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内蒙古阿拉善盟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届内蒙古阿拉善盟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届内蒙古阿拉善盟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届内蒙古阿拉善盟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届内蒙古阿拉善盟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届阿拉善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做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古籍历史悠久、卷帙浩繁,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古圣先贤的深邃智慧。在内容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是重要方面。古人云“万物之中,以人为贵。”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我们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人文精神。我们要善于从古籍入手,做好人文精神的归纳总结、提炼升华,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本义是指对人进行礼乐教化。西周时期,对人的教化、人自身的修养开始受到重视。后来,孔子称赞周王朝“郁郁乎文哉”,指的就是文明教化成果斐然。春秋时期,人文精神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了强化。《左传》中记载了郑国执政子产的一个故事,大意是说因为天上出现异常天象,多个国家同时发生火灾,有人主张用珍贵玉器来祭祀,被子产拒绝。因为子产认为∶“天道远,人道迩。”人的主体性,就这样逐步确立起来,人文精神的内涵也随之越来越丰富。在个人对自身方面,人文精神强调修身。我们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来源于《大学》。古人把“修身”作为教化的起点,包含着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人格和尊严首先要得到承认和尊重的思想。同时,人文精神还要求在修身时把天性和修养结合在一起。《论语·雍也》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修身要求个人高度自律、践行诺言。《论语》中说子路“无宿诺”,意思是子路践行诺言毫不迟疑,答应的事情就会立刻去办。《新序》中记载的“季札挂剑”故事,也是古人“重然诺”、严于修身的千古佳话。在个人对他人方面,人文精神要求包容。古人认为品行宽厚的君子,对于他人有一颗包容之心。《论语》记载,在孔子周游列国时,子路有一次没能跟上队伍,问种地的老农“子见夫子乎?”老农毫不客气地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孔子听说后不以为忤,反而称赞老农是“隐者”。还有一个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郑国百姓很喜欢在乡校聚集,议论时政。有人劝子产∶“干脆把乡校拆了吧。”子产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百姓是我的老师啊,我为何要去拆毁乡校呢!在人文精神中,既强调个人作为人的主体性,也尊重他人作为人的主体性,所以人文精神也要求彼此尊重个性差异,互相理解和包容,在此基础上和而不同、和睦相处,才能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在个人对人类方面,人文精神提倡大爱。《周易》中有句名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认为,君子的核心品行是“仁”,而“仁”的本质就是“爱人”。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还应该爱天下之人,这就是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对于全人类的大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中国古人追求的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礼记》提到的“天下大同”,“天下大同”的前提是“天下为公”。放在今天可以理解为,在发展、安全、气候等关系人类共同命运的大事上,国与国之间应该携手合作、同舟共济。(摘编自冯胜君《万物之中以人为贵——做好人文精神的总结和升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籍是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是传承和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B.人文精神最早见于西周时期,表现为重视对人的教化、人自身的修养,其内涵逐渐丰富。C.修身是教化的起点,人文精神强调通过修身来压制天性,个人做到高度自律、践行重诺。D.人文精神要求人与人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以此实现对自我与他人的主体性的尊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对古籍中体现人文精神的相关内容的分析,主要论述了人文精神的历史源远流长。B.文章从个人对自身、个人对他人、个人对人类等三个角度分别论述了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C.文章末段引用《周易》中的名言与孟子的话,都是用于论证“大爱”是中华民族优秀品德。D.除了引用论证,文章还使用了举例论证等方法,让抽象的人文精神内涵概念变得容易理解。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既要从古籍中汲取先贤智慧,又要与新时代的发展同频。B.推己及人的仁爱之心,是最高级的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宝贵所在。C.《史记》中廉颇与蔺相如两人间的故事,表现了人文精神中的修身、包容与大爱。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求同存异,彰显了人文精神在民族、国家层面的时代价值。【答案】1.A2.A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人文精神最早见于西周时期”于文无据,文中只是说“西周时期,对人的教化、人自身的修养开始受到重视”。C.“人文精神强调通过修身来压制天性”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说“同时,人文精神还要求在修身时把天性和修养结合在一起”。D.“以此实现对自我与他人的主体性的尊重”因果倒置。原文是说“在人文精神中,既强调个人作为人的主体性,也尊重他人作为人的主体性,所以人文精神也要求彼此尊重个性差异,互相理解和包容,在此基础上和而不同、和睦相处,才能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因此对自我与他人的主体性的尊重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因。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主要论述了人文精神的历史源远流长”错误,根据原文“‘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本义是指对人进行礼乐教化”“我们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来源于《大学》。古人把‘修身’作为教化的起点,包含着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人格和尊严”“首先要得到承认和尊重的思想文章在个人对人类方面,人文精神提倡大爱。《周易》中有句名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认为,君子的核心品行是‘仁’,而‘仁’的本质就是‘爱人’”等信息可知,文章借助古籍主要论述的是人文精神的内涵。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B.“最高级”“最宝贵”无中生有。原文中相关的信息有“孔子认为,君子的核心品行是‘仁’,而‘仁’的本质就是‘爱人’。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还应该爱天下之人”“这种对于全人类的大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其中并未体现“最”这一比较性的信息。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部分外来入侵物种资料入侵物种原产地主要危害草地贪夜蛾美洲热带地区具有“特能吃”“特能生”“特能飞”等特点,繁衍能力强,迁飞扩散快,严重危害玉米等多种农作物生长鳄雀鳝北美或中美等地生性凶猛,攻击性强,卵带剧毒。繁殖力强,会严重干扰入侵地的生态系统,影响其他鱼类繁殖红火蚁南美洲危害农作物、公共设施。人畜被蛰伤后可能出现严重过敏现象,甚至休克死亡紫茎泽兰中美洲传播速度快,生命力顽强,绞杀本土植物,牛羊误食会导致生病甚至中毒死亡,危害农牧业生产(摘编自《就在你身边!常见外来入侵物种档案》,《光明网》2021年4月1日)材料二∶何为外来物种入侵?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定义,外来物种是在自然和半自然的生态系统和生境中建立的种群,当其改变和危害本地生物多样性时,就是一个外来入侵物种,其造成的危害就是外来生物入侵。根据生态环境部去年5月发布的《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在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当中,最多的是入侵植物,有370种,占到一半以上;其次是动物,有220种,占到三分之一。——(摘编自《向外来物种入侵说"不"》,《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9月21日)材料三∶外来入侵物种进入国门的渠道和扩散途径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是自然入侵,如通过空气流动、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带,植物种子或动物发生自然迁移;二是人为引进,既有以观赏、饲养、提供食品、景观美化等为目的善意引进;又有无故意但客观上通过各种途径被带入境内的无意引进,载体可以是跨国旅行的行李包裹、海洋垃圾等;还有人为的恶意引进,即明知违法而故意为之,如进境动植物产品中使用假证书等,加剧了动植物疫情传入风险。近年来跨境电商和国际快递行业蓬勃发展,在检疫和监测方面存在盲区和死角,使外来物种入侵渠道多样化,让人防不胜防;另一方面,在利益驱使下,一些地方竟然出现人工种养部分外来物种的现象,加剧了传播扩散。——(摘编自《“外米物种入侵”离我们很近》,《光明日报》2022年4月22日)材料四∶随着宠物经济发展,以蛇、蜥蜴、壁虎为主的爬宠收获了不少人的青睐,羊驼、鹦鹉、芦丁鸡等动物也逐渐走进私人饲养者的视线。这些特殊宠物也被称为“异宠”。日益兴起的异宠市场给生物安全带来挑战。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闻春财表示:“异宠被弃养或者逃跑是出现入侵物种的一个原因。如果这种动物是环境适应能力强、繁殖力高的物种,那么肯定会对本地物种产生负面影响,影响生态平衡。后果比较严重的,还会威胁生态环境,给国家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天津大学法学院刘海安教授表示:“市民饲养异宠可能带来法律风险,可能承担违法责任。根据今年5月颁布的《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未经批准,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进行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摘编自《异宠不是想养就能养》,《天津日报》2022年11月3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火蚁能毁坏植物和设施,草地贪夜蛾会危害多种农作物生长,两者都会对当地的经济产生一定的破坏。B.现已发现的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中,植物占比过半,其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C.检疫和监测的不全面使部分外来物种能够通过跨境电商和国际快递入侵我国,人工种养加剧了外来物种的传播。D.随着宠物经济发展,一些“异宠”也逐渐获得了人们的接受与喜爱,成为了人们潜在的饲养选择对象之一。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种植紫茎泽兰当作观赏植物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它传播速度快,生命力顽强,对动植物可能造成一定的危害。B.某个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进后融入了本地生态系统,且对本地生态系统没有造成危害,不构成生物入侵。C.草地贪夜蛾飞行能力极强,借助适宜的气候和气流,通过迁徙飞行从美洲热带地区由高空飞入我国,这属于自然入侵。D.北美洲松材线虫跟随进口货物的木制包装箱入境,对张家界的针叶林构成巨大威胁,这是人为恶意引进造成的生物入侵。6.近日,你获悉张三同学计划网购鳄雀鳝当作宠物,你是否同意他的做法?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由和建议。【答案】4.B5.D6.不同意。理由:①饲养鳄雀鳝属于违法行为。其属于外来入侵物种,未经批准,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②鳄雀鳝会危害生态安全。它的卵有剧毒,繁殖力强,且逃逸或被弃养,会严重干扰入侵地的生态系统,甚至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给国家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建议:①选择饲养合法的宠物,不盲目跟风,主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②饲养宠物需避免发生弃养或宠物选逸,否则可能会衍生一系列的生态安全风险。【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辨析文中信息的能力。B.“现已发现的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中,植物占比过半,其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理解有误,原文是“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此项语序调整之后语义发生变化,“其中”指代前一句的“植物”,变成了植物中的71种。原文的“其中”指代的是“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是“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中的71种。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根据文中信息进行判断的能力。D.“这是人为恶意引进造成的生物入侵”理解有误,结合原文“又有无故意但客观上通过各种途径被带入境内的无意引进,载体可以是跨国旅行的行李包裹、海洋垃圾等”可知,“跟随进口货物的木制包装箱入境”属于无意引进。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明确态度,然后从文中找到依据,分析概括出答案。结合文中语句“生性凶猛,攻击性强,卵带剧毒。繁殖力强,会严重干扰入侵地的生态系统,影响其他鱼类繁殖”,“异宠被弃养或者逃跑是出现入侵物种的一个原因。如果这种动物是环境适应能力强、繁殖力高的物种,那么肯定会对本地物种产生负面影响,影响生态平衡。后果比较严重的,还会威胁生态环境,给国家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及“市民饲养异宠可能带来法律风险,可能承担违法责任”,可知,鳄雀鳝属于外来入侵物种,会对本地物种、生态平衡、国家经济等带来消极影响,且饲养鳄雀鳝属于违法行为。在提建议的时候,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比如选择饲养合法的宠物,不盲目跟风,主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避免发生弃养或宠物选逸、注意生态安全风险等。给出合理的理由和建议即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三姑父(节选)刘夏①有人说,世上无所谓幸福与不幸福,只是不同处境的比较。我家三姑父曾用一种朴素的方式表达了类似的哲思,每年春节来我们家走亲戚的宴席上,个子瘦小的他都会照例举起杯,说个开场白:“不骑马,不骑牛,骑着毛驴赶中游!我今年很好,很幸福!”我虽然对他的酒品不敢恭维,喝到最后他一边说话一边拍着大腿,两边嘴角不断吐着白沫,像一条亟须回到水缸里的鱼,但他的这一人生态度还是深得我心。②我很庆幸自己从小学到大学都没考进班级前三名,能在前十名左右徘徊我已经非常满意了。这并非我有意韬光养晦,而是我总会遇到比我更聪明或者更努力的同学。所以我浑然天成地保持了一种平庸的智慧。③在我印象中,三姑父有一大堆儿子,每年纷纷嚷嚷地随着他来走亲戚,每人骑一辆自行车,车座上捆着礼物,车把上也挂着礼物,通常都是花生等土特产或是自家做的年货。车子在院子里咔嚓、咔嚓支好,排成一队,问候声随之响成一片,走亲戚的味道立刻满了院子。他们统一的特点就是小个子和大嗓门,一旦喝了酒,开了讲,声音便会越来越高,一直高到屋梁上,受到撞击再返回来。每个人都红着脸,伸长了脖子,一开始还会围绕着一个话题展开,但很快每个人都沿着自己的思路畅所欲言,根本不管别人在说什么,真称得上人声鼎沸。三姑姑不无尴尬地在旁边解嘲:“开锅了!开锅了!”这种狂欢化和多声部状态,实际上反映了三姑父在管理大家庭中的民主风范,完全没有传统封建大家长的陋习。④日常生活中,三姑父还有一个始终坚持的观点,就是“一样钱,要大的”。这个观点乍看起来跟毛驴之道有相悖之处,其实不然。“一样钱,要大的”首先反映出他不盲目求贵的平和心理,只要能把事情办了,就没必要多花钱;同时,在花钱差不多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比较大的那一个,从而获得一种相对高的幸福度。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三姑父永远穿着大一号的鞋子和衣服,戴着大一号的帽子。有风的日子,三姑父的草帽会在头上滴溜溜地转,让人担心随时飞走。但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三姑父的帽子有一根细带子系在脖子上,只要脖子在,帽子就会在。他穿着大一号的鞋子,走起路来咔哒咔哒地响,感觉不是穿着鞋子,而是拖着鞋子。我问他:“三姑父,你脚不累吗?”他总是乐观地说:“不累,不累,习惯了,习惯了!”买大一号衣服的好处则很明显,夏天的时候扎在腰里,凉快不紧绷,冬天的时候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在里面添减衣服,而且不至于因为变胖就废弃衣服,节约了很多买衣服的成本。细想起来,这个大一号的原则让人生多了一份余地,多了一份从容,算得上是一种处世智慧了。⑤三姑父上学时间不长,但他有一本枕边书,《水浒传》。作为一个地道的山东男人,拿《水浒传》作枕边书再合适不过了。他每年来走亲戚的传统节目,就是现场让我们小孩抽背一百零八将的绰号,比如“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玉麒麟卢俊义”等,或者眉飞色舞连比带划给大家即兴讲一段水浒故事。我对四大名著的最初印象就是从他那里得来的。他对水浒好汉发自内心的热爱,让我觉得他简直可以当第一百零九将了。如果有谁质疑好汉们的人格,说什么鸡鸣狗盗之徒的话,他就立刻严肃地充当辩护者,非要说服别人尊重他的英雄们。他最佩服的梁山好汉是鼓上蚤时迁,而且总替时迁抱不平,说凭着他在多次战役中的功劳,最后却位列倒数第二名,真是太不公平了!他讲起时迁飞檐走壁穿房越脊,深入敌后灵活作战,唾沫星子喷人一脸,脸上表情变化多端,两根粗眉毛就像两条黑虫子在眼睛上方扭来扭去,眼珠子瞪的时候几乎要掉出来落到盘子里;有时还加上对时迁心理活动的补充揣摩,简直就是时迁再世。他还曾专门去过梁山,但回来后据说对梁山颇有点失望,觉得还是看书过瘾。多年后我也去了一趟梁山,体会到吃鸡蛋不必见母鸡的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这世上估计有至少一半的人是属于见不如不见的范畴,眼见固然为实,可是支撑人活着的常常是看不见的东西。⑥作为水浒专家,三姑父算得上是一个小知识分子了,况且他有一个很能显示知识分子气质的口头语,“而已矣”。“而已矣”一听就是有文化的读书人才会说的词,三姑父经常说完一件事,最后总结道:“就这样,而已矣。”“而已矣”渐渐成了一个加粗画线版的句号,也形成了三姑父独具特色的话语风格。以我有限的人生经历而言,还没有遇到第二个人体现了如此鲜明的句读格调。⑦听老家亲戚说,三姑父这几年少了高谈阔论的精气神儿,还有点老年痴呆的症状。他繁衍了一大家子人,现在连孙子都有儿子了,就像一根老树桩子,营养被抽走了,仅剩的几个枝条也越来越干巴了。(节选自《星火》2021年第6期)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语言、动作、穿着、神态、人生态度等几个方面,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三姑父积极乐观的形象。B.三姑父的“中游”思想深入“我”心,因此“我”从小学到大学都没考进班级前三名,且没有不满情绪。C.三姑父把《水浒传》当枕边书,说明三姑父真的很喜爱《水浒传》,这本书也成了他高谈阔论的底气。D.文章简略交代三姑父专门去梁山的事情,表明他受《水浒传》的影响之大,也引出下文“我”的感悟。8.为什么说三姑父“大一号”原则与其“毛驴之道”不相悖?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9.文章结尾通过亲戚之口交代三姑父这几年的状况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7.B8.①三姑父“大一号”原则即是“一样钱,要大的”。“大一号”原则反映出三姑父不盲目求贵的平和心理,只要能把事情办了,就没必要多花钱,这一思想与“毛驴之道”的平和心理一致。②花不多的钱,选择较大的一个,同样可获得一种相对高的幸福度,这与“毛驴之道”所获得的幸福度相似。③“大一号”原则让人生多了一份余地和从容,是一种处世智慧,这与“骑着毛驴赶中游”的“平庸(中庸)”思想相通,是同样的处世智慧。9.①介绍三姑父晚景,与前文高谈阔论、生气勃勃的形象形成反差,使人物形象更完整。②三姑父前后形象的变化,寄寓作者深切的同情与挂念。③三姑父形象的变化也使读者思考“幸福”的内涵,深化主题。【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赏析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B.“因此‘我’从小学到大学都没考进班级前三名”说法有误。原文说的是“这并非我有意韬光养晦,而是我总会遇到比我更聪明或者更努力的同学”,说明并非由于“我”受三姑父“中游”思想的影响才没考进班级前三名的。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能力。文章中所说的“毛驴之道”指的是“骑马快,骑牛慢,骑毛驴儿不快不慢”的中庸之道,看似与“一样钱,大一号”这句话中追求“大”的激进相悖,但阅读后文,就能知道此处的“大一号”并非字面意义。根据文中“首先反映出他不盲目求贵的平和心理,只要能把事情办了,就没必要多花钱”可知道,这里的“一样钱”其实体现了三姑父花小钱、安于朴素而不盲目求贵的平和心理,因此与“毛驴之道”不求极致的中庸思想相通。根据文中“同时,在花钱差不多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比较大的那一个,从而获得一种相对高的幸福度”可知,三姑父会因为只需花小钱就可以买到大东西而容易获得快乐与满足,这与骑着毛驴也能感到快乐的富于幸福感相通,因此可知花不多的钱,选择较大的一个,同样可获得一种相对高的幸福度,这与“毛驴之道”所获得的幸福度相似。根据原文“买大一号衣服的好处则很明显,夏天的时候扎在腰里,凉快不紧绷,冬天的时候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在里面添减衣服,而且不至于因为变胖就废弃衣服,节约了很多买衣服的成本。细想起来,这个大一号的原则让人生多了一份余地,多了一份从容,算得上是一种处世智慧了”可知,“大一号”的思想让三姑父不论处于什么季节和处境下,都能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活得从容自在。由此可知“大一号”原则让人生多了一份余地和从容,是一种处世智慧,这与“骑着毛驴赶中游”的“平庸(中庸)”思想相通,是同样的处世智慧。【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作者在前文介绍三姑父爱看《水浒传》时,通过“如果有谁质疑好汉们的人格,说什么鸡鸣狗盗之徒的话,他就立刻严肃地充当辩护者,非要说服别人尊重他的英雄们”“他讲起时迁飞檐走壁穿房越脊,深入敌后灵活作战,唾沫星子喷人一脸,脸上表情变化多端,两根粗眉毛就像两条黑虫子在眼睛上方扭来扭去,眼珠子瞪的时候几乎要掉出来落到盘子里;有时还加上对时迁心理活动的补充揣摩,简直就是时迁再世或者眉飞色舞连比带划给大家即兴讲一段水浒故事”等语句,充分展现了他高谈阔论、生气勃勃的形象特点,而结尾写他晚年却说“三姑父这几年少了高谈阔论的精气神儿,还有点老年痴呆的症状”。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使得人物就不是单一的生气勃勃或年老衰朽,而是具备了一个完整的形象了。根据结尾的“听老家亲戚说”,可知作者虽离开家乡,却一直没有忘掉曾经家乡里的那个三姑父,因此“我”挂念、提及三姑父年老的情况,也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他深切的同情与挂念。作者在前文重点描写三姑父,主要是为了说明“有人说,世上无所谓幸福与不幸福,只是不同处境的比较。我家三姑父曾用一种朴素的方式表达了类似的哲思”。而在结尾中,作者描写三姑父老年失去生气的状况,也就使得文章更具有思考的深度了,更能引发读者对于“幸福”这一主题的思考:三姑父的晚年光景,是体现了不幸福呢?还是说能这样自然老去也是一种幸福呢?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余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欺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城以复齐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者,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畜积,及至弃群臣之日,余令诏后嗣之遗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二》)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欺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城以复齐/B.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欺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城以复齐/C.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欺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城以复齐/D.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欺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城以复齐/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与“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两句中的“让”字含义相同。B.“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与“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遇”字含义相同。C.“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与“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两句中的“报”字含义不同。D.“收八百岁之畜积”与“鸡豚狗彘之畜”(《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畜”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乐毅投奔赵国后,燕惠王非常后悔,主要原因是他意识到自己被左右侍臣蒙蔽了,竟然让骑劫代替乐毅的职务,这说明他善于自省。B.乐毅在给燕王的回信中写自己之所以回信,是想让燕惠王明察先王任用爱护自己的理由,并进一步表明自己事奉先王的拳拳之心。C.乐毅在给燕王回信中写道:古代的君子在交情断绝时也不说对方的坏话;忠臣离开本国时,也不为自己的名节辩白。由此,我们可见其对先王的忠心。D.乐毅在给燕王的回信中,对新主燕惠王听信谗言、用人不当提出了委婉的批评。从中可见,无论是才干还是忠心,乐毅都堪称一代名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2)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答案】10.C11.B12.A13.(1)将军误解了我,认为和我有了隔阂,就抛弃燕国归附了赵国。(2)执政管事的大臣,凭着先王的旨义并按照法令,施恩于平民百姓,这些都可以成为后世的典范。【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燕惠王即位,因为齐人的反间计,怀疑乐毅,惠王派骑劫代替乐毅领兵。于是乐毅逃亡到赵国,赵王封他为望诸君。后来,齐国大将田单设计骗骑劫,最终打败了燕军,收复了七十多座城邑,恢复了齐国。“奔赵”的主语是“乐毅”,所以应在“乐毅”前断句,排除AB;“齐人反间”是“疑乐毅”的原因,中间断开以突出强调,且“反间”是指“反间计”,是“用”的宾语,结构完整,排除D。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的意义的能力。A.两个“让”均为“责备”。句意:于是燕惠王派人责备乐毅。/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问单于。B.第一个“遇”,知遇;第二个“遇”,与“会”字相同,会谈。句意:拿什么来报答先王对将军您的知遇之恩呢?/估计路程和会谈结束。C.第一个“报”,回复,回信。第二个“报”,报答。句意:于是乐毅派人送去书信回复燕惠王。/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D.第一个“畜”,积蓄;第二个“畜”,畜养,饲养。句意:收取它们八百年的积蓄。/鸡鸭猪狗的繁殖饲养。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A.“主要原因是他意识到自己被左右侍臣蒙蔽了”“这说明他善于自省”错误。主要原因是齐国打败了燕国大将骑劫,燕惠王害怕赵国任用乐毅趁燕国疲惫时来攻打燕国;燕惠王这样说是为了打动乐毅,并非善于反省。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过听”,误解了我;“隙”,隔阂;“捐”,抛弃。(2)“任事”,管事;“所以”,凭借;“施”,施恩。参考译文: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率五国的军队攻打齐国,攻下七十多座城邑,并把这些地方全部作为郡县划归燕国。只剩三座城池没有攻下,燕昭王就死了。燕惠王即位,因为齐人的反间计,怀疑乐毅,惠王派骑劫代替乐毅领兵。于是乐毅逃亡到赵国,赵王封他为望诸君。后来,齐国大将田单设计骗骑劫,最终打败了燕军,收复了七十多座城邑,恢复了齐国。燕惠王后来深感后悔,又害怕赵国任用乐毅趁燕国疲惫时来攻打燕国。于是燕惠王派人责备乐毅,并向乐毅表示歉意说:“先王把整个燕国托付给将军,将军为燕国打败了齐国,替先王报了仇,天下人无不为之震动,我怎么敢轻易忘记将军的功劳呢!现在,适逢先王不幸离开人世,我又刚刚即位,竟被左右侍臣蒙蔽了。我让骑劫代替将军,是因为将军长期在外奔波辛劳,因此召请将军回来,暂且休整一下,以便共议国家大事。然而,将军误解了我,认为和我有了隔阂,就抛弃燕国归附了赵国。如果将军为自己这样打算还可以,可您又拿什么来报答先王对将军您的知遇之恩呢?”于是乐毅派人送去书信回复燕惠王说:“我庸碌无能,不能遵行先王的教诲,来顺从左右人的心思,又惟恐遭杀身之祸,这样既损伤了先王用人的英明,又使大王蒙受不义的名声,所以我才逃到赵国。我背着不忠的罪名,所以也不敢为此辩解。现在大王派使者来列举我的罪过,我担心大王不能明察先王任用爱护我的理由,并且也不明白我之所以事奉先王的忠心,所以才斗胆用这封信来回复您。我听说贤明的君王,功业建立后就不会被遗忘,因而才能名垂青史;有先见之明的人,获得名誉后就不会被毁弃,因而才能被后人所称颂。像先王那样报仇雪恨,征服了拥有万辆兵车的强国,收取它们八百年的积蓄,等到离开人世之际,仍不忘发布旨令,向后代宣示遗嘱,执政管事的大臣,凭着先王的旨义并按照法令,施恩于平民百姓,这些都可以成为后世的典范。我听说,古代的君子在交情断绝时也不说对方的坏话;忠臣离开本国时,也不为自己的名节辩白。我虽不才,也曾多次接受有德之人的教诲,我担心大王听信左右的话,而不体察我这个被疏远人的行为。所以才斗胆用书信回复,希望大王您三思。”(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游西湖苏辙①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注】①苏辙:北宋宰相、文学家,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退官职,筑室于颖昌(今河南许昌市东),自号颍滨遗老。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说从梦中醒来到西湖上再游览一次,结尾说古时的贤人在梦中纷纷向“我”走来,前后照应,强调“梦”带来的快乐。B.颔联运用了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述乡民和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多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C.颔联出句较平淡,但对句的拟人手法使诗味倍增,写百姓问询,对以“鱼鸟惊猜”,人已陌生,物亦惊猜,表意深刻,形象生动。D.尾联“归去无言掩屏卧”一句,是说回到家后什么话也不说,挡住屏风就睡下,这是前面主要事件--游西湖结局。15.与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情相比,诗人在尾联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4.A15.陶渊明是田园诗人,向往田园生活。“樊笼”比喻官场生活,“复得返自然”,如鸟儿离开樊笼一般投进大自然怀抱,内心的快意不言而喻。而苏辙虽是辞官归隐,但由注释可知,是迫于无奈。通过“闭门不出十年久”可知其深居简出的生活,并无投身自然的乐趣。通过尾联“古人时向梦中来”可知诗人不与外界交往,只与古人为友,聊以自慰,写出了内心的孤独、寂寞、无奈之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A.“强调‘梦’带来的快乐”说法错误,从“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一句可知,其感情应是郁郁寡欢、苦闷的,只有古人入梦能成为作者的知音,更衬托出作者现实的苦闷。故选A。【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达的是远离官场重返自然的快乐心情。其中“樊笼”比喻官场生活。“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这样的结尾,既是用笔精细,又是顺理成章。陶渊明作为田园诗人,一直向往过清新自然、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此时终于脱离官场,如鸟儿离开樊笼一般投进大自然的怀抱,其中的快乐溢于言表。而苏辙的辞官与陶渊明的辞官不同,因为朝廷的党争,苏辙受到新党的政治迫害被迫辞官,作者此时为避祸隐居于颖昌,从诗中“闭门不出十年久”可知其深居简出的生活,并无投身自然的乐趣。自己只是“古人时向梦中来”,通过读书与古人为友,聊以自慰,这与陶渊明投身自然的快乐是完全不同的,这里所表现的是他饱经政治风霜而隐退多年的内心的孤独、寂寞、无奈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离骚》中,与成语“方枘圆凿”意思相近,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2)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一句用反问手法阐明从师不要在乎年龄,“____________”一句指出“童子之师”的教学任务。(3)“酒”是古诗中的重要意象,诗人们借酒消愁,也有“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这样的说法。“浊酒”这一意象也在诗歌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何方圜之能周兮②.夫孰异道而相安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⑤.浊酒一杯家万里⑥.燕然未勒归无计(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以下字的书写:圜、孰、庸、勒、鬓。第Ⅱ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艺术史册,一群生机勃勃、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去兰亭纪念这些名士,顺便看看那些竹林,使人②。相比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一片喧哗,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与竹更投契。李白就是这般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上的。竹心怀素淡,性喜萧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应该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些流露呢?真要用两个字说道,那就是“清”和“简”了。在笔墨清简的背后是唯美的人格——人可以奇点、怪点,也可以不循常轨,③,却不可落入尘俗的泥淖里。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19.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答案】17.①我行我素(放诞风流、诗酒风流、志趣相投)②神清气爽(流连忘返、依依不舍、心旷神怡)③剑走偏锋(独辟蹊径、独出心裁)18.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比王维夜间在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的喧哗与竹更投契。19.①将竹子拟人化,赋予其高洁清简、洒脱不拘的人格特点,形象鲜明;②表达对竹精神品格的热爱与赞美,同时托物言志,体现了作者对高尚情操的礼赞和追求。【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结合下文“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可知魏晋人物风流倜傥、特立独行,可以用“我行我素”(“放诞风流”“诗酒风流”“志趣相投”)来修饰。“我行我素”,意思是指不受外界影响,按自己向来的行事方式去做。“放诞风流”,有文采,言行不受礼法束缚。“诗酒风流”,作诗饮酒。古人以此为风流韵事,故称。“志趣相投”,志向、兴趣互相投合,即彼此有着相同的理想和兴趣,因此很投缘,很容易成为知己。第二空,语境指“去兰亭纪念这些名士,顺便看看那些竹林”使人心情舒畅、留恋、不忍离去,可以用“神清气爽”(“流连忘返”“依依不舍”“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也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流连忘返”,比喻喜欢、迷醉某种事物而不愿或忘记离开。常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依依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心旷神怡”,心情愉快,精神舒畅。第三空,结合语境“人可以奇点、怪点,也可以不循常轨”可知是指那些不走常规、风格独特等的人。“剑走偏锋”(“独辟蹊径”“独出心裁”)。“剑走偏锋”,指不走常规,找一些新的、不同以往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以求出奇制胜。“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体裁。“独出心裁”,原来指诗文的构思有独特之处,后泛指想出的办法或做工与众不同,多指科学精神。【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改写语句的能力。原句是三个短句。“与竹更投契”是“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的比较,可以用“……比……与竹更投契”的句式来衔接。原句中“一片喧哗”独立成句,改成长句可以将“相比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一片喧哗”改为类似“王维夜间在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的喧哗”这样的偏正结构。最后改写为: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比王维夜间在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的喧哗与竹更投契。【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心怀素淡,性喜萧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竹子高洁素淡,清简萧散,洒脱不拘的人格特点,形象鲜明地表现了竹子的品格与特点。作者在这里托物言志,既表达对竹精神品格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高尚情操的礼赞和追求。(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根据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的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外来入侵生物已经超过630种,其中发生面积较大,可以产生明显危害的就有100多种,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至2013年,外来物种入侵的频率和扩散的速率大大加快,平均每年新增入侵7-8种,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30-50倍。有统计显示,原产于北美洲的扶桑绵粉蚧是世界棉花、蔬菜的主要害虫,目前已入侵我国15个省(市),其中既包括主要棉产区新疆、山东、河北等,①云南、广东、山东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570多亿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②还会导致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被称为“破坏草”的紫茎泽兰入侵我国西南部5年以后,被侵入地的物种数量由入侵初期的13科33种减少到5科5种,物种丰富度下降了约85%。③。例如,人如果被红火蚁叮蜇,轻者皮肤出现瘙痒、痒痛和红肿,过敏体质者则可引发全身性红斑、头痛,淋巴结肿大等反应,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和死亡。2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试着修改。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答案】20..过敏体质者则可发生全身性红斑、头痛、淋巴结肿大等反应,甚至引发过敏性休克乃至死亡。21.①也包括主要蔬菜生产基地②不但给农业林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③外来入侵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很大【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本语句有两处语病:一是不合逻辑,“过敏体质者则可引发”中“引发”不合逻辑,“引发”的主语应该是红火蚁,而不是过敏体质者,所以应将“引发”改为“发生”;二是搭配不当,“发生过敏性休克和死亡”动宾不搭配,“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是“全身性红斑、头痛,淋巴结肿大等反应”引起的,所以应将“发生”改为“引发”。【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本处是说扶桑绵粉蚧目前已入侵我国15个省(市),而扶桑绵粉蚧是世界棉花、蔬菜。的主要害虫,新疆、山东、河北是我国的主要棉产区,云南、广东、山东是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对应“既包括”应填“也包括”。所以可填“也包括主要蔬菜生产基地”。第二处,前文是说这些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该处要承接这一内容;和“还”相搭配的连词为“不但”,所以可填“不但给农业林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第三处,后文通过举例子的形式来说明外来入侵物种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所以可填与“人类健康”“影响”相关内容,如“外来入侵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很大”。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说,青春无非是两个动作:一个是体能动作“引体向上”,一个是战术动作“低姿匍匐”。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