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3部分 第2章 课时66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_第1页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3部分 第2章 课时66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_第2页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3部分 第2章 课时66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_第3页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3部分 第2章 课时66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_第4页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3部分 第2章 课时66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第三部分第二章课时66归纳学习某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的一般方法运用资料说出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的特点运用资料说出北方农牧交错带自然环境的特点运用资料,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例,说明其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123生态脆弱区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要点概览导课导课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1)说出贵州喀斯特地区的气候、地貌(岩石)特征。(2)贵州喀斯特地区为什么出现了大面积的石漠化?(3)为什么喀斯特地区总是与贫困交织在一起?生态脆弱区一生态脆弱区1.

概念: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2.分布: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沙漠边缘水陆交界农牧交错干湿交替3.面临的主要问题: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土地易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化、石漠化、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等。4.我国生态脆弱区南方喀斯特分布地区:石漠化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场退化石漠化草场退化一生态脆弱区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1)风蚀荒漠化: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化。(2)水蚀荒漠化:分布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如我国东南丘陵红色荒漠化、喀斯特地貌区石质荒漠化。(3)盐渍(碱)化:分布于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

不合理灌溉地区,如黄淮海平原。(4)冻融荒漠化:分布于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思考在我国的生态脆弱区图中,A、B、C、D、E、F分布是什么类型的环境问题?沙漠化沙漠化盐碱化红漠化石漠化石漠化跟踪训练下图示意我国南、北农牧交错带的位置,回答1~2题。1.制约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A.降水 B.温度 C.地形 D.光照根据图示分析可知,北方农牧交错带大致位于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交界地带,其西北方向降水少,东南方向降水多,因此,制约该带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降水。温度、地形、光照都不是最关键因素,据此分析本题选A。跟踪训练下图示意我国南、北农牧交错带的位置,回答1~2题。2.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

)A.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B.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C.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D.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跟踪训练从图中可以看出,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侧,与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B对C错。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为古长城-吕梁山-秦岭-三江源,与该交错带并不吻合,A错;中国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是北纬22度纬线,并不与该界限吻合,D错。据此分析本题选B。跟踪训练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及荒漠化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3~4题。3.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洲荒漠化非常严重区主要分布大陆东岸B.非洲荒漠化非常严重区分布在热带荒漠带C.非洲荒漠化严重区南部比北部分布面积广D.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热带草原带根据图例,结合世界自然带分布规律,非洲荒漠化非常严重区在图示分布的位置,可判断出为热带草原气候区,D正确;热带荒漠带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不是荒漠化严重的地区,B错误;据图可知,非洲荒漠化严重区南部比北部分布面积小,C错误;非洲荒漠化非常严重区主要分布大陆内部,A错误,故选D。跟踪训练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及荒漠化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3~4题。4.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②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③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首要因素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跟踪训练本题考查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的结果,自然原因主要是指异常的气候,特别严重的干旱条件,由此造成植被退化,风蚀加快,引起荒漠化。人为原因主要是指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开垦草地并进行连续耕作等,由此造成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加快风蚀或雨蚀,据此进行分析:人口越增长,对自然环境要求越多,土地荒漠化越严重,因此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①正确;根据图可知,大约有60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2.4亿公顷的草场被破坏,②错误,③正确;放牧面积的扩大才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④错误。故选C。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二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1.位置特征位于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也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2.土地退化的原因①自然原因: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多大风。二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2.土地退化的原因①自然原因: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多大风。②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矿、樵采、道路建设等。二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过度开垦如何导致土地退化?知识拓展降水多农耕条件好农区向牧区扩展降水少农作物长势差农民收入下降进一步扩大耕地对土壤保护作用减弱风蚀、水蚀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垦殖区面积扩大知识拓展过度放牧如何导致土地退化?跟踪训练青海省共和县平均海拔2920m,建设了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的光伏电园区。在地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草地可以进行羊群放牧,形成“上可发电、下可长草放牧”(下图)的发电新糢式,实现了“能牧互促”。据此完成1~2题。1.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因为当地()A.人口少 B.气温高 C.纬度低 D.海拔高该地位于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太阳能丰富,D正确。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与人口少无关,A错。海拔高,气温较低,B错。纬度不是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影响因素,C错。故选D。跟踪训练青海省共和县平均海拔2920m,建设了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的光伏电园区。在地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草地可以进行羊群放牧,形成“上可发电、下可长草放牧”(下图)的发电新糢式,实现了“能牧互促”。据此完成1~2题。2.“能牧互促”生产模式的最大优势是()A.增强地面辐射 B.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C.提高大气温度 D.提高太阳能发电率“能牧互促”生产模式中,地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利用太阳能,光伏板下方草地可以进行羊群放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B正确。由于太阳光伏电板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温降低,地面辐射减弱,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所以大气温度不会提高,AC错。太阳能发电率与技术水平、太阳能板的清洁度等因素有关,这种模式并不能提高太阳能发电率,D错。故选B。跟踪训练河西走廊是我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常向南入侵,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下图为河西走廊四种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图,据此完成3~4题。3.图示四种自然景观最有可能是流动沙丘的是()A.①B.② C.③D.④流动沙丘指位置容易变化的沙丘。流动沙丘的特征是:地表植被稀少,沙丘形态典型,在风力作用下,容易顺风向移动。因此流动沙丘不但要有一定的沙量,更需要较低的植被覆盖率,特别是较大的风速才能流动。图中④地具有风速快、植被覆盖率低的特点,因而最可能形成流动沙丘。故选D。4.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常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A.冬季风势力增强 B.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C.绿洲地带水源枯竭 D.降水减少,雪线升高跟踪训练河西走廊是我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常向南入侵,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下图为河西走廊四种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图,据此完成3~4题。沙漠常向南入侵,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的。河西走廊北部沙漠绿洲地区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程建设不注意环保问题等导致绿洲所在地区水源枯竭,土地荒漠化,进而表现为沙漠入侵,C正确;ABD项为自然原因,因而不是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常向南入侵的主要原因。故选C。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三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①从土地适应性出发:宜农则农,宜牧则牧。②从水资源出发: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集约化、高效、特色农牧业及农牧产品加工业。夯基础,抓好产业布局立足当地资源,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云南用特色农业助推农业现代化2.构筑防护体系①草地退化严重地区: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采用灌草相结合的方式,适当人工补种植物,固沙防沙。②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严重地区: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固沙工程生物措施三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3.以地养地,自然恢复选择部分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人工种植高产牧草,解决牲畜食草问题,从而使退化的草场通过休牧得以自然恢复。人工种植高产牧草三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4.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退化草场,使牲畜数量控制在草场承载力范围内,调整牲畜结构,减少山羊等对草场破坏严重的畜种比重,增加肉牛等比重。三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5.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生态脆弱区的人口容量有限,人口过快发展对环境压力增大,在北方农牧交错带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三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1.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①保护铁路线②削减风力③改变气候类型④为牲畜提供食物来源⑤提高沙层含水量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①④⑤跟踪训练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图是“包兰铁路宁夏沙坡头地区草方格沙障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①宁夏草方格沙障是为了避免包兰铁路被沙掩埋,故①对;②草方格沙障可以增加地面摩擦力,从而减弱风力,故②对;③草方格沙障不能改变当地气候类型,故③错;④草方格沙障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牲畜提供食物,故④错;⑤草方格沙障可以截留一部分水汽,从而增加沙层含水量,故⑤对。①②⑤正确。故选C。跟踪训练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图是“包兰铁路宁夏沙坡头地区草方格沙障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2.下列不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是()A.建筑产业 B.沙漠旅游休闲业 C.光伏发电产业 D.沙生中药材产业该地人烟稀少,不适合发展建筑产业,故A符合题意;该地有独特的沙漠景观,可以发展沙漠旅游休闲业,故B不合题意;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太阳辐射丰富,可以发展光伏发电,故C对,不合题意;D该地区可以种植一些中药材,如肉苁蓉,故D对,不合题意。因为本题选择不适合的沙产业。故选A。跟踪训练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完成3~4题。3.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①过度放牧;②环境污染加剧;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④过度农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读图可知,图中荒漠化严重的地区(包括沙漠化和森林破坏严重的地区)为内蒙古东部地区和东北西部地区,内蒙古东部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草原地区过度放牧造成的,东北西部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过度开垦造成的,故①④对;环境污染不是土地荒漠化的成因,②说法错误;该区域多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且东北西部年降水量较大,③说法错误。故选B。4.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C.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措施进行治理跟踪训练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完成3~4题。读图可知,华北地区受荒漠化威胁的地区主要是河北、山西北部的少部分地区,A错;观察图中箭头,荒漠化的推进方向为南、东、东南,并不是向北,B错;荒漠化向东南方向扩展的原因与该地区冬季盛行的西北季风相关,西北风将风沙带往东南方向,C对;绿洲内部并没有荒漠化,应在绿洲外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D错。故选C。1.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荒漠化(1)成因①自然因素1.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荒漠化(1)成因②人为因素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具体如下表所示:主要表现分布地区破坏原因危害过度樵采能源缺乏地区樵采天然植被作为燃料严重破坏植被,造成风沙侵蚀草原地区无计划、无节制地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以增加收入铲掉草皮,破坏植被;翻动土层,严重破坏草场主要表现分布地区破坏原因危害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为求得短期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超载放牧破坏牧草生长和土壤结构,土地沙化,草场载畜量降低,从而形成新一轮的超载放牧,加速了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分布地区破坏原因危害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漠边缘农业生产土壤肥力降低后被弃耕,进而演变为沙地水资源利用不当绿洲地区迫于人口压力,盲目扩大开垦规模,导致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绿洲荒漠化问题日趋严重灌溉农业区大水漫灌次生盐渍化主要表现分布地区破坏原因危害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邻近城镇或者工矿区工矿区在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中,不重视环境保护,破坏植被、污染水源、弃土弃渣建设用地周围草场退化、沙化2.“图解法”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荒漠化治理措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生产状况,形成不同的荒漠化问题,具体的分布特点、防治措施也不相同,针对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分析要点如右图所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知识拓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知识拓展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知识拓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1)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2)压缩耕作用地,保障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3)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的质量。(4)大力开展煤炭开发地区的土地复垦工作。(5)利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6)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2020·全国文综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面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图2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1)分别简述图1所示Ⅰ、Ⅱ、Ⅲ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8分)(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6分)(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6分)(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生态脆弱区大多是各种环境要素的过渡区,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等要素过渡形成的;本题毛乌素沙地的变化就是风力作用与流水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以此为情境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情境来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风力作用、流水作用等外力作用;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知识载体需要从图中提取不同阶段风沙沉积与湖沼面积数量变化的关系,进而明确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从图像、文字材料中,获取风力作用与流水作用之间相互关系的相关信息,通过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读出毛乌素沙地变化的原因,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能力与素养第(1)题直接读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阶段Ⅰ湖沼面积在波动____,风沙沉积曲线波动____;阶段Ⅱ湖沼面积达到最__值,风沙沉积一度最__,之后迅速增大;阶段Ⅲ风沙沉积呈现剧烈波动,整体____,湖沼面积则逐渐____;表现出二者关系一直是相反的升降关系,即________。解题过程第(2)题从图2可知,气温变化不明显,蒸发____,而降水波动增加,水分条件改善,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植被的固沙能力____,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增加下降高小增大减小此消彼长稳定提高第(3)题该地1995~2013年降水量呈增加的趋势,但湖沼面积却减小,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不符,应是____活动造成的,主要是人口增多,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____,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____,造成湖沼面积减小。解题过程第(4)题该题为开放性试题,可自由选择,但必须明确赞同或反对的态度,然后按选择的结果组织相应的原因。人类增加减少解题过程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Ⅰ阶段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Ⅱ阶段湖沼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活动先弱后强;Ⅲ阶段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2)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3)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4)赞同。理由: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沙地逐渐固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沙地景观最终消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对。理由:沙地是一种自然景观,1万年以来,尽管气候波动变化,这里沙地与湖沼景观共存(目前虽然偏湿润,可能过些年偏干旱;该沙地东南部降水偏多,但西北部降水较少);过度绿化(农业发展和植树造林),蒸腾量大增,会加重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风沙活动加强。解题过程拉沃葡萄梯田位于阿尔卑斯山南坡,日内瓦湖北岸。在12世纪中叶,教士将山坡上的石头有序地垒成一道道石墙,整治成梯田种植葡萄,并修筑了纵贯山坡的导水渠道,将梯田上方各处流下来的水引导到水渠中汇集起来,送到山下的湖里去。下图为拉沃梯田景观(图1)和“梯田类型示意图”(图2)。据此完成1~3题。跟踪训练1.关于拉沃梯田的叙述正确的是A.石墙裸露,不利于保持水土B.当地建石质梯田原料匮乏C.位于阴坡,光照不足D.导水渠道可减轻日内瓦湖湖水的污染跟踪训练拉沃梯田垒出石墙,能减缓水的流速,减轻水土流失,有利于保持水土;“将山坡上的石头有序地垒成一道道石墙”,表明当地石材丰富;“拉沃葡萄梯田位于阿尔卑斯山南坡”,表明拉沃梯田位于阳坡,光照充足;“将梯田上方各处流下来的水引导到水渠中汇集起来,送到山下的湖里去”,这样可以有效地减轻水土流失,避免水流直接冲刷土壤,减轻日内瓦湖湖水的污染,D正确。跟踪训练2.与水平梯田相比,坡式梯田对种植农作物的积极作用是A.有效拦截雨水,缓解旱情B.扩大耕地面积,降低人口密度C.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D.单位土地面积获得更多光照跟踪训练水平梯田地面平坦,水流速度更慢,更能有效拦截雨水,缓解旱情;梯田属于对地形的改造,把坡地改造为梯田,可以扩大耕地面积,但是对人口密度影响不大;与水平梯田相比,坡式梯田坡度更大,土壤养分的流失更多;与水平梯田相比,坡式梯田的坡度相对较大,可以增加单位土地面积内的太阳辐射,从而获得更多光照,D正确。跟踪训练3.在黄土高原缓坡上更适宜修筑哪种梯田A.水平梯田 B.反坡梯田C.隔坡梯田 D.坡式梯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四种梯田中,反坡梯田的保水保土效果最好,所以黄土高原缓坡上更适宜修筑反坡梯田,B正确。跟踪训练作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沙漠(图1)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库布齐沙漠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率已分别由2002年的0.8%、16.2%大幅提升到2016年的15.7%、53%,成为名副其实的绿洲。库布齐沙漠的治沙模式(图2)已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河北等地成功复制,而且已向沙特阿拉伯、蒙古等“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推广,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据此完成4~5题。跟踪训练4.库布齐沙漠治理的关键是A.治沙技术的创新 B.合理利用水资源C.种植耐旱耐碱作物 D.政府政策性支持从图2中得知,库布齐沙漠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是治沙技术的创新。故A项正确。跟踪训练5.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库布齐沙漠A.已被森林广泛覆盖 B.土地盐碱化得到解决C.地下水位显著提升 D.盐湖的盐度下降跟踪训练虽然该地森林覆盖率从2002年的0.8%大幅提升到2016年的15.7%,但没有被森林广泛覆盖;土壤盐碱化是干旱地区因灌溉不当导致的生态问题,荒漠化的治理能缓解土地盐碱化问题,但不能解决;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库布齐沙漠植被覆盖率增加,涵养水源能力增强,地下水位显著提升;虽然该地区生态环境改善,降水增多,但干旱地区的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盐湖盐度不会下降。故C项正确。跟踪训练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答题指导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可根据区域特征总结如下:①在湿润的山地丘陵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易引发水土流失;②在干旱的灌溉农业区,不合理灌溉易导致土地盐碱化;③在草原牧区,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易造成土地荒漠化。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方法(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①自然原因:区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一个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因此,分析自然原因时,往往考虑气候、地形、植被类型及覆盖率、地表沉积物等。②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水平、政策导向等。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方法(2)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①退: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②建: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走廊、草方格沙障、森林公园、淤地坝工程等。③改:改善经济结构,改坡(田)为梯(田)。④法:健全环保法律和法规;加强管理,加大执法力度等。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方法(3)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分析2.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题目的规范答题术语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水土流失自然原因处于过渡区域,生态脆弱;土质疏松;多暴雨冲刷;地表植被覆盖较差;地面起伏大,流水的冲刷力强;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地表破碎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对耕地和资源的需求增大;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坡地开垦,造成表土和植被的破坏2.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题目的规范答题术语荒漠化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地表多沙质沉积物;河湖水域面积减少,河(湖)床裸露;全球变暖,蒸发旺盛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对耕地和资源的需求增大;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等不注重环保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2.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题目的规范答题术语土壤盐碱化自然原因降水量小,晴天多,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利于水、盐汇集;沿海地区,海水倒灌;全球变暖,蒸发旺盛人为原因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的灌溉方式;耕作技术不当;缺乏完善的排水系统等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2.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题目的规范答题术语湿地萎缩自然原因全球变暖,气候干旱,蒸发加强;沉积物长期积累,自然充满湖沼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土壤侵蚀;围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污染;河流的截流改向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2.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题目的规范答题术语森林破坏自然原因气候异常;火灾人为原因人口激增;滥伐森林;毁林开荒;伐木烧薪等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原因自然演化的过程;自然灾害人为原因破坏生物生存环境(生存空间减少、环境污染加重等);过度采集、捕猎

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3.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题目的规范答题术语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工程措施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生态环境问题而采取具体的工程措施,如:①针对水土流失在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引水灌溉、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②针对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建设草方格工程固沙;③针对土壤盐碱化的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修建排水设施,及时排水;农田覆盖等生物措施植树种草,营造“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珍稀野生动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等3.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题目的规范答题术语技术措施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改良品种,种植耐盐碱作物等生活措施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发展小水电、以天然气作燃料等经济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3.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题目的规范答题术语政策措施控制人口增长;生态移民;制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合理分配河流水资源;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环保措施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黄土高原河流的径流和泥沙主要来源于几次大的暴雨过程。延河流域分别在1977年7月和2013年7月发生了两次极端降水事件,而洪水过程及水沙特征表现差异较大。读图和表,回答1~2题。12345678答题规范集训1977年7月2013年7月最大6小时降雨量最大12小时降雨量最大24小时降雨量最大6小时降雨量最大12小时降雨量最大24小时降雨量48.8mm66.1mm83.7mm69.8mm85.2mm97.2mmA.1977年流域泥沙颗粒较大,泥沙颗粒越大数量越多B.2013年小粒径泥沙比重明显增加,泥沙颗粒明显变细C.2013年流域泥沙颗粒较小,0.01mm以下粒径泥沙最多D.2013年较1977年,各粒径泥沙数量均有明显增加答题规范集训123456781.下列关于延河流域泥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图示小于0.1mm粒径的各级别中,小于基粒径的沙量比重都是1977年小于2013年,说明2013年泥沙粒径变小了,则B正确。答题规范集训123456782.延河流域泥沙粒径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A.降雨量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侵蚀作用减弱B.流域地形平坦,流速缓慢,沉积作用强C.大量修筑淤地坝起到显著的拦沙效果D.修建梯田,破坏坡面,水土流失加剧上游大量修筑淤地坝,拦沙效果显著,使粒径较大的颗粒在上游沉积,从而导致下游颗粒明显变细,则C正确。答题规范集训123456783.历史上库布齐从水草丰美演变成沙漠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B.地表多沙质沉积物C.大风日数多D.过度放牧、砍伐和垦殖(2022·广东珠海市模拟)历史上,鄂尔多斯高原上的库布齐曾经森林茂盛、牛羊遍地,到了明清,逐渐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大片沙漠。如今当地在开发太阳能资源的同时,创造了“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治沙改土等生态光伏模式。读图,完成3~4题。答题规范集训12345678规范集训人口激增是造成土地沙漠化的根本原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即过度放牧、砍伐和垦殖导致沙漠化,故选D。答题规范集训123456784.该模式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有①太阳能电池板可削减风力,阻挡风沙②太阳能电池板遮挡阳光,减少蒸发,有利于植物生长③为当地提供新能源,可减少薪柴砍伐④增加该地区的年降水量,改变气候条件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规范集训答题规范集训12345678规范集训结合材料,太阳能电池板可削减风力,阻挡风沙;光伏板遮挡阳光,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土地,降低地表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土壤中的水分条件,利于植物生长;光伏发电为当地提供新能源可减少薪柴砍伐。①②③正确,故选A。答题规范集训12345678据《清稗类钞》记载:“甘省(甘肃)各处,以得雨为利,惟宁夏不惟不望雨,且惧雨,缘地多鹻气,雨过日蒸,则鹻气上升……然宁夏稻田最多,专恃黄河水灌注……田水稍清则放之,又引浊水。”据此完成5~7题。5.宁夏“惧雨”的根本原因是其耕作区A.降水较多 B.地势低平C.临近黄河 D.气温较低规范集训宁夏平原地势低平,西部有贺兰山阻挡夏季风,东坡多地形雨,降水(暴雨)会淹没耕作区,也可能引发泥石流掩埋耕作区,B正确。答题规范集训123456786.“田水稍清则放之,又引浊水”的好处是①避免土壤污染②排泄土壤盐分③增加土壤肥力④提高地下水位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答题规范集训材料中提到“缘地多鹻气,雨过日蒸,则鹻气上升”说明盐碱化严重,盐分易在水田中沉积,所以将水田清水排放,引入浊水,这样可以利于浊水中的有机物沉淀,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又可随同清水排出盐分,②③正确,选B。12345678规范集训7.与古代“又引浊水”相反,现在引黄河水滴灌要先过滤净化,主要是浊水易A.淤高农田 B.产生土壤污染C.损坏灌溉设备 D.加剧土壤盐碱化答题规范集训引黄河水滴灌要先过滤净化,因为浊水中含有大量泥沙等颗粒物,现在主要依靠机械自动灌溉,浊水易损坏灌溉设备,C正确。12345678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温哥华岛西部是世界温带雨林典型分布地区之一,雨林中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冷杉、云杉等高大的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在开阔地带偶有阔叶树分布,林下地衣、苔藓随处可见。地质历史时期,北美大陆受冰期影响严重。由于近代人类的开发与砍伐,现今的雨林范围已经大大缩小。下图示意温哥华岛的位置。规范集训答题规范集训12345678(1)分析温哥华岛西部成为温带雨林分布区的主要原因。(6分)规范集训答题规范集训西部处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北部山脉阻挡北方冷空气入侵,气温较高;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12345678(2)与热带雨林相比,简述温哥华岛物种较少的自然原因。(6分)规范集训答题规范集训部分物种在冰期灭绝;纬度高,气温低;温哥华岛面积较小。12345678(3)简述保护温带雨林的措施。(6分)规范集训答题规范集训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雨林的砍伐要与人工造林相结合;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12345678生态脆弱区我国的生态脆弱区定义主要环境问题——土地退化土地退化的表现特点举例南方喀斯特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带环境与发展问题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形成的原因综合治理树立正确的治理观念治理的措施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2022·广东深圳市模拟)为研究鱼鳞坑工程对治理坡面水土流失的作用,某研究小组模拟实验,对比黄土高原三种坡面在相同坡度(25°)、相同降雨强度(70mm/h)、持续60分钟降水条件下的输沙速率。如图1为“三种坡面示意图”,图2为“三种坡面输沙速率对比图”。据此完成1~3题。12345678910111213141.前15分钟平整坡面输沙速率变大的原因是①坡面径流大②坡面径流快③雨水下渗多④降水强度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34567891011121314√前15分钟,平整坡面的输沙速率增加较快,是由于无任何治理措施,对雨水的截留作用弱,坡面径流大;同时由于坡面平整无阻碍,坡面径流快,①②对,故选A。2.与大鱼鳞坑坡面相比,小鱼鳞坑坡面输沙速率峰值低、出现时间早,主要是因为小鱼鳞坑A.损毁更早、坡面径流量更小B.损毁更早、坡面径流量更大C.损毁更晚、坡面径流量更小D.损毁更晚、坡面径流量更大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单个小鱼鳞坑容纳的径流量小,更易损毁;但小鱼鳞坑数量多,早期截流、下渗效果更好,且小鱼鳞坑体积小,蓄水量比大鱼鳞坑要少,故损毁后的坡面径流也更小,挟带的泥沙物质也就偏少,选A。3.推测模拟实验中将降水强度增大到100mm/h的影响可能是A.三种坡面输沙速率峰值减小B.小鱼鳞坑坡面输沙速率变化减小C.大、小鱼鳞坑损毁时间提前D.大鱼鳞坑坡面的径流量变化减小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由于降水强度增大,故大、小鱼鳞坑对雨水截留的压力增大,损毁的时间会提前,故C正确;由于降水强度增大,三种坡面输沙速率峰值会增大,A错;小鱼鳞坑坡面输沙速率变化增大,大鱼鳞坑坡面径流量变化增大,B、D错误。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4~6题。4.“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属于我国东南丘陵,其“红色荒漠”的形成是水土流失的结果,从外力作用看是流水侵蚀作用造成的,选C。5.“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1234567891011121314√“红色荒漠”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该区域人口密度较大,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人们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土层变薄,土壤极易被侵蚀,从而基岩裸露,形成“红色荒漠”,选A。6.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针对其进行治理的措施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1234567891011121314√低山丘陵地区既要保持水土又要发展经济,需要结合当地多山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故B项正确。新疆和田市吉亚乡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为了比较不同防护林种的防风效果,该乡气象站研究人员在本乡流沙区和不同防护林带内布设了4个气象观测站,获取了距地面不同高度的风速数据(如图)。另有研究表明,防护林内植被的透光程度越低,防风效果越好。据此完成7~8题。12345678910111213147.防风效果最好的植物是A.骆驼刺

B.杨树C.沙拐枣

D.红柳√1234567891011121314读图可知,沙拐枣在各个高度风速均最小,防风效果最好,故选C。8.为增强防护林的防风效果,宜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林带间距

B.栽种高大杨树C.乔灌草相结合

D.种植草本植物1234567891011121314√根据材料“防护林内植被的透光程度越低,防风效果越好”可知乔灌草相结合的组合方式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植被透光程度,发挥不同高度植被的防风优势,增强防风效果,故选C。(2022·广东中山纪念中学月考)土壤盐渍化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在表层土壤累积的过程。干燥度是指某地一定时段内的可能蒸发量与同期降水量的比值。如图为“某地气候-地下水埋深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9.该地土壤表层含盐量最高的月份可能是A.1月

B.3月

C.5月

D.9月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由图可知,该地3~5月干燥度最强,蒸发旺盛,地表盐分不断累积,因此5月土壤表层含盐量最高,C正确。10.该地最可能位于哪个省区A.新疆

B.黑龙江C.四川

D.河北1234567891011121314√读图分析,该地最可能位于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此时雨季还没有到来,降水较少,淋溶作用弱,土壤的盐分容易向地表聚集,土壤盐渍化严重;夏季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土壤含盐量低;河北位于华北地区,符合题意,D正确。11.土壤盐渍化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是A.土壤肥力下降

B.农业产量下降C.生物多样性减少

D.不合理灌溉123456789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