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十篇_第1页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十篇_第2页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十篇_第3页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十篇_第4页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十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十篇小学语文教案篇1一、教学要求1.能凭借三种图形想象,画出新的图画,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才能和动手才能。2.能向别人说明自己拼画的内容和解答别人的询问,培养学生口语表述和互相交流的才能。二、教材说明本课的图画分两大局部,左边是三个图形,右边是由这三个图形画成的五幅图:树、山、太阳、葵花盘、火车。这是给学生作示范,同时也是启迪学生画出的东西。三、教学建议(一)教具准备假设干彩色的、大小不一的纸片。(二)教学过程1.认识图形老师逐一出示纸片,让学生认识这三种图形。2.以图激趣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由这三种图形画出的东西,并说说各画的是什么。3.示范启迪老师用准备好的几种纸片再拼画出2—3个图形,目的是翻开学生的思路。4.画画说说让学生自己动手拼拼画画,画好一个,就同桌之间说说各自画的是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充分发挥想象,比比谁画得又新又多。5.交流评比先在小组里评,小组推选出来的参加全班的交流。交流时要说清楚画的是什么,好在哪里,为什么要推选它,等等。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提问和发表不同的意见。6.课外延伸布置学生回家用彩色纸、布块等制作贴画,全班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进展展评。小学语文教案篇2教学目的: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2.在读懂课文的根底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才能。3.培养孩子遇事要擅长动脑筋想方法。教学重点: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教学难点:培养孩子遇事要擅长动脑筋想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绘画纸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儿有一那么谜语,动脑筋想一想,猜猜它是谁?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板书:风〕2.有时我们能听到它,有时我们能感受到它,那能不能把它画出来呢?〔板书:画〕全班齐读课题。二、自主探究,整体感知。1.在上节课中,我们认识了三个活泼得意的小朋友,今天呀,他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想认识一下他们吗?〔出示课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宋涛、陈丹、赵小艺〕〔注意相机引导孩子打招呼的语气和礼貌〕2.小朋友,请翻开书,轻声读读这个故事,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是送给爱动脑筋的小朋友的,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老师巡视〕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在________。〔相机指导概括全文大意的方法,引出画风〕3.好,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一找他们三个分别都画了什么?〔老师巡视〕4.找完了吗,都找对了吗,你们的表情告诉老师你们是非常自信的,敢不敢承受老师的挑战呀?〔课件:连线,整体感知课文〕三、在读中领悟文本。1.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我们大家一起到书中寻找答案吧!请小朋友默读第二至第八自然段,在书中画出来,然后再轻声读一读。〔老师巡视,相机指导〕2.老师呀,也把这三位小朋友的画请到了大屏幕上,看看你能不能配上课文里的话,读出风的感觉呢?〔1〕课件随机出示赵小艺的画生读过渡语:同学们,你们听出来了吗,她的风藏在了旗子里,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让我们感觉到有风在飘动呢?〔点读〕板书谁还能让旗子飘到你的句子里。〔再读〕〔2〕课件随机出示赵小艺的第二幅画生读过渡语:哦,我听到了,她又把风装在了风车里,风车被她读得已经呼呼转了,奖励你再读一遍给大家听。〔生再读〕板书〔3〕课件随机出示陈丹的画。生读提问:谁来告诉老师,小丹把风又送给了谁?〔相机知道朗读语气〕就让我们把体会送进这段话来读一读。〔再读〕板书〔4〕课件出示随机赵小艺的画。生读。过渡语: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吗,风又钻进了雨丝里,雨丝被风吹斜了。老师也想读,你们想听吗?〔师范读〕板书四、回归整体,再次感知课文,提升情感。1.过渡语:同学们可读得真认真呀,老师把你们的发现藏在了一首小诗里,自由得朗读一遍吧。〔生自读自悟,回归整体〕风来了,风把旗子吹起了,风藏在飘着的旗子里。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转动的风车里。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2.老师读课文里的句子,同学们找诗里的句子读,再次感受。3.这个故事读完了,同学们还想不想换一种方式再读一读呀?〔引导学生,在人物很多的情况下,可以用分角色的方法朗读课文〕生读,其他学生做简单评价。4.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三个小伙伴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他们都擅长观察,勤于动脑的优秀品质,提升全文主题。〕五、在悟中激发创造。1.过渡语: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他们的作品在“阳光杯”创意儿童画的评选中获得了提名,想不想跟他们一起去参加比赛吧。2.那么假如让你去画风,你会怎样画呢?〔练习说话〕3.过渡语:好,那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说的画下来,并配上一段文字。〔激发创造,练习写话〕老师巡视,相机指导。〔五分钟左右时间〕4.张贴作品,适时鼓励。六、练习生字。1.板书“艺”、“丝”。2.让学生观察两个字在写法上的异同。3.找一找书中还有没有左右构造的生字,在写法上应注意的。〔生观察〕4.生练习,老师相机指导书写。七、布置作业。小作家:用一段文字写出你想画的风。播音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演员: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课本剧。小小探究家:搜集一首关于风的儿歌。小巧手:做架纸飞机或风车,到风中去放飞你的欢乐。板书设计:画风旗子飘风车转小树弯雨丝斜【附】教案的作用1、有方案的安排教学活动。做任何工作都应有高度的方案性,教学工作也不例外。只有按照方案进展,才能克制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才能进步工作效率,不断改良教学工作和进步教学质量。假如不认真书写教案,教学过程中必然目的模糊、心中无数、要求不当、随心所欲,不可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2、是老师上课的总体设计和思路。备课是讲课的前提,是讲好课的根底,教案那么是备课的详细表现形式。它可以反映老师在整个教学中的总体设计和思路,是衡量老师教学程度上下,尤其是教学态度认真与否的重要尺度。3、有利于教学程度的进步。认真编写教案是进步教学程度的重要过程。老师编写教案是一个研究教学方案或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学员及教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仅要研究学员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还要研究学员学习的状况,如:承受程度、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等。4、是教学督导的重要根据。教学督导对教学质量监控可发挥积极作用,它具有监视检查、沟通协调、分析^p评价、指导鼓励、信息反应、参谋咨询等功能,以督教、督学、督管为主,对学校的专业、课程、教材的建立方案和施行情况进展检查、评议,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教案那么可作为检查和评价老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业务程度的上下及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等方面的根据。小学语文教案篇3【教学目的】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教学重点】1、标准书写8个生字。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教学难点】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青蛙和小鸟的图片。【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读熟全文,勾画生字,标注自然段。初步认识生字条中的3个生字。2、读熟“读读抄抄”中的词语。3、通过查资料或向家长请教,理解有关天文的简单常识,如:地球、月亮、太阳、宇宙的大小等。〔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查找资料,不对资料的多少作要求,只引导、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学习课外知识。〕4、用“?”标出不懂的词语。第一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在识字4这一课里,我们认识了不少成语,你还记得哪些?〔自由说,可以说自己在课外搜集的成语。〕2、谈话:这些成语常常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坐井观天”的故事。〔板书课题〕3、读题,释题。〔板画一口井〕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补充课题:坐井观天。2、小黑板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及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指名教读。自由读,稳固记忆。3、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检查。重点教读“信”。4、提问:课文有几个自然段?〔7个〕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5、引导质疑:读了课文,你有哪些词不懂,哪些问题弄不明白?〔在黑板旁边简单标注。〕你能帮助同学解决这些困难吗?〔解决较简单的问题。〕其他问题咱们一边读书一边解决。三、朗读感悟,初解寓意1、图文结合,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考虑:青蛙和小鸟在干什么?〔争论或对话、谈话。〕口头填空:青蛙坐在〔〕,小鸟落在〔〕。〔板画青蛙和小鸟或贴图片。〕2、自由读课文,用直线和波浪线分别画出青蛙和小鸟的话。3、指名分角色读对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无边无际”和“井口那么大”〕4、你认为谁的看法对?分组讨论: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5、集体交流:引导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带学生体验: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然后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不相信的语气〕“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劝告的语气〕6、过渡:看来真的是青蛙弄错了。聪明的小朋友再帮青蛙找找,他还有什么错?〔引导理解小鸟和青蛙的笑各有什么含义。〕7、指导朗读三次对话:〔朗读提示: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自由朗读,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不同语气。分角色朗读。同桌练习,指名读,男女生对话。四、启发思维,引导总结1、读了“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小结。〕2、老师归纳小结寓意。3、明白了“坐井观天”的意思,你有什么想法?谈话: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擅长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呀!小学语文教案篇4一、教学目的:1、学会8个生字,读准“累、拾、禁”这3个多音字的读音;读写“凉快”等11个词语,能联络上下文理解“千姿百态、尽收眼底、纵横交织”等词语的意思。2、能按游览顺序〔地点变换〕给课文分段,说说各段的主要意思。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7自然段。4、激发热爱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二、课时安排:3课时1、自学生字、新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2、读懂课文,理解各段的主要意思,联络上下文说出词义。3、词句训练和朗读、背诵的训红练,学习按全方位顺序写一段话。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大意2、学会8个生字,读准“累、拾、禁”这3个多音字的读音;读写“凉快”等11个词语3、能按游览顺序〔地点变换〕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一、引入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吗?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二、初读课文〔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要求:a通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划出来,按要求自学。B想一想:课文写了谁,游览了景山公园哪几个景点?用记号标出。〔2〕交流自学结果:指名试读课文,评议、正音。特别注意多音字“拾”在“拾级而上”中的读音,“累”在“果实累累”中的读音,以及“禁”在“紫禁城”中的读音,让学多读几遍。注意生字“压”与“庄”,“伐”与“代”的区别。〔3〕答复前面提出的问题。三、指导分段说说课文写了“我们”游览了景山公园的哪几个景点。〔景山公园大门、果园、万春亭〕根据单元提示,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本课作者以地点变化写游览的经过,可以参考表示地点的词语分段。让学生划出表示地点的词语再分段。四、布置作业抄写词语四遍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说说各段的主要意思。2、联络上下文理解“千姿百态、尽收眼底、纵横交织”等词语的意思。3、激发热爱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抽读一些生字,回忆课文的分段,按什么分。二、新课〔一〕阅读第一段〔第1自然段〕你能不能来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可以用“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的句式。默读课文,把详细描绘“万春亭”和“大花坛”的句子用“”划下来,认真读一读。〔二〕阅读第二段〔第2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的第1句话可以省略吗?写了它有什么好处?“果实累累”是什么意思?让学生联络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出示一段话:果园里的果树果实累累。海棠果在微风中摇动,一只只苹果又红又大,大柿子沉沉地挂在枝头。这段话与课文中哪几句话相似?你喜欢哪一段话?〔可以说喜欢的理由,也可以用朗读表示〕用“我们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的句式说说第二段的主要意思。〔三〕读第三段〔第3—7自然段〕请学生用各种自己认为好的方法去理解“拾级而上”、“举目眺望”、“尽收眼底”的意思。再让学生填空〔〕楼房〔〕厂房〔〕立交桥理解“屹立、淡雅、鳞次栉比、纵横交织”等词语的意思。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三、回忆全文的内容。第三课时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朗读、背诵,指导完成局部作业。2、让学生学习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教学过程:一、复习1、抽读生字、词语。2、回忆课文内容,说说课文的分段及各段的段意二、指导朗读、背诵1、请学生自己选一个你认为写得最好的自然段朗读。2、抽读,师生评议。3、以各种形式齐读。4、在朗读的根底上指导学生进展背诵。三、指导完成作业学生自己提问〔你认为比拟难的题目〕,可以由同学帮助解答。四、回忆课文中表示方位的词语,引导学生用上方位词〔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小学语文教案篇5教学目的: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育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生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积累词语。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词语的节奏感。小学语文教案篇6教学目的1、自学生字雏、巢,理解运用相关词语。2、积累姹紫嫣红、风平浪静这类构造的词语。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阅读芳草地中的两句话。4、通过因果句式的训练,使学生理解句子间的关系,并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仿写诗歌。5、理解书信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形式。教学重点: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仿写诗歌。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以杜甫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简要说明信的重要性师:刚刚同学们背诵了好几首唐代诗人的诗。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老师也特别喜欢他的诗,记得他的《春望》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出示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由读,抽生读,理解句子意思)师:这首诗写出了在战乱中,诗人对远方的家人的思念与牵挂,此时一封报平安的家信可以带给他多少抚慰啊!因此[课件出示]信是心与心的交流,信是情与情的碰撞,信使你我手拉手,心贴心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信》。[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谁能说说我们平时写信要用到些什么吗?〔二〕初读课文1、师:有一位小朋友刚学会写信,心情特别冲动大家看:[课件出示]我学会了写信,用笔和纸,用手和心。我多么想写啊,写许多许多的信给自己,我也要写一封封信,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紧紧2、师:自由读这两段话,考虑他写信所需的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3、写信为什么要用心?它又为什么能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的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学习课文。〔三〕精读课文[课件出示]1、听课文录音,并考虑我写了几封信?分别是写给谁的?2、生仿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并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封信来读一读。3、检查自读情况。4、学习第二节a、齐读第二节,自学生字雏和巢〔从音形义三方面来学习〕。雏:谁会读这个字?(注意翘舌音)开小火车读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雏这个字?我们以前学过的好多字中也含有这个局部。想一想有哪些字呢?雏什么意思吗?[课件出示]师:瞧,它们是那么稚嫩,羽毛还没有长饱满,嘴角还是嫩黄的,走路也摇摇摆晃的。〔幼小〕雏鸟、雏巢:学生交流。〔翘舌音、上下构造〕哪里见到过这个生字?[课件出示]师:这些不同形状的鸟巢,就是给小鸟遮风挡雨的窝,更是小鸟温馨的家。生字宝宝回到课文中,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三句。b、理解内容。读后答复:〔1〕我替谁给谁写信?信上说了些什么?为什么要写这封信?〔2〕出示句式:我要替雏鸟给鸟妈妈写信,是因为,让她快回巢。〔3〕师:在天色将暗的时候,小鸟在巢中焦急地等着妈妈回家。假设你是雏鸟会对妈妈说什么?〔4〕交流后个人竞赛读。〔注意读出急迫的语气〕C、是啊,它们是亲亲爱爱的一家人,彼此关心,互相依恋,小鸟的心和妈妈的心贴得紧紧的。师生一起感情朗读。5、学习第三小节〔1〕女生读第三小节。〔2〕出示画面,学习姹紫嫣红的意思。〔老师指出词语后的1和注释条的1相对应〕〔3〕花朵为什么要蜜蜂快来采蜜?交流小结:它们是甜甜蜜蜜的好伙伴,团结一心酿出甜甜的花蜜,造福我们人类。花朵和蜜蜂的心也贴得紧紧的。抽生感情朗读第三小节。6、习第四小节。〔1〕男生读第四小节。〔2〕大海为什么要请小船快去航海呢?〔3〕出示句式练习。〔4〕出示画面,理解风平浪静的意思。〔5〕出示词语练习。交流小结:它们是平安和谐的一家亲。此时,慈祥的大海敞开宽广的胸怀,让小船在自己的怀抱里自由驰骋。大海的心和小船的心更是贴得紧紧的。小组竞赛读第四小节。7、习第五小节〔1〕分三小组读这三节课文〔2〕齐读第五小节,读后体会2、3、4小节和第5小节的句式有什么变化?〔3〕出示尝试园,师:聪明的你能否把这两封信修改成和前面三小节一样的形式呢?〔四〕拓展1、师读第六小节。我们给别人写信,真诚地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感情和看法,力所能及地给与别人帮助。从而使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贴得紧紧的。2、师生合作朗读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带着自己最真诚的心,老师和你们一齐3、过渡:这位小朋友用自己真诚的心写了许多许多的信,此时的你是否也有许多心里话要和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需要帮助的'小伙伴、处于战争中的苦难的人们说呢?请大家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在纸上。〔提出要求:形式不拘,可选两句或三句,内容简短。〕4、创意读课文:加学生创作诗朗读〔五〕总结全文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用一颗真诚的心,而信架起了心与心之间的桥梁。当你感到快乐,请你告诉你的亲朋,让他们共同分享;当你感到忧愁,请你告诉你的好友,让他们为你分担。这样,我们自己的心就会和别人的心贴得更紧、更紧五、板书设计:小学语文教案篇7投影:《兰亭集序》中国浙江的兰亭碑亭。当年,王羲之在这里写下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课堂小结〔投影:“历史知识”图表〕1.组织学生对本课进展小结。活动:投影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按顺序填写〕楷书、大篆、小篆、甲骨文、金文、隶书、草书、行书2.对学生所总结的本课内容进展点评。3.统计学生各组得分情况,表扬课堂积极发言的同学。●学习与探究1、学习测评:1.甲骨文是〔〕。A.我国最早的文字B.比拟成熟的文字C.完全成熟的文字2.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石刻上的文字应是〔〕。A.隶书B.楷书C.小篆2、学习活动:稳固知识:1、简述汉字形成和开展的历史。说一说汉字有哪几种字体。2、你能说说商朝的国家“档案”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吗?3、想一想秦始皇又是用什么文字批阅奏章公文呢?学生活动做文字游戏答题方法:按老师指定要求答复与学生自由抢答相结合,按组计分。讨论方式:学生讨论,小组发言后,老师总结。通过“想一想”进展扼要地提出问题,为增加学生兴趣学生可自由发言。从而引入本课的学习。展示资料,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对汉字的开展史一个总体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学生阅读教材和观察投影后可以答复。〔设置问题,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投影“试一试”〔投影出甲骨文的十二生肖文字,让学生填上相对应的现代汉字〕学生以组为单位进展讨论。结合语文知识从汉字的造字方法方面讨论,并得出相应的答案。学生看书,用投影仪展示有铭文的西周青铜器“散氏盘”。老师指导学生从形体、构造进展观察。培养学生的书法鉴赏才能。学生活动:“比一比”金文跟甲骨文相比有什么特点?〔学生广泛交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通过投影楚国和秦国的文字,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看一看:大篆这种文字有什么特点?〔特点:构造工整,笔画均匀,长方形。〕〔创设情境。通过联络实际引起师生共鸣,使学生能加深对课文内容认识的深度,理解文字的演变与历史开展的对应关系。〕观察投影,说一说小篆文字的特点。经学生考虑后答复,老师小结。〔特点:笔画整齐,线条化,构造简化统一,字体定形。〕“议一议”,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并根据已学知识答复,老师引导归纳。学生观察投影,讨论、归纳隶书的特点。〔特点:笔画线直,字形扁方,简化笔画,与现代汉字相近。〕学生观察投影,讨论、归纳楷书的特点。〔特点:构造匀称,横平坚直,正方形,沿用至今。〕学生观察投影,讨论、归纳草书的特点。〔特点:体势连绵,曲折多,灵敏流畅,难写难认。〕学生观察投影,讨论、归纳行书的特点。〔特点:介于草楷之间,字形灵敏,书写便利。是如今人们常用的一种字体。〕请学生根据板书,以抢答形式完成“历史知识”图表〔汉字的演变过程〕,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学习测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课堂进展。“学习活动”作为课后探究活动进展。【教学后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甲骨文”,难点是“小篆”。本课是一节文化课,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归纳、启发设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并利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学习器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才能。采用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参与的方法,对汉字的演变与历史开展的影响进展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及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才能。本课形式较为新颖、气氛活泼、寓学于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小学语文教案篇8一、教学目的。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仍然”等13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3、能模拟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详细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4、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二、教学重点。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三、教学难点。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2、能较为详细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四、课前准备。1、寻找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的文字片段,有条件地可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2、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第一课时:〔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1、唤起情感: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板书并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师巡视,理解学情〕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答复归纳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复杂到简单一步一步的归纳,切忌敷衍。〕〔三〕读中悟情,以情促读。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老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2、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勾下来、写下来。〔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对于“憧憬”、“仍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2〕学生汇报。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老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搜集的资料谈谈看法。“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或在详细的语境中解决。“仍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a、我们精心的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b、我们仍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教法: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快乐的心情。〔4〕假设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5〕多种方式读全段。3、学习第三自然段。〔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或者老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3〕引导表达:刚刚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需要精读的句子:a、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b、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p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6〕深化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冲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四〕小组自学生字,交流学法。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注:“拼”“村”“丧”的读音需特别注意,磨的读音:二声〔摩擦〕、四声〔磨面〕;坊的读音:一声〔牌坊〕、二声〔作坊〕。2、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历。注:“村”可与“材”进展比拟记忆,“丧”的下面局部没有一撇。3、练习书写生字。〔五〕课堂练习。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第二课时:〔一〕诵读回味,表现情感。1、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欢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读出感情。2、作者在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用一个词概括。〔二〕细读深究体悟感情。1、学习第4自然段。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屡次读的方式进展〕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d、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2、学习5、6、7、8自然段〔1〕师:假设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2〕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三〕回忆课文,畅谈感受。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2、一个提问下,帮助学生再次疏导出全文线索,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写心情的重点句。〔四〕课堂练习。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小学语文教案篇9一、设计理念:本课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历,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二、教学目的:1、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理解儿歌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2、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重点:能正确通顺地朗读儿歌,识记生字,理解生字意思,并能运用生字组词说句。四、教学难点:能正确通顺地朗读儿歌,识记生字,理解生字意思,并能运用生字组词说句。五、课型:新授课。六、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七、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八、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美丽的汉字王国里做客。〔播放课件,路上有已经学过的“叫、叶、鸣、啦、听、吧”等字〕你们看,通往汉字王国的路并不好走,有许多小花等着考考你们,我们只有读出花儿身上的汉字,才能顺利到达。师:祝贺你们顺利到达,你们有没有发现刚刚读过的汉字有什么特点?〔都有“口”字〕2、今天在汉字王国里接待我们的就是一些带“口”的汉字,我们一起去认识它们,好吗?板题二、读儿歌,认识汉字。1、老师范读儿歌,要求听准字音。2、自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3、用“○”和“…”分别找出这课中的会认字和会写字,反复读。把儿歌读给同桌听,互相正音。4、指名读儿歌,纠正读音。5、小组比赛读。你有信心读好哪句儿歌?自由找伙伴,把它读给你的小伙伴听。三、学习生字。1、认读要求会认的字。2、指导学习要求会写的字。3、出示7个生字,让学生认读。4、选喜欢的字助词说句。小结:让学生谈谈游汉字王国有什么收获。后记:1、通过学习本课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汉字的兴趣,他们利用熟字加偏旁去识字。学生能在原来的根底上熟读儿歌。并且能掌握本课的方法编出了很多添口歌。以后要多采取类似的方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这节课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历,教给识字方法,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学习本节课充满激情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3、通过学习本课的生字,大局部学生对生字的音、形、义能掌握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断进步。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1、朗读课文,以游戏的形式进展。1、看卡片认读生字。二、指导书写。1、自由说说字的构造、部首、笔画、笔顺规那么等。2、学生观察老师范写。3、学生独立书写。4、检查书写情况,给予恰当的评价。三、同步练习1、看拼音,写汉字。tǔxiàchuìwèi〔〕泡泡〔〕一跳〔〕号〔〕道好2、比一比,再组词。下〔〕未〔〕欠〔〕吓〔〕味〔〕吹〔〕几〔〕合〔〕土〔〕叽〔&;〕哈〔〕吐〔〕你还认识哪些带“口”的字?写下来。3、按要求归类。未土笑森欠尖明众事哈笔品示汗舌晶左右构造的字:————————————上下构造的字:————————————独体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