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乙卷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乙卷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乙卷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乙卷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乙卷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乙卷)

生物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两种形式。某动物的基因型是Aa,若

该动物的某细胞在四分体时期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和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发生了

互换,则通常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A和a进入不同细胞的时期是

()

A.有丝分裂的后期B.有丝分裂的末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D.减数第二次分裂

2.某同学将一株生长正常的小麦置于密闭容器中,在适宜且恒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

培养,发现容器内CO2含量初期逐渐降低,之后保持相对稳定。关于这一实验现象,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初期光合速率逐渐升高,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B.初期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降低,之后呼吸速率保持稳定

C.初期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之后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

D.初期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3.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的兴奋传递过度会引起肌肉痉挛,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下

列治疗方法中合理的是()

A.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B.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

C.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醐的活性

D.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

4.某种酶P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可催化底物转化为相应的产物。为探究该醐不同

组分催化反应所需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下列5组实验(表中“+”表示有,

表示无)。

1

实验组©②③④⑤

底物+4-+++

RNA组分++-+-

蛋白质组分+-+-+

低浓度Mg2++++--

高浓度Mg2+---++

产物+--+-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酶P必须在高浓度Mg2+条件下才具有催化活性

B.蛋白质组分的催化活性随Mg?+浓度升高而升高

C.在高浓度Mg?+条件下RNA组分具有催化活性

D.在高浓度Mg2+条件下蛋白质组分具有催化活性

5.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②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以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灌木层

③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④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有关

⑤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⑥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

A.①③④⑤B.②④⑤⑥C.①②③⑥D.③④⑤⑥

6.依据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可以在早期区分雌雄,提高养鸡场的经济效益。已知鸡的羽

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鸡和非芦花鸡进行杂交,正交子代

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下列分析及推断错误的是

()

A.正交亲本中雌鸡为芦花鸡,雄鸡为非芦花鸡

B.正交子代和反交子代中的芦花雄鸡均为杂合体

C.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所产雌鸡均为芦花鸡

D.仅根据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即可区分正交子代性别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5.0分)

2

7.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素可以N03一的形式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一定

时间内作物甲和作物乙的根细胞吸收NCh-的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

下列问题。

作物

O乙

N

Oa6浓度

(1)由图可判断N03-进入根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判断的依据是。

(2)02浓度大于a时作物乙吸收N03-速率不再增加,推测其原因是o

(3)作物甲和作物乙各自在NO3一最大吸收速率时,作物甲根细胞的呼吸速率大于

作物乙,判断的依据是。

(4)据图可知,在农业生产中,为促进农作物根对NCH-的吸收利用,可以采取的

措施是(答出1点即可)。

8.甲状腺激素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研究动物体

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调节机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

实验一:将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经腹腔注射到家兔体内,一定时间后测定家兔甲

状腺的放射性强度。

实验二:给甲、乙、丙三组家兔分别经静脉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甲状腺激素溶

液、促甲状腺激素溶液。一定时间后分别测定三组家兔血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发

现注射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都起到了相应的调节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家兔甲状腺中检测到碘的放射性,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o

(2)根据实验二推测,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填“大于”或“小于”)

甲组。乙组和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填“相同”或“不相同”),原

因是。

9.某研究小组借助空中拍照技术调查草原上地面活动的某种哺乳动物的种群数量,主

要操作流程是选取样方、空中拍照、识别照片中该种动物并计数。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取样方时应注意的主要事项有(答

出3点即可)。

(2)已知调查区域总面积为S,样方面积为m,样方内平均个体数为n,则该区域

3

的种群数量为。

(3)与标记重捕法相比,上述调查方法的优势有(答出2点即可)。

10.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红和紫三种,花的颜色由花瓣中色素决定,色素的合成途径

是:白色雪红色呼紫色。其中酶1的合成由基因A控制,酶2的合成由基因B控

制,基因A和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与红花杂合体植株杂交,子代植株表现型及

其比例为;子代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子代白花植株中纯合体所

占的比例是。

(2)已知白花纯合体的基因型有2种。现有1株白花纯合体植株甲,若要通过杂

交实验(要求选用1种纯合体亲本与植株甲只进行1次杂交)来确定其基因型,请

写出所选用的亲本基因型、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11.化合物S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工业。用菌株C可生产S,S的产量与菌

株C培养所利用的碳源关系密切。为此,某小组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碳源对菌体生长

和S产量的影响,结果见表。

碳源细胞干重(g/L)S产量(g/L)

葡萄糖3.120.15

淀粉0.010.00

制糖废液2.300.18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时,需要对所用的玻璃器皿进行灭菌,灭菌的方法

有(答出2点即可)。

(2)由实验结果可知,菌株C生长的最适碳源是;用菌株C生产S的最

适碳源是。菌株C的生长除需要碳源外,还需要(答出2点即可)

等营养物质。

(3)由实验结果可知,碳源为淀粉时菌株C不能生长,其原因是。

(4)若以制糖废液作为碳源,为进一步确定生产S的最适碳源浓度,某同学进行

了相关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5)利用制糖废液生产S可以实现废物利用,其意义是(答出1点即可)。

新冠疫情出现后,病毒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

题.

(1)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检测新冠病毒RNA(核酸检测)可以采取RT-PCR

4

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先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cDNA,这一过程需要的酶是

,再通过PCR技术扩增相应的DNA片段。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被检测者是否感染

新冠病毒。

(2)为了确保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准确性,在设计PCR引物时必须依据新冠病毒RNA

中的来进行。PCR过程每次循环分为3步,其中温度最低的一步是。

(3)某人同时进行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检测体内是否有新冠病毒抗体),

若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而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答出1种情况即可);

若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说明。

(4)常见的病毒疫苗有灭活疫苗、蛋白疫苗和重组疫苗等。已知某种病毒的特异性蛋

白S(具有抗原性)的编码序列(目的基因)。为了制备蛋白疫苗,可以通过基因工程

技术获得大量蛋白S。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是。

5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在四分体时期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和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发生了互换,则A

与a基因此时位于同一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

A和a进入不同细胞的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正确。

故选:D。

1、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2,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3、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本题主要是考查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考生需要识记相关

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2.【答案】D

【解析】A、培养初期,容器内C02含量逐渐降低,光合速率逐渐减慢,之后光合速率

等于呼吸速率,A错误;

B、初期光合速率减慢,由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容器内含量升高,呼吸速率会

有所升高,之后保持稳定,B错误;

CD、根据上述分析,初期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错

误,D正确。

故选:D。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生长正常的小麦置于密闭容器内,适宜条件下培养,培养初期小麦

的光合作用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使容器内C02含量降低;当小麦光合作用速率等于

6

细胞呼吸速率时,容器内C02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本题结合“密闭容器中CO2含量变化”这一经典情境考查了C0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

响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考

生能够分析题干关键信息从而明确培养过程中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变化过程,再对选

项进行分析判断。

3.【答案】B

【解析】A、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会加剧肌肉痉挛,

不能达到治疗目的,A错误;

B、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可以中断信号由突触前膜传

至突触后膜的过程,能够阻止肌肉组织持续兴奋,从而达到治疗效果,B正确;

C、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会使得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

质不被降解,从而持续作用于肌肉组织,不能达到治疗目的,C错误;

D、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有利于突触后膜接受神经递

质传递的信号,不能达到治疗目的,D错误。

故选:B1,

1、兴奋在运动神经元和骨骼肌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

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

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

制。突触可完成“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电信号”的信号转变。

2、肌肉痉挛是肌肉组织持续兴奋,骨骼肌持续收缩时产生的现象。

本题结合肌肉痉挛的具体情境考查兴奋在突触的传递过程和特点,要求学生能够明确兴

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然后结合题干和选项信息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

4.【答案】C

【解析】A、由①组可知酶在低浓度Mg?+条件下也有产物的生成,说明并非一定要高浓

度Mg?+才具有催化活性,A错误;

B、由第③组和第⑤组对比可知,只有蛋白质组分的酶存在时,其催化活性在低浓度

Mg2+和高浓度Mg2+的条件下,均无产物的生成,说明在两种条件下都没有催化活性,B

错误;

CD、由第④组和第⑤组对比可知,在高浓度Mg?+条件下,第④组有产物的生成,第⑤

组没有产物的生成,说明RNA组分具有催化活性,蛋白质组分没有催化活性,C正确,

7

D错误。

故选:Co

定义: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①由活细胞产生(与核糖体有关)

②催化性质:A.比无机催化剂更能减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度。B.反

应前后醐的性质和数量没有变化。

③成分: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特性:①高效性: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反应速度更快。

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③作用条件较温和: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pH值等,过酸、过碱、高温都

会破坏酶分子结构。低温也会影响酶的活性,但不破坏酶的分子结构。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本题也考查运用了对比实验,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

分析能力。

5.【答案】A

【解析】①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①正确;

②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乔木层,其下依次是灌木层,草本层,

②错误;

③在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照的利用有关,③正确;

④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和栖息地有关,④正确;

⑤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⑤正确;

⑥群落中植物因受光照的影响具有垂直分层现象,所以植物的分层现象与植物对光的利

用有关,⑥错误;

故选:Ao

群落的空间结构:

a、定义: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b、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意义: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

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

象;植物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动物与食物和栖息地有关

水平结构:是指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

8

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中的分层现象,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6.【答案】C

【解析】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正交亲本中雌鸡基因型为ZAW,表现为芦花鸡,雄鸡

基因型为Z,za表现为非芦花鸡,A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正交子代的芦花雄鸡基因型为ZAZ,,反交子代中的芦花雄鸡的基因

型也是ZAZa,均为杂合体,B正确;

C、反交子代芦花鸡的基因型为ZAZa和ZAW,雌雄相互交配,所产雌鸡的基因型为ZAW

和Z'W,既有芦花鸡,又有非芦花鸡,c错误;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正交子代芦花鸡均为雄性,非芦花鸡均为雌性,所以仅根据羽

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即可区分正交子代性别,D正确。

故选:C»

1、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因此雌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雄鸡的性染色体组

成是ZZ。

2、题意分析:芦花鸡与非芦花鸡进行正交与反交,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相关的基

因位于Z染色体上•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说明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反交亲本的基因

型为ZAZA和Z'W;正交所得R中芦花鸡与非芦花鸡的比例为1:1,设相关基因为A、

a,可知正交亲本的基因型为ZaZ"和ZAW,进一步分析可知子代中芦花鸡均为雄性,非

芦花鸡均为雌性。

本题考查ZW型性别决定方式下的伴性遗传,要求考试明确ZW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特点,

能够运用伴性遗传规律分析题干中的杂交实验结果,从而判断显隐性关系及有关的基因

型,再对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7.【答案】(1)主动运输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氧气浓度小于a点,根细胞对N03-

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呈正相关

(2)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此时教体蛋白达到饱和

(3)甲的NOj最大吸收速率大于乙,消耗氧气多,甲需要能量多

(4)定期松土

【解析】(1)由图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作物吸收NO3一的速率

也在增加,超过该范围后,氧气浓度的增加,作物吸收NCh-的速率就不再增加,说明

NCh.的吸收不仅需要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白,所以是主动运输。

9

(2)Ch浓度大于a时作物乙吸收NO3一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的限制因素不再是能量,而

是载体蛋白。

(3)作物甲和作物乙各自在N03-最大吸收速率时,作物甲细胞的呼吸速率大于作物乙,

是因为甲的NO3一最大吸收速率大于乙,消耗氧气多,甲需要能量多,所以作物甲细胞

的呼吸速率大。

(4)在农业生产中,为促进农作物对NCh-的吸收利用,可以定期对作物松土,促进空

气的流通。

1、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的扩散

2、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

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本题主要考查主动运输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8.【答案】(1)甲状腺吸收碘合成甲状腺激素

(2)大于不相同乙组注射外源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丙组注射促

甲状腺激素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解析】(1)实验一中将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经腹腔注射到家兔体内,家兔甲状腺

细胞会吸收并利用放射性碘合成甲状腺激素,因此甲状腺中可以检测到碘的放射性。

(2)根据上述分析,实验二中丙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会促进甲状腺的活动,丙

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大于甲组•乙组注射外源甲状腺激素,使家兔体内甲状腺激素水

平升高,会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而丙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因而乙组和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不相同。

故答案为:

(1)甲状腺吸收碘合成甲状腺激素

(2)大于不相同乙组注射外源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丙组注射促

甲状腺激素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1、实验一分析:将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经腹腔注射到家兔体内,家兔甲状腺细胞会

吸收并利用放射性碘合成甲状腺激素。

2、实验二分析:给甲、乙、丙三组家兔分别经静脉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甲状腺激

素溶液、促甲状腺激素溶液,注射生理盐水的一组为对照组;注射甲状腺激素溶液会使

家兔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从而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

10

促甲状腺激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会促进甲状腺的活动,使其合成、分泌甲状腺激

素的过程加快。

本题结合实验分析主要考查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负反馈调节机制,要求考生

充分理解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机制,并结合题中相关实验进行分析。

9.【答案】(1)①随机取样②样方的大小③样方的数目

⑵-

m

(3)①误差小,准确度高②操作更便捷,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解析】(1)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取样方时要注意随机取样以及根据物

种的特点来选取合适的样方数目和样方大小。

(2)已知调查区域总面积为S,样方面积为m,样方内平均个体数为n,则平均面积中

的个体数目为则该区域的种群数量为非。

(3)与标记重捕法相比,空中样方法的优势有误差小,准确度高,操作更便捷,避免

资源浪费。

故答案为:

(1)①随机取样②样方的大小③样方的数目

⑵-

m

(3)①误差小,准确度高②操作更便捷,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

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在抽样时

要使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抽选的机会均等,且每一个个体被选与其他个体间无任何牵连,

那么,这种既满足随机性,又满足独立性的抽样,就叫做随机取样或简单随机取样。随

机取样不允许掺入任何主观性,否则,就难以避免调查人员想获得调查属性的心理作用,

往往使调查结果偏大。这种方法适用于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的取样调查,主要

用于移动能力较低,种群密度均匀的种群。

本题主要考查样方法的使用以及利用样方法计算种群数量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

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10.【答案】(1)紫色:红色:白色=3:3:2AAbb,Aabb|

(2)选用的亲本基因型:AAbb;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花色全为红花,则待测

11

白花纯合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若子代花色全为紫花,则待测白花纯合个体基因型为

aaBB

【解析】(1)基因型为AaBb的紫花植株与红花杂合体植株(基因型为Aabb)杂交,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_Bb:A_bb:aaBb:aabb=(白;):(花):(躬):(区)

42424242

=3:3:1:1,相应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红色:白色=3:3:2;子代中红花植株的

基因型为AAbb、Aabb;子代白花植株包括aaBb与aabb,二者比例为1:I,故子代白

花植株中纯合体占的比例是夕

(2)根据上述分析,白花纯合体的基因型有aaBB与aabb两种,要选用1种纯合亲本

通过1次杂交实验来确定其基因型,关键思路是要判断该白花植株甲是否含有B基因,

且不能选择白花亲本,否则后代全部为白花,无法判断,故而选择基因型为AAbb的红

花纯合个体为亲本,与待测植株甲进行杂交。若待测白花纯合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则

子代花色全为红花;若待测白花纯合个体基因型为aaBB,则子代花色全为紫花。

故答案为:

(1)紫色:红色:白色=3:3:2AAbb、Aabb|

(2)选用的亲本基因型:AAbb;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花色全为红花,则待测

白花纯合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若子代花色全为紫花,则待测白花纯合个体基因型为

aaBB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相关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是:A_B_紫色、A_bb红色、aaB_白色、

aabb白色。基因A和基因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与应用,首先要分析题干明确有关基因型与

表型的关系,再运用所学规律和方法分析具体问题,设计实验判断待测个体的基因型。

II.【答案】(1)干热灭菌、湿热灭菌(或高压蒸汽灭菌)

(2)葡萄糖制糖废液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3)缺少淀粉醐

(4)设计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制糖废液分别培养菌株C,测定不同浓度制糖废液中S产

量,寻找S产量最大的碳源浓度,确定最适碳源浓度

(5)减少污染、节省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解析】(1)防止杂菌污染是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对所需的玻璃器皿进

行灭菌,灭菌的方法有干热灭菌、湿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湿热灭菌中效果最好的方

法)。

12

(2)分析题干实验结果,以葡萄糖为碳源时,细胞干重最大,故菌株C生长的最适碳

源是葡萄糖;以制糖废液为碳源时,S产量最高,故用菌株C生产S的最适碳源是制糖

废液。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碳源、氮源以及特殊的营养物质,故菌株C的生

长除需要碳源外,还需要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

(3)由实验结果可知,菌株C可以利用葡萄糖,但在以淀粉为碳源时,菌株C不能生

长,说明菌株C无法利用淀粉,分析其原因是菌株C不能合成淀粉酶,导致其无法利

用淀粉。

(4)以制糖废液作为碳源,进一步确定生产S的最适碳源浓度,可以以碳源浓度作为

自变量,不同碳源浓度下S产量作为因变量,实验思路为:设计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制糖

废液分别培养菌株C,测定不同浓度制糖废液中S产量,寻找S产量最大的碳源浓度,

从而确定最适碳源浓度。

(5)利用制糖废液生产S可以实现废物利用,其意义是减少污染、节省原料、降低生

产成本等。

故答案为:

(1)干热灭菌、湿热灭菌(或高压蒸汽灭菌)

(2)葡萄糖制糖废液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3)缺少淀粉酶

(4)设计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制糖废液分别培养菌株C,测定不同浓度制糖废液中S产

量,寻找S产量最大的碳源浓度,确定最适碳源浓度

(5)减少污染、节省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1、培养基要满足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水、无机盐、碳源、氮源,以及微生物对pH、Ch、

特殊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的需求。

2、题干分析:不同碳源(碳源种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