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说明_第1页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说明_第2页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说明_第3页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说明_第4页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一、教情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新文化运动是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思想,反对封建独裁的统治。第二个阶段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知识分子大转型,逐渐成为了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从而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基础。〔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对新知识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年龄还较小,对一些理论性知识和历史现象认识程度还很不够。所以,要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并进行启发式讨论,适当加入一些视频让他们真切的、多角度的认识历史。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本课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本课将要实现教学目标具体如下:〔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新文化运动近代中国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中国要富强就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感。2.学习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探索真理的精神,爱国爱民的情怀。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一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二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孔子思想。四、教学方法与策略〔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有兴趣的学习基本知识并进行适当的探讨。〔二"创设问题"教学法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相结合。〔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自主学习、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三学生预习并完成预习学案。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设疑引入本单元的课题叫《近代化的探索》,中国自近代以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便不断地进行抗争与探索,希望能够挽救国家的危亡,由此,地主阶级洋务派展开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的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多媒体展示。他们分别从哪些方面意欲救国呢?〔科技、政治制度但结果如何?〔学生回答后,对,之前所有的尝试都失败了,那时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依旧没有改变。政治及思想界更是出现沉闷、彷徨。那么,中国革命的道路何在?中国富强的前途何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新文化运动![设计意图]引出对新文化运动的思考。〔二合作探究,剖析主题首先和学生们一起学习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所在,然后概括介绍本课框架,即三大块: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的过程、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教学设计:由两幅背景图引入〔①辛亥革命②袁世凯画像教师设问:第一幅图讲了什么事请?这一事件在思想方面的重要成果是什么?第二幅图上是谁的画像?说他是窃国大盗,为什么?他在当时的中国建立的是什么样的统治?〔可以结合书上40页的"祭孔"丑剧学生回答完毕后,由此导出两个背景因素;①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知识阶层欢迎。②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专制,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教师引导并设问:于是两股思潮产生了激烈的碰撞,而当时的中国民众是什么样的呢?教学设计:一起看一段鲁迅《藤野先生》节选的内容教师设问:在这段文字里你看到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他们麻木,毫无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过渡并设问:是啊,正是因为这样,鲁迅先生毅然弃医从文,所以当时很多知识分子都觉得要想中国强大,从国民这方面必须怎么做?学生回答完毕后,由此导出第三个背景因素;③进步的知识分子认为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设计意图]以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能主动找出新文化运动发动的真实原因。2.新文化运动的过程请学生拿出课前预习完成的学案[设计意图]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落实巩固基础知识。教师设问:新文化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旗帜、主要阵地分别是什么?运动兴起的标志又是什么?学生回答:学生依据教材40页和教师多媒体出示的材料回答问题。教师设问:"民主"和"科学"分别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指的是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教师设问: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它最早创办于上海,后来转到哪里去了呢?学生回答:北大教师总结:是的,北大当时蔡元培先生是校长,他的思想很开放,所以学生们可以更好的学习西方的新思想,这位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未来五四运动的到来都奠定了基础。[设计意图]为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以及对后来中国的思想影响作铺垫。〔1前期运动内容:四个提倡、四个反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看一副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对联教师设问: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的思想在百姓中发展的如何?学生回答:百姓还是相当的愚昧。师生合作探究:我们学习西方和过去相比有什么变化呢?教师点拨:陈独秀称"民主"和"科学"为"德先生"和"赛先生"。这个民主指的是西方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此段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这也是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此外,它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已经由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层面深入到思想文明层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并进行比较的意识和能力。即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联系起来。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教学设计:看一段节选自巴金先生的小说《家》的片段"高家的明媒正娶的媳妇瑞珏在即将临产的时候,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结果,因照顾不周,难产而死。"教师设问:你怎样评价陈姨太的举动?学生回答:完全是一种封建迷信的行为。教师设问:所以我们所宣传的是什么样的"科学"?学生回答:西方自然科学,以及研究处理问题的科学精神。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教学设计:看一段唐氏自杀殉夫成就烈女称号〔来自于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教师设问:这段材料理反映的旧道德中什么样的思想?你还知道哪些旧道德的思想呢?新文化运动主张的新道德又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学生联系教材内容回答问题。教师点拨总结:新道德强调了个人的独立自主权。但是请大家注意:旧道德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确为祸不浅,但是儒家学说所推崇的仁·义·礼·智·信也是我们做人的根本,是不能完全否定的,所以袁世凯只是利用了孔子和儒家思想为他的封建独裁铺路,并不代表儒家思想全都要唾弃。[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君主专制的精神支柱,虽然当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是封建文化的象征,但是看待历史现象要用辩证的态度。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教师设问:新文学和旧文学分别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根据书本41页回答。教学设计:请生看材料一:上邪!冬雷震震,我欲与君相知,夏雨雪,长命无绝衰。天地合,山无陵,乃敢与君绝!江水为竭,材料二:上天呀!我渴望与你相知相惜,长存此心永不褪减。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见,除非滔滔江水干涸枯竭。除非凛凛寒冬雷声翻滚,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纷飞,除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直到这样的事情全都发生时,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学生活动:同学们开始情不自禁地朗读这两段材料。教师设问:读完这两段材料,大家觉得这两段文字哪个更好理解?为什么?学生回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师生合作探究:用哪一种语言更容易普及新思想、新文化?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学设计和设问:是否文学革命仅限于文体形式的改变呢?带着学生一起思考书本42页活动与探究。学生回答:文学革命是用白话文的形式作依托,重点是为了表现新思想,以此来反抗封建专制。教师总结:所以文学革命是一个从形式到内涵的大改变,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新思潮。[设计意图]通过一段文言文和一段白话文的对比,学生能直观地感知二者的区别,很容易理解开展文学革命的原因。同时用好书本上的思考题,让文学革命的内涵更好的被学生所理解。教学设计:以表格对前期内容做一定的总结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新青年》杂志创刊1915年旗帜〔口号"民主""科学"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内容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学。后期

?〔2.后期运动内容教学设计:看一段关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视频,以此进入"新世纪的曙光"课件展示相应图片和材料: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图片、材料并思考。教师设问:请大家当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人物,并说说他们的所做的事情?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有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改而宣传马克思主义,说明了什么?教师总结:先进的知识分子清醒的认识到,虽然资产阶级思想优于封建思想,但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的俄国,让他们看到了让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美好社会让他们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的希望。3.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教师设问:我们应该如何去评价新文化运动?引导学生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来思考。学生回答:进步性——①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性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②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局限性——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教师引导:指导学生总结出进步行中每一条的作用和对未来的影响。关于局限性则用材料来引导学生们理解学习。课件展示以下材料:材料一: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钱玄同材料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乱"。——陈独秀学生活动:学生开始认真地读材料并联系教材思考问题。师生合作探究:学生先相互讨论,依据材料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教师设问: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时期批孔,而今人又尊孔?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论从史出的能力。〔三归纳小结。课堂总结:通过提问的方式,巩固知识要点〔背景、概况、新文化运动内容、意义。教师强调:新文化运动运用资产阶级的思想向封建专制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同时马列主义的出现又点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