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Word版_第1页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Word版_第2页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Word版_第3页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Word版_第4页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Word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学设计一、教科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教材《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三单元第6课,以“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为要点构成本课学习内容。第一子目“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介绍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移活动及其产生的影响;第二子目“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介绍公元后的亚欧民族大迁徙的基本概况。本课既有学生熟悉的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中已涉及中国古代人口的迁徙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但本课中印欧人和亚欧游牧民族的迁徙,对于老师和学生应该说都是陌生的。但作为选择性必修内容,对于培养学生深入了解人类迁徙以及对区域文化的影响、进行历史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和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素养水平都是大有裨益的,所以又是必要的。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把历史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的高二学生,他们对历史学习有兴趣,自学能力强。经过高一的历史学习,观察、分析、归纳、表达能力都有了很大进步。但由于本课时间跨度大,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涉及的民族、地区多,知识信息量大,这部分内容对没有充分的涉猎和阅读的高中学生来说相对较远,是有难度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化繁为简,引导学生在研读史料中理解主干知识,感悟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三、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展示地图,在时空定位中,引导学生认识古印欧人和欧亚游牧民迁徙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2、理解游牧民族迁徙对于区域文化产生的影响;3、通过早期印欧人和亚欧游牧民族迁徙的学习,体会他们对区城文化交流带来的影响,并以此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习游牧民族迁徙的基本过程,分析游牧民族迁徙对区域文明产生的影响。难点:全面认识民族迁徙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有冲突碰撞,更有交流融合,由此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五、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二)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六、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在亚欧大陆,经历了好几千年的发展之后,中国由黄河至长江,印度由印度河至恒河,西亚、中亚由安那托尼亚至波斯、阿富汗,欧洲由地中海沿岸至波罗的海之南,由不列颠至乌克兰,乃至与亚欧大陆毗连的地中海南岸,都先后不一地成为农耕和半农耕地带。由此构成一个绵亘于亚欧大陆东西两端之间的偏南的长弧形的农耕世界在这个农耕世界之北,是宜于游牧和半游牧的地区。随着游牧和半游牧的不断扩展,东起西伯利亚,经中国的东北、蒙古、中亚、咸海、里海之北、高加索、南俄罗斯,直到欧洲中部,也形成自东而西横亘于亚欧大陆偏北的游牧世界,与偏南的农耕世界并列。在其他各州,也先后出现农耕地带与游牧地带的区分。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三次移徙和冲击,实际上两个世界以暴力为载体的文明的交流,游牧民族将其独有的马匹和战车文化传播给农耕民族,而农耕民族则以先进的文化影响游牧民族,使之逐渐开化。——许序雅《世界文明简史》【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形成对亚欧大陆的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初步认识,体会到两大世界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二)课堂讲解展示地图:《世界主要文明发源地和农耕与畜牧的起源》。古印度: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古印度诞生了哈拉巴文化,考古发现的印章和遗址证明了该文化的存在。但该文化在经历了繁荣期后却突然衰亡,古印度文明的发展进入一段迷茫期。古西亚:两河流域先后出现过苏美尔城邦、阿卡德王国、古巴比伦王国等,并诞生了迄今所知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以及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古希腊:公元前3000年前后,在爱琴海海域最南面的克里特岛上诞生了克里特文化,修建起众多宫殿并发明了欧洲地区最早的文字——线形文字A。但这三大区域文化的发展都日渐衰亡,并且区域文化呈孤立发展。【设计意图】带领学生简单认识亚欧大陆最初的文明诞生情况,形成学生对亚欧文明的印象,繁荣但已进入衰落期,文明的延续岌岌可危;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文化的发展呈现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文化缺少交流。通过情景创设,为学生认识到印欧人的迁徙产生的影响奠定基础。因为在公元前三千纪末以前就形成文明的地区中,小亚细亚离亚欧大平原最近,而公元前三千纪后半期正是公认的印欧语系各民族开始移民的时期。看来吸引他们的东西乃是毗邻的文明所具有的富庶,这种富庶使该地区很容易招致蛮族的劫掠。—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一、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第一次相遇【教师提问】:观察上图并结合教材,分析公元前3000年以来印欧人迁徙有哪些方向?向西:公元前2000年,进入巴尔干半岛,演变成后世的希腊人;向南:公元前17世纪,进入小亚细亚,发展为赫梯人;向东南—西亚:公元前6世纪,进入伊朗高原,发展为波斯人;向东—南亚:进入印度河流域,被称为雅利安人。【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印欧人的迁徙路线图,使学生在整体上感受形成的新族群,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目标的落实。1、古希腊: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巴尔干地区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希腊人。最早到达的印欧人,为希腊带来了马匹和战车文化。落后的迈锡尼人在吸收克里特文化后,创立了自己的文字——线形文字B,并于公元前1600年建立起国家,迈入文明时代,创立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200年,古希腊本土文明呈现衰败之势,尤其是特洛伊战争后,希腊各国虽胜但元气大伤。居住于北部内陆山区的印欧人——多利亚人纷纷南下,攻城略地,逐步征服了雅典之外的中希腊和伯罗奔尼撒各国。落后的多利亚人风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阶段,希腊各地退回到原始社会时代,这是一个相对落后的黑暗时代,也称为“荷马时代”。然而,多利亚人的到来给希腊带来了铁器。铁器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更高水平,在希腊的具体条件下,它给予农业积工业生产影响之大更是难以估量。像希腊那种山多地薄的情况,只有铁器才使农业生产出现一大突破。当时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耕地的开垦,不仅迈锡尼文明原有的平川耕地多半荒芜,需重新开垦;更多的是随着大规模的移民浪潮而遍布希腊各地的新村新居需要伐树开荒,辟丘陵山坡为田亩。无论生熟荒地,盘根错节的灌木丛和土石相杂的坚硬坡地,非有铁斧铁锄不能见效,这正是青铜时代希腊耕地开发还受较大限制的一个原因。现在有铁斧砍伐林莽,铁锄破土挖掘树根,荒地得以开垦,希腊农业生产就取得了超过青铜时代的进展。——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设计意图】学生认识到,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流能推进古希腊区域文化的整体进步。2、赫梯:公元前2000年代一支印欧人来到小亚细亚,在这之前,亚述人已经在此建立了若干商业殖民地,并把楔形文字带到了小亚细亚。赫梯人略加改造,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公元前19世纪中叶在当地建立起奴隶制强国,两个世纪后,建立起赫梯帝国。公元前1595年,赫梯出兵灭古巴比伦王国,疆域从小亚细亚延伸到巴勒斯坦,成为近东地区强国。公元前14-13世纪初,与埃及争霸,在卡迭石战役中达到高潮。埃及与赫梯的战争及最后和约的签订在世界国际关系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两个不同地区的强国(埃及在北非,赫梯在小亚细亚,双方相隔千里之遥)为了争夺彼此国境外的一个重要地区的霸权和划分势力范围而长期进行的战争与交涉。同时,周围其他大国如米坦尼、亚述巴比伦尼亚也在不同程度上先后卷入这场复杂的军事外交斗争之中。这也标志着在公元前2000年代后半期,东地中海一带的各文明古国之间关系已经日益密切,开始打破孤立、闭塞、隔绝的状态,逐渐有机地联结起来。——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在四处征战中,赫梯人掌握了冶铁技术,并垄断起来,秘而不宣,极大地推动了西亚地区文明的发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研读史料,理解赫梯的建立及发展壮大,既推动了西亚区域文明的发展,又成为联结地中海文明、北非文明、西亚文明的纽带和桥梁。3、波斯:公元前2000年代,一支印欧人来到伊朗高原,并于公元前6世纪开始崛起。地图展示,波斯帝国的形成过程(米底王国、埃兰、新巴比伦王国)。波斯人征服了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到巴尔干半岛北部,包括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并数次入侵希腊。(图片展示)以大流士改革时期的铜币表明波斯帝国境内经济文化的发展;《贝希斯敦铭文》用楔形文字书写,用三种语言写成,表明了文化的交流、大流士一世的雕像身着法老服装,用希腊的雕刻手法完成。在波斯帝国统治下,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发生了深入、广泛的交流。【设计意图】波斯帝国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帝国内部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而且因其四处征战,成为了文明联结的纽带和桥梁。4、印度:公元前2000年代初,有一批说印欧语的人从北部进入伊朗,这其中的一部分带着铁器又继续往南进入印度。铁器的使用帮助印欧人开发了恒河中下游,使他们的活动范围从印度河流域推进到恒河流域。相对落后的雅利安人的入侵,导致印度上古文明的中断。他们与古印度文明融合,进入吠陀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雅利安人创立了一种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公元前600年左右,南亚地区陆续兴起一系列国家,印度历史进入列国时代。乔达摩·悉达多在经历了长达七天七夜的苦思冥想后,创立了早期佛教。【设计意图】历史地图落实其具体的位置,增进学生对该区域文明的具体地理位置的印象;学生认识到温度文化的特质,及对世界文明的重大影响。教师提问:印欧人的迁徙对早期区域文化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铁器的广泛使用和传播,不仅是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不仅踧踖了社会经济更加迅速的发展,而且对政治和军事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铁器时代为大规模的战争提供了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更为锐利的武器,因而战争的规模也更大。——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分析等,使学生认识印欧人的迁徙对希腊、西亚、印度区域文化形成的意义。游牧民族建立的帝国的出现,又使得区域文化之间出现了交流,从而推动亚欧文化的整体发展。游牧民族将铁器带往亚欧大陆的各个角落,促使“铁器时代”的到来,推动世界文明进步。二、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第二次相遇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早期入侵到公元前6世纪时就已经结束了。在扩大了文明区域之外,在亚欧大陆的北部,仍然有许多逐水草而生的游牧民族,他们还没有进入文明状态。例如在秦汉帝国的西北边境的匈奴人,在罗马帝国东北边境的日耳曼民族,以及在中亚草原上的阿兰人、大月氏人等。他们在两个大帝国之间广阔的草原上来回游动,哪边衰弱而有利可图,他们就往哪边倒;哪边强盛了,他就向相反的方向游动。由于秦汉帝国不断地向西扩张,不断地主动攻击匈奴,所以使得匈奴掉头逃窜。结果呢,就引起整个亚欧大草原上,游牧民族大迁徙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赵林《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亚洲(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匈奴人兴起于古代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文明程度低。秦末汉初,匈奴强大起来,不断扩张,逼的原来生活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大月氏人不断西迁,建立起贵霜国家。贵霜帝国的国王东征西战,使其版图西起伊朗东境,东至恒河中游,北起锡尔河、葱岭,南至纳巴达河。因其国王都是热心宗教、弘扬佛法的佛教徒,贵霜帝国一时成为佛教的中心。由于贵霜帝国扼丝绸之路的要冲,与东方的汉代中国有密切的商业往来,佛教也就经由这条商道而传入了中国。亚洲(3—6世纪):汉武帝时期,国力日益强盛,派卫青、霍去病屡败匈奴,迫使其退居漠北并分裂。南匈奴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乘西晋八王之乱,刘渊起兵立汉国,后称帝,占领了北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匈奴在中国北方衰落后,鲜卑人迅速进入蒙古高原,匈奴与鲜卑不断混血通婚,后代称为铁弗人。十六国时期,鲜卑各部落趁中原混乱不堪,建立慕容氏诸燕、西秦等国家。386年,拓跋部建立北魏,并在439年统一北方。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改革。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亚洲(7—8世纪):610年,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各阿拉伯部落在伊斯兰教旗帜下完成统一后迅速向外扩张。经过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战争,穆罕默德及其继承人开始率领阿拉伯骑兵对四周进行征战,征服西亚和北非广大地区。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基本形成,版图横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领域最大的帝国。阿拉伯文化昌盛时期,西欧正处于文化低潮的所谓“黑暗”时代。那时的西欧,在基督教文化垄断下,辉煌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几乎荡然无存,古典著作,鲜为人知。然而,阿拉伯学者却通过翻译保存了大量的希腊学术著作,并把这些著作通过拉丁文等译本,传回欧洲,弥补了欧洲文化的“断层”,点燃了欧洲智慧的火种。——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教师提问:(小组讨论)除此之外阿拉伯帝国对文化的发展还有哪些影响?欧洲(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410年,西哥特人攻陷罗马城。后在伊比利亚半岛建立西哥特王国。随后,日耳曼人其他部落汪达尔人、勃艮第人、苏维汇人、法兰克人、东哥特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也相继进入罗马帝国境内。476年,日耳曼雇佣军废除了西罗马皇帝,西罗马帝国灭亡。【设计意图】通过简述及历史图片的展示,落实教材关于亚欧游牧民族的迁徙及由此产生的影响。通过史料分析、小组讨论,分析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认识到游牧民族对于亚欧大陆文明交流做出的巨大贡献。(三)课堂升华三、两大世界相遇后的亚欧文明多媒体课件演示地图动画【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及讲解,回顾本课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形成过程,并认识到游牧民族在区域文化交流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两个世界文明交流的结果,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