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容量复苏-失血性休克的一种新的液体疗法_第1页
小容量复苏-失血性休克的一种新的液体疗法_第2页
小容量复苏-失血性休克的一种新的液体疗法_第3页
小容量复苏-失血性休克的一种新的液体疗法_第4页
小容量复苏-失血性休克的一种新的液体疗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容量复苏-失血性休克的一种新的液体疗法第一页,共65页。

创伤是目前1~40岁人群组的首要死亡原因,创伤后死亡按时间分为三个高峰。

第二页,共65页。第一个死亡高峰第二个死亡高峰第三个死亡高峰

因此创伤后休克的初期治疗是减少创伤死亡率的关键和决定因素第三页,共65页。初期治疗液体治疗

FluidTherapy第四页,共65页。为什么强调失血性休克的初期紧急液体治疗?第五页,共65页。

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存活的创伤患者已能够得到很好的救治,早期死亡率大大降低。但休克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晚期死亡率并未见明显减少。第六页,共65页。第二个死亡高峰第三个死亡高峰第一个死亡高峰创伤后几分钟到一个小时内约50%在创伤瞬间死亡初期治疗后几周第七页,共65页。第二个死亡高峰第三个死亡高峰第一个死亡高峰创伤后几分钟到一个小时内约50%在创伤瞬间死亡初期治疗后几周第八页,共65页。第三个死亡高峰第一个死亡高峰第二个死亡高峰创伤后几分钟到一个小时内约50%在创伤瞬间死亡初期治疗后几周第九页,共65页。第三个死亡高峰第一个死亡高峰第二个死亡高峰创伤后几分钟到一个小时内约50%在创伤瞬间死亡初期治疗后几周第十页,共65页。ShockTraumaHypoperfusionHypoxemiaInflammatoryfactorsActiviting&ReleasingComplica-tions×××FluidTherapy第十一页,共65页。休克的并发症:ARDS、Sepsis、MODS第十二页,共65页。

并发症的发生无不与休克导致的低灌注和低氧血症有关第十三页,共65页。

早期改善休克病人的低灌注和低氧血症为改变休克预后的关键第十四页,共65页。失血性休克治疗的内容手术止血恢复氧供机械通气氧合液体治疗第十五页,共65页。液体治疗的时机1983年Aprahamianetal:院前液体治疗明显增加病人存活率。--JTrauma1983,23:687-6901990年Kaweskietal:7000例休克病人观察,院前液体治疗并不明显提高存活率。--JTrauma1990,30:1215-1218第十六页,共65页。Dronenetal研究控制性和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时发现: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时给予液体治疗,存活率可达100%;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时给予液体治疗,存活率仅22%。--AmJEmergMed,1993,11:331-335第十七页,共65页。1994年,Bickell课题组:

598名不全贯通伤病人(收缩压<90mmHg)分为二组,或接受院前液体治疗(快速组),或进入手术室后开始液体治疗(延迟组)。--NEnglJMed,1994,331:1105-1109第十八页,共65页。1994年,Bickell课题组:结果:延迟组存活率更高,并发症更少。--NEnglJMed,1994,331:1105-1109说明:止血前大量液体治疗加重出血。容量增加,血管静水压增高凝血功能低下第十九页,共65页。问题?Wastheresomethinggoodaboutnofluids?

Wastheresomethingbadaboutusingfluids?第二十页,共65页。问题:能否取消院前的液体治疗?回答:否第二十一页,共65页。OwensTMetal的意见早期的院前液体治疗应该使机体心血管功能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低于正常,但又不致于发生循环休克。--JTrauma,1995,39:200-209第二十二页,共65页。失血性休克病人液体治疗的主要目的(1)恢复和维持休克机体血管内、细胞内和间质内的液体容积;(2)改善器官和组织毛细血管灌注;(3)恢复和维持正常的氧运输能力;(4)预防炎性介质的激活;(5)预防再灌注所引起的细胞损伤。第二十三页,共65页。对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早期液体治疗,传统上应用1~3倍于失血量的等渗晶体溶液或全血。近年来,较多使用胶体,如血代、血定安、羟乙基淀粉等。第二十四页,共65页。短时间内输入大量的晶体溶液,一方面在实施上很困难,另一方面易因为血管内静水压的升高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的降低而导致组织的水肿,如肺水肿及伴有颅内压升高的脑水肿。LR→急性肺损伤

RheePetal.JTrauma,1998,44:313第二十五页,共65页。小容量高晶体-高胶体渗透压混合液(hypertonic-hyperoncoticsolution,HHS,如7.5%氯化钠-10%羟乙基淀粉或Dextran)因能够迅速恢复循环血容量、改善心脏循环功能、减轻组织的水肿、降低颅内压并改善组织和器官的氧供以及减少休克后并发症的发生而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上创伤及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早期液体紧急治疗。

第二十六页,共65页。由于其临床用量较小,仅需3~4ml/kg,故称为“小容量复苏”smallvolumeresuscitation第二十七页,共65页。HyperHAES®第二十八页,共65页。7.2%NaCl-7.2%NaCl-7.5%NaCl-6%HES200/0.510%HES200/0.56%HES200/0.62HyperHAES®Osmohes®Hyperhes®

(德国)(匈亚利)(奥地利)Na+(mmol/l)123212321283Cl-(mmol/l)123212321283渗透压(mosm/l)246424642570HES(g/l)6010060胶体渗透压(mmHg)367535RescueFlow®,瑞典7.5%NaCl-6%Dextran70第二十九页,共65页。第三十页,共65页。机理1.血管外液体的重新分布,包括间质和细胞内液体,使得机体心脏前负荷增加;2.心脏的正性肌力作用;3.扩张血管使得心脏后负荷降低;4.通过血液稀释而改善血的粘滞度;5.减少缺血后的毛细血管后静脉内皮上的中性粒细胞粘附;6.减少炎性介质的激活和释放。第三十一页,共65页。作用1.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2.改善心脏循环功能;3.预防或减轻组织水肿(脑水肿、肺水肿等);4.降低颅内压;5.改善休克病人的免疫功能。第三十二页,共65页。作用1.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2.改善心脏循环功能;3.预防或减轻组织水肿(脑水肿、肺水肿等);4.降低颅内压;5.改善休克病人的免疫功能。第三十三页,共65页。 3~4ml/kg的高晶体-高胶体渗透压混合液输入静脉后一分钟内即可使得失血性休克机体的心输出量和动脉压明显升高,至少维持2小时以上。单纯7.5%NaCl可扩充循环血容量为输入量的3.8倍左右,高晶体-高胶体渗透压混合液则使得循环血容量约增加为输入量的4.5倍。第三十四页,共65页。使MAP恢复至休克前水平时所需的输液量和时间

组别LR组(n=6) HHS组(n=6)WB组(n=6)输液量(ml/kg)41.67±1.514.49±0.49*#20.83±2.58*时间(min) 16.53±2.93 1.78±0.19*# 8.33±1.03*

*P<0.01与LR组相比;#P<0.01与WB组相比。第三十五页,共65页。

错误观念:通过血压来定义、诊断休克,或判断休克的程度。第三十六页,共65页。对于失血性休克机体血压的评价有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不能真正反映问题的本身或治疗的效果。第三十七页,共65页。失血时,正常的动脉压实际上是说明某些器官因为血管床收缩出现低灌注,而低灌注将导致进行性缺氧和相应的损害。第三十八页,共65页。正常的血压并不代表正常的血容量,正常的血容量也并不意味着机体组织和器官有正常的氧供。第三十九页,共65页。Scaleaetal指出:在血压正常,没有心悸和少尿的情况下,仍有80%的患者血乳酸增加,静脉血氧饱和度下降,有组织和器官灌注减少的证据。--ScaleaTMetal,CritCareMed,1994,22:1610-1615第四十页,共65页。使DO2恢复至休克前水平所需的输液量和时间组别 LR组(n=6)HHS组(n=6)WB组(n=6) 输液量(ml/kg)52.08±1.8810.83±1.29*#23.33±2.58*时间(min)20.83±0.754.33±0.52*#9.33±1.03* *P<0.01与LR组相比;#P<0.01与WB组相比。第四十一页,共65页。作用1.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2.改善心脏循环功能;3.预防或减轻组织水肿(脑水肿、肺水肿等);4.降低颅内压;5.改善休克病人的免疫功能。第四十二页,共65页。第四十三页,共65页。作用1.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2.改善心脏循环功能;3.预防或减轻组织水肿(脑水肿、肺水肿等);4.降低颅内压;5.改善休克病人的免疫功能。第四十四页,共65页。第四十五页,共65页。LR和HHS对休克鼠肺组织含水量的影响(n=7)*P<0.05vs休克前;#P<0.05vs休克后;△P<0.05vsHHS组第四十六页,共65页。

对失血性休克鼠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P<0.05vs休克前,**P<0.01vs休克前,#P<0.05vs休克后,ΔP<0.05vsLR组。第四十七页,共65页。作用1.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2.改善心脏循环功能;3.预防或减轻组织水肿(脑水肿、肺水肿等);4.降低颅内压;5.改善休克病人的免疫功能。第四十八页,共65页。

高渗溶液对创伤及失血性休克病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第四十九页,共65页。一方面高渗溶液通过加强T细胞的增殖和增强单核细胞的功能,使得炎性细胞因子如IL-1、IL-2、IL-3、IL-6、TNF以及γ-干扰素等的活性增加;

第五十页,共65页。另一方面则通过降低PGE2的浓度,使得IL-4、IL-10以及TGF-β等抑制性或抗炎性细胞因子减少,从而增强或改善创伤及失血性休克后病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第五十一页,共65页。第五十二页,共65页。第五十三页,共65页。第五十四页,共65页。Hypertonic-hyperoncoticsolutionblocksneutrophilactivati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