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祝您学业、事业成功!学习提升能力第1页(共13页)知识改变命运《宏观劳动力配置》复习资料题型:(1)单选;(2)多选;(3)填空;(4)简答;(5)论述。第一章导论1.劳动力配置主要有两种基本方式:(1)按照计划的方式进行分配(计划配置),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进行分配;(2)按照市场的方式进行分配(市场配置),主要通过价格机制引导流向。2.为什么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首要的经济规律?(简)社会财富的增长与各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密切相关,如果各生产要素配置的比例不合理,那么就意味着生产资源的浪费,意味着经济效益的损失。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取决于支配它、利用它的其他资源,这种资源就是具有能动性的劳动力资源,从根本上说,取决于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因此,合理地配置劳动力资源是提高生产办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首要因素。3.与劳动经济学其他科目相比较,宏观劳动力配置问题的特殊性在于:(多、简)(1)影响和决定宏观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因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2)按照第一、二、三产业的顺序配置劳动力资源;(3)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特殊性还在于劳动力资源本身的特殊性;(4)社会性;(5)经济性;(6)变动性和相对稳定性。4.系统是由若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且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集合体。它具有(1)集合性;(2)相关性;(3)目的性;(4)环境适应性的特点。(多)5.从宏观劳动力配置的角度看,系统科学方法论具有以下特征:(多)(1)综合性;(2)整体性;(3)定量性;(4)最优化;(5)另外具有有效性、信息化、人—机系统最佳处理问题方法等特点。第二章宏观劳动力配置原理1.劳动力: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名)2.劳动力资源:也被称为人力资源、劳动资源,它是指一定范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点上拥有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称。劳动力资源包括现实劳动力资源和潜在劳动力资源两部分。(名)3.劳动力资源与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等资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简)(1)具有能动性;(2)具有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3)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重性;(4)具有时效性。4.劳动力配置:是指社会经济中全部劳动力资源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的分配比例及使用情况。(名)5.劳动力配置规律:是指劳动力在各产业、各部门、各行业、各劳动岗位之间的分布次序和数量变动的规律性。(名)6.我国三次产业的范围划分:(1)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2)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3)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7.影响和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有哪些?(综)(1)物质技术因素;物质技术因素是与生产资料的发展水平和利用情况有关的诸因素。物质技术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主要有:①劳动手段;②能源;③劳动对象;④生产工艺;⑤生产力布局。(2)社会经济因素;①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劳动力生产要素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革命的要素,它的利用状况直接决定着其它生产要素的开发和利用程度。②劳动者的劳动态度;劳动力的产出与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呈正相关关系;③劳动组织;有效的劳动组织可以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调动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④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⑤劳动者的生活条件。(3)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①一些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天然资源等也会影响到劳动生产率。恶劣的自然条件会增加物力、财力的消耗,而良好的自然条件则会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②社会生产关系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社会条件之一,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产品的分配形式也不同,最终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也不同。有效的分配制度能够调动劳动者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激发劳动者的热情,提高劳动生产率。8.产权结构通常具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多)(1)排他性——拥有者和使用者享受资源带来的成本和收益的权利。(2)可转让性——产权可以在不同的所有者之间进行转让。(3)强制性——产权是受到保护而不容侵犯的。9.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制度包括:(多)(1)户籍制度;(2)工资制度;(3)社会保险制度;(4)劳动就业制度。第三章我国宏观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历史变革1.“三结合”的就业方针:1980年8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劳动工作会议,提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也就是提出了在全国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即“三结合”的就业方针。(名)第四章劳动力流动与配置1.劳动力流动:也称劳动力迁移或经济活动人口的迁移,一般具有双重含义,即地域性迁移和行业性迁移。概括地说,劳动力流动指劳动者以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为主要动机而产生的移动。通俗地讲,劳动力流动就是劳动力因变换工作岗位、职业或工作区域而产生的移动。(名)2.劳动力流动的类型:(多)(1)岗位之间的流动;(2)职业之间的流动;(3)单位之间的流动;(4)产业之间的流动;(5)地区之间的流动;(6)国际间的流动。3.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成本包括:(多)(1)直接成本;(2)机会成本;(3)心理成本;(4)风险成本。4.劳动力流动的收益包括:(多)(1)直接收益;(2)间接收益;(3)心理收益。第五章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1.城乡间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变化趋势具的特点:(简)(1)农村劳动力继续向城镇转移;(2)劳动力资源继续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3)劳动力资源继续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4)劳动力资源继续流向经济收入高的行业和单位。第六章产业结构与劳动力配置1.影响产业间劳动力配置的因素:(综)决定和影响产业间劳动力配置的因素较为复杂,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其他政治因素等。具体包括:(1)工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信号是引导和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主要信号,是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主要杠杆。从劳动力派生需求的特点来看,工资反映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供求状况,但本质上是社会需要劳动力生活的物质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条件下,行业工资差距是引导劳动力人力投资和流向的主要信号。(2)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水平。从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来看,在农产品的消费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城镇较农村的消费水平高。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会增加,根据派生需求的性质,农业部门自然会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资源。从城乡居民对工业产品的消费来看,城乡居民在工业产品的消费上也表现出较大的差距。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工业产品的消费会随之提高,那么工业部门就需要增加工业部门的劳动力配置。第七章农业劳动力资源配置1.决定农业劳动力配置的因素:(简)(1)农业劳动生产率;(2)社会总人口规模和结构;(3)工资及收入水平;(4)农产品消费水平提高的变动;(5)工业化进程;(6)农产品贸易;(7)农业政策;(8)社会因素。2.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标志条件:(选)(1)非农产业的发展;(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选)(1)生产方式的制约;(2)生产力水平的制约;(3)农业剩余劳动力素质的低下,限制了城镇非农产业对其的吸纳水平。4.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措施:(综)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既需要从农业内部想办法,也需要从非农部门想办法。具体措施如下:(1)拓展农业发展空间;(2)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3)深化制度革新,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4)大力发展小城镇,推进城市化进程;(5)加快发展第三产业;(6)积极发展国际劳务输出;(7)巩固和发展乡镇企业;(8)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第八章工业劳动力配置1.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名)2.工业部门就业量下降的原因:(简)(1)发展战略的影响;(2)技术因素;(3)结构调整因素;(4)劳动力素质。第九章第三产业劳动力配置1.克拉克的产业分类法:(简)(1)第一产业包括农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狩猎业;(2)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土木建筑业、供电业、煤炭业、上下水道业;(3)第三产业属于无形计算器生产部门,包括批发商业、零售商业、银行业、信托业、一部分运输业、服务业。2.我国第三产业具体地说主要可分为四个层次:(简)(1)第一层次为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2)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勘察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种类技术服务业等;(3)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4)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3.第三产业劳动力的配置具有以下特点:(综)(1)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具有统一性。(2)发展第三产业必须依据生产发展的顺序性。(3)发展第三产业必须有有限需要和无限需要的辩证法。(4)第三产业服务劳动的层次、顺序性和无限性,决定了第三产业的弹性及容纳劳动力的“弹性空间”。(5)第三产业劳动是服务性劳动,但服务性劳动并不都是第三产业劳动。(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构成的变动,我国将逐步进入劳动力向第三产业大转移的时期。由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构成受到人们消费构成的制约,因此,发展第三产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由人们消费构成的变化所决定。当人们的消费构成中对第三产业的需求数量很少时,第三产业是不能迅速发展起来的。旧书补充1.劳动力配置系统的层次有哪些?(简)(1)生产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及其比例;(2)劳动力在产业部门所有制地区之间的配置;(3)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以及就业意识。2.第三产业的特征是什么?(简)(1)第三产业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业;(2)生产过程比较特殊,是边生产、边流通、边消费;(3)具有广泛的就业弹性。3.梯度转移模式: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流动,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动。(名)4.跨梯度转移模式:劳动力由第一产业直接向第三产业流动。(名)5.克拉克定理:劳动力的流动有梯度转移模式和跨梯度转移模式。即劳动力除了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流动,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动外,还会由第一产业直接向第三产业流动。(名)6.世界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简)(1)第一阶段的趋势是自然增长率低,人口的增长速度比较慢;(2)第二阶段的趋势是自然增长率高,人口的增长率迅速增长;(3)第三阶段的趋势是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7.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什么高于城市?(简)(1)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工业;(2)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落后于城市,医疗卫生条件差;(3)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发挥作用比城市晚。8.“剪刀差”:农产品出售价格低,而购买的工业品价格高所形成的差距。(名)9.确定三大产业劳动力配置数量的原则是什么?(综)(1)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按照一、二、三产业的顺序进行配置;(2)处理好政治上的需要和经济上的可能的关系;(3)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4)处理好国内需要和国际市场变动的关系;(5)先部门内平衡,后部门之间平衡;(6)处理好长期和短期的关系。10.如何利用价格机制消除剪刀差对劳动力配置的影响?(简)(1)采取调整价格的办法缩小剪刀差,具体包括:①降低销售到农村的工业品的价格;②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2)提高农业生产率,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超过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以此办法来消除。《宏观劳动力配置》复习题1.简述宏观劳动力配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答:宏观劳动力配置主要是从制度和经济的角度研究如何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产业、空间上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其内容包括:(1)不同制度下劳动力资源配置问题。从制度的角度分析不同制度下劳动力资源宏观配置的特点及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2)根据一定的价值尺度和福利目标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及其决定因素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如何从制度层面上改善劳动力配置的政策建议。(3)历史地分析劳动力资源配置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动、制度变迁的相互关系。2.克拉克定理答:克拉克定理:由于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的发展以及生产的可能性,所有国家都将出现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流动的趋势。参见旧版教材第76页3.简述宏观劳动力配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与第一题重复)答:宏观劳动力配置主要是从制度和经济的角度研究如何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产业、空间上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其内容包括:(1)不同制度下劳动力资源配置问题。从制度的角度分析不同制度下劳动力资源宏观配置的特点及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2)根据一定的价值尺度和福利目标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及其决定因素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如何从制度层面上改善劳动力配置的政策建议。(3)历史地分析劳动力资源配置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动、制度变迁的相互关系。4.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名词解释答: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工农业产品交换中由于工业品价格长期高于价值,而且越来越高,农产品价格长期低于其价值,而且越来越低,两者形成的剪刀差。参见旧版教材第386页5、总体上农产品消费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有何关系?(简答)答: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业、农业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得越快,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得越快,具体考察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农产品消费水平提高的关系时,具有如下特点:(1)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一定的情况下,还取决于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生产率虽然提高了,如果从农业部门抽调出去劳动力过多,因而使从民的家产品总量增加很少或不增加,甚至减少,这就使人民的农产品消费水平提高很慢、不提高,下降。(2)单位家产品消费水平提高速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相反,单位人口农产品消费水平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成反方向变化,社会劳动生产率之所以会高,是因为工业劳动生产率比农业高;而又把更多的劳动量投入部门的结果。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得越快,单位人口农产品消费水平增长得越慢,(3)由此看来,不能笼统地根据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程度来看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程度,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要依据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是从价值量增长所提供的可能性去理解。参见旧版教材第357页6.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名词解释)答:指劳动力在第一、二、三产业间的依次流动,顺次转移,即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流动,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动,如英、美两国。参见旧版教材第76页7.简述系统科学方法论的特征。(选择、填空)答:系统是由若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集合体。它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特点。第14、15页8、与劳动经济学其它科目相比较,试述宏观劳动力配置问题的特殊性。(简答)答:1)劳动力资源的宏观配置即包含有宏观的影响和决定因素,也包含有微观的影响因素。2)按照第一、二、三产业的顺序配置劳动力资源。3)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特殊性还在于劳动力资源的特殊性:社会性;经济性;变动性和相对稳定性。9.何谓直接社会劳动?(名词解释)答:就是指生产一种产品所耗的劳动,无需经过交换就能直接得到社会的承认的劳动。10.劳动力配置决策(名词解释)答:劳动力配置决策就是国家、单位或者个人,根据对未来的预见,对劳动力合理配置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和作出的决定等11.信息方法(名词解释)答: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看作借助于信息的获得、传递、加工、处理而实现其有目的性的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12、简述不能把第三产业笼统地说成“非生产产业”或“纯消费部门”的原因。答:(1)第一、二、三产业划分法所依据的是其产品在人们的消费结构中所处的层次不同(有生存需要、有发展需要、有享乐需要)、产品形态不同(有形产品、无形产品)、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分离适度不同,而并不是根据它是否属于生产性部门或消费部门。(2)第三产业部门虽然产品有有形与无形之别,形态各异,但都是人类劳动时间的耗费,其劳动过程或其结果,不但能产生满足人们需要的具体效果,创造使用价值,并且都同样是价值形成过程,如同第一、二产业部门一样创造价值。(3)第三产业中的教育、医疗、科学技术和信息等,不但创造价值,而且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日益成为生产力中的核心和精华。参见旧版教材第246页13、劳动力资源(名词解释)答:劳动力资源也被称为人力资源、劳动资源,它是指一定范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点上拥有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称。劳动力资源包括现实劳动力资源和潜在劳动力资源两部分。14、劳动力配置规律(名词解释)答:劳动力在各产业、各部门、各行业、各劳动岗位之间的分布次序和数量变动的规律性。15.劳动力配置原理(名词解释)答:劳动力配置原理是指一切社会形态的劳动力在各产业,各部门中分配的一般的共同的趋势与规律。16、劳动生产率(名词解释)答:劳动生产率是反映劳动者从事产品生产的能力和效率的指标。劳动者的生产能力和效率用劳动消耗量(劳动时间)与劳动成果的比例来表示。17.跨梯度转移模式(名词解释)答:是指打破了三个产业间的依次流动,表现为劳动力由第一产业直接向第三产业流动,第二产业则变化不大,如日本。参见旧版教材第76页18.简述劳动力的含义。答:关于劳动力这一概念通常有三种解释,一是指人的劳动能力;二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即劳动者;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口,即社会劳动力。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涵义是指人的劳动能力。马克思作了精辟的解释:“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19.试述工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决定及影响因素。答: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仅对于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其它部门一样,工业部门的劳动力配置同样受到工业部门的工资率、技术构成、劳动生产率等因素的影响。另参见56题。2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试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优化结合关键是什么?为什么?(选择、填空、简答)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优化结合关键在于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其重要原因在于:(1)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两者结合起来形成生产过程。(2)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是劳动力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前提。(3)劳动力的个人所有体现了价值规律的客观作用。21.简述世界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的总趋势。(简答)答:(1)第一阶段的趋势是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以至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初期和中期,人口的增长速度也比较慢,自然增长率低,人口的增长速度比较慢;(2)第二阶段的趋势是出生率无大变动。但死亡率大大降低,人口净增率大大提高,自然增长率高,人口的增长率迅速增长;(3)第三阶段的趋势是由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现代化和人口政策的影响,出现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旧版第113、114、115页22、影响工业生产资料增长的因素有两哪两个?答:其因素有两个:(1)一定时期内社会所拥有的生产资料总额;(2)生产资料总额中,工业生产资料所占的比例。参见旧版教材第175、176页23、简述如何判断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率。答:判断社会劳动力资源是否有效的标准应该包括:(1)劳动力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2)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是否得到节约。(3)自然资源是否得到较充分的开发利用。(4)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5)劳动生产率是否得到提高。24.为什么说农村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在一定历史时期高于城市?。(简答)答:(1)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落后于工业;(2)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落后于城市,医疗卫生条件差;(3)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发挥作用比城市晚。参见旧版教材第141页25、简述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主要制度包括哪些。答:从不同的制度层面上看,有国家劳动制度、产业和行业劳动制度、地区劳动制度,以及企业劳动制度。不同的制度,对于劳动者个体的影响是不同的。国家劳动制度是最高的制度层次,其它的劳动制度是在国家劳动制度的约束下制定更加具体和针对性的制度,不能与国家层面的制度相矛盾。用人单位、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劳动者个人的行为要在国家劳动制度的约束下进行经济活动。目前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制度包括户籍制度、工资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等。26.符合首要经济规律要求的社会劳动力变动,工业农业和社会劳动生产率和总产值都应有所提高。简述这样的社会劳动力变动的好处。答:只有这样的社会劳动力配置效益才能取得最优经济效果,具体如下好处:(1)有利于扩大再生产的顺利实现;(2)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度发展;(3)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4)总之,考虑社会劳动总量在农业和非农业部门的配置时,决就应只考虑社会劳动生产率和总产值的增长,而忽略工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意义。参见旧版教材第169、170页27、非农业部门劳动数量变动的总趋势是什么?(论述)答:(1)非农部门劳动力不仅在社会劳动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而且绝对量也在增加。(2)非农业劳动力主要包括工业和第三产业部门的劳动力。(3)工业部门劳动数量变动主要决定于固定资产增长和技术构成的不断提高。(4)产业发展次序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5)总结:产业部门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决定了人的消费导向转向第二、三产业,因此,非农业部门的劳动数量在增加。旧版第152页28.简述克拉克的产业分类法。答:(1)第一产业包括农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狩猎业;(2)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土木建筑业、供电业、煤炭业、上下水道业;(3)第三产业属于无形计算器生产部门,包括批发商业、零售商业、银行业、信托业、一部分运输业、服务业。参见旧版教材第244页29.简述劳动力大转时期的主要特征。答:主要特征:(1)农业部门不仅把它本部门自然增长的劳动转移出去,而且还要把它基期原有的劳动为也部分转移出去。即农业部门劳动力的绝对量会减少,它的相对量即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的比重会急剧降低。(2)农业部门劳动绝对量减少,所占比重剧烈下降,非家业部门劳动力大大增加,所占比重急剧上升。参见旧版教材第318页30.工农业商品交换的使用价值的量的比例,既取决于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动,也取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动。简述三者之间变动的几种情况。(选择、填空、简答)答:(1)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不变,则农产品交换的工业品数量就与工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例;(2)如果工业劳动生产率不变,则农产品交换的工业品数量就与工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3)如果工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按相同或相反方向作同幅度变动,则两种物品交换的交换价值不变。参见旧版教材第390页31简述城乡间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变化趋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答:具体来看,城乡间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变化趋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农村劳动力继续向城镇转移。(2)劳动力资源继续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3)劳动力资源继续向二、三产业转移。(4)劳动力资源继续向经济收入高的行业和单位转移。32.三大产业劳动力配置数量的原则是什么?答:(1)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按照一、二、三产业的顺序进行配置;(2)处理好政治上的需要和经济上的可能的关系,使之实现辩证的统一;(3)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4)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以国内平衡为主,对外贸易为辅,正确处理好国内需要和国际市场变动的关系;(5)充分挖掘部门内部的劳动潜力,先部门内平衡,后部门之间平衡;(6)从近期着手,长期着眼,把个别因素剧烈变动形成的三大产业部门发展对劳动需求的不平衡化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的、暂时的自觉平衡,处理好长期和短期的关系。参见旧版教材第335342页33、试述户籍制度对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答:户籍制度是影响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我国的户籍管理与其他国家实行的居住地登记制度不同,其目的在于把城乡人口分布和劳动力配置从此凝固化。现有的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是农村流动劳动力所面临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别与歧视的制度基础,也是改革过程中迄今为止变化最小和最为缓慢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以195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标志,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户籍管理体制。从此形成了几乎延续至今的、阻碍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框架。除了直接制约农村人口迁移和劳动力转移的这种基本制度安排之外,还有一系列传统体制都具有排斥这种人口流动发生的效果。既然不能获得合法的城市户籍身分,外来人口自然被排斥在这种福利待遇之外。34.劳动力配置系统的有哪几个层次?答:(1)根据不同的分工生产不同的使用价值,确定生产某一类生产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及其比例及其在社会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2)由各种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及综合作用,要求各产业、部门、所有制、城区等结构对劳动力的利用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3)运用第一、二层次的理论,结合劳动力系统的外部因素,如传统的社会观念、就业意识、国家的政治活动和国际的经济形势对劳动力配置做出及时决策。参见旧版教材第24页35、简述城乡劳动力配置现状。(论述)答:(1)劳动力资源的总量。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基本决定了劳动力资源的规模。(2)城乡劳动力资源结构。从总体趋势上看,城镇就业人员的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都是上升的趋势,乡村就业人员的相对数量总体来看是下降的趋势,但是乡村就业人员的绝对数量仍是庞大的。36.决定农业部门劳动力数量变动的因素是什么。(论述)答:农业部门劳动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从相对减少到绝对减少在社会总劳动量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农业劳动量减少的可能性,与非农业部门对追加劳动量的迫切需要,是农业部门劳动量一定要减少的两个基本条件。(1)农业部门劳动量变动量和变动率的具体趋势,主要是以下因素决定:一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及提高速率:二是农产品消费水平及其提高速率;三是人口和劳动力的自然增长的速率。(2)在农业部门劳动力变动过程中,劳动力的流动方向主要取决于前两个决定因素的对比,农业劳动生产率越高,从事于非农业劳动的人越多,非农业部门的人口和劳动力在总人口,总劳动中的比重也就越大,呈正方向变化;农产品消费水平提高程度越大,农业部门可能向非农业部门转化的劳动力就越少,呈反方向变化。农业劳动率自然增长率增长越多,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就越大。(3)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农业劳动数量变动取决于农业生产规模和劳动数量。(在农业参见旧版教材第80页37、试述城乡间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答: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前提条件下,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受利益的诱导和驱使,而城镇的工资和收入水平,以及社会福利、发展的机会高于农村,这是吸引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因此,城乡间收入差距、社会保障水平、个人发展机会等方面的差距是越大,造成城乡间劳动力流动的动机越强,反之,越弱。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消除城乡差距是减缓劳动力流动的关键措施。毫无疑问,如果不考虑户籍制度的作用,那么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受经济收入差距的影响,城乡间收入差距越大,流动的动机越强,反之,越弱。人力资本的结构对劳动力的流动也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原因是城乡产业结构和差异,城镇产业的生产技术特征对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具有一定的特殊要求,城镇产业的技术水平一般较农业产业高,对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有较高的要求,而农村产业基本上是以粗放型生产经营为主,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相对较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也是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因素。劳动力的流动是以市场供求信息为导向,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供不应求的地区。如果市场供求信息不准、不畅通,则会造成劳动力的盲目流动,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以及影响到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具体来看,城乡间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变化趋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农村劳动力继续向城镇转移。(2)劳动力资源继续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3)劳动力资源继续向二、三产业转移。(4)劳动力资源继续向经济收入高的行业和单位。38、影响第三产业就业数量与结构的因素有哪些?答:第一,行业垄断特点的影响。第二,从业人员的素质。第三产业的投资政策是影响第三产业就业的主要因素.39.为什么说劳动生产率降低,必然会影响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影响人民生活的改善,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论述)答:(1)在工业劳动生产率低的情况下,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总产值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降低,是由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来补偿的,这种变动实际上是工业拖了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的后腿。(2)工业劳动生产率的任何降低都会削弱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3)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总产值的提高包含由“剪刀差”造成的假象。40、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变动具有那些特点?答:(1)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总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农业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3)农产品贸易不断增长,农业产业内部劳动力结构不断调整。(4)动力资源配置的发展变化趋势。农村劳动力的配置具体会表现出以下这几个主面的特点:(1)劳动力市场机制成为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基础;(2)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3)离土离乡将成为重要的转移方式。41.简述1985年我国公布的第一、二、三产业划分标准。答:(1)第一产业包括农业、牧业、水产业、林业、渔业;(2)第二产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3)第三产业主要是指除上述第一、二产业以外的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参见旧版教材第245页42、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加速转移的途径和措施。(三个分开论述、简答)答:(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第二,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其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第三,有利于城市化建设。第四,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第五,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第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给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以进入农业领域空间,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打破小生产格局,提高农产品商品率。第七,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将缩小收入差距,相当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积累了一定的收入,然后或者向小城镇迁移,或者回乡村搞规模性的农业经营,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将起到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2)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条件。农业劳动力剩余的成功转移的重要标志和条件应当是:首先,非农产业的发展。其次,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最后,可见要真正促进农业劳动力剩余部分成功转移。至少要做到: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吸收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增加两者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对农业进行制度上和组织上的创新,保护有限耕地,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提高土地的边际生产率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农产品中要不断增加技术含量。(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第一,生产方式的制约。第二,生产力水平的制约。第三,农业剩余劳动力素质低下限制了城镇非农产业的吸纳。(4)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措施。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即需要从农业内部想办法,也需要从非农部门想办法。具体来看,措施如下:第一,拓展农业发展的空间。第二,提升农村劳动力资源素质水平。尤为重要的是,农村教育制度创新是提升农村人力资源能力的最主要手段。第三,加大农村经济的开放力度,推进农业的国际化。第四,深化制度革新,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第五,大力发展小城镇,推进城市化进程。第六,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第七,积极发展国际劳务输出。第八,巩固和发展乡镇企业。第九,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43.造成第一产业所节省的劳动量与第二、三产业需要量之间不平衡绝对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1)首先,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速率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因素、还有生产力的因素,这此因素错综复杂的变化,都会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在不同年度有所差别;全国人口的农产品消费水平提高程度有的年份高,有的年份低些;劳动力自然增长率的变动在不同年代其速度也有差异,主要由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差异造成,这些差异如果从长时期看会趋于一致但在特定时期,可能是人口的增长高于或低劳动力的增长,从而使劳动力在人口中的比重降低或提高;由于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措施也必然会大大提高劳动力在社会人口中的比重;非农业部门的固定资产率增长率和技术构成提高率由于种种原因时高时低,也是不平衡。其次,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部门,影响社会劳动总量在两大部门的各个因素中,起同向作用因素的增长率(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率,农业劳动力自然增长率)和起反向作用因素(农产品消费水平提高率、技术构成提高率、非农业部门劳动力自然增长率)的增长率在不同年份都会有所有同,当同向作用因素提高越快或越慢,越有利于非农业部门劳动力的增长或不利于增长,当起反作用因素提高越快或慢,则越不利于非农业部门占用劳动量的增加或有利于增加(2)各因素发挥作用的方向和力量不一致,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部门的同向因素,有时是朝相反的方向变化。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提高,而非农业中的固定资产增长率却下降,所有这些同向作用的因素,向相反方向变化的情况,必然会引起更大的不平衡。参见旧版教材第332页44.简述工农业产品交换的价值剪刀差与价格剪刀差的关系。答:(1)夹杂剪刀差反映的是剪刀差的本质,而价格剪刀差反映的是剪刀差的现象。(2)就量上来说,价值剪刀差比价格剪刀差一般要大很多,在不发生价格剪刀差的情况下,也会发生价值剪刀差,在发生价格剪刀差的情况下,价值剪刀差则会比价格剪刀差更大。(3)要想是工农业产品交换既不出现价格剪刀差,也不出现价值剪刀差,那么每种产品的价格就不应是固定不变的,而应是可变的,即随着生产不同商品内在价值的变动而确定每种商品的价格。参见旧版教材第396页45、论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答: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第二,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其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第三,有利于城市化建设。第四,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第五,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第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给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以进入农业领域空间。第七,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将缩小收入差距。46.述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有哪些?答: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人们通常把这些因素归为三大类,即物质技术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条件。新书第2122页47、我国工业部门劳动力配置状况如何?答:(1)中国工业部门劳动力数量变化特点。第一,工业增长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而就业增长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第二,工业就业增长弹性值下降。第三,工业就业增长贡献率波动较大。第四,在各次产业中,工业是吸纳就业能力最低的行业之一。第五,中小企业对就业的贡献上升。中国工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在不断下降,但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却存在差异。具体如下:第一,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国有企业对就业的贡献下降,而非国有企业的就业贡献越来越大。第二,从行业结构来看,绝大多数行业的就业人数都呈现增长的趋势。(2)工业部门就业量下降的原因。中国工业就业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就业增长量有所下降,这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发展战略的影响。第二,技术因素。第三,结构调整因素。第四,劳动力素质。48.简述经济控制论的应用及其作用的主要表现。答:经济控制论就是运用控制论的概念(反馈)与方法(反馈方法)研究经济运行过程的一门科学,主要表现:(1)运用反馈方法保持经济系统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2)用反馈方法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和计划制定的是否适当,(3)用反馈的方法检查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否符合实际,以寻求最优化决策方案。参见旧版教材第13、14页49何谓资本的有机构成?答: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通常用c∶v表示。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和生产技术不断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日益增加,而可变资本所占比重则日益相对地减少。50.简述农业是非农业部门形成和扩大的基础的原因。答:重要原因:(1)提供剩余农产品;(2)提供除生产基本生活质量之外的剩余劳动,而这两者又有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决定;(3)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决定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化的速度。参见旧版教材第81页51、怎样缩小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答:(1)利用价格机制消除价值剪刀差对劳动力配置的影响:一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超过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二是从价格方面进行调整,提高农产品价格或降低工业产品价格;(2)采取调整价格的方法缩小剪刀差:参见旧版教材第397、398、399页52、为什么说生产要素中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相比而言,人或人的劳动总是起着决定的第一位的作用,而物的因素的作用则是第二位的、相对的?(论述)答:(1)构成产品的自然属性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自然物质因素,一个是劳动因素,或叫人的因素。某一种自然物质因素相应的某一种具体劳动相结合,就生产了各种产品,它们有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2)各种自然物质是形成各种子产品的物质基础或物质条件。其中物质条件起决定作用。(3)一国物质财富品种和数量不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首先如果没有劳动,即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只是可能性的财富,而不是现实性的财富。其次,一国的自然资源是否存在,以及其质量优劣、数量多少,是因为人们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进步。第三,某些自然资源看起来好像是绝对“自然”的,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们也是相对的。最后,自然界各种物质形态的基本构成由于内部和外部的原因,也在不断地进行运动和变化。(4)从总的来看,生产要素中特的因素与人的因素相比,人或人的劳动总是起决定的第一位的作用,而特的因素的作用则是第二位,相对的。体参见旧版教材第35、36页53、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二是劳动者的专门技术知识,三是劳动者的实际生产经验。54社会分工基本上按照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的顺序发展的主要原因有那两个?答:原因有两个:(1)是由人的需要的顺序和特性来决定;(2)由人类征服自然界的能力的发展顺序来决定。参见旧版教材第59页55发展第三产业有什么重要意义?试述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途径。答:(1)发展第三产业,是完全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来决定。重视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努力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改变其落后面貌。(3)实现一、二、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上协调合理,对于实现总量平衡,取得良好的宏观效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生产力不断增长的客观要求。(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指导方针。(2)大力拓宽的第三产业的就业领域。具体参见旧版教材56非农业部门对转移劳动力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哪三个因素?答: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技术水平提高率;非农业人口自然增长率。上文已完。下文为附加公文范文,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全县2016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年初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稳中求进、提质增效”的总基调,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四个着力”全链条部署,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突破口,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工业运行总体平稳,消费市场稳定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实现平稳开局。
一、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全年任务xxx亿元,增长x%;一季度预计完成xx亿元,增长x%,完成年计划的xx%;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任务xxx亿元,增长x%;一季度预计完成xx亿元,增长xx%,完成年计划的xx%;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年任务xx亿元,增长xx%;一季度完成xx亿元,增长xx%,完成年计划的xx%。其中:财政口径税收收入,全年任务xx亿元,增长xx%;一季度完成x亿元,增长xx%,完成年计划的xx%;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年任务xx亿元,增长x%;一季度预计完成xx亿元,增长x%,完成年计划的xx%;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年任务xx亿元,增长x%;一季度预计完成xx亿元,增长x%,完成年计划的xx%;
——商品房销售额,全年任务xx亿元,增长x%;一季度预计完成x亿元,增长xx%,完成年计划的xx%;
——实际利用外资,全年任务x亿美元;一季度预计完成xx亿美元,完成年计划的x%;
——外贸出口,全年任务x亿美元,增长xx%;一季度预计完成x亿美元,增长xxx%,完成年计划的xx%;
——融资总量,全年任务xx亿元;一季度预计完成x亿元,完成年计划的xx%;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年任务xxxxx元,增长x%;一季度预计完成xxxx元,增长x%,完成年计划的xx%;
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全年任务xx个;一季度完成x个,完成年计划的xx%。其中,工业x个,服务业x个;
——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全年任务xx个;一季度完成xx个,完成年计划的xx%。其中,工业x个,农业x个,服务业xx个;
——竣工亿元以上项目,全年任务xx个;一季度完成xx个,完成年计划的xx%。其中,工业x个,农业x个,服务业x个。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1.投资增长压力仍然较大
一是储备重大项目太少。无论是工业项目,还是服务业项目具有支撑性、税源性的大项目太少,特别是具有辐射和拉动作用的核心项目仍没有真正形成。今年我县重点推进10亿元以上的储备项目只有x个,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项目寥寥无几,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项目几乎没有。具有牵动力强的工业产业集群仍没有形成,工业经济整体运行质量不高,对我县财政的支撑作用不强。
二是新开工项目体量偏小。一季度,全县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xx个,同比增加x项;计划总投资xx亿元,同比增加x亿元。新开工项目全部为5亿元以下的项目。10亿元以上大项目没有实现开工。
三是项目产业分布不均衡。一季度共实施xx项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xxx亿元,实际完成投资xx亿元,同比增长x%,占固定资产投资的xx%。其中,新开工项目xx项,完成任务目标的xx%,完成投资x亿元;续建项目xx项,完成投资xx亿元。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未能形成投资;第二产业投资预计实现x亿元,同比增长x%,占投资总额的xx%;第三产业投资预计实现xx亿元,同比增长xx%,占投资总额的xx%。
四是要素保障制约严重。信贷规模收缩、政府融资渠道收紧等带来项目建设资金紧张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项目摊子铺的太大,资金不足,工程进展较慢,例:xx项目;土地指标、环境容量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部分项目的推进速度,一些项目受土地指标和办理土地手续时间较长等因素影响,导致因土地未落实而无法开工,例:xx项目;一些项目在征地、拆迁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影响了开工建设,例:xx项目。
五是部分未批先建项目未纳入统计库。由于施工许可、土地、环评等相关手续办理滞后,致使项目未能及时入库,造成统计数据与实际投资额不同步。目前,全县在建的xx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中,有xx个项目未入库,占全部项目的xx%。xx个未入库项目计划总投资xx亿元,已完成实际投资x亿元。
2.企业运行持续困难
一是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因市场需求不足,工业产品价格持续走低,销售困难,加之原材料、用工、运输等成本持续上升,企业利润空间被挤压,生存困难。通过对xx户生产困难规上企业的调查,影响企业生产运行的主要原因:市场原因x户,尤其是石化企业受国际市场油品价格波动影响较大,订单减少。资金紧张xx户,企业应收账款额度大,回款慢影响正常生产。其他原因x户。同时,融资难依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是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一方面是重点传统行业的比较优势继续减弱,市场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并存的情况暂时无力缓解,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工业经济稳增长动能不强,后续乏力。另一方面,我县的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小、层次低、发展不足,短期内无法形成增量。
三是新旧产业更替产生延迟效应。全县四个产业集群一季度产值同比呈现两增两减,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现有规上企业xx户,预计一季度实现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x%;轻工建材产业集群现有规上企业xx户,预计一季度实现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x%;石化产业集群现有规上企业xx户,预计一季度实现产值xx亿元,同比下降x%;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现有规上企业xx户,预计一季度实现产值xx亿元,同比下降x%。
3.财税收入呈下滑趋势
一是收支失衡。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长继续放缓,我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下滑,特别是房地产和石油、化工行业生产经营效益大幅下降,影响了财政收入的增长。
二是按照省财政厅进一步做实财政收入的要求,严格收入管理,依法征收,提高财政收入质量,成为我县收入总量大幅下滑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是从我县当前的可用财力及资金情况看,偿还债务压力较大。
三、下步工作安排
1.始终保持转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精心推进项目建设,以有效投资保证增长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今年,我们将加强招商力量,强化领导带头,要求各经济区主任、各镇书记镇长每月至少“走出去”2次,通过强化招商成果考核,传导工作压力。延续以往招商一些好的作法,加大以商招商、合作招商和大型活动招商等力度,争取更有针对性地走出去,更有目的性地请进来,保证招商实效,特别是利用XX产业疏解的有利时机,把前期摸排的成果尽快地转化为招商成果,提前做好项目铺垫,保证招得来、落得下。继续实行xx招商模式,突出抓好临港经济区的工业招商。继续实行“飞地”经济,鼓励各镇工业向临港经济区集聚。依托xx旅游品牌,借助宜居乡村建设成果,重点瞄准特色温泉项目、休闲度假项目、地域文化开发项目。通过以上办法,力争为我县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各产业龙头项目。
二是强化投资预测预警及分析。进一步健全项目接续机制,建立实时监控项目库,从项目包装谋划、签约引进、资金到位、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各个环节的分时点、全过程跟踪分析,对症查找问题,及时反馈解决,确保项目投资稳定增长。研究建立用电量、税收、中长期贷款、实际利用外资等关联指标体系,科学分析全县投资质量结构,切实扩大有效投资,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三是全力做好未批先建项目的入统计库工作。全县上下按职责分工,全面排查在建项目推进情况,做到全面具体,无遗漏。认真分析项目未入库原因,推进入库要件的办理。建立工作长效机制,努力将已开工但未纳入统计库项目层层分解,确保项目应统尽统、投资应计尽计。
四是加强要素保障供给。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科学有效供地,积极向上争取土地指标,加快完成房屋征收工作,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并坚决清理闲置土地,盘活存量用地。积极与各大金融机构对接,保障项目融资渠道,力争金融机构对我县项目建设的更大信贷支持。进一步拓展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鼓励引导民间投资以PPP模式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2.强化经济运行,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各种问题,确保提质增效
一是提升存量企业。抓好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确保工业稳定增长。培育一批成长性企业,壮大骨干企业群体。通过摸底排查,及时将符合要求的企业纳入规模以上监测体系,准确掌握我县规模以上工业的实际情况。
二是对于僵尸企业进行分类处置、因企施策。采取债务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多种措施加快处置。
三是做好园区外危化品企业搬迁工作。做好全县园区外化工企业排查,按照工信部要求,统筹部署,加快园区建设规模。
四是加快高端制造业发展。立足我县制造业现有技术积累、制造能力和产业组织基础进行布局,促进高端制造业相对集中发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财政收支平衡,坚决保证区域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一是积极组织税收收入。认真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和税收征管法,按月分析和调度,查找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堵塞管理漏洞,狠抓税收征管,确保收入不流失;进一步扩大税源监控范围,特别是在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进行重点监控的基础上,对个体工商户、零散户的征管,同时也要做好地方小税种的征管,特别是涉土税收,要做好挖潜增收工作。
二是强化税务稽查,加大清欠力度。继续完善清缴欠税管理制度,落实欠税管理责任,不断加大清欠力度。税务部门要进一步研究清理欠税方法,制定清欠计划,深入欠税企业调研,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变化情况,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采取清欠措施,对拒不履行纳税义务的不法业户,依法采取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等措施,对欠税额较大、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三是切实组织好非税收入入库。依法加强非税收入征管,进一步严格政府非税收入的征收,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的征管,提高非税收入统筹力度,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四是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通过债券置换、PPP等方式筹集资金,优化债务结构,最大限度降低融资成本。健全政府性债务管控机制,严格限定债务资金使用,切实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4.以创新创业为统领,扩充市场主体和就业范围,激发市场活力
一是全面做好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等工作。积极优化返乡创业的体制机制环境,打造良好的创业生态系统。加快农村电商发展试点,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在返乡创业促扶贫发展、转型脱困、产城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新路径。
二是统筹做好困难群体就业。大力支持和鼓励用工企业开展岗前培训,提升技能水平;组织由创业意愿的劳动者参加创业培训,提高创业成功率。坚持向城镇转移就业、扶持就近就地就业和自主创业三结合,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
三是加大基层平台服务力度,促进充分就业。以保民生、保稳定、促就业为目标,充分发挥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作用,重点针对我县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返乡农民工等就业群体,帮助尽快得到就业援助。我们将结合劳动者的特点和就业需求,组织开展相应的职业培训,积极向企业推荐,帮助其尽快实现就业再就业,解决劳动者“就业难”问题。此外,我们还将根据用工企业需求,深化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活动,着力提高服务用工企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真正做到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破解企业“招工难”问题。
四是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进一步拓展公共就业服务功能,改进服务方式,把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与重点人群相结合、与落实政策相结合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将政策咨询、培训信息、职业介绍、创业扶持等公共服务延伸到街道(镇)、社区(村),形成城乡一体、上下贯通、平台到村、联系到户、服务到人的工作体系。
工商联2016年度第一季度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工商联的指导下,以及在相关部门单位的协作下,工商联第一季度工作已经完成,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促进非公经济人士思想工作为中心
2016年,全市非公经济仍然处于产业投资乏力、房地产降温的状态中,给非公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非公经济人士的发展劲头受到打击。面对这种情势,工商联积极应对,果断发力,积极做好非公经济人士的思想工作。
3月初,工商联组织会员代表,举办“企业面临问题及解决办法”座谈会。会谈中,会员针对当前形势、企业发展的困难、希望工商联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在工商联主席的引导下,会员又对“合作发展、共度难关”的理念达成共识,决定家乡的非公经济人士们团结起来,壮大穆棱商会力量,共同发展。针对本次座谈会中会员提出的发展困难,工商联经归纳梳理,形成3个针对性强的问题:1是企业用工难问题;2是传统经营模式受冲击严重问题;3是企业发展融资难问题。工商联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协调与引导,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二、以提高自身服务能力为目地
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多办实事、多办好事,是工商联工作的宗旨。工作中,工商联找准自己位置,发挥全部能量,推动穆棱经济腾飞。除了为企业搭建五大服务平台开展服务,工商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上通下达、内引外联,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企业之行活动仍将贯穿2016年始终,目前,已走访2家企业(伟伟化妆品公司、东风大药房),深入经营一线,了解企业需求,实地解决企业困难。
第一季度里,新增会员企业2家(天宏通讯商店、鑫大众汽车修配中心),壮大了会员力量,教育引导会员企业安置就业98人次,号召鼓励非公经济人士帮扶贫困人员10人,超完成年初制定的工作任务。
今年,工商联包扶村依然为河西新星村,按照市委的要求,3月4日,工商联服务服务站成员来到包扶村—河西新星村,与村委会成员就新星村扶贫脱贫工作及2016年包村工作主要任务进行商讨。
经走访了解,新星村共有贫困户8户:赵成奎、李庆祥、谢海生、张彦峰、柳羽俊、吴安玉、王明贵、吕振芳。致贫原困多为身患重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酗酒懒惰。经商议,确定帮扶计划为:1、为有条件办理低保的贫困户办理低保。
2、有劳动能力的给协调力所能及的工作。3、对个别懒惰者进行思想教育。预计2016年底帮助赵成奎、李庆祥、谢海生、张彦峰四人脱贫。
商议确定2016年包村工作主要任务:
1、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将村内账外地、集中土地收回重新丈量,重新承包村民。收取费用用作美丽乡村整治。
2、在村西头建一个垃圾场,村内安置10几个垃圾箱,并成立卫生管护队。
3、向上争取资金,给村里安置路灯。(由于安置路灯费用较大,计划两年内安置完成。)
4、打算引进、发展经济作物山芝麻、小叶桔的种植,预计首先发展20户左右小面积尝试种植。
三、以党建工作为突破强化自身力量
1、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深入开展“百千万党员干部素质提升行动”活动。针对工商联现状,制定学习计划,要求全联干部采用集体培训和个人自学的形式开展学习。同时,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加强对活动的督促检查,以身作则,扎实推进活动的开展。
3、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以党组织建设为核心,全面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坚持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让党员干部在学习中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三观,不断提升政治思想水平和政策法规水平。坚持做好党务公开,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
4、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完善了党支部各项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党支部统一指导,党支部书记负总责,相关责任人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指导力度,责任目标和督促检查工作,狠抓工作目标、制度、责任、实效的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为环保局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自开展创建“五型”机关活动以来,市工商联紧密结合机关实际,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在局机关中组织开展了“创建五型机关、争做五型干部”活动,以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为目标,有力地推动了活动的深入扎实开展。
困难与问题
一是一些民营企业家对商会认识不足,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从处于弱势到现在得到长足发展,很多非公企业认为,工商联没钱没权,通过它得不到什么承诺和问题的答案,所以热衷于与党政一把手接触,直接走上层路线,这在很大层度上降低了民营企业对工商联的信任,使工商联在民营企业中的影响力受到削弱,也使非公经济形不成他们应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是由于经费、人员力量的短缺,工商联活动开展得少,发挥作用不明显。
对策与出路
当前工商联的工作是机遇和挑战并存,这就要求我们从自身做起,强化素质,学习本领,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工作所需的各种技能。
第一,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只有树立大局意识,才能真正履行好参政议政的职能,才能通过参政能力的提高,扩大工商联的社会影响面。经常深入实际,在大量日常、纷繁、琐碎的事务中发现问题,才能够提出有份量的议案、提案、发言、报告,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因此,首先要强化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把握全局、统筹兼顾的素质和深入实际、发现问题的素质。
第二,提高凝聚人心的能力。工商联是做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把非公经济人士团结在工商联周围,要靠我们懂政治、懂政策、懂业务,也要靠我们的人格魅力、人文关怀、人性风采。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教化的力量。非公经济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舆论环境,我们的声音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匡正舆论、澄清视听的作用,要强化这方面的素质,树立典型,宣传贡献,表彰先进,从而不断提高工商联在非公经济人士中的整体形象,提高工商联凝聚人心的能力。
第三,提高服务政府服务企业的能力。工商联的工作就是为两者服务。为政府服务就要了解政府,只有符合这个大方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工商联不是企业的上级主管,又要对企业起到引导、教育的作用,这明显加大了工商联工作的难度。咨询诊断、答疑释问,体现工商联干部的业务素质,工商联干部要懂管理,能从宏观经济走向对企业经营管理者有所提示有所指导。
住建局2016年一季度建设领域经济重点工作运行情况分析
一、2015年一季度建设领域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重点工程推进情况本着量力而行、民生优先、突出重点的原则,今年的城建重点工程计划共安排项目七大类57项,计划总投资31.95亿元,其中:当年实施项目54项(安置房工程11项,基础设施工程25项,公共设施工程2项,文化教育工程8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5项,社会化运作项目3项),前期推进3项。截至目前,已开(复)工项目有泉城花都A、B、C等安置房地块及大吴运河桥、小山子小学建设工程等22项,开工率40.7%,未开工的项目32项,有大洞山北侧上山道路改造、公园北路一期建设工程等。安置房建设快速推进。全区在建安置房项目共计14个,总投资约30亿元,总占地1307.44亩;总建筑面积141.1万平方米。可提供总房源9543套住房。各安置房项目自全面开工建设以来,在各方努力下正在有序的全力向前推进,至2016年3月底,全区安置房建设进展顺利,安置房工程已完成工程建设整体总量的85%。其中大泉幸福家园东区、大吴桃园小区、中信西小区、泉城花都A多层、泉城花都B东区、泉城花都C东区多层、公园东、五号井A、B、C均已完成上房工作。
房地产开发情况:我区楼市交易有所抬头。今年1-3月份,全区商品房供应批准销售套数1608套,建筑面积10.535万㎡,同比下降35.13%;商品房销售套数1026套,销售建筑面积10.846万㎡,同比上升2.07%。今年1-3月份,商品房交易均价3830元/㎡,同比下降3.55%;商品住房交易均价3418元/㎡,同比下降6.02%。截止至2016年3月份,贾汪区商品房累计可售套数10011套,可售面积92.377万㎡,比上月减少3.011万㎡,环比下降3.16%,同比下降15.57%;其中商品住宅可售套数5080套,可售面积51.368万㎡,比上月减少3.118万㎡,环比下降5.72%,同比下降28.34%。(三)棚户区改造情况:2016年计划实施园东片区、工人村片区、中信康桥片区、韩桥片区三期、潘安湖片区四期、团结西路片区、五号井片区、双楼河上庄片区项目共8个,计划改造面积47.5万平方米。目前已实施中信康桥片区(园东路段)征收工作,住宅部分于年前全部签订征收协议并实施拆除,同时正积极推进企业卫生防护距离内村庄搬迁,重点作好前期调查摸底工作,对部分属地位于企业卫生防护距离内需搬迁的村庄,进行相关征收资金测算。二、下一步工作措施一是加快城建重点工程建设。坚持施工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工艺化”,高起点、高定位的努力把每个工程、每个项目都建设成为精品工程、样板工程、优质工程。加大对未开工和进展缓慢的工程督查、督导力度。截止目前,全区现有32项重点工程尚未开工建设,我们将加大困难项目的攻坚、加强向上协调和向下督查,争取剩余工程早日开工。对实施确实有困难的项目,协调督导各责任单位尽快解决制约开工存在的问题。二是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监管。积极应对当前宏观经济对我区房地产业的不良影响,积极探索制定相应措施,加大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力度,研究出台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防止开发企业转移资金、转移资产,降低房地产风险。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帮助支持房地产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三是加大安置房建设力度。积极协调建设资金,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确保锦凤溪、泉城花都A2、D、B西区多层5月1日前竣工,泉城花都B高层、湖畔二期5月31日前完工,让群众早日搬迁新居。2016年第一季度农业经济形势分析
一、在田作物长势向好小麦:目前,全区在田作物长势较好。目前全区27.7万亩小麦正处于返青至拔节孕穗期,苗情整体长势良好。其中,一类苗占麦田面积的58.3%,较去年增0.3%;二类苗占34.5%,较去年增20.5%;三类苗7.2%,较去年减20.8%。当前大部分麦田墒情较好,对小麦生长非常有利。大蒜:全区在田大蒜面积10万亩,由于管理措施到位,目前长势良好。二、设施蔬菜等园艺作物效益显著1、全区园艺作物生产基本平稳。预计今年1季度,全区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050多亩,完成省市委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的21%。其中,252省道汴塘段设施农业“上山”工程新建钢架棚200亩,塔山段更新棚体300亩;潘安湖马庄村新建蔬菜钢架棚200亩;紫庄蔬菜育苗工厂完成整体更新改造;赵庄采摘园改造工程正在加快推进中。2、全区第一季度蔬菜新增播种面积约4200亩,较去年同期增加18.6%,由于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蔬菜生长受到一定影响,产量有所降低,价格在高位运行,1-2月份蔬菜地头平均批发价5.79元/公斤,较去年同期增加7.4%。3、受去年冬季低温影响,草莓第一茬果单产915公斤/亩,同比去年下降12.5%;平均单价11元/斤,同比去年增加57.1%,亩产值20130元/亩,同比去年同期增加9.3%。三、养殖业行情向好畜禽养殖:预计3月底全区猪、牛、羊、禽存栏量分别为14.9万头、0.48万头、7.4万只、203.6万羽,猪、牛、羊、禽出栏数分别为10.5万头、0.21万头、3.33万只、190.8万羽,肉类总产、禽蛋产量、奶产量分别为8772吨、3490吨、3480吨,总产量较去年同期平均下降7%,但由于生猪价格坚挺,每公斤已涨至19元左右,同比上涨54.8%,总体效益同比增长20%以上。水产养殖:至3月10日,全区已完成放养面积2.13万亩,放养鱼种0.36万吨,其中放养仔口鱼种0.12万吨;放养斤两鱼种0.24万吨。各类鱼放养、养殖情况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今年以来,水产品价格略有上升,据调查,2月份常规鱼类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增加15%左右,其中鲤鱼塘口价为13元/公斤;鲫鱼为15元/公斤;黄颡鱼26元/公斤。至3月10日全区完成水产品产量0.2308万吨,同去年基本持平。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持续面临市场低迷截至目前,我区共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市级31家,由于国内订单下降、出口市场锐减,加之融资困难,农业产业化企业的产销量普遍下降约20-40%。今年一季度,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预计完成销售收入10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游实习报告(32篇)
-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评道德与法治试卷
- 2024婚庆服务协议书
- 房屋抵顶借款合同书样本
- 乡村租房协议格式
- 瑜伽馆转让合同范本-合同范本
- 2024年财产分割离婚协议书撰写指南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中国民间故事》读前指导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新拆迁安置补偿合同样本
- 课程设计无形资产评估
-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
- 公职人员廉洁自律课件
- 阀门材料耐腐蚀性能研究
- 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培训讲解
- 小耳畸形教学演示课件
- 学校领导测验题目和答案(经过打印)
- 《友善待人》主题班会精美课件
- 保险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应对2024年的挑战与机遇培训课件
- 风景园林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 关于强化频繁停电线路治理的调研报告
- 小学生呼吸道传染病预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