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22气压带和风带限时规范训练新人教版_第1页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22气压带和风带限时规范训练新人教版_第2页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22气压带和风带限时规范训练新人教版_第3页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22气压带和风带限时规范训练新人教版_第4页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22气压带和风带限时规范训练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2022·大连质检读“非洲某月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和非洲年平均气温散布图”,达成1~2题。1.上图中

M、N两地的流行风向分别为A.西北风;东北风B.西北风;东南风C.西南风;东北风D.西南风;东南风解析:M地位于非洲南端的大海上,受西风带的影响显然,以西北风为主;的信风带,东北风为流行风向。

N地在北半球答案:

A2.我国古诗中有众多对于四季风景的描绘。下列古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与上图中等压线所示时间一致的是A.“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B.“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C.“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南朝齐·萧悫《秋思》D.“北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解析:此时从气压的散布来看,赤道低压带偏北,应当为北半球的夏季,选择答案:B2022·安徽铜陵右图是“半球近地面风带

B项。散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图中a处的流行风向是A.东北风

3~4题。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解析:根据图中流向赤道邻近的气流向左偏可知该地为南半球,球的西风为西北风。答案:B4.图中b处的气候特点是

a位于中纬西风带,南半A.酷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D.温和润湿解析:据上题剖析出该地为南半球及图中的经纬度可知,b位于135°E和南回归线的交点处,该地位于澳大利亚的中部,受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终年酷热干燥。答案:A2022·福建莆田质检下列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下列图,达成

5~6题。5.B点所在气压带是A.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B.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C.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D.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解析:由A点所在纬线上的点与地心连线和地轴的夹角以及图示风向可知,A所在纬线为40°N,故B点所在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答案:C6.下列图中和上图中A处气候特点最靠近的是解析:气候,

A点为40°N,120°E,位于温带季民风候区。A图为温带季民风候,C图为温带大陆性气候,D图为亚热带季民风候。

B图为地中海答案:

A7.在北半球,同为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但东西两岸气候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不同B.大气环流不同C.地面状况不同D.人类影响不同解析:北纬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主假如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同纬度大陆东岸为季民风候,主假如受季风环流控制,因此选项B正确。答案:B8.右图所示为某地12个月的气候资料,图中各点代表各月的气温及降水量,对于该气候种类的表达正确的是A.夏季流行西南风B.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别C.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适宜发展橡胶栽种解析:根据气候资料可知,该地1月均温最低但大于0℃,雨热同期,应为北半球亚热带季民风候。该气候夏季流行东南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别形成的,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该气候的温度条件不能知足栽种橡胶的需要。答案:

B2022·吉林省十校联考第十六届亚运会于

2022

年11月

12~27

日在中国广州举行,中国以199枚金牌的辉煌再次创建了奇迹。据此回答9.读下列图,其中切合广州气候特点的是

9~10题。解析:广州为亚热带季民风候,年降水量超过

800mm,最冷月气温在

0℃以上,且雨热同期。答案:D10.广州亚运会选择在11月份举办,从气象的角度看,主假如因为A.广州11月份秋高气爽,气候宜人B.广州11月份降水较多,气候润湿C.广州11月份严寒干燥,雷雨天气少D.广州11月份温和多雨,气候宜人解析:11月份为北半球深秋季节,此时广州受亚洲高压影响,秋高气爽。答案:A读“某四地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11~12题。11.①②③④四地气候成因最近似的是A.①②B.①④

C

.③④

D

.②④12.③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A.受季风影响C.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

D

.受西风带控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解析:此题以折线柱状统计图切入考察气候种类的判断。首先根据统计图判读出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种类:①为亚热带季民风候;②为温带季民风候;③为温带大海性气候;④为地中海气候。第11题,由上面的剖析得出①②都受季风影响,应选A。第12题,温带大海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答案: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52分13.2022·安徽四市联考读图,达成下列问题。18分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________,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4气流相对上涨的纬度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边一般是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流相对下沉的纬度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边一般是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常年吹C气流的大陆西岸地域,气候特点是________。常年受B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域,气候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依据图示气流运动方向及纬度地点可知,A为北半球流行西风,B为东北信风带,

C为南半球流行西风带,D为极地东风带,气压带、风带地点南移,为北半球冬季。答案:1冬气压带、风带的地点南移2丰富A地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固、降水的产生;而B地信风带气流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固和降水3副热带高气压带C气流暖而轻,碰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4南北纬60°赤道地域低多阴雨天气南北纬30°极地地域高多晴朗天气5终年温和润湿终年酷热干燥14.2022·宁阳模拟读某气候种类的散布地域图,剖析回答下列各题。16分该气候种类是________气候。除图示地域外,近似气候种类还散布在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域。试从地理地点、大气环流等因素剖析该气候形成的原因。3下列图中的四幅气候资料图中,与乙地的气候特点符合的是图________。这表示乙地的气候特点与甲、丙相比有细微的差别,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甲、丙两个气候区的纬度散布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差别解析:此题综合考察世界气候种类的散布,成因及特点。读图可知,该气候种类为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润湿气候,其成因主假如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别。甲、乙、丙三地气候种类相同,其散布和特点上有一定差别,主假如与海陆地点相关。答案:1亚热带季风性润湿南美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位于亚热带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别,大陆上形成随季节变化的高、低气压中心,形成季风环流,受不同性质的冬、夏季风的影响。3④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分派较为平均,拥有大海性特点4甲气候区的北界比丙气候区低约5°纬度。因甲地域西靠最大的大陆,东临最大的大海,冬季风最为显著,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丙地域更低,亚热带界限向更低纬度推移。丙地域冬季风不够显著,冬季气温相对较高。15.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世界海陆散布的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简述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域的气候特点。2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说出甲、乙两图气压带地点的差别及成因。简述图2中C海沿岸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解析:从图中能够看出,A气压带位于赤道邻近,应为赤道低气压带,受其控制的地域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B所在风带是赤道低气压带以北的信风带,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该处的风向为东北风。与两分日相比,甲图的气压带地点偏北,乙图的气压带地点偏南,这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的结果。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