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的安全性评估_第1页
三聚氰胺的安全性评估_第2页
三聚氰胺的安全性评估_第3页
三聚氰胺的安全性评估_第4页
三聚氰胺的安全性评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聚氰胺的安全性评估(一)三聚氰胺简介三聚氰胺性状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无味,密度1.573g/cm3(16℃)。常压熔点354℃,分解,快速加热升华,升华温度300℃。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极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醚、苯和四氯化碳,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等。低毒。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呈弱碱性,pKb=8,与盐酸、硫酸、硝酸、乙酸、草酸等都能形成三聚氰胺盐。在中性或微碱性情况下与甲醛缩合而成各种羟甲基三聚氰胺。但在微酸性中pH值5.5--6.5。与羟甲基的衍生物进行缩聚反应而生成树脂产物。遇强酸或强碱水溶液水解,胺基逐步被羟基取代先生成三聚氰酸二酰胺,进一步水解生成三聚氰酸一酰胺,最后生成三聚氰酸。(二)三聚氰胺的主要用途 三聚氰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基本有机化工中间产品。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MF的原料。三聚氰胺还可以作阻燃剂、减水剂、甲醛清洁剂等。该树脂硬度比脲醛树脂高,不易燃,耐水、耐热、耐老化、耐电弧、耐化学腐蚀、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光泽度和机械强度。广泛运用于木材、塑料、涂料、造纸、纺织、皮革、电气、医药等行业。(三)三聚氰胺在饲料和食品中的污染情况 目前有关三聚氰胺及其同型物在饲料或食品中的含量报道较少。2007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对三聚氰胺污染宠物饲料原料小麦蛋白粉和大米蛋白粉的检测表明:原料中三聚氰胺检出范围在0、2~80g|kg,原料加工产品包括宠物食品、猪和家禽饲料中三聚氰胺检出范围在94~1952mg|kg。通过在加热和的酸化试验条件下,检测从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塑料杯中溶出到饮料中的三聚氰胺含量结果表明,咖啡、橙汁、发酵奶和柠檬汁中的含量分别为0、54,0、72,1、42和2、2mg/kg。兽药及杀虫剂环丙马秦(cyromazine)进入体内可部分代谢为三聚氰胺,饲喂母鸡5mg/kg的环丙马秦.(四)接触途径、吸收、分布和代谢职业暴露:三聚氰胺有广泛的工业用途,职业暴露途径以皮肤接触和粉尘吸入为主。生活环境暴露:主要通过经口途径,包括食品及包装材料、药品、饮水和杀虫剂等。氰胺进入哺乳动物和细菌后,经过3步连续的脱氨基作用分别水解为三聚氰酸二酰胺、三聚氰酸一酰胺和三聚氰酸,其在机体内的代谢属于不活泼代谢或惰性代谢,即在机体内不会迅速发生任何类型的代谢变化。单胃动物以原体形式或同系物形式从尿中排出三聚氰胺,而不是代谢产物的形式。 (五)毒理学 目前,有关三聚氰胺对人体的毒性研究较少,大部分是动物食品和实验研究。 5.1

细胞毒性

对幼仓鼠肾细胞(BHK细胞)进行染毒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计算出IC50为10.11mg/ml。

5.2

急性毒性

回顾性调查2004和2007年宠物饲料三聚氰胺污染事件中的猫和狗的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呕吐、多尿、多饮和嗜睡,氮质血症,结晶尿,管状坏死和血管周围纤维增生和炎性反应。

实验研究三聚氰胺大鼠经口急性毒性LD50为3161mg/kg(3100-3300mg/kg),三聚氰酸大鼠经口急性毒性LD50为7700mg/kg,按照我国现行食品急性毒性剂量分级国家标准分别属于低毒和实际无毒级物质。家兔经皮LD50为1000mg/kg,对家兔、豚鼠和人无眼刺激作用。5.3

亚急性毒性

林祥梅等对成年猫连续给予含2.4%三聚氰胺的饲料30d,并于饲喂后第6、9、15、23、30d分别采血分析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到第23d时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均超过正常范围,在饲喂30d后肾脏中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管管腔中出现晶体。5.4

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致癌性

Melnick

RL等通过饲料连续13周给予F344大鼠(75018000ppm)和B6C3F1小鼠(6000~18000ppm)三聚氰胺的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表明:雄性大鼠尿结石和小鼠膀胱上皮增生发生率均增加;连续103周给予F344大鼠(雄性:2250和4500ppm,雌性:4500和9000ppm)和B6C3F1小鼠(2250和4500ppm)三聚氰胺的慢性毒性试验研究表明:雄性大鼠4500ppm组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率(8/49)较对照组(0/45)明显提高,且与结石发生率呈强相关性;雌性大鼠在4500和9000ppm剂量下仅观察到肾脏慢性炎症发生增加;雄性小鼠观察到结石和膀胱上皮增生发生率增加,未见膀胱癌症发生。5.5

毒性种属、性别和年龄差异

目前认为三聚氰胺诱发的结晶形成可能与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在尿液中形成的不溶性三嗪复合物有关,在酸性环境中,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容易生成不溶性盐而引发结晶形成,而在碱性环境下,不溶性结晶易于溶解排出。因摄食习性不同,肉食性动物猫和狗尿液呈酸性,杂食性动物大鼠和猪尿液呈中性,而食草性动物牛和羊尿液呈碱性,这种不同动物种属尿液PH值的差异可能是三聚氰胺毒性的物种感受性差异原因之一。在不同动物种属模型观察到的不同毒性表现可能与种属特异毒代动力学有关。

多项动物实验研究发现三聚氰胺对雄性动物毒性远大于雌性动物,等剂量下雄性动物比雌性动物更易出现尿路结石、膀胱上皮增生等表现。

同时,有研究显示摄入等剂量的三聚氰胺,断奶大鼠结石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大鼠,且前者结石发生率与摄入量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当三聚氰胺在泌尿道中成过饱和时,更易发生结石。

(六)

安全限值和限量标准

6.1

安全限值

来自多项关于三聚氰胺实验研究的无作用剂量(NOAEL)分别为:63mg/kg

bw/day(13周,大鼠,经口胃饲),240mg/kg

bw/day(28d,大鼠,经口胃饲),417mg/kg

bw/day(14d,大鼠,经口胃饲),1600mg/kg

bw/day(13周,小鼠,经口胃饲);大鼠母体和胎儿经口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的最大无作用剂量(NOAEL)分别为400mg/kg

bw/day和1060mg/kg

bw/day。由于63mg/kg

bw/day是现有文献报道的最小无作用剂量,美国FDA进行有关三聚氰胺的危险性评估时以此为依据。同时基于安全因素/不确定因素各10倍考虑,在100倍安全系数基础上计算出三聚氰胺每日容许摄入量(TDI)为0.63mg/kg

bw/day。欧洲食品安全局食品科学委员会(EFSA

SCF)依据的三聚氰胺TDI为0.5mg/kg

bw/day。

最近我国食品安全专家提出了婴幼儿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安全阈值,即以美国FDA设定三聚氰胺的人群每天耐受摄入量(TDI)为0.63mg/Kg

bw/day。考虑婴幼儿比较敏感,故设定每天耐受摄入量为0.32mg/Kg

bw/day,考虑不同月龄婴幼儿的体重和推荐配方奶粉的食用量,以最严格的0-6月龄的婴幼儿作为保护对象,每天最大摄入奶粉150克(以6月龄婴儿计),体重以7.0公斤计算,则婴幼儿配方粉中的安全阈值应为15mg/Kg。6.2

限量值或限量标准

因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不是药品也不是食品添加剂,正常情况下不允许添加在食品或动物饲料中,但三聚氰胺可从环境、食品包装等途径进入到食品中,其含量很低。2008年10月08日,针对最近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为确保人体健康,确保乳与乳制品质量安全,我国卫生部联合多部门和有关专家研究拟定了乳与乳制品三聚氰胺的临时管理限量值,(1)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1mg/kg,高于1mg/kg的产品一律不得销售;(2)液态奶(包括原料乳)、奶粉、其他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mg/kg,高于2.5mg/kg的产品一律不得销售;(3)含乳15%以上的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mg/kg,高于2.5mg/kg的产品一律不得销售。

欧洲食品安全局食品科学委员会(EFSA

SCF)规定三聚氰胺随塑料食品包装材料进入食品中的限量为30mg/kg。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和监测局(USDA

FSIS)依据2007年宠物饲料中毒事件后美国FDA对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进行的危险性评估报告,提出猪血中三聚氰胺浓度应低于50g/mL的安全限量规定。(七)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7.1

气相色谱2质谱联用检测方法(GC2MS)气质联用法与高效液相法相比可降低假阳性率,提高准确度,起确证、定量的作用.硅烷化衍生可以有效地去除基质干扰.王征建立了一种用于动物食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该方法选择性好,能有效消除复杂基体干扰.蒋晨阳等利用气质联用法测定饲料中的三聚氰胺,对于323批饲料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三聚氰胺含量,检出阳性样品为56批,阳性率为17.33%,再用气质联用法确认8批检出三聚氰胺,阳性率为2.47%.说明部分饲料中含有与三聚氰胺结构相似的物质.7.2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气质联用法简便、快速,适用于食品中含量较高的三聚氰胺的定量分析,若同时利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可作初步的定性分析,成本低于质谱法,易于推广. 7.3液相色谱2串联法该方法检测过程简便、灵敏度高、检测成本低、色谱柱的使用寿命长.丁涛等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2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及HPLC2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植物源性蛋白中残留的三聚氰胺的方法.采用三氯乙酸溶液沉淀样品中的蛋白,同时提取目标分析物,质谱检测时样品再经强阳离子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7.4

超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张静等建立了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2电喷雾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技术测定宠物食品中三聚氰胺的方法.利用三氯乙酸溶液提取蛋白中的三聚氰胺,并形成蛋白络合物沉淀,乙酸铅溶液结合含有SO42-、SO32-等离子的杂质形成沉淀,进一步提高提取效率,同时三氯乙酸可作为离子对试剂,进行液相色谱2质谱分析.7.5

离子交换色谱2紫外检测法何强等建立了离子交换色谱2紫外检测法测定乳制品中的三聚氰胺.样品直接用水和乙腈提取,分析时用LC2SCX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在紫外波长240nm下检测.三聚氰胺在0.5~100.0mg/L的范围内,质量浓度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最低检出限为1.0mg/kg,加标回收率在93.8%~102.5%范围内.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能够满足检测要求.7.6

酶标仪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是目前免疫学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免疫化学测定方法,其灵敏度、特异性和精度都十分优良,并在诊断、疾病监控以及研究用途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定量测定三聚氰胺残留.利用萃取液通过均质及振荡的方式提取样品中的三聚氰胺进行免疫测定.

山西大同大学课程论文题目:三聚氰胺的安全性评估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班级:10级化工一班姓名:曹聪聪学号:100811011101指导教师:李强完成日期:2013年6月18日

课题背景2007年3月,美国发生了多起宠物中毒死亡的事件,经调查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原料来自中国,2008年9月在甘肃、江苏等多个省集中出现婴儿肾结石事件,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婴儿配方奶粉的历史,证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