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追求一课一得,学习人物群体描写——《狼牙山五壮士》读写结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狼牙山五壮士》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红色经典课文。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本文展现的是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本次读写结合,把认识人物群体课文作为切入点,指导学生以读代讲,带动学生分析、总结写作方法,进行“逐一描写和点面结合”的写法指导和训练。本课力求突破过多的情感教学,将教学着力于文本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把文本作为例子,实现一课一得。【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引导他们从朗读感悟中总结写作方法,让他们体验到自己深入地理解课文、总结写作方法的成功和喜悦,这点应该所有同学都能达到。但是,将所学加以实践,写出水平稍高的写人物群体的片段,得允许“吸收”、“运用”能力有差异了。本课力求让好学生运用逐一描写或者点面结合的方法抓住生活中的一个镜头,写好人物群体的片段;中下等学生能够学会抓住一镜头进行比较详细的描写即可。【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激发爱国热情。2、学习课文逐一描写和点面结合这两种群体人物描写方法,体会五壮士的英勇和爱国精神,并尝试运用,进行练笔。【重难点分析】(一)教学重点:1.朗读文章片段,总结写作方法。2.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进行片段练习。(二)教学难点:运用所学方法进行人物群体描写的片段练习。【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好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回顾导入1、开门见山:同学们,写人的文章,我们以前学过很多,我们也从这些文章中认识了很多人物。上学期我们就通过学习课文认识了两位英雄人物,一位是《夜莺的歌声》中的小夜莺,他机智勇敢,把敌人引进埋伏圈;另一位是《小英雄雨来》中的抗日英雄小雨来。同样是写人的课文,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吗?这节课,我们就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来分析和总结写人物群体的方法。(人物群体)2、想想课文具体写了五壮士的一件什么事?五壮士又留给你怎样的印象?(群体事件群体印象)①概括事迹的过程②观赏视频(跳崖)③交流五壮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认识本篇课文的特殊性,也为本课学习定了学习的方向。二、研读“逐一描写”1、找关键词,指导朗读师问:从课文中画出依次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语句?并标注出关键词?出示: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第一遍读:这五壮士分别是哪五位?第二遍读:这五位战士心理在想什么?作者是怎样来逐个描写五位战士的呢?默读摘录关键词。2、总结写法:比较描写这五位战士的时候有哪些相同之处呢?(动作、神态描写)3、比较出示: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归纳:表达有序4、明确逐一描写。(板书)【设计意图】以读为本,以生为本,通过反复的朗读,反复的与文本对话,抓关键词体会,使学生一步步深入文本,逐步丰满五壮士的人物形象,并建构起“逐一描写”这种描写人物群体的方法。三、研读“点面结合”出示: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对比发现。1、比较写马宝玉的不同?①运用了大量的动作,写得更具体。②加入了语言描写。2、比较写其他战士的不同?(概括的写,整体的写)3、明确点面结合写法。(板书)【设计意图】如何对“点面结合”这种方法有最直观的认识和理解,比较或许是最好的方法,在读中比较,在比较中领会,使学生对这种写法有愈来愈深的理解。四、总结写法【设计意图】这是强化,这也为学生完成写人物群体的练笔打下了基础。五、学以致用1、过渡:同学们,每天我们都生活在不同的群体中,群体生活的过程中也肯定在你的脑海里留下许多珍贵的镜头。(出示:精彩瞬间)大家回忆一下自己的生活,哪个镜头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结合画面,交流采用的写法。3、小练笔: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逐一描写或点面结合的方法来记录一个瞬间。4、交流评价。【设计意图】通过练笔、展示与赏评,让学生评价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也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六、教师总结,布置作业。板书:人物群体逐一描写板书:人物群体逐一描写点面结合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引导他们从朗读感悟中总结写作方法,让他们体验到自己深入地理解课文、总结写作方法的成功和喜悦,这点应该所有同学都能达到。但是,将所学加以实践,写出水平稍高的写人物群体片段,得允许“吸收”、“运用”能力有差异了。本课力求让好学生运用逐一描写或者点面结合的方法抓住生活中的一个镜头,写好人物群体的片段;中下等学生能够学会抓住一镜头进行比较具体的描写即可。《狼牙山五壮士》读写结合课效果分析经过两轮打磨,重点在以下两方面进行了思路调整,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1)在时间分配上,读,占怎样的比重?第一次打磨,我认为40分钟的课,应该用2、3分钟切入主题,13分钟朗读课文,总结学法,12分钟学生习作,10分钟左右进行交流点评,做好课堂总结。上课的效果是,引导学生读得不到位,学生透过文字理解内涵、理解写法的深度就欠缺,回答不出我预设的答案,2种写作方法很牵强地引出来,尤其第二种点面结合,学生理解非常不好,结果练笔的12分钟,还是写不出令人满意的作品。很明显,“读”没有很好地为“写”服务。第二次磨课,我在读上多下功夫,连读带总结用了将近20多分钟,引领学生反复读,充分比较,充分地读,学生抓出了关键词,通过比较不同,自然地带出了对写法的理解,与我的预设不谋而合。学生的理解也带动了写作能力的提升,学生笔下的人物活起来了,有细节,有情趣,不管是逐一描写还是点面结合,都运用的比较好,精彩镜头写的也比较详细。由此可以肯定,读写结合并不是以写为主。要读,要充分地读,达到写的要求,再开始动笔。(2)读写之间,架好桥梁。从读到分析归纳写法,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不是很难。但由读中感悟转化成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文字,不用说学生,就是老师,也总感觉“看花容易绣花难”。我在备课时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准备了几张表现人物群体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精彩镜头,从而拓展思路。当我发现学生不自信地拿起笔,愁眉苦脸地无从下笔的时候,我带领他们看图片再交流,再让他们写。就等于刚才几分钟的时间白白浪费了。我把这些环节放在了学生练笔之前,先让他们看图片,然后以这几幅图为例小组交流用什么方法写,为什么,然后再谈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写记忆中的镜头,最后再动笔,学生就觉得有话说了,有内容写了,这就相当于我帮他们架起了“读”与“写”之间的桥梁,使学生“写”的这一步,走得更平稳、更坚实了。《狼牙山五壮士》读写结合课教材分析《狼牙山五壮士》是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红色经典课文。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本文展现的是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本课的表达方法可选择的角度很多,比如: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写具体;有多个人物时既突出重点人物,又兼顾其他人物;等。对于以上表达方法,教学时不必求其全面,能对学生的习作有所启示即可。本次读写结合,把认识人物群体课文作为切入点,指导学生以读代讲,带动学生分析、总结写作方法,进行“逐一描写和点面结合”的写法指导和训练。本课力求突破过多的情感教学,将教学着力于文本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把文本作为例子,实现一课一得。评测练习【小练笔】选择生活中的一个镜头,运用描写人物群体的方法(逐一描写或点面结合),写一个片段。【作业】运用逐一描写和点面结合方法,写一件生活中的事。题目:《那一天,我真难忘》,也可以自拟。课后反思《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但是情感性很浓,通过解读,我发现课文与其他写人文章有一个不同之处,即这篇文章是写群体人物,对群体人物的描写是本文的重要特点。因为课文的特殊性,我把本课的读写结合点定为学习课文逐一描写和点面结合这两种群体人物描写方法,并尝试运用写片段。这样的教学试图有别于以往的教学,把课文当例子教,是立足从“教课文”转向“教课程”的一种尝试。要体现这个重点,我充分考虑了学情,采用了多种学习方式,如最明显的是朗读,通过读学生一步步走进文字,走进五壮士;通过读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五壮士的光辉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读逐渐发现文本表达的特色。这样的读,我觉得基本上已经使学生发现了文本表达的秘妙,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第2自然段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丰富,如何使学生很好把握人物形象,并使课堂有生气,而不至于单调和乏味,我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运用了朗读、分析、体验等方法,深刻体会了五壮士痛击敌人的英勇,也让我愈觉教学是感性的。学生的习作,大多数学生的习作水平提升了一大截,能够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人物群体塑造的也有血有肉。学生的点评能够围绕本节所学进行,也证明了他们本节课的有效学习比较明显。也可能由于时间的限制,练笔的篇幅不算长。个别同学的习作,还停留在写通顺的水平,仅能选取事例,但没有展开事例,拉不开篇幅,也缺乏说服力。这些问题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关注,力争一个也不放弃。《狼牙山五壮士》读写结合课课标分析《小学语文新课标》对五、六年级的阅读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我的理解是,四年级下学期语文阅读目标应按高年级目标达成,学生通过阅读,品读,比较,师生、生生的交流和碰撞,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还要领会作者表情达意和写作的方法。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中年级虽然训练过,到了高年级还应予以重视。所以本节课的前20分钟左右,我尽量发现和鼓励学生们的观点和发现,让他们在抓关键词、比较读等方法中,悟出作者运用逐一描写和点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分析的成功与快乐,使学生的理解能力等方面逐步提高。《小学语文新课标》对五、六年级的写作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交通枢纽的铁路货运效率优化
- 深度解读如何用云计算构建高效智能制造平台
- 国庆节巡航摩旅活动方案
- 小学趣味运动会活动方案策划
- 2024年春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第二节 巴西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23 梅兰芳蓄须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001
- 8 千年梦圆在今朝(说课稿)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5 协商决定班级事务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3八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9 Population Unit 3 Language in use说课稿(新版)外研版
- 《10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青岛版
- 四年级上册简便计算专项练习(已排版可直接下载打印)
- 煤场用车辆倒运煤的方案
- 《预防犯罪》课件
- 【企业作业成本在上海汽车集团中的应用研究案例7300字(论文)】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教案第6课巧妙化解冲突
- 化学用语专项训练
- 《了凡四训》课件
- 医院住院病人健康教育表
- 风险矩阵法(详细)
- 实验室供应商评价的5个基本步骤
- 电力公司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