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九篇-7_第1页
小学数学教案九篇-7_第2页
小学数学教案九篇-7_第3页
小学数学教案九篇-7_第4页
小学数学教案九篇-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数学教案九篇【精选】小学数学教案九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的:让学生在详细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开展学生的数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步学生解决问题的才能。重点难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能穿几串”中理解几十里面有几个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大家玩过串珠游戏吗?出例如7。这里有些珠子,你会穿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互动新授1、教学例7出示题目的要求:有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个别汇报。]〔2〕要想知道能穿几串,该怎样解答?体会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A、画图。圈一圈。B、数的组成。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所以能穿5串,还剩8个。]〔3〕验证。1串是10个,5串就是50个,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解答正确。2、想一想:假如是5个珠子穿一串,能穿几串?[可以运用例7中的画图策略或数的组成来解决,还可以利用10与5的关系来解决这个问题。]三、稳固梳理,拓展应用1、完成第46页的做一做。[鼓励学生考虑:数目较大时,假如不用圈一圈的方法,你能知道装几袋吗?你是怎么想的?鼓励学生用数的组成的方法解决。]2、完成第47页练习十第1~4题。[建议学生首先分清要分的“单位”不同,第1、2题物体的总数没有直接给出,隐藏在文字和图中,需要学生找出来,再用数的组成去解决,假如选择用圈一圈的策略就不需要找出总数,反而简单。第3题要用到“一打一打”装的情况,一打12个,数较大,圈的过程中应细心。]教学反思:通过对穿珠子这一情境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分一分、圈一圈的活动形成了表象,从而进一步解决问题,学生的解题策略表达了多样化,用画图、数的组成、十个十个的数数、列算式等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利用数的组成是目前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小学数学教案篇2教学目的:1、认识立方体的特征及其各局部名称。2、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掌握立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过程:1、导入。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但生活中有一些特殊的长方体〔实物出示〕,我们把这类长方体叫做正方体,也叫立方体。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立方体.〔板书〕2、认识立方体的特征:〔屏幕演示〕把长方体的高和宽延伸,得到一个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我们叫它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板书〕请学生观察自己的正方体,然后也从面、棱、顶点三方面来研究正方体的特征。提问:(1)正方形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面面积大小怎样?(2)正方形有几条棱?每条棱长度怎样?(3)正方形有几个顶点?〔板书:正方体每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每条棱长度相等〕问: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师:我们用这样的图来表示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屏幕显示〕3、: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4、板书设计:正方体(立方体)面:6个面每个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棱: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顶点:8个顶点小学数学教案篇3教学内容:课本P106~111页,第八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统计〔一〕教学内容:统计〔一〕〔教材106、107、108页内容〕教学目的: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搜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搜集和整理数据;2、:学生填写比拟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答复简单的问题。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理论才能和参与意识。教学重难点:填写简单的复式的统计表教学准备:相关挂图、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1、多媒体出例如1主题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测量过体重吗?测量了几次?2、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3、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1、电脑出示统计表〔1〕: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师:如今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集体活动〕2、活动完毕后,师生共同将搜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3、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4、讨论:假如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如何表示呢?学生讨论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单位:千克〕5、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指名上台在黑板上填写数据。7、观察复式统计表,答复下列问题。〔1〕一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2〕二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8、你还能发现什么?先在小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汇报。9、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等。三、整理数据,稳固练习出示“做一做”,练习情景图。1、交流图上的小朋友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一班的同学参加各项课外外小组活动人数的情况是怎样的?你参加了哪项课外活动?2、讨论:怎样搜集我们班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数据?3、活动、统计数据。4、整理数据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5、讨论并答复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四、汇报收获,回忆总结第二课时统计〔二〕教学内容:统计〔二〕〔教材第109、110、111页内容及练习二十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搜集、整理描绘和分析^p的过程,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搜集和表现数据。2、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展简单的预测。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论才能和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教学准备:多媒体CAI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每天都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效劳。〔播放录像〕同学们请年,这是一条道路上过往车辆的录像片,请同学们帮助记录一下其中四种车辆的数量。二、探究新知1、组织记录:〔2、学会制作统计图。〔1〕分组讨论:假如用每个表示2辆汽车,最多要画几个格?太费事了,怎么办呢?讨论后得出结论:用1个表示5辆车比拟适宜。〔2〕师生共同完成以一格代表五个单位的统计图的制作。先让学生独立绘制,指名上台涂色绘制,然后共同订正。〔3〕在书上完成例1统计图1、2、3小题,指名口答。〔4〕组织讨论:20分钟后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3、师生总结绘制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方法。三、形成应用1、独立完成第111页的“做一做”。2、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四、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课后从小组为单位调查班里同学看电视的时间,把调查得到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使学生在搜集、整理、分析^p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和促进。小学数学教案篇4教学目的:1.通过分类活动,整理与疏通运算定律、性质之间的联络与区别,弄清简便计算的来龙去脉,体悟到凑整思想。2.通过错例诊断、跟进练习,在真实场景中查漏补缺、自我反省,进步简便计算才能。3.通过另眼鉴赏,从另一个视野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教学流程:一、激活知识、整理疏通1.搜集课前学生出的可以简便计算的试题。并校对反应1259872+93+2821254〔3/8+4/12〕24546+541/53/8+5.36+4.642.对试题按一定标准分类。〔让学生通过独立考虑、小组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分类。〕3.全班反应。预计学生会出现如下几种请款〔1〕按照各种运算定律各一类。〔五类,在黑板上贴出来〕〔2〕按照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分成三类。二、查漏补缺、跟进练习1.猜测前测题中哪些题错误的人数最多?762.50.44.4252/53.6-2/52.125641253/5+2/53/5+2/52.出示全班每题出错的统计数据,说一说感受。3.错例诊断:通过让学生圈一圈、想一想、评一评等诊断与反思手段,到达对知识的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运算定律与性质。4.浸透简便计算的策略多样化与优化。5.跟进练习〔1〕怎样简便就怎样算2-5/7+2/7〔0.7+0.7+0.7+0.7〕255.80.125+11.6〔11+14〕7.60.4〔2〕选一选1/381/38的正确答案选〔〕〔3/7+7/11〕711的简便计算方法是〔〕三、回忆整理,提炼思想。对复习方法以及简便计算的思想作梳理与提炼四、另眼鉴赏,拓展提升小学数学教案篇5全册教材分析^p教学内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络和区别,在详细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根本特征,探究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在详细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间隔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展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绘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的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络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进步解决相关问题的才能;在详细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络,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根本特征,探究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在详细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间隔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展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让学生联络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绘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4.让学生通过系统复习,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开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理解,进步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才能。数学考虑方面1.让学生在应用百分数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p、综合和简单推理的才能,进步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才能,开展抽象思维,增强数感。2.让学生在认识圆柱和圆锥特征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感知,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在推导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探究圆柱侧面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实验、分析^p、验证和概括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才能,开展形象思维。3.让学生在认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探究并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应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络,增强用数和图形描绘现实问题意识和才能。4.让学生在根据方向和间隔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才能、识图才能和有条理地继续表达的才能,不断增强空间观念。5.让学生在探究并理解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提升思维程度。6.让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以及众数、中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据的意义和价值,感受不同统计量的联络和区别,开展统计观念。7.让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联络和综合,加深对根本数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培养比拟、分析^p、综合、概括的才能,开展思维的整体性、灵敏性和深入性。解决问题方面1.让学生联络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历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主动用百分数、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圆柱侧面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比例尺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开展数学应用意识。2.让学生在解决有关百分数、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圆柱侧面积和外表积计算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掌握分析^p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飞多样性。3.让学生能用比例、比例尺、正比例和反比例等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积累和丰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4.让学生在用方向和间隔描绘物体的位置,用扇形统计图和相关统计量解释数据信息、解答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性,进步合作交流的才能。5.让学生在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培养根据所需解决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相应策略的自觉性和才能。6、让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进步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释简单实际问题的程度,进一步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的才能,开展创新意识和理论才能。情感态度方面1.进一步感受数学考虑确实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制困难的意志。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4.进一步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5.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开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间隔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敏运用。全册课时安排:全册共安排72课时的教学内容,其中30课时的总复习。百分数的应用11课时圆柱和圆锥11课时比例7课时确定位置4课时正比例和反比例4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2课时统计3课时总复习30课时第一单元百分数的应用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这个单元里,初步教学百分数的意义,用百分数描绘局部与整体或两个同类数量间的倍数关系;教学了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相改写,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本单元在此根底上编排,通过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的广泛应用。日常生活和消费劳动经常应用百分数,如用百分数表示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或少的关系,又如利息与纳税的计算、折扣的设计与计算等。应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方程解答。这些都是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全单元的教学内容比拟多,编排6道例题、四个练习以及全单元的整理与练习,大致分成五段教学。例1、练习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这一段是接着六年级〔上册〕求简单的百分率编排的。例2、例3、练习二,根据国家规定的税率和利率,计算应纳税金额和可得利息金额。这一段应用百分数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例4、练习三,解决有关折扣的问题,包括设计折扣和根据折扣求现价或原价的问题。这一段里有列方程解题,也有列算式解题,列方程求原价是重点。例5、例6练习四,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或分数问题。在六年级〔上册〕“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里只教学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安排在本单元,由百分数问题带出。“整理与练习”综合全单元的知识内容,进一步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的:1.以现实问题中百分数的意义为打破口,通过推理分析^p数量关系,探究算法。2.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经历,向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迁移。3.列方程解决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课时安排:百分数的应用11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2课时纳税问题1课时利息问题1课时打折问题2课时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3课时整理与练习2课时小学数学教案篇6教学内容:教材第18~19页练习四第5一11题和考虑题。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选择灵敏、合理的计算方法,比拟纯熟地计算混合运算的三步式题。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比拟纯熟地按运算顺序计算已经学习的三步计算式题,使计算才能得到进步。二、组织练习1.口算练习四第5题。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算2.做练习四第6题。然后集体口算一遍。小黑板出示,让学生观察,每一道题对不对,错在哪里。让学生改在练习本上。提问:第1小题为什么不能从左往右先算165减657第2小题的小括号为什么不能去掉?指出: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当小括号里又含有加(减)和乘(除)时,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小括号在题中可以改变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所以不能随意添加或去掉小括号。3.做练习四第7题比照练习。小学数学教案篇7[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页的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材简析]本单元结合学生生活中整理文具和学具的经历,让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意义,学会按一定标准对事物进展分类的方法,初步接触选择标准给事物分类,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奠定根底。[教学目的]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2。体验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3。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教学过程]一、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分类需求1.CAI故事引入。两位小主人公自我介绍:“我是宝宝,我是贝贝,我俩是好朋友,我们长大了!上小学了!我们很想认识更多的新朋友!”谈话:你们想认识他们吗?宝宝和贝贝邀请我们一起到他们家里做客。CAI出示:宝宝和贝贝的书桌。〔贝贝的书桌上散放着文具和学具,宝宝的书桌上放着整齐的文具盒和学具盒,盒盖翻开着。〕提问:你们喜欢谁的书桌?为什么?CAI出示:贝贝的妈妈对贝贝说:“贝贝你上小学了,自己的东西应该学会自己整理。贝贝皱着眉说:“应该怎样整理呢?你们愿意帮助我吗?”[评: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故事情境,通过两位主人公零乱和整齐的书桌的比照,使学生初步感受了整理分类的好处。再以主人公贝贝寻求帮助的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激发起学生的操作欲望,同时有机浸透了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2.学生尝试操作,形成分类方法。〔1〕提问:假如你是贝贝,会怎样整理这些东西呢?小朋友们先自己理一理,然后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帮助贝贝整理的。〔2〕学生个人整理,同桌交流。〔3〕学生在实物展台下操作汇报怎样整理的,集体评议。〔4〕CAI演示贝贝的操作,贝贝:“谢谢大家教我的好方法,书桌上的物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放在学具盒里,一类放在铅笔盒里。这样分一分就整齐了。”[评:老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历独立操作,然后与别人交流是怎样整理的,符合刚入学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学生把详细的操作行为和抽象的言语概括相结合,令操作活动富有成效。]二、联络生活实际,形成分类方法1.购物中的分类。〔1〕CAI演示:贝贝妈妈:“贝贝你真棒!瞧瞧妈妈在超市买的这些东西,你能帮着分一分,整理一下吗?”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的物品。〔2〕CAI演示:贝贝:“行!都有哪些东西?”同桌学生互相交流贝贝提出的问题。〔3〕CAI演示:贝贝:“把这些东西放在两个袋子里,你知道怎样放适宜吗?”四人小组讨论并操作。〔4〕学生汇报。〔5〕CAI演示贝贝的操作方法,妈妈说:“一袋装吃的,一袋装用的,你们是这样分的吗?”2.交通工具的分类。〔1〕CAI演示:贝贝妈妈:“贝贝真行!奖励你去看一会儿书吧。”贝贝翻开百科全书“交通工具”,出现课本中“想想做做”第3题中的各种交通工具。贝贝:“小朋友,你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同桌学生互说。〔2〕百科全书说:“小朋友,你知道它们各在哪里行驶吗?”学生独立利用学具卡片分一分,然后和好朋友交流:你是怎样分的?〔3〕学生操作课件〔拖动相关交通工具图标〕汇报分类方法。学生正确分类后,CAI演示:各种交通工具分别在天空、陆地、江河里行驶。[评:从超市购物装袋到为各种交通工具分类,老师都是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根底,让学生感受到分类与生活的亲密关系,加深对分类的理解。老师努力把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有效转化为教学资,使学生实在感受了数学来于生活。]CAI演示:百科全书:“小朋友,只要你做有心人,仔细观察,在生活中,你能发现很多物体可以按一定标准分类,有的可以分成两类,有的还可以分成三类、四类等。”三、走进大自然,掌握分类方法1.CAI演示百科全书中的“动物篇”〔“想想做做”第1题,改变局部动物,突出三种生活环境:水中、陆地、天空〕,贝贝:“大自然中的这些动物可以分类吗?”〔1〕小组讨论交流:你认识哪些动物?你知道它们生活在哪里吗?〔2〕学生每人用学具卡片操作分类。〔3〕学生汇报,CAI演示学生分类结果,集体讲评。小结:小朋友说得有道理,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这些动物就有不同的分类结果。2。CAI演示百科全书中的“植物篇”〔“想想做做”第4题〕。〔1〕提问:这些植物你认识吗?先在小组内把自己认识的介绍给其他小朋友,然后自己动手摆一摆,可以怎样分呢?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分法多?〔2〕学生在展台下操作汇报,集体评议。[评:老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进展分类,形成了和谐的、宽松的、平等的交流气氛,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总结:小朋友们开动脑筋,不仅帮助贝贝学会了分一分整理学惯用品的方法,还想出不同的分类标准把植物、动物进展分类。你们真聪明!四、向课外延伸,活用分类方法谈话:分一分的这种方法对于我们做什么事有帮助呢?明天上课时告诉大家,你用这种方法做了什么事,好吗?[评:下课铃声响起,并不意味着数学课教学的终结,而是在更大时空范围内理论数学思想方法的开场。课末,老师让学生带着“我想用方法,我能用方法”的积极心态走进生活,走向社会,表达了数学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总评]1.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运用教材。“分一分”是学生进入小学生活初期的一个教学内容。课前,老师通过调查理解到:约半数以上的学生在家里或幼儿园有过分类整理玩具、物品的经历,但有主动分类整理习惯的不到四分之一;约四分之三的学生有超市购物经历;对常见各类动物生活习性有初步认识的学生约占三分之二。根据此项调查,老师从学生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进展教学设计,首先,改变教材例题中直接提出问题〔哪些东西放在学具盒里?哪些东西放在文具盒里?〕的方式,以故事情境呈现零乱、整齐的两种场景比照,让学生感受分类整理的必要性,同时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埋下伏笔。其次,将“想想做做”第1题〔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直接给出一种分类标准的习题,调整到第三层次“可以按不同分类标准对事物进展分类”中教学。全课设计注意发挥多媒体优势,创设故事情境,以贝贝和妈妈、拟人化的百科全书间对话为线索,将教学内容串联成一个帮助别人找方法,在生活中用方法,理解自然界动物、植物分类方法的整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根据已有经历参与学习过程的热情,让学生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的价值。教学由近及远,由小及大,既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想方法,更注重引导学生用好方法,形成好习惯。2.把学生个体间差异作为教学资利用,引导学生独立考虑、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由于学前教育、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学生间个体差异明显。教学中,老师充分利用学生间的差异作为教学资,创设了充分地进展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机,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力图使每一个个体都能在原有根底上得到开展,获得成功体验。教学中老师安排学生五次独立考虑、操作探究、合作交流的时机。第一次活动,唤起学生生活中曾有的分类整理的经历,个体操作,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方法,获得自我肯定;第二次活动,四人小组合作,联络过去的购物经历进展操作,达成分类的共识,形成方法;后三次活动,重在发挥学生个体优势,向组内成员介绍自己认识的交通工具、各种动物、植物,然后独立操作分类,再与好朋友分享自己的方法。集体评议时,老师给学生时间充分发表意见,让学生在互相争辩中明理,交流讨论中创新。宽容、轻松的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了愉悦的学习心理环境,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充分体验着参与的快乐,思维的兴趣,成功的欣喜。小学数学教案篇8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和意义.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3.通过例题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才能.教学重点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独立写出8的乘法口诀.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例1图片,乘法口诀片等.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背诵1-7的乘法口诀.2.说出得数,并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3.出示准备题.每次加8,把得数填在空格里.8引导学生明确;第一格表示1个8,第二格表示2个8,第八格表示8个8.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1〕学习第一句口诀:一八得八.出示一个正方体,引导学生讨论,它表示几个8,求1个8怎样列式,怎样编一句8的乘法口诀.使学生明确:表示1个8,列式口诀:一八得八学生读口诀,说出口诀所表示的意义.〔2〕启发学生学习第二句口诀出示2个正方体,使学生明确所乘的数比第一个算式多1,表示2个8,列式,口诀二八十六,并填书.〔3〕分组讨论,学习第3~8句乘法口诀,并填书.①分组讨论,探究8的乘法口诀.②填书.2.反应练习.〔1〕读背诵8的乘法口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