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入门知识_第1页
广场舞入门知识_第2页
广场舞入门知识_第3页
广场舞入门知识_第4页
广场舞入门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场舞入门知识:基础知识部分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舞蹈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学科的特点及作用;理解并掌握学习过程中常用舞蹈术语和舞蹈记录方法;激发学习舞蹈的兴趣,明确学习舞蹈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二、教学内容:㈠、舞蹈的特点、作用与种类1、 舞蹈的概念: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2、 舞蹈作用舞蹈起源于劳动,与文学、音乐相伴而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意识形态,舞蹈总是鲜明地反映出入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和审美要求,它既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具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作为教育手段,舞蹈活动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动作的协调、灵活,富有节奏感、表现力,而且可以丰富、抒发、表达情感,起到良好的健身、健心作用。舞蹈对人们(表演者.欣赏者)的心态、生理、情感、品德等多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民族的文化艺术素养所具有的深远的社会意义,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舞蹈的基本要素直接影响着舞蹈的风格和美感的形成,直接影响舞蹈所展示的人物性格、情操、风度、气质和所表达的情感内容等。3、 舞蹈种类根据舞蹈参加者与舞蹈的目的作用不同,划分为公众舞(生活舞)和剧场舞(艺术舞蹈)。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划分为古典舞、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根据舞蹈表现形式特点,划分为独舞(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舞剧、音乐舞蹈史诗。根据舞蹈的性质、体裁特点,划分为情节舞和情绪舞。社交舞蹈又名“交际舞”或“交谊舞”。由民间舞蹈演变而成,主要有“华尔兹(三步舞)”、“布鲁士(慢四步)”、“狐步(快四步)”、“探戈”、“仑巴”等。国际标准交谊舞简称“国标舞”。为分“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类.每一大类又分为五类。“摩登舞”部分包括:华尔兹、探戈、狐步、维也纳华尔兹、快步;“拉丁舞”部分包括:桑巴、伦巴、恰恰恰、帕索多布累、牛仔舞等。㈡、舞蹈教学常用术语1、 基训:指以舞蹈演员或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2、 主力腿:指动作过程中,或者形成姿态时,支撑身体重心的一条腿,称主力腿。3、 动力腿:指与主力腿相对而言,非重心支撑的一腿为动力腿,可做各种屈伸,摆动等动作。4、 起泛儿:舞蹈俗语,指动作前的准备姿势,技巧前的准备动作,都称作“起泛儿”。5、法儿:指舞蹈时是否得法,即动作是否符合规律,是否有韵味。6、韵律:指在舞蹈动作中,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造成欲左先右,欲纵先收,以及动与静,上与下、高与低,长与短等辩证的规律,形成了舞蹈动作的韵律。7、身段:指演员在舞台表演或训练中,各种舞蹈的形体动作的统称。从最简单的比拟手势到复杂的武打技巧,如:坐、卧、行、走、甩袖、亮相等都称为身段。8、形体:指演员的身体形态。通用在戏剧中,尤为话剧和电影所常用。话剧和电影演的身体训练和舞蹈训练称为:“形体训练”,这种课程称为:“形体课”。9、舞蹈动作:指经过提炼和美化,有节奏,有规律的人体动作,是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10、造型:是塑造人物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之一。在舞蹈中人们将雕塑性强的动作姿态称为“造型”。11、亮相:指剧中主要人物第一次上场(有时也用于下场)或—段舞蹈,武打完毕之后,在—个短促的停顿中所做的姿态叫亮相,它也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种程式动作。㈢、舞蹈记录方法主要是书面记录方法。其具体内容包括:舞蹈内容简介、舞蹈音乐、基本动作、场记和舞台美术等五个部分。1、 内容简介(可包括舞蹈主题或训练目的):用简炼生动的文字将舞蹈作品的主题思想、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气质以及展示主题所设置的典型环境和主要情节介绍清楚.作为舞蹈教材作品应写出教学目的或教学提示。2、 舞蹈音乐:一般采用简谱记录主旋律。如果有几首乐曲就按顺序将其编为曲一,曲二„„为了便于记录动作顺序、场记,应在主旋律上标出小节数。同时要将音乐演奏的要求,如表情.力度、速度等加以标明。乐曲的演奏顺序,遍数,演奏使用的乐器从音响效果等都应根据需要在乐谱上加以注明。3、 基本动作(可包括主要的主体组合动作):主要记录舞蹈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基本动作和较难做的组合动作。其他动作(如过程性动作等)就可放在场记部分说明跳法;基本动作记录应包括:动作名称或编号,动作节拍数,人体方位,动作起止路线,身体重心变化等,可配上关键性人体动作图。4、 场记:通过舞台调度图和文字说明及必要的动作插图,把一个舞蹈的情节、动作、造型、队形及地位的变化、表演要求等分段记录下来,比较完整地反映其表演过程.场记的记录内容应根据舞蹈作品的特点和实际的需要取舍。5、 舞台美术:包括服装、化妆、道具、布景、灯光等。它在舞蹈中,为舞蹈形象提供典型环境,显示时代特征,烘托舞台气氛,协助舞蹈更好地揭示主题和塑造典型。舞台美术可用图画、文字结合记录。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部分一、教学目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会舞蹈基本动作、技能训练的内容和方法。通过学习训练,逐步提高自身舞蹈动作的节奏感、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和优美感。初步培养舞蹈时,动作与呼吸,感情体验与表达的和谐一致的能力。为今后的舞蹈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二、教学内容㈠舞蹈基本动作介绍1、人体自身及各部位运动2、中国古典舞基本手形、脚形、手位、脚位⑴基本手型掌型:兰花掌、虎口掌、五指分掌(儿童)拳型:半握拳、佛手拳、实心拳、指型:单指、剑指、⑵基本脚型:勾脚、绷脚、擓脚、勾绷脚。⑶基本手位:山膀位、按掌位、托掌位、提襟位、扬掌位、⑷基本脚位:正步、丁字步、小八字步、大八字步、踏步、弓箭步、虚步3、 芭蕾舞基本手形、手位、脚位⑴芭蕾舞基本手型⑵芭蕾舞基本手位:一、二、三、四、五、六、七位⑶芭蕾舞基本脚位:一、二、三、四、五位4、 中国古典舞手臂的基本姿态和动作⑴手臂的基本姿态:单山膀、双山膀、顺风旗、双托掌、托按掌、山膀按掌、斜托掌、冲掌、提襟⑵手臂的基本动作单手基本动作:撩掌、盖掌、切掌、分掌、穿掌、端掌、摊掌双手配合动作:晃手、摇臂、云手、小五花、盘手㈡舞蹈基本动作、技能训练1、 身体各部位中间活动训练地面练习:勾绷脚、吸腿外开练习、软开度、力度训练等2、 把上基本动作训练⑴擦地勾绷脚练习⑵蹲的练习⑶小踢腿⑷腰的练习⑸吸撩腿的练习⑹控制练习⑺压腿、耗腿、大踢腿㈢舞蹈基本技能的介绍与训练1、转的练习2、跳跃的练习3、翻身的练习㈣基本舞步的介绍与训练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部分一、教学目的:在把上和中间基本动作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协调性的训练成果的同时使学生在舞蹈时,体验呼吸与动作、呼吸与神韵之间的密切关系。增强舞蹈时的自然呼吸能力,不断提高自身舞蹈动作的表现力、舞蹈情趣及感染力。二、教学内容:㈠中国古典手臂基本姿态和动作㈡中国古典舞手脚位组合㈢提沉组合㈣冲靠组合㈤手眼组合㈥漫步组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部分第一章 汉族民间舞蹈——东北秧歌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并掌握东北秧歌的风格动作特点、基本舞步、舞姿造型、动律特点等,及在幼儿舞蹈中运用,为今后的幼儿舞蹈表现、创编、教学打下良好基础。二、教学内容:㈠简介东北秧歌的风格、动作特点和种类1、 风格特点;火暴、泼辣、幽默、稳静2、 动作特点;哏、俏、幽、稳、美、浪、颤3、 秧歌的种类:东北秧歌、陕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等。㈡体态动律练习1、基本体态:上身略前倾,膝部稍屈。2、动作韵律:(1)压脚跟⑵屈伸:单屈伸双屈伸软屈伸硬屈伸⑶上身动律:1.左、右横摆身2.左右前后拧身3.前后扭身㈢手巾花:1、 手绢拿法:全把握巾、单指帖巾、握巾角2、 使用方法:(1)挽花(里挽花、外挽花)⑵片花(里片花、外片花)⑶碎绕花(里碎绕花、外碎绕花)⑷小王花3、 常用手巾花:1单臂花⑵交替花⑶双臂花⑷盖分花⑸十字花⑹展翅花⑺扁担花㈣基本舞步1、后踢步2、前踢步3、十字步4、别步㈤扇花1、扇子各部位名称:扇柄、扇口、扇面、扇角、扇骨2、 扇子的拿法:1二指别扇⑵二指捏扇⑶握扇3、 基本扇花:1圆花扇⑵碎抖扇⑶八字摆扇⑷合开扇⑸硬扭扇㈥组合训练1、东北秧歌《基本动律组合》2、东北秧歌《手巾花组合》3、东北秧歌《跳踢步组合》4、东北秧歌《扇花组合》5、汉族儿童舞蹈:《我是公社小社员》第二章蒙族民间舞蹈一、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并掌握蒙族民间舞的风格动作特点、基本舞步、舞姿造型、动律特点等,及在幼儿舞蹈中运用。为今后的幼儿舞蹈表现、创编、教学打下良好基础。二、 教学内容:㈠简介蒙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和动作特点1、 风格特点:热情奔放、稳健有力、节奏欢快,具有粗犷、剽悍、质朴、庄重的特点。2、 动作韵律特点:肩部动作丰富、灵活、富有弹性;腕部动作主要是在掌与腕平直的姿态上,以脆韧相间地上提、下压手腕来带动整个手臂的舞动。头要稳,上身端庄,身体多为摆身、推身和靠身的动律。做各种步伐时双膝的屈伸要沉而柔韧,双脚落地扎实,脚下稳重,强调下沉的力量。㈡体态动律练习1、基本体态:挺胸立腰,上身略后倾,后背略后靠。仰头,颈部稍后枕。2、手形:四指伸直、并拢、拇指稍翘自然旁开,五个手指在一个平面内,形成“板手”。叉腰为一字叉腰。3、常用手位:一位、二位、三位、四位、五位、六位、七位、八位4、腿部动律:平屈伸5、上身动律:摆身6、上身动律:推身7、上身动律:靠身㈢手、臂、肩基本动作1、手腕的动作:⑴硬腕⑵翻转腕2、肩的单一动作:⑴硬肩⑵耸肩⑶送肩⑷软肩⑸笑肩⑹收肩⑺碎抖肩㈣基本舞步1、平步:2、《马步组合》的单一动作⑴勒马手势(拉缰绳)⑵软骑⑶硬骑⑷铃铛马步(滑步马步)⑸跑马步⑹跺马步⑺吸跳马步⑻摇篮马步㈤组合训练1、蒙古族《硬腕手位组合》2、蒙古族《肩组合》3、蒙古族《马步组合:小骑兵》第三章藏族民间舞蹈一、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并掌握藏族民间舞的风格动作特点、基本舞步、舞姿造型、动律特点等,及在幼儿舞蹈中运用。为今后的幼儿舞蹈表现、创编、教学打下良好基础。二、 教学内容:㈠简介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动作特点和类型1、风格特点:纯朴、健壮、粗犷、豪放2、 动作特点:颤、开、顺、舞袖3、 类型:果谐、堆谐(踢踏舞)、弦子舞、锅庄等。㈡体态动律练习1、手式:叉腰五指并拢,指尖朝斜前下方。2、动律特点:膝关节分别有连续不断,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或连绵柔软的屈伸。而有颤动或屈伸的步法形成重心移动,带动了松弛的上肢运动,使手臂动作多系附随而动,不能有丝毫的主动。㈢基本舞步1、踢踏舞基本动作:⑴基本步⑵退踏步⑶抬踏步⑷七点抬踏步⑸横跺步⑹嘀哒步⑺平步⑻亮相2、弦子舞基本动作⑴连靠⑵三步一撩⑶进退步⑷平步退⑸两个动作间的晃范动作。⑹长靠⑺退上步⑻长靠二⑼单靠⑽悠踢步(11)四步转身。(12)拖步(13)行礼(献哈达)㈣组合训练1、藏族《弦子组合》2、藏族《踢踏组合》3、藏族儿童舞蹈:《翻身农奴喜洋洋》第四章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并掌握维族民间舞的风格动作特点、基本舞步、舞姿造型、动律特点等,及在幼儿舞蹈中运用。为今后的幼儿舞蹈表现、创编、教学打下良好基础。二、教学内容:㈠简介维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动作特点和种类1、 风格特点:挺拔、优美、抒情、多姿2、 动作特点:挺胸、立腰、扬头,双膝微颤,小腿灵活轻快地踢出,同时眼神巧妙配合。3、 种类:多朗、赛乃姆、萨玛、纳孜尔库姆、夏地亚纳和其他道具舞蹈。㈡体态动律练习:基本动律:摇身点颤。作法:右腿为主力腿,膝微屈,左脚旁点位离地准备。前半拍,左脚拇指内侧点地,右腿直膝,身体重心上移,同时身体左肩带动平摇。后半拍右膝微屈颤动,身体重心还原左脚离地。㈢常用手型、手位、脚位1、 手形:立腕,手指松弛,大拇指与中指相捏。2、 叉腰:虎口打开叉在腰间。3、 托帽式:右手托在右耳后,左手指向8点上方。4、 手位:展翅位、山膀按掌位、扁担位、托按掌位要点—在各种手位上都要注意压腕、立掌。5、 铃鼓拿法:右手拇指扣住鼓边,三指在鼓面,小指抵住鼓边。㈣基本舞步1、点步2、换侧点步3、旁点斜上步4、点踏步5、基本步6、碾步7、点退步8、三步一抬㈤组合训练:1、维吾尔族《手位韵律组合》2、维吾尔族《舞姿步伐组合》3、维吾尔族儿童舞蹈:《铃鼓舞》第五章傣族民间舞一、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并掌握傣族民间舞的风格动作特点、基本舞步、舞姿造型、动律特点等,及在幼儿舞蹈中运用。为今后的幼儿舞蹈表现、创编、教学打下良好基础。二、 教学内容:㈠简介傣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和动作特点1、风格特点:优美、灵活、朴实、矫健、含蓄2、动作特点:舞姿具有雕塑性,下肢多保持半蹲状态,躯干和手臂保持一定弯度,形成特有的“三道弯”。㈡基本手形、手位、脚位1、 傣族舞蹈基本手形:⑴掌形⑵冠形⑶爪形⑷嘴形⑸叶形⑹曲掌2、 基本脚位:⑴正步⑵丁字步⑶之字步⑷点丁字步⑸跟点丁字步3、 基本手位:⑴低展翅(单、双)⑵平展翅(单、双)⑶高展翅⑷双合翅⑸单抱翅⑹合抱翅⑺反抱翅⑻顺展翅⑼侧展翅㈢基本舞步1、平步2、踮步:⑴单踮步⑵吸踮步⑶碎踮步⑷跳踮步3、 点步:⑴旁点步⑵点上步⑶点退步⑷点跳步4、 《孔雀舞》基本动作:⑴走步:轻起重落⑵原地踏步掏手⑶踏掂步⑷原地屈伸、提压腕⑸抖肩吸垫步⑹退点步⑺过渡动作:①圆场步后转,半圆蹲②吸水,抖肩,踏步翻身起⑻快板动作①姿态跳步②踏掂跑步③上步转身㈣组合训练1、 傣族《手位组合》2、傣族《舞姿步伐组合——孔雀舞》3、傣族儿童舞蹈:《美丽的小孔雀》第六章朝鲜族民间舞蹈一、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并掌握鲜族民间舞的风格动作特点、基本舞步、舞姿造型、动律特点等,及在幼儿舞蹈中运用。为今后的幼儿舞蹈表现、创编、教学打下良好基础。二、 教学内容:㈠简介鲜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动作特点和节奏1、风格特点:含蓄、内在、热情2、 动作特点:上身动律小而稳,腿部的快跟步,慢屈伸,动作轻柔,与呼吸配合默契。3、节奏:⑴古格里:Xxxxxlx•兰XXx|咚哒拉咚哒哒哒哒咚哒拉咚哒(2)安当:咚•嗒拉嗒咚嗒咚嗒|咚•嗒拉嗒咚嗒咚|㈡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1、 基本脚形:⑴勾脚⑵勾脚尖⑶绷脚2、 脚位:六个脚位3、 基本手形:⑴盖手⑵摊手⑶立手⑷垂手⑸立手心⑹掌4、 手臂的基本姿势:⑴腰围手⑵斜下手⑶横手⑷斜上手⑸顶手⑹抗手⑺前手⑻盖弯手⑼肩围手⑽交叉手(11)后背手㈢基本舞步:1、普通步2、顿步3、鹤步4、滑步5、盖土步6、蹉步7、丁字推移步8、平转㈣组合训练1、朝鲜族《古格里组合》2、朝鲜族《安当组合》3、朝鲜族儿童集体舞:《荡秋千》幼儿舞蹈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