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演化_第1页
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演化_第2页
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演化_第3页
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演化_第4页
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演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示文稿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演化目前一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优选)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演化目前二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前言:中国自然地理区域分异的原因1、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2、有无内在联系3、青藏高原隆起是主要原因目前三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目前四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一、高原隆升过程1.构造事件还是气候变化?

从始新世以来高原经历了三次构造隆升与两次夷平,目前是青藏高原隆升最高的时期

2.沉积相与环境记录3-4Ma是环境变化最大时期

目前五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年龄/MaColeman模式Harrison等模式李吉均等模式徐仁模式Rea+钟大赉模式青藏高原隆升时代幅度的不同看法(据李吉均、方小敏,1998)海拔/m新生代大洋沉积速率比较(据Daviesetal.,1977)M*Ma-1目前六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李吉均等:目前七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主要隆升阶段8-7Ma开始逐步隆升

3.6Ma开始急剧隆升

1.8Ma脉冲隆升

1.1-0.8Ma脉冲隆升

0.15Ma脉冲隆升目前八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目前九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ZhangPeizhen,PeterMolnar:气候变化目前十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目前十一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PaulToppnnier,XuZhiqinetal:Obliquestepwiseriseandgrowth目前十二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二、亚洲季风演化(一)、沉积相与环境记录1、8Ma左右:亚洲气候变干,印度洋季风加强,中国北方红粘土(风成)沉积,三趾马草原动物大繁衍2、3-4Ma:祁连山北麓、临夏及龙门山构造事件,酒泉盆地3.3Ma喜冷的云杉林开始出现3、2.6Ma:构造事件(贵德盆地)与黄土堆积开始表示现代冬季风出现4、1.2-0.8Ma:构造事件(酒泉、新疆天山)、河西与新疆黄土开始堆积,青藏高原进入冰冻圈5、0.15Ma:构造事件、马兰黄土、珠峰冰期目前十三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六盘山地区目前十四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目前十五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目前十六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高原北部目前十七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图9老君庙岩性剖面(a)、古地磁极性(c)及其与标准年表(d)的对比.粒度(b)和沉积相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北部从约7Ma开始逐步较快速的隆升,形成渐进不整合面U1,沉积环境由原来的湖相和水下扇三角洲逐步转换成陆上洪积扇,平均粒径明显增大,从约3.7Ma开始高原产生急剧快速的隆升,形成角度不整合面U2,然后再经过约1.8-1.2、0.9和0.13Ma等阶段性快速隆升,高原北部最终被抬升到现今的高度目前十八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目前十九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

洪水坝河剖面初步磁性地层及其与标准磁极性柱的对比酒东盆地两个剖面初步磁性地层结果共同说明,祁连山主峰地区从约8.7Ma

开始缓慢隆升,约7Ma开始逐步较快隆升.目前二十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酒泉砾石组玉门砾岩组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沙沟河河口地貌(A-A')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

三维地形模型的显示

仿真显示的二郎山掌夷平面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

三维地形模型的显示

由北向南远望祁连山

祁连山走廊平原金塔河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构成高山带主体的山顶面

指状延伸的山顶面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二郎山掌与百花掌之特征

广阔而平坦的夷平面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

平坦的冬青顶夷平面构成中低山带主体的主夷平面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图10老君庙剖面孢粉记录表明,13-11Ma主要为草原,气候半干旱;11-8.6Ma以柏林为主,气候半湿润;从8.6Ma开始剧变为荒漠草原,气候快速变干,与此时C3/C4植物转型所反映的全球干旱化同步.目前三十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

高原东部及东北部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8.6MaPB8.6~3.6MaPB期间贵德盆地形成水下扇三角洲、辫状河流、近源辫状河控型三角洲与浅湖相交替的沉积组合,剖面平均沉积速率增加和呈阶梯状高低变化,水下扇三角洲沉积砾岩开始大量出现,并且剖面层序向上砾石变粗、砾岩层和厚度变多变厚,说明此阶段高原具阶段性逐步隆升的构造特征8.6Ma3.6MaN3湖相扇三角洲相(砾岩)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贵德构造拉脊山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3.6~2.8Ma期间贵德盆地主要为水下扇三角洲至水上洪积扇的砾石沉积,表明气候的干旱化,同时大套砾岩沉积和平均沉积速率达最高时段(最高达54.29cm/Ka),以及盆地由水下扇三角洲转为水上洪积扇沉积到<2.8Ma后遭受剥蚀,反映了物源区和盆地的整体构造快速隆升特征,这一隆升阶段属青藏运动A幕3.6Ma2.8Ma洪积扇相(N4)目前三十五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共和组(Q)贵德组(N4)平行不整合(缺失2.8~2.6Ma)<1.8MaPB2.6MaPB左右高原构造活动(相当青藏运动B幕)使盆地再次接受共和组湖相和少量水下扇三角洲沉积目前三十六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目前三十七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目前三十八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目前三十九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目前四十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目前四十一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目前四十二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二、亚洲季风演化(二)、南海季风问题1、澳洲及新几内亚等在5-3Ma的北移造成印尼水道关闭2、西太平洋暖池形成,沃克环流与厄尔尼诺现象,非洲变干3、南海拉张与形成过程4、亚洲季风通道提供中国56%的夏季降水目前四十三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目前四十四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MonthlySeaSurfaceTemperatureGreaterThan28deg.C

Monthly

seasurfacetemperaturesabove28deg.Careshaded.Thickblackcontourindicatesclimatologicalpositionofthe28deg.Cisotherm.

目前四十五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赤道Walker环流目前四十六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下沉气流上升气流上升气流下沉气流当厄尔尼诺发生时,沃克环流的位置发生变化目前四十七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January目前四十八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JulyNotetheseasonalchangesintheglobalatmosphericcirculationITCZmigrateswithSun,butlagsit...目前四十九页\总数五十一页\编于七点A.TropicalrainyclimatesAf,Am:Tropicalrainforest;AwTropicalsavanna,B.DryclimatesBS:Steppe;BW:Desert;C.HumidmesothermalclimatesCw:Warmwithdrywinter,Cs:Warmwithdrysummer,C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