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达生-兢兢业业指发展_第1页
费达生-兢兢业业指发展_第2页
费达生-兢兢业业指发展_第3页
费达生-兢兢业业指发展_第4页
费达生-兢兢业业指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丝绸名人传主讲人:张俊课程团队成员:姚平陶然钱建栋刘立人兢兢业业指发展1954年炎热的夏天虽然已经过去,但南国太阳仍然毒辣辣的,人们稍一活动就汗水淋漓。费达生和郑辟疆来到广州,每天早出晚归,参观蚕丝生产,指导制丝技术改革。

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为包括蚕丝业在内的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人民政府设立了蚕桑事业管理局,帮助农民发展蚕桑生产。原蚕校派出的指导所停止了活动,用郑先生的话说:“过去改进蚕丝的自由行动至此结束了!

郑辟疆身为苏南行署委员(1952

年9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后任省人民政府委员),经常出席政府召开的会议和参加社会活动,党政军各方面领导干部都对他很尊重,使他从共产党人的身上感到一种全新的思想作风。刚解放不久,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封锁海口,致使蚕丝出口困难,加上有些丝厂资本家对人民政府的政策不够了解,以致一度市场上蚕茧无人过问,价格暴跌。农民收获了蚕茧卖不出去,叫苦连天。郑先生特地向行署领导反映情况。行署领导同志说也接到各县汇报,正在研究解决办法。尽管财政十分困难,仍拨出了几十万担大米①收购鲜茧,扶持蚕桑生产。

费达生在1950

年一度离开蚕校到上海中蚕公司技术室工作,后又回到蚕校继续担任实验丝厂经理,兼教学工作。

郑先生早年就认为:中国最适于发展蚕桑的地区有四个:江浙、山东、四川、广东。前三个地区他都工作了多年,唯独广东珠江三角洲没有到过,所以这次能到广东来考察十分高兴。他不顾在广东工作的学生和同行的劝阻,把参观、座谈活动安排得很紧,白天忙一天,晚上回到住处还要和费达生交谈研究很长时间。有天傍晚,他俩回到招待所,服务员随即送来了一.份电报,通知郑先生: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9月15日召开,请他直接赴北京出席会议。

郑先生喜滋滋地把电报拿给费达生看。经过商量,郑先生去北京开会,费达生仍留广东,继续工作。费达生和广东蚕丝界的朋友-同把郑先生送上了北去的列车。

20多天后,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胜利闭幕,郑先生又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广州。他一看见费达生就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高兴地说:达生,

毛主席他们都知道我们过去做的事哇!”于是,他滔滔不绝地讲起了20多天来的经历,见闻。

在大会期间,他见到了黄炎培先生等老朋友,也结识了许多新朋友。费孝通也是江苏省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代表团开会常见面。更令人鼓舞的是见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批准了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他在会议上作了《生产更多更好的丝绸》的发言,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鼓励他要把中国蚕丝事业发扬光大。

党和毛主席的关怀给了两位老人以新的鼓舞和力量。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根据调查研究的情况,和当地丝厂商定了技术改造计划,从江苏调来一批技术骨干,迅速展开了工作。

1956年冬季全国出现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原来的丝绸小作坊、小工厂合并为相当规模的公私合营企业,国营丝绸厂也有较快发展,丝绸产量大幅度上升。江苏省人民政府设立了丝绸工业局,费达生由周恩来总理任命为江苏省丝绸工业局副局长。她主持制定了“立缫工作法”,推动各丝厂进行技术改革,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费达生经常深人工厂,帮助基层解决生产难题。有个叫“华九”的春蚕品种,抗逆性好,稳产高产,很受蚕农欢迎,但丝质较差,丝厂女T工反映生活难做。费达生和工程师孙楫研究,帮助丝厂从工艺上进行了改革,使缫丝技术适应了这个新品种。另一品种的春蚕,结的小型茧,产量低,但丝质好,可以做3A以上高级丝,外销价格高。她积极向有关方面建议,鼓励蚕农饲养。有关部门采纳了。她的建议,对这种茧的收购价提高了15%

,从而调动了农民饲养这种蚕的积极性。

1957年4月,费孝通教授兴冲冲地来到苏州。一见到姐姐就高兴地说这次来想到开弦弓做调查,要她陪同前去。

费孝通在1946年夏天回过一趟苏州。那时国民党反动派在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的同时,残酷地镇压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在云南昆明李公朴、闻一多被特务暗杀。他和批进步教授也上了黑名单,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是回到家乡来避难的。为避开国民党特务的耳目,姐姐把他带到浒墅关蚕校,在蚕种场楼上安排了一个住处。盛夏酷署,他整天关在屋子里,汗流浃背地写作《生育制度》,连大门也不敢出,更别提下乡了。现在他担任国务院专家局副局长、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等重要职务,社会学被戴上“资产阶级”的帽子,大学取消了社会学系,但他对社区调查依然兴致很高。尤其是前一年澳大利亚人类学家威廉.葛迪斯来华访问,周总理接见时,他说他教学中一直把《江村经济》作教材,提出要去开弦弓访问。经过周总理的同意,他去开弦弓住了几天,回国后写了本《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生活》。这更促使费孝通一定要去看看开弦弓这多年的变化,同时也可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建议,省丝绸工业局设在无锡。费达生平时在那里上班,忙得脱不开身,说:“我也想去开弦弓看看,就是没有功夫呀!”

“这些年你去过吗?’费孝通问道。

“附近到过,村上没有去。”费达生说。从四川回来,开弦弓的姚桂宝来看过她,说小丝厂在战争中已拆毁,她顾不上,也没有再去了。

“这次和我们块去吧!“费考通说

他把姐姐陪同看作调查访问成功的必要条件

费达牛见弟弟执意要求。便说:“那响们说好,我把你们送去就回来!”

在《重访江村》中,费孝通这样描写进村情景:

我的姊姊,她是江苏省人民代表,陪同我一起下乡,村子里30岁以上的人可以说全都认识她。

我们的船刚进村栅,两岸已经传开了我们到达的消息。许多老婆婆在岸上叫着我姊姊的名字,和她打招呼。船一靠岸,都聚了拢来,握着她的手说:“我们老是想念你,你怎么老是不来呀。你瞧,我已经老成这样了,你还是那样。”“不,你们也还是那样!”真像姊妹们久别重逢。有些老年人也还记得我,笑着说:“你一个人来,我们不会认识了,你发福了。乡亲们这样亲切,使我们感动得眼睛发酸。当年费达生指导养蚕的姚桂宝等小姑娘已变成老太婆了。她们领着费达生、费孝通到合作丝厂旧址去看,厂房已夷为平地。抗战中村民听说日寇想在此安据点,便把厂房拆毁了。机器后来被人盗卖。一行人又到村外去看桑田。抗战期间桑田毁了很多,新栽的桑苗尚未长起来。费达生见村民生活苦,从自己身上掏出钞票,塞给姚桂宝等老姐妹,这个5元,那个10元,叫给孩子买东西吃。

翌日清晨,费达生乘船离开了开弦弓。

费孝通教授与调查组在开弦弓耽了20天。他们看到解放以后,实行了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开弦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贫苦农民的生活有很大改善。但是战争中遭破坏的蚕丝业还没有恢复,农民养蚕比过去少多了。在这人多地少的地区,历来是“种田只图个口粮,其他全靠副业”,面合作社有重农业轻副业的偏向。蚕不但养少了,而且是结了茧就卖出去,连烘茧的收益也没有留给农民。合作丝厂未恢复,过去缫丝的收入得不到:几十个过去在工厂劳动的工人的工资收人也没有了,甚至有技术也没有地方去做工、挣钱-所以农民缺钱花,许多小孩子上不了学....

他在《重访江村》中写道:

这里提出的一个问题,我觉得有很重大的意义的,就是在这一类农村里,也就是在原料生产地,建立的小型轻工业工厂,在今后是不是还有出现的可能和必要....因为21年前我看到过这种小工厂对于提高农村经济的好处,印象很深,所以在解放前我写过不少文章,提倡所谓“乡土工业”。也许由于我道理讲得不清楚,又过分强调了这种小型轻工业在国民经济里的地位,在思想改造时,曾被当做资产阶级思想,狠狠地被批判过一阵。现在平心静气地想来,我当时的想法不是没有错误,错误是在轻视了重工业,这是应当批判的。但是所提出关于乡村工业的问题,我依旧觉得值得研究,其中有些地方,我觉得很适合于我们中国的具体情况。...在百家争鸣的今天,我有了勇气,再度提出来,诚尽地要求领导上能注意这个问题。

费孝通从开弦弓回来,费达生又陪他到昊县东山去看了养蚕情况。在路上谈起开弦号的情况,他只简单地说了两句,说:“我要写几篇文章向上反映,登载出来你看吧!”

费孝通回到北京不几天,风云突变,反右派斗争开始。写成三篇的《重访江村》在《新观察》杂志只刊登出两篇便中断了。他被列人“右派六教授”之中受到批判。重访江村也被诬为搜集材料向党进攻的罪恶活动。

听说弟弟被打成右派,费达生既感到震惊,又迷惑不解。他不就是想把农村的真实情况、农民的要求以及自己的建议向党反映吗?怎么一下就成了敌我矛盾呢?在运动中,人们追问她和费孝通到开弦弓搞了些什么活动。她如实交代了事情的经过,说自己没有参与调查、写文章。人们要她站出来揭发,和费孝通划清界限。她矢口不讲,内心坚信弟弟是个正直的学者。

直到“文化大革命”中,“如何勾结大右派费孝通向党进攻”仍是费达生交代不完的一桩罪行。

反右运动结束,费达生被免去省丝绸工业局副局长的职务,任命为苏州市纺织工业局副局长。此后又被任命为苏州丝绸工业专科学校副校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在反右斗争高潮中于北京开幕。江苏代表团开会批判“大石派”费孝通要求代表踊跃发言。郑辟疆是看着费孝通从小长大的,见个个代表发言时声色俱厉,上纲上线,难以理解,沉思良久,终于保持了沉默。后来他未再被“安排”为全国人大代表,而改为全国政协委员,有人猜测亦与这次大会中的态度有关。

为适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蚕丝生产对技术人才的需要,蚕丝教育有了很大发展。1956

年蚕校在校学生达到20个班,894人。由于蚕桑、丝绸分属农业、工业两个系统,领导体制不一,1956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着手实行蚕丝分校,将制丝科、丝织科分为丝绸工业学校。郑辟疆兼任两校校长。1958

年在丝绸工业学校基础上成立丝绸工业专科学校,1960

年升格为苏州丝绸工学院,在城东相门外一片荒冢土丘中辟荆斩棘,新建了校园,成为为我国丝绸战线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最高学府。

费达生向埋头做事,

不计较职务高低,而且在学校工作多年,热爱截丝教育事业,回到学校担任副校长(后为副院长),为学校的建设,发展而勤奋工作着。

费达生分管科研、实习工厂,同时仍给学生讲“工厂管理”。她历来重视科学研究,重视技术设备的革新。当时,由国外进口两组定粒式自动缫丝机,在学校实习工厂安装投产后,虽然用工减少了,但产量、质量仍不能达到要求。学校与无锡有关方面抽调青年科技人员,组成定纤式自动缫丝机研究小组。从改良丝车一坐缫车一

缫车到自动缫丝机,是缫丝机第四次革新了。费达生对这个项目极为关心,经常到现场来指导、帮助。

原来,条春蚕吐出的丝,长度一般为1100—1200米,但开始一.

段细,中间粗,最后又变细了。因此,“定粒式”固定使用一定数量的茧子,仍不能保证生丝粗细均匀。他们研究要在缫丝机上增加一个隔距式定纤装置,使它能控制丝的粗细,如果通过的生丝细了,马上在机上反映出来,通知下面添绪。

制造隔距式定纤装置需要两个瓷片,费达生对苏州市的工厂都熟悉,自已乘辆三轮车到苏州电瓷厂去联系,请求帮助生产。她8点钟赶到工厂

门口,传达室的同志不认识她,说厂长、书记正在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