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把五帝时代到夏代中期首领的更迭情况制作成图,如图。据此可知()A.东夷族是早期国家形成中的主角B.华夏族在文明起源过程中占中心地位C.夷夏两族彼此争胜并且联盟执政D.夷夏两族的融合主要以战争方式实现2.学者劳思光将自我境界划分为四种,分别是形躯我,强调生理欲求;认知我,以知觉推理为要;情意我,重视生命感受;德性我,以价值自觉为主。以下先秦诸子格言中,体现最后一种境界的是()A.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C.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D.可在乐生,可在逸身3.汉成帝时,薛宜上疏指出当时国家治理不善,“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错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汉桓帝时,“夷寇钞百姓,益州刺史山昱击破之。”“荆州刺史度尚击零陵、桂阳盗贼及蛮夷,大破平之。”由此可见,汉代刺史()A职权范围日渐缩小 B.职权重心发生转变C.监察权力不断分化 D.监察范围逐步扩大4.陆游说:“唐及国初,学者不敢议孔安国、郑康成,况圣人乎!自庆历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毁《周礼》、疑《孟子》……不难于议经,况传注乎!”清人皮锡瑞也指出,庆历后“其时风气实然,亦不独咎刘敞、王安石矣”。这种社会风气()A.有助于士人地位提升 B.阻碍变法运动的推行C.有利于新思想的发展 D.冲击了儒学正统地位5.明初,北京内城“商贾未集,市廛尚疏”,因此官府在皇城四门外等地修建民房和店房,召民居住,召商居货。明中后期,“正阳门前搭盖棚房,居之为肆”,形成“布棚摊子满前门”的外城市肆。这反映了()A.城市商业区域的扩张 B.新的经营方式出现C.城市商业分工的繁细 D.工商业市镇的兴起6.晚清时期,国人对西学认知,经历了从“朝士皆耻言西学”到80年代的“谈洋务者亦不以为深耻”,再到90年代后,形成了“中国人心至是纷纷欲旧邦新命”的气象。这种转变源于()A.阶级矛盾尖锐 B.洋务运动失败C.立宪运动兴起 D.民族危机加深7.1912年1月15日,上海“工商全体休息一天,升旗悬灯,公贺总统履任,补祝纪元”;中法大药房还打出了促销广告“南北两店,凡承蒙赐顾者,概赠孙大总统纪念照一纸”“要与我同胞相更始,共伸庆祝,留一永远之纪念而已”。据此可知()A.城市商业竞争日趋激烈 B.资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C.民主共和思想影响渐广 D.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发展8.辛亥革命后,中国商业银行发展迅速。据统计,1912年设立银行14家,至1927年共设立银行185家,其中1917—1923年尤为繁荣,共设立131家。这反映了()A北洋政府大力发展近代金融业 B.列强加大对华资本输出C.民族工商业对资本的需求增加 D.民众积极支持国货运动9.1934年2月,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社达到1140个,成为中央苏区各区各乡普遍的经济组织,自成立以来,“不间断供给与优惠价格满足了民众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部分合作社还提供“免费看病等福利”。这有利于()A.增强党在苏区的社会动员能力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C.推动根据地土地改革顺利实施 D.巩固无产阶级专政10.1942年9月,毛泽东在为《解放日报》写的社论中,借用孙行者化身小虫战胜铁扇公主的故事强调:“目前我们须得变一变,把我们的身体变得小些,但是变得更加扎实些,我们就会变成无敌的了。”其目的在于()A.大力开展大生产运动 B.实行减租减息政策C.贯彻“三三制”原则 D.落实精兵简政政策11.1946年6月,国内资金呈现自北向南流动。1948年2月,资金南流加剧;10月,上海《正言报》报道:“近周沪资金南流,约在五千至一亿金圆,此批资金或在广州搜购黄金,或套汇来港。”这反映了()A.民族资产阶级对国民政府丧失信心 B.民国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C.美国商品大量倾销加剧了通货膨胀 D.国民政府出现严重财政危机12.普鲁塔克记述:“屋大维感到非常惊讶,亚历山大竟然没有意识到,还有比获得帝国更加伟大的事情,那就是塑造和完善帝国。”由此可知,普鲁塔克()A.推崇寡头政治统治方式 B.强调罗马继承希腊体制C.肯定元首制的历史贡献 D.赞扬了亚历山大的功绩13.在写于1549年《关于英格兰王国公共福利的对话》中,商人抱怨“所有的食物都是那样昂贵或者更加昂贵,而就我所知,这里并无货物方面的原因,因为我从来未见过我们拥有比现在更多的粮食、牧草和各种牲畜”。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英国垄断了全球海上贸易 B.贵金属大量流入欧洲市场C.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D.封建领主的经济地位下降14.维也纳会议后,欧洲列强之间有四十年未开启战端。基辛格评论道:“各国不仅在有形势力上,在道德上亦处于均衡状态,权力与正义取得相当的协调。权力均衡降低诉诸武力的机会。”该观点认为()A.欧洲均势维护国际关系稳定 B.欧洲协调降低战争爆发概率C.欧洲列强建立集体安全体制 D.欧洲协调符合大国一致原则15.1894年,美国记者亨利·劳埃德在《财富与国民的对立》中指出,标准石油公司操纵市场,以便消除竞争。他还称“自由创造富裕,但富裕毁灭自由”。这反映了美国()A.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 B.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C.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 D.贸易保护主义的形成16.下图是一幅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宣传画,标题是“一个威胁着德国的小国家”。由此可见()A.《凡尔赛条约》遭到破坏 B.德国优先发展空军力量C.欧洲大国展开军备竞赛 D.德国意图推进侵略计划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进入春秋时期以后,列国在文化面貌上的接近,从考古学文化角度观察,已达到空前的程度,民族文化的融合已突破原来六大区系的分野,这就为战国时期的兼并和秦的最终统一做好了准备。——摘编自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材料二秦汉时代的文明,是在各地区、各族人民不同的文明基础上统一起来的,而在统一的前提下,又保持着各地、各族间不同程度的差异。秦汉时代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建立为大规模吸收外来文明创造了有利条件,是我国文明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这种飞跃在后来还出现多次,但秦汉时代为首开其端的一次。大规模的吸收和远距离的传播,使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材料三唐代文化是在大一统的局面下蓬勃发展的,带有统一帝国的宏伟,呈现一种兼容的气度,新的与旧的,中国固有的与外来的,南方的与北方的,相互交融共同前进。在南北文化交融和中外文化交流这两方面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从而使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中华文明格局的演进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代中华文明取得飞跃发展的原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唐代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创新性贡献。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亚非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77国集团”的建立,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觉醒和第三世界的逐步形成。新兴的民族国家不仅要继续捍卫政治独立,迫切要求发展民族经济,而且在反对外来干涉,增进亚非国家间的团结与合作,以便在国际格局中作为整体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等方面,有着共同的渴望和要求。——摘编自高岱等《殖民扩张与南北关系》材料二“全球南方”从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的概念而来。199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南方的挑战:南方委员会的报告》,强调南方国家需要在全球层面共同努力。随着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全球南方”被视为全球战略博弈和全球格局重塑的重要动力,成为百年变局深化演进的重要标示。——摘编自门洪华《“全球南方”的兴起与国际博弈的新图景》材料三中国是“全球南方”的当然成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4年发布的《打造全球南方》报告,明确将中国列为“全球南方”国家。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秩序变革中着眼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努力提升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切实维护“全球南方”利益,推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摘编自王健《“全球南方”崛起与国际秩序新变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发展中国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中国是“全球南方”的当然成员。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邮票被誉为“国家名片”,作为时代的象征,记录了民族历史。《邮票看中国》一书在邮票的方寸天地之间,展示与铭刻了国家发展的无数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下表标题摘编自这本书的目录。标题“纯情岁月”(1949—1959)“躬耕季节”(1980—1989)“春日辰光”(1990—1999)“希望朝旭”(2000—2009)“新的征程”(2010—2019)根据材料,任选一个时段,另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标题,并结合新中国的发展成就进行论证。(要求:主题明确,观点突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30年代,以陈翰笙、薛暮桥等为主要成员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开展了关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研究。通过大量的事实,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同整个中国一样,仍然是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中国农村里面虽然相当存在,可是资本主义的矛盾还没有变成中国农村中一切矛盾的支配形态,而榨取剩余生产物的基础,主要地还在土地所有”。辨认某一社会的经济结构或社会性质,要着重看生产关系本身,特别是要着眼于生产手段的所有者与直接生产者之间的对立关系,以及剩余生产物被榨取的形态。中国农村的阶级关系,非常明显地不是企业主与雇佣劳动者的关系,而主要是地主阶级的土地占有和无地少地的农民饱受地主剥削的关系。中国农村中划分阶级的主要标准,也还是土地的占有情况,而并非是其他工业化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因此,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依旧是中国革命当前阶段最核心的问题。——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1)根据材料,指出“农村社会性质研究”体现的指导思想,并说明其在该研究中的具体运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农村社会性质研究”的意义。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2.B3.B4.C5.A6.D7.C8.C9.A10.D11.A12.C13.B14.A15.B16.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1)特点:多元分布,各具特色;彼此融合,逐渐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原核心,华夏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2)原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小农经济不断发展;大一统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繁荣发展;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劳动人民和杰出人物的共同努力。(3)贡献:在唐代,唐诗、书法和绘画艺术的繁荣,成为了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唐代文化远播东亚、南亚等国家,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为世界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见证;唐代文化兼收并蓄,让中华文明的发展呈现开放、自信、博大的特点。18.(1)影响:推动了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冲击美苏两极格局;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2)阐释:从国家的发展程度来看,中国目前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对国际秩序的影响来看,中国积极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从解决全球问题来看,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自己的方案;从对世界大势的把握来看,中国政府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等。19.时段:1949—1959标题:建设新中国,自力更生创辉煌论证: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为了净化社会不良之风,维护社会安宁,中共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剿匪肃反运动,极大的维护了新中国的政治稳定。为了改变当时中国落后的面貌,我国在1953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了武汉长江大桥、沈阳汽车制造厂等,极大的改变了中国工业的落后面貌。在文化方面,积极进行扫盲运动,极大的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在政治上,我国颁布了“五四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和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提供了制度保障。以上的新中国建设成就,虽然曾得到过部分苏联的援助,但是,这些成就的由来根本的都是靠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换来的。20.(1)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具体运用:实行阶级分析法,以土地的掌握情况划分地主与农民阶级;运用矛盾分析法,阐明农村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采用剩余价值学说,研究农村地主对农民的剥削问题。(2)意义:为农村的社会治理和发展规划提供经验借鉴;为土地改革提供依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推动了人文学科的发展。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把五帝时代到夏代中期首领的更迭情况制作成图,如图。据此可知()A.东夷族是早期国家形成中的主角B.华夏族在文明起源过程中占中心地位C.夷夏两族彼此争胜并且联盟执政D.夷夏两族的融合主要以战争方式实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五帝时代到夏代中期(中国)。从图中可以看出,五帝时代到夏代中期,首领的更迭在华夏族和东夷族之间交替进行,结合当时政治组织以部落联盟为主可以推知华夷彼此争胜且联盟执政,C项正确;首领的更迭是华夏族和东夷族交替进行的,不能说东夷族是主角,排除A项;首领的更迭是华夏族和东夷族交替进行的,也不能得出华夏族在文明起源过程中占中心地位,排除B项;材料根本没有提及战争,也无法推知两族融合主要通过战争,排除D项。故选C项。2.学者劳思光将自我境界划分为四种,分别是形躯我,强调生理欲求;认知我,以知觉推理为要;情意我,重视生命感受;德性我,以价值自觉为主。以下先秦诸子格言中,体现最后一种境界的是()A.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C.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D.可在乐生,可在逸身【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句话强调的是信用的重要性,即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就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这明显涉及到了道德和价值层面的自觉和追求,与“德性我”的境界相吻合,B项正确;“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这句话表达的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道德和价值自觉无直接关联,因此不符合“德性我”的境界,排除A项;“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这句话表达的是一种超脱于世俗情感的境界,更偏向于道家的无为和超脱,与“德性我”强调的道德和价值自觉不完全一致,排除C项;“可在乐生,可在逸身”这句话的意思是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快乐,也可以在安逸中度过一生,它主要描述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与道德和价值自觉无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3.汉成帝时,薛宜上疏指出当时国家治理不善,“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错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汉桓帝时,“夷寇钞百姓,益州刺史山昱击破之。”“荆州刺史度尚击零陵、桂阳盗贼及蛮夷,大破平之。”由此可见,汉代刺史()A.职权范围日渐缩小B.职权重心发生转变C.监察权力不断分化D.监察范围逐步扩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汉成帝时薛宜指出部刺史不循守条职,多与郡县事,说明此时刺史职权有超出监察之外干预郡县事务的情况;汉桓帝时益州刺史、荆州刺史主要是进行军事打击盗贼及蛮夷,这体现了汉代刺史的职权重心从监察为主向军事等其他职能转变,B项正确;材料中刺史职权范围在扩大,排除A项;材料强调刺史职权的转移,而不是刺史的监察权力被其他机构或官员分化的情况,排除C项;材料强调刺史干涉非监察的事务,这不是监察范围扩大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B项。4.陆游说:“唐及国初,学者不敢议孔安国、郑康成,况圣人乎!自庆历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毁《周礼》、疑《孟子》……不难于议经,况传注乎!”清人皮锡瑞也指出,庆历后“其时风气实然,亦不独咎刘敞、王安石矣”。这种社会风气()A.有助于士人地位提升B.阻碍变法运动的推行C.有利于新思想的发展D.冲击了儒学正统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和宋代(中国)。根据材料“自庆历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毁《周礼》、疑《孟子》.…不难于议经,况传注乎”可知,庆历后,学者敢于质疑前人的观点,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社会风气有利于新思想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庆历后学者敢于质疑前人的观点,与士人地位提升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庆历后学者敢于质疑前人的观点,有利于新思想的发展,有利于变法运动的推行,排除B项;庆历后学者敢于质疑前人的观点,有利于新思想的发展,但不会冲击儒学正统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5.明初,北京内城“商贾未集,市廛尚疏”,因此官府在皇城四门外等地修建民房和店房,召民居住,召商居货。明中后期,“正阳门前搭盖棚房,居之为肆”,形成“布棚摊子满前门”的外城市肆。这反映了()A.城市商业区域的扩张B.新的经营方式出现C.城市商业分工的繁细D.工商业市镇的兴起【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明初北京内城商业不发达,官府在皇城四门外等地修建民房和店房以促进商业发展,明中后期正阳门前都出现了大量商业摊点,形成外城市肆,这明显反映了城市商业区域从内城逐渐向外扩张,A项正确;材料中未提及新的经营方式出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商业区域的变化,而非商业分工的繁细,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北京城市商业的发展,而非工商业市镇的兴起,排除D项。故选A项。6.晚清时期,国人对西学的认知,经历了从“朝士皆耻言西学”到80年代的“谈洋务者亦不以为深耻”,再到90年代后,形成了“中国人心至是纷纷欲旧邦新命”的气象。这种转变源于()A.阶级矛盾尖锐B.洋务运动失败C.立宪运动兴起D.民族危机加深【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在晚清时期,随着列强的不断侵略,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从“朝士皆耻言西学”到“谈洋务者亦不以为深耻”,再到“中国人心至是纷纷欲旧邦新命”,这种对西学态度的转变正是因为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得国人逐渐认识到学习西方以挽救民族危亡的紧迫性,D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对西学态度的转变,而阶级矛盾尖锐主要体现在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等的矛盾,与对西学的认知关系不大,排除A项;洋务运动失败是在90年代,但对西学态度的转变从80年代就已经开始,且洋务运动失败只是一个因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立宪运动兴起是在20世纪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7.1912年1月15日,上海“工商全体休息一天,升旗悬灯,公贺总统履任,补祝纪元”;中法大药房还打出了促销广告“南北两店,凡承蒙赐顾者,概赠孙大总统纪念照一纸”“要与我同胞相更始,共伸庆祝,留一永远之纪念而已”。据此可知()A.城市商业竞争日趋激烈B.资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C.民主共和思想影响渐广D.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2年(中国)。材料中上海工商全体休息庆祝总统履任,中法大药房以赠送孙大总统纪念照来促销,这些行为都体现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思想影响渐广,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对总统履任的庆祝和民主共和观念的体现,而非城市商业竞争日趋激烈,排除A项;1912年资产阶级革命已经推翻清王朝,不是兴起,排除B项;材料中的工商业并不一定都是民族资产阶级,不能直接体现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8.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商业银行发展迅速。据统计,1912年设立银行14家,至1927年共设立银行185家,其中1917—1923年尤为繁荣,共设立131家。这反映了()A.北洋政府大力发展近代金融业B.列强加大对华资本输出C.民族工商业对资本的需求增加D.民众积极支持国货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商业银行发展迅速。据统计,1912年设立银行14家,至1927年共设立银行185家,其中1917—1923年尤为繁荣,共设立131家。”并结合所学可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辛亥革命后出现“短暂春天”,中国商业银行快速发展反映出民族工商业对资本的需求增加,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北洋政府的态度,无法得出北洋政府大力发展近代金融业,排除A项;材料没有讲述中国商业银行发展迅速是因为列强加大对华资本输出,排除B项;材料没有讲述民众对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态度,无法得出民众积极支持国货运动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9.1934年2月,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社达到1140个,成为中央苏区各区各乡普遍的经济组织,自成立以来,“不间断供给与优惠价格满足了民众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部分合作社还提供“免费看病等福利”。这有利于()A.增强党在苏区的社会动员能力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C.推动根据地土地改革顺利实施D.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4年中国。据材料“不间断供给与优惠价格……免费看病等福利”可知,通过消费合作社为民众提供生活必需品和福利,能够增强党在苏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动员群众支持革命事业,从而增强党在苏区的社会动员能力,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革命统一战线通常指国共合作等政治联盟,其存在时间为1924—1927年,排除B项;土地改革主要涉及土地分配问题,而消费合作社的功能更多是经济服务和福利等民生方面的内容,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1934年时,中共尚未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且无产阶级专政是政治层面的概念,而消费合作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经济和社会服务方面,不能直接说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排除D项。故选A项。10.1942年9月,毛泽东在为《解放日报》写的社论中,借用孙行者化身小虫战胜铁扇公主的故事强调:“目前我们须得变一变,把我们的身体变得小些,但是变得更加扎实些,我们就会变成无敌的了。”其目的在于()A.大力开展大生产运动B.实行减租减息政策C.贯彻“三三制”原则D.落实精兵简政政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2年(中国)。根据材料“1942年9月”“把我们的身体变得小些,但是变得更加扎实些,我们就会变成无敌的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9月,毛泽东在为《解放日报》写的社论中,借用孙行者化身小虫战胜铁扇公主的故事强调精兵简政的重要性,D项正确;大力开展大生产运动是194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实行减租减息政策是1942年,但减租减息政策强调地主阶级地主阶级减租减息,旨在减轻农民所受的地租和高利贷剥削,同时不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贯彻“三三制”原则是194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1.1946年6月,国内资金呈现自北向南流动。1948年2月,资金南流加剧;10月,上海《正言报》报道:“近周沪资金南流,约在五千至一亿金圆,此批资金或在广州搜购黄金,或套汇来港。”这反映了()A.民族资产阶级对国民政府丧失信心B.民国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C.美国商品大量倾销加剧了通货膨胀D.国民政府出现严重财政危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6年至1948年(中国)。1946年到1948年期间,国内资金不断南流,甚至出现大量资金从上海流向广州、香港等地。这表明随着国民党统治的腐败和内战的进行,民族资产阶级对国民政府丧失信心,纷纷转移资金以寻求更安全的地方保存资产,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资金的流动,不能直接反映民国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排除B项;美国商品大量倾销加剧通货膨胀与资金南流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国民政府出现严重财政危机不是资金南流的最主要原因,资金南流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国民政府失去信心,且仅凭资金流动无法直接断定国民政府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排除D项。故选A项。12.普鲁塔克记述:“屋大维感到非常惊讶,亚历山大竟然没有意识到,还有比获得帝国更加伟大的事情,那就是塑造和完善帝国。”由此可知,普鲁塔克()A.推崇寡头政治统治方式B.强调罗马继承希腊体制C.肯定元首制的历史贡献D.赞扬了亚历山大的功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罗马。根据材料“屋大维感到非常惊讶,亚历山大竟然没有意识到,还有比获得帝国更加伟大的事情,那就是塑造和完善帝国”和所学可知,屋大维元首政制的创始人,统治罗马长达40年,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在位期间所采取的一系列顺乎形势的内外政策,开创了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为帝国初期的繁荣打下基础,因此可知普鲁塔克肯定元首制的历史贡献,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对寡头政治统治的肯定,排除A项;罗马并未完全继承希腊体制,且二者体制并不一样,排除B项;材料是对屋大维的肯定,不是赞扬亚历山大,排除D项。故选C项。13.在写于1549年的《关于英格兰王国公共福利的对话》中,商人抱怨“所有的食物都是那样昂贵或者更加昂贵,而就我所知,这里并无货物方面的原因,因为我从来未见过我们拥有比现在更多的粮食、牧草和各种牲畜”。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英国垄断了全球海上贸易B.贵金属大量流入欧洲市场C.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D.封建领主的经济地位下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49年(欧洲)。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即“价格革命”。材料中商人抱怨食物昂贵且并无货物方面的原因,正符合价格革命的表现,B项正确;1549年英国并未垄断全球海上贸易,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主要影响的是商业格局,与食物价格昂贵关系不大,排除C项;封建领主的经济地位下降并非食物价格昂贵的影响,而非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14.维也纳会议后,欧洲列强之间有四十年未开启战端。基辛格评论道:“各国不仅在有形势力上,在道德上亦处于均衡状态,权力与正义取得相当的协调。权力均衡降低诉诸武力的机会。”该观点认为()A.欧洲均势维护国际关系稳定B.欧洲协调降低战争爆发概率C.欧洲列强建立集体安全体制D.欧洲协调符合大国一致原则【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维也纳会议后(欧洲)。材料主要讲述基辛格认为欧洲局势相对稳定是由于各国在势力和道德上处于均衡,这种均衡状态降低战争的可能,因此欧洲均势是降低战争可能的重要因素,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权力均衡也就是均势降低战争爆发概率,而非协调降低战争概率,排除B项;欧洲集体安全体制建立在一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要讨论的是权力均衡,而非大国一致原则,且大国一致原则是二战后联合国遵循的原则,排除D项。故选A项。15.1894年,美国记者亨利·劳埃德在《财富与国民的对立》中指出,标准石油公司操纵市场,以便消除竞争。他还称“自由创造富裕,但富裕毁灭自由”。这反映了美国()A.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B.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C.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D.贸易保护主义的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4年(美国)。材料中提到标准石油公司操纵市场以消除竞争,这是典型的垄断行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公司通过各种手段垄断市场,B项正确;自由资本主义强调自由竞争、自由经营,与材料中标准石油公司操纵市场消除竞争不符,排除A项;国家资本主义通常是指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项;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是在对外贸易方面实行限制进口等保护本国产业的政策,材料中未涉及贸易保护主义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16.下图是一幅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宣传画,标题是“一个威胁着德国的小国家”。由此可见()A.《凡尔赛条约》遭到破坏B.德国优先发展空军力量C.欧洲大国展开军备竞赛D.德国意图推进侵略计划【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德国)。宣传画标题是“一个威胁着德国的小国家”,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历史背景,此时德国纳粹上台,积极扩军备战,准备对外侵略扩张。这幅宣传画体现了德国为其侵略计划制造舆论,意图推进侵略计划,D项正确;这幅宣传画显示了德国有侵略野心,但此时没有付诸实践,不能直接看出《凡尔赛条约》遭到破坏,排除A项;宣传画中没有体现德国优先发展空军力量,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宣传画主要突出的是德国对所谓“小国家威胁”的渲染,不能反映欧洲大国展开军备竞赛,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进入春秋时期以后,列国在文化面貌上的接近,从考古学文化角度观察,已达到空前的程度,民族文化的融合已突破原来六大区系的分野,这就为战国时期的兼并和秦的最终统一做好了准备。——摘编自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材料二
秦汉时代的文明,是在各地区、各族人民不同的文明基础上统一起来的,而在统一的前提下,又保持着各地、各族间不同程度的差异。秦汉时代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建立为大规模吸收外来文明创造了有利条件,是我国文明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这种飞跃在后来还出现多次,但秦汉时代为首开其端的一次。大规模的吸收和远距离的传播,使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材料三
唐代文化是在大一统的局面下蓬勃发展的,带有统一帝国的宏伟,呈现一种兼容的气度,新的与旧的,中国固有的与外来的,南方的与北方的,相互交融共同前进。在南北文化交融和中外文化交流这两方面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从而使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中华文明格局的演进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代中华文明取得飞跃发展的原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唐代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创新性贡献。【答案】(1)特点:多元分布,各具特色;彼此融合,逐渐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原核心,华夏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2)原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小农经济不断发展;大一统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繁荣发展;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劳动人民和杰出人物的共同努力。(3)贡献:在唐代,唐诗、书法和绘画艺术的繁荣,成为了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唐代文化远播东亚、南亚等国家,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为世界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见证;唐代文化兼收并蓄,让中华文明的发展呈现开放、自信、博大的特点。【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特点:据图中多个文化中心的分布并结合所学可知,多元分布,各具特色;据材料“民族文化的融合已突破原来六大区系的分野”并结合所学可知,逐渐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据图中的文化“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和周边的文化分布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原核心,华夏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原因:据材料“秦汉时代的文明,是在各地区、各族人民不同的文明基础上统一起来的,而在统一的前提下,又保持着各地、各族间不同程度的差异”并结合秦汉时期的历史,可以从政治、经济、中外交流和唯物史观的角度去分析;从经济上说,结合所学可知,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小农经济不断发展;从政治上说,结合所学可知,大一统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繁荣发展;从中外交流来说,结合所学可知,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说,结合所学可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劳动人民和杰出人物的共同努力。【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中国)。贡献:据材料“唐代文化是在大一统的局面下蓬勃发展的,带有统一帝国的宏伟,呈现一种兼容的气度,新的与旧的,中国固有的与外来的,南方的与北方的,相互交融共同前进”并结合唐朝的文化,从唐朝的艺术、唐朝文化的影响等方面去分析;从唐朝的艺术来说,结合所学可知,在唐代,唐诗、书法和绘画艺术的繁荣,成为了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从唐朝文化的影响来说,结合所学可知,唐代文化远播东亚、南亚等国家,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为世界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见证;唐代文化兼收并蓄,让中华文明的发展呈现开放、自信、博大的特点。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亚非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77国集团”的建立,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觉醒和第三世界的逐步形成。新兴的民族国家不仅要继续捍卫政治独立,迫切要求发展民族经济,而且在反对外来干涉,增进亚非国家间的团结与合作,以便在国际格局中作为整体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等方面,有着共同的渴望和要求。——摘编自高岱等《殖民扩张与南北关系》材料二
“全球南方”从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的概念而来。199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南方的挑战:南方委员会的报告》,强调南方国家需要在全球层面共同努力。随着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全球南方”被视为全球战略博弈和全球格局重塑的重要动力,成为百年变局深化演进的重要标示。——摘编自门洪华《“全球南方”的兴起与国际博弈的新图景》材料三
中国是“全球南方”的当然成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4年发布的《打造全球南方》报告,明确将中国列为“全球南方”国家。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秩序变革中着眼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努力提升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切实维护“全球南方”利益,推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摘编自王健《“全球南方”崛起与国际秩序新变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发展中国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中国是“全球南方”的当然成员。【答案】(1)影响:推动了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冲击美苏两极格局;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2)阐释:从国家的发展程度来看,中国目前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对国际秩序的影响来看,中国积极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从解决全球问题来看,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自己的方案;从对世界大势的把握来看,中国政府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等。【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的世界。影响:根据材料“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觉醒和第三世界的逐步形成”“而且在反对外来干涉,增进亚非国家间的团结与合作,以便在国际格局中作为整体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等方面,有着共同的渴望和要求”和所学可知,可从推动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冲击美苏两极格局、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及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角度进行分析。【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世界。阐释:根据材料“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可知,从国家的发展程度来看,中国目前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根据材料“切实维护‘全球南方’利益,推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可知,从对国际秩序的影响来看,中国积极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结合所学可知,从解决全球问题来看,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自己的方案;结合所学可知,从对世界大势的把握来看,中国政府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等。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邮票被誉为“国家名片”,作为时代的象征,记录了民族历史。《邮票看中国》一书在邮票的方寸天地之间,展示与铭刻了国家发展的无数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下表标题摘编自这本书的目录。标题“纯情岁月”(1949—1959)“躬耕季节”(1980—1989)“春日辰光”(1990—1999)“希望朝旭”(2000—2009)“新的征程”(2010—2019)根据材料,任选一个时段,另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标题,并结合新中国的发展成就进行论证。(要求:主题明确,观点突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时段:1949—1959标题:建设新中国,自力更生创辉煌论证: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为了净化社会不良之风,维护社会安宁,中共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剿匪肃反运动,极大的维护了新中国的政治稳定。为了改变当时中国落后的面貌,我国在1953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了武汉长江大桥、沈阳汽车制造厂等,极大的改变了中国工业的落后面貌。在文化方面,积极进行扫盲运动,极大的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在政治上,我国颁布了“五四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和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提供了制度保障。以上的新中国建设成就,虽然曾得到过部分苏联的援助,但是,这些成就的由来根本的都是靠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换来的。【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现代中国。首先根据题目要求选定时段,如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师范大学《文化遗产创新创业》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见习》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师范大学《劳动教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第二章 数控系统常见故障与分析课件
- 生产安全事故快报模板
- 微笑教育课件教学课件
- 12 荷花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巴彦淖尔道路旅客运输资格证从业考试
- 2024年拉萨客运资格证摸拟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 2024年天津客运资格证模拟考试试题
- 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2024年4月自考00509机关管理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绿化苗木补种合同范本
- 中小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自查报告
- 茶百道合同内容
- DL-T5054-2016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规范
- 城市生命线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解决方案
- 行政复议法-形考作业1-国开(ZJ)-参考资料
- 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经济效益分析
- MOOC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同济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公司财务预算控制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