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全部(习题集)_第1页
古代文学全部(习题集)_第2页
古代文学全部(习题集)_第3页
古代文学全部(习题集)_第4页
古代文学全部(习题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鲸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蜗

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

山》。

二.解释:1、神话2、神话的历

史化

三.填空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

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

话、始祖神话、洪水神

话___、

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一女是补

E、共工触山、后羿射日

和嫦娥奔月,它保存在《淮南

子》—中。

四.简答

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

个方面?

五.论述

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

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

字)。

第二章《诗经》

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

《采薇》、《兼葭》。

二.解释:1、风雅颂2、赋比兴

3、四家诗

三.填空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m

经》O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

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

的305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

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

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

雅、颂三类编排

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

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

有、、

、等十五

“国风”,共

5、《诗经》中

和___________者____

篇,后者有,

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周

颂、商颂鲁颂,它们分别有

篇、篇和—一篇作品,共

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

有、

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

和o现

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

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

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毛诗

正义》是西汉毛亨传,东汉

笺,唐疏。《诗集传》是南

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

个方面,它们

、、

和O

10、《诗经》的艺术特色,

从、、

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

概括为、、

,它们

和、、s

称为诗之“六义”。朱熹有三句话解

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

“,,

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

大推

存{

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

十间

时先后,依次

、、

_________________和

5篇。

四.简答

1、《诗经》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

经》中作品的年代和作者情况如何?

2、你同意“孔子删诗”的说法吗?

为什么?

3、《诗经》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

内容?是举代表作品进行说明。

4、《诗经》反映周民族发祥、发展

的史诗有哪几篇作品?请简述它们

的内容。

5、《七月》一是诗怎样描写奴隶的

痛苦生活的?

6、分析《采薇》末章的艺术特色。

7、讲析《东山》。

五.论述

1、《诗经》最为精华的部分是“国

风”中的民歌和雅诗中的“怨刺诗”。

就你所知,谈谈它们所反映的内容。

2、举例说明《诗经》作品的艺术成

就。

3、论述《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

地位和影响。

4、分析《关雎》的艺术特色。

5、分析《氓》诗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一.熟读《晋公子重耳之亡》、《勾

践灭吴》、《苏秦始将连横》,并分析

其结构和艺术特色。

二,解释:1、叙事散文2、《左传》

3、《国语》4、《战国策》

三.填空

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

是O

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

简到繁的发展标志

是O

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

铭文相近的是。

4、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

是O

5、《左传》记事起于年,

止于年。

6、《左传》描写的重大战争

有、、

、、

7、叙事散文中以记言为主的著作

是。

8、突出表现纵横家思想和纵横家

人生观的史书是。

四.简答

1、怎样理解历史意识的产生和叙事

散文的萌生与成熟?

2、《左传》的叙事特征有哪些?

3、《国语》的文学成就应当从哪几

个方面去认识?

五.论述

1、简述《战国策》人物形象塑造的

文学性。

2、试论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

影响。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

理散文

一.解释:1、说理散文2、百家

争鸣3、《论语》4、《孟子》5、《庄

子》6、《荀子》7、《韩非子》

二.填空

1、《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是O

2、《老子》的文学性主要表现于哲

学表述中的。

3、表明我国说理散文已经成熟的

是、O

4、《孟子》散文的特点

是O

5、“养气说”的本质意义

是O

6、“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

一”体现了庄

子O

7、“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

以寓言为广”的意思

是O

8、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

是。

9、先秦作家中大量引用寓言故事说

明事理的是O

10、我国说理文的主要模式是成熟

于战国后期的O

三,简答

1、《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体现于

哪几个方面?

2、怎样理解《庄子》哲学思想的诗

意表现?

3、《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

各有什么特色?

四.论述

试论先秦说理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一.熟读并讲析《离骚》(力争背诵);

默写并赏析《国痴》。

二.解释:1、《楚辞》2、《离骚》

三.填空

1、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

源头的是《离骚》O

2、屈赋的代表作品

3、从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中我

们基本可以认定屈原的作品共

篇。

4、屈原在《离骚》中所创造的象征

手法是。

5、被称为骚体的屈原作品在形式上

的特点是、

、、

6、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

是o

7、“天问”意思

是O

8、宋玉的代表作品

有、、

、O

四.简答

1、你怎样理解《离骚》的主题思想

和艺术特色?

2、《楚辞》在艺术上的新境界表现

在那几个方面?

3、如何看待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

位?

五.论述

1、屈原《离骚》中的爱国精神。

2、屈原《九歌》和《九章》的主要

内容。

第二编秦汉文学

绪论

一.填空

1、西汉作家群体的再度生成大约在

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

2、汉赋和楚词有很深的渊源

关系。汉宣帝时,王褒等人用诵

读奇文等方法为太子治病。东汉时,

王逸则写出了《楚词章句》的

研究著作。

3、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

吴王刘潺、梁孝王刘武、和

淮南王刘安。

4、武帝曾令淮南王刘安为

《离骚》一书作注解,其宾客还

集体创作了《淮南子》一书。

5、汉代乐府、洛阳东观、

鸿都门学等文化机构的设立,

为稳定已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

极作用。

6、言“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

人物”的人是司马相如,

司马迁则说了“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后者选

自《西京杂记》。

7、汉代文人贵于名行,为实现理想

不惜牺牲自己,因此他们的作品贯穿

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

精神,保持着激扬高昂的格调。

8、汉代文学从对历史的批判发

初,经昌盛期的歌功颂德,最后

以对现实的批判而告终。

9、汉代文人的地位经历了一个从

独立到依附、再到独立的演

变过程。

10、汉代文学与先秦楚地文学

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所以一开始就具

有浓郁的浪漫色彩。东汉以后,

文学作品的现实精神日益增强,

辞赋创作中,班彪的《北征

赋_____》、班昭的《东征赋》、

蔡邕的《述行赋》、赵壹

的《刺世疾邪赋》都是现实性很强的

作品。

11、西汉的学校教育是一武帝时

期经公孙弘倡导后发展起来

的。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两汉文学

思潮很少超越经学的藩篱,《毛

诗序》中主张诗歌“发乎情,

止乎礼仪”等观点,成为汉代文

学思潮的灵魂和主调。

12、赋是汉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

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

骚体赋的代表作有贾谊的《吊屈原

赋》,枚乘的《七发》标

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

的作品代表了新体赋的最高成就,

张衡的《归田赋》则开创了抒

情小赋的先河。

13、司马迁的《史记》开辟了传记

文学的新纪元,《吴越春秋》是历史

演义小说的滥觞,马第伯的《生

禅仪记》可视为现存最早的较完

整的游记。

14,汉代文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初创

期、全盛期、中兴期和转变

期四个阶段。

二.简答

1、试析秦代文学创作的情况及其原

因。

2、简述汉代文人地位的演变过程。

3、简析汉代文学经由批判,到歌功

颂德,再到批判的发展演变历程。

4、简述汉赋的源流、分工和合流。

5、简述汉代文学的分期及其代表文

学样式、作家和作品。

三.论述

1、试述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

2、分析汉代文学激扬高昂格调的形

成原因。

3、试论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

动。

4、简述秦汉文学的概貌。

第一章秦汉政论散文

一.背诵默写篇目:《谏逐客书》

二.解释:1、《吕氏春秋》2、李

斯3、《过秦论》4、《淮南子》5、

《论衡》

三.填空

1、秦统一全国之前,秦相

召集门客编成《吕氏春秋》一书。全

书分《》、《》、

《》,再加一篇序文,共

篇,二十多万言。《汉书•艺文志》

把它列为“”,其中主要包含

了、、等

家的思想。

2、《吕氏春秋》是一篇优秀的文学

散文,其《》篇讲了“圣人之

治天下也,必先公”的道理,《》

篇则讲了音乐的产生、本质和功用

等,有《》的文风。文章中也

用了大量寓言,其《》篇为了

说明“因时变法”的主张,连用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刻舟求剑”三个寓言。

3、先生曾言:“秦代文章,

一人而已”。《》是他的代表

作,全文共分一段,最精彩部分是

段。

4、西汉初年的陆贾曾著文12篇纵

论秦汉之得失等内容,号为

《》。《汉书•艺文志》

则记载了贾谊散文共计篇,

收录于《》。

5、代表汉初政论散文最高成就者是

贾谊,他的作品可分

为、、

三类,头二类的代表作品分别为

《》、《》和

《》。《论贵粟疏》是

的作品,它上承《》而

发,进一步指陈了务民贵粟的主张。

6、《过秦论》是贾谊—散文的代

表作,内容分为—篇,全文结尾时

留下一个野谚,叫

7、《淮南子》原称《》,

东汉评此书,认为“其旨近

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

道”,显然是汉初思想的继

续。其《》篇前后引用了

十几个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来进行

说理;其《要略》篇运用大量句

子,与陆贾、等人的文章共开

了后世之先河。

8、董仲舒的《》三篇是优

秀的政论散文,《》一文则艰

涩枯燥;刘向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品有

等,整理古籍时写成的

《》也见解深刻,

文笔生动。

9、西汉散文创作极其繁荣,司马如

的《》,东方朔的

《》、桓宽的

《》及扬雄的

《》、《》等

俱为名篇。

10、、和

被并称为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

11、王充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是

《》,全书共篇,现

存少一篇《》。此书以

为写作宗旨,最能代表这种思想的有

“,,“,,

12、王符的政论散文《》

成书于,是一部

之作,其《》篇与汉代

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

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

如鸡”有异曲同工之妙。

《》篇则批判了靡丽浮

华的文风。

四.简答

1、简述《吕氏春秋》的说理方式和

艺术成就。

2、简述《谏逐客书》的创作缘由和

特点。

3、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

点O

“4、简述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

点。

5、简述董仲舒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

点。

6、简述《潜夫论》内容及其艺术特

点。

五.论述

1、试以《过秦论》一文分析贾谊专

题政论文的写作特点。

2、简析刘向散文创作的成就。

3、简析西汉散文的演变过程。

4、试述秦及汉初散文创作的主要成

O

5、分析王充散文的艺术特色。

第二章汉代辞赋

一.背诵默写篇目:《刺世疾邪

赋》

二.解释:1、骚体赋2、新体

赋3、京都大赋4、抒情小赋5、

《七发》6、司马相如7、王褒8、

扬雄9、《两都赋》10、赵壹。

三.填空

1、“彼寻常之汗渎兮,岂能容夫吞

舟之巨鱼?”这句话选自贾谊的

《》,此文是以

写成的一篇抒怀之作。作者的另一篇

赋作《》,阐明了自己

对生死、祸福达观的态度,表现出鲜

明的倾向。

2、枚乘是群体的杰出代

表,《》载乘赋九篇,其

均为前人所称道,然而以

《》最为著名。

3、《七发》对先秦文学多有借鉴,

其中涉及劝谏楚太子的养生理论和

《》的论述相关,而《七

发》一文的理论渊源可以从

《》找出。

4、《七发》在体制上沿袭了

《》的《》和

《》,区别是《七发》把

铺排对象作为因素加以了

处理。《七发》一文中以一

段的描写最为精彩,作者发挥了丰富

的想象力,把描写对象写成是一支声

势显赫的o

5、《七发》辞藻繁富,多用

和,以叙事写物为主,是

一篇完整的赋。在它以后以

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

称“:

6、去世和继

位,是汉代文学由初期进入盛期的转

折点,这一时期文坛上以赋见称的作

家有、

、O

7、司马相如的代表作是

《》和

《》,此外还有抒发对

秦迅速败亡的《》,

针硬崇尚神仙之事的《》,

号称历代宫怨作品之祖的

《》,还有

《》、《难蜀父老》等等

作品。

8、在《子虚赋》、《上林赋》中,作

者虚构了、

和三人。文章结

构,都是篇首几段用领起,

中间用铺叙,篇末又用

结尾。作品句法灵活,用了许

多,并间杂O

描写景物时,大量采用了,

如描写游猎主要用,这就

使得文章音节短促,应接不暇,文采

斑驳陆离。

9、汉武帝以后至、

时,文坛重又焕发异彩。其中以赋名

世并影响后代文坛的当推王褒

和,、

父子的汉赋作品也颇有文

米。

10、汉宣帝时,上层社会发生了一

场关于乃至

的讨论。在这场辩论中,宣帝指出了

某些不以为宗旨的文学作品

存在的合理性,对以为旨归的

流派给予了必要的肯定。在这种思潮

支持下,以“”为特征的

赋,取得了较大成绩。

11、王褒的赋作主要有《》

和《》。扬雄赋作中,

《》实开了后世京都赋的先

河,《》、《》、

《》、《》四篇是他

的代表作。刘向的赋多不出《》

窠臼,刘歆的《》对后来的

述行言志作品较有影响。上述赋中,

是西汉文坛具有“辩丽可喜”、“虞说

耳目”特点的代表作是《》。

12、东汉初年,面对都洛、都雍的

争论,作了《》,这

篇作品是东汉赋风转变的重要标志。

京都赋题材中,影响最大的当推

的《》,的《》

也占有一席之地,的

《》表现出独特的艺术

才能,为作者赢得“辞赋英杰”的声

誉。

抒青

赋主

13汉

前者

其殿

代表

《》。另外,的

《》和的

《》也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为后者注入巨大活力的人物

是,除了大赋作品,他也写了

《》、《》等抒情之

作。此类作品中,的

《》是东汉早期的重要作

品,的《》和它在

基本精神上多有相承。东汉末年,

创作的《》、《》

等此类作品也别具特色。

四.简答

1、简述汉赋的发展脉胳。

2、汉代骚体赋、大赋和抒情赋各有

什么特点。

3、简析贾谊骚体赋作品及创作特

点。

4、简析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5、简述宣、成二帝时西汉文坛的勃

兴及其表现。

6、简述扬雄生平及其赋作。

7、简析王褒《洞箫赋》的内容及艺

术成就。

8、简述东汉抒情赋的分类及其代表

作家、作品。

9、简析张衡的抒情赋及其成就。

10、简析赵壹的抒情赋及其成就。

五.论述

1、试论枚乘新体赋《七发》的思想

内容和艺术特点

2、试论《子虚赋》、《上林赋》的思

想内容及其艺术特点。

3、论班固的《两都赋》。

4、试论东汉抒情赋产生的社会背景

及其表现。

5、试论汉赋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发

展阶段。

第三章秦汉叙事散文

一.解释:1、司马迁2、《史记》

3、《汉书》4、《吴越春秋》4《封

禅仪记》。

二.填空

1、现存的秦代刻石文共有一篇,

大都出自之手。它们分别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除刻病两

句一韵外,其余6篇皆为一

韵。

2、西汉散文发展中出现了以剖白个

人思想心迹为主的体散文,代

表著作有邹阳的《》、枚

乘的《》、司马迁的

《》和杨,侔的

《》等。

3、刘向一生有著作多种,其中

《》、《》等书的部

分篇目具有小说的意味,实开了六朝

《世说新语》类小说之先河。

4、《史记》代表了古代散文

的最高成就,鲁迅先生在

《》中称它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5、司马迁,字,汉代成就最

高的散文家。少年时曾随学

习古文《》,向学习

公羊派《》。后任,

并参与制定了《》,因

案被处以宫刑。征和二年(前91年)

最终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共历时

年。

6、司马迁曾在《》中

提及其修史的宗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T~《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描写

为中心的通史,全书

由、、

_、、组成,记述了

M至年间大约

年的兴衰沿革史。

8、东汉的《汉书》是我国第

一部史,它在

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9、和《史记》的笔法不同,

《汉书》重视,行

文,从而形成和《史记》

迥然有别的风格。

10、《吴越春秋》是成书于的

一部散文,作者是。其

书今存一卷,主要叙述的

故事。它在体例上兼有和

史书的特点,是的雏形。

11、成书于的历史散文

《》内容许多与《吴越春秋》

相同。它们都以为主线索,

又都出自文人之手,因而也都

带有鲜明的的特点。

12、东汉碑文和代文有

渊源关系。崔谖的

《》用简洁的文字

展示了的学问品格。

的《》则短小精

悍,多用偶语,妙语天成。

的碑文在东汉最为著名,代

表作是《》和

《》。

13、的《》是

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游记,后来的

《》、《》在

笔法上和它多有相似之处。

三.简答

1、简述秦代刻石文。

2、简述刘向叙事散文的成就。

3、简述司马迁的生平和他写作《史

记》的密切关系。

4、简述《史记》的成书和体例特征。

5、简述《史记》所弘扬的人文精神。

6、简析《汉书•苏武传》的思想内

容和艺术成就。

7、简述《吴越春秋》的内容及写作

特点。

8、简说《吴越春秋》和《越绝书》

的异同。

9、简述东汉碑文的发展及表现。

四.论述

1、试论《史记》的叙事艺术。

2、试论《史记》在人物刻画方面的

特点。

3、试论《史记》的风格特征。

4、怎样理解鲁迅先生称《史记》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试以《项羽本纪》篇为例,分析

说明《史记》的艺术手法。

6、试述《史记》的地位及其影响。

7、试析《汉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

成就。

第四章两汉乐府诗

一.背诵默写篇目:《有所思》、

《上邪》、《陌上桑》、《十五从军征》、

《上山采靡芜》、《羽林郎》。

二.解释:1、汉乐府2、《乐府诗

集》3、寓言诗

三.填空

1、两汉乐府诗是指由

或相当于职能的

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

代。

2、乐府的行政长官叫,隶

属于。西汉另一掌管音乐的机

构是,隶属于,主

管。

3、最初用楚声演唱的乐府诗是

《》十七章,另外,

的《》在祭祀沛宫原庙

时也用楚声演唱。

4、乐府的职能、地位在时

进一步加强,至末年,乐府人

员多达八百余人,登基后,

下诏罢乐府官,裁减乐府人员。

5、东汉管理音乐的机关分属两个系

统,一个是,一个

是,后者在时

已有,实际上发挥了西汉的

作用。

6、沈约编篡《》时,其《》

篇收录了大量两汉乐府诗。宋人

编的《》,把汉代至的

乐府诗搜集起来,共分为十二类。其

中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

在、、和

中,而以数量最多。

7、现在所能见到的两汉乐府诗,可

以认定是西汉作品的有:《》、

《》17章、

《》19章和《》

18首等等。

8、相和歌辞中对人民苦与乐的反差

进行了深刻揭示,其代表作分别是:

苦有《》、《》、

《》等,乐有《》、

《》中“黄金为君门,白玉

为君堂”的描写对后世小说

《》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

响。

9、两汉乐府诗在表现人世间的苦与

乐、两性关系的爱与恨时,受

《》影响较深,

有、的余韵;而

在抒发乐生恶死的愿望时,主要继承

了的传统,是

《》、《》的

遗响。

10、两汉乐府诗都是

“、”的,诗

中既有诗,也有诗,其

中以诗的成就最为突出。

11、两汉乐府寓言诗可划分为

类型,主要作品有:《》、

《》等等。

12、汉高祖刘邦的《鸿鹄歌》是

言诗,《安世房中歌》是诗,

饶歌十八首各篇则均为o成

帝时长安流传的《》和

《储都已经是标准的五

言诗。

13从西汉

到,再

到,这就是早期五言诗

发展的基本轨迹。

四.简答

1、简金汉乐府的成立及其兴废历

程。

2、简析《陌上桑》的思想和艺术成

就。

五.论述

1、试析汉乐府诗歌的思想内容。

2、试析汉乐府诗歌的艺术特点。

3、试析《孔雀东南飞》的思想内容

及艺术成就。

4、试析两汉乐府诗对中国古代诗歌

样式的姨革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

第五章东汉文人诗

一.背诵默写篇目:《行行重行

行》、《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

《迢迢牵牛星》。

二.解释:1、《古诗十九首》2、

“苏李诗”

三.填空

1、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

的《》,他的其他五言诗则收

录在《》和的

《》篇中。另外,他的

《》今存残篇,是一首完整

的诗,原来当是系于赋尾。赋

末附诗,当始见于O

2、张衡的五言诗《》描

写了一新婚女子,它明显借鉴了

的表现手法。张衡的《》

是整齐化之后而形成的七言

诗,另外,附于《》结尾

的也是一首七言诗。

3、班固、张衡对诗都有所

继承,不过班固诗继承了

的风格,而张衡诗则继承了

的特点。二人诗班固长于,

张衡则长于o从张衡起,东

汉文人五、七言诗形成了以为

主的基本走势,的《》

三首,成为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成

熟之作。

4、汉桓帝以前,东汉文人诗歌经历

了由向、由

到的转折,但诗歌的基调没

有太大变化。诗人们表现的是

的之美。

5、时

期、、

的五言诗具有典型乱世文学的特征。

他们的代表诗歌分别是《》

二首、《》二首和

《》,其中后者又是一篇

6、《古诗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被

收录在《》之中,它代表了

的最高成就,产生的年代大约不晚于

时期。

7、《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达到炉火

纯青的程度,钟蛛《诗品》称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勰《文心雕龙》也称东汉“古

四.简答

1、简述班固五、七言诗及其艺术特

点。

2、简述张衡五、七言诗及其艺术特

点。

3、简述东汉灵帝时期诗坛的新变及

其表现。

4、简说《古诗十九首》及其作者。

五.论述

1、试述《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2、试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及其影响。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2、文

笔之分3、生死主题4、游仙主

题5、隐逸主题6、文学家族

二.填空

1、.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

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

为标志。其时间断限是公元年

到公元年,它共经历了

年。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

期,第一期是;第二期

是;第三期是o魏

晋南北朝诗歌经历

了、、

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

期”。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

O第二,O

第三,O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

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

《》始,有陆机的

《》、文U勰的《》、钟

蛛的《》等,再加上肖统的

《》、徐陵的《》

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

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

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

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

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

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

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

晋。

三.简答

1、简述汝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

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

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

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

程。

四.论述

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

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

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

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

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

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解释:1、三曹2、七子3、

建安风骨4、正始风力5、嵇阮

6、《咏怀诗》

三.填空

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

“七子”和女诗人,“三曹”

是指、和;“七

子”是

指、、、

、、和O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

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

《》写“白骨露于野。千

里无鸡鸣”。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

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

《》(“对酒当歌”)和《步

出夏门行》的《》。曹操的

诗学习汉乐府,他采用写

时事。

4、《》是我国第一首完

整的山水诗。《》是我国

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5、曹植的创作以年为界,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诗歌主要

是歌唱,代表作有

《》。其后期诗歌主要是表

达的矛盾,其代表作有对自

己和朋友遭受迫害的愤懑,如表现朋

友无辜被害而自己无能为力的

《》,对任城王暴卒而表示

悼念的《》。还有用思妇、

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的

《》、《》。前者以

美女盛年未嫁寄托自己的怀才不遇,

后者以“沉浮异势”自述无辜被弃。

6、“七子”中成就最突出,被《诗

品》列为上品的诗人是

和。前者被称为“七子之冠

冕”,后者“仗气爱奇”,他们的代表

作一是写战乱中饥妇弃子的

《》,另一首是个人的抱负

和遭遇的《》3首。

7、现存题为蔡琰的作品有一篇,

其中较为可信的是五言体的

8、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

和O

9、嵇康的四言诗的代表作是

《》。阮籍的代表作是

《》82首,他开创了中国

文学上中的先河。

10、阮籍《咏怀诗》风格隐约曲折,

《诗品》评为“言在耳目之

内,J

四.简答

1、简述曹操诗歌的主要内容。

2、简述曹操在建安文坛上的地位和

作用。

3、曹丕的《燕歌行》在诗歌发展上

有什么地位?

4、简述曹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5、略论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

及其原因。

6、简述王粲、刘桢诗歌的艺术成就。

7、试述蔡琰《悲愤诗》的成就。

8、简述阮籍《咏怀诗》的影响。

五.论述

1、试论三曹诗歌的风格差异。

2、试论曹操用古题乐府写时事的成

就和影响。

3、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4、谈谈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5、试述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和艺

术特色。

第二章两晋诗坛

一.背诵默写篇目:《赴洛道中作》

二首、《咏史》(“郁郁涧底松”、(“弱

冠弄柔翰”)

二.解释:1、太康诗风2、咏史

诗3、玄言诗4、兰亭诗5、潘

陆6、游仙诗

三.填空

1、‘西晋太康时代最著名的作家

有、,所谓“太康诗

风”就是指的以他们为代表的诗风。

太康诗风的特征是o与他

们同时,号称“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的“左”是指o

2、西晋诗人多以才华自负,陆机、

潘岳等人的努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一是,二是追求

的进步。陆机的代表作有摹拟《古诗

十九首》的《》十二首和被

召入洛阳留恋家乡之情的《》

二首。潘岳的代表作是《》

三首。

3、左思的代表作有《》八

首,其内容主要是及对士族

的蔑视与抗争。它开创了咏史诗借

的新路。

4、刘琨的代表作是,郭璞

的代表作是十四首。兰亭诗

的内容,表现出山水的情趣

和由山水直接抒发。

5、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

和O

四.简答

1、什么叫“繁缗”?太康诗风“繁

缗”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简述左思诗歌的艺术特色有影

响。

五.论述

试举例说明左思《咏史》的主要思

想内容。

第三章陶渊明

一.默写:《归园田居》(少无适俗

韵)(种豆南山下)、《饮酒》(结庐在

人境)、《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

二.解释:1、田园诗2、魏晋诗

风3、《五柳先生传》4、《桃花源

记》

三.填空

1、陶渊明,又名,

字,号,(今

江西九江西南)人。谥号为o

2、陶渊明的作品,今存诗首,

赋、文、赞、述等篇。其诗可

分为五

类:、、

、、O其散文辞赋的

名篇是《》、《》

和《》。

3、陶渊明的田园诗按其内容可以分

为三个方面: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

物的恬美,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

情,其代表作品有《》

其一(少无适俗韵);有的是写自己

躬耕生活的体念,如

《》其三(种田南山

下);有的是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生

活的凋敝,如《》(天

道幽且远)。

4、陶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继承

了、的传统,它围绕

着诗人这个中心,表现

了自己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

格。其代表作有《》其

二(白日沦西阿)、《》

其十(精卫衔微木)等。

5、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可以归

纳为主要两点:一

的浑融,二是平淡中见,朴

素中见O苏轼概括为

“力

、O

四.简答

1、简述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谈谈

陶“崇尚自然”的含义。

2、试述陶渊明诗歌的主要内容。

3、为什么说陶渊明的咏史、咏怀诗

继承了阮籍与左思的传统。

五.论述

1、试举例说明陶诗的艺术特色。

2、论述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第四章南北朝民歌

一.默写:《西洲曲》、《木兰诗》、

《敕勒歌》

二.解释:1、“吴歌”2、“西曲”

3、《西洲曲》4、《木兰诗》5、《敕

勒歌》6、“梁鼓角横吹曲”

三.填空

1、南朝乐府民歌约500首,大部分

属于《乐府诗集•》,其中

326首,142首,

18首。

2、吴歌产生的地点在下游,

而以当时的首都为中心,产生

的时代以和居

多。

3、西曲歌产生的地点在(今

湖北江陵)、(今江陵县附

近)、(今湖北襄樊市)、

(今河南省邓县之间),这些城市在

中游和两岸,以江陵为中心。

产生的时代

以、、、

的居多。

4、南朝民歌喜用双关语,其大致可

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同音异字的,如

“莲”双关“”、“丝”双

关“”;另一类是同音同字

的,如布匹之“匹"双关匹偶之

“:以黄连之“苦”双关

相思之“苦”等。

5、北朝民歌主要见于《乐府诗

集・》中,在《杂曲歌辞》

和《杂歌谣辞》中也有一小部分,共

首,O

6、所谓“横吹曲”,是马上演奏的

一种军乐,因乐器有鼓有号角,所以

叫“:它是由梁代的乐

府机关保存下来的,故又叫

“,,

O

7、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创

造的文化硕果,其中又以

语的歌辞居多,这些歌辞后来被翻译

成汉语,如《》。

四.简答

1、为什么说现存的南朝乐府民歌的

内容比较狭窄,而绝大多数是情歌?

2、南朝民歌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特点

是什么?

3、北朝民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

是什么?

五.论述

1、分别概述南北朝乐府民歌的思想

内容。

2、比较南北民歌在题材内容、艺术

风格和体裁形式上的特点。

3、讲析《西洲曲》。

4、分析《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

术成就。

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

一.默写:《登池上楼》、《拟行路难》

(对案不能食)

二.解释:1、山水诗2、元嘉三

大家

三.填空

1、谢灵运所开创的诗,

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

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2、山水诗如同游仙诗和玄言诗一

样,与魏晋之后的之风有着十

分密切的关系。

3、谢灵运山水诗的佳句,如

“,绿筱媚清涟”(《过始

宁墅》);“林壑敛暝色,"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岩高白云屯”(《入彭

蠡湖口》);“池塘生春

草,”(《登池上楼》)

等。

4、鲍照诗歌的代表作有充满对门阀

制度不满情绪的其六(对

案不能食)、有描写边塞战争,表现

诗人建功立业愿望的《》

(羽檄起边亭)等,其风格继承了

文学的传统。

四.简答

1、简叙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2、试述鲍照诗歌的主要内容。

3、简述鲍照在七言诗发展中的贡

蒯1o

五.论述

1、试述从陶渊明到谢灵运诗歌艺术

转变所表现的两个方面。

2、试述鲍照诗歌的艺术的风格。

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一.背诵默写篇目:《晚登三山还望

京邑》、《玉阶怨》

二解释:1、二谢2、永明体3、

宫体诗

三.填空

1、齐永明期间,由于汉字四声的发

现和声律论的提出,于是形成了具有

格律的体诗。这种诗体由

于是在永明年间形成的,所以又叫

体。

2、新诗体的作家,除提出“八病”

说的沈约外,还有以山水诗见长的南

齐诗人,积极参与创制新

体诗的,梁诗人

和陈诗人等。

3、文学史上把谢灵运和谢眺称为

“”或“”,

谢灵运因袭封康乐公,故又

叫,谢跳因做过宣城太

守,所以又称,他们都是

南朝最著名的山水诗诗人。

4、谢眺山水诗有一首写春江日暮景

色的名诗为李白所激赏,题为

(?霸疾望长安)。它的一些五言四句

的小诗,富有南朝民歌气息,如

(夕殿下珠帘)和(绿草

蔓如丝)等。

四.简答

1、什么是新体诗?新体诗有哪些代

表作家?新体诗在诗歌发展史上有

何意义?

2、什么是宫体诗?简述宫体诗的内

容和特色。

五.论述

1、比较二谢山水诗的异同。

2、分析《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艺

术特色。

第七章庾信与南朝诗风的北渐

一.背诵默写:《渡河北》、《寄王琳》

二.解释:1、《拟咏怀》2、温邢

3、邢卫4、《哀江南赋》

三.填空

1、北朝文学的本土作家,有北魏

的,由魏入齐,与温子昇并

称的和有“邢魏”之称

的o还有由南入北,著有

《颜氏家训》的,被强留

西魏和北周,写有《渡河北》的

和“暮年诗赋动乡关”的O

2、“穷南北之胜”的南北朝最大诗

人是,他早年是南朝有名的

诗人,后羁留北朝,写下其代表作

《》27首。其五言小诗的名

作是和。

四.简答

1、简述工朝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

家作品。

2、根据庾信的生平经历简说其前后

期诗风的变化。

五.论述

1、试论述庾信“乡关之思”的内容

与表现。

2、试述庾信在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

地位。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律赋、骈文

与散文

一.背诵默写:《登楼赋》、《归去来

辞》。

二.解释:1、骈文2、诗体赋3、

《别赋》4、《水经注》5、《洛阳

伽蓝记》

三.填空

1、魏晋散文刘勰以“气爽才丽”一

语评价“三曹”。在建安各体文章中,

曹操的甚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