,确保在2010年实现“跻身省三强”的目标。陶瓷产业是醴陵市一个重要特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4年,陶瓷工业总产值为50亿元,占全市总产值93.17亿元的53.67%;陶瓷的增长速度为20%以上,高于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12.4%)9个百分点,拉动效果明显。因此,陶瓷产业将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跻身三强”的战略实施,陶瓷特色产业基地正是在应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的。(2)醴陵是八大“瓷城”之一,外省的发展对醴陵的新挑战“天下名瓷出醴陵”。早在清末,“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醴陵陶瓷闻名海内外,堪称醴陵一绝,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是我国“红色官窑”和釉下五彩瓷的产地。历经世纪沧桑,醴陵瓷器不仅走进了首都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而且飘洋过海,出口世界五大洲,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近年来兴起的炻瓷,更是风靡全球,成为全市出口创汇的一个拳头产品。醴陵市已拥有陶瓷生产企业400余家,形成了以日用瓷、电瓷、艺术瓷、特种工业陶瓷为主的多元化产品体系,逐步发展成为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的陶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近年来,八大“瓷城”纷纷提出自己的发展战略。江西景德镇提出了“以高新技术陶瓷为先导,日用陶瓷为主体,工业用瓷和建筑卫生瓷为两翼“的大陶瓷战略格局,高标准建设好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陶瓷新技术研发基地、产业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陶瓷商贸与国际交流中心等四个基地,即一个中心和四个基地”。广东佛山将实施整合品牌资源,打造一个包括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品牌体系;整合行业资源,组建一个行业协会;整合服务资源,培育一个流通宣传平台;整合文化资源,建造一个陶瓷文化博物馆;整合技术资源,形成一个高水平的技术创新体系;整合人才资源,开设一个陶瓷产业人才培训平台,在佛山科技学院增设陶瓷技术学院建造4个基地:陶瓷清洁生产基地和陶瓷装备制造基地和工艺美术陶瓷产业基地、陶瓷色釉料生产基地。山东淄博提出以创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为契机,把新材料产业作为调整工业经济结构的重大突破口来培育。河北唐山提出建设“国家火炬计划陶瓷产业基地”等。醴陵陶瓷在这严峻的形式下,再不采取非凡的措施,提出自己的发展战略,不久将从“八大瓷城”中被淘汰出局。(3)省政府对醴陵陶瓷产业的关注和要求作为我省陶瓷产业的重要基地,省委省政府对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2002年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在醴陵视察时提出了重点扶持醴陵市陶瓷产业发展的重要批示,2003年2月16日,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周伯华同志率领省直15个厅局的负责人,就如何落实省委书记杨正午同志的重要批示,支持醴陵市陶瓷产业的发展,加速醴陵市陶瓷科技工业园建设来醴陵考察并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省政府将对2.83个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投入4000万元以上以及其他相关扶持措施。3.项目进展情况(1)醴陵陶瓷科技工业园的发展醴陵市陶瓷科技工业园是湖南醴陵陶瓷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在醴陵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工业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是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醴陵市政府于2003年3月出台了《醴陵市陶瓷科技工业园优惠政策及管理办法》(醴陵市人民政府第2号令)。2004年科技厅提出了在全省建设特色产业基地的设想,醴陵市又是省委、省政府“九五”、“十五”期间“一点一线”优先发展地区的重点城市之一,这为建设湖南醴陵陶瓷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反过来,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又将树立新的区域形象,加快生产要素的转移和优化组合,推动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从而加快醴陵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二是加快了工业园区的建设。工业园组建于2002年12月,到2004年底,历时2年,工业园区共投入资金近7500万元,已协议用地6198亩,开发1420亩,保证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签约入园的企业有9家,总投资规模3.2亿元,其中醴陵市金鹰出口包装有限公司已正式投产;园区东西和南北主干道竣工通车、主干道的电力、电信管线铺设、路灯安装完成,与320国道连接工程全面竣工,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紧张施工。2005年,预计有10余家明确了入园意向;各项管理机制和优惠政策正在落实,加强工程建设和跟踪服务的规范,净化工业园的环境。基本形成陶瓷科技工业园的锥形,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特色基地项目的筹备工作醴陵市委、政府对陶瓷特色基地的建设非常重视。在2004年12月,就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的工作召开了市委扩大会议进行专门的研究和部署。会议决定:由市委书记杨治平挂帅,市科技局牵头,陶瓷科技工业园配合,申报湖南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市科技局召开了局委会研究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局长、书记亲自到企业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2003年有三家企业通过了“双高”认证,2005年将有7家企业通过认证,使之符合特色产业基地的申报条件。同时,市科技积极准备申报的资料,先后实地调查了不同规模、不同产品、有代表性的企业十几家,到醴陵市委、市人民政府、市人大和市科技局、市统计局、企业发展促进局、招商局、商务局、城市建设规划局、醴陵陶瓷科技工业园管委会等十余个管理部门听取有关陶瓷生产、发展情况和意见。在2005年3月16日在醴陵市科技局召开了湖南醴陵陶瓷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战略研讨会,听取行业专家、有关企业技术专家和有关领导对醴陵陶瓷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前景的分析和建议。多次与湖南四达科技评估有限公司交换湖南醴陵陶瓷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发展战略。4.项目建设的内容结合陶瓷产业发展现状和区域布局原则,基地产业布局在地域上可分为以下几大区块:1.西北组团。本组团以醴陵市陶瓷科技工业园为依托,积极引入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发展炻瓷、日用瓷产业。目前主要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进驻园区,到2007年,争取入园企业达到33家,园区工业总产值78亿元。2.东南组团。本组团以湖南泰鑫瓷业有限公司为主,在市政府的积极支持下,做好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南部工业园,主要以发展日用瓷、工业陶瓷为主。(详见醴陵陶瓷特色产业基地——功能结构规划图)从内容上,是建设1个核心层面——陶瓷企业集群、1个创新服务体系层面——公共管理平台、技术研发平台、基础设施平台、市场化服务平台等,形成“一体”(产业主体)“四个平台”为主体的基地结构体系。(1)陶瓷产业集群——建成陶瓷原材料标准化中心和耐火原材料基地。——入园企业43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28家,辐射企业450家。——进行产业分工合作,形成烧制中心、包装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销售服务中心等大流水作业线。——实施醴陵陶瓷生产利用天然气工程项目(川气入醴)。(2)技术研发平台——组建基地公共技术研发平台,组建陶瓷学院和国际陶瓷研究院。——各陶瓷企业组建技术开发中心。——建设陶瓷人才培训与人才交流中心。——建设省级醴陵陶瓷技术工程中心。(3)基础设施支持平台——基础设施的完善。——建设28.89万平方米的货场、停车场和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基地分中心。——建立陶瓷口岸办公室等机构;——建设良好的陶瓷投资、生产、经营政策法律环境。(4)市场化平台——建立陶瓷特色产业基地信息中心、陶瓷公共销售网络系统和醴陵陶瓷销售服务中心等。——引进2-3家银行或者金融机构落户基地。——引进或者成立1家信用担保公司。——引进或者成立法律、咨询、人才交流、人才培训、企业资信评价等中介公司各1-2家。(5)公共管理平台(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依据(1)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认定管理暂行办法》,2004年12月。(2)湖南省科技厅,《2005年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示范工程重大专项指南》,2004年12月。(3)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立湖南醴陵陶瓷科技工业园的批复》,(湘政函[2003]114号),2003年6月10日。(4)醴陵市人民政府,《醴陵市陶瓷科技工业园投资优惠管理办法》,醴陵市人民政府第2号令,2003年3月27日。(5)湖南四达科技评估有限公司,《醴陵市陶瓷科技工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2002年11月。(6)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醴陵城市总体规划图及土地使用规划图》,2001年。(7)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发展战略概念规划》,2001年。(三)项目的主要结论和建议1项目的评价结论在基地规划上,是在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充分分析了国内外市场和国内外生产技术、工艺,并且与当地政府、企业和省内专家进行沟通、咨询,规划方案是可行的。在技术和产品上,醴陵陶瓷生产有1700多年的历史,技术上是成熟的,特别是近几年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在市场上有良好的声誉。在经济效益上,到2007年实现陶瓷产值100亿元,陶瓷产业增加值达到43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55%,实现利税22亿元;对经济的贡献率可达51%,平均每年拉动国内生产总值6.3个百分点,出口创汇4亿美元,总投资利润率为33.49%,总投资利税率为50.03%。到2010年实现陶瓷产值200亿元,陶瓷产业增加值达到90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60%,实现利税44亿元,有良好的收益。在社会发展上,基地将为社会提供18万人的就业机会,将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综上所述,醴陵陶瓷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成后,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目标、技术创新目标、经济效益目标、社会效益目标和环境建设目标,是完全可行的。2措施(1)建立陶瓷特色产业基地发展领导机制(2)建立高效率的投融资体系(3)创立和保护好醴陵陶瓷品牌(4)成立醴陵陶瓷行业管理协会(5)园区企业推广清洁生产3、对省科技厅的几点请求(1)请求省科技厅对醴陵陶瓷工业天然气燃料窑炉改造进行立项,并且在资金上给予支持。(2)请求省科技厅在醴陵建立省级陶瓷工程技术中心。
4.主要社会、经济指标表1-1湖南醴陵陶瓷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目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07年指标2010年指标备注1入园企业数量个3343南区3个,北区30个2辐射园外企业数量个500450家庭作坊不计3园区内生产总值亿元701404辐射园外生产总值亿元30605新增加就业人数万人8126实现税收亿元13.9627.927实现利润亿元8.0416.088出口创汇亿美元489园区内总投资亿元18.5923.099.1园区内基础设施投资亿元3.74/9.2吸引企业投资亿元14.854.510日用陶瓷产量亿件255011工业陶瓷产量万吨306012培训人才数量万人次222313总投资利润率%33.3914总投资利税率%50.03
二陶瓷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的意义醴陵的陶瓷产业凭着她辉煌的历史、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自然条件而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一席。经历了由陶到瓷,由粗瓷到细瓷,由普通日用瓷到门类齐全的中高档出口日用瓷、陈设艺术瓷、电瓷、工业陶瓷、建筑卫生陶瓷和特种陶瓷的发展过程,目前已成为集日用陶瓷、特种陶瓷、建筑卫生陶瓷三大类,一个有4000多个品种的陶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但是,近年来,中国有陶瓷五大产区,山东淄博、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广东佛山,这样的专业陶瓷市场建设近几年风起云涌。争夺中国陶瓷名城,把各自的陶瓷产业打造成全国甚至世界陶瓷业的领跑者,无疑是他们倾力追求的。佛山正式启动以提高区域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价值为目标的陶瓷区域品牌战略。一是向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申报禅城区为“中国建筑陶瓷出口基地”,已于去年10月得到正式批复并挂牌;二是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申请注册的“佛山陶瓷”商标,现已正式受理并进入公示阶段,整个公示期将在今年的3月结束;三是积极向国家有关协会申报“中国陶瓷名都”的区域品牌。景德镇正在建设一个国家陶瓷科技城。主要是围绕“一个中心和四个基地”的统一部署来规划和建设,要高标准建设好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陶瓷新技术研发基地、产业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陶瓷商贸与国际交流中心等四个基地。潮州正在实施国家日用陶瓷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在《潮州市国家日用陶瓷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规划》中提出:到2007年基地陶瓷总产值要达到300亿元,年增长率达25%;日用陶瓷产量达78亿件,占全国的35%以上,其中出口54亿件,年增长率达20%,创汇13.5亿美元;国际市场占有率达30%,产品竞争力居世界同类产品中上水平。2010年基地陶瓷总产值要达到518亿元,年增长率达20%;日用陶瓷产量达135亿件,占全国的40%以上,其中出口82亿件,年增长率达15%,创汇25亿美元;中高档产品占60%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约35%,产品竞争力居世界同类产品上层水平。作为全国陶瓷最大的产区之一,已形成工艺瓷、日用瓷、卫生洁具“三驾马车”齐驱局面的潮州,正举全市之力,发挥各陶瓷专门镇的潜力,全力打造陶瓷产品研发中心、制造中心、集散中心,使潮州成为名符其实的全国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陶瓷产区。山东省淄博市以创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为契机,把新材料产业作为调整工业经济结构的重大突破口来培育。淄博市先后与中科院、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著名科研机构、高校签署合作协议,成为他们的成果孵化器,100多项成果被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强大的科研力量、快速的转化能力和优良的发展环境促进了淄博新材料产业的大发展。其中,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金属新材料、纳米材料、稀土材料、人工晶体等产业发展迅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大力发展高技术陶瓷是淄博陶瓷业发展的必然趋向。高技术陶瓷是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领域,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今后,以陶瓷新材料为主的新材料将是淄博市新材料产业基地的支柱产品。今后的新材料产业发展将以陶瓷为主,广泛开发航空、日常生活、机械等领域的应用材料及边缘性的新材料产品。福建德化县实施“科技兴瓷”发展战略,实现了陶瓷产值、陶瓷生产模式、企业管理模式、贸易方式和陶瓷业的科技含量等五个历史大跨越。正在利用国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科技力量,加快陶瓷科技成果转化,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福建省陶瓷产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特别是帮助德化县以及泉州的陶瓷产业集群推广应用新技术,开发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实现陶瓷产业技术升级,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并且在德化建立了福建省陶瓷产业技术开发基地及中国轻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分站。外省几大陶瓷材料产业基地的发展态势、发展措施等(见表2-1)对醴陵陶瓷产业带来的挑战,如果不通过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醴陵将从全国五大基地中淘汰出局。因此,建设湖南醴陵陶瓷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有下面几个意义。湖南醴陵陶瓷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产业发展规划PAGEPAGE96表2-1我国几大陶瓷产业基地发展情况对比表基地名称产业规模优势产业发展规划重大举措发展评价广东佛山2004陶瓷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4.5亿元,同比增长17.9%。建筑陶瓷和卫生洁具已占全球产量的25%和5%,在国内外具备了较高的区域知名度,具备了打造国内国际著名区域品牌的基础。建筑陶瓷和卫生洁具、陶瓷装备制造等。到2010年,佛山陶瓷规模要由目前的200亿元发展到500多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5%以上,产区内的中国名牌产品要由目前的7个增加到12个,中国驰名商标新创5件,新增陶瓷上市公司5家。将实施“6个1”工程:整合品牌资源,打造一个包括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品牌体系;整合行业资源,组建一个行业协会;整合服务资源,培育一个流通宣传平台;整合文化资源,建造一个陶瓷文化博物馆;整合技术资源,形成一个高水平的技术创新体系;整合人才资源,开设一个陶瓷产业人才培训平台,在佛山科技学院增设陶瓷技术学院建造4个基地:陶瓷清洁生产基地和陶瓷装备制造基地和工艺美术陶瓷产业基地、陶瓷色釉料生产基地。南国陶都山东淄博2003年全市共有陶瓷工业企业563家,实现销售收入146亿元。与佛山、唐山同称为全国三大建筑卫生陶瓷基地。淄博市的日用陶瓷规模和效益居全国前列。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工艺美术陶瓷、高技术陶瓷、等。2007年淄博市陶瓷行业年销售收入力争达到400亿元以上,年均递增30%以上。以创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为契机,把新材料产业作为调整工业经济结构的重大突破口来培育。淄博市先后与中科院、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著名科研机构、高校签署合作协议,成为他们的成果孵化器,100多项成果被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申报中国陶瓷名城
表2-1我国几大陶瓷产业基地发展情况对比表(续)基地名称产业规模优势产业发展规划重大举措发展评价景德镇陶瓷产品已发展到13个大类,250多个系列,2000多种器型,5000多个花面。日用陶瓷建设成为全国陶瓷新技术研发基地、产业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陶瓷商贸与国际交流中心等四个基地。建设好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陶瓷产业基地。瓷都湖南醴陵醴陵陶瓷企业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2003年,日用陶瓷产量占全国总量的5%,占全世界总量的3%左右;电瓷产量也在全国占有相当大的部分。醴陵市陶瓷产业增加值占全国轻工行业增加值的1.05%日用瓷、电瓷到2007年,全市陶瓷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33亿元,陶瓷产业实现税收10亿元,出口创汇达到4亿美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企业群,发展壮大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一批具有较高市场竞争力的名牌拳头产品,把陶瓷特色产业基地建成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瓷都河北唐山产品品种、花色达数千种,年产日用瓷1.8亿件,其中80%以上出口国外;卫生瓷年产350万件,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日用瓷、卫生瓷。重振“北方瓷都”之名。批准唐山建设“国家火炬计划陶瓷产业基地”北方瓷都广东潮州市全国最具活力的陶瓷产区;2003年,陶瓷出口额居全国各陶瓷产区之首,陶瓷产品远销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最大的工艺瓷、日用瓷、卫生洁具生产基地和电子瓷基板生产基地。工艺瓷、日用瓷和卫生洁具,电子瓷基板.2010年基地陶瓷总产值要达到518亿元,年增长率达20%;日用陶瓷产量达135亿件,占全国的40%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约35%,产品竞争力居世界同类产品上层水平。发挥陶瓷专门镇的潜力,全力打造陶瓷产品研发中心、制造中心、集散中心,使潮州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陶瓷产区。中国瓷都(一)有利于整体提升陶瓷特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改造传统工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一是陶瓷企业规模“小而散,散而乱”,档次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单个企业的发展对经济总量影响甚微。这是制约我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障碍。2004年,醴陵有436家陶瓷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的规模企业有114家,规模以下陶瓷企业达300多家,家庭作坊有上万家。从工业总产值看,规模企业、规模以下的企业、
陶瓷个体各占三分之一。从产值增长速度来看,规模以下的企业、
陶瓷个体、规模企业、同比分别增长了17%、11%和7%。因此,醴陵陶瓷企业需要通过特色产业基地来扩大企业规模,规范管理。二是科技含量不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差。2003年工业统计年报显示,醴陵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9个,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仅2个,1000万元以下的97个,占单位数的65.1%,这些企业大都是近年新办或者是集体企业改制后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由于受人才资金的制约以及自身体制缺陷的影响,其市场开拓、技术开发和管理创新能力一时很难提高,其经营成本相对要高些,导致我市支柱产业的整体优势和规模优势无法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两个面;一是产品档次不高,科技含量不高且附加值低。我市虽然有十几个企业有高新技术产品,但没有一个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仅占全部工业产值的3.9%;二是缺乏管理创新机制。我市工商企业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改革不彻底,导致有的企业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在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等实质内容上收效甚微。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需要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改进产品质量。三是需要利用特色产业基地的公共平台,解决阻碍企业发展的大小问题。目前来看,陶瓷企业发展就受到了环保问题、能源问题等因素的制约,其中许多因素是公共问题。例如,醴陵市要创建烟尘控制区6.16平方公里,建设城市噪声达标区6.25平方公里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就需要把燃煤窑炉改建燃轻油、电、气等清洁能源窑炉问题,削减现在烟尘排放量8000多吨,二氧化硫排放量4000多吨。需要建设瓷泥废水综合处理设施,每年处理瓷泥废水上千万吨,解决瓷泥废水污染渌江的问题。湖南醴陵陶瓷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将重点进行关键技术、公共技术开发、推广和应用,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四是技术装备相对落后,技术层次偏低,需要高新技术提升。醴陵陶瓷工业已有一定的基础,但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当今我国陶瓷工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之际,已成为困扰醴陵陶瓷工业生产迈向新台阶的主要障碍。以日用陶瓷工业为例,许多企业仍然依靠手工和半手工操作方式,技术水平低下。到2004年止,企业平均机械化程度只有13.8%,半机械化和机械化操作的工人相加也只有49.7%,有些厂矿手工操作的工人数高达80%.有相当一部分陶瓷设备已经到了迫切需要改造或者报废的程度。(二)通过基地的功能,整合产业资源,促进陶瓷企业集群一是陶瓷企业没有行业协会,没有准入制,没有行业规范。醴陵市的经商传统、家庭作坊、创新意识等所代表的地域文化,对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最基本的"养料"作用,但也使醴陵的陶瓷企业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突出表现为物欲化倾向强烈、功利性强、目光短浅、缺乏战略等。企业在经营中崇尚金钱万能,忽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注重近期效益和自身经济利益,忽视长远效益和社会效益;重视硬件投资,忽视软件投入;渴望获得人才,却忽视尊重和培养人才;注重独立经营,缺乏合作信任的精神。这对集群建立信誉、稳步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二是陶瓷企业内部组织化程度不高,同业无序竞争现象严重。醴陵陶瓷企业缺乏核心企业不强,内聚力薄弱,相互支援、相互依存的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尚未形成,必要的价格协调机制没有完全形成,一旦某种产品市场相对饱和,就会出现竞相压价的恶性竞争局面。这种无序竞争的加剧,虽然有企业数量众多、产品与市场相似、技术缺少差异等原因,但不可否认,醴陵陶瓷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组织与协调。三是缺少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全球化竞争的压力使中小企业面临许多考验,中小企业独立发展难免力量薄弱,而借助中介服务机构的力量,则可强化区域内企业间的彼此合作,避免相互恶性竞争,降低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提高企业生存与发展能力。而我国企业集群发展中恰恰缺少企业协会、商会、会计、法律、培训、咨询等非政府性质的中介服务机构为集群内企业服务,企业难以提高生产效率。四是缺乏统一的规划。醴陵陶瓷企业多为传统产业的小企业的聚集,企业虽然通过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等不同方式进行技术创新,增强了企业竞争优势,提高了集群竞争力。但是,由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科技人才较少,缺乏足以保障持续进行技术创新的资金和研发力量,造成推动技术创新的力量十分有限。同时,由于地域集中度较高,技术层次与科技含量低,产品结构较为相似,又缺乏相应机制和有效法律法规保障的条件,集群内企业创新存在正外部效应,需要行业的战略规划与统筹协调。湖南醴陵陶瓷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功能特点将促进了陶瓷产业的企业集群。一是通过公共平台,集聚发展陶瓷高新技术产业所需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同时这些资源的逐步集聚也增加了基地的科研气氛和竞争能力,利于各组织的合作,促进技术、资源和信息交流与共享。二是试验示范功能。以陶瓷高新技术为先导,以企业化管理为手段,进行生产、科研、试验、示范、培训等经济和社会活动,研究、开发、引进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并在基地内进行试验示范是其基本功能。通过示范、培训、培养陶瓷科技人才,强化当地陶瓷科技队伍建设,普遍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和基本生产技能,培养造就具有一定的科技水平,能基本运用现代技术,了解信息的新型工人。三是孵化功能。孵化功能主要是陶瓷高新技术研究成果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两方面,在基地内,科技人员对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开发和市场开发,使这些陶瓷高新技术成果在基地这个“孵化器”内孵化成适合市场需要的、技术上成熟的商品。因此,陶瓷企业各有自己的优势,通过陶瓷特色产业基地平台,各个企业自动寻找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特长,进行分工合作,整体参与市场竞争。(三)有利于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陶瓷生产资源是有限的,是不可再生的,合理开发陶瓷生产资源是醴陵陶瓷特色产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主要有能源、原材料问题。一是醴陵陶瓷能源消耗大、利用率低。调查结果表明,在陶瓷工业生产成本中,能源消耗要占30%左右,在醴陵,用于能源的平均成本费用更高达40%,为各项成本费用的首位。据统计,醴陵陶瓷工业热利用率极低(热效率为20%一30%),仅为发达国家的1/2(陶瓷工业发达国家热效率为50%一60%)。大部分热能消耗在排烟、排热损失,窑车、窑具蓄热损失,窑体散热损失,辐射热损失,化学不完全燃烧的燃料损失以及其他人为的浪二是原料是陶瓷工业生产的重要物质条件,陶瓷工业的生产过程也就是原料的消费过程,陶瓷原料的质量和节约使用,对提高陶瓷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积累起着重要作用。从物质形态来说,陶瓷原料构成产品的主要实体,它们的质量决定着陶瓷产品的质量;从价值形态来说,在产品成本中,陶瓷原料费用占相当大的比重,随着陶瓷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个比重还有继续提高的趋势。但目前醴陵陶瓷原料加工工业比较落后,没有专业化的陶瓷原料生产厂,瓷厂基本上是将天然状态或粗加工的原料直接进厂,致使原料质量波动很大,严重影响陶瓷产品质量,适应不了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醴陵的原材料的储量约7000万吨,按每年30万吨的速度使用,可以开采200年,煤的储量有百万吨,开采使用100年,因此就需要有计划的开发和高效率的使用。一方面,陶瓷特色产业基地需要对资源进行保护和有计划的开发利用。由于醴陵陶瓷前期发展走的是资源依赖型、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导致醴陵将要面临着资源逐渐枯竭、资源循环利用率低、污染排放量大、生态环境脆弱的沉重压力。为避免陷入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发展的恶性循环,需要统一管理的陶瓷特色基地。另一方面,陶瓷特色产业基地将促进资源的高效率使用。特色基地的公共平台,可以对关键技术、公共技术的开发等减少各自为战的重复投入;开发新技术、新工艺等减少资源的依赖程度;利用公共信息平台、公共销售系统等减少运营成本;通过企业集群等减少交换成本,提高公共设施和资源的使用率等。(四)有利于发展和壮大醴陵陶瓷品牌,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需要伴随着商品经济及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品牌已不仅仅是企业商品一种简单区别性标志,而是否拥有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品牌已经成为事关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醴陵特色产业基地通过品牌的建设,品牌的保护,有利于企业整体参与市场的竞争。中国陶瓷协会有关负责人指出,虽然我国成为陶瓷生产大国,但由于缺乏知名品牌,特别是国际知名品牌,因而产品主要以价格优势进入国外中低档市场。陶瓷企业需要完善的经济法律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需要技术市场,需要提高企业品牌管理水平,需要防止假冒伪劣产品产生,需要解决企业目光短浅,过分重视眼前利益;重外表轻内容;重广告轻营销;重知名度轻美誉度;重价格轻服务;重洋轻土等观念。所以陶瓷特色产业基地将整体进行战略规划、品牌建设与维护、整体营销、广告创意等公共平台的建设,为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五)有利于醴陵市提高整体的经济实力,实现“跻身省三强”的战略
2005年,醴陵市委市政府决定“奋战四年,跻身三强”,即力争在2008年,确保在2010年实现“跻身省三强”的目标,而陶瓷产业在醴陵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来看,陶瓷对醴陵市的快速发展的贡献率是较大的。醴陵市工业增加值达到46.91亿元,比2003年增长13.4%。而
2004年全市共生产日用陶瓷12.4亿件,是1999年的2.72倍,比2003年增长27.4%;工业陶瓷18.3万吨,比1999年增长89.9%,比2003年增长15.0%;全部陶瓷工业总产值50亿元,是1999年的2.56倍,年均增长21.4%。以上数据都超过醴陵生产总值增长率水平(12.4%),其拉动系数0.58,这表明醴陵的陶瓷产业每增长1%,将拉动醴陵经济增长0.58%。从经济总量的比例来看,陶瓷产业是非常重要的部分。2004年全市陶瓷生产总值过50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93.17亿元的一半以上。从企业数量来看,醴陵市现有规模企业近2000家,其中从事陶瓷生产的规模企业就有436家,占总数量的21%以上,主要分布在市区、城郊东部及南部地区(还有上万家陶瓷作坊)。从规模企业数量来看,醴陵市有规模以上企业有200余家,其中陶瓷企业有114家,规模以下企业322家。占据了一半江山。
三建设陶瓷特色产业基地的优势醴陵陶瓷的生产经过1700多年的发展,其主要优势表现在文化、技术、资源和人才等方面。(一)文化优势陶瓷从古到今一直是中国的一个优势产业,也一直是中国闻名世界的一个重要之处,“CHINA”的英文意思就是“瓷器”。而湖南醴陵、江西景德镇和福建德化则是中国的三大陶瓷产业区,占据着中国陶瓷产业的绝对地位,号称中国的三大“瓷都”。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文化背景。醴陵陶瓷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早在东汉时期就有大规模的陶器作坊,当时就能生产出布纹清晰、火候较高的壶、碗、罐等陶瓷产品。醴陵群力艺术陶瓷有限公司是醴陵陶瓷行业的杰出代表,其独特的釉下五彩陶瓷生产工艺享誉中外,先后于1909年、1915年获得意大利都郎博览会最优奖、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质奖,公司生产的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用瓷闻名于世,先后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钓鱼台国宾馆、联合国大厦等生产专用瓷,还为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生产过馈赠外国首脑的精美礼品瓷,2003年又为党的十六大会议和新一届政治局常委生产了专用瓷,具有良好的“口碑”。(二)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概述:、龙头企业(列表或者典型说明)。一是醴陵具有一定产业发展规模与水平。规模企业有114家,资产达20亿元以上,生产规模可实现产值70亿元以上。陶瓷企业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日用陶瓷产量占全省的95%,占全国总量的5%,占全世界总量的3%左右;电瓷产量也在全国占有相当大的部分。醴陵市陶瓷产业增加值占全国轻工行业增加值的1.05%,占全省的5.4%。陶瓷产品在全省出口产品中排第7位。二是醴陵陶瓷产业从产品结构上分析,具有以下三大特点:(1)总体上是日用陶瓷与工业陶瓷为主体,建筑卫生陶瓷相点缀。陶瓷企业有436家,其中日用陶瓷企业255家,占58.6%;特种陶瓷企业171家,占39.2%;其它陶瓷企业10家占2.2%。
(2)近五年来日用陶瓷和工业陶瓷发展很快,每年的增速都上了两位数,出口量更是一浪冲过一浪。表3-1近六年醴陵陶瓷产量情况表项项目年度主要产品产量日用陶瓷(万件)工业陶瓷(吨)产量比上年(%)其中:出口比上年(%)产量比上年(%)1999年4565913.51757826.4974214.42000年5321616.62248527.911349916.52001年6076814.22588315.112590010.92002年7668926.23276826.614238513.12003年9759827.34325632.015913511.82004年12400027.4//18300015.0(3)新型陶瓷产品层出不穷,炻瓷产业异军突起,从2000年开始取代日用细瓷在日用陶瓷中处于主导地位。80年代中期以后,醴陵炻瓷经过近20多年的开拓,已发展到50多家,年产量约3亿件。炻瓷以其造型新颖、装饰雅致、科技含量高赢得了广大商家和用户的青眯,在各种产品交易会上分外着眼,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出口量占了醴陵出口总量的70%。醴陵的炻瓷企业以湖南华联瓷业有限公司为代表,将醴陵的瓷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2003年华联生产炻瓷3682万件,年产值已达1.67亿元,销售收入达1.3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209万元,成为醴陵瓷业界的姣姣者。
三是有许多知名企业。例如,湖南华联瓷业有限公司、湖南醴陵市浦口高压电瓷电器有限公司、湖南泰鑫瓷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的日用瓷、电瓷、功能陶瓷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另外一些陶瓷生产知名企业还有:湖南国光瓷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醴陵火炬电瓷电器有限公司、、湖南省电力电瓷电器厂、湖南安沙尼传质设备有限公司、湖南港鹏实业有限公司、湖南省天博瓷业有限公司、醴陵湘强陶瓷制造有限公司等(详细情况见表3-2)。先进的陶瓷技术为醴陵瓷业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知名的龙头企业这后起者提明了方向。表2-32003年醴陵市陶瓷重点企业主要经济数据(单位:万元)序号企业名称主导产品资产总计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01湖南国光瓷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日用瓷92046.014359.213683.32044.8984.102醴陵浦口电瓷电器有限公司电瓷1847.27499.13611.5143.3343.603湖南省电力电瓷电器厂电流互感器11281.15434.04603.0-986.6272.004湖南省醴陵陶瓷机械厂陶瓷机械5151.92122.01514.5-3.024.805醴陵市国荣瓷厂日用瓷1507.51007.71219.3-58.786.906醴陵市特种电瓷电器厂电瓷1924.23828.11511.1--129.807醴陵市兴校瓷厂日用瓷850.11800.81516.0-11.9101.908醴陵市流星潭厂日用瓷579.81482.81701.413.344.309醴陵市泰山特种变压器厂复合冷却器1553.91847.31505.399.5117.310醴陵市长丰瓷厂日用瓷915.11112.41084.70.659.911醴陵市楚华陶瓷实业有限公司炻瓷697.61910.61622.7108.9195.512湖南华联瓷业有限公司炻瓷10095.116629.014361.34208.6352.013湖南安沙尼传质设备有限公司化工填料1048.1753.7512.350.569.514湖南省天博瓷业有限公司日用瓷3180.13852.83026.9378.6362.315湖南泉湘陶瓷有限公司炻瓷套具1530.72383.02490.376.0102.016醴陵市联合陶瓷制造有限公司日用瓷713.0--825.0-20.270.017醴陵市升华实业有限公司日用瓷770.71248.31065.5-33.951.018醴陵湘强陶瓷制造有限公司日用瓷3186.56240.64810.5-271.9244.219湖南醴陵火炬电瓷电器有限公司断路器瓷套21272.25288.56654.910.9685.520醴陵市嘉兴瓷业有限公司炻瓷1717.53504.73791.430.675.121醴陵玉茶瓷业有限公司日用瓷1807.33741.22620.4280.6123.522醴陵市嘉华出口炻瓷厂炻瓷761.62089.51643.812.0123.223醴陵市仙凤瓷业有限公司日用瓷601.42071.91367.118.274.524醴陵市东尼陶瓷有限公司日用瓷455.0--1200.035.0126.025醴陵市渌江发展实业总公司日用瓷454.31172.71038.5-26.082.226醴陵市欣荣瓷厂日用瓷679.1936.5819.2-28.933.327醴陵市泰鑫瓷业有限公司陶瓷过滤网2408.55568.93851.0336.9280.0(三)具有较强的科技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一批的科研技术一是人才基础。1700多年的陶瓷发展历史,祖祖辈辈的遗传,使醴陵造就了一大批熟练的科研人才和技术工人。原设立在醴陵的省陶瓷研究所培养了很多的科研人才,省陶瓷技校和醴陵职专却为醴陵培育了大量的陶瓷技术工人。湖南省轻工学院、陶瓷职业技术中专培养了近万名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二是醴陵市科技资源较丰富,科技实力较强。到2004年止,醴陵市共有湖南陶瓷研究所等专业开发研究机构2个,科技情报与文献机构1个,陶瓷职业技术中专一所,正在筹划与省轻工业专业学校合作建立陶瓷技术学院,筹划与清华大学合作创办国际陶瓷研究院,另外与天津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外八十余家知名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以院士、教授、博士、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技术工人为特色的专业技术梯队正在形成,从事各类科技活动的人员23300人,2001-2003年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24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科技部项目55项,申请专利327项。三是醴陵拥有一大批达到世界领先或国内领先水平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陶瓷科技成果。如:釉下五彩瓷、骨玉瓷、康玉瓷、成型微波干燥线、环保型硅钙一次性餐饮具、大红系列产品、炻瓷、冷等静压成型和低温烧结技术、大型电真空陶瓷管、轻质陶瓷、耐磨瓷及粘接技术、550千伏六氟化硫瓷套等,开发出了轻质陶瓷、杀(抗)菌陶瓷、颜色釉日用瓷、750kv超高压电瓷、高温精密浇铸陶瓷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四是有许多新技术。醴陵还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也为醴陵陶瓷产业提供了很大的优越性。如原料制备中的喷雾干燥塔,成型中的滚压机、高压注浆和冷等静压成型机,施釉和装饰方面的电隧道窑、节能型推板窑和燃气隧道窑、棍道窑、梭式窑等。湖南国光瓷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还实现了烧成窑炉的全自动电脑控制。(四)市场优势到2010年,在市场需求量方面,陶瓷市场表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在国际市场需求量上,结构陶瓷为9.99亿美元,电子陶瓷为95.92亿美元,陶瓷涂层为15.5亿美元,化学反应及环境相关陶瓷为26.36亿美元。世界特种陶瓷将达到400亿-425亿美元。日用陶瓷出口达75亿件,出口金额15亿美元。在国内市场上来看,日用陶瓷为92.20亿件,卫浴陶瓷为82百万件,陶瓷墙地砖为22.95亿平米。在市场网络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醴陵市陶瓷产品行销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出口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的稳定的产品忠诚度高的消费群体,形成了以醴陵为基地,占据全国,辐射世界的网络。(五)具有较优的产业发展环境醴陵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陶瓷科技工业园的产业发展平台、经济基础能够满足产业投入、陶瓷产业界的科技创新意识、资源条件1资源优势醴陵是我国著名的“瓷城”,蕴藏有较丰富的陶土、瓷土、耐火泥,提供了发展陶瓷工业的资源条件,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陶瓷出口迅速增长,给我市的陶瓷企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据有关部门估计,其高岭土储量大约7千万吨,可供瓷业开采百年以上。还拥有许多的大小煤矿,开发潜力也相当大。醴陵正在积极建设“川气入醴”工程,到时将拥有更加优质而廉价的燃料,将大大地降低产品的成本,而使醴陵的陶瓷产业具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2经济优势一是经济稳步发展,经济地位逐步提升。2004年醴陵市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国内生产总值93.17亿元(当年价),比上年增长12.4%,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完成财政收入5.03亿元,增长20.6%;农民人均纯收入3994元,增长16%。二是经济效益明显改善,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2004年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2.9%。实现利税21616万元,盈亏相抵实现利润7293万元,其中83家盈利企业实现利润9365万元。三是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招商引资成果显著。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醴陵市投资的热度渐高。2004年,引进内资10亿元,利用外资2100万美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3自然、地理、交通优势(1)自然环境位置:醴陵位于湖南东部,东邻江西萍乡,西连湖南株洲。东经113°9′,北纬27°58′。地貌:醴陵属典型的紫红盆地,地貌类型多样,地质结构良好。气候:醴陵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2)基础设施电力:醴陵拥有22万伏变电站1个,11万伏变电站4个。通信:醴陵已开通程控电话14万户,可直拨世界各地。光缆通讯、移动通讯、图像传输等各项现代信息网络业务已经开通。供水:醴陵的日供水能力为10万立方米。投资4000万元建设的官庄引水工程保证市民喝上了“放心水”。供气:作为湖南受惠于“西气东输”工程的五个城市之一,醴陵市将于2005年与长株潭同时通天然气。(3)交通条件醴陵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交通方便快捷。公路:醴陵交通十分便利。320、106两条国道和即将动工的上瑞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沟通南北。全市村村通公路、乡乡通油路。铁路:醴陵紧邻我国南方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株洲。浙赣复线、醴茶线穿境而过。航空:醴陵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仅90公里,驱车沿高等级专用公路60分钟即可到达。4政策优势为加快特色产业基地的科技工业园的发展,醴陵市人民政府于2003年出台了《醴陵市陶瓷科技工业园优惠管理办法》和《工业企业优惠政策》[醴政发(2003)20号]。适用范围: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投资密度在35万元/亩以上,及其他特殊企业。土地优惠:土地出让期限可达50年,转让价款仅为2万元/亩,如果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2000万元,预交60%的价款享有优先选址权。收费优惠:工业园建设,环保,消防等有关证照只收工本费,其他费用免收,企业用水免收开户费。服务:工业园企业交全资料后各种办证可以委托管委会办理,管委会不费用,分别在1-5各工作日内办理。工业园实行封闭式管理,未经管委会批准任何机构不得进入工业园进行任何形式的检查和乱摊派,乱罚款,否则必将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其他:凡进入陶瓷科技工业园的企业除享受本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外还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等各项优惠政策。(详细内容见附件6、7)
四陶瓷产业市场分析(一)国际市场分析高质低产已成为当今陶瓷生产发展的趋势,人们对陶瓷的需求逐渐增加,预计今后五年内,陶瓷市场将保持旺销势头。究其因如下:(1)陶瓷产品结构的合理调整,迎合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为了适应国际市场消费的新趋势,英、德、中等国家重要生产和出口国,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从生产日用陶瓷转向生产高科技陶瓷,并开始向艺术化等方面发展。
(
2)陶瓷产品的趋向为高质低产,陶瓷产品总量将逐渐减少。目前,日本与台湾一直是亚洲陶瓷生产技术最高、质量最好和出口额最大的地区,近年因资源减少、工人费用高造成利润率下降,已开始转向低产高质。
(
3)欧美国家陶瓷进口量猛增,其市场大有可为。近几年来,虽然英国、德国等国陶瓷进口量减少,造成欧美市场的供应缺口。但是东欧的几个主要陶瓷餐具生产国对西欧出口呈上升趋势;成套的餐具在欧美仍有很大市场,销售约占总销量的60%。
(4)陶瓷产品进口税的降低,刺激着陶瓷产品的国际流动。为扩大陶瓷产品加快进口,澳大利亚从1988年起已经连续降低瓷器、艺术装饰陶瓷产品的进口税;从而使陶瓷进口额猛增10多倍,台湾则将瓷砖进口税从35%降至17.8%后又减少至12.5%。
(5)陶瓷工业在我国发展较快,销售市场逐渐转旺。我国是一个陶瓷生产大国,对陶瓷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1国际陶瓷需求量不断增加陶瓷工业可说已相当成熟,种类包括日用瓷、卫生瓷、建筑瓷、艺术瓷、工业瓷和陶瓷用原料及设备等六大类。据中国陶瓷协会提供的最新信息,我国已成为世界陶瓷生产大国,特别是日用陶瓷,已出口至世界166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总量与出口金额均居世界首位。
统计显示,2001年我国日用陶瓷产量达120亿件,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2002年出口为35.38亿件,出口金额为7.12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16%和17.8%。根据有关部门,预计到2007年日用陶瓷出口达56亿件,出口金额11亿美元;到2010年日用陶瓷出口达75亿件,出口金额15亿美元。一份名为“欧美工程陶瓷到2005年的市场和战略研究”的报告,最近在英国出版。报告说,1998年欧洲的工程陶瓷市场销售额为12.86亿美元,同期美国的销售额为10.34亿美元。预计到2005年,欧洲的销售额将达到16.12亿美元,而美国则达到16.48亿美元;预期在美国增长率最高的是催化器载体,而在欧洲则是生物陶瓷。高技术陶瓷都具有优良的介电性能、耐磨性能、隔热性能、压电性能和透光性能。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功能陶瓷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品种日益增多,应用也越来越普遍。1999年美国陶瓷材料市场上,功能陶瓷的市场份额达到了63%。功能陶瓷主要应用于传感器、发光材料、光导材料、激光材料、电子元器件、磁记录材料等。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各种电子元器件的需求量不断扩大,而要求元器件尺寸越来越小,并且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自从90年代后期一直到2000年,美国先进陶瓷市场销售额稳步发展,年平均增长率达到8%。进入2001年,随着美国经济进入衰退,先进陶瓷的发展速度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BCC公司预计,先进陶瓷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将下降到5.7%。其中,电子陶瓷仍然将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虽然整体发展速度放慢,但一些新型的陶瓷材料将快速增长,如高温超导陶瓷、压电陶瓷和铁氧体材料,其它一些相对成熟的陶瓷材料的受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2000年,美国陶瓷材料的市场销售额为84.6亿美元,到2005年预计增长到112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5.7%(见表4-1)。表4-1先进陶瓷国际市场预测2000年亿美元)2005年亿美元)2007年(亿美元)2010年(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结构陶瓷5.417.368.329.996.3电子陶瓷54.7072.3680.9995.925.8陶瓷涂层8.6611.5913.0215.516.0化学反应及环境相关陶瓷15.7820.3622.5726.365.3总计84.55111.67124.91147.785.7世界特种陶瓷的市场规模大约为170亿美元,平均每年以7.2%的速度递增,到2000年将达到200亿-250亿美元。到到2007年将达到325亿-350亿美元。到2010年将达到400亿-425亿美元。2主要出口市场分析对醴陵陶瓷的出口品种来看,日用陶瓷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出口市场的特点分析如下。
——德国仿古瓷和咖啡具走俏。在日用瓷中,咖啡具较酒具好销,德国消费者大多数人喜欢淡雅的颜色;对艺术瓷一般喜欢明快、淡雅,艺术性高的,喜欢小动物的造型;各类瓷瓶中喜欢细长扁肚瓶;一部分知识阶层,热衷于原始艺术瓷,因而仿古瓷也比较好销。德国对铅溶出量限制很严,喜欢釉下彩。客商建议在图案上多些东方色彩,例如好的瓷雕人物,销路会很好。——法国铅镉高含量日用瓷滞销。法国从中国进口陶瓷(除陈设瓷)要申请许可证。在法国,马象征着幸福,孔雀有祸鸟之说。另外,法国人不喜欢黄色和绿色的花,大象鼻子朝下认为不吉利。在法国,消费者喜欢我国出口的花瓶台灯,以6英寸到18英寸产品最好销。法国市场对仿造欧洲风格的人物、动物、花鸟图案的瓷器比较看好,瓷动物造型小尺寸的比大尺寸的适销,含铅镉量高的日用瓷滞销。——西班牙偏爱东方特色花面。西班牙对日用瓷没有严格的含铅量的限制。该国商人反映我茶具、咖啡具配套方法较适合西班牙人的使用习惯,但花面缺乏特色。他们要求能反映东方特点的产品,如东方的亭台楼阁、龙凤等图案。西班牙进口瓷器按重量征税,重量轻的税就轻。——英国美术陶瓷需求强劲。英国陶瓷市场大部分由18头、21头茶具所占据,很小部分是茶壶、杯碟两类。消费者对瓷质洁白、造型优美、富有东方民族特色的产品颇为欣赏。英国进口陶瓷有含铅量的限制。英国除进口艺术瓷外,还进口大量美术陶瓷,我企业如在这方面开发新产品,将很有发展前途。——意大利钟情紫砂陶壶。其中图案为人物、花鸟的较为好销,山水图案次之,葫芦梅瓶和四方瓶也较受欢迎。意大利人喜欢鸭的图案,不喜欢黑色和菊花的图案。艺术瓷的仕女人像的小手指不能单独翘起,据说这种动作不雅。紫砂陶壶较为好销,但要藤把的,不要金属和塑料把的。意大利对产品含铅量检查很严。——澳大利亚流行铁瓷和铁石瓷。我对澳出口的陶瓷比重较小,但很有潜力,特别是艺术瓷有一定销量。澳对我陶瓷品的反映是:质量不过关,杯和碟花面颜色不均匀,不能配套;包装不够考究,纸箱过重,破损率大;有的产品含铅量超标;交货还不够及时,常常错过销售旺季。澳市场近年来流行铁瓷和铁石瓷,在陶瓷品进口总额中已占50%左右,目前仍在发展中。这两种瓷与我河南、山西、山东等地棕釉陶相仿,可以努力试制出口。——新加坡管制严销路窄。我瓷器在新加坡的销售以家庭为主,而饭店等各饮食行业则因新加坡的卫生法限制,多用塑料器皿。新加坡的陶瓷铅溶出量不得超过7PPM。此外,凡有崩裂破损的陶瓷均禁用,一经查获,除禁止使用外,并有被罚款的可能。——日本青睐旧瓷新包装。日本人夏季喜欢用瓷器,冬季喜欢用陶器,因冬季使用陶器有温暖的感觉。日本一般家庭、饭店、旅馆喜欢使用陶制的餐茶具、花盆、瓶、罐等,颜色都是一道釉的,如灰色釉、均红、窑变等。产品规格要求小型的,茶壶要求4英寸-5英寸;一般都是直把的,而不喜欢提梁的;壶嘴喜欢朝下。日本人喜欢仿旧陶器的艺术品。日商建议我对其多出口旧瓷,配上高级包装,既可防碎也可卖高价。日本喜欢仙鹤、乌龟图案,有延年益寿的意思。茶具配套,要避免“四”这个数字,日本人认为不吉利。——加拿大要求质优价廉产品。加拿大市场的瓷器销售以艺术瓷居多,雕塑类以人物为主,器皿以花瓶为主。我国产品要打开加拿大市场,一是要提高质量,二是要降低出口价格。加拿大要求瓷器图案色泽淡雅,以纯朴的底色衬以鲜艳的翠绿、梅红、金色、孔雀蓝等图案花纹为好,售价每件30-40加元,包装精美,适合作礼品。——美国要求产品图案淡雅明快。美国是国际上最大的陶瓷市场,目前我国产品在美市场的占有率不高,但发展潜力很大,只要我产品提高质量,加强宣传,入世后的销售前景可观。美国主要行销一个人用的5头,四人用的20头、八个人用的45头、92头大套茶具;咖啡具也比较好销;画面要求清淡素雅,线条简洁明快。3国际市场潜在新产品的需求美国政府颁布了一条法令,大力支持发展高新技术陶瓷等新型工程材料,其目标是计划在2010年以前,实现50%进口的贵重金属材料,将由高新技术陶瓷、复合材料和高聚合物等新型工程材料取代。日本科学技术厅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与宇部兴产公司、Shikibuu公司,最近联合研制成功一种用于宇宙联络飞船和喷气发动机材料的高新技术陶瓷材料。这种材料具有在1200℃时,每平方厘米可承受3.5吨重力的世界最高耐热性能,而且重量比传统材料轻30%左右。用它制成的喷气发动机,其燃烧效率要比传统材料制成的发动机高40%,燃烧时不会产生游离微颗粒,因而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据悉,美国日前研制成功一种新型陶瓷超导体。这种陶瓷超导体可以塑铸成柔软的细带状,其导电性能是家庭用铜导线的1200多倍。这种陶瓷超导体可以用于高效电缆、体积小而功率大的电动机、在电磁能缓冲层上飞驰的列车,以及医用人体手持扫描机等。
最近,德国科学家采用特殊工艺,研制成功一种极高的陶瓷。这种新型陶瓷,能进行压延、锻造和加工。它与其它金属一样,可以用来制造承受高压、高冲击提机械零件及各种电机零部件。
据称,国外高新技术陶瓷按原料组成分类为:氧化铝陶瓷、氧化铁陶瓷、氧化钛陶瓷、氮化硅陶瓷及金属陶瓷等等。其应用范围已由电容器、滤波器、点火器、磁头高级烹调器、保温器材、医疗器械和通信元器件等方面,迅速发展到航空、航天、卫星及半导体芯片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给中国陶瓷出口带来新的机遇。由于世界各国风俗习惯、消费水平的不同,我出口企业必须加强调查研究,才能达到适销对路的目的。据国外最近报道,自2000年以来,国外高新技术陶瓷工业,平均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0年,全球高新技术陶瓷市场的营业额可望达到1500亿美元左右。(二)国内市场分析从国内市场情况看,近年形势喜人,名特优新陶瓷产品供不应求,高档陶瓷和中高档卫生陶瓷十分抢手,质量好的传统产品继续畅销,滞销的只是质量差的产品。1国内市场总需求量增大,品种数量有一定的差异国内陶瓷市场是初级市场,是“没有开垦的处女地”,特别是生活日用陶瓷市场运作缺位。2002年,日用陶瓷国内消费总量为60多亿件,相当于出口总量的3/4,人均消费5件。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山东淄博、广东佛山,中国陶瓷五大产区可谓家喻户晓。从国内卫浴市场分析看,高档洁具市场份额约占10%。低档产品市场占有率约50%~60%,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档产品市场日趋激烈,市场竞争规范有序,品牌消费日趋深入人心,未来的洁具市场低档产品将会呈萎缩趋势,中档产品份额日趋扩大。所以,国内品牌企业应采取从大到强、内外开花的策略,在国内市场积极争夺国外品牌占据的中高端市场份额,同时积极扩大出口,以增强生存能力。2003年卫生陶瓷产量和出口量分别达到8000万件和1800万件,产值超过2000亿,据预测2004年卫生陶瓷产量将直逼1亿件。在未来五年,中国的新建筑面积平均每年要增加10亿平方米,另外估计还有16亿平方米的旧有建筑需要重建,这为中国建筑卫生陶瓷用量增加带来很大的机遇。1998年-2002年,我国陶瓷墙地砖产量从15.94亿平方米增长到了18.69亿平方米,增长了17.3%,年均增长率为4.1%。表4-2主要陶瓷产品国内市场预测2002年(亿件、亿平米)2005年(亿件、亿平米)2007年(亿件、亿平米)2010年(亿件、亿平米)日用陶瓷6171.2278.9792.20卫浴陶瓷0.620.690.740.82陶瓷墙地砖18.6920.1721.2522.952国内陶瓷企业竞争激烈国内陶瓷企业竞争激烈表现在:一是品牌意识不强,企业之间无序竞争,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出品单价屡创新低。陶瓷企业要发展,必须进一步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做精做优产品,做大做响品牌。二是企业优胜劣汰是趋势,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一些企业将利用淘汰机会扩大规模,加速扩张,中档产品的竞争格外激烈。三是市场保护越来越严格和普遍。这两年来,有实力的,营销意识比较先进的陶瓷厂商联合起来,走上了市场保护的道路,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使陶瓷市场的经营风貌有了巨大改观。现在各个省会特别是直辖市和陶瓷集散地,比较象点模样的陶瓷品牌几乎全部被经销商瓜分一空,抛光砖和瓷片的品牌特别抢手,一些经销商为了寻觅合作厂家颇费精神,甚至还不能如愿。现在这种经营模式进入了中小城市,多数较有实力的商家选择合作厂家时一定要对方是实行市场保护的,即一个区域只有一个经销商的,而且要求合作伙伴是严格保护市场的。市场保护制度使有能力的经销商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避免了恶性的价格竞争,也使陶瓷品牌更具有实际价值。因此,市场保护制度将趋于普及,没有能力作代理商的只好作分销商,较有实力的生产厂家多数已经搞了市场保护,2005年基本上都会实行市场保护。(三)陶瓷国内外市场的趋势1国际市场的趋势特点从国际市场来看,高质低产已成为当今国际陶瓷生产发展的趋势,消费者对高质量陶瓷的需求逐渐增加。根据有关部门研究预测,今后5年内,国际陶瓷市场将保持旺销势头。一是中国陶瓷出口在逐年增加,但价格偏低。根据中国国家海关总署的统计数字表明,2001年中国日用陶瓷产品出口16.78亿美元,比2000年同期增加10%,进口额为2561万美元,增加22.5%。中国是一个陶瓷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但陶瓷贸易额和单件产品创汇却很低,这主要原因是中国陶瓷产品的成本高、价格低。在美国中档陶瓷市场上,20头的陶瓷用品,日本产品的价格为80-300美元,台湾的为30-80美元,中国的仅有13-34美元,单件创汇中国平均仅有0.32美元,这远低于世界平均出口创汇0.87美元的水平,只相当于英同、日本的1/7,法国的1/3。
二是我国日用陶瓷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目前我国日用陶瓷年产量约140亿件,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5-70%,居世界首位。2002年,我国日用陶瓷出口83.23亿件,占世界出口总量的70%左右。近几年出口产品以餐具为主,其次是陈设艺术瓷。从总体趋势来看,再过5到10年,中国陶瓷将占领世界中档到高档陶瓷的巨大的份额。过去10到20年,中国日用陶瓷要进入美国高档酒店,是非常难的事,包括日本。现在到美国的高档酒店看看,中国陶瓷产品丝毫不比欧洲、日本的逊色。华光的盘子,在美国卖到6.99、7.99甚至12美金。“十几年前控制美国高档礼品市场的是英国、德国、美国本土、日本的品牌,现在这些品牌全部退出市场,别无选择。”中国陶瓷面临机遇。中国陶瓷,只要把品质做上去,逐步创造自己的品牌,在国内市场的空间也非常大。三是贸易壁垒在减少,但是技术贸易壁垒在加强。一方面,产品要求严格。中国是陶瓷生产古国,具备雄厚的生产基础和优良工艺;随着加入WTO,一些国家对我国设置的贸易壁垒在减少或消除。但是,市场对产品的绿色要求越来越高。“陶瓷含铅,铅对人体有害。美国对铅含量的要求,从过去的7PPM(百万分之一)降到现在的3PPM。美国陶瓷产品的质量诉讼,十有八九是在铅上面出了问题。”在国际上,需要“消费者的安全第一”的理念,需要“色彩营销”理念。另一方面,对中国的陶瓷进行反倾销案调查增多。2001年7月,印度对中国抛光砖反倾销案开展调查,结果应诉的只有一家,遗憾的是仅有的一家企业却因印度有关法规而不具备应诉资格,结果使我国陶瓷产品在印度被征收247%的惩罚性高额关税,以佛山为主的中国瓷砖基本上退出了印度市场。紧随印度之后,墨西哥、菲律宾发现了契机,相继对中国陶瓷实施反倾销措施。2003年2月,埃及对从中国进口的瓷器餐具采取反倾销措施,开始征收高达305%的关税。四是国际市场需要销售配套化。
销售配套化,是近几年来国际陶瓷市场出现的一个新特点。建筑、卫生陶瓷企业不仅谋求内墙、外墙、地砖系列产品的配套、卫生陶瓷本身的产品配套,而且还在于千方百计的谋求墙地砖和卫浴产品的配套,有的公司还根据一些人喜爱艺术品的特点,组织厨房、卫生间、客厅的配套产品,从而形成了陶瓷产品的配套生产和销售。例如,日本东陶机械公司生产水暖件、浴盆、化妆台、厨房设备和整体卫生间等系列配套化产品;中国赛纳公司开发的金装系列产品,形成了金赛纳洁具、金石抛光砖、金装爬墙砖等相互配套的建筑和卫生陶瓷产品。五是国际市场需求多元化、个性化。
由于消费者在生活水平、文化背景、艺术欣赏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进而对产品的需求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市场上单一品种的生产与销售很难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据预测,未来国际陶瓷市场将发生一系列明显变化,其主要特点表现在质量高、功能全、花色多、造型新颖,产品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在国际陶瓷市场上,产品朝着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正在朝着另一个方向——个性化方向发展。个性化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因此各个国家的陶瓷产品正在由大众化向个性化转变。如,美国式加长卫生洁具,以直线、棱角的突出,显示产品的力感、气势的美;法国式卫生洁具线条流畅,充满温情,富于诗意。体现出浪漫的色彩;而日本的卫生洁具则以精美绝伦著称于世,反应出日本人的精巧细致的美。2国内市场总趋势一是“价格战”,市场经济的必然过程。陶瓷产业的一个历史问题、一个现实问题不期而遇。历史问题是,陶瓷行业从80年代开始打价格战。现实问题是,记者从淄博陶博会上获悉的研究报告表明,陶瓷产业是一个微利产业。因此,价格战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价格战是陶瓷行业发展不可回避的阶段。价格战作为一种低级的市场竞争,不能真正影响到一个企业的平台,没有影响到企业文化。还没有进入到企业品牌、企业文化的竞争。
二是多功能融为一体日用陶瓷是主要的发展趋势。陶瓷以其细腻如玉的质地,晶莹剔透的品质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最近的研究表明,在生活条件日益提高的今天,陶瓷的身份不再只是工艺品,它的很多优点注定了它会成为受欢迎的日常用品,它耐热,利于环保,易清洗,多次使用依然光亮如新,并且可以放置于微波炉,同时它的外表美丽多变,作为日用品的同时充满了工艺品的魅力。三是中国国内的陶瓷需求在上升,但品质需要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陶瓷产品的要求层次会越来越高,高档次产品将成为今后陶瓷产品发展的主流。最近调查发现,目前中国的陶瓷产品多集中在中、低档次,据统计中国的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中60%-70%是中、低档产品,而日本的中、低档产品只占20%,意大利的中、低档产品率更低,仅为2%-4%。3陶瓷市场的容量
日用陶瓷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大的市场和价格空间。预计到2007年,将达到10亿多美元。工程陶瓷市场也相当活跃,预计2007年国内工程陶瓷的贸易额将达到750亿美元。电瓷等需求量大。预计到2007年,国际电瓷产量将达到5000万吨,年产值达到150亿元。
五陶瓷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思路与目标(一)陶瓷特色产业基地指导思想1指导思想坚持“专业、集聚、开放跨越”的发展方向,充分整合基地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努力营造创新创业发展平台,提升区域比较优势;坚持政府与市场推进相结合,加强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科技与资本相结合;突出陶瓷产业特色,形成产业集群,增加经济总量;充分发挥基地技术辐射与产业带动功能、资源集聚与整合功能、先进管理与运行机制示范功能,把陶瓷特色产业基地建成全国的技术创新基地和产业中心。2发展原则一是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原则。特色产业基地要依托醴陵陶瓷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通过发展陶瓷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陶瓷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产品关联度较高的产业集群区。立足现有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形成主导产业为目标,实施一批能体现特色和优势、市场需求量大、竞争力强的重大项目,培育一批陶瓷产品群、企业群。二是突出科技创新对产业的支撑和引领原则。特色产业基地的设计要有利于高新技术创新活动的集聚,有利于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密集,有利于高新技术改造提升陶瓷产业,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制度的创新,有利于推动醴陵市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牢固树立创新观。以观念的创新,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以体制的创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环境的创新,形成强大的发展动力;以技术的创新,促进和形成先进生产力。创新常常来自国家或集群内部企业间的互动中,因为在产业群中,新工艺、新技术能够迅速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易于被接受,使创新费用降低。这正如一位创新理论的先驱所说:“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并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地分布,而是相反,它们趋于集群,或者说成簇地发生。”三是产业集群化发展原则。陶瓷产业集群体现在整个对陶瓷产业集群的专注,把这个产业做出品牌,做出最好的质量和最低的价格来。表现在集群内企业间出于分工协作的需要而对生产链细分,最有益于提高效率。而且,集群内的交易费用比大公司内部的垂直融合更有效率,因为通过外包或者由集群内不同独立企业进行分工协作可以得到更低的价格与更高的效率。四是合理布局的原则。科学、合理配置陶瓷特色产业资源,形成以日用陶瓷的主体,以电瓷和工程陶瓷为“二翼”的格局。规范企业行为,切实保护醴陵陶瓷的品牌。(二)发展目标到2007年,陶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羽毛球社申请书
- 宏观经济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财经大学
- 2025年半自动PP捆包带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医疗设备耗材集中采购合同
- 现代企业如何通过绿色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某企业为例的初步评估报告
- 娱乐场所装修监理协议
- 电商网络购物平台的用户行为分析与研究
- 环境设计中的全球化与地区性文化特征的协调发展
- 2025年度围墙施工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合同
- 2025年度建筑工程保险代理服务合同
- 2024年通信安全员ABC证考试题库及解析(1000题)
- 中考数学计算题练习100道(2024年中考真题)
- 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指南2023
- 中药材仓储标准化与信息化建设
- 阴囊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 2024届高考数学高考总复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 DZ∕T 0051-2017 地质岩心钻机型式与规格系列(正式版)
- 《行业标准-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监督导则》
- 压力管道穿(跨)越施工工艺规程2015
-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及实施方案
- 《养老护理员》-课件:协助老年人穿脱简易矫形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